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功人莫再空谈“明心见性”了(7)
简体文
智能功人莫再空谈“明心见性”了(7)
余 洋
庞明老师对“明心见性”相关的論述:
(以下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Ⅲ 智能气功运用意识要求意念专一、集中)
(12)、为什么说,我们智能功不是这儿一点那儿一点的七拼八凑,而是把各家最根本的东西拿过来了?
讲到这个地方,同学们应该懂得智能功的实质了。
我们的功法,捧气贯顶法、三心并站庄、形神庄、五元庄等,是从形体、从气入手的,属于道家的内容;
练功具体的要求,气功生活化,生活气功化,属于儒家的内容(儒家要求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一切行为当中去练,不离世间、不在世间、不弃世间,所谓不即不离);
佛家强调在意识里面用功夫,智能功的主动运用意识则是把佛家的精髓拿过来了。
同学们要懂得,我们智能功不是这儿一点那儿一点的七拼八凑,而是把各家最根本的东西拿过来了——混元了。我们不能像佛家的那样完全走意识,完全走意识那样练功非常慢,不到 “见性”,人体的健康状况不好变。而达到 “明心”都非常难, “见性”谈何容易。
光走道家,身体练得很好,而脑子不开化也不行。所以,我们整个功法的安排,就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最根本的特征:用了佛家的意识、道家的命(形和气),再加上儒家在日常生活当中练功的思想。
将来大家看道家功,像王重阳讲:我们用佛家的性、用道家的命。实际他们不懂佛家的性是什么,以为一静就成为性了,这根本就不是。他对 “明心” “见性”没体会,也不懂得。他们实际走的是道家功,只是变成从入静入手,使气发生变化,而后把这个气练得更加精纯再去养神。神养得很厉害了,而《意元体》的偏执并没破。到最后才再去 “明心” “见性”。
(13)、道、佛两家练功的利弊是什么?
道家练功有一个好处,练练功使身体好了,小丹结了,大丹结了,可以几十年、几百年不死,争取了时间,一年不行练二年,或者再多练几年,有时间练功了,比较保险点。否则光练佛家功有点冒险。很多练佛家功的,身体也不好,几十岁就死了。上极乐世界去了吗?没那个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你自己心还没乐呢,能上得了极乐世界吗?你心里还尽是痛苦,能极乐吗?你脑子里面还乱七八糟,还想上极乐世界?没那事,拿“滤布”一过滤,你就留在这儿了。所以,很多搞佛学的,他真要坐下来跟我谈,听我讲、讲、讲,慢慢就把他讲得不信佛了。
还有密宗的所谓“明点”。前几年在《东方气功》发表过一个修佛家的气功前辈写的一篇文章,他说“明点”是意念一活动,在大脑皮层中有个运动的亮点。其实不是佛家说的,是巴甫洛夫说的。在巴甫洛夫文集上是这么说:如果我们的意识活动能用电显示,同时也有机会把脑袋打开的话,当意念活动的时候,一定会有个亮点围绕大脑皮层的沟和回在运动。那位老先生研究这些东西四十多年,一定看过巴甫洛夫这些东西。他说在练功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个亮点,嘣嘣在跳。其实他是受了巴甫洛夫这个观点的影响,心理暗示使自己出现的意识造形。
意识活动不是这个样子。当时为什么发表他那篇文章呢?因为当时好多人都不懂这个,他这么写一下,说意识活动还有这样一个活动,说明他练气功还有点体会。我的目的是想借此招引出一些练功有体会的人写写自己的体会。可往后也没谁寄文章来。所以以后他的文章我也不再给登了。意识活动不是他说的那个样子。虽然自己感觉里面有个亮点,那也是意识造形,是《意元体》的气结合起来的表现,而不是意识活动。
练密宗是先修中脉,中脉修通了,出 “明点”, “明点”修出来之后,还得再破除它。到那个时候,才能谈得上解决意识问题。看到 “明点”不是 “明心”,也不是 “见性”。意识能一收,收到 “明点”里面去,到里面又是空空荡荡,那才是 “明心”。从里边看到的那个东西,才是 “见性”。不破除 “明点”,根本谈不上 “明心” “见性”。这是佛家密宗的功夫,给同学们随便那么说一说。
(14)、为什么说,我们搞智能功不能一味地搞身体,还要从意识上走?
我们搞气功,就是要实事求是。我们国内有几个气功师,活着时不可一世,自诩什么都懂,到最后功夫也没上去,年岁不大也死啦。死的时候,也还是哼哼唧唧的。所以我想,练功首先要把身体搞好了,但我们搞智能功不能一味地搞身体,还要从意识上走。这一段是在写《精义》的时候加进去的,以前都没这个内容。
将来我们都得这么练,要这么走,这么做。慢慢你们真懂得了往里面收,一说收视返听,一想就行了,脑子里空空荡荡就完。你可别皱眉,也别使劲往里边看,也别琢磨,一说就是,就不再往外放了。我这儿一说话,你也可以往里边收,也可以体会里边。你这么一做,里边空空荡荡这个样子就是。什么感觉?那儿没感觉,一有感觉就错了。有的说看到《意元体》了:在嘣嘣直跳。哪儿是《意元体》呀,那是肉皮、脑瓜皮跳。他说是里边跳的。那也是里边血管在跳,连混元气都不是。
(续8)
2012-01-11 写于 香港
繁體文
智能功人莫再空談“明心見性”了(7)
余 洋
龐明老師對“明心見性”相關的論述:
(以下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Ⅲ 智能氣功運用意識要求意念專一、集中)
(12)、為什麼說,我們智能功不是這兒一點那兒一點的七拼八湊,而是把各家最根本的東西拿過來了?
講到這個地方,同學們應該懂得智能功的實質了。
我們的功法,捧氣貫頂法、三心並站莊、形神莊、五元莊等,是從形體、從氣入手的,屬於道家的內容;
練功具體的要求,氣功生活化,生活氣功化,屬於儒家的內容(儒家要求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一切行為當中去練,不離世間、不在世間、不棄世間,所謂不即不離);
佛家強調在意識裏面用功夫,智能功的主動運用意識則是把佛家的精髓拿過來了。
同學們要懂得,我們智能功不是這兒一點那兒一點的七拼八湊,而是把各家最根本的東西拿過來了——混元了。我們不能像佛家的那樣完全走意識,完全走意識那樣練功非常慢,不到 “見性”,人體的健康狀況不好變。而達到 “明心”都非常難, “見性”談何容易。
光走道家,身體練得很好,而腦子不開化也不行。所以,我們整個功法的安排,就體現了儒釋道三家的最根本的特徵:用了佛家的意識、道家的命(形和氣),再加上儒家在日常生活當中練功的思想。
將來大家看道家功,像王重陽講:我們用佛家的性、用道家的命。實際他們不懂佛家的性是什麼,以為一靜就成為性了,這根本就不是。他對 “明心” “見性”沒體會,也不懂得。他們實際走的是道家功,只是變成從入靜入手,使氣發生變化,而後把這個氣練得更加精純再去養神。神養得很厲害了,而《意元體》的偏執並沒破。到最後才再去 “明心” “見性”。
(13)、道、佛兩家練功的利弊是什麼?
道家練功有一個好處,練練功使身體好了,小丹結了,大丹結了,可以幾十年、幾百年不死,爭取了時間,一年不行練二年,或者再多練幾年,有時間練功了,比較保險點。否則光練佛家功有點冒險。很多練佛家功的,身體也不好,幾十歲就死了。上極樂世界去了嗎?沒那個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你自己心還沒樂呢,能上得了極樂世界嗎?你心裏還儘是痛苦,能極樂嗎?你腦子裏面還亂七八糟,還想上極樂世界?沒那事,拿“濾布”一過濾,你就留在這兒了。所以,很多搞佛學的,他真要坐下來跟我談,聽我講、講、講,慢慢就把他講得不信佛了。
還有密宗的所謂“明點”。前幾年在《東方氣功》發表過一個修佛家的氣功前輩寫的一篇文章,他說“明點”是意念一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有個運動的亮點。其實不是佛家說的,是巴甫洛夫說的。在巴甫洛夫文集上是這麼說:如果我們的意識活動能用電顯示,同時也有機會把腦袋打開的話,當意念活動的時候,一定會有個亮點圍繞大腦皮層的溝和回在運動。那位老先生研究這些東西四十多年,一定看過巴甫洛夫這些東西。他說在練功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個亮點,嘣嘣在跳。其實他是受了巴甫洛夫這個觀點的影響,心理暗示使自己出現的意識造形。
意識活動不是這個樣子。當時為什麼發表他那篇文章呢?因為當時好多人都不懂這個,他這麼寫一下,說意識活動還有這樣一個活動,說明他練氣功還有點體會。我的目的是想借此招引出一些練功有體會的人寫寫自己的體會。可往後也沒誰寄文章來。所以以後他的文章我也不再給登了。意識活動不是他說的那個樣子。雖然自己感覺裏面有個亮點,那也是意識造形,是《意元體》的氣結合起來的表現,而不是意識活動。
練密宗是先修中脈,中脈修通了,出 “明點”, “明點”修出來之後,還得再破除它。到那個時候,才能談得上解決意識問題。看到 “明點”不是 “明心”,也不是 “見性”。意識能一收,收到 “明點”裏面去,到裏面又是空空蕩蕩,那才是 “明心”。從裏邊看到的那個東西,才是 “見性”。不破除 “明點”,根本談不上 “明心” “見性”。這是佛家密宗的功夫,給同學們隨便那麼說一說。
(14)、為什麼說,我們搞智能功不能一味地搞身體,還要從意識上走?
我們搞氣功,就是要實事求是。我們國內有幾個氣功師,活著時不可一世,自詡什麼都懂,到最後功夫也沒上去,年歲不大也死啦。死的時候,也還是哼哼唧唧的。所以我想,練功首先要把身體搞好了,但我們搞智能功不能一味地搞身體,還要從意識上走。這一段是在寫《精義》的時候加進去的,以前都沒這個內容。
將來我們都得這麼練,要這麼走,這麼做。慢慢你們真懂得了往裏面收,一說收視返聽,一想就行了,腦子裏空空蕩蕩就完。你可別皺眉,也別使勁往裏邊看,也別琢磨,一說就是,就不再往外放了。我這兒一說話,你也可以往裏邊收,也可以體會裏邊。你這麼一做,裏邊空空蕩蕩這個樣子就是。什麼感覺?那兒沒感覺,一有感覺就錯了。有的說看到《意元體》了:在嘣嘣直跳。哪兒是《意元體》呀,那是肉皮、腦瓜皮跳。他說是裏邊跳的。那也是裏邊血管在跳,連混元氣都不是。
(續8)
2012-01-11 寫於 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