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10-01-2010 “開悟”是怎麼回事情?“基礎”答疑 (115-80)

“開悟”是怎麼回事情?“基礎”答疑 (115-80)

“開悟”是怎麼回事情?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791】怎樣正確理解《意元體》較初始混元氣上升了一個螺旋?

  《意元體》理論是向前發展的混元氣理論,這就把《意元體》理論和混元氣理論結合到一起了。在講混元整體觀時曾經講過這個問題。混元整體觀是個向前發展的理論,從無形無象的原始混元氣,向前一發展,變成有形有象的物質,這樣的物質既有實體性物質,又有非實體性物質。它裏邊有品質、能量、信息三者為統一的,以品質為顯在形式的混元氣形式;有以能量為顯在形式的混元氣形式;就在物理世界,原始混元氣是從無形無象的。最簡單的,分不開的,以信息為主要存在形式的存在,發展到萬事萬物。再向前發展,到了人腦、人的意識、人的《意元體》,《意元體》又是沒能量沒品質了。從原始混元氣至到萬事萬物到《意元體》,這個過程走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講混元氣理論講了這個問題)。

【792】為什麼不能說《意元體》即是原始混元氣、、原始混元氣就是《意元體》?

  《意元體》同樣還是向前發展的,當人《意元體》形成之後,《意元體》本身產生精神活動。過去道家講:人心者道也,道即人心、人心即道,心外無道、道外無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佛家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看來佛家說的那個佛和道家說的那個道差不多。要修道就修這個心,把心修得返回道去就行了。我們智能氣功不這麼講。原始混元氣相當道,發展的萬事萬物,前進一步具體了,發展到《意元體》;《意元體》信息量更豐富了,和初始混元氣相仿佛,但不相等。不能說《意元體》即是原始混元氣、、原始混元氣就是《意元體》。

    現在氣功界的很多人弄不清這個問題,就以為是等同,所以練功就返回去。我們智能功不是,《意元體》形成之後,到新層次裏邊了。《意元體》一形成之後,它就又變了《初始意元體》,再一變,成為《 “自我”意元體》,這兩個相當原始混元氣,兩個是一個的;然後又向前發展成為《偏執意元體》,再變為《圓滿意元體》,再發展為《渾化意元體》。《渾化意元體》跟初《始意元體》相仿佛了,但不是它,離 着原始混元氣更遠了。是這樣發展的。以前古人認為到了《偏執意元體》層次(即常人層次要退回來,“返還”。我們是向前發展的:《初始意元體》→《 “自我”意元體》→《偏執意元體》,而《偏執意元體》比萬物混元氣層次高多了。萬物混元氣裏還有無形無象的氣,實際上它並沒有偏。無形無象的氣凝聚成為有形有象的物體,它裏面也是無形無象的氣。這個問題古人就不能正確對待。到了意識、到了人的精神往前一發展,從《初始意元體》、《 “自我”意元體》到《偏執意元體》,他們認為偏了、壞了,他們說應該是轉一圈轉回來的。我們認為不是個圈,是個向前發展的螺旋。混元氣發展了一個圈,到人的《意元體》,《意元體》又發展一個圈。現在剛發展半個圈,人類現在就到了《偏執意元體》這兒。混元氣理論指出意識還要完善。現在人就停在《偏執意元體》這兒就滿足了,對前面也不知道,對後面也不知道。非常偏的固執 着存到這了,叫偏執。《意元體》理論就是這麼個理論,簡單的說,它是個發展的混元氣理論。這是第一點特徵。

【793】為什麼說,練氣功不是使意識返歸原始,而是向前發展?

  前面講《意元體》理論比 着初始混元氣上升了一個螺旋,從理論上說是上升的,那麼從練功的實踐來說呢?以前練功就是往回返,叫“返樸歸真”。因為它說意識就是道,道一偏,無論是佛家也好道家也好,都講往回返。佛家講,自古以來人就有佛性,這個佛性是不生不滅的,從歷史往前推,沒有開始,它叫無始。道家說原來有個老祖宗──元始天尊,所以道家講識神,是後天來的。在這點道家比佛家唯物點。

  中國的宗教,道教本是從氣功搞起來的,雖然它自己講神學,但不知不覺就弄到唯物上來了,它自己矛盾就在這一點上。道家有好多是唯物的。人的精神哪來的?它說是天上最大最高的地方元始天尊,化了無數個小元始天尊,他、你還加上我都是小元始天尊。一個人從腦瓜頂進去一個小元始天尊。這相當於西方的 “自我”神論、萬物有靈論,或說泛神論。道家說有開始,開始是元始天尊,元始,元來的始。道家就讓你返還,返還到原始混元氣,渾渾噩噩什麼都沒有。

  佛家講每個人原來都有佛性,就是有史以來誰也不明了,不知道真正的道理。人都是糊塗蛋,都是白癡、無明,不明白道理,本來也沒有世界,也沒有人,就有那麼個佛性,就因為不明白道理才產生這個世界,那怎麼辦?讓你明白了自己,去掉惶惑,到最後返還到佛性那去,佛性到了常寂,老那麼寂靜 着。那個寂可不是死,叫“常寂光土”。(我也沒見過,你們也看不 着。)按照佛家道理,只有到了佛那個時候,才能到常寂光土那去。所以他們現在講佛學的人,沒有一個知道什麼叫常寂光土,就是一個釋迦牟尼佛,他說他知道,他死了,別人還都沒成佛,別人都不知道。到底釋迦牟尼佛知道不知道,別人也不得而知。

  我告訴大家,從歷史上講,誰也沒返還到那裏去。返樸歸真,這個詞多好聽,其實他們不知道往那返。就說是返到我們老祖宗那個時候,人無憂無慮,整天傻呵呵的。穿 着個樹葉,披 着個樹皮,到哪就吃哪。那是人的自然免疫力在起作用,也是人的自然生命力,叫個自然力吧。天冷也凍不壞,熱也熱不壞,吃就隨便吃,點就行了。那時是最早的樸實狀態。原始人們非常純樸,很自然,有果子就吃果子,沒果子就吃樹葉,大家想那活得了嗎?那時能打預防針嗎?那就是自然力!大夥說不可想像,什麼都吃,如果下鄉支持農村去,呆慣了以後,從地裏刨個白薯來,拿手搓搓,把皮摳摳,吃 着還挺香呢!那就是農村改造了你,就是毛澤東講的“知識份子到農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你想像不到就想想狼孩,他在狼群裏就得吃生肉,弄個小兔子咬吧咬吧就吃了。大夥想那怎麼吃啊?你要成了狼孩你也就會吃了。人就有這麼多的自然能力。返樸歸真就讓你返到那去,讓你吃生肉去,說白了就這麼回事。

  我要這麼講,氣功界、道家、佛家非把我罵扁了不可。返樸歸真往那返去。其實都會這麼說,你真讓他返樸歸真返到那去。把那時的情況分析分析,他就不去了。由於早先練功的人們對古代不真瞭解,春秋戰國時就以為老輩子和他們生活一樣,也是有糧食吃有地種。那時也沒有考古學,都是想像,認為上古 “道德”怎麼怎麼好。佛教也是對古人不瞭解,不知道幾千年以前、多少萬年之前還那麼落後,用現在的心情推想古人怎麼樣的好,怎麼樣的純厚,要回到那兒去,這是個誤解。現在考古挖出來那時的人個子挺大,工具是舊石器,又厚又大、又笨又重,沒智能。

【794】真正有過去說的“宿命通”嗎?

  正是是由於對歷史誤解了,練功才出現錯誤的指導思想。有人說:“龐老師他們不都有功能了嗎?” “有宿命通不是?”我想這些問題我們還得抱點科學態度,同學們別太幻想了。如果你不真正研究歷史,光研究功夫,也不知道它的錯謬;光研究歷史不研究功理更不知道它的錯謬。如果都研究了就知道他們說的宿命通(過去什麼什麼都知道了),不能說全部是胡說八道,有好多問題就是八道胡說。現在道家功最被推祟的龍門派正宗伍柳仙宗──柳華陽認為,他把他的老師向前發展了一步,可《慧命經》、《金仙證論》兩本書中,他引證的那些書好多都不符合歷史情況,你能說他宿命通?說他大丹都結成了,演神都完了,“六通”就不成問題了,怎麼把書都引錯了? “慧命”、“漏盡”佛教本來都有解釋的,他就說男人一泄精叫漏盡;元氣就是慧命。他是個和尚,卻連佛教的起碼知識都不知道。書上寫寶掌和尚活了一千二百多歲,在達摩大師到中國來時,讓達摩渡他。釋迦牟尼佛死距達摩到中國來還不到一千二百年,說寶掌和尚活了一千二百多歲,還沒釋迦牟尼佛就有寶掌和尚了,這豈不成怪事!所以不懂得歷史的情況,就出笑話。

  有好多東西,你不用神通就用事實去考察就知道不是那麼回事。過去說的宿命通,這個通那個通,我說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說歷史怎麼怎麼 着,好多都說錯了。現在考察釋迦牟尼佛離我們明明有五百多年,佛教徒為了跟老子比誰早,就把釋迦牟尼佛早說了四百年,還有的早說八百年的,也都是有了神通,一代祖師們寫書寫的。那他的宿命通哪去了?懂得這些道理了,同學們就把那些所謂的宿命通、神通放一放吧,宿命通把幾百年幾千年的事都說錯了,多少萬年以前更說不對了。所以返還的道理實際上是個悲劇(我們講《意元體》獨立性時講過這個問題)。

  過去的練功人練功空空蕩蕩,覺 着自己什麼都沒有了,就認為自己是返還了。其實這個時候他那個神通還沒到最高境界,到了最高境界不是什麼都沒有,實際上,人《意元體》本身的意識活動,和大自然還不等同,在這一點上佛家有的 着作有一丁點兒闡述,認真分析道家的一些 着作,論述的不是相等,不是那個樣子。所以我們講返還實際上是個不存在的,因為際絕對返回不到什麼都沒有的原始混元氣的境界,甚至連最原始的《意元體》你部返不回去。

【795】《初始意元體》是什麼?

  我們練功從《偏執意元體》練起,一練功來體察《意元體》,體察《 “自我”意元體》,體察到《初始意元體》。同學們要注意,《初始意元體》是什麼?它剛剛形成沒活動,那叫《初始意元體》。

  當你一體察它就加了體察活動,體察《初始意元體》,實際上是《意元體》在體察它自身的時候那種狀態。這其中有個體察活動。是體察到《意元體》在進行 “自我”體察時的那種狀態,而不是原來的什麼也不動的《初始意元體》。所以只要你一體察,它就不是《初始意元體》了,《意元體》既不是主動也不是被動,是個零。你一體察,說是不察而察,那還是察了,還是有主動性了,不是零了。所以要想返還“根本”是不存在的。從根本理論上很多人就沒把它搞通。

  在過去佛家懂得,你這一說就錯,一體察也錯了。說:“圓坨坨光爍爍,靈光獨耀,迥脫限塵……”跟普通人迥然有別,整個是不一樣的東西,一說就錯。因為一說你的意識就 着到一邊上去了,不僅是說,意念一想就錯了。在書本上意識活動的形成一段裏面:原始啟動、趨向集聚、發軔活動。原始啟動時我們根本就感覺不到,趨向集聚也感覺不到。將來練功練得我們意識非常敏感了,當裏面一趨動的時候,裏邊那麼一動彈,不是往外,不能到了發軔活動,而是趨向《意元體》,那一趨往裏邊趨,而且感知到它。但是往裏邊趨也是趨了,不是《意元體》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的樣子。在根本道理上古人沒把它搞清楚,有些個禪宗大德懂得這個道理了,但那時語言太少,說不出來。

【796】“開悟”是怎麼回事情?

  我們現在把道理弄清了,講開它。我們智能功講禪,講這個開悟是怎麼回事情。但是講了之後還得去實踐,不實踐會說也沒有用處。智能功告訴你後,你得慢慢去分析,從裏邊去想。什麼時候你實踐了行了。過去佛法講道理,是神化、宗教化,我們智能功把它變成科學,按這個道理你再去實踐。

  開悟,從那往裏邊一動就對了,那個動誰也代替不了你。開悟得自己練,老師幫忙,自己慢慢修,到裏邊一下感覺 着了,就開悟了。這個過程不是返還,而是上升了。如果你腦子不動,佛家叫頑空,道家稱為無情,都不是真正的東西。他們知道不能頑空,不能什麼都沒有,只要是有那就不是返還了。這個問題從理論上搞錯了。我們智能功講清這個問題,在《意元體》理論基礎上,我們的功變了,搞法也變了,從理論上不是返還。當然我們想往前進,想體會腦子裏面那些東西,你就必需出現超常智能,常態智能體會不到。而超常智能的產生就得把偏執去掉才有可能性。

【797】怎樣正確對待常態智能意識活動與超常智能意識活動?

  (1)、兩種意識活動都是人的《意元體》功能的體現,都是真的,都是客觀實在

  (2)、常態和超常態智能,雖然都是人的功能,但是兩者有微小差別

  (3)、兩種意識狀態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4)、積極開發超常智能意識──或稱特異意識活動的能力

【798】為什麼說,常態智能意識活動與超常智能意識活動,都是人的《意元體》功能的體現,都是真的,都是客觀實在?

  在傳統氣功裏邊,無論道家、佛家、儒家,都認為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是水火不相容。佛家把我們常態智能、普通人的思想活動叫“虛妄分計”,只要有思想活動都是假的。什麼是真的?你真正開發的超常智能就是真的。不是說你會說佛法了那叫真的。

  以前有一個和尚,人家問他道理,他給人家講什麼“法眼無暇”、“法身無住”這些東西。按道理講的都是佛法,旁邊一個和尚聽了就冷笑,這個和尚挺有自知之明,問冷笑的和尚:“我是不是哪點講錯了?”和尚說:“你哪點也沒講錯,你達到了嗎?你沒達到,你講哪點也不對。”所以以前講“虛妄分計”,說沒有智能、愚癡是不懂得理論,不懂得佛家道理。其實懂得佛家道理、會背那個文了,你自己意識沒開,同樣也叫“虛妄分計”。

  正是因為這樣,大乘經典才講,佛說法49年本無法可說,是為說法。佛講無法可說,是到那個層次講才行。到那個層次就得改變常態參照系。常態《意元體》參照系沒改變就不行。所以佛學講真正的東西要斷惑證真。俗的和真的兩相對立,你要想證真,得把惑斷掉,把俗的丟了,把常態智能丟掉才行。道家說:“此神不是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要想出功能,思慮神是後天的,得把思慮神、識神去掉,要先天神,那個神和元始天尊一樣。先天之神是什麼?不動元神,那怎麼用,一用它不就動了嗎?這都是矛盾。伍沖虛為了解決矛盾,加個真意,講動是真意,不動是元神。儒家講人心道心,後成為人心天理,人心不能要,要存天理去人欲。後天的、人的東西都不能要,對立的。

  我們智能氣功認為,常態智能和我們練功後出來的超常智能,都是人的功能,都是真的,都是客觀實在

【799】為什麼說,我們智能氣功認為,常態和超常態智能,雖然都是人的功能,但是兩者有微小差別?。

  兩者只是發放信息的過程、途徑不同

  (1)接收信息不一樣

常態智能借助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來接收外界事物的信息;超常智能不借助這些器官,直接接收事物的整體信息(在《意元體》的功能中接收功能裏講過這個問題)。

  (2)、發放信息不同

常態智能發放信息,意識發放指令,從腦子裏分解成不同的局部,讓身體的各個器官去起作用;超常智能發放整體信息,直接對事物起作用。就這麼兩點不同。

【800】為什麼說,我們智能氣功認為,兩種意識狀態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智能功還認為這兩者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雖然常態智能是局部的,超常智能是整體的,但這兩個功能之間不是絕對的,它們還有聯繫。常態智能對任何事物在腦子裏邊,接收信息的結論和發放信息的指令,一開始的那個地方是整體的。我們人已經開始對事物的整體性認識了,一個概念是整體性的。常態智能對客觀事物也是整體來相互作用的。一個水杯,本來認識的時候,光線、顏色、形狀、手摸的硬度、它的功用,這麼多信息進去的。但腦子裏更形成一個保溫杯的概念後,腦子裏意識概念整體性就和這個具體事物的整體性互相起作用了。接收信息這麼起作用,往外發放信息,如去拿杯子,杯子上畫了個小人,我去拿那個人;杯子是硬的,我拿硬,沒這樣起作用的。這一拿,也是和保溫杯整體地起作用,它和超常智能的整體性有共同性。

  不過它們之間又不一樣。常態智能對事物的整體性是通過我們不同的感覺器官,認識事物不同的局部特性,在腦子裏邊通過思維加工而形成一個整體的。在這個加工過程當中,有的信息被強化,有的信息被衰減了。前面曾講過,各個感覺器官對它接收的信息都有它的級聯放大作用。眼睛一接受光線,本來光線能量很小,通過視神經把那個物理特性強化起來放大很多倍,就從生理裏邊有強化。眼睛光學特性、耳朵聲音振動特性、手的觸覺的物理特性,鼻子嗅覺特性、舌味覺特性等等不同的特性,在神經細胞都有級聯放大作用。打個比喻,本來這個常態智能意識是個圓的、是個整體,眼睛這一接受刺激、一放大、耳朵一放大、鼻子一放大、手一放大,整體意識不象原來一樣那麼圓了。但你要從總的來看,還是個整體。這僅是打比喻。一放大和原來那一真正的整體時空結構就不一樣了。

  所以為什麼說超常智能接收了整體信息之後,往外一發放,一想動它就能動,而常態智能則不行,因為腦子裏打的概念的整體性和原來的時空結構不一樣了。你作用不 着它。所以它就下動。
 
  常態與超常態意識活動的表觀雖然各異,但《意元體》中的信息用我們常態智能反映進去的,也不能太離譜了,它得基本符合整體狀況。正因為基本符合,它裏邊也有事物的整體時空特徵,因此我們常態智能也能夠發揮超常智能的時空作用。在意識對物質的作用中,普通人想電子溫度計溫度升高,溫度計指數也升高;想兩個鏡子距離縮短就縮短了。只是這些變化量非常小,原因一個,就是它發放整體信息反映事物不精確。再一個是意念不夠專一,還有《意元體》的靈明度不夠。所以我們講整體特性,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間有共同性,但也有差別;它們的差別不是不可逾越。

  懂得這個道理了,就用常態智能集中精神想,也能出超常智能。因為本來常態智能裏邊就有整體特性。因為不太精確,就要腦子使勁想,集中精神,安安靜靜,就把事物整體特性放大了,就不能起作用了,這就是過去儒家講的“豁然貫通”。變革具體事物,認識事物越多,把那個事物具體規律認識的越多,多掌握特徵,把它們很多局部慢慢都放大,離它原來的樣子近了,就符合客觀規律了。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靈感怎麼產生?常人的靈感就是借助常態智能而出的。管子早就講了,專心想、專心想,想想就想通了。當然老那麼專一的想,本身就成了練功了。一個具體問題,你把事物各方面的內容、知識都全面瞭解了之後,新的事物跟它有關的就能想出來。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間有這麼個關係。

  (續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