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27-06-2010 為什麽說,搞氣功需要借助常態智能?(精義答疑x-11)

為什麽說,搞氣功需要借助常態智能?(精義答疑x-11)

為什麽說,搞氣功需要借助常態智能但如果把常態智能僵化了,可就壞了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1)、為什麽說,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兩種意識狀態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常態智能發展到了一定層次,慢慢會在一定程度上向超常智能過渡。怎麼樣去過渡呢?常態智能認識事物,它也要得出一個完整的結論,逐漸認識事物的本質。以前認識事物都是局部的,近些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現在的系統論不是要全面地看問題嗎?系統論包括了信息理論、控制論,控制論講事物互相作用的機制;信息理論講事物作用的內容,講怎樣保持整體的聯繫。系統論講要全面地、整體地去分析、認識問題,那不就是快到了智能氣功說的混元整體了嗎?所以說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間沒有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102)、為什麽說,現在搞科學的人如果能真正去鑽、去體會那個整體,出功能就比常人快?

      但是古人把常態智能局限化了,說這是壞的,不能要,使得人們覺得常態智能解決不了問題。現在搞科學的人如果能真正去鑽、去體會那個整體,出功能就比常人快。比如,在一般人的頭腦中,一個電子就是簡單的一個“子”,其實它並不僅僅如此。在原子裏有一個原子核,電子以幾率的形式出現在核周圍,它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體的表現形式。再微細的粒子就更不好說了。

      因此我曾對搞科學的說,你能不能使勁琢磨琢磨粒子是什麼樣的?一般是用儀器測定了之後,經過數學公式演算一番,然後得出結果。可我要他們想,把它放大多少倍,想它是什麼樣子的。如果真能結合着儀器反復想,他們出特異功能肯定比一般人還要快。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波總是整體的,他腦子裏邊已打上這種烙印了,腦子裏琢磨、琢磨,不定哪天“突——”出來個形象——看到原子結構了。不過這是要真顯出來而不是假顯出來,那他們認識原子結構就比我們要快。我們腦袋裏沒那個參照系,因為我們對原子之類的東西瞭解得太少,不好分辨它。而他們整天在琢磨這些原子、基本粒子等的特性,從理上有了許多東西,就是還沒形象。他琢磨琢磨,經常用意識想,當把原子的信息量統起來之後,原子的結構就反映出來了。

      這就是我和別的氣功師講得不同的地方。別的氣功師講,越有知識,學氣功越難,越大老粗越快。我說對。對在哪?沒文化的人出一般的宏觀領域的功能出得快(如治病),他腦子參照系裏邊常態智能的烙印打得少,信息不那麼牢固,所以拿氣一沖,就起作用了。但是這種人的本事也不會太大,不容易到精細領域去,讓他用功能查,也查不出什麼來。

(103)、為什麽說,搞氣功需要借助常態智能,但如果把常態智能僵化了,可就壞了?

    搞氣功需要借助常態智能,但如果把常態智能僵化了,可就壞了。“龐老師說了,常態智能越多越好。”你的常態智能一圈一圈地把自己封得很牢固,就變成頑固了。一頑固,就破不開了。這種情況就是知識越多越糟糕、越頑固,越頑固就越不好開化。你有了知識,但你不把它定住,那你的知識越多越好。智能功是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的。我們通過修煉,使常態智能逐步深入、全面、完善,慢慢就可以過渡到超常智能。

    將來也許有了新的儀器,用它就可以開發特異功能。也許到不了那一天,也不需要儀器了,人類好多功能也都出來了。我們就甭說別的,就現在這一代練智能功的青年人,以後有了孩子,保證和上一代不一樣。我在北京有幾個朋友,他們的孫子才二三歲,就會發氣。爺爺牙疼,他就給爺爺發氣,嘴裏嚷:“不疼了!不疼了,”發氣是這個樣子,別的功能也是一樣。從小拉氣、看氣,他們大了,發氣、看氣絕對不成問題。這不是很簡單嗎?現在這一代人的孩子會發氣了,再過上25年又一代,那一代孩子就會看氣了;又再過上25年又一代人,孩子一生下來,可能就會吃氣了。不過,只是幾個人不行,得一個人群。中國如果有一億人練功,氣場更強,他們又教育後代,用不了幾代人就解決問題了。人類走向自由解放不是那麼遙遙無期的,生命科學一搞,慢慢人也不用吃飯了,就吃氣,也不必為了爭奪資源而去打仗了。如果25年算一代,四代才100年,我們每個人還都趕得上。

(104)、為什麽說,要從常態智能過渡到超常智能,絕不能像前人那樣只重超常智能,要學理論,學知識?

      所以,大家要有這個概念,要從常態智能過渡到超常智能,絕不能像前人那樣只重超常智能,要學理論,學知識。為什麼要求師資班學員須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為什麼不從小學招生呀?從小學六七歲練功不比成年人快嗎?不錯,他們是可以出點特異功能,但出了特異功能沒有科學文化知識,壞了!我給小孩講參照系行嗎?你看我們講的課聯繫着這麼廣泛的知識,他懂嗎?有了知識,可以借助常態智能來講超常智能,這麼轉過來。

    我們現在必須要從常態智能入手,變得聰明、敏感、穩定,在這個基礎上出了功能就好了。從常態智能過渡到超常智能必須得有一個穩定的基礎,精神不穩定不行。練功都練成像剁尾巴猴似的蹦蹦鑽鑽,精神安定不住,那不就成了半個精神病了?這樣什麼事情也幹不了了。社會要是那樣子,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了。必須是越走越高,越走越大方、穩重,從常態智能最後變過來。怎麼變?我們學這些理論就是不知不覺在變,你以為一下就變啦?現在正在磨那!身上長了很多“鏽”,不知哪一天把鏽磨得一點沒有了,那個“大鏡子”放光了,一放光就會照天照地,洞徹無遺了。這就是佛家說的大圓鏡智。佛家有些道理不是完全講錯了,有的還是很深奧的,但是它和黑格爾的辯證法一樣,是頭倒立的。

(105)、為什麽說,我們要變得更聰明、更會控制自己,要精神集中就能集中,要分散就分散?

    我們要變得更聰明、更會控制自己,要精神集中就能集中,要分散就分散。自控能力提高了,能夠靜下來(其實靜是集中了),能夠非常非常地集中,這樣常態智能就變成超常智能了。

    而現在人們的意識屬於分裂態。常態意識本來是個整的,卻被眼睛牽走了一塊,耳朵牽了走一塊,鼻子、舌頭、身體也牽了去,這叫“五馬分屍”,把它分開了。本來一個整體不分開多好!精神一集中,出來個整體念頭,往外一擴展,整體地發出去,整體概念就是超常智能。可是意念一出來,被五馬分屍了,整的念頭變得七零八落,猶如強弩之末,意識作用到客觀事物的力量就小了。

      本來《意元體》可以直接對外界起作用,誰都可以,一想就可以起作用。有超常智能的人一想,能把黑板搬過來,而普通人把一根粉筆也搬不過來。不過,不管是誰,想搬黑板,它也會動一動,只是動得非常微小。美國有一個搞魔術的人叫大衛,他把龐大的飛機蒙上,一掀開就沒了,他藏去哪兒了?把自由女神也變沒了,他弄哪去了?香港報導說他騙了世界觀眾。其實他搞的本來是特異功能,只不過他自己說是魔術。他把信息一抽,就沒有了,他精神可以集中了,所以能進入超常智能狀態。而一般人的心態是分裂的,精神集中不了。如果能把它集中了,不亂七八糟的,力量就大了。一集中就是超常智能了。

    當然,達到精神集中要有個鍛煉過程,我們現在還做不到。讓你想個如針尖的小東西,周圍一點都不想,你的意念就想不了,意識放不進去。這說明意識集中得不好。古人練功夫,如紀昌學箭,吊一個蝨子,天天看,就是練精神集中、集中、集中,慢慢意念就可以集中到一起不散了,就變成超常智能了。從常態智能變成超常智能,關鍵是精神集中。當然參照系得變,參照系不變,光練集中也還是不行,也解決不了問題。
 
(106)、為什麽說,我們也認為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同時這個客觀世界包括了人體生命活動自身?

    智能氣功的意識觀有許多方面和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現代的心理學是相通的。我們也認為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同時這個客觀世界包括了人體生命活動自身,這一點哲學沒注意到,心理學也只簡單地提了一下,但提的不多。而智能氣功認為人的生命活動本身在主觀世界裏的反映,這一點對意識的形成來說非常的重要。

    為什麼《意元體》一樣,反映進來的情況卻不一樣呢?跟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生命活動進行的狀況有關係。以前講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自然的反映,我們智能氣功再加上一個“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反映”。意識的來源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那麼它是怎麼活動的?現代心理學認為它是腦細胞的活動,智能氣功則認為它是腦細胞混元氣的集合體——《意元體》的活動。對此,還要再講透一點。

    腦細胞的特殊功能就是能接收信息,它周圍的混元氣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種特殊的無形無象的物質存在。就好比是一個物理場(任何物質外面都有個場),腦細胞外面也有個“場”,但這個“場”和物理場不一樣,它有反映性。

    腦細胞的混元氣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來維持腦細胞新陳代謝的混元氣;一部分是來完成腦細胞反映事物的功能的混元氣。反映事物的混元氣集合到一起就叫《意元體》,意識活動是《意元體》裏邊的運動內容、運動過程。如果不這麼來領會,那怎麼解釋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傳遞進來的信息都是電興奮?傳遞進來後,腦細胞一興奮,電位提高了,為什麼由這些電位點就能得出不同的意識內容來?諸如此類,當代心理學它只能研究一下動物的生理生化過程,一到了意識領域就沒法解釋了,而有了《意元體》理論就好說了。

(107)、為什麽說,講《意元體》的特性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領會意識的含義?

    腦細胞與《意元體》是相容的,腦細胞一興奮(電興奮),腦細胞周圍的能對信息起反映的那一部分混元氣一下就傳到《意元體》中來。本來《意元體》是很均勻的,某些腦細胞一興奮,就影響它周圍的混元氣,混元氣是很彌漫的,就互相連上了,事物的形象就出來了。否則,一個一個的細胞,它們怎麼能反映出一個整體來?它們本身顯不出來,整體是由混元氣連成的。整體形象形成後,再經《意元體》不同的層面互相反映,就產生了意識活動。意識活動的產生是由《意元體》這種非常均勻的特性決定的。非常均勻了,只要進來一點信息,使它不均勻了,就可以顯示出來,就跟鏡子一樣,鏡子面非常平,其反射率比較平均,當光線有一點不一樣時,就反映出來了。但鏡子只是一個平面,只能有一個反映,而《意元體》有無數個平面,無數個平面互相反映,就能認識事物。

      打個現代科學的比喻。聲音、形象通過電的變化可以轉換為電磁波,電磁波被電視機接收後,又可以變換為聲音、形象再顯示出來。這樣,把《意元體》可比作電視機,它可以接收每一個腦細胞發放出來的信息(猶如電磁波),同時又可以把這些信息直接轉換成意念活動。之後,這些意念活動再反過來又可以作用到腦細胞。所以《意元體》有許多功能,而轉換功能屬於《意元體》的參照系,參照系本身既可接收又可發放,像雷達一樣。通過這樣的比喻,大家可以更好地來領會腦細胞活動和《意元體》活動的實質。這裏邊,空間中的電磁波還可以互相重疊,腦子裏也如此,《意元體》它有無數個反映層面(相當於頻道),意識活動也可以互相重疊,如同你開哪個頻道就可以接收那個電臺的信號一樣。

      大家要經常把意識活動認真地想一想,琢磨琢磨。“《意元體》裏腦細胞被擠到哪去了?”哪也沒有擠,兩者是相容的,《意元體》就在腦細胞處“晃晃蕩蕩”的,腦細胞也不影響《意元體》。腦細胞占了位置,《意元體》照樣還可以存在。打個比喻,普通空氣裏面來點水蒸氣,空氣和水蒸氣相容,也沒有發生更大的變化(實際還是有點變化,水分子占了位置,氧氣、二氧化碳等就占不上了)。大家沒事就經常琢磨《意元體》:《意元體》是個怎麼樣的狀況,相容是什麼樣的,它裏邊怎麼活動呀?總這麼去琢磨,腦子不知不覺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悟”。意識的含義和《意元體》簡介這兩部分內容是聯繫到一起的,講《意元體》的特性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領會意識的含義。

(108)、怎樣正確理解,意識活動的形成以及意識活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我們講了意識活動的形成以及意識活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從人類發展史上看,意識活動是逐步形成的。通過勞動、腦的發達、手的勞動技巧更加精細化、發音器官的逐步完善等因素的作用,而慢慢發展起來。從一般的發聲到簡單語言,從簡單語言到複雜語言,意識和語言相並而行逐步向前發展。從個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他(她)首先接收了遺傳下來的現成的腦子,這個腦子是發達的,功能是完善的。它所具備的特徵就是人類幾百萬年以及現代幾千年的文明積累的成果,這樣的腦子已經具備了思維和支配發音的功能。而且,人體各組織器官也有了各種功能。個體的人就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建立起意識活動。一個受精卵只有生物特性;慢慢發育成一個胎兒,有了人的特性;生下來之後才變成一個獨立的人;在此之後,通過語言的學習而逐步形成意識活動。在人類發展史上,語言和意識是同步進行的,而且意識、語言的發展以實踐、勞動為主體,以形體的變化為根本。先有形體,後有功能。而現在的人,是以意識為主體,接收成人語言後而內化到裏面去。當然這其中也有物質,語言和具體物質相結合(即主體和客體相結合)建立起意識,是這樣一個過程。

    現在的心理學家、哲學家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認為人裏面存在一個先天的文化結構、先天的語言結構、先天的意識結構及先天的意念結構(我說話,你能聽懂)。但是,不同的國家,辭彙、語法以及發音法的符號等都不一樣,如中國的語法和德文語法有明顯區別,和各國語法也都不一樣,那先天的語言結構是怎麼一回事?就沒法解釋了。

    其實,人所具備的先天條件是什麼呢?只是有了《意元體》,《意元體》能夠反映客觀世界,以及人體還具備了發音的條件,但如果沒有外來的因素參與混化,也不行。外來的因素——語言、客觀事物的信息進來和《意元體》一混一化,才形成意識。而到現在為止,一般人的《意元體》還不能接收超常智能的信息而進行混化,還是個偏執的《意元體》,認識世界仍局限在常態智能裏面,還需要進一步向前發展。從偏執《意元體》進步到圓滿《意元體》、渾化《意元體》,意識活動從常態智能進入到超常智能的境地,這就是意識活動尚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

    在意識分類裏面講了感覺運動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體察思維和特異思維。這五種意識是有區別的,它們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感覺運動思維在動物身上就有了,這種思維形式是意識和感覺直接結合在一起的。

    人處在嬰兒時期也以這個為主,而且成年人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出現的感覺和運動意識也是感覺運動思維。如叫一聲“小李”,“唉”,小李一聽就答應,沒有更多的分辨,這個過程就是感覺運動思維。形象思維也是人和動物都有的,但動物不是很完善,只是初步的、很簡單的。形象思維已是作為人的正式思維方式了,它比運動思維前進了一步。練氣功在一定階段上、一定程度上、一定意義上要強調形象思維和感覺運動思維,而邏輯思維也是要用的(以前對這一點沒多講,是怕大家搞混了)。比如來了雜念,要去除它、對治它,這本身不也是屬於邏輯的嗎?所以搞氣功完全丟掉邏輯也不對。

    實際上一開始只是把邏輯思維脫離開邏輯性,讓它和形象思維、感覺運動思維去結合,使邏輯思維有了新的內容。這也是邏輯。然後是體察思維,它把感覺思維變得更自覺了。體察當中需要有指令,而對指令本身也是要體察的,所以體察就把感覺和運動結合到一起了。最後到特異思維——有超常智能之後的思維方式,普通人的靈感也屬於特異思維。

(109)、怎樣理解,練氣功只是把常有的思維活動的常規掌握了並加以自覺運用?

    實際這五種思維方式在普通人當中都有。感覺運動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在成年人中都有;體察思維有時也有,哪兒一疼,“這麼疼啊”,這就是體察思維;超常思維,如靈感,也有。所以,練氣功只是把常有的思維活動的常規掌握了並加以自覺運用,而不是說哪種思維沒有,把它創造出來。把這些道理懂了之後,練氣功就容易了。內向性運用意識也是一樣,正常人也有內向性運用意識。琢磨個事,一閉眼睛,這不是內向嗎?把這些問題舉一反三地想通了,你就會不知不覺上升一個層次了。

    練氣功可不能光練,到高級層次,理即是法,法即是理,理法圓融,理法不二。想想意識活動,想想《意元體》,這一想本身就是法。我講的道理你一琢磨、一實踐,這又是法。用這個法再返回去體會理,一體會又是理,理和法是一致的。這樣的話就變成自己的東西了。反復體會、反復體會……裏面就起變化了,就長本事了。這是真本事,屬於高層次的。

    佛家禪宗六祖搞的是從理上入,神秀是從事上入。從事上入,做具體事,是一般的;從理上入,一下開了,是高級的,無形的。要懂得從理上入也要從事上入,理、事圓通才行。懂得了理,一琢磨就是法,法就是事。你要光懂理,不去琢磨、體會,就沒有這個法,這個事了。有理而沒法沒事,那是純理,偏了;有法沒理,也偏了。前者佛家稱為理障(又叫文字障),理把你障住了;後者叫事障;這都過不去了。我反復講,你反復去體會、去琢磨,這樣來增加悟性,來解決問題。我說的這些都是打基礎的基本理論,把它搞懂了,做一做,就是高級層次了。

意識的作用

(110)、意識對宏觀的人體生命是怎麼樣起支配作用的?

      意識的作用,就因為這一點很關鍵。我們必須通過具體的事例,讓練智能功的人都懂得意識怎麼樣起作用,在哪些方面起作用。要讓大家通過學習,慢慢一步步把原來腦子裏打上的烙印去掉,即認為意識只能在身體裏邊起作用,而對外面的物質,只能是物質對它起作用,人的精神活動不能改變它。

      對意識的作用,意識對宏觀的人體生命怎麼樣起作用?一句話:就是簡單地起支配作用。我們人有社會交往、生活、勞動,勞動裏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生活裏有衣食住行這麼多內容,這些都屬於生命活動,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活動都是在意識支配下進行的,而不是獨立的。大家想想看,你走路、吃飯能不用意識指揮而獨立幹嗎?不能。如一聽吃飯鈴響,腦子裏邊不管你明確不明確,都有一個意識在支配着你:“要去吃飯”。就是受習慣勢力主使的吃飯也是有潛在的意識活動在支配,腦子裏面已經有這個命令了。即使隨隨便便一伸手、一抬腿,都受到了意識活動的支配,只是這些活動我們已經習慣了,就不知不覺了。

      從智能氣功學來講,身體裏邊的變化過程,都是意念一動氣就動,氣動了之後引起形體動,即意引氣、氣引形。腦子裏面意念活動怎麼動,氣就跟着怎麼動,氣一動形體就跟着動。我們的生命活動就是這樣在意識的支配下,不知不覺地進行着。大家可能想,我感覺不到氣。是的,甚至我們連意識活動也沒有自覺地認識到,它是在身體裏邊潛在地進行的,而我們只是感覺到了形體的運動。至於說意念一動怎麼樣引起氣動,在《意識論》裏還要詳細講這些問題。因為氣的運動是很微細的,我們身體裏邊各部分感觸機能又還不敏感,所以還覺察不出來。

      氣可以調動到身體任何一個地方去,供應這個地方的新陳代謝、運動等各方面所需的能量。形體運動需要能量,這個能量一方面從運動的局部來,用局部的氣通過氣化或者化氣作用產生能量。但是動作大,需要能量多的時候,光局部就不夠了,還必須從丹田調氣。丹田的氣要調過來,就需要有意識活動來起作用。意念一動,要動哪兒,丹田氣自己就跑過來了,而且身體各部分的氣都往主要運動的這個局部去集中。比如,用力往前推,不僅丹田氣往手這兒來變成力,全身的氣都往這個地方去集中。這就是意念一動氣就動,進而形體動。

      大家騎自行車騎得比較快的時候,精神往哪邊一注意,就覺得氣往哪邊沖一下。那是練功之後比較敏感了,意念往這邊一集中,氣就往這邊集中,整個身體外邊的氣場也往這兒跑。這就是我們要講的,意識活動從宏觀上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支配作用,也就是馬克思講的“生命活動成了意識活動的物件”的含義。關於肉體的生命活動,動物的運動是和神經的興奮直接結合到一起的,而人就不然了,因為人有了意識活動。意識活動可以支配形體活動。也可以想別的,幹別的,這就是意識活動的獨立性。所以意識活動和肉體的生命活動成為兩家了。這兩者之中,意識活動是主人,它發出命令,然後形體生命活動起作用,當中拿氣來聯繫。如果我們更深一步想一想,意識活動是主體的、精神的,肉體的生命活動是客體的、物質的,即通常所說的那種具體的物質。

    比如,我的意念支配手來拿教鞭,我這個手跟教鞭起作用了。這是意念支配我這個肉體,使肉體和教鞭連上,也就是意念把這個肉體和教鞭結合到一塊了。在這個拿教鞭的過程裏邊,教鞭是客體的,去拿教鞭其實不是“你”來拿這個教鞭,而是意念活動支配客觀存在的肉體來拿這個客觀存在的教鞭。發命令的主人、這個主體是意識,肉體和教鞭都是客體,都是客觀存在。所以大家要慢慢領會到,肉體和精神有連帶關係,但是肉體不等於精神。精神的產生沒肉體不行,但肉體產生精神之後,精神就有了獨立性,就可以主宰生命活動,支配生命活動。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只是做到了支配宏觀的生命運動這一層。如挪挪這兒,動動那兒,有什麼表情,看什麼東西等等。

    其實整個人的精神所起的作用,絕不僅限於此,對於精神支配宏觀的生命活動,人們現在已經承認了,哲學和醫學都沒什麼異議。但是從氣功學來講,這是最皮毛的。這是我們人已經掌握了的東西,而且是從人成為人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掌握了這些內容,只不過我們支配得越來越細緻而已。

    比如人剛脫離開動物(類人猿)的時候,像我們現在“哈哈哈”的這樣笑,恐怕就不會。大家想想看,猴會這樣笑嗎?大猩猩可以有有關的表情,但會哈哈笑嗎?也不會。發音器官還不行,腦子支配生命活動各個部位分工的精確度還不行。猴子、大猩猩很聰明,但它做不到人那樣精細的勞動。現在很多人不認真觀察分析這個問題,就以為人支配生命活動是天經地義的,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其實它是一步一步進化,一步一步變得精確的,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就應該知道,人的精神支配生命活動還應該逐步深化、逐步細緻、逐步精確。我們現在能支配宏觀運動了,那麼能不能再往更深的層次去支配呢?講《混元整體理論》的時候,將講到人有七個生命層次(那是我根據現代科學簡單歸納劃分的)。我們現在人僅處在主要支配隨意肌的肌肉運動這個層次,而其他部分還都支配不了。人類就應該進一步為能用精神支配所有宏觀與微觀的,一般肉體及生理層次的,各個系統到器官、組織、細胞的,等等不同的生命層次的活動。大家一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實際我們現在的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在這些方面起作用了,只是我們還沒有認真地去研究它,還沒有把它總結成規律。下面從生理層次上來講一講精神怎麼支配生命活動。

  (1)、意識活動可以改變人的力量的強度

  (2)、精神可以使人體內物質發生變化

  (3)、意識可以改變人體感覺的靈敏度


          (續12)


1 則留言:

  1. 花蓮翠園民宿2010年6月28日 清晨6:15

    ♥╭感謝 您的辛勞分享!♥╭歡迎  您到我的部落格逛逛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