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03-06-2010 智能气功的特点 (5)

智能气功的特点 (5)

智能气功的特点 (5)

余 洋   整 編

我的學習體會:

    (1)、不搞特殊的意念活动主要指的就是不搞各种周天。

      (2)、所谓集中精神做动作,应该是意念一动,马上就产生形体动作。

      (3)、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练功开始就认认真真去体会,意念、动作、形体,都要去体会。不是光瞎练,光耗时间,耗时间里边得有内容,要一边耗、一边体会、一边琢磨意念活动、意念要合到形体里。、

      (4)以后在生活当中也得这么去做,吃饭、走路、睡觉都去体会。我们走路,脑子里发命令,如果你能感觉到脑子里无声的命令,那就是往里面收了。

      (5)、集中精神做动作,经常集中精神,走路时心都不外放,注意两只脚,这个脚一抬,那个脚一抬,脚心、脚后跟、腿掌都体会,真这样走上三个月就不一样了。如果你真能时时事事都这么做,走路、吃饭、上大街都这么做,干哪一件事也这样,练功也这么做,这不就行啦?!别人会说这跟着了魔差不多。你不着魔,怎么出本事?!

      (6)、我們练功时经常做不到意念和练功动作紧密结合起来。无论练哪一套功,捧气贯顶法也好,形神庄也好,五元庄也好,还不能做到经常把精神和形体紧密结合起来。如果真能做到神形相合了,慢慢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它里边就发生变化了,形体会发生变化,气会发生变化,到最后神也会发生变化。當感觉不到形体和姿势了,也分不出意念活动来了,到这个层次那就是在神形相合上初步达到了高级要求。


  (教材原文)

  五、不搞特殊意念活动
 
      智能气功在运用意识上,既不追求虚静,也不搞特殊意念活动。有些功法,或则运周天,或则守丹田,或则,观想体内外之物,要求有特殊的意念活动。智能气功要求主动运用意识是要把精神专注于做动作,随动作之需要集中意念于相关部位,而没有特殊的意念活动;比如,在外混元阶段,练捧气贯顶法时,手一推,意念外放;手一收,意念内收;手往上捧,意念亦往上捧;手往下贯,意念亦往里贯。通过意念与形体的结合,引体内混元气与大自然混元气相结合,加强人与大自然的固有联系。在内混元阶段,形神庄又是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规律,是意引气,气引形,形与神合,练每一动作都要意念专注于动作,使形神紧密相合。智能气功每一步功的意念活动,都是根据人体生命的固有规律来加以强化,不搞别的意念活动。意念没有特殊的指令,固有的生命活动就能与意念很好地结合了。

      有人怀疑:把精神专注于动作,没有练气的内容,是气功吗?回答是肯定的。它符合古气功练功要求,也符合上乘功法之原则。因为人之整个生命活动,无非身(形)、心(神)两个方面。形与神合,形神合一,气也就在其中了。古人练功要求入静,对入静有两种解释:一是脑子里没有任何念头,一是意念活动专一。但练功至高层次都讲求意念专一于形体。道家气功大家白玉蟾指出,上品金丹是身为铅,心为汞,身心合一就是结丹;以定为水,以慧为火,定慧合一便是水火相济;以精神魂魄意为药物,以行住坐卧为火候,以清静自然为运用。不需意守,不需调息,心身合一便是上品丹法。佛家练功要求一行三昧(三昧为入定之意),即行、住、坐、卧都处于入定状态,精神专注而无杂念。佛教史籍记载,有一僧人向高僧求教,问: “和尚用功否?”答:“用功。”问:“练何功?”答:“吃饭,睡觉。”问:“与众人同否?”答:“不同,我吃饭只知吃饭,睡觉只知睡觉,而众人不是。”一般人吃饭爱品味或想别的事,不能专心致志于吃饭,睡觉亦如此。能够一心一意吃饭、睡觉,无有杂念,神形合一,便是高级练功。有人以为静功高级,动功低级,实则练功达于高层次不应有动静之分,只在盘腿打坐时静,动时不静,并非高级境界,举止动作精神专一,心如止水,才是高级境界。智能气功不搞虚无,不搞特殊意念活动,是在有为之中蕴无为,简单直接,直入本原。练功初级阶段如此,高级阶段也如此。而且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行、住、坐、卧总想着把意念结合于形体。以拿杯子喝水这一日常生活动作为例,看到水杯,手伸过去拿,意念只注意水杯,是神未与形合。看见水杯,意念注于伸手过去拿杯之动作,是形与神合。形神相合,气也就相合,形、气、神同时都得到了锻炼,时时事事注意锻炼形与神合,功夫层次便容易提高。


  (輔導課講解)

  智能气功的特点 (5)

  —根据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第五大特点是不搞特殊的周天之类的意念活动。

      不搞特殊意念活动,我们应加上一点规定性,是指不搞练功以外的意念活动。练智能动功,就是集中精神做动作,意念跟着动作变化,动作以外的、跟动作没关系的意念活动不搞,绝不能用特定意识去造一个东西,如练大周天、小周天。不搞特殊的意念活动主要指的就是不搞各种周天。

      智能气功的意识活动是建立在内向性运用意识基础上的意识活动,又和动作有密切关系。什么叫集中精神做动作,对这个问题要进一步深刻领会。所谓集中精神做动作,应该是意念一动,马上就产生形体动作。

      比如做推拉动作,集中意念做动作,就是你有推拉的意念,并没有推拉的概念。推,是精神和形体结合到一起的推,这就是感觉运动思维。一开始不会搞,就喊着口令推拉,意念里推的动作是和推的(口令)词汇结合起来的。

      以后脑子里没有推这个词汇,没有概念词的推,只有推的具体指令(推的意念)就推出去。就好比我们要拿个东西,如拿书,一伸手就拿过去了,可脑子里并没有“我要拿书”这个概念。但是呢,没有这个概念,手就过去了,不知不觉过去了。那就不是集中精神了。应该是脑子里没有“拿书去”这个概念,可是我要拿书去这个指令要下达下去,让脑子里这个指令直接和形体动作结合起来,这才叫集中精神做动作。脑子里直接发命令,直接变成行动。脑子里还要对这个行动的具体动作过程感觉得非常清楚,那才行。

      一开始宏观的,以后闭着眼睛从里面一点点儿感觉,一点点儿体会,就不一样了。如你这手微微这么一动,动一点儿,“我想动,要蜷”,脑子里有“要蜷”的命令,但这个命令又不是语言词句的形式,这个动和你脑子完全同步了,那才叫真正集中意念做动作。如果你能感觉到脑子里无声的命令,那就是往里面收了。所以首先你脑子里得会发无声的命令,这又新添了一个词汇,又讲深了一个层次。书本上也没有,你们听了知道了就行了,是个“无声的命令”。

      脑子里要有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命令,你得感觉到这个命令让手去动,让腿去动,让哪儿去动,你又能感觉到这两个(指令和动作)又合在一起,这才是集中精神做动作。在智能功意识里边这是最最根本的内容,对这需要慢慢体会,一下可能体会不着。

      现在你能做动作不跑神就不错了,再要脑子里把命令和动作两个合起来,那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咱们气功不是一说就会了。一说就会了,那拿一本书念去吧,一念都会了,那还叫功夫?念了半天也不行,你还感觉不到,得刻苦练。有了这个之后,才能谈得上下面讲的什么形、气、神这些东西。将来你脑子里有这些东西了,跟形体合住了,那时脑子一动,形体就动,身体里边的气该怎么转,就怎么转,该怎么动就怎么动。

      练捧气贯顶法,不做动作,闭起眼睛从头到尾想一遍,有的人会想,有点儿气,气不大。如果你能感觉到脑子里指令和动作合住了,然后一想,跟练功一样。可现在脑子里“无声的命令”还感觉不着,这个命令跟形体还没有合住,这个时候想气,作用太小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练功开始就认认真真去体会,意念、动作、形体,都要去体会。不是光瞎练,光耗时间,耗时间里边得有内容,要一边耗、一边体会、一边琢磨意念活动、意念合到形体、意念形体合,你那儿站半个钟头庄,里面有好多内容,站一个钟头庄内容也不停,这么搞起来才行。

      以后在生活当中也得这么去做,吃饭、走路、睡觉都去体会。我们走路,脑子里发命令,迈左腿、迈右腿,以后迈腿就迈腿,里边都知道。现在你一迈步,好多动作你脑子里根本反应不了这么快,等脑子里会反应快了,来往信息就非常快,象武术里边,高级武术师,你拿箭射他射不到,他脑子反应非常快。周身整体化,外面有点动静,他一下就感觉到了,脑子里一下收到信息,然后反应过去。要是平时意念一动你的形体合不上,要有那么快的反应速度绝对不可能。

      所以不搞特殊的意念活动,集中精神做动作,一定首先要把意念——无声的命令和形体动作结合到一起。(有时讲个小故事或打个比方,是把这些知识形象化一点,使大家脑子里印象深一些。)这样大家集中精神做动作,经常集中精神,走路时心都不外放,注意两只脚,这个脚一抬,那个脚一抬,脚心、脚后跟、腿掌都体会,真这样走上三个月就不一样了。如果你真能时时事事都这么做,走路、吃饭、上大街都这么做,干哪一件事也这样,练功也这么做,这不就行啦?!别人会说这跟着了魔差不多。你不着魔,怎么出本事?!

      下面再简单重复一下。气功练法很多,从大的类别分,如周天的练法,意守的练法,清静的练法……我们的意念和形体相合也是一种练法。智能气功采用意念和动作和练功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和静态结合,也可以和变化的姿势结合,智能动功基本上不属于静态而属于动态。在传统气功来讲,应该说它符合“神形相合”这个要求,而且在传统气功里边到了高级阶段要达到“神形俱妙”,一开始得走“神形相合”。我们现在能够把形神合到一起了,那也就应该说是第一步要求比较完满了。

      现在我们练功时经常做不到意念和练功动作紧密结合起来。无论练哪一套功,捧气贯顶法也好,形神庄也好,五元庄也好,还不能做到经常把精神和形体紧密结合起来。如果真能做到神形相合了,慢慢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它里边就发生变化了,形体会发生变化,气会发生变化,到最后神也会发生变化。前面我们讲到郭云深,他练形意拳,就讲练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就是练拳到了形体不是形体了,感觉不到形体和姿势了,也分不出意念活动来了,到这个层次那就是在神形相合上初步达到了高级要求。

            續(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