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2012-04-25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77)—人和动物有着什么本质的不同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77)—人和动物有着什么本质的不同

简体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77)


(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基823)






人和动物有着什么本质的不同


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智能气功的混元意识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活动。那么我们人的肉体就不是人的本质吗?我们说人的肉体跟动物比不就是没毛吗?过去称人是“裸虫”,意思是没毛的虫。其实人有毛,可汗毛太小,没把人体盖住,古人就把它叫裸虫。我们的肉体就是裸虫,跟那些昆虫差不多,不过人的腿比虫子的腿大而已。我们人的肉体和动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都有繁殖后代的功能,高级动物和人来比,也都有简单的情绪,简单的思维。北京有个名叫“大款”的人,家里来了一个朋友。“大款”送给朋友一点礼物,朋友拿
着东西往外走,“大款”家养的狼狗就跟
着,一出门狼狗一窜把朋友的耳朵给咬去了。狼狗经过训练,外人拿东西不出门不咬,一出门就咬。动物也有思维──简单的思维,甚至情绪、觅食、进食、排泄以及求偶、交媾等这一套功能都有。


如果没有人的 “道德”,没有人的理智、没有人的艺术,人就不是人了。
“道德”性、理智性、艺术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内容,之所以把人叫人,就是因为人把人的生命活动注入了
“道德”性、理智性、艺术性等高级活动内容──人的意识。

以前把不讲 “道德”的人叫做衣冠禽兽,穿 着衣服戴
着帽子的禽兽。为什么叫衣冠禽兽呢?就是因为他没有人的
“道德”和理智。我们讲动物也是有感情。我们前面讲狗看家咬人,但却不咬主人,狗一见了主人就摇尾巴,不是有个成语叫摇尾乞怜吗。狗摇尾巴希望王人能可怜它爱它,这不就是有感情吗?我曾经给大家讲过前苏联有一家人有只狗被主人扔了几次,最远的一次是扔到5000公里远,过了三个月狗又跑回来了,半夜回到主人家挠门,瘦了很多,见了主人高高兴兴地摇
着尾巴。我还说过报上登的,说一只乌龟被主人扔了老远,自己爬回去,后见到主人还掉了眼泪。这也是感情。动物有感情,但是人的感情、感觉情绪和动物的不完全一样,它是在更高的感情支配下的感觉和情绪。



因为人不仅有一般的感情,不仅有一般的生命活动,而且还要满是精神需要。人的很多需要都是为了精神需要,人的生命活动不仅是根据肉体需要,还有精神需要。打个比喻,人吃饱了就能活
着,可是现在很多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不仅要穿暖和了还要穿美;不仅需要吃和穿,还要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人不仅满是需要还创造需要,而且发展了需要之后,还要再千方百计进一步满足需要,这个需要和动物需要的就不一样了。



因为动物只要满足肉体生命活动就行了,而人就不是了。人要发展,千方百计满足需要,就要动脑子去想。这样就使得人都为一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去进行活动了。比如同学们脑子想“我想学气功”,是你的精神需要你去创造这个需要。“我到气功中心去上学,把我的工作不要了”,因为你脑子想了要学气功,有这个需要,然后支配你的行动,来满足上学需要,这样我们的肉体活动就按照这个来改变了,用要上中心上学这个精神来支配你干事了。你筹备款,准备到中心来考试,你这一切的肉体活动就都不知不觉地服从于精神的需要,精神需要就产生思维,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容就成了满足精神活动的手段了。



我们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哪呢?就在这一点上。脑子一想,发出命令去,就做去。脑子里面考虑去做事情,作出“我去干这个事情”的决定的时候,是个自由自觉的,而且人干事情还有他的
“道德”性、理智性、艺术性等这一系列东西。


可是动物就不一样,动物完全受本能的支配。譬如说,动物繁殖后代有个交媾期,到了特定季节,性机能旺盛起来,受到性机能里面的物质因素(包括激素)的影响。当然人也受激素的影响,但是由于人的意识活动不仅仅是一般的生物层面的活动,有了
“道德”性、理智性、艺术性,因此要作行为决定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生物层面的影响了。动物到了交媾期,在哪儿都交媾,人就不是这样子。理智活动、理智要求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012-04-23 写于 香港


繁體字

龐老師口傳心授的練功故事(77)


(摘自輔導材料《混元整體理論》基823)






人和動物有著什麼本質的不同


人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智能氣功的混元意識論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人的意識活動。那麼我們人的肉體就不是人的本質嗎?我們說人的肉體跟動物比不就是沒毛嗎?過去稱人是“裸蟲”,意思是沒毛的蟲。其實人有毛,可汗毛太小,沒把人體蓋住,古人就把它叫裸蟲。我們的肉體就是裸蟲,跟那些昆蟲差不多,不過人的腿比蟲子的腿大而已。我們人的肉體和動物一樣都有新陳代謝,都有繁殖後代的功能,高級動物和人來比,也都有簡單的情緒,簡單的思維。北京有個名叫“大款”的人,家裏來了一個朋友。“大款”送給朋友一點禮物,朋友拿
著東西往外走,“大款”家養的狼狗就跟
著,一出門狼狗一竄把朋友的耳朵給咬去了。狼狗經過訓練,外人拿東西不出門不咬,一出門就咬。動物也有思維──簡單的思維,甚至情緒、覓食、進食、排泄以及求偶、交媾等這一套功能都有。


如果沒有人的 “道德”,沒有人的理智、沒有人的藝術,人就不是人了。
“道德”性、理智性、藝術性是人的意識活動的內容,之所以把人叫人,就是因為人把人的生命活動注入了
“道德”性、理智性、藝術性等高級活動內容──人的意識。

以前把不講 “道德”的人叫做衣冠禽獸,穿 著衣服戴
著帽子的禽獸。為什麼叫衣冠禽獸呢?就是因為他沒有人的
“道德”和理智。我們講動物也是有感情。我們前面講狗看家咬人,但卻不咬主人,狗一見了主人就搖尾巴,不是有個成語叫搖尾乞憐嗎。狗搖尾巴希望王人能可憐它愛它,這不就是有感情嗎?我曾經給大家講過前蘇聯有一家人有只狗被主人扔了幾次,最遠的一次是扔到5000公里遠,過了三個月狗又跑回來了,半夜回到主人家撓門,瘦了很多,見了主人高高興興地搖
著尾巴。我還說過報上登的,說一隻烏龜被主人扔了老遠,自己爬回去,後見到主人還掉了眼淚。這也是感情。動物有感情,但是人的感情、感覺情緒和動物的不完全一樣,它是在更高的感情支配下的感覺和情緒。



因為人不僅有一般的感情,不僅有一般的生命活動,而且還要滿是精神需要。人的很多需要都是為了精神需要,人的生命活動不僅是根據肉體需要,還有精神需要。打個比喻,人吃飽了就能活
著,可是現在很多人,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不僅要穿暖和了還要穿美;不僅需要吃和穿,還要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人不僅滿是需要還創造需要,而且發展了需要之後,還要再千方百計進一步滿足需要,這個需要和動物需要的就不一樣了。



因為動物只要滿足肉體生命活動就行了,而人就不是了。人要發展,千方百計滿足需要,就要動腦子去想。這樣就使得人都為一了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去進行活動了。比如同學們腦子想“我想學氣功”,是你的精神需要你去創造這個需要。“我到氣功中心去上學,把我的工作不要了”,因為你腦子想了要學氣功,有這個需要,然後支配你的行動,來滿足上學需要,這樣我們的肉體活動就按照這個來改變了,用要上中心上學這個精神來支配你幹事了。你籌備款,準備到中心來考試,你這一切的肉體活動就都不知不覺地服從於精神的需要,精神需要就產生思維,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的內容就成了滿足精神活動的手段了。



我們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在哪呢?就在這一點上。腦子一想,發出命令去,就做去。腦子裏面考慮去做事情,作出“我去幹這個事情”的決定的時候,是個自由自覺的,而且人幹事情還有他的
“道德”性、理智性、藝術性等這一系列東西。


可是動物就不一樣,動物完全受本能的支配。譬如說,動物繁殖後代有個交媾期,到了特定季節,性機能旺盛起來,受到性機能裏面的物質因素(包括激素)的影響。當然人也受激素的影響,但是由於人的意識活動不僅僅是一般的生物層面的活動,有了
“道德”性、理智性、藝術性,因此要作行為決定的時候就不僅僅是生物層面的影響了。動物到了交媾期,在哪兒都交媾,人就不是這樣子。理智活動、理智要求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012-04-23 寫於 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