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打進腦子裏的東西,有的為什麼不好改呢?(精義答疑 x-6)
小時候打進腦子裏的東西,有的為什麼不好改呢?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51)、感覺、知覺、表像、抽象是怎樣形成的?
前面講了初始《意元體》是一個叫非常均勻的、沒有分別的特殊存在。到了 “自我”《意元體》的時候,它就把客觀世界的一些信息和自身生命的信息,都反映到裏面去了。反映進去的信息非常多,進去後要經過簡擇。外面的信息進入《意元體》,在裏面引起刺激。經常反復刺激,外界事物的信息才能和《意元體》建立起聯繫。外界信息反復刺激,建立起聯繫,那就成為感覺。沒有反復刺激形成不了感覺。一個事物可以有多種信息,多個信息反復聯合刺激腦子,在裏面形成一個複合性的信息的反映,就成為知覺。人的感覺和知覺很難區分,因為人只感不知是做不到的,低等動物可以做到,一碰起反映,可以沒有知覺。而人接觸到的這些信息,基本上沒有非常單一的信息,往往都是複合的信息,因此它在《意元體》裏一反映就是知覺。但是這個知覺是沒有經過主觀分析的,只是個生理反映的知覺。《意元體》經常接受外界刺激,裏面的烙印打多了,背景上有了明顯的烙印。這個烙印就成了認識外界事物的參照系。
小孩子生下來以後,躺在床上,周圍空氣的“空”和床的“實着”總在刺激他:經常吃東西碰嘴唇,又有了軟和硬的區別,等等。慢慢就有了一個空間和具體實物的區別。這些都是感覺。這之後,看東西,聽聲音這些最基本的信息打進去,都烙在腦子裏面了。最早烙進腦子裏去的東西形成了背景,稱為參照系。而這個參照系便成為衡量別的事物的模式。比如小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為瞭解胎毒,有的地方習慣在吃奶之前給喂黃連水。小孩不知道苦,沒有一點抵抗。什麼道理?他《意元體》裏面是空的,沒有比較,不知道酸、甜、苦、辣的區別。或問:“成人懂得這個區別,不是可以遺傳嗎?”因為剛生下來的嬰兒的《意元體》是空的,所以沒有對比區別。如果老給吃、喝苦味的飯和水,吃、喝上一年,再讓他吃甜的,他就不愛吃了。但是如果吃過幾次甜的之後,他就不吃苦的了,因為有遺傳性。遺傳裏面苦、辣、酸、甜的感覺都有,他吃了甜的,再吃苦的就有了比較。沒吃甜的之前,他沒有比較,《意元體》裏只有苦的信息,吃苦的也就成了自然的了。先打進《意元體》裏的東西,成了參照系,別的東西再進去,就拿它來衡量。但是,如果這個先進去的東西和人們已經形成的模式的差異太大,也不行。因為有遺傳性在裏面。如果小孩一生下來就讓他吃玻璃渣,就會把孩子的腸胃拉破。如果大人有特異功能,腦子裏認為吃了沒事,那麼孩子吃了也沒事。因為大人的信息加進去了。如果大人沒這個功能,孩子吃進去就不行。不過遺傳性裏面有的信息,你想要讓它變化,也是可以變過來的。變過來了,接收進來就是感覺,這個感覺就成為以後認識和處理事物的一個模式。所以,先進入《意元體》的是感覺和知覺所認識的東西,以後慢慢進去的東西就多了。
《意元體》裏面進去的東西越來越多,而混元氣有聚散性,這樣進去的東西就可以化成有形的物質而化到腦細胞上去了。於是腦細胞就出現變化,在腦中心產生蛋白質,然後根據功能定位,把它運到不同功能的腦細胞區域,並澱積在腦細胞裏。這樣,腦細胞的混元氣(《意元體》)也就隨之發生變化。混元氣又反過來影響腦細胞。混元氣發生變化之後,產生物質,使腦細胞發生變化。所以說腦細胞和腦細胞的混元氣,它們之間是互相影響的。
在 “自我”《意元體》形成的時候, “自我”《意元體》和生命活動是一體的。 “自我”《意元體》一變化,腦細胞的樹突也就發生變化。有很多感覺進來,刺激腦細胞發生變化。這麼一變化,腦細胞的氣就越來越多,固定在腦細胞上的物質也就越多,反過來又影響《意元體》的變化。雖然這些都是常態信息,但眾多的常態信息在腦子裏聚合多了,也就促進了腦細胞的發育,使每個細胞的樹突進一步發育。樹突的分支多起來了,混元氣的層次就更多了,反映問題也就更全面了。以後進來的單純信息可以聯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形象。有了完整的形象,就可以更好地記憶了(記住某個形象,裏面就已經有了加工,已經是意識活動比較高級層次了)。一旦形成表像,就可以記憶了。一般地來說,單純回憶一個感覺是比較困難的,但根據某一個形象的特徵,就可以把那個整體回憶起來。回憶已經成了比較明顯的意識活動了。這是意識活動形成的第一個層次。
形象有了,反過來它的氣一變化,還是上述這麼一個變化過程。腦細胞的氣發生了變化,又促進細胞的樹突越長越多。腦細胞之間的氣互相聯繫上了,這樣一來就和形象的整體相對應了。再進一步發展,越來越複雜,細胞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樹突的分支越來越多,這就促使氣的層次越來越多。層次多到一定程度,裏面就互相滲透,這樣就出現抽象。古人在進化過程中,多少年抽象不出來。現在小孩的抽象的形成不像古人那麼難。因為小孩抽象是把成人教給他的語言和具體事物相結合而形成的。在這過程中,小孩腦中既有具體實物的信息。又有語言的信息,加上遺傳信息,所以比較容易形成。一開始接受語言的時候,比如你拿一支鉛筆和一支粉筆,你一說粉筆他可以給你挑出粉筆,知道這個是粉筆,可粉筆幹什麼用的,他不知道,粉筆是怎麼一回事情他也不知道。在他腦子裏這個“粉筆”名詞和具體實物是緊密結合到一起的,一說“粉筆”就知道指的是粉筆。他為什麼能分出它呢?他就是從形象上分的,粉筆是這個形象,鉛筆是那個形象,是從形象思維來判別的。粉筆這個概念只是作為一個代替符號,他不是真正從意思上來進行分辨的。再向前發展,《意元體》越來越複雜,層次越來越多,它裏面互相滲透,互相反映,就形成邏輯的概念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又必須有語言在裏面起作用。
(52)、小時候打進腦子裏的東西,有的為什麼不好改呢?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小時候打進腦子裏的東西,有的為什麼不好改呢?就是這個原因。細胞有很多樹突,這是遺傳下來的。以後隨着發展,這個氣進來,一刺激,這個樹突長了;那個氣進來,刺激那個樹突,那個樹突長起來。反復接受刺激,蛋白質澱積到樹突上,樹突就發育生長(本來有很多腦細胞樹突,有的長起來,有的沒有接受到刺激沒長起來)。信息被固定在腦細胞上,改變這些內容就比較困難。小孩生下來後就被狼、虎叼走,由於沒有接收到人的信息,《意元體》就沒有向人這個方向去變化,就不能像人那樣長成許多樹突。因為樹突要經過刺激來發育。他只接收了動物諸如用四條腿跑和會叫喚的刺激,這些刺激所產生的物質變化,只能有幾個樹突長起來,別的樹突都沒長起來,都萎縮了。在腦細胞發生這樣變化的發育期,接收不到人的信息的刺激而變化不了,他以後再回到人群來,就很難變成人了。
(53)、成人的語言在嬰兒的意識形成中有什麼作用?
言語是說話聲音的不同符號,它能代表着一個辭彙、一個事物、一件事情,但是,對不懂事的、還沒有建立起意識的嬰幼兒來說,並不是作為一個辭彙來出現的,而是外面進到腦子裏的一個刺激物。但是人說話的時候,有他內心的含義,即有意識活動。
語言是常態的信息,常態信息好接收,因為它可以非常具體,它是通過遺傳下來的,並養成了習慣的功能,如去觸摸、去看、去聽等,這樣來接收信息,去影響《意元體》。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超常智能,那就更好了。語言對形成意識非常關鍵。如果你不教小孩語言,讓他自己慢慢去認識一個東西,他這一輩子,可能很多東西是幹什麼的就都不知道了。我們通過語言,把一個事物的概念傳給他,讓他把這個理論(概念)和實踐(物)一結合,這樣認識事物就快了。
當成人使用語言和小孩說話的時候,小孩就把語言和具體實物聯繫到一起了,這一聯繫就把具體事物的信息量加大了。如果光去接觸實際,而沒有語言,那麼就不能刺激語言中樞的發育;同時他聽不到聲音,耳朵和《意元體》聯繫得就少,信息對聽覺中樞的刺激量就小,加上看不到大人說話的口型變化,模仿不了,將來發音就會有困難。所以有人跟他說話,一方面可以使他的聽覺發生變化,一方面他看到別人的口型,可以模仿,同時還可以接受大人的意念活動。這幾方面結合到一起,就使得他整個的身體發生了變化。身體各個部位起變化反映,就進入《意元體》裏去,《意元體》也往外反映,這樣反來複去就加強了《意元體》和生命的聯繫以及支配生命活動的功能。
如果大人的聲音進去得很少,小孩對聲音的高低不能分辨,看不到別人說話,自己就不會發音。發音發得對不對、支配發音那個地方怎麼動,沒有這些信息的回饋,發音的運動也就掌握不了。小孩發音是從簡單開始,其實他也想發全音,就是《意元體》還支配不了他的發音動作。就像小孩子用手拿東西一樣,用小手去拿的時候,手不聽使喚,拿不准。發音也是一樣,腦子要支配發音的地方動,可它們配合得不那麼協調,發那個音就不好發。經過大人反復教之後,發音的口型、聲帶、音量等發音的要素的信息在《意元體》裏面就有了,整體性的一套協調規律就都有了。
另外,大人跟孩子說話,一般都是用比較簡單的、帶有形象的語言,當你和孩子說某一事物時,你腦子就不知不覺地把這個事物的信息也放出去了。比如,一歲多或稍大一點的孩子,也懂點事了,媽媽下班回來,給他說“乖乖,媽媽給你買什麼什麼吃的了”,或者說“給買玩具了”。當你一說這個東西的時候它的形象也就出現了,小孩子有超常智能,他就把形象的信息接收到了,再和你告訴他的這個東西的名字及具體實物一結合,他就知道,“這是個花綠棒”。人們現在不懂得腦子裏有這一套活動,說一個詞,比如,粉筆、桌子、水杯、糖水,我們在說這個詞的過程,腦子裏都是經過加了工的。好比使用電子電腦,先要把普通的語言,轉換成電腦語言,再通過鍵碼輸入電腦,然後又變成普通的語言。我們看到一條毛巾,它的信息就進入《意元體》了,進去之後在裏面一加工,出來了個“毛巾”。其實腦子裏並沒有這個毛巾的概念,它只有非常多信息在裏面。當我們說毛巾的時候腦子裏邊有一整套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運動過程中有信息出來,兒童他就能夠接收到。接收到毛巾的信息以後,和這個詞一對,對起來了。所以兒童學得比較快,意識建立比較快,道理就在這裏。意識的建立過程實際上是先感受信息,然後和具體實物、語言三者一結合,這樣意識很快就建立起來了,語言也就形成了。
這一切對意識的形成又非常關鍵。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語言和具體事物相結合。具體事物反映到《意元體》的信息,雖然不是從語言信息抽象出來的,但是裏面有個語言的東西。《意元體》把語言和反映進去的事物(如一個三角形△)的信息向一塊連,這兩個基礎的東西連上了,反映進去的事物的信息(△)就有個整體性的信息在裏面。能認識語言了,將來別的和它相關的東西也就能認識了,這就為以後長大認識新事物奠定了基礎。如《意元體》裏面已有了個△的烙印,再來個和它相似的東西,腦子裏就會先反映出△的概念,概念和這個事物一連就認識了。這就是概念和意識的形成
年齡再長大一些,學習這個,學習那個,不認識的事物就反映到《意元體》裏面來。把多個事物的內容一抽象,先形成概念。《意元體》裏面實體性物質形成以後,多種信息結合到一塊,再一抽象變成意識了。在這個過程中語言對意識的形成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如果沒有語言,意識就形不成。
(54)、小孩子為什麼學語言學得非常快?
現在搞心理研究的都不懂得為什麼小孩子聽不懂話,卻能領會講話人的意思;其實小孩子的《意元體》可以不通過耳朵和眼睛,直接接收人的意識信息。當大人給小孩說一個詞時,它裏面含有一定的信息,而且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比如你叫他“乖乖”,經常這樣反復地刺激,大人的意識狀態跟這個詞的信息在他腦子裏打下印象,雖然不是很明確的,但他已經把二者聯繫到一起了,所以大人一叫“乖乖”,他就知道是叫他。這就是小孩子為什麼學語言學得非常快的原因。
現在西方對這個問題一直不瞭解。一般小孩子學說話,總是先說那個最主要的詞,或一個詞的詞根。一開始叫“爸爸”“媽媽”叫不上來,就叫“爸”“媽”。再大一點,要吃東西,就叫“媽媽吃”,告訴媽媽他要吃;他要拿東西,就叫“媽媽拿”。雖然主、謂、賓不完整,但是他把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概括出來了。因為他接收大人的意識是整體的,大人跟他說話的時候,每一句話的主題內容是整體的,並帶着信息過去,小孩子接收了信息,知道關鍵是這個。所以他反映的是整體中最關鍵的東西。如果講的語言是一大片,他先接中心這一點。慢慢他有了力量之後,再向外延展。所以小孩學語言是從中心向外展開的。他是把語言和信息連接到一起,語言和信息是同步進行的。
小孩子開始學說話時,他說的話還不能表達他真正的意思。因為他還不會概括。他開始只會發單音,會說一個詞,而這個詞概括性不強。小孩子往往先學會說具體事情,後來才學會說抽象的東西。原始人就是這個樣子。給小孩紅的東西,他會說“紅花、紅碗……”,但要他單說個紅就難了一點,具體的紅顏色的東西他好說,抽象的他不好說。要問他紅是什麼,他就不知道。在蘇聯靠北部比較早的原始部落裏也有這種情況,他們可以說雪人、雪地、雪熊……但他不會說一個雪。因為說“紅”和“雪”需要抽象概括。一個具體的名詞對着一個具體事物,要在很多的名詞中抽出他們的共性來,那就難了一點。學習語言的抽象概括也是如此。當然成年人可以經常教他。所以小孩在這方面不是完全重複古人,但有相似的地方。
(55)、為什麼中國的小孩放到外國人的家庭裏,他照樣學會外語?
為什麼中國的小孩放到外國人的家庭裏,他照樣學會外語?有人認為語言是遺傳,我們認為不是。一個小孩生下來之後,把他放到哪種語言環境中,他就學會使用哪種語言。什麼道理呢?因為《意元體》本來是空的,通過那種聲音刺激,在《意元體》裏就打上了烙印,然後看大人的口型,他再反復支配自己的發音系統。這樣,就逐漸形成了發音規律的整體性了。
(56)、為什麼說先天性聾啞,這個“啞”不是什麼先天的?
就說先天性聾啞,這個啞不是什麼先天的,只有先天性耳聾,耳聾聽不到聲音,《意元體》裏面就沒有聲音高低不同的變化區別。只有能聽得清楚,《意元體》把外面聲音的信息接收進來了,才能把接收到的信息發出去。現在腦子裏沒有這麼個信息,就發不出這種有不同區別的信息來。所以有的啞巴就會直聲“噢噢”“啊啊”叫,甚至有的連聲音都發不出來,只能“哈哈”這個樣子。所以先天性聾啞其實是先天性耳聾。
“龐老師,您不是說《意元體》有超常智能可以直接接收信息嗎?”是有這個功能,但是沒有哪個媽媽給孩子講:你自己想《意元體》是整體的,腦子能接收信息。一般的家長一看孩子老也不會說話,就不愛教了,就埋怨:“這孩子怎麼回事?他老也不叫,真討厭!”看別人的孩子會說話了,就着急,再教孩子,還不會說,就打孩子。一不高興信息就不好了。父母就不知道,其實孩子是能把信息接進去的。但得慢慢來,要有意識地耐心地去帶着孩子學。在一兩歲的時候,只要認真教,小孩子是完全可以恢復的。懂得這個道理了,根本就出不了聾啞人,拿意識通一通就完了,很簡單。在《智能氣功科學基礎——混元整體理論》中最後一章講優化生命,分別從人的形成、成長等各個不同時期闡述了如何優化人的生命,這裏不贅述。
(57)、人的好多功能,比如看東西、聽聲音,不都是本能嗎?
大家會問:“人的好多功能,比如看東西、聽聲音,不都是本能嗎?怎麼說是教的呢?”本能是指這種生物生下來後,所具備了的能夠產生的功能。往往有些功能不需要經過特殊的教、特殊的學,他一模仿就可以了。因為人的《意元體》可以接收信息、發放信息與加工信息,這是它的本能。
但是認識具體的事物,還需要外界的刺激,還需要一個鍛煉的過程。其實動物也是一樣。動物生下來就會走,會運動,那是它的本能,是它的運動機能。但是它還有一種特殊性的東西。比如,一般說小雞或小鵝孵出來就會跟着母雞或母鵝走,這是它的本能。在中國農村一般都是用母雞孵小雞,但也有用暖坑孵的,還有老太太自己孵的。後兩種情況孵的雞出來以後,把它放在家裏邊養,它就不會跟着母雞走。我們書本上講的洛倫茲實驗,是個最典型的本能實驗。科學家洛倫茲用個木頭鵝放在剛孵出的小鵝面前讓它走,小鵝也跟木頭鵝走。以前認為大鵝和小鵝有親緣關係,它能影響小鵝,所以小鵝會跟着大鵝走。可是木頭鵝只是個鵝的形象,小鵝也跟着走。還有一個實驗,把孵出的鵝放在黑處,不讓它見天日,過一天一夜再拿出來,這時再有木頭鵝或真鵝,小鵝也不跟着走了。這些實驗說明一個新生的生命,拿動物來說,它的腦元體有反映的功能。剛生下來時,鵝的腦元體裏面是空的,如果小鵝的視力是正常的話,它一生下來就看見母鵝在走。這樣,打進去的第一個信息就是母鵝在那走,腦子裏就接收了那個走的信息,往外一發也就是走的信息,就跟母鵝走了。同樣是一個接收信息、反映信息的過程。如果你要把它放到黑箱裏面,打進去的信息是黑的、沒有區別的信息。這些就在它腦子裏固定下來了。再把它放出來,就不會跟母鵝走了。
可見,小鵝生下來後跟母鵝走這個功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早期經驗(印記)的引發。而且多種動物都有一定的印記期,在印記期內得不到一定的外界信息刺激,本能功能就不能展現。拿高等動物猴子來說,它有各種分辨功能,眼睛看能辨東西,耳聽能辨東西。但也並不是生下來這些功能就有了,也需要有一個反映過程。書本上寫的瑞森做的剝奪實驗,就說明這一點。他把剛生下來的猴子的周圍環境剝奪了,把它裝在黑箱子裏餵養。三個月後,把它放出來,它對各種東西都不會分辨了。腦元體裏沒有通過感覺系統傳進去東西,就反映不出來。不過再把它訓練一下,也能恢復。如果在箱裏裝七至九個月,再放出來即使對它進行鍛煉,也恢復不了了。那是什麼道理呢?因為腦元體的氣沒得到外界許多的刺激,就沒能內化成物質,沒有內化到腦細胞裏,這樣它就分辨不出來。
所以,動物剛生下來,需要有環境以及其他各種信息反映到腦元體裏邊去,使腦元體裏的這些內容變成動物的思維。腦元體有了這些思維的內容,反過來影響腦細胞的變化;細胞變化之後,增加了腦細胞的功能,從而促進腦元體進一步發展。動物如此,人也是一樣,信息進去之後,影響《意元體》,《意元體》又影響腦細胞,腦細胞反過來又影響《意元體》。這麼一步步發展起來、複雜起來,使功能強化起來;上述的實驗和現在許多科學實驗,雖然對一些問題沒有做出非常確切的結論來,但在我們看來,這些實驗,對《意元體》理論非常有意義。
(58)、為什麼說,《意元體》和意識是緊密相關,難以分開的,結合成一體的?
《意元體》和意識是緊密相關,結合成一體的。《意元體》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基礎、內在的條件;而意識是各種信息反映到《意元體》之後引起的各種活動的內容和過程。《意元體》一活動,就是裏邊有了內容,有內容就有意識。意識是對外界的反映,是各種信息進入《意元體》裏邊積累起來的信息運動。如果沒有《意元體》這樣的物質,外邊信息反映不進來,也產生不了運動。所以意識與《意元體》是難以分開的,但又不能劃等號,不能說《意元體》就是意識,或意識就是《意元體》。初始《意元體》剛開始形成的一刹那,裏面是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那是《意元體》,還沒有意識。當初始《意元體》剛剛有變化,要從初始《意元體》變成 “自我”《意元體》,而 “自我”《意元體》還沒有形成時,在這一變化過程裏,雖然《意元體》裏有了很少的內容了,但還沒有形成意識活動,它裏邊只是有了參照系(客觀事物打進《意元體》裏的烙印,它將成為衡量後進來的事物的一個模式。關於參照系問題以後還要詳細講)。《意元體》、意識、參照系這三者不能劃等號,但又是在意識活動當中互相緊密聯繫着起作用的。
(59)、為什麽說,人的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向前發展、完善?
從意識的分類(在後面將講到)可以看出:普通人的意識活動有運動感覺思維、形象思維和概念思維,按意識活動內容的分類來說,五種有了三種;按意識的指向來分類,有內向和外向之分,普通人只是有了外向意識,而內向性的意識活動還沒有。由此可以看出,人們的意識活動還有許多不足與欠缺,因此人的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向前發展、完善。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只有幾千年,最多也不超過五六千年。再早一點沒有文字。史前時期、野蠻時間、蒙昧時期,那更談不到了。但是那時已經不是動物了,已經成為原始人了。人脫離開動物界最少有300萬年以上了,有人通過考察甚至認為應有2700多萬年。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人的思維才剛剛到了邏輯思維,而現在很多人就以為“人為萬物之靈”,思維能力很強了。其實,我們才掌握了思維形式的一部分內容,還有很多沒掌握。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以來,人類發展很快,但人能不能到此就不再向前發展了?我們的思維形式是不是已到頂端了?不是。現在人們的思維方式不僅種類還不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偏了。
現在許多人都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對於很多新的知識不願意接受,這本身就是偏狹的表現,而且往往是文化水準越低、知識面越窄的人,這個“偏”就越厲害。我在農村生活多年,在農村很多人都特別愛抬杠,一說個事,他說:“不對。”就跟你抬。什麼道理呢?他僅知道一點東西,另一個也一樣,好了,一碰上,誰也不讓誰,你說這不對,他說那不對。抬杠的人往往都是知識很少、知識面很狹窄的,以偏概全,就看到局部這一點,整體都不要了。這就是偏執《意元體》的表現。
現在很多的科學家、大科學家,他們一樣在很大程度上進入了偏執狀況。在《修養意識》章中將要全面論述這個問題。科學修養和科學意識修養是不能劃等號的。一個科學家,他腦子裏面科學知識很多,但是科學意識修養就不一定夠了。因為科學本身的實質是在不斷前進、不斷革新,總在進步的。要發現新的東西,發現宇宙新的規律,一定要突破已有的框框,這是科學本身的規律。科學有實踐性和革命性。你能真正瞭解了科學本身的實質——具備革命性和實踐性,你真正用這種意識來支配你的行動,支配你的思想,這算科學意識修養;你在科學上有了成績,算科學修養。我們好多科學家一旦自己做出了成績,就總喜歡用自己這點成績去解釋一切,把什麼事情都拿到自己的框架之中來衡量,不符合自己的就認為是不科學的。這種人科學成績再大,科學意識修養的水準也不高,他偏了。即使以辯證法(它要求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來要求,從辯證法的高度看問題,那也還是不夠的。
智能氣功講人的意識活動有偏狹性,這個“偏”是認識上、思想方法上的偏。這個問題要解決,可以學學哲學,學點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邏輯,而光學形式邏輯還不行。這是從思想方法上去解決偏執。
在偏執《意元體》中還存在着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的偏,偏到常態智能裏面來了。因為常人只習慣於用眼、耳、鼻、舌、身來認識客觀世界,用我們的手、用我們的身體和客觀世界打交道,養成了以常態智能認識、改造世界的習慣;這麼一來,把超常智能認識世界,把超常智能和客觀世界發生作用這方面忽略了,這也就偏了。很多人為什麼對超常智能,對特異功能接受不了呢?像耳朵識字、意念致動、預知未來、瞭解過去等,就是囿于常態智能這個小圈子,跳不出去。我們都講“人之常情”,拿平常的心情、感情作為衡量標準了,而對於超出正常的那些情況都不大容易接受,也不願意承認,這也是個偏。
(60)、為什麽說,平常講的那個“我”不是內在的精神、本質的我?
再有一個就是根本上的偏,就是我們對自己常說的“我”。大家想過沒有:“我是誰?我是什麼?什麼是我?”我們說的那個“我”是不是我?來個人辦件事,你不高興,一看:“我對你有意見。”這個“我”是誰?這個我是真正精神的那個“我”嗎?我們講,人的本質是在於精神,人是自由自覺的人;《意元體》有這種功能,能夠自由自覺地處理事物,能夠自由自覺地來支配我們生命活動;生命活動成了精神活動支配的物件(馬克思是這樣講的,當然智能氣功也是這麼講)。那麼,那個真正的《意元體》的我、那個精神的“我”和“我對你有意見”這個“我”是一回事情嗎?實際上,平常講的那個“我”不是內在的精神、本質的我。是什麼呢?是《意元體》的參照系——周圍客觀事物反映到腦子裏面去,打上烙印了,而以它作為衡量事物的標準。
在初始《意元體》時,裏面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當生下來之後,大自然的萬事萬物、人的活動、語言等等這一切打到腦子裏面去形成了一個認識事物的背景,稱為參照系。然後,先打進去的內容,就成了衡量後面來的事物的一個標準。“我對你有意見”,這是個什麼問題呢?別人幹的事,你用腦子裏面的參照系給衡量一下,當不符合你的參照系時,你那個參照系就說:“我對你有意見。”所以這個“我”不是真正的我,只是後天形成的參照系。我們原來的《意元體》,就好比一條白毛巾,本是空的,無顏色(實際毛巾是白的),當以後把各種顏色、圖案,往上染後,它就不是無顏色了,變成各種款色了。《意元體》也一樣,客觀世界內化到裏邊來,慢慢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參照系。
以後再進來別的東西,用參照系一衡量,兩者相合了就認為它是正確的。這樣,參照系作為衡量的標準了。參照系的內容並不是《意元體》本來的東西,而是後天加上的,《意元體》本身有它自己的活動,這個活動是我們人本身,是精神本身。我們平常說的那個“我”,“我”如何如何,過去練氣功稱此為“錯認主人”,把主人認錯了。什麼道理呢?就是說人生下來之後,外界給你加上一些東西,將來你就以這個去認識、去衡量周圍事物。按道理來說,認識事物本是《意元體》的功能,《意元體》能反映客觀事物,但是《意元體》被打上種種烙印了,被染了,而以已被染的《意元體》參照系去衡量事物,這就是“錯認主人”。
當然,要真正瞭解“主人”那是高級層次的功夫,佛家說要“明心見性”。如果我執這一關過不去,參照系突不破,看東西都是戴着眼鏡去看,那是絕對到不了高級層次上去的,還都在後天所謂識神裏面轉圈子。當然這個“眼鏡”還有好多的“我”在裏面,這涉及到意識的異化問題。馬克思在講了財富的異化之後,對精神的異化也講了一些內容,人類從過去的為了生命活動而變成為己為私,這屬於精神和意識的異化問題,將來在《意識論》還要展開講這些問題。
(續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