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16-06-2010 為什麼說人類發展到現在還處於偏執《意元體》層次? (精義答疑x-5)

為什麼說人類發展到現在還處於偏執《意元體》層次? (精義答疑x-5)

為什麼說人類發展到現在還處於偏執《意元體》層次?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41)、《意元體》的變化分哪幾個階段?

      (1)、初始《意元體》

      (2)、 “自我”《意元體》

      (3)、偏執《意元體》

      (4)、圓滿《意元體》

      (5)渾化《意元體》

      初始《意元體》有接收外界信息的功能;嬰兒出生以後,與外界事物接觸,接收外界信息,使《意元體》發生變化。因此初始《意元體》在它形成以後,馬上就改變了它那種初始狀態,原來的白淨狀態也就不白淨了。隨之先後發生 “自我”《意元體》、偏執《意元體》的變化。今天的人類基本上就處在偏執《意元體》階段。偏執《意元體》將來還要向圓滿《意元體》和渾化《意元體》發展。

(42)、什麼叫作 “自我”《意元體》?

      “自我”《意元體》就是《意元體》裏面有了內容,不再是初始《意元體》的那種空空蕩蕩、非常均勻、沒有分別的狀態了。這時,在 “自我”《意元體》裏面有個“我”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這個“我”是什麼呢?它是客觀世界反映到《意元體》中去而形成的一個參照系,這個參照系是將來判斷、處理事物的根據。《意元體》要跟外界發生作用,一發生作用裏面有個感覺,覺得是“我”在跟外界發生作用,這個感覺就叫 “自我”。但是這時的 “自我”還沒有像我們現在人的“噢,這是我”這樣的感覺。而只是在與外界事物發生作用的時候,它自己本能地起這個作用:“噢,這是我跟外面在起作用。”它跟我們現在感覺的這個我不一樣,我們現在感覺的這個我是在偏執《意元體》裏的。而 “自我”《意元體》是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自己維持生命的本能在《意元體》中的體現。比如,嬰幼兒餓了,在他嘴裏放個東西,他就能嘬,就能吃;你一碰他或打他,他就會動會跑。類似這樣的各種反應,都屬於在《意元體》裏面體現的 “自我”。

  
  當胎兒出生之後外環境就變了。首先溫度變得不一樣了,而且身體周圍也不是羊水了。接觸的有固體的實物,有空氣的空間等等,這些對胎兒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變化。這樣就在《意元體》裏打上環境不一樣的信息了。隨着初生嬰兒的獨立生活,每個內臟不同的功能(如肺臟的呼吸、泌尿系統的排泄、消化道的消化)行使起來。心臟在胎兒時期雖然已有活動,但和出生後功能全面行使的情況也不一樣了。因此,嬰幼兒的內臟器官就不僅僅是與胎兒期間一樣,處在生長狀態了;出生之後,雖然形體和內臟還要繼續生長、發育,但不同的內臟已有它的功能區別了。像這一切,也都會反映到《意元體》裏面來。這樣《意元體》裏面就有了眾多的不同信息的區別。

      隨着嬰兒生活的一步步展開,他可以廣泛地接觸外界的客觀事物了,不僅有周圍人的信息,還有大自然的信息,他的生活內容增多了。自己要進行生命活動(如吃、拉、撒),要接觸周圍的人,接觸周圍的環境,人們的語言和別人對他的照顧,以至稍大一點對大自然的接觸,等等,所有這些都會在嬰幼兒的腦中打下一個一個的烙印。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下完成的,往往需要經過一二年的時間。這樣一來,《意元體》裏面的東西就多了,大自然的映象進來了,人的映象也進來了。但是這些映象在腦中還沒分開——生命的我、內臟的我、肉體的我和周圍環境還是一個整的,打進去的都是自然存在的映象。

      就好比一個大鏡子能照天照地,把天地都照進去了,把人自己也照進去了,自己就是天地整個映象當中的一部分,自己和外面還沒有分開。對於這種狀態的《意元體》,就稱之為 “自我”《意元體》。

      這時候自己和周圍環境是一致的,雖然也有了主觀世界,腦子裏面開始想點東西了,但是除了維持自己生命活動之外,還沒有更多的區別,和動物差不多。只有當他一旦餓了想吃東西而去找吃的時候,才與自然有點區別。

(43)、人的初始《意元體》和動物的腦元體有什麼不一樣

      動物腦子裏有個腦元體,它把周圍客觀世界的信息以及它自身的生命信息都反映進去,它自身和外界是統一的。比如說老虎,都說老虎吃人,其實老虎不餓的時候也不吃人,只有餓了才去尋找能吃的物件,不餓就不找了。它和自然界是一樣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兩者(主體和客體)分不開。這是 “自我”的第一個特徵。 “自我”的第二個特徵,是對外面事物的好壞也分不開。這時他還會維持自己的生命活動,但他的一切活動的動機只是出於一種“利生”(不是利己)的目的。生命需要什麼,他就採取一切活動來利於自身的生命活動。在這一點上和動物是相同的。

  初生的嬰兒不需要像原始人那樣經歷從無到有的變化,因為他腦子裏已經有了可以發展成人的遺傳信息。而且周圍的環境有很多人,他的初始《意元體》就可以打進去很多人的信息了。即便還是在胎兒期間,初始《意元體》和動物的腦元體也不一樣了。像七個月的早產胎兒,雖然他還沒有發育成熟,但他已經具備了人的特徵,已經能接收人的信息了。所以嬰兒很早的時候就能認識人了。以前認為嬰兒得四五個月才能認識人,現代的心理學研究認為嬰兒生下來三天就可以了。也可能是現代的人比過去的發育得早了。以前搞心理學研究的對周圍環境對嬰兒的影響注意不夠,現在對這方面研究得更多了。嬰兒的《意元體》本來是空的,你給它加信息,加得多了,參照系的烙印就打得多。以前沒有這麼早就給嬰幼兒加各種信息的,尤其在農村,孩子餓了喂餵奶,喂過奶把孩子一捆一綁,就不大理他了。幾個月過去,他對周圍環境接觸得少,信息進去得就少,當然發育就慢一點。現在就不同了,很多媽媽在懷孕時就開始進行胎教了,胎兒接收的信息,就比以前早而且多。所以在嬰兒期間他就可以對周圍事物有初步的分辨能力了。比如,媽媽經常來給他餵奶,信息反復重複,一兩個月或更短時間的嬰兒看見媽媽來了就可以顯示出高興來(誰喂多了,嬰兒看到他也會笑),而把奶瓶拿走他就不高興。這個高興和不高興的表情,實際這已經開始有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道德基礎了。

      這怎麼能叫道德呢?嬰幼兒在最早期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會表現出高興與不高興。你來了,感到高興,就對你笑;他來了,感到不高興,就對他不笑。這不就是最早期的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嗎?當然,這個道德和我們現在所說的 “社會道德”不是一回事,它屬於 “自然道德”。這就是 “自我”《意元體》的體現。初始《意元體》本是個空的白淨狀態,隨着小孩子的成長,大自然界的不同信息反映進去了。有實的,有虛的,有物體的,有空間的,還有時間的,而且把自身的也反映到裏面來了。這樣,打進去的內容就越來越多,外界的信息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信息都反映在裏邊,而且和自身的生命信息結合在一起。以後再進來的信息都拿它作背景,這個背景是以後處理事物的根據和模式。這一部分就叫做 “自我”《意元體》。這個《意元體》和原來空的狀況不一樣了,它有了反映進來的各種信息包括自身的生命信息,並以之作背景了。

(44)、什麼叫作偏執《意元體》(常態智能《意元體》)?

      以 “自我”《意元體》作為背景,外界的東西反映進來,都可以在裏面起作用,打上烙印。隨着嬰兒繼續發育,到了二三歲之後,《意元體》慢慢就開始發生變化了。隨着接觸的外界事物越來越多,在《意元體》中反復重複,打上的烙印也就越來越多。差不多到了青年時代,就把外界的很多東西都反映進去了。但是由於每個人接收事物信息的範圍和層次不同,內容也就不一樣。這樣, “自我”《意元體》裏面慢慢就發展偏了,成為偏執《意元體》了。《意元體》就不是原來的狀態,不正常了。

  它是怎麼發展成偏的呢? “自我”《意元體》把客觀世界和自身生命活動都反映進去了,而由於自身生命是自然進行的,大自然也是自然進行的,所以那都是自然的。不過需要說一下, “自我”《意元體》在形成的時候,由於受了父母遺傳的影響就已經偏了一點。因為父母的《意元體》是偏的,所以遺傳給下一代就偏了點。這個偏倒不是在最早形成初始《意元體》時偏的,剛一形成的時候是個空的,它不存在偏的問題,而是在它往裏面接收信息的時候偏的。這裏邊有胎兒自身的生命信息,也有媽媽的生命信息,還有周圍環境的信息。嬰兒出生以後,家長灌輸的一般都是諸如“可別凍着呀,蓋上棉被吧”,“餓了,快吃點奶吧”等這些常態信息。

      沒有哪個家長在小孩餓了的時候就讓吃氣。因為家長腦子裏只有常態智能的信息,而沒有“餓了吃氣就行,可以不吃飯”這樣的超常智能信息,而且周圍的人也都是常態意識的。所以說, “自我”《意元體》在形成的時候就偏了。1992年來中心學習的劉英桃,她生了四個孩子,而她在這二十多年中沒有吃過飯,她來練功就是為了能吃飯。如果她懂得這個道理,教育孩子:“跟媽媽一樣,我們什麼都不吃。”這樣孩子的《意元體》就有了超常智能信息了,超常智能在 “自我”《意元體》裏就可以得到強化。隨着小孩的成長,打進去的常態智能信息越來越多,而超常智能信息卻很少,這樣就走偏了。

      這個偏,首先是從〝利生〞的觀點上偏的。很小的孩子的 “自我”《意元體》本來是個空的,對事物沒有分別,他要吃東西只是出於利於生命的目的。所以,你給他什麼吃他就吃什麼,他也不會挑好的。不過你要給他好吃的習慣了,再給他不好的,他就不吃了。隨着小孩子的年齡增長,以後就會挑東西了: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你的。有了這個區別之後,好吃的東西自己吃完之後還會裝兜裏帶回家去:“給我媽媽帶去”“給我弟弟帶去”。吃飽了還要占多點。這就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生命了。有了這個偏之後,慢慢就對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產生高興和不高興的情緒。在這個基礎上對很多事物也就可以分別了。

  其實,這是《意元體》的功能開始分化了。 “自我”《意元體》原來是渾渾噩噩、沒有分別的。隨着越長越大,到了青年時代,《意元體》逐漸發展、變化,功能一點一點具體化,並且開始分開了。首先是 “自我”分成三部分:生理需要的我、客觀需要的我、理智需要的我。

      生理需要在《意元體》裏反映出來,這是最基本的需要,從小時候就有它了。 “自我”《意元體》和生理需要的我是一體的,就這麼一個我。以後又有客觀需要的我、理智需要的我。在主觀世界裏就分成這三部分來支配《意元體》。

      以後又再分化成情感的我、理智的我……一個 “自我”就分化開了,而且分化的各個部分也被固定起來了。這就對整個《意元體》都會有影響。本來 “自我”《意元體》所反映進去的周圍環境都是均勻地滿布着, “自我”和周圍環境都是連在一起的。 “自我”是在《意元體》的中心,整個《意元體》是“圓”的。隨着《意元體》的發展、變化, “自我”偏離了原來的中心點,不在《意元體》的中心了。這樣一來《意元體》就變樣子了,不圓了,形成了一個偏執《意元體》。而且把自己從周圍環境中孤立起來,以我為核心,要求周圍的環境都要為自己服務,我怎麼想就得怎麼符合於我。

(45)、偏執《意元體》有哪兩個方面的特點?

  偏執《意元體》它有這兩個方面的特點:

      一方面, “自我”在這個時候開始把自己從自然界當中孤立出來,孤立到一個不適當的位置。本來 “自我”《意元體》對周圍沒有很多區別,“我”在裏面占的位置就非常少,它具有的本性是利生——利於自己的生命。而到了偏執《意元體》就不一樣了,“我”從大自然中被孤立出來,以我為核心,周圍的人和物都要為我服務,我要佔有周圍的各種物質,從原來利生的本性變成利私了。

      大家會問:原始公社的時候的成年人不是沒私嗎?大家要知道,那個時候的人還非常幼稚,智力就相當於現在的人的幼年時期的智力狀況,《意元體》處於 “自我”《意元體》階段。那時候的人就跟動物差不多,大夥集體去幹活,幹完了活就吃,能夠吃飽肚子就完了。生產力非常低下,沒有剩餘的東西可供佔有。所以原始社會的人倒是更純樸一些,不過那是一種沒有開化的蒙昧的純樸。

      從無私的原始公社到有了部落,隨着生產力的提高,開始有了剩餘的產品可供佔有,就開始有了私了,人的《意元體》也就向前發展變化了一步。隨着社會的發展,人的《意元體》逐漸走偏了。偏了之後,人們的思想就發生了很多變化。產生了財產的私、生命方面的私以及神鬼的觀念等,意識也就發生了變化,不是很純樸了。這樣,《意元體》本身和生命活動更多地離開了,改變了 “自我”與環境是一致的、 “自我”是分不開的、《意元體》和整個生命活動是統一的那種 “自我”《意元體》的狀態了。到了偏執《意元體》,它獨立出來,逐漸地離開生命活動了。《意元體》裏面的活動,即腦子裏面想的東西可以和生命活動不一樣了,沒關係了。不同於嬰幼兒的 “自我”《意元體》那樣,一想動馬上就動。

      嬰幼兒想一個東西,他的感覺跟《意元體》立即結合到一起了,是感覺意識;要動立即就動,又是個運動意識。小孩子幹什麼事都非常專一,比如看電視,精神非常集中專一,可以愣着不動。我們說要恢復“赤子之心”,就是要使意識恢復到專一,使它和生命活動結合到一起。而偏執《意元體》發展到有了獨立性,就不同了。比如腦子想看電視,雖然眼睛沒有去看,但可以回憶,可以想像,可以造形。意識活動有了獨立性,可以和生命活動離開,不統一了,和大自然也不統一了。

  另一方面,《意元體》裏面打上的都是常態智能的信息。因為周圍的人給孩子打進去的信息總是常態的。比如大人在小孩面前搖一個能響的東西,小孩聽到聲音,開始不知道東西在哪,慢慢用眼睛找。看見了,就把聲音和這個事物的形象結合到一起了。逐漸地腦子裏面開始能綜合了。這是常態智能接受信息。常態智能不斷地在《意元體》裏打上無數的烙印,就把超常智能擠得出不來了,受到抑制了。家長給嬰幼兒玩具,小孩老遠就伸手去夠。他本來沒有個空間概念,一開始看到一種比如是紅顏色的東西時,從他眼前到那個具體東西之間的空間都是紅的,以為東西就在跟前,所以隔老遠他就在近處抓。經過多少次的重複,才有了空間的概念,而事物和眼睛之間的這部分紅色(電磁波)在《意元體》裏就不反映了。這是一個常態智能。這個常態智能在腦子裏固定起來了,能接受事物與眼睛之間的電磁波的這個功能就被抑制下去了。

  接受信息是這樣,發放信息也是這樣。沒有這樣的家長,告訴小孩:這兒有個粉筆,給你玩,別過來用手拿,你用腦袋想它就過去了。也沒有這樣的媽媽,給小孩一說:“給你玩具。”玩具就自己飛過去了。如果嬰幼兒從小時候看着家中的東西都會飛,他長大之後也會讓東西飛。過去農村有好多鬧鬼、鬧神的,家裏的孩子長大後好多也有特異功能。我老家就有那樣的,來了客人,水壺會自己倒水,水杯會自動過去。都說他們家鬧什麼鬼怪。文化大革命時候的工作組上他家去也看到了這種情況。其實,那就是意念致動。不過他們有了這種功能,也還是不自覺,不懂得。來了客人,他想招待客人喝口水,腦子那麼一動彈,水杯就來了;來的人他特別討厭,不想招待,水杯就不會自己過去。如果小孩子從生下來就有這樣的環境:一說要吃奶,奶瓶呼呼就來到嘴邊;吃飽了,奶瓶呼呼又回去了。孩子長大之後,媽媽再教他,餓了吃東西別伸手去拿,你想讓它過來就過來了,慢慢孩子就可以做到了。可是我們都沒有從小接受這樣的信息,認為拿東西就得用手才能拿。現在我給大家講了這個道理之後,大家也做不到讓東西自己過來。因為《意元體》參照系裏邊沒這些概念,腦子還不會發那樣的命令,身體裏面就不會發生那樣的變化。由於我們人從小時候沒打上這些超常信息,成了偏的《意元體》,只能和大自然發生物理性的接觸。

(46)、為什麼說人類發展到現在還處於偏執《意元體》層次?

  人類發展到現在還處於偏執《意元體》層次。從動物的腦元體發展到原始人的 “自我”《意元體》,又經過幾千年,變成偏執《意元體》。偏執《意元體》也有層次的分別。古人考慮問題非常片面,不會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隨着社會的發展,現在的人就比古人看問題全面多了。看《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不就是會動點心眼嗎?他的那些用兵方法,現在許多指揮員都會。在周朝,就是畫地為牢:人犯了法,畫個圈,不讓出圈,這個人就不走出去了。雖然那個時候的人也會用概念了,但是比較簡單、片面,《意元體》比現在人更偏。

      而隨着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全面。現在科學已經慢慢走向整體地、全方位地看問題了。但是還沒有達到超常智能看問題的層次。雖然當代科學搞的一些技術,比如電視機、收音機、電話機等等,不次於古人的千里眼、順風耳這些,有的地方甚至更厲害,但它也只是利用了物理世界的能量來完成的,仍然算不上人的超常智能。因此,人類不能總停留在這種偏執《意元體》的境地。隨着科學技術的空前發展,人類認識事物的廣度和深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意元體》裏面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全面,《意元體》將要圓滿起來。人類再往前走,就要走向圓滿《意元體》了。

(47)、什麼叫作圓滿《意元體》?

      現在的人類雖然還沒有形成圓滿《意元體》,但是,圓滿《意元體》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必然進程。從原始人→愚昧人→農業文明人→現代文明人,發展到當今階段,人類還得再繼續向前進步。人類最根本的特徵就在於《意元體》的功能與內容。最早的《意元體》是空的,慢慢發展有了內容,形成了 “自我”《意元體》;然後發展成偏執《意元體》;再一發展就是圓滿《意元體》。要把缺的給補上,才能成為圓滿《意元體》。

      怎麼補?首先就得有超常智能,把超常智能的信息打進《意元體》裏面去。超常智能信息如果進不去,那麼偏執就解決不了。超常智能補進去以後,意識裏很多原來是分開的東西,如客觀需要的我、生理需要的我、理智需要的我、情感需要的我……這一切慢慢就會發生變化,而且對於神學思想也解決了。精神本來是《意元體》的活動,可以前把精神給了外面的“神”了,現在慢慢懂得之後,又返回到自身裏面了。由於《意元體》的變化,人和外界的大自然的關係也發生變化了,自私慢慢也就沒有了。因為私是人們在生活資料比較少,還不能充分滿足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候,有些人想把生活資料占為己有,讓自己生活得好點而產生的。將來,一方面隨着現代科學的向前發展,生產力提高了,物質就豐富了;另一方面,有了超常智能之後,人可以不用吃很多甚至可不吃了,吃氣就行了。這樣,把我突出的自私的意識就減少了。到那時候,就成為圓滿《意元體》了。

      不過,這種情況的實現,雖說僅有少數人做到還不行,但得從少數人先做起,因為這是關係到整個社會意識問題。我們講過有一個二十多年不吃飯的學員叫劉英桃,來中心練功就是為了想吃點飯,認為不吃飯不像話。因為現在整個社會的意識水準還達不到相應的層次,常態意識認為人一定要吃飯,不吃飯不行。只有到了氣功被很多人領會、理解了,《意元體》打進了超常智能信息才行。那時的人不但可以不吃飯,一件衣服一發氣,還可以穿幾百年。據說李八百現在還活着,他冬夏就那一身衣服,衣服不破也不壞。

(48)、為什麼說圓滿《意元體》只有當超常智能出來了,把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了,〝我〞消除了,才能夠建立起來了?

  圓滿《意元體》只有當超常智能出來了,把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了,〝我〞消除了,才能夠建立起來了。當然還得要練功,要修養意識,否則有了特異功能也還不行。許多有特異功能的人,《意元體》的參照系並沒有變化,還是常態的。有許多有特異功能的人,表演功能以後就累得受不了,道理就在於此。只有把常態智能參照系改變了以後,那才能真正形成圓滿《意元體》。實際上,我們講的《意元體》要變化,其實不是《意元體》本身起變化,而是《意元體》裏面的內容有了變化。外界事物反映進去的內容增多,逐漸滿起來了,裏面發生質的變化,那才是圓滿《意元體》。

(49)、什麼叫作渾化《意元體》?

      圓滿《意元體》只是《意元體》裏面滿了,在此基礎上,還得再進一步把《意元體》的功能貫徹到整個生命裏面去,就是渾化《意元體》了。渾化《意元體》是《意元體》和人本身以及自然界都混化成為一體了。

(50)、意識活動是怎樣形成的?  
      意識的形成與《意元體》的變化過程是有着直接關係的,意識就是《意元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過程,《意元體》的變化就是《意元體》的內容在逐步增多。所以意識的形成就是《意元體》從初始《意元體》到 “自我”《意元體》,再到偏執《意元體》的這麼個變化過程。說得更簡明、更確切點, “自我”《意元體》、偏執《意元體》的形成,就是意識形成的過程。那麼到底意識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就是下面要講的內容。希望大家結合着《意元體》來理解。

      我們在這裏講的意識是廣義的意識,而一般講的意識是狹義的意識,是指運用概念的過程。廣義的意識包括了感覺、知覺、表像、概念的形成、運用概念以及情緒、情志、性格等等。如果單純地去看,感覺、知覺這些精神活動,還不能算作意識,因為低等動物也有這些東西,它只能稱作思維。但是,人有了高級的意識活動,和低等動物不一樣了。意識在最高層,往下一統帥,把感覺、知覺、表像都統帥到意識活動裏面來了,就使得感覺、知覺、表像都成了意識活動裏根本的基礎、內容了。因此,講意識的形成過程,就需要把感覺、知覺、表像的形成也講一下。

  (續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