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教你十個竅門,不如你自己悟出一個竅門來?(精義答疑122)
图片:
[删除]
简体文
怎样理解,教你十个窍门,不如你自己悟出一个窍门来?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211)、为什么说, 我们认为五元桩这种服气法是各种服气法中最好的?
我们五元桩时水火金木土这么过来的。后面的是相克过来的。我认为这种服气法是各种服气法中最好的。从安全方面讲,它最牢靠;从理论来讲,它也最完善;从方法来讲,它最细致。我们只是不用咒了,别的还都是传统的服气法。
(1212)、怎样进行“服水气”?
有水的地方可以服水气,其实你到任何一个地方,看这儿风景很好,如果这儿没水,也可以当做有水,也可以服气。用吃气法也行,用服水气法也行。我觉得服水气法有时比一般的服气法还要灵妙一点,也可能是我喜欢它的缘故。
1、服水气法跟鹤喝水差不多。鹤喝水时,脖子往前一探,把水叼起来,嘴“呱呱呱呱”几下咽下去,再把头抬起来(是个反鹤首);
2、服水气时,握拳头(大指把二、三、四指压住也行,压着二、三指也行),放在命门旁边,拳眼贴着腰眼,然后做反鹤首,往前一探,头往起一翘,意想把水喝进嘴里;
3、仰到45˚(不是仰到最高点)时,用舌头顶一下上腭,顶一下下腭,停一会,嘴里边唾液就多了,多了之后,下颏往后一收,发“喝”声把唾液咽下去。在口干渴时,这么做一做,津液就非常多,如果有水气,借那点水气更好。
这个练法是过去吞津练丹的一个好动作,而且一起一动、一缩,容易把上夹脊关打开。(《灵宝毕法》里边的好多功夫通关窍时都要加个小动作,帮助开关运气。)没事做几个吃气,平时练形神桩反鹤首动作时,都可以加上吃气,吃气时一般发“喝”字音,不发“喝”字音也可以,但要注意咽唾液。
(1213)、服气法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1、无论是服日精月华、服五方气,还是服水气,一般咽九口气肚子就满了。
2、如果你不发“喝儿”音,一大口气往下咽,用意念往下一导,连同津液一块下去,里边还有空气,空气在胃里边发胀。加上发“喝儿”音,往下一咽胃不发胀。发“喝儿”音是吃气的诀窍。
不发“喝”字音服气,气停在胃里边,胃就胀,打嗝,一发“喝”字音,气就顺着整个食道、胃和肠壁一下传下去了,胃就不胀了。
3、我们刚才吃了十几口气,胃也不觉得胀满,也没打嗝,那是气在里头松开了,松开了还不够,还有把气转开,转时意念要透到后面去,不是在肚皮上转。转完了再做循经导引。这样把气全部导开,气血流通了,周身的气脉都通达了。循经导引不光是做形神桩后练,吃气后,为把气散开,也得练它。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现在不练硬气功。过去练硬气功,吃完了气,练哪就让气往哪去。我们现在让周身都健康,吃进去气往周身运。过去练硬气功都必须练吃气,不练吃气,练出来的硬气功功夫大不了,一般只能练个头碰石碑,运好了气可以挨打,不运气挨打就不行了。硬气功练到不运气挨打才行呢!《彭公案》里的金眼雕邱成,病后昏迷着呢,飞云和尚砍他两刀也没砍动,这才是真正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
(1214)、“调息”方法总共讲了几部分内容?
“调息”方法总共讲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活当中的 “调息”。
考试紧张时把生活中的 “调息”用点嘛;精力不足来几个;脑力不足来几个;睡不着觉了来几个;不想起床来几个;生活当中都可以 “调息”嘛。生活上的 “调息”不要作为功法练,把它用到生活当中去,随时随地搞几个。日本几个首相,像东条英机、中曾根,他们为增强魄力,也练过 “调息”。一般都练吐气,“呼、呼、呼”,一吸三呼,这样练慢慢就有气魄了,一说话也让别人服气了。日本称呼吸法为和气法,也有的就叫练呼吸。
第二部分为功法当中的 “调息”,练气功当中的 “调息”。
有的 “调息”可以用一用,像十字 “调息”、天门出入 “调息”、中道七门 “调息”。这些内容看一看,将来练中脉混元时,还得用十字 “调息”、中道七门的 “调息”。
(1215)、为什么说,一开始教功必须简单?
练到五元桩之后,自己可以把有些东西,尤其我提到的应该注意的东西,加到功法中。你自己练熟了以后可以加,你教别人时还得原原本本按《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教。因为它还没熟悉,让他加具体的小东西,容易学乱套。
我们练熟了以后,为了加功,为了提高练功的层次,我们练得要细,体会要深。一开始练形神桩反鹤首,就加吃气,往后一“喝”不会动了,这样不行。
一开始教功必须简单。一开始教的只是个最简单的路线,熟了就加点东西,每一个动作都是这样。形神桩里动作最简单的一节应该是膝跪足面三节连,一跪甭动就完了。会做动作以后要注意膝盖往上提、圆裆、身体尽量直着往下跪,下颏还得收住。等你会做这些之后,收下颏又要注意不要挤住,喉头往回找玉枕,百会往上提。每个功法都是一样,一开始简单,熟了以后要找窍门。
(1216)、怎样理解,教你十个窍门,不如你自己悟出一个窍门来?
我们讲了那么多要领,你应该自己去找窍门。你觉得这样好,你跟老师说一说,老师说对,这是你自己悟出来的,和老师跟你说这么做不一样。过去讲,悟后方修道,你悟出一个小动作 ,那也是收获,教你十个窍门,不如你自己悟出一个窍门来。我们讲了这么多窍门,你要会把它连到一起,这么连那么连,连成一个大窍门,你有体会了,那就是你的收获。这么多窍门怎么连啊?你自己连连试试,实践实践啊!古人的功法不也是这么实践出来的吗?庞老师编的功法不也是通过实践体会出来的吗?老师讲了这么多窍门,你自己在熟练的基础上琢磨琢磨那个适合你呀!
我讲的这些功法你去用都不会出偏差。安全系数比较小的、有出偏可能性的功法,我就没介绍给大家。我讲的这些东西,都是比较安全可靠的,练功时自己体会着加没关系,出不了问题,用不好,顶多作用小点。
(1217)、为什么说, “调息”法虽然在智能功里不是重要的东西,但是你自己可不要轻视它?
从总的体系来看, “调息”法虽然在智能功里不是重要的东西,但是你自己可不要轻视它,要学会它,熟悉它,要随时随地会用 “调息”的小玩意。
气功生活化,以前我们只讲个动作、形体、意念,你再加上个呼吸日常生活化不也行吗?站着、坐着、动着,这是形体的日常生活化;意念当中的日常生活化,要注意开合;再一个呼吸按照气功要求生活化。
比如,走路加上个呼吸法,一边走路一边搞呼吸,不也可以吗?郭林那个吸吸吸吸呼呼呼,不就一边走路一边运了周 天了吗?尤其是跑步气喘的时候,这种呼吸最好。我带着好多人上山,不说话时我也“吸吸吸吸呼” 这样呼吸,新鲜空气在肺里边呆的时间长,吸收的空气进去得多,氧气就多。像这些东西就是自己体会,你会琢磨就出成绩。好多东西你不会琢磨,就是死的。你们学了东西以后去实践实践,没事别去穷聊天,没事就拿这个东西试试,吃啊喝啊咽啊练啊,自己体会体会。你们现在应该是没有时间干别的,这么多东西都是诀窍,站桩时加啊,做动作时加呀,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加法。这样去实践就事半功倍,长功夫就快了。这么多呼吸法,你体会体会那个更好。练练这个舒服,好!你就多练这个,把这个呼吸作为一个入门的方法,帮你办这个门打开。
(1218)、怎样正确理解,“练功的人没有不着魔的”这句话?
练功入不了静,以前称之为着魔。其实这个魔也不是坏事,你知道这是个魔,别让它把你魔住就行,你自己心里要很清醒,别让它“吃”了你,这样就没关系。
其实我们练功只要是着到一点上,说得确切点就是着魔。
总想吃好的,这是魔;
没事想上大街玩去,也是魔;
想聊天,这也是魔;
练功有个反应,你就想多来点气,这也是魔;
想出功能,这也是魔;
功能来了,随随便便,那不是魔,你就非要怎么怎么着,那也是魔。没有不着魔的东西,你着了一个就是魔。所以练功的人没有不着魔的,只是有的魔比较重比较大,有的比较小,不知不觉就进去了。
你真心地灵明,心地清亮,从里头懂得了这些道理后,看吧,什么都是魔!按佛教六百卷《大般若经》分析的情况,魔和虚妄的东西是一个东西,心一着虚妄的东西就是魔。我们懂得点知识,拿知识把自己框住,这也是魔(以前叫文字魔)。我们懂得这些道理不要让它框住,自己去体会,去做,来了也好,不来也好,不强求,这样就自然了,这也是练功夫。我随便说一说,让同学们真正从内心里边重视我们的书。
(1219)、正确掌握 “调息”要素有哪几个?
“调息”要素有五个:
1、呼吸通道;
2、呼吸深度;
3、呼吸节律;
4、呼吸强度;
5、气的纳入。
要想搞好 “调息”,首先得正确掌握 “调息”的要素,知道 “调息”过程中,有几个内容。
(1220)、呼吸通道有哪几个?
呼吸通道就这么三种:一个是口,一个是鼻子,还有全身毛孔、穴道。
(续123)
繁體文
怎樣理解,教你十個竅門,不如你自己悟出一個竅門來?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211)、為什麼說, 我們認為五元樁這種服氣法是各種服氣法中最好的?
我們五元樁時水火金木土這麼過來的。後面的是相克過來的。我認為這種服氣法是各種服氣法中最好的。從安全方面講,它最牢靠;從理論來講,它也最完善;從方法來講,它最細緻。我們只是不用咒了,別的還都是傳統的服氣法。
(1212)、怎樣進行“服水氣”?
有水的地方可以服水氣,其實你到任何一個地方,看這兒風景很好,如果這兒沒水,也可以當做有水,也可以服氣。用吃氣法也行,用服水氣法也行。我覺得服水氣法有時比一般的服氣法還要靈妙一點,也可能是我喜歡它的緣故。
1、服水氣法跟鶴喝水差不多。鶴喝水時,脖子往前一探,把水叼起來,嘴“呱呱呱呱”幾下嚥下去,再把頭抬起來(是個反鶴首);
2、服水氣時,握拳頭(大指把二、三、四指壓住也行,壓著二、三指也行),放在命門旁邊,拳眼貼著腰眼,然後做反鶴首,往前一探,頭往起一翹,意想把水喝進嘴裏;
3、仰到45˚(不是仰到最高點)時,用舌頭頂一下上齶,頂一下下齶,停一會,嘴裏邊唾液就多了,多了之後,下頦往後一收,發“喝”聲把唾液咽下去。在口乾渴時,這麼做一做,津液就非常多,如果有水氣,借那點水氣更好。
這個練法是過去吞津練丹的一個好動作,而且一起一動、一縮,容易把上夾脊關打開。(《靈寶畢法》裏邊的好多功夫通關竅時都要加個小動作,幫助開關運氣。)沒事做幾個吃氣,平時練形神樁反鶴首動作時,都可以加上吃氣,吃氣時一般發“喝”字音,不發“喝”字音也可以,但要注意咽唾液。
(1213)、服氣法應該注意哪幾個問題?
1、無論是服日精月華、服五方氣,還是服水氣,一般咽九口氣肚子就滿了。
2、如果你不發“喝兒”音,一大口氣往下嚥,用意念往下一導,連同津液一塊下去,裏邊還有空氣,空氣在胃裏邊發脹。加上發“喝兒”音,往下一咽胃不發脹。發“喝兒”音是吃氣的訣竅。
不發“喝”字音服氣,氣停在胃裏邊,胃就脹,打嗝,一發“喝”字音,氣就順著整個食道、胃和腸壁一下傳下去了,胃就不脹了。
3、我們剛才吃了十幾口氣,胃也不覺得脹滿,也沒打嗝,那是氣在裏頭鬆開了,鬆開了還不夠,還有把氣轉開,轉時意念要透到後面去,不是在肚皮上轉。轉完了再做循經導引。這樣把氣全部導開,氣血流通了,周身的氣脈都通達了。循經導引不光是做形神樁後練,吃氣後,為把氣散開,也得練它。這是非常關鍵的。
我們現在不練硬氣功。過去練硬氣功,吃完了氣,練哪就讓氣往哪去。我們現在讓周身都健康,吃進去氣往周身運。過去練硬氣功都必須練吃氣,不練吃氣,練出來的硬氣功功夫大不了,一般只能練個頭碰石碑,運好了氣可以挨打,不運氣挨打就不行了。硬氣功練到不運氣挨打才行呢!《彭公案》裏的金眼雕邱成,病後昏迷著呢,飛雲和尚砍他兩刀也沒砍動,這才是真正的金鐘罩鐵布衫功夫。
(1214)、“調息”方法總共講了幾部分內容?
“調息”方法總共講了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講的是生活當中的 “調息”。
考試緊張時把生活中的 “調息”用點嘛;精力不足來幾個;腦力不足來幾個;睡不著覺了來幾個;不想起床來幾個;生活當中都可以 “調息”嘛。生活上的 “調息”不要作為功法練,把它用到生活當中去,隨時隨地搞幾個。日本幾個首相,像東條英機、中曾根,他們為增強魄力,也練過 “調息”。一般都練吐氣,“呼、呼、呼”,一吸三呼,這樣練慢慢就有氣魄了,一說話也讓別人服氣了。日本稱呼吸法為和氣法,也有的就叫練呼吸。
第二部分為功法當中的 “調息”,練氣功當中的 “調息”。
有的 “調息”可以用一用,像十字 “調息”、天門出入 “調息”、中道七門 “調息”。這些內容看一看,將來練中脈混元時,還得用十字 “調息”、中道七門的 “調息”。
(1215)、為什麼說,一開始教功必須簡單?
練到五元樁之後,自己可以把有些東西,尤其我提到的應該注意的東西,加到功法中。你自己練熟了以後可以加,你教別人時還得原原本本按《智能氣功科學功法學》教。因為它還沒熟悉,讓他加具體的小東西,容易學亂套。
我們練熟了以後,為了加功,為了提高練功的層次,我們練得要細,體會要深。一開始練形神樁反鶴首,就加吃氣,往後一“喝”不會動了,這樣不行。
一開始教功必須簡單。一開始教的只是個最簡單的路線,熟了就加點東西,每一個動作都是這樣。形神樁裏動作最簡單的一節應該是膝跪足面三節連,一跪甭動就完了。會做動作以後要注意膝蓋往上提、圓襠、身體儘量直著往下跪,下頦還得收住。等你會做這些之後,收下頦又要注意不要擠住,喉頭往回找玉枕,百會往上提。每個功法都是一樣,一開始簡單,熟了以後要找竅門。
(1216)、怎樣理解,教你十個竅門,不如你自己悟出一個竅門來?
我們講了那麼多要領,你應該自己去找竅門。你覺得這樣好,你跟老師說一說,老師說對,這是你自己悟出來的,和老師跟你說這麼做不一樣。過去講,悟後方修道,你悟出一個小動作 ,那也是收穫,教你十個竅門,不如你自己悟出一個竅門來。我們講了這麼多竅門,你要會把它連到一起,這麼連那麼連,連成一個大竅門,你有體會了,那就是你的收穫。這麼多竅門怎麼連啊?你自己連連試試,實踐實踐啊!古人的功法不也是這麼實踐出來的嗎?龐老師編的功法不也是通過實踐體會出來的嗎?老師講了這麼多竅門,你自己在熟練的基礎上琢磨琢磨那個適合你呀!
我講的這些功法你去用都不會出偏差。安全係數比較小的、有出偏可能性的功法,我就沒介紹給大家。我講的這些東西,都是比較安全可靠的,練功時自己體會著加沒關係,出不了問題,用不好,頂多作用小點。
(1217)、為什麼說, “調息”法雖然在智能功裏不是重要的東西,但是你自己可不要輕視它?
從總的體系來看, “調息”法雖然在智能功裏不是重要的東西,但是你自己可不要輕視它,要學會它,熟悉它,要隨時隨地會用 “調息”的小玩意。
氣功生活化,以前我們只講個動作、形體、意念,你再加上個呼吸日常生活化不也行嗎?站著、坐著、動著,這是形體的日常生活化;意念當中的日常生活化,要注意開合;再一個呼吸按照氣功要求生活化。
比如,走路加上個呼吸法,一邊走路一邊搞呼吸,不也可以嗎?郭林那個吸吸吸吸呼呼呼,不就一邊走路一邊運了周 天了嗎?尤其是跑步氣喘的時候,這種呼吸最好。我帶著好多人上山,不說話時我也“吸吸吸吸呼” 這樣呼吸,新鮮空氣在肺裏邊呆的時間長,吸收的空氣進去得多,氧氣就多。像這些東西就是自己體會,你會琢磨就出成績。好多東西你不會琢磨,就是死的。你們學了東西以後去實踐實踐,沒事別去窮聊天,沒事就拿這個東西試試,吃啊喝啊咽啊練啊,自己體會體會。你們現在應該是沒有時間幹別的,這麼多東西都是訣竅,站樁時加啊,做動作時加呀,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加法。這樣去實踐就事半功倍,長功夫就快了。這麼多呼吸法,你體會體會那個更好。練練這個舒服,好!你就多練這個,把這個呼吸作為一個入門的方法,幫你辦這個門打開。
(1218)、怎樣正確理解,“練功的人沒有不著魔的”這句話?
練功入不了靜,以前稱之為著魔。其實這個魔也不是壞事,你知道這是個魔,別讓它把你魔住就行,你自己心裏要很清醒,別讓它“吃”了你,這樣就沒關係。
其實我們練功只要是著到一點上,說得確切點就是著魔。
總想吃好的,這是魔;
沒事想上大街玩去,也是魔;
想聊天,這也是魔;
練功有個反應,你就想多來點氣,這也是魔;
想出功能,這也是魔;
功能來了,隨隨便便,那不是魔,你就非要怎麼怎麼著,那也是魔。沒有不著魔的東西,你著了一個就是魔。所以練功的人沒有不著魔的,只是有的魔比較重比較大,有的比較小,不知不覺就進去了。
你真心地靈明,心地清亮,從裏頭懂得了這些道理後,看吧,什麼都是魔!按佛教六百卷《大般若經》分析的情況,魔和虛妄的東西是一個東西,心一著虛妄的東西就是魔。我們懂得點知識,拿知識把自己框住,這也是魔(以前叫文字魔)。我們懂得這些道理不要讓它框住,自己去體會,去做,來了也好,不來也好,不強求,這樣就自然了,這也是練功夫。我隨便說一說,讓同學們真正從內心裏邊重視我們的書。
(1219)、正確掌握 “調息”要素有哪幾個?
“調息”要素有五個:
1、呼吸通道;
2、呼吸深度;
3、呼吸節律;
4、呼吸強度;
5、氣的納入。
要想搞好 “調息”,首先得正確掌握 “調息”的要素,知道 “調息”過程中,有幾個內容。
(1220)、呼吸通道有哪幾個?
呼吸通道就這麼三種:一個是口,一個是鼻子,還有全身毛孔、穴道。
(續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