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110)—“中医”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简体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110)
(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
余 洋
整编
“中医”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1)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整体观
中医体系是从天人整体合一的观点来立论的,它的基础理论是整体观;人和大自然天人一体,人的精气神三位一体;从形体是以五脏六腑为核心、以经络气血维系四肢百骸的一个整体。如果说西医是局部的理论(以前曾经有个维尔校的细胞学,认为从生理学人是细胞的堆积,病理是细胞病理学),那么中医是从整体上搞起来的,两者有根本的不同点。有了这个根本不同,那么生理、病理也就不一样了。
(2) 中医的病因学是致病因素和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医认为,病的过程是受了致病因素(这些致病因素也是从中医的气化来讲的,不讲具体物质)之后和人相互作用而得病。病的过程中,致病因素一方,人一方,病理因素往前进病就重,邪气就重了,若正气比较旺邪气就完了。
(3) 中医病理变化是邪、正两者互相斗争消长的过程
病的变化是邪、正两者互相斗争消长的过程。不是认为光有致病因素而得病了,他认为一定是人能够接受这个病。“邪之所注,其气必虚”,外邪能影响你,你里边的气必然要虚。“外邪不得独伤人”,外面的各种致病因素不能单独伤你自己。例如受风寒,很多人刮风下雨时在外面走,有的人就病,有的人就不病,什么道理呢?一方面外面有致病因素就是虚邪贼风,人体正气虚,两虚相得而得病了。
(4) 中医对病的诊断是从整体上把握病的变化
那么对病的诊断呢?就从人的各种表现:症状、舌苔、脉象、神色、语言,从整体上把握病的变化。把握病是把握正气和邪气两者斗争的态势。说你是肠子有病,脑袋有病,这两个病的部位就整体来说它是什么样的斗争态势?这样来把握病的实质。
比如来了一位发烧病人,从西医来说可以是感冒,可以是气管炎,也可以是咽喉炎,扁桃腺炎,也可以是气管炎、肺炎。真正的中医不管你这么多病是什么病,气管炎也好,感冒也好,胃肠炎也好,膀胱炎也好,肾炎也好,中医检查摸脉、看舌苔,问问症状。如你发烧叫怕凉不出汗,苔薄白,脉浮而紧,不管你是什么病,要是我治疗就是麻黄汤发汗,治这病四十度也是这个药,我开的方子现在一付药也不过几角钱,吃了药一出汗马上就好。可现在好多中医都不敢这么用。我搞了二十三年临床,用此法没有一个不好的。什么道理呢?因为这是邪正交争,碰上了。
现在有混元理论好讲了:内外的混元气开合聚散,开合开不开闭住了,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开合出入)受影响闭住了,外面受了寒气闭塞住了,把它一开发出去就好了。现在不然了,中医一看,发烧四十度,赶紧用清凉退烧药,什么银翅散、桑菊饮,再厉害点用点“三宝”。吃后退烧了,但吃不好饭,肚胀,全身无力,身上发沉发紧,过不了半个月转氨酶就高了,说是肝炎。本来是外面受了寒邪,寒在那儿拘束住了,混元气在外面体表转化不过去了,气转化不了,水也转化不了,出也出不去,本来外边寒,吃了凉药里边再寒一点,烧一退肠胃的阳气受损伤消化不好,消化不好一闭塞,转氨酶就上去。现在肝炎那么多,好多就是医生治的。像这样的肝炎,脉象右手浮而大,碰到这种情况不要治肝炎,也还是麻黄汤加葛根、芍药,一发汗就好了。
(5) 中医是辨证论治
真正中医治病不管你西医说是什么病,只要是符合中医说的证(包括症状和体征),证诊断对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已经足够了,八纲辩证和六经辩证结合到一起解决问题了,那是属于经方派的。传统的经方是唐朝以前的方法。我是从西医学中医,学了古典的经方派,宋朝以后中医的东西我是不大重视的。当然清朝各家的
着作我也都翻了一遍),然后对证下药就行了。
中医是辨证论治, 着重人体的正气,同时要考虑人的邪气,有的病 着重于去邪,有的病
着重于扶正,有的病攻补兼施。它的好处是注重人体,而且不同情况不同处理,所以叫辩证论治。
一个人感冒发冷但体温四十度,一吃药,出汗不冷了,但烧不退还是四十度,口干舌烁、大便不通。同是感冒但情况变了,遇到这种情况就得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往下泻,一拉肚子就好了。可是为什么开始感冒时用点石膏、金银花就闹病,或变症百出,而用了发汗药后不怕冷了,怕热口渴,用的药比原来还凉?因为外面的寒已经出去了,外面一层解了,里边还有热,一泻就好了,这就叫辨证论治。你昨天是感冒,吃一付发汗的药,用热药发汗,今天出完汗不怕冷了,怕热口渴了,一个感冒变了,变成热证了,就要清热。这叫辨证论治,它非常灵活。
2012-07-01 摘写整理于 秦皇島
繁體字
龐老師口傳心授的練功故事(110)
(摘自輔導材料《混元整體理論》)
余 洋
整編
“中醫”科學的特點是什麼?
(1)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整體觀
中醫體系是從天人整體合一的觀點來立論的,它的基礎理論是整體觀;人和大自然天人一體,人的精氣神三位一體;從形體是以五臟六腑為核心、以經絡氣血維繫四肢百骸的一個整體。如果說西醫是局部的理論(以前曾經有個維爾校的細胞學,認為從生理學人是細胞的堆積,病理是細胞病理學),那麼中醫是從整體上搞起來的,兩者有根本的不同點。有了這個根本不同,那麼生理、病理也就不一樣了。
(2) 中醫的病因學是致病因素和人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醫認為,病的過程是受了致病因素(這些致病因素也是從中醫的氣化來講的,不講具體物質)之後和人相互作用而得病。病的過程中,致病因素一方,人一方,病理因素往前進病就重,邪氣就重了,若正氣比較旺邪氣就完了。
(3) 中醫病理變化是邪、正兩者互相鬥爭消長的過程
病的變化是邪、正兩者互相鬥爭消長的過程。不是認為光有致病因素而得病了,他認為一定是人能夠接受這個病。“邪之所注,其氣必虛”,外邪能影響你,你裏邊的氣必然要虛。“外邪不得獨傷人”,外面的各種致病因素不能單獨傷你自己。例如受風寒,很多人颳風下雨時在外面走,有的人就病,有的人就不病,什麼道理呢?一方面外面有致病因素就是虛邪賊風,人體正氣虛,兩虛相得而得病了。
(4) 中醫對病的診斷是從整體上把握病的變化
那麼對病的診斷呢?就從人的各種表現:症狀、舌苔、脈象、神色、語言,從整體上把握病的變化。把握病是把握正氣和邪氣兩者鬥爭的態勢。說你是腸子有病,腦袋有病,這兩個病的部位就整體來說它是什麼樣的鬥爭態勢?這樣來把握病的實質。
比如來了一位發燒病人,從西醫來說可以是感冒,可以是氣管炎,也可以是咽喉炎,扁桃腺炎,也可以是氣管炎、肺炎。真正的中醫不管你這麼多病是什麼病,氣管炎也好,感冒也好,胃腸炎也好,膀胱炎也好,腎炎也好,中醫檢查摸脈、看舌苔,問問症狀。如你發燒叫怕涼不出汗,苔薄白,脈浮而緊,不管你是什麼病,要是我治療就是麻黃湯發汗,治這病四十度也是這個藥,我開的方子現在一付藥也不過幾角錢,吃了藥一出汗馬上就好。可現在好多中醫都不敢這麼用。我搞了二十三年臨床,用此法沒有一個不好的。什麼道理呢?因為這是邪正交爭,碰上了。
現在有混元理論好講了:內外的混元氣開合聚散,開合開不開閉住了,內氣外放、外氣內收(開合出入)受影響閉住了,外面受了寒氣閉塞住了,把它一開發出去就好了。現在不然了,中醫一看,發燒四十度,趕緊用清涼退燒藥,什麼銀翅散、桑菊飲,再厲害點用點“三寶”。吃後退燒了,但吃不好飯,肚脹,全身無力,身上發沉發緊,過不了半個月轉氨酶就高了,說是肝炎。本來是外面受了寒邪,寒在那兒拘束住了,混元氣在外面體表轉化不過去了,氣轉化不了,水也轉化不了,出也出不去,本來外邊寒,吃了涼藥裏邊再寒一點,燒一退腸胃的陽氣受損傷消化不好,消化不好一閉塞,轉氨酶就上去。現在肝炎那麼多,好多就是醫生治的。像這樣的肝炎,脈象右手浮而大,碰到這種情況不要治肝炎,也還是麻黃湯加葛根、芍藥,一發汗就好了。
(5) 中醫是辨證論治
真正中醫治病不管你西醫說是什麼病,只要是符合中醫說的證(包括症狀和體征),證診斷對了(“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綱辯證已經足夠了,八綱辯證和六經辯證結合到一起解決問題了,那是屬於經方派的。傳統的經方是唐朝以前的方法。我是從西醫學中醫,學了古典的經方派,宋朝以後中醫的東西我是不大重視的。當然清朝各家的
著作我也都翻了一遍),然後對證下藥就行了。
中醫是辨證論治, 著重人體的正氣,同時要考慮人的邪氣,有的病 著重於去邪,有的病
著重於扶正,有的病攻補兼施。它的好處是注重人體,而且不同情況不同處理,所以叫辯證論治。
一個人感冒發冷但體溫四十度,一吃藥,出汗不冷了,但燒不退還是四十度,口幹舌爍、大便不通。同是感冒但情況變了,遇到這種情況就得用大承氣湯、大黃芒硝往下瀉,一拉肚子就好了。可是為什麼開始感冒時用點石膏、金銀花就鬧病,或變症百出,而用了發汗藥後不怕冷了,怕熱口渴,用的藥比原來還涼?因為外面的寒已經出去了,外面一層解了,裏邊還有熱,一瀉就好了,這就叫辨證論治。你昨天是感冒,吃一付發汗的藥,用熱藥發汗,今天出完汗不怕冷了,怕熱口渴了,一個感冒變了,變成熱證了,就要清熱。這叫辨證論治,它非常靈活。
2012-07-01 摘寫整理于 秦皇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