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15-07-2011 喜看國寶“中華鱘”—— 龐老師的故事 (5)

喜看國寶“中華鱘”—— 龐老師的故事 (5)


图片:
[删除]

图片:
[删除]
简体文

  喜看国宝“中华鲟”

  庞老师的故事 (5)

    樊志诚

    (余 洋整理)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类,它的故乡在我们中国。近年来产量下降,己被国家列为濒危物种。国家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着手了人工繁殖中华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宜昌市就有一个“中华鲟”研究中心。

      1995年11月26日,庞明老师在宜昌讲学时,利用空闲在湖北省智能气功科学研究会会长崇国权同志和宜昌市智能气功科学研究会负责同志等陪同下前往宜昌市“中华鲟”研究中心。首先在研究中心的录像室观看了约有30分钟的录象。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中华鲟”的习性和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对“中华鲟”研究工作的情况。

      从录像片介绍中得知,“中华鲟”在科学界和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是一种大型的鱼类,最大的体重可达500公斤,一般的体重在148 ~378公斤,小的也有38 ~189公斤。成鱼体长在2 .4 2 ~ 3.25米,小的也在1.69 ~2.5米之间。由于体重、身长,“中华鲟”还被称为“鲟鲨”、“大腊子”,在四川渔民中流传着“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

      “中华鲟”呈灰色或褐色,生活在大江和近海中,是回游性的底层鱼类,由海口入江时,成熟的“中华鲟”聚群在10-11月,沿长江而上,在重庆以上江段的深潭中产卵,“中华鲟”性成熟在 9~ 19年或16~ 25年之间。产卵量为47.5 ~ 144.5万个,在17~-J8°C的水温下,孵化,生长较快,每年平均增长8 -~ 13公斤或4.6--8.6公斤。它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由于长江葛洲坝的截流,使“中华鲟”不能回流,故在宜昌建立“中华鲟”研究中心,采取人工催卵、人工繁殖、人工喂养,尔后将“中华鲟”鱼苗放入长江葛洲坝的上游,用以保护“中华鲟”。目前研究工作比较成功, 我原来不知道内陆的河流里面还有这样大的鱼种,这次参观,真是大开眼界了。

      庞老师我们一行从录像室出来到“中华鲟”的展览大厅。 厅内有“中华鲟”的图片展览,还有实物的标本。最后,我们到了院内“中华鲟”的大型养殖池,每个地内都有2~3条约两米多长的大“中华鲟在池中游动嬉水。任谁看了都喜欢这水中的庞然大物,所以,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作梦也没想到在内地能看到这么大的鱼。“心里暗暗地想:“中华鲟”千万可不能灭绝,我衷心地祝愿“中华鲟”的研究中心.取得更大的成绩,并繁殖出更多的“中华鲟”来。

      庞明老师和崇会长等在:参观时,看得非常认真仔细,看完后也很感慨,都说,都说这“中华鲟”称得是国宝啊,“中华鲟”!

      我们在离开“中华鲟”研究中心时,心里都在默默地祝愿,“中华鲟”不能灭绝!

                          15-07-2011 整理于 马来西亚 柔佛州 居銮



繁體文

  喜看國寶“中華鱘”

  龐老師的故事 (5)

    樊志誠

    (余 洋整理)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經濟魚類,它的故鄉在我們中國。近年來產量下降,己被國家列為瀕危物種。國家已經採取了保護措施,著手了人工繁殖中華鱘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宜昌市就有一個“中華鱘”研究中心。

      1995年11月26日,龐明老師在宜昌講學時,利用空閒在湖北省智能氣功科學研究會會長崇國權同志和宜昌市智能氣功科學研究會負責同志等陪同下前往宜昌市“中華鱘”研究中心。首先在研究中心的錄像室觀看了約有30分鐘的錄象。片中詳細介紹了有關“中華鱘”的習性和特點,以及目前我國對“中華鱘”研究工作的情況。

      從錄像片介紹中得知,“中華鱘”在科學界和學術界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它是一種大型的魚類,最大的體重可達500公斤,一般的體重在148 ~378公斤,小的也有38 ~189公斤。成魚體長在2 .4 2 ~ 3.25米,小的也在1.69 ~2.5米之間。由於體重、身長,“中華鱘”還被稱為“鱘鯊”、“大臘子”,在四川漁民中流傳著“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諺語。

      “中華鱘”呈灰色或褐色,生活在大江和近海中,是回游性的底層魚類,由海口入江時,成熟的“中華鱘”聚群在10-11月,沿長江而上,在重慶以上江段的深潭中產卵,“中華鱘”性成熟在 9~ 19年或16~ 25年之間。產卵量為47.5 ~ 144.5萬個,在17~-J8°C的水溫下,孵化,生長較快,每年平均增長8 -~ 13公斤或4.6--8.6公斤。它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由於長江葛洲壩的截流,使“中華鱘”不能回流,故在宜昌建立“中華鱘”研究中心,採取人工催卵、人工繁殖、人工餵養,爾後將“中華鱘”魚苗放入長江葛洲壩的上游,用以保護“中華鱘”。目前研究工作比較成功, 我原來不知道內陸的河流裏面還有這樣大的魚種,這次參觀,真是大開眼界了。

      龐老師我們一行從錄像室出來到“中華鱘”的展覽大廳。 廳內有“中華鱘”的圖片展覽,還有實物的標本。最後,我們到了院內“中華鱘”的大型養殖池,每個地內都有2~3條約兩米多長的大“中華鱘在池中遊動嬉水。任誰看了都喜歡這水中的龐然大物,所以,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我作夢也沒想到在內地能看到這麼大的魚。“心裏暗暗地想:“中華鱘”千萬可不能滅絕,我衷心地祝願“中華鱘”的研究中心.取得更大的成績,並繁殖出更多的“中華鱘”來。

      龐明老師和崇會長等在:參觀時,看得非常認真仔細,看完後也很感慨,都說,都說這“中華鱘”稱得是國寶啊,“中華鱘”!

      我們在離開“中華鱘”研究中心時,心裏都在默默地祝願,“中華鱘”不能滅絕!

                          15-07-2011 整理于 馬來西亞 柔佛州 居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