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15-11-2010 什么叫作“端庄”?(精义答疑53) 簡/繁体文

什么叫作“端庄”?(精义答疑53)                       簡/繁体文

簡体文

  什么叫作“端庄”?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521)、怎样理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这里须强调一点:我们不是回到自然当中去,而是要掌握了自然规律,并自觉地去运用它;必须站在人这个高度来认识自然,让自然为人来服务,让我们的行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来服务,为提高我们的生命本质——人的类本质来服务。这样,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522)、什么叫作“端庄”?

      这里先把“端庄”做个字面解释,因为有的地方能从字面解释,讲清它的内容,我们就咬文嚼字说一说。当然,我们从字意上去看是有它的字意根据,有时也加进了我们自己的意思。端是指端平正直,庄就是庄严大方。端平正直是指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而庄严大方是表现。这个心处理事要平要直,平常说干事要一碗水端平了,干事时心要平,要正,还得要直。精神活动是这个样子,外面表现出来就是庄严大方。它是神气充足、道德纯厚而显露于外的自然象征,是修养的又一结果,是美的一种特殊表现。这种美,它里边气充足,气充实,生命力旺盛,因而不浮越、不浮躁,是含于内的表现,不是显露于外的。有的人看着挺精明的,俗话叫“串皮精”,他的精气都在外面,看是挺精神的,可一干事就不行了。这种人往往令人讨厌,而端庄就不是了,里外都充实,从里边充,里边大,里边满,生命力从里边洋溢出来,所以孟子讲:“充实之谓美。”一般充实就大,大则充实,这就称为美。

(523)、怎样理解,端庄是有修养的表现,是气充足的表现?

      端庄是有修养的表现,是气充足的表现,不是从外面装出来的。有时你假作庄严大方,那么不是忸怩,就是装腔作势,里边没东西。看电影,你看演大人物的那些演员,实际上演得都不像。因为他本身就没那么多气,又非得要充那个样子。列宁如果是演员演的那个样子,也就不是列宁了。一讲话连窜带舞的那还当革命导师?毛泽东如果真是演的那个样子,还是毛泽东了?看《三大战役》演蒋介石的,蒋介石要是那个样子,还成蒋介石了?蒋介石也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他站的立场不一样,也是个人物,也很了不得。演员就是演不了那么像,他没那么高的气质。气质不够怎么办呢?只好装腔作势,拿那个样子。一装腔作势就虚了、假了,就酸门假醋的。他气不够,里边气没有充实到一定程度,你让他往那放他也不行。所以端庄要从里边充实出来。

(524)、端庄要从里边充实出来,但我们现在里边没那么充实怎么办呢?

      还得从小事上做起来,从意识做起来。要平,能干什么就说什么。不充能,不去显摆自己,要实事求是。但实事求是还要有强烈的上进心。这么去做事情,别人看着就认为你庄重大方,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伪的表现了。有的地方可以按照端庄、按照道德要求去做,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端平正直,直的嘛!袖口褪棒槌——直来直去。你想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就说什么,事事都这么去做,也能够慢慢走向端庄大方。一方面从内在修养气、修养意识,一方面从行为上自己去努力。

(525)、为什么说,修养道德可以看成是整个意识修养的一个纲?

      前面讲的跟我们解释校风所强调的侧面不一样,同学们有时间还应该把《智能气功科学》杂志92年第3期上的内容再看一看,结合这些内容加深领会、加深理解。这样我们就能够不知不觉地在意识里边,把智能气功的道德观念打上烙印了。通过教育、习惯、行为,自己主动地在意识里边按照要求去做,向意识里边去做,而不是仅在行为上去做,这样慢慢就把道德修养树立起来了。

      树立起来之后,意识就发生变化了。我们讲修养意识,实际上修养的内容,差不多道德都包括了。后面讲的性格、性情、情趣、偏执、“大我”,都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不同层面的问题,都跟道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说修养道德可以看成是整个意识修养的一个纲。

      修养意识这一章,以前在《简明智能气功学》、《智能动功讲义》和《气功探邃》里边都叫涵养道德,我们现在把它叫作修养意识,只不过把它又从另外的,从《意元体》的意识层次上提高了一下。有些内容,论述的方法、层次、深度不一样了,不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修养意识既概括又明确,把修养的范围定下来了,再就是更深刻一点。这些内容后面还都要讲,同学们将来听那些课的时候,再和修养道德的内容往一块连着体会就行了。

对 “中和之性”的修养

(526)、何谓 “中和之性”?

      在《简明智能气功学》里,那时叫中和之气,而在这题目就改成 “中和之性”。为什么呢?因为人体里边气的流行和精神活动有着紧密关系,气在人体里边的活动必须通过精神活动起变化。以前一般地说中和之气,好理解,而且对谈修养,讲练气功,似乎更直接了一点。我们现在应该懂得中和之气最根本的东西是 “中和之性”,所以我们既然讲修养意识,就把它的本来面目恢复过来,把修养问题拿到更根本上来讲,就叫 “中和之性”。它是一种非常适合于练功的、或者说符合练功要求的精神状态。

(527)、怎样理解“儒家”把练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确的叙述?

      “中和之性”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它是儒家修身的一种指导思想。儒家是从整个生命活动具体行动当中来修练的。但是现在也好、几个世纪以来也好,有不少人认为儒家没功夫,儒家只讲干事情,讲治理的。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有些人就把练气功看作只是形式上的练,按功法去练才叫功夫,而没有看到气功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是练意识,练意识统帅生命活动的能力。不懂得这个本质,就认为儒家没有功夫了。实际上儒家把练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确的叙述。

(528)、“中和”是怎么回事情?

      《中庸》里讲: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两句话就是讲 “中和之性”的。先讲了什么是性,“天命之谓性”,大自然给的这部分特殊内容,就是你这个性,给你的功能就是这个性,这一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你这一类的性。人的本质关键在于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也有它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人的性。人这个性作为 “中和之性”是什么?《中庸》里又作了解释: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后面还有:“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是怎么回事情?“中”和“和”是两个意思。

      “中”是指人的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等,还都没有产生时的那种精神境界。我们讲《意元体》,在《意元体》里边有各种意识活动。当《意元体》里边什么活动都没有,没有具体的思维,也没有情绪之时,这种《意元体》没有活动的状态就叫作“中”。

      “和”呢?“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你受了外界刺激之后,你要和外界发生作用、联系,联系过程之中,你做的正好,“皆中节”,没有过头的也没有不及的地方,“无过无不及”,正好、正合适,在节骨眼上,这样就叫做“和”。和一首诗,按照它的韵律走,很匹配的叫做“和”。这两句话就是指的我们人的精神活动,符合了这个“中”、“和”,那么你就符合要求了。

(529)、怎样理解,“中”与“和”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互为因果?

      人的活动无非就是这么两种状态,一个是不和外界接触,保持中的状态,里边什么情绪也没有,空空洞洞,是《意元体》本来的面貌,这就是中;当你和外界事物接触时要做到和,和即正好。实际是个唯物论的反映论,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对它怎么样起作用。外界事物一碰你,外界的混元气和你的混元气一结合,两个混合到一起了,一混就要起作用、起变化,脑子里把这种混化的状况反映出来,就成为“和”。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那简直到了气功的高级水平了。

      按照佛家、道家所讲的功夫,一般层次都不行,真正达到这个情况,那就到高层次上去了:主观完全反映客观的东西,包括自己的生命活动。当然这两者当中,“中”是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个“中”,是你安安静静的状态,不受外界刺激,是你的本然状态,这是本。

      “和”是在“中”的基础上,和外面互相作用的时候,能够作用得好。达道是通达的意思,你自己和外边能通了,就没有什么阻隔、阻碍了。如果做不到这“中”,你就达不到“和”。我们每个人如能安安静静做到“中”,然后才能在实践过程当中,逐步地处处还保持这个“中”。不是保持自己的固有状态,就像先验论,还没来就预想怎么着,完了再去追思它,那不行,不是这样子的。来了就反映,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反映过去就完了,所谓事过情迁,那才叫“和”。

      如果我们练功的时候能够这样修养自己,我们精神就平稳了,我们自己就能够和客观世界成个统一体了。我们的精神和我们的肉体统一了,这个统一体也就能够和大自然界统一了。这一点非常关键。而且有了这种精神状态,身体里边气的变化就自然而然是符合规律了。

      因为当你处在一个“中”的状况下,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主观意念,这样就对气血不进行干扰。前面讲了传统气功运用意识模式当中的虚静方法,其中不是有个 “守中法”吗?“守中”的“中”就指的这个“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里面没有一点精神活动,守这种状态。我们的精神不去无谓的活动,身体里的气血就恢复它自然的常态,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规律去运行,这样人就健康起来了,那样的气也叫中和之气。如果我们在精神方面用功,先来个 “中和之性”,这样就必然导致中和之气。当然我们能够使得气平和,不让它偏颇,这样也会进入 “中和之性”的境界。气统一了影响情志,情志力量强了,就能影响气,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互为因果。

(530)、我们修养的 “中和之性”,希望它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这本身就是气功。为了让同学们能认识这个问题,在书本上就又引证了黄元吉的一段话。在传统气功里黄元吉是比较中正的,属于中派,黄元吉、李道纯、张三丰,他们都属于中派。中派就是不偏不倚,他们的道理大家都公认是比较正确的,而以黄元吉影响最大。这段话把练气功怎么练、重要性在哪、 “中和之性”是怎么回事情,都讲清楚了。他讲:

      “养气必养神,养神必养心。”

      练气功要养气,要养气就得养神(这神是指一般意识活动来说的)。“养神必养心”,心和神是两层意思,心相当于产生神的那个功能,即相当于《意元体》的本身。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怎么去养心呢?需要把各种不适当的欲望减少、扫除净尽,这欲望是什么呢?主要是私欲,把私欲去掉。

      怎么样去呢?正如《大学》所说的“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意念要诚,要想练功,心得诚。心非常诚了,一心放到练功上去了,这样心就正了。心正了,像杂念、邪念等各种不符合练功的意念就没有了。

      正心诚意达到什么状态呢?“务使心如明镜,绝无尘埃。”这时心非常明了,像镜子一样,里边没尘埃,没东西,有什么就显什么。如果有东西了,它占据个位置,你就不能反映外界东西了。没东西,空空荡荡的,这样就宁静了,意也就守了,达到“心如明镜,绝无尘埃。”

      “此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此即所谓先天之神。”能达到这个情况,先天之神就相当元神了。什么叫作 “中和之性”?你真正做到 “中和之性”,这就是先天的神了。

      (续 54)


繁體文

  什麼叫作“端莊”?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521)、怎樣理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這裏須強調一點:我們不是回到自然當中去,而是要掌握了自然規律,並自覺地去運用它;必須站在人這個高度來認識自然,讓自然為人來服務,讓我們的行動為我們的生命活動來服務,為提高我們的生命本質——人的類本質來服務。這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522)、什麼叫作“端莊”?

      這裏先把“端莊”做個字面解釋,因為有的地方能從字面解釋,講清它的內容,我們就咬文嚼字說一說。當然,我們從字意上去看是有它的字意根據,有時也加進了我們自己的意思。端是指端平正直,莊就是莊嚴大方。端平正直是指我們的心,我們的精神,而莊嚴大方是表現。這個心處理事要平要直,平常說幹事要一碗水端平了,幹事時心要平,要正,還得要直。精神活動是這個樣子,外面表現出來就是莊嚴大方。它是神氣充足、道德純厚而顯露于外的自然象徵,是修養的又一結果,是美的一種特殊表現。這種美,它裏邊氣充足,氣充實,生命力旺盛,因而不浮越、不浮躁,是含於內的表現,不是顯露於外的。有的人看著挺精明的,俗話叫“串皮精”,他的精氣都在外面,看是挺精神的,可一幹事就不行了。這種人往往令人討厭,而端莊就不是了,裏外都充實,從裏邊充,裏邊大,裏邊滿,生命力從裏邊洋溢出來,所以孟子講:“充實之謂美。”一般充實就大,大則充實,這就稱為美。

(523)、怎樣理解,端莊是有修養的表現,是氣充足的表現?

      端莊是有修養的表現,是氣充足的表現,不是從外面裝出來的。有時你假作莊嚴大方,那麼不是忸怩,就是裝腔作勢,裏邊沒東西。看電影,你看演大人物的那些演員,實際上演得都不像。因為他本身就沒那麼多氣,又非得要充那個樣子。列寧如果是演員演的那個樣子,也就不是列寧了。一講話連竄帶舞的那還當革命導師?毛澤東如果真是演的那個樣子,還是毛澤東了?看《三大戰役》演蔣介石的,蔣介石要是那個樣子,還成蔣介石了?蔣介石也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雖然他站的立場不一樣,也是個人物,也很了不得。演員就是演不了那麼像,他沒那麼高的氣質。氣質不夠怎麼辦呢?只好裝腔作勢,拿那個樣子。一裝腔作勢就虛了、假了,就酸門假醋的。他氣不夠,裏邊氣沒有充實到一定程度,你讓他往那放他也不行。所以端莊要從裏邊充實出來。

(524)、端莊要從裏邊充實出來,但我們現在裏邊沒那麼充實怎麼辦呢?

      還得從小事上做起來,從意識做起來。要平,能幹什麼就說什麼。不充能,不去顯擺自己,要實事求是。但實事求是還要有強烈的上進心。這麼去做事情,別人看著就認為你莊重大方,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偽的表現了。有的地方可以按照端莊、按照道德要求去做,表裏如一,心口如一,端平正直,直的嘛!袖口褪棒槌——直來直去。你想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就說什麼,事事都這麼去做,也能夠慢慢走向端莊大方。一方面從內在修養氣、修養意識,一方面從行為上自己去努力。

(525)、為什麼說,修養道德可以看成是整個意識修養的一個綱?

      前面講的跟我們解釋校風所強調的側面不一樣,同學們有時間還應該把《智能氣功科學》雜誌92年第3期上的內容再看一看,結合這些內容加深領會、加深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夠不知不覺地在意識裏邊,把智能氣功的道德觀念打上烙印了。通過教育、習慣、行為,自己主動地在意識裏邊按照要求去做,向意識裏邊去做,而不是僅在行為上去做,這樣慢慢就把道德修養樹立起來了。

      樹立起來之後,意識就發生變化了。我們講修養意識,實際上修養的內容,差不多道德都包括了。後面講的性格、性情、情趣、偏執、“大我”,都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不同層面的問題,都跟道德有一定的聯繫。所以說修養道德可以看成是整個意識修養的一個綱。

      修養意識這一章,以前在《簡明智能氣功學》、《智能動功講義》和《氣功探邃》裏邊都叫涵養道德,我們現在把它叫作修養意識,只不過把它又從另外的,從《意元體》的意識層次上提高了一下。有些內容,論述的方法、層次、深度不一樣了,不過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修養意識既概括又明確,把修養的範圍定下來了,再就是更深刻一點。這些內容後面還都要講,同學們將來聽那些課的時候,再和修養道德的內容往一塊連著體會就行了。

對 “中和之性”的修養

(526)、何謂 “中和之性”?

      在《簡明智能氣功學》裏,那時叫中和之氣,而在這題目就改成 “中和之性”。為什麼呢?因為人體裏邊氣的流行和精神活動有著緊密關係,氣在人體裏邊的活動必須通過精神活動起變化。以前一般地說中和之氣,好理解,而且對談修養,講練氣功,似乎更直接了一點。我們現在應該懂得中和之氣最根本的東西是 “中和之性”,所以我們既然講修養意識,就把它的本來面目恢復過來,把修養問題拿到更根本上來講,就叫 “中和之性”。它是一種非常適合於練功的、或者說符合練功要求的精神狀態。

(527)、怎樣理解“儒家”把練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確的敍述?

      “中和之性”的說法在中國古代就有了,它是儒家修身的一種指導思想。儒家是從整個生命活動具體行動當中來修練的。但是現在也好、幾個世紀以來也好,有不少人認為儒家沒功夫,儒家只講幹事情,講治理的。其實不是這樣。因為有些人就把練氣功看作只是形式上的練,按功法去練才叫功夫,而沒有看到氣功最根本最本質的東西是練意識,練意識統帥生命活動的能力。不懂得這個本質,就認為儒家沒有功夫了。實際上儒家把練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確的敍述。

(528)、“中和”是怎麼回事情?

      《中庸》裏講: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這兩句話就是講 “中和之性”的。先講了什麼是性,“天命之謂性”,大自然給的這部分特殊內容,就是你這個性,給你的功能就是這個性,這一類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你這一類的性。人的本質關鍵在於精神活動,精神活動也有它的道德規範,這就是人的性。人這個性作為 “中和之性”是什麼?《中庸》裏又作了解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後面還有:“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和"是怎麼回事情?“中”和“和”是兩個意思。

      “中”是指人的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等,還都沒有產生時的那種精神境界。我們講《意元體》,在《意元體》裏邊有各種意識活動。當《意元體》裏邊什麼活動都沒有,沒有具體的思維,也沒有情緒之時,這種《意元體》沒有活動的狀態就叫作“中”。

      “和”呢?“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當你受了外界刺激之後,你要和外界發生作用、聯繫,聯繫過程之中,你做的正好,“皆中節”,沒有過頭的也沒有不及的地方,“無過無不及”,正好、正合適,在節骨眼上,這樣就叫做“和”。和一首詩,按照它的韻律走,很匹配的叫做“和”。這兩句話就是指的我們人的精神活動,符合了這個“中”、“和”,那麼你就符合要求了。

(529)、怎樣理解,“中”與“和”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為因果?

      人的活動無非就是這麼兩種狀態,一個是不和外界接觸,保持中的狀態,裏邊什麼情緒也沒有,空空洞洞,是《意元體》本來的面貌,這就是中;當你和外界事物接觸時要做到和,和即正好。實際是個唯物論的反映論,外界是什麼樣子,你就對它怎麼樣起作用。外界事物一碰你,外界的混元氣和你的混元氣一結合,兩個混合到一起了,一混就要起作用、起變化,腦子裏把這種混化的狀況反映出來,就成為“和”。如果真正能做到這一點,那簡直到了氣功的高級水準了。

      按照佛家、道家所講的功夫,一般層次都不行,真正達到這個情況,那就到高層次上去了:主觀完全反映客觀的東西,包括自己的生命活動。當然這兩者當中,“中”是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個“中”,是你安安靜靜的狀態,不受外界刺激,是你的本然狀態,這是本。

      “和”是在“中”的基礎上,和外面互相作用的時候,能夠作用得好。達道是通達的意思,你自己和外邊能通了,就沒有什麼阻隔、阻礙了。如果做不到這“中”,你就達不到“和”。我們每個人如能安安靜靜做到“中”,然後才能在實踐過程當中,逐步地處處還保持這個“中”。不是保持自己的固有狀態,就像先驗論,還沒來就預想怎麼著,完了再去追思它,那不行,不是這樣子的。來了就反映,有什麼就反映什麼,反映過去就完了,所謂事過情遷,那才叫“和”。

      如果我們練功的時候能夠這樣修養自己,我們精神就平穩了,我們自己就能夠和客觀世界成個統一體了。我們的精神和我們的肉體統一了,這個統一體也就能夠和大自然界統一了。這一點非常關鍵。而且有了這種精神狀態,身體裏邊氣的變化就自然而然是符合規律了。

      因為當你處在一個“中”的狀況下,空空蕩蕩沒有一個主觀意念,這樣就對氣血不進行干擾。前面講了傳統氣功運用意識模式當中的虛靜方法,其中不是有個 “守中法”嗎?“守中”的“中”就指的這個“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裏面沒有一點精神活動,守這種狀態。我們的精神不去無謂的活動,身體裏的氣血就恢復它自然的常態,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規律去運行,這樣人就健康起來了,那樣的氣也叫中和之氣。如果我們在精神方面用功,先來個 “中和之性”,這樣就必然導致中和之氣。當然我們能夠使得氣平和,不讓它偏頗,這樣也會進入 “中和之性”的境界。氣統一了影響情志,情志力量強了,就能影響氣,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為因果。

(530)、我們修養的 “中和之性”,希望它是什麼樣子呢?

      其實這本身就是氣功。為了讓同學們能認識這個問題,在書本上就又引證了黃元吉的一段話。在傳統氣功裏黃元吉是比較中正的,屬於中派,黃元吉、李道純、張三豐,他們都屬於中派。中派就是不偏不倚,他們的道理大家都公認是比較正確的,而以黃元吉影響最大。這段話把練氣功怎麼練、重要性在哪、 “中和之性”是怎麼回事情,都講清楚了。他講:

      “養氣必養神,養神必養心。”

      練氣功要養氣,要養氣就得養神(這神是指一般意識活動來說的)。“養神必養心”,心和神是兩層意思,心相當於產生神的那個功能,即相當於《意元體》的本身。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怎麼去養心呢?需要把各種不適當的欲望減少、掃除淨盡,這欲望是什麼呢?主要是私欲,把私欲去掉。

      怎麼樣去呢?正如《大學》所說的“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意念要誠,要想練功,心得誠。心非常誠了,一心放到練功上去了,這樣心就正了。心正了,像雜念、邪念等各種不符合練功的意念就沒有了。

      正心誠意達到什麼狀態呢?“務使心如明鏡,絕無塵埃。”這時心非常明瞭,像鏡子一樣,裏邊沒塵埃,沒東西,有什麼就顯什麼。如果有東西了,它佔據個位置,你就不能反映外界東西了。沒東西,空空蕩蕩的,這樣就寧靜了,意也就守了,達到“心如明鏡,絕無塵埃。”

      “此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此即所謂先天之神。”能達到這個情況,先天之神就相當元神了。什麼叫作 “中和之性”?你真正做到 “中和之性”,這就是先天的神了。

      (續 54)


繁體文

  什麼叫作“端莊”?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521)、怎樣理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這裏須強調一點:我們不是回到自然當中去,而是要掌握了自然規律,並自覺地去運用它;必須站在人這個高度來認識自然,讓自然為人來服務,讓我們的行動為我們的生命活動來服務,為提高我們的生命本質——人的類本質來服務。這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522)、什麼叫作“端莊”?

    這裏先把“端莊”做個字面解釋,因為有的地方能從字面解釋,講清它的內容,我們就咬文嚼字說一說。當然,我們從字意上去看是有它的字意根據,有時也加進了我們自己的意思。端是指端平正直,莊就是莊嚴大方。端平正直是指我們的心,我們的精神,而莊嚴大方是表現。這個心處理事要平要直,平常說幹事要一碗水端平了,幹事時心要平,要正,還得要直。精神活動是這個樣子,外面表現出來就是莊嚴大方。它是神氣充足、道德純厚而顯露于外的自然象徵,是修養的又一結果,是美的一種特殊表現。這種美,它裏邊氣充足,氣充實,生命力旺盛,因而不浮越、不浮躁,是含於內的表現,不是顯露於外的。有的人看著挺精明的,俗話叫“串皮精”,他的精氣都在外面,看是挺精神的,可一幹事就不行了。這種人往往令人討厭,而端莊就不是了,裏外都充實,從裏邊充,裏邊大,裏邊滿,生命力從裏邊洋溢出來,所以孟子講:“充實之謂美。”一般充實就大,大則充實,這就稱為美。

(523)、怎樣理解,端莊是有修養的表現,是氣充足的表現?

    端莊是有修養的表現,是氣充足的表現,不是從外面裝出來的。有時你假作莊嚴大方,那麼不是忸怩,就是裝腔作勢,裏邊沒東西。看電影,你看演大人物的那些演員,實際上演得都不像。因為他本身就沒那麼多氣,又非得要充那個樣子。列寧如果是演員演的那個樣子,也就不是列寧了。一講話連竄帶舞的那還當革命導師?毛澤東如果真是演的那個樣子,還是毛澤東了?看《三大戰役》演蔣介石的,蔣介石要是那個樣子,還成蔣介石了?蔣介石也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雖然他站的立場不一樣,也是個人物,也很了不得。演員就是演不了那麼像,他沒那麼高的氣質。氣質不夠怎麼辦呢?只好裝腔作勢,拿那個樣子。一裝腔作勢就虛了、假了,就酸門假醋的。他氣不夠,裏邊氣沒有充實到一定程度,你讓他往那放他也不行。所以端莊要從裏邊充實出來。

(524)、端莊要從裏邊充實出來,但我們現在裏邊沒那麼充實怎麼辦呢?

    還得從小事上做起來,從意識做起來。要平,能幹什麼就說什麼。不充能,不去顯擺自己,要實事求是。但實事求是還要有強烈的上進心。這麼去做事情,別人看著就認為你莊重大方,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偽的表現了。有的地方可以按照端莊、按照道德要求去做,表裏如一,心口如一,端平正直,直的嘛!袖口褪棒槌——直來直去。你想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就說什麼,事事都這麼去做,也能夠慢慢走向端莊大方。一方面從內在修養氣、修養意識,一方面從行為上自己去努力。

(525)、為什麼說,修養道德可以看成是整個意識修養的一個綱?

    前面講的跟我們解釋校風所強調的側面不一樣,同學們有時間還應該把《智能氣功科學》雜誌92年第3期上的內容再看一看,結合這些內容加深領會、加深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夠不知不覺地在意識裏邊,把智能氣功的道德觀念打上烙印了。通過教育、習慣、行為,自己主動地在意識裏邊按照要求去做,向意識裏邊去做,而不是僅在行為上去做,這樣慢慢就把道德修養樹立起來了。

    樹立起來之後,意識就發生變化了。我們講修養意識,實際上修養的內容,差不多道德都包括了。後面講的性格、性情、情趣、偏執、“大我”,都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不同層面的問題,都跟道德有一定的聯繫。所以說修養道德可以看成是整個意識修養的一個綱。

    修養意識這一章,以前在《簡明智能氣功學》、《智能動功講義》和《氣功探邃》裏邊都叫涵養道德,我們現在把它叫作修養意識,只不過把它又從另外的,從《意元體》的意識層次上提高了一下。有些內容,論述的方法、層次、深度不一樣了,不過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修養意識既概括又明確,把修養的範圍定下來了,再就是更深刻一點。這些內容後面還都要講,同學們將來聽那些課的時候,再和修養道德的內容往一塊連著體會就行了。

對 “中和之性”的修養

(526)、何謂 “中和之性”?

    在《簡明智能氣功學》裏,那時叫中和之氣,而在這題目就改成 “中和之性”。為什麼呢?因為人體裏邊氣的流行和精神活動有著緊密關係,氣在人體裏邊的活動必須通過精神活動起變化。以前一般地說中和之氣,好理解,而且對談修養,講練氣功,似乎更直接了一點。我們現在應該懂得中和之氣最根本的東西是 “中和之性”,所以我們既然講修養意識,就把它的本來面目恢復過來,把修養問題拿到更根本上來講,就叫 “中和之性”。它是一種非常適合於練功的、或者說符合練功要求的精神狀態。

(527)、怎樣理解“儒家”把練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確的敍述?

      “中和之性”的說法在中國古代就有了,它是儒家修身的一種指導思想。儒家是從整個生命活動具體行動當中來修練的。但是現在也好、幾個世紀以來也好,有不少人認為儒家沒功夫,儒家只講幹事情,講治理的。其實不是這樣。因為有些人就把練氣功看作只是形式上的練,按功法去練才叫功夫,而沒有看到氣功最根本最本質的東西是練意識,練意識統帥生命活動的能力。不懂得這個本質,就認為儒家沒有功夫了。實際上儒家把練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確的敍述。

(528)、“中和”是怎麼回事情?

    《中庸》裏講: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這兩句話就是講 “中和之性”的。先講了什麼是性,“天命之謂性”,大自然給的這部分特殊內容,就是你這個性,給你的功能就是這個性,這一類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你這一類的性。人的本質關鍵在於精神活動,精神活動也有它的道德規範,這就是人的性。人這個性作為 “中和之性”是什麼?《中庸》裏又作了解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後面還有:“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和"是怎麼回事情?“中”和“和”是兩個意思。

    “中”是指人的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等,還都沒有產生時的那種精神境界。我們講《意元體》,在《意元體》裏邊有各種意識活動。當《意元體》裏邊什麼活動都沒有,沒有具體的思維,也沒有情緒之時,這種《意元體》沒有活動的狀態就叫作“中”。

    “和”呢?“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當你受了外界刺激之後,你要和外界發生作用、聯繫,聯繫過程之中,你做的正好,“皆中節”,沒有過頭的也沒有不及的地方,“無過無不及”,正好、正合適,在節骨眼上,這樣就叫做“和”。和一首詩,按照它的韻律走,很匹配的叫做“和”。這兩句話就是指的我們人的精神活動,符合了這個“中”、“和”,那麼你就符合要求了。

(529)、怎樣理解,“中”與“和”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為因果?

    人的活動無非就是這麼兩種狀態,一個是不和外界接觸,保持中的狀態,裏邊什麼情緒也沒有,空空洞洞,是《意元體》本來的面貌,這就是中;當你和外界事物接觸時要做到和,和即正好。實際是個唯物論的反映論,外界是什麼樣子,你就對它怎麼樣起作用。外界事物一碰你,外界的混元氣和你的混元氣一結合,兩個混合到一起了,一混就要起作用、起變化,腦子裏把這種混化的狀況反映出來,就成為“和”。如果真正能做到這一點,那簡直到了氣功的高級水準了。

    按照佛家、道家所講的功夫,一般層次都不行,真正達到這個情況,那就到高層次上去了:主觀完全反映客觀的東西,包括自己的生命活動。當然這兩者當中,“中”是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個“中”,是你安安靜靜的狀態,不受外界刺激,是你的本然狀態,這是本。

    “和”是在“中”的基礎上,和外面互相作用的時候,能夠作用得好。達道是通達的意思,你自己和外邊能通了,就沒有什麼阻隔、阻礙了。如果做不到這“中”,你就達不到“和”。我們每個人如能安安靜靜做到“中”,然後才能在實踐過程當中,逐步地處處還保持這個“中”。不是保持自己的固有狀態,就像先驗論,還沒來就預想怎麼著,完了再去追思它,那不行,不是這樣子的。來了就反映,有什麼就反映什麼,反映過去就完了,所謂事過情遷,那才叫“和”。

    如果我們練功的時候能夠這樣修養自己,我們精神就平穩了,我們自己就能夠和客觀世界成個統一體了。我們的精神和我們的肉體統一了,這個統一體也就能夠和大自然界統一了。這一點非常關鍵。而且有了這種精神狀態,身體裏邊氣的變化就自然而然是符合規律了。

    因為當你處在一個“中”的狀況下,空空蕩蕩沒有一個主觀意念,這樣就對氣血不進行干擾。前面講了傳統氣功運用意識模式當中的虛靜方法,其中不是有個 “守中法”嗎?“守中”的“中”就指的這個“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裏面沒有一點精神活動,守這種狀態。我們的精神不去無謂的活動,身體裏的氣血就恢復它自然的常態,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規律去運行,這樣人就健康起來了,那樣的氣也叫中和之氣。如果我們在精神方面用功,先來個 “中和之性”,這樣就必然導致中和之氣。當然我們能夠使得氣平和,不讓它偏頗,這樣也會進入 “中和之性”的境界。氣統一了影響情志,情志力量強了,就能影響氣,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為因果。

(530)、我們修養的 “中和之性”,希望它是什麼樣子呢?

    其實這本身就是氣功。為了讓同學們能認識這個問題,在書本上就又引證了黃元吉的一段話。在傳統氣功裏黃元吉是比較中正的,屬於中派,黃元吉、李道純、張三豐,他們都屬於中派。中派就是不偏不倚,他們的道理大家都公認是比較正確的,而以黃元吉影響最大。這段話把練氣功怎麼練、重要性在哪、 “中和之性”是怎麼回事情,都講清楚了。他講:

    “養氣必養神,養神必養心。”

    練氣功要養氣,要養氣就得養神(這神是指一般意識活動來說的)。“養神必養心”,心和神是兩層意思,心相當於產生神的那個功能,即相當於《意元體》的本身。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怎麼去養心呢?需要把各種不適當的欲望減少、掃除淨盡,這欲望是什麼呢?主要是私欲,把私欲去掉。

    怎麼樣去呢?正如《大學》所說的“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意念要誠,要想練功,心得誠。心非常誠了,一心放到練功上去了,這樣心就正了。心正了,像雜念、邪念等各種不符合練功的意念就沒有了。

      正心誠意達到什麼狀態呢?“務使心如明鏡,絕無塵埃。”這時心非常明瞭,像鏡子一樣,裏邊沒塵埃,沒東西,有什麼就顯什麼。如果有東西了,它佔據個位置,你就不能反映外界東西了。沒東西,空空蕩蕩的,這樣就寧靜了,意也就守了,達到“心如明鏡,絕無塵埃。”

    “此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此即所謂先天之神。”能達到這個情況,先天之神就相當元神了。什麼叫作 “中和之性”?你真正做到 “中和之性”,這就是先天的神了。

    (續 54)


繁體文

  什麼叫作“端莊”?

  餘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521)、怎樣理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這裏須強調一點:我們不是回到自然當中去,而是要掌握了自然規律,並自覺地去運用它;必須站在人這個高度來認識自然,讓自然為人來服務,讓我們的行動為我們的生命活動來服務,為提高我們的生命本質——人的類本質來服務。這樣,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道和人道的自然。

(522)、什麼叫作“端莊”?

    這裏先把“端莊”做個字面解釋,因為有的地方能從字面解釋,講清它的內容,我們就咬文嚼字說一說。當然,我們從字意上去看是有它的字意根據,有時也加進了我們自己的意思。端是指端平正直,莊就是莊嚴大方。端平正直是指我們的心,我們的精神,而莊嚴大方是表現。這個心處理事要平要直,平常說幹事要一碗水端平了,幹事時心要平,要正,還得要直。精神活動是這個樣子,外面表現出來就是莊嚴大方。它是神氣充足、道德純厚而顯露于外的自然象徵,是修養的又一結果,是美的一種特殊表現。這種美,它裏邊氣充足,氣充實,生命力旺盛,因而不浮越、不浮躁,是含於內的表現,不是顯露於外的。有的人看著挺精明的,俗話叫“串皮精”,他的精氣都在外面,看是挺精神的,可一幹事就不行了。這種人往往令人討厭,而端莊就不是了,裏外都充實,從裏邊充,裏邊大,裏邊滿,生命力從裏邊洋溢出來,所以孟子講:“充實之謂美。”一般充實就大,大則充實,這就稱為美。

(523)、怎樣理解,端莊是有修養的表現,是氣充足的表現?

    端莊是有修養的表現,是氣充足的表現,不是從外面裝出來的。有時你假作莊嚴大方,那麼不是忸怩,就是裝腔作勢,裏邊沒東西。看電影,你看演大人物的那些演員,實際上演得都不像。因為他本身就沒那麼多氣,又非得要充那個樣子。列寧如果是演員演的那個樣子,也就不是列寧了。一講話連竄帶舞的那還當革命導師?毛澤東如果真是演的那個樣子,還是毛澤東了?看《三大戰役》演蔣介石的,蔣介石要是那個樣子,還成蔣介石了?蔣介石也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雖然他站的立場不一樣,也是個人物,也很了不得。演員就是演不了那麼像,他沒那麼高的氣質。氣質不夠怎麼辦呢?只好裝腔作勢,拿那個樣子。一裝腔作勢就虛了、假了,就酸門假醋的。他氣不夠,裏邊氣沒有充實到一定程度,你讓他往那放他也不行。所以端莊要從裏邊充實出來。

(524)、端莊要從裏邊充實出來,但我們現在裏邊沒那麼充實怎麼辦呢?

    還得從小事上做起來,從意識做起來。要平,能幹什麼就說什麼。不充能,不去顯擺自己,要實事求是。但實事求是還要有強烈的上進心。這麼去做事情,別人看著就認為你莊重大方,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偽的表現了。有的地方可以按照端莊、按照道德要求去做,表裏如一,心口如一,端平正直,直的嘛!袖口褪棒槌——直來直去。你想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就說什麼,事事都這麼去做,也能夠慢慢走向端莊大方。一方面從內在修養氣、修養意識,一方面從行為上自己去努力。

(525)、為什麼說,修養道德可以看成是整個意識修養的一個綱?

    前面講的跟我們解釋校風所強調的側面不一樣,同學們有時間還應該把《智能氣功科學》雜誌92年第3期上的內容再看一看,結合這些內容加深領會、加深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夠不知不覺地在意識裏邊,把智能氣功的道德觀念打上烙印了。通過教育、習慣、行為,自己主動地在意識裏邊按照要求去做,向意識裏邊去做,而不是僅在行為上去做,這樣慢慢就把道德修養樹立起來了。

    樹立起來之後,意識就發生變化了。我們講修養意識,實際上修養的內容,差不多道德都包括了。後面講的性格、性情、情趣、偏執、“大我”,都可以看作是道德的不同層面的問題,都跟道德有一定的聯繫。所以說修養道德可以看成是整個意識修養的一個綱。

    修養意識這一章,以前在《簡明智能氣功學》、《智能動功講義》和《氣功探邃》裏邊都叫涵養道德,我們現在把它叫作修養意識,只不過把它又從另外的,從《意元體》的意識層次上提高了一下。有些內容,論述的方法、層次、深度不一樣了,不過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修養意識既概括又明確,把修養的範圍定下來了,再就是更深刻一點。這些內容後面還都要講,同學們將來聽那些課的時候,再和修養道德的內容往一塊連著體會就行了。

對 “中和之性”的修養

(526)、何謂 “中和之性”?

    在《簡明智能氣功學》裏,那時叫中和之氣,而在這題目就改成 “中和之性”。為什麼呢?因為人體裏邊氣的流行和精神活動有著緊密關係,氣在人體裏邊的活動必須通過精神活動起變化。以前一般地說中和之氣,好理解,而且對談修養,講練氣功,似乎更直接了一點。我們現在應該懂得中和之氣最根本的東西是 “中和之性”,所以我們既然講修養意識,就把它的本來面目恢復過來,把修養問題拿到更根本上來講,就叫 “中和之性”。它是一種非常適合於練功的、或者說符合練功要求的精神狀態。

(527)、怎樣理解“儒家”把練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確的敍述?

      “中和之性”的說法在中國古代就有了,它是儒家修身的一種指導思想。儒家是從整個生命活動具體行動當中來修練的。但是現在也好、幾個世紀以來也好,有不少人認為儒家沒功夫,儒家只講幹事情,講治理的。其實不是這樣。因為有些人就把練氣功看作只是形式上的練,按功法去練才叫功夫,而沒有看到氣功最根本最本質的東西是練意識,練意識統帥生命活動的能力。不懂得這個本質,就認為儒家沒有功夫了。實際上儒家把練功的最根本的要求都做了最明確的敍述。

(528)、“中和”是怎麼回事情?

    《中庸》裏講: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這兩句話就是講 “中和之性”的。先講了什麼是性,“天命之謂性”,大自然給的這部分特殊內容,就是你這個性,給你的功能就是這個性,這一類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你這一類的性。人的本質關鍵在於精神活動,精神活動也有它的道德規範,這就是人的性。人這個性作為 “中和之性”是什麼?《中庸》裏又作瞭解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後面還有:“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和"是怎麼回事情?“中”和“和”是兩個意思。

    “中”是指人的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等,還都沒有產生時的那種精神境界。我們講《意元體》,在《意元體》裏邊有各種意識活動。當《意元體》裏邊什麼活動都沒有,沒有具體的思維,也沒有情緒之時,這種《意元體》沒有活動的狀態就叫作“中”。

    “和”呢?“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當你受了外界刺激之後,你要和外界發生作用、聯繫,聯繫過程之中,你做的正好,“皆中節”,沒有過頭的也沒有不及的地方,“無過無不及”,正好、正合適,在節骨眼上,這樣就叫做“和”。和一首詩,按照它的韻律走,很匹配的叫做“和”。這兩句話就是指的我們人的精神活動,符合了這個“中”、“和”,那麼你就符合要求了。

(529)、怎樣理解,“中”與“和”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為因果?

    人的活動無非就是這麼兩種狀態,一個是不和外界接觸,保持中的狀態,裏邊什麼情緒也沒有,空空洞洞,是《意元體》本來的面貌,這就是中;當你和外界事物接觸時要做到和,和即正好。實際是個唯物論的反映論,外界是什麼樣子,你就對它怎麼樣起作用。外界事物一碰你,外界的混元氣和你的混元氣一結合,兩個混合到一起了,一混就要起作用、起變化,腦子裏把這種混化的狀況反映出來,就成為“和”。如果真正能做到這一點,那簡直到了氣功的高級水準了。

    按照佛家、道家所講的功夫,一般層次都不行,真正達到這個情況,那就到高層次上去了:主觀完全反映客觀的東西,包括自己的生命活動。當然這兩者當中,“中”是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個“中”,是你安安靜靜的狀態,不受外界刺激,是你的本然狀態,這是本。

    “和”是在“中”的基礎上,和外面互相作用的時候,能夠作用得好。達道是通達的意思,你自己和外邊能通了,就沒有什麼阻隔、阻礙了。如果做不到這“中”,你就達不到“和”。我們每個人如能安安靜靜做到“中”,然後才能在實踐過程當中,逐步地處處還保持這個“中”。不是保持自己的固有狀態,就像先驗論,還沒來就預想怎麼著,完了再去追思它,那不行,不是這樣子的。來了就反映,有什麼就反映什麼,反映過去就完了,所謂事過情遷,那才叫“和”。

    如果我們練功的時候能夠這樣修養自己,我們精神就平穩了,我們自己就能夠和客觀世界成個統一體了。我們的精神和我們的肉體統一了,這個統一體也就能夠和大自然界統一了。這一點非常關鍵。而且有了這種精神狀態,身體裏邊氣的變化就自然而然是符合規律了。

    因為當你處在一個“中”的狀況下,空空蕩蕩沒有一個主觀意念,這樣就對氣血不進行幹擾。前面講了傳統氣功運用意識模式當中的虛靜方法,其中不是有個 “守中法”嗎?“守中”的“中”就指的這個“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裏面沒有一點精神活動,守這種狀態。我們的精神不去無謂的活動,身體裏的氣血就恢復它自然的常態,按照它本身固有的規律去運行,這樣人就健康起來了,那樣的氣也叫中和之氣。如果我們在精神方面用功,先來個 “中和之性”,這樣就必然導致中和之氣。當然我們能夠使得氣平和,不讓它偏頗,這樣也會進入 “中和之性”的境界。氣統一了影響情志,情志力量強了,就能影響氣,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為因果。

(530)、我們修養的 “中和之性”,希望它是什麼樣子呢?

    其實這本身就是氣功。為了讓同學們能認識這個問題,在書本上就又引證了黃元吉的一段話。在傳統氣功裏黃元吉是比較中正的,屬於中派,黃元吉、李道純、張三豐,他們都屬於中派。中派就是不偏不倚,他們的道理大家都公認是比較正確的,而以黃元吉影響最大。這段話把練氣功怎麼練、重要性在哪、 “中和之性”是怎麼回事情,都講清楚了。他講:

    “養氣必養神,養神必養心。”

    練氣功要養氣,要養氣就得養神(這神是指一般意識活動來說的)。“養神必養心”,心和神是兩層意思,心相當於產生神的那個功能,即相當於《意元體》的本身。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怎麼去養心呢?需要把各種不適當的欲望減少、掃除淨盡,這欲望是什麼呢?主要是私欲,把私欲去掉。

    怎麼樣去呢?正如《大學》所說的“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意念要誠,要想練功,心得誠。心非常誠了,一心放到練功上去了,這樣心就正了。心正了,像雜念、邪念等各種不符合練功的意念就沒有了。

      正心誠意達到什麼狀態呢?“務使心如明鏡,絕無塵埃。”這時心非常明瞭,像鏡子一樣,裏邊沒塵埃,沒東西,有什麼就顯什麼。如果有東西了,它佔據個位置,你就不能反映外界東西了。沒東西,空空蕩蕩的,這樣就寧靜了,意也就守了,達到“心如明鏡,絕無塵埃。”

    “此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此即所謂先天之神。”能達到這個情況,先天之神就相當元神了。什麼叫作 “中和之性”?你真正做到 “中和之性”,這就是先天的神了。

    (續 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