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2012-04-27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79)—“道德”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79)—“道德”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吗?

简体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故事(79)


(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基852)





“道德”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吗?


比如:大家到一个公共场合去,人们都高高兴兴、整齐清洁,你到那儿随地擤鼻涕吐痰。“这人真不讲公德!”舆论就有这种说法。如果你在农村田地里劳动,擤鼻涕拿纸包起来扔在地里边,“这人讨厌,弄的纸满地都是,擤完就完了,还包它干什么!”环境不一样,处所不一样,对你的行为的评价就不一样。我看过一个材料,一个在日本开了几年车的人,前面有人就不能按喇叭,而是把车停住,让人先过去,这就很礼貌。回国后,也开汽车,在公路上。前面走
着一位老太太,到她跟前把车停住了。,老太太就骂:“缺德,也不拉个笛”社会环境不一样,评价标准不一样,舆论也不一样,你要遵守的
“道德”规范也不一样。

“道德”能够调解人们的行为,但是又和法律不一样,没有强制性。
“道德”是从内心出来的:别那么去做。法律就不然了,你心理想做,如果法律规定不允许,你也不能做;你不想做,法律规定你必须要做,你也得去做。法律有强制性。
“道德”虽然也能调节我们的行为,似乎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强制性,但是不象法律强制性那么强。比如说去参观一个地方,你个子大,又穿
着大风衣,为了自己看得清楚一些,凑得很近,把人家给挡上了。别人就催你:“你快点,快点过去,让我们看看”。你说:“快点?我还没看够呢!”这就光顾了你自己,不顾别人了。所以别人也有舆论的要求:你快点过去让我们看呀,你独霸了,不讲点
“道德”不行啊!可你照样可以不走:心想:“我就得多看一会儿,你谴责就谴责吧!”


“道德”虽然对人的行为的约制不象法律那样有强制性,但是它是通过舆论在人的内心、在 “良心”里起作用,因此
“道德”比法律管的事情更宽,更深刻。比如路边一个人要死了,没人管,你从路上过也没管,不会有人说你犯法,法律也不会追究你的责任。但是你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社会舆论会遣责你。过去讲:有恩不报非君子,见死不救是小人。见死不救,
“道德”
“良心”哪儿去了?一想起来你也会觉得内疚。当然在美国就不一样了。在美国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你救他。他也会说:“是你把我推到水里去的”,这你就没办法了,没人证明。看见打死人的,你赶紧过去就完事。警察办案的时候间你:一打死人了,你看见没有?一我没看
着。一就没事了。你要说看 着了,事就来了。所以西方的
“道德”是只管个人,只顾自己。西方就是这么教育的。西方在这一点上就不具备人性,是兽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西方工业很发达,物质很丰富,人心为什么不行?他们不懂得
“道德”的整体性,只是看到人和人是独立的。从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来看。人和社会是个整体,你要想维护社会的安定,就必然要有社会 “道德”供大家共同遵守,用相互的
“道德”联系维护社会安定。伦理学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 “道德”分类里面的社会 “道德”。


2012-04-27 摘写整理于 香港


繁體字

龐老師口傳心授的練功故事(79)


(摘自輔導材料《混元整體理論》基852)





“道德”能夠調節人們的行為嗎?


比如:大家到一個公共場合去,人們都高高興興、整齊清潔,你到那兒隨地擤鼻涕吐痰。“這人真不講公德!”輿論就有這種說法。如果你在農村田地裏勞動,擤鼻涕拿紙包起來扔在地裏邊,“這人討厭,弄的紙滿地都是,擤完就完了,還包它幹什麼!”環境不一樣,處所不一樣,對你的行為的評價就不一樣。我看過一個材料,一個在日本開了幾年車的人,前面有人就不能按喇叭,而是把車停住,讓人先過去,這就很禮貌。回國後,也開汽車,在公路上。前面走
著一位老太太,到她跟前把車停住了。,老太太就罵:“缺德,也不拉個笛”社會環境不一樣,評價標準不一樣,輿論也不一樣,你要遵守的
“道德”規範也不一樣。

“道德”能夠調解人們的行為,但是又和法律不一樣,沒有強制性。
“道德”是從內心出來的:別那麼去做。法律就不然了,你心理想做,如果法律規定不允許,你也不能做;你不想做,法律規定你必須要做,你也得去做。法律有強制性。
“道德”雖然也能調節我們的行為,似乎是在一定意義上也有強制性,但是不象法律強制性那麼強。比如說去參觀一個地方,你個子大,又穿
著大風衣,為了自己看得清楚一些,湊得很近,把人家給擋上了。別人就催你:“你快點,快點過去,讓我們看看”。你說:“快點?我還沒看夠呢!”這就光顧了你自己,不顧別人了。所以別人也有輿論的要求:你快點過去讓我們看呀,你獨霸了,不講點
“道德”不行啊!可你照樣可以不走:心想:“我就得多看一會兒,你譴責就譴責吧!”


“道德”雖然對人的行為的約制不象法律那樣有強制性,但是它是通過輿論在人的內心、在 “良心”裏起作用,因此
“道德”比法律管的事情更寬,更深刻。比如路邊一個人要死了,沒人管,你從路上過也沒管,不會有人說你犯法,法律也不會追究你的責任。但是你這種見死不救的行為,社會輿論會遣責你。過去講:有恩不報非君子,見死不救是小人。見死不救,
“道德”
“良心”哪兒去了?一想起來你也會覺得內疚。當然在美國就不一樣了。在美國一個人掉到水裏去了,你救他。他也會說:“是你把我推到水裏去的”,這你就沒辦法了,沒人證明。看見打死人的,你趕緊過去就完事。員警辦案的時候間你:一打死人了,你看見沒有?一我沒看
著。一就沒事了。你要說看 著了,事就來了。所以西方的
“道德”是只管個人,只顧自己。西方就是這麼教育的。西方在這一點上就不具備人性,是獸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西方工業很發達,物質很豐富,人心為什麼不行?他們不懂得
“道德”的整體性,只是看到人和人是獨立的。從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來看。人和社會是個整體,你要想維護社會的安定,就必然要有社會 “道德”供大家共同遵守,用相互的
“道德”聯繫維護社會安定。倫理學實際上就是我們講的 “道德”分類裏面的社會 “道德”。


2012-04-27 摘寫整理於 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