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24-12-2010 为什么说,现在的人习惯囿于常态智能?(精义答疑x-64)

为什么说,现在的人习惯囿于常态智能?(精义答疑x-64)

简体文

  为什么说,现在的人习惯囿于常态智能?(精义答疑x-64)

余 洋

(631)、智能气功科学的我执观是什么?“偏执”是怎么回事情呢?    

      智能气功讲的“偏执”这个词是从佛家我执演变过来的。偏执是怎么回事情呢?我们讲人的的确确是在执着很多不正确的东西,因为人类从有史以来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这一点是和佛教观点根本不同的。佛家认为人就是人,不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因为他不懂得这个进化观点,说人本来有很多智能,对好多道理不懂得是因为迷妄了本性。事实上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人是从低等动物进化来的,人类在逐渐认识自然、认识自身过程中,不断前进着。每前进一步,都会看到以前的认识有不正确、不全面的地方,在不断前进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识。如果你不前进,执着于那点知识,把它固定起来了,就成为偏执或固执。

      现在很多人就固执在自己只懂得的一点点。明明好多道理不懂得,就认为自己这儿是对的。我经常讲这个问题,越是知识少,只懂得这一点,越是拿这一点知识跟别人去抬杠。这就是个固执。

      佛家讲这就是我执的根本表现,不明白事物的道理,不明白大自然的根本道理。大自然的根本道理就是事物是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在前进的。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是二千五百年以前了,那时人类对自然认识得更少,知识更少。他练了功之后懂得的事物道理比普通人多多了,看到普通人对好多道理不明白,认为那是“无明”,是个偏执,搞错了,执着了。我们现在来看释迦牟尼佛讲的东西也讲错了,也讲偏了。因为人类的认识是在不断地进展着。

(632)、为什么我们说,释迦牟尼佛他讲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偏的?

      有人问,释迦牟尼佛哪点讲偏了?我们说,他讲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偏的。为什么说基本都是偏的呢?他自己前前后后也都说过,他的佛法是要灭亡的。他就这点不偏,别的基本上都是偏的。因为如果他的佛法是真理,按照他的说法,真理是不变的,而且是到处都能取胜的,而他死了一百年之后佛教就下去了,被婆罗门教战胜了。二百多年之后佛教又起来,起来以后婆罗门教又把它战胜了。五六百年以后佛家再次起来,但变了样子了,不是释迦牟尼佛原来那个东西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好多大乘经典都是佛死了五六百年后,由马鸣菩萨、龙树菩萨他们搞的(别人认为不是他们搞的,我看了认为基本上是他们搞的)。

      马鸣、龙树死了之后,佛教传到中国来,而在印度又让婆罗门给灭了。所以他怎么能不偏呢?现在佛家有好多道理都不是他原来讲的样子了。他讲的好多道理都不是完全真实的,是凭想象想出来的东西。

      比如,释迦牟尼讲三世因果是个什么问题呢?说一个人,你这一辈子的遭遇是你上一辈子的,或上上上多少辈子做的那些事情的结果。佛家讲三世因果轮回,并不是说灵魂去轮回,灵魂是不生不灭的,谁在轮回呢?你做的那些事在轮回,你做的事有个力量,叫业力,推着你、督促着你的三世轮回。今天你这儿宰了个人,这儿有个业力拉着你,下一辈子你宰的这个人他就宰你。你宰了十个人,也许下辈子十个人一块宰你,也许下辈子一个人宰你,再一辈子另一个人宰你,轮着宰,偿还了债才完。照这样说,一个人一辈子做的事情多少辈子才能还完啊?他有解释。他说你这辈子享受的事,就是你上辈子、上上辈子做的好事的结果,多少万辈子集中到你这辈子享受。你这一辈子的苦恼事,也是以前万辈子的事集中到这辈子。

      他最大的一个矛盾也在这个地方,矛盾在哪呢?他说人的本性不生不灭,佛性是不改变的,本性是染不了的。当你死了之后,它也还是不生不灭的,那人活着时干那个事怎么带着它?这是佛家轮回说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阿赖耶识有个佛性、真如性,它是不垢不净的,没有什么干净,也没有什么污垢,是不受染的,那么业力怎么和它接触去推着它走呢?接不了。

(633)、怎样理解,“三世轮回”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研究,原来就是个信息问题?

      那佛教为什么这么讲呢?这个问题我经过多年研究,原来就是个信息问题。比如现在你做些事情,信息量很大,信息就放到世界(周围)里了。拿现代科学的话讲,人活着有生物电、生物磁的频率。智能功讲的是混元气的质量特性。这在人这个类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和每个人还不完全一样,有的人就比较相近。人类有文字记载已几千年了,也有过多少亿人了,多少亿人当中也可能有的人的频率就相仿佛、相近。当这个人生下来之后,他的《意元体》参照系和以前的人相仿佛的时候,过去的信息他就容易接到。这个信息反映到《意元体》里边去再反映出来之后,就和那个人的事情有相仿的地方,并不是那个人转世过来了。历史上有的人和某一个人相象就是这个道理,并不是那个人的灵魂转世下来的。因为一个人所做的事情的具体事物信息对人能发生影响,而且一个人可能影响几个人。

      比如,这里有个客观信息存在着,张三感受到它了,张三可以反映出它来,李四感觉到它了,李四也可以反映出来。历史上就可能有几个人和某人相仿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似乎能够重现了历史上的或者是周围客观的人当中的一些人的信息的道理。它并不是真正灵魂转下来的东西。我是到7O年代后期,学了信息理论之后,才把这个问题解开的。我把佛家讲的执,从气功科学的道理顺带把它讲开了。这些问题或许以后还有机会讲。

      我们要把历史上三世轮回的问题搞清。×××写了本书,说已搜集了全国七八个轮回下来的人。将来有机会再给同学们讲,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它跟轮回是什么关系。这些我们都能讲得开,不然我们就不敢创立气功科学,历史上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绝对不敢这么做。我们研究过这些东西。我那些年搞佛学时就是研究佛学,一开始我站在佛学立场搞佛学,那时我马列学得少,搞了那么多年,在系统学习马列之后又从佛学里跳出来,建立气功科学。

(634)、怎样理解,从气功科学来讲,“我执”是属于人类认识的问题?

      从气功科学来讲,“我执”是属于人类认识的问题。人类认识逐步向前发展,只要把已有的知识在脑子里固定化就是个“执”。这个人类的“执”将随着人类认识的完善而解决,那就是用常态智能使认识完善。说以前的认识是假的,现在的认识是真的,但这个真也只是反映了现在的认识,再过上几千年,现在的观点都真吗?每一代人只能认识到你这一代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你再往下想,就想不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佛呀、仙呀,他们不能讲到现在这个水平。

      释迦牟尼佛也好、老子也好,都如此。老子的《道德经》写得那么深,如果现在去写,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就不行了。物质在变化,从电场、磁场造出分子来,还造机器……这些他写不出来。那时只能用那时的语言,按当时认识的水平来写。佛家、道家的鼻祖都做不到,那别人还做得到?

(635)、为什么说,预言的人只是有点预知功能,他只能在宏观上预见到?

      你们会问:“不是也有预言吗?”预言的人只是有点预知功能,他只能在宏观上预见到。比如,中国过去的《推背图》预言房子满街跑。他用预知功能看到出来的汽车、火车都跟房子差不多,有窗户有门,就说成房子满街跑。他就不懂得那是汽车,汽车怎么造的就更不知道了。一练功出现预知功能,感觉到有这个情况了,预知到了宏观的、大概的现实。怎么做的、叫什么都不能知道。还说什么灯头冲下,那是指电灯,那时点的灯灯头都冲上。他就感觉着了,但是怎么回事情不知道。我们把这些问题认真想一想,就能把过去的所谓仙人们的实质想着了。我们不象有人讲过去的神仙了不得,能预知未来的都是神仙。人类在向前发展,他们有了点功能,有那些功能还算不上圣贤、鼻祖。

(636)、为什么说,我们不要定住于已有的认识,不要拒绝新事物,对于真的东西也不要执着?

      过去的前贤后圣都是在不同时代各领风骚的人物,他在那个时代立起来了,他立得很原则,别人怎么去解释都行,把它说多高都行。把话说得具体就容易让别人否定。说原则点、模棱两可,就谁也摸不着边,这样的话,放一万年也可以立住,圣人往往就是这样。因为他说的话模棱两可,不给你确定讲,让你摸不着头脑,将来谁看都觉得行。这就成了圣人了。象老子,现在都说他了不得,国际上成立了老子道德研究会,他的话你怎么解释都行。老子说自己没有执着,没执着可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其实谁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得执着一点。老子有时讲兵法,你按兵法去做就成了执着兵法了,他说我这是搞治理国家的。按黄老 “无为”之法去治理国家,把它用到政治上来,你也得执着它。

      练气功的,练丹道功,按照丹道那套去练,也得执着于丹道。你要做事情就得执着于一点,你要不做事情,就哪儿也甭着。智能气功对执着是这么看的。其实人类本来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从不知到认识一点,再多认识,慢慢认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就不那么执着了。所以我们不要定住于已有的认识,不要拒绝新事物,对于真的东西也不要执着。科学知识是真的,但还在前进、变化,能这么去认识去做就不是执着了。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现在人由于智能还都处于常态智能状况中,常态智能会不断向前发展。常态智能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特性,超常智能是认识事物的整体特性。你光把常态智能接收的信息,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的、各种感觉器官接触的东西固定起来了,认为它就是真实的东西,以此否定或不相信超常智能,这也是偏执。如前面讲常态智能认识事物,是各种感觉器官分别接受事物的某一局部信息,所以是一块一块的,好多块块,你固执哪一个都不对。把常态智能接收进来的东西加在一块成个整的,再和超常智能一比,它也是偏的。

      超常智能一下就是整的,里边没块块。常态智能认识了好多块块,它还有好多没认识的,随着科学再发展,一块一块地再增加,但一块一块之间总会有些缝缝,不会完全,只能是对事物的认识接近整体了,跟超常智能认识的整体事物更接近了,但不相等。所以用常态智能认识事物,对事物的认识,对人和外界事物的作用都是局部的,这样就使得我们和外界事物的联系局限到常态智能里边来了,对整体性不了解、不认识,这就是个偏。

(637)、为什么说,从常态智能往下走,也能走到超常智能?

      整个的人类历史到现在为止,都是逐步发展常态智能的过程,常态智能越发展,在我们脑子《意元体》里边超常智能就越受到抑制。《意元体》是个整的,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都有,常态智能不断发展,发展得越厉害,超常智能整体性就越受到孤立。因为超常智能本来是个整的,你把常态智能接收的东西固定在超常智能里面,这里一个,那里一个,在这些固定的东西之间是空的,你固定得越多、越死,超常智能越受抑制。但以后常态智能发展、发展,里面固定的东西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很小了,有这么一天,它里边一放松,常态智能在里边冲一下子,冲开了,都通起来了,就到了超常智能里边去了,这就是儒家说的“豁然贯通”。

      《意元体》里固定了具体的东西,具体的多到一定程度,如果里头还不放松,里边具体的越多就越紧,超常智能就越没有。如果多到一定程度,自己会放松了,里面固定物之间的边沿本来离得很近了,一放松,连上了,整体出来了。所以从常态智能往下走,也能走到超常智能。不过得有个窍门,里面的东西不能老那么固住。东西多到一定程度,里面要放松,脑子要想着多到一定程度就要变成整体了。这就象中国搞圆周率那样,是用分割法来计算的。先是一个四方形,在里面画的角越来越多,角非常多了,每一个角的边线距离非常小了,不就接近圆了吗?从常态智能变到超常智能里边去,就是这个意思。智能气功就是这么个观点:从常态智能可以变到超常智能去,但是如果自己不想去变,固执常态智能,那就是个偏执。

(638)、为什么说,现在的人习惯囿于常态智能?

      现在的人习惯囿于常态智能。看一个人,就只是看这个人的形体,脑子里就没有“人周围还有气”这个概念。看树也是这个样子,“树周围还有气”,脑子里没这个概念,它就不那样起反映。如果经常想到注意周围还有气,气和有形之体连着,那么很快就能发生变化。为什么要带着同学看气?原来谁也不知道手周围有气,开始眯着眼看,再睁眼看,就看到气了。其实这并不是特异功能,就是脑子里加了个意识:这雾蒙蒙的就是气。慢慢看看,脑子里有个反映过程了,脑子里注意去反映它了。我们讲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间没有一个不能逾越的鸿沟,但是过去人们就把它割开了,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嗅的、舌头尝的、身上感觉的,把五种感觉器官接触到的有限的一点东西固定起来了,脑子里没有加超常智能的信息。

(639)、为什么说,我们讲练超常智能也好,讲克服偏执也好,都要求从意识上克除这个偏执?

      我们讲练超常智能也好,讲克服偏执也好,都要求从意识上克除这个偏执,要不然的话,将来脑子里就不会动弹了。你会看气了,慢慢脑子里对气的反映就很自然了,你感觉气很充足,对气的感觉很明确,气和气一动,就好解决了。

      比如我们拿手摸一摸自己身前周围,看有没有感觉(你自己手动一动,看有没有感觉),慢慢就有感觉了。有的人说这是心理作用。你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不接触地向自己另一只手的掌心划圈,开始可能并没感觉,自己看着自己手划,有感觉了。这时你给别人划,别人没有感觉。别人给你划,你要不看着也没有感觉。自己给自己划就有感觉,这是心理作用连上的。心理作用一连,把感觉功能强化起来了,越来越强化,就真有了感觉了,是意识把它加强起来了。先感觉外面,然后感觉里边。你要想练超常智能你就经常这样去感觉。

(640)、为什么说,超常智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我们脑子平时搞偏了,光去注意外面,没注意里边?

      其实超常智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我们脑子平时搞偏了,光去注意外面,没注意里边。你自己想想自己是整体的,你闭着眼睛想,感觉里边,慢慢动弹动弹,一动弹觉得里头也在晃晃荡荡的,你再在里边去体会,“是谁在里边体会?”慢慢就体会到在里边体会的就是“我”,“我”在体会。要想着里边是个整的,注意它是个整的,慢慢体会就不再那么偏,就比以前偏得少多了。智能气功讲偏执,就是指我们习惯把常态智能固定了,而超常智能我们没有去注意它。

      本来眼睛看也是个整体的,耳朵听也是整的,手摸也是整的,吃个东西也是整的,闻到的味也是整的。像气,什么都没有它还是整的,拿手一摸也能摸到是整的。可是我们意识上的偏执,就以为非得有透视功能才看得到。其实眼睛看照样看到里边去,拿手一摸照样摸到里边去,耳朵听声音照样听到全部东西,因为信息是全息的,一个信息带着全部的信息。所以本来就都有,都能到意识里去起反映,就是因为我们意识里搞偏了,把认识固定起来了,认为耳朵只能听声音,耳朵怎么能听出东西是硬的,怎么能听出颜色呢?本来形象、颜色是个混元的嘛,来个声音应该带着具体事物的整体信息。只是因为我们从经验上,从脑子的反映上把它局限化了,把它固定了,这就偏执了。

      (续 65)


繁體文

  為什麼說,現在的人習慣囿于常態智能?(精義答疑x-64)

余 洋

(631)、智能氣功科學的我執觀是什麼?“偏執”是怎麼回事情呢?    

      智能氣功講的“偏執”這個詞是從佛家我執演變過來的。偏執是怎麼回事情呢?我們講人的的確確是在執著很多不正確的東西,因為人類從有史以來對自然界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這一點是和佛教觀點根本不同的。佛家認為人就是人,不是從動物進化來的。因為他不懂得這個進化觀點,說人本來有很多智能,對好多道理不懂得是因為迷妄了本性。事實上現在科學已經證明人是從低等動物進化來的,人類在逐漸認識自然、認識自身過程中,不斷前進著。每前進一步,都會看到以前的認識有不正確、不全面的地方,在不斷前進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認識。如果你不前進,執著於那點知識,把它固定起來了,就成為偏執或固執。

    現在很多人就固執在自己只懂得的一點點。明明好多道理不懂得,就認為自己這兒是對的。我經常講這個問題,越是知識少,只懂得這一點,越是拿這一點知識跟別人去抬杠。這就是個固執。

    佛家講這就是我執的根本表現,不明白事物的道理,不明白大自然的根本道理。大自然的根本道理就是事物是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是在前進的。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是二千五百年以前了,那時人類對自然認識得更少,知識更少。他練了功之後懂得的事物道理比普通人多多了,看到普通人對好多道理不明白,認為那是“無明”,是個偏執,搞錯了,執著了。我們現在來看釋迦牟尼佛講的東西也講錯了,也講偏了。因為人類的認識是在不斷地進展著。

(632)、為什麼我們說,釋迦牟尼佛他講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偏的?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哪點講偏了?我們說,他講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偏的。為什麼說基本都是偏的呢?他自己前前後後也都說過,他的佛法是要滅亡的。他就這點不偏,別的基本上都是偏的。因為如果他的佛法是真理,按照他的說法,真理是不變的,而且是到處都能取勝的,而他死了一百年之後佛教就下去了,被婆羅門教戰勝了。二百多年之後佛教又起來,起來以後婆羅門教又把它戰勝了。五六百年以後佛家再次起來,但變了樣子了,不是釋迦牟尼佛原來那個東西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好多大乘經典都是佛死了五六百年後,由馬鳴菩薩、龍樹菩薩他們搞的(別人認為不是他們搞的,我看了認為基本上是他們搞的)。

    馬鳴、龍樹死了之後,佛教傳到中國來,而在印度又讓婆羅門給滅了。所以他怎麼能不偏呢?現在佛家有好多道理都不是他原來講的樣子了。他講的好多道理都不是完全真實的,是憑想像想出來的東西。

    比如,釋迦牟尼講三世因果是個什麼問題呢?說一個人,你這一輩子的遭遇是你上一輩子的,或上上上多少輩子做的那些事情的結果。佛家講三世因果輪回,並不是說靈魂去輪回,靈魂是不生不滅的,誰在輪回呢?你做的那些事在輪回,你做的事有個力量,叫業力,推著你、督促著你的三世輪回。今天你這兒宰了個人,這兒有個業力拉著你,下一輩子你宰的這個人他就宰你。你宰了十個人,也許下輩子十個人一塊宰你,也許下輩子一個人宰你,再一輩子另一個人宰你,輪著宰,償還了債才完。照這樣說,一個人一輩子做的事情多少輩子才能還完啊?他有解釋。他說你這輩子享受的事,就是你上輩子、上上輩子做的好事的結果,多少萬輩子集中到你這輩子享受。你這一輩子的苦惱事,也是以前萬輩子的事集中到這輩子。

      他最大的一個矛盾也在這個地方,矛盾在哪呢?他說人的本性不生不滅,佛性是不改變的,本性是染不了的。當你死了之後,它也還是不生不滅的,那人活著時幹那個事怎麼帶著它?這是佛家輪回說的根本問題,解決不了。阿賴耶識有個佛性、真如性,它是不垢不淨的,沒有什麼乾淨,也沒有什麼污垢,是不受染的,那麼業力怎麼和它接觸去推著它走呢?接不了。

(633)、怎樣理解,“三世輪回”這個問題經過多年研究,原來就是個資訊問題?

    那佛教為什麼這麼講呢?這個問題我經過多年研究,原來就是個資訊問題。比如現在你做些事情,信息量很大,資訊就放到世界(周圍)裏了。拿現代科學的話講,人活著有生物電、生物磁的頻率。智能功講的是混元氣的品質特性。這在人這個類都是一樣的,但每個人和每個人還不完全一樣,有的人就比較相近。人類有文字記載已幾千年了,也有過多少億人了,多少億人當中也可能有的人的頻率就相仿佛、相近。當這個人生下來之後,他的《意元體》參照系和以前的人相仿佛的時候,過去的資訊他就容易接到。這個資訊反映到《意元體》裏邊去再反映出來之後,就和那個人的事情有相仿的地方,並不是那個人轉世過來了。歷史上有的人和某一個人相象就是這個道理,並不是那個人的靈魂轉世下來的。因為一個人所做的事情的具體事物資訊對人能發生影響,而且一個人可能影響幾個人。

    比如,這裏有個客觀資訊存在著,張三感受到它了,張三可以反映出它來,李四感覺到它了,李四也可以反映出來。歷史上就可能有幾個人和某人相仿佛。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似乎能夠重現了歷史上的或者是周圍客觀的人當中的一些人的資訊的道理。它並不是真正靈魂轉下來的東西。我是到7O年代後期,學了資訊理論之後,才把這個問題解開的。我把佛家講的執,從氣功科學的道理順帶把它講開了。這些問題或許以後還有機會講。

    我們要把歷史上三世輪回的問題搞清。×××寫了本書,說已搜集了全國七八個輪回下來的人。將來有機會再給同學們講,為什麼有這些現象,它跟輪回是什麼關係。這些我們都能講得開,不然我們就不敢創立氣功科學,歷史上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絕對不敢這麼做。我們研究過這些東西。我那些年搞佛學時就是研究佛學,一開始我站在佛學立場搞佛學,那時我馬列學得少,搞了那麼多年,在系統學習馬列之後又從佛學裏跳出來,建立氣功科學。

(634)、怎樣理解,從氣功科學來講,“我執”是屬於人類認識的問題?

    從氣功科學來講,“我執”是屬於人類認識的問題。人類認識逐步向前發展,只要把已有的知識在腦子裏固定化就是個“執”。這個人類的“執”將隨著人類認識的完善而解決,那就是用常態智能使認識完善。說以前的認識是假的,現在的認識是真的,但這個真也只是反映了現在的認識,再過上幾千年,現在的觀點都真嗎?每一代人只能認識到你這一代人已經達到的水準,你再往下想,就想不過去了。這就是為什麼過去的佛呀、仙呀,他們不能講到現在這個水準。

    釋迦牟尼佛也好、老子也好,都如此。老子的《道德經》寫得那麼深,如果現在去寫,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就不行了。物質在變化,從電場、磁場造出分子來,還造機器……這些他寫不出來。那時只能用那時的語言,按當時認識的水準來寫。佛家、道家的鼻祖都做不到,那別人還做得到?

(635)、為什麼說,預言的人只是有點預知功能,他只能在宏觀上預見到?

    你們會問:“不是也有預言嗎?”預言的人只是有點預知功能,他只能在宏觀上預見到。比如,中國過去的《推背圖》預言房子滿街跑。他用預知功能看到出來的汽車、火車都跟房子差不多,有窗戶有門,就說成房子滿街跑。他就不懂得那是汽車,汽車怎麼造的就更不知道了。一練功出現預知功能,感覺到有這個情況了,預知到了宏觀的、大概的現實。怎麼做的、叫什麼都不能知道。還說什麼燈頭沖下,那是指電燈,那時點的燈燈頭都沖上。他就感覺著了,但是怎麼回事情不知道。我們把這些問題認真想一想,就能把過去的所謂仙人們的實質想著了。我們不象有人講過去的神仙了不得,能預知未來的都是神仙。人類在向前發展,他們有了點功能,有那些功能還算不上聖賢、鼻祖。

(636)、為什麼說,我們不要定住於已有的認識,不要拒絕新事物,對於真的東西也不要執著?

    過去的前賢後聖都是在不同時代各領風騷的人物,他在那個時代立起來了,他立得很原則,別人怎麼去解釋都行,把它說多高都行。把話說得具體就容易讓別人否定。說原則點、模棱兩可,就誰也摸不著邊,這樣的話,放一萬年也可以立住,聖人往往就是這樣。因為他說的話模棱兩可,不給你確定講,讓你摸不著頭腦,將來誰看都覺得行。這就成了聖人了。象老子,現在都說他了不得,國際上成立了老子道德研究會,他的話你怎麼解釋都行。老子說自己沒有執著,沒執著可什麼問題也沒解決。其實誰要解決一個問題,就得執著一點。老子有時講兵法,你按兵法去做就成了執著兵法了,他說我這是搞治理國家的。按黃老 “無為”之法去治理國家,把它用到政治上來,你也得執著它。

    練氣功的,練丹道功,按照丹道那套去練,也得執著於丹道。你要做事情就得執著於一點,你要不做事情,就哪兒也甭著。智能氣功對執著是這麼看的。其實人類本來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地從不知到認識一點,再多認識,慢慢認識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就不那麼執著了。所以我們不要定住於已有的認識,不要拒絕新事物,對於真的東西也不要執著。科學知識是真的,但還在前進、變化,能這麼去認識去做就不是執著了。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方面,現在人由於智能還都處於常態智能狀況中,常態智能會不斷向前發展。常態智能只能認識事物的局部特性,超常智能是認識事物的整體特性。你光把常態智能接收的資訊,即眼睛看到的、耳朵聽的、各種感覺器官接觸的東西固定起來了,認為它就是真實的東西,以此否定或不相信超常智能,這也是偏執。如前面講常態智能認識事物,是各種感覺器官分別接受事物的某一局部資訊,所以是一塊一塊的,好多塊塊,你固執哪一個都不對。把常態智能接收進來的東西加在一塊成個整的,再和超常智能一比,它也是偏的。

    超常智能一下就是整的,裏邊沒塊塊。常態智能認識了好多塊塊,它還有好多沒認識的,隨著科學再發展,一塊一塊地再增加,但一塊一塊之間總會有些縫縫,不會完全,只能是對事物的認識接近整體了,跟超常智能認識的整體事物更接近了,但不相等。所以用常態智能認識事物,對事物的認識,對人和外界事物的作用都是局部的,這樣就使得我們和外界事物的聯繫局限到常態智能裏邊來了,對整體性不瞭解、不認識,這就是個偏。

(637)、為什麼說,從常態智能往下走,也能走到超常智能?

    整個的人類歷史到現在為止,都是逐步發展常態智能的過程,常態智能越發展,在我們腦子《意元體》裏邊超常智能就越受到抑制。《意元體》是個整的,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都有,常態智能不斷發展,發展得越厲害,超常智能整體性就越受到孤立。因為超常智能本來是個整的,你把常態智能接收的東西固定在超常智能裏面,這裏一個,那裏一個,在這些固定的東西之間是空的,你固定得越多、越死,超常智能越受抑制。但以後常態智能發展、發展,裏面固定的東西之間的空間越來越小,只有很小了,有這麼一天,它裏邊一放鬆,常態智能在裏邊沖一下子,衝開了,都通起來了,就到了超常智能裏邊去了,這就是儒家說的“豁然貫通”。

    《意元體》裏固定了具體的東西,具體的多到一定程度,如果裏頭還不放鬆,裏邊具體的越多就越緊,超常智能就越沒有。如果多到一定程度,自己會放鬆了,裏面固定物之間的邊沿本來離得很近了,一放鬆,連上了,整體出來了。所以從常態智能往下走,也能走到超常智能。不過得有個竅門,裏面的東西不能老那麼固住。東西多到一定程度,裏面要放鬆,腦子要想著多到一定程度就要變成整體了。這就象中國搞圓周率那樣,是用分割法來計算的。先是一個四方形,在裏面畫的角越來越多,角非常多了,每一個角的邊線距離非常小了,不就接近圓了嗎?從常態智能變到超常智能裏邊去,就是這個意思。智能氣功就是這麼個觀點:從常態智能可以變到超常智能去,但是如果自己不想去變,固執常態智能,那就是個偏執。

(638)、為什麼說,現在的人習慣囿于常態智能?

    現在的人習慣囿于常態智能。看一個人,就只是看這個人的形體,腦子裏就沒有“人周圍還有氣”這個概念。看樹也是這個樣子,“樹周圍還有氣”,腦子裏沒這個概念,它就不那樣起反映。如果經常想到注意周圍還有氣,氣和有形之體連著,那麼很快就能發生變化。為什麼要帶著同學看氣?原來誰也不知道手周圍有氣,開始眯著眼看,再睜眼看,就看到氣了。其實這並不是特異功能,就是腦子里加了個意識:這霧濛濛的就是氣。慢慢看看,腦子裏有個反映過程了,腦子裏注意去反映它了。我們講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間沒有一個不能逾越的鴻溝,但是過去人們就把它割開了,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鼻子嗅的、舌頭嘗的、身上感覺的,把五種感覺器官接觸到的有限的一點東西固定起來了,腦子裏沒有加超常智能的資訊。

(639)、為什麼說,我們講練超常智能也好,講克服偏執也好,都要求從意識上克除這個偏執?

    我們講練超常智能也好,講克服偏執也好,都要求從意識上克除這個偏執,要不然的話,將來腦子裏就不會動彈了。你會看氣了,慢慢腦子裏對氣的反映就很自然了,你感覺氣很充足,對氣的感覺很明確,氣和氣一動,就好解決了。

    比如我們拿手摸一摸自己身前周圍,看有沒有感覺(你自己手動一動,看有沒有感覺),慢慢就有感覺了。有的人說這是心理作用。你用一隻手的食指、中指不接觸地向自己另一隻手的掌心劃圈,開始可能並沒感覺,自己看著自己手劃,有感覺了。這時你給別人劃,別人沒有感覺。別人給你劃,你要不看著也沒有感覺。自己給自己劃就有感覺,這是心理作用連上的。心理作用一連,把感覺功能強化起來了,越來越強化,就真有了感覺了,是意識把它加強起來了。先感覺外面,然後感覺裏邊。你要想練超常智能你就經常這樣去感覺。

(640)、為什麼說,超常智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就是我們腦子平時搞偏了,光去注意外面,沒注意裏邊?

    其實超常智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就是我們腦子平時搞偏了,光去注意外面,沒注意裏邊。你自己想想自己是整體的,你閉著眼睛想,感覺裏邊,慢慢動彈動彈,一動彈覺得裏頭也在晃晃蕩蕩的,你再在裏邊去體會,“是誰在裏邊體會?”慢慢就體會到在裏邊體會的就是“我”,“我”在體會。要想著裏邊是個整的,注意它是個整的,慢慢體會就不再那麼偏,就比以前偏得少多了。智能氣功講偏執,就是指我們習慣把常態智能固定了,而超常智能我們沒有去注意它。

    本來眼睛看也是個整體的,耳朵聽也是整的,手摸也是整的,吃個東西也是整的,聞到的味也是整的。像氣,什麼都沒有它還是整的,拿手一摸也能摸到是整的。可是我們意識上的偏執,就以為非得有透視功能才看得到。其實眼睛看照樣看到裏邊去,拿手一摸照樣摸到裏邊去,耳朵聽聲音照樣聽到全部東西,因為資訊是全息的,一個資訊帶著全部的資訊。所以本來就都有,都能到意識裏去起反映,就是因為我們意識裏搞偏了,把認識固定起來了,認為耳朵只能聽聲音,耳朵怎麼能聽出東西是硬的,怎麼能聽出顏色呢?本來形象、顏色是個混元的嘛,來個聲音應該帶著具體事物的整體資訊。只是因為我們從經驗上,從腦子的反映上把它局限化了,把它固定了,這就偏執了。

    (續 6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