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30-06-2011 一般不練功的人為什麼不能出現超常功能? (技術答疑12)

一般不練功的人為什麼不能出現超常功能? (技術答疑12)


描述:龐老師给印尼梭羅智能氣功協会提詞"騰飛"
图片:
[删除]
簡体文

  一般不练功的人为什么不能出现超常功能?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11)、一般不练功的人为什么不能出现超常功能?

      现在一般的人,不具备 “超常智能”的条件,只是有了一个正常人的基础。这个基础有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人的神经活动、各个部分的神经细胞在脑子里边的功能定位比较明确。这样《意元体》就被四分五裂了,整体的功能变化就不好行使了。

  第二,常人的意识活动是外向性的。意识和人体混元气已经结合得比较密切了,这样混元气对《意元体》有了屏蔽作用。因此,《意元体》要和外边发生联系,尤其接收外边的信息,就需要靠有关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来起作用。感觉器官接收外边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进来。这样一来常人的意识活动就具有了外向性--《意元体》和外界的联系需要借助感觉器官,同外界发生作用也需要借助神经去支配运动器官。

  第三,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混元整体理论指出,《意元体》有三个映象空间:

      1、形象思维是在第一映象空间进行的。在第一映象空间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把具体事物的能量抽掉了,在《意元体》中形成以信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概念。

      2、逻辑思维就是概念的活动,它是在第二个映象空间表现出来的活动,里边含气量比较少了。逻辑思维在整个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应该说是个进步,它更精细了。由于常人的逻辑思维占了上风,主导形象思维的第一映象空间的功能就减弱了。一般来说到了成年人,脑子里边的形象思维比较少,只有个别艺术型的人,形象思维比较多一点,但那样的形象思维和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也是有差异的。
  
      3、当我们练功练到一定程度,内向运用意识之后,把气聚到《意元体》里边去,就能够强化《意元体》的接收功能,强化第一映象空间的功能,也就是说《意元体》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功能强化起来了。反映功能首先应该在第一映象空间进行反映,表现在形象思维上。

      但由于人已形成了一个习惯,第一映象空间一旦形成形象,就自然而然转化成概念,到第二映象空间去了。所以一般练功的人,虽然通过内向性运用意识把第一映象空间的功能强化起来了,但接收外界事物的信息,却没有直接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意识感知了。例如练功之后,一接触病人,就知道他是有胃溃疡。可是他并没有显示出溃疡的形象。这是练功出 “超常智能”的一个特殊性。当然这里边不是说一点也没有形象思维,如果认真考察的话,也可以出现。

(112)、为什么说,用眼睛看气,应该是属于“常态智能”范畴?

  用眼睛看气,应该是属于“常态智能”范畴,练气功把“常态智能”强化了。由于平常的人没这些功能,所以放在“超常智能”来讲。师资班的同学都会看气,这就好讲了。有的同学可能想,既然属于“常态智能”,我们平常人为什么不能看气?”我记得1990年为亚运会集资,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做学术报告。第一天我带大家拉气,全场有感觉。许多人都说:“这个讲得好,把这个气讲活了。”第二天我带着大家眯着眼看气。看了一会儿,我说:“看见没有?”大伙说:“看着了。”散会后,有的就说了:“我们知识分子怎么上当了!什么看气,这是光学原理,是视线模糊的反应。骗人!”为什么懂得光学知识的人说这是骗人呢?因为讲这课时没讲清楚:这是“常态智能”不是特异功能,正常人都有。有光学知识的人,知道眯着眼睛看东西,周围有那么一层模模糊糊的东西,但是他不懂得那是气,就说是光线的干扰作用。其实,现代科学并没有研究过它。

(113)、为什么我们一般的人,用眼睛看东西就只看见实体物,而看不见实体物周围有一层比较稀疏的混元气?

      我们讲过了,混元气凝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变成有形的实体物;在实体物周围有一层比较稀疏的混元气,叫混元气场;把实体与混元气结合起来就叫混元体。我们一般的人,用眼睛看东西的经验是生下来之后慢慢在实践当中形成的。新生儿还不会看东西,对周围的事物还不会分析,慢慢地通过眼睛活动,视神经和大脑皮层的视中枢连通了,外界的视觉信息在视神经中枢、视神经细胞起了反映,再反映到《意元体》中去,这样经过重复反映,才慢慢地把视觉和外界的联系建立起来。用眼睛看东西,按道理来说,不仅仅是看到这些实体物,《管子》中讲,“目之所以视,非特山陵之见也,察于荒忽”,还可以看到恍恍惚惚的很细微的东西。但是我们生下来之后由于周围的人没教你看这个东西,所以一看,就只看见实体物了。

      其实,婴幼儿看东西没有空间距离感觉,看红的东西,一大片都是红的,老远的东西他就以为是在眼前,拿手去摸,拿手去碰。眼睛看见那个东西是实体物周围的气。拿手一摸,摸到的才是实体物,才有触觉。我们看见了东西,视觉起了级联放大效应;一摸,触觉里边也起级联放大效应。家长给孩子东西时,家长拿着东西讲:给、给、给。等孩子的小手摸着这个东西了,家长才撒手。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的实践当中,孩子脑子里才知道这个具体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以这个实体性物质的边界线来做这个事物的范围的,在《意元体》里就反映出实体物的界线,慢慢地实体物接口的概念就有了。实体物周围本来是有气的,如果家长可以不用手拿着它,让东西就在空中飘着,说给、给、给,慢慢这个孩了拿手一拨拉,这个东西就会过去了。这样,孩子在《意元体》里反映的是另一种样子。可是家长都不会,因此我们对事物的反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114)、为什么一般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实体物周围有气?

      我们知道,参照系、意识对生命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意识对生命活动的作用,基本上就是通过参照系来发挥的。《意元体》打上了实体物接口的概念,这么一来,在《意元体》的回馈作用下,神经细胞、感觉器官各部分的功能就被固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这就是《意元体》参照系对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包括生长发育)所起的决定作用。
  
      所以,一般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实体物周围有气。懂得这个道理后,你就注意实体物周围,一开始睁眼看不到气,就眯着眼睛用一线光线来看,利用光线的模糊性,就把周围的气看着了。因为我们眯着眼睛看,一线光到了视网膜有放大的作用,这个气也就看着了。看气就是根据这一光学原理。其实,这个气和实体物在光学中都能起反映,只是反映性、人或仪器对它们的敏感度不一样。如果这个气强到一定程度,光学特性就显示出来了。照相能照出气光来,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眼睛总是在接触光线,对光学特性就很敏感,所以眯着眼睛就可以看到气。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了,练起来就快了,眯着眼睛,睁着眼睛,都可以看到气。

(115)、一开始怎样练习 “看气”?

        我们平时在一个杂乱场合中,“嗡嗡”的有好多人说话,其中有你熟悉的人,只要一注意,就能感觉出来他在哪个位置。为什么?就是因为脑子里边有经验,一注意,就把脑子里边已经打好的经验信息放大了,和外边的信息一结合就起了作用。这就是充分利用《意元体》的主观能动性。你只要多练,就能解决问题。一开始眯着眼睛看气,先看手上的气,再照着镜子看头,睁着眼睛能看得很清楚了,然后胸部、心脏、混元窍、肚脐……慢慢把身体周围这一层气都能看清楚了。

      这不是“超常智能”,是“常态智能”,是把“常态智能”强化起来了。练看气,第一阶段就练眯着眼睛看。 这个气不仅看得着,用手摸也能摸得着,这是通过触觉感觉到的。可是常人平时摸不到,感觉不到,这和视觉道理是一样的,视觉和触觉的参照系都是以实体物的接口为基础的。你摸着这个实体物的接口才觉得有,而气的特征,平时脑子里边没反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会加意念,用意识把信息强化起来。你注意它,这个信息在脑子里边就被强化起来,就感觉到它了。我们练拉气,练、练就摸到气了。摸气也好,看气也好,必须多看多练,练得多了,脑子里边就反映习惯了,有了这个习惯,你就能够从平时只和实体物联系的感觉中跳出来了。

(116)、进一步怎样练习 “看气”?

      眯着眼睛能看清楚再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看身体里边的气。这就不是一般的“常态智能”了,可以看成是“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间的一个过渡。用“常态智能”视觉看不到里边,因为有实体物的阻隔。第二个阶段还是用眼睛看,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眯着眼睛看,一种是睁着眼睛看。

    1、一种是眯着眼睛看
 
      眯着眼睛看还是先看外边这个气,把外边这个气看得很清楚了,继续往里边看。这时候你意识里应当有“实体物本身也是气的凝聚表现,实体物的密度不是很大,形体也是一团气”这样的概念。把参照系里边的“实体物占着空间,光线透不过去”的概念去掉,就能够慢慢地从看外边的气透到里边去了。因为实体物里边的气和外边的气是交换着的,经常出来进去。我们集中精神注意看,把意念活动和这个气紧密结合到一起,就能直接看到里边了。眯着眼睛看气的关键,是在意识里边要有实体物也是一团气的概念。

   2、另一种看法是睁着眼睛看。练时,瞪着眼睛不眨眼,目不转睛地看。这样看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

      (1)、一种情况是瞪着眼睛看,一开始眼睛会流眼泪,眼泪流完了之后,慢慢看的这个东西就模模糊糊,看不清了,形象没了,空了。这时,有的人会出现白茫茫一片,有的人是黑乎乎的一片,然后就看到里边了。(这种情况练气功的人出现的比较多。)

      这是什么道理呢?睁着眼睛集中精神看,往《意元体》里边集中,集中、集中……老这么集中,老看着,视神经细胞觉得累了,稍稍一放松.眼睛就和《意元体》的整体性联系上了。这时眼睛只接受物理光学特性的功能,似乎暂时停顿了。这样一来,这里边视觉的级联放大效应不起作用了,看东西就变得模模糊糊。就在这个时候你的《意元体》里边再一稍稍集中,一集中,好,这里边就出现透视功能了。

      (2)、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内气比较充足,瞪着眼睛看,眼睛不疲劳,而且精神一集中,把气都聚到大脑皮层视神经中枢的神经细胞那儿去,整个视神经、视网膜的气多了,把视神经的功能强化起来了,这样就提高了视觉的分析能力,慢慢就把非常微细的东西看着了,而且比较远的东西也能看着了。这样看,自己身体的毛孔也可以看得着,这是把毛孔放大了。放大之后,就可以看到气在毛孔中出来进去。这种情况是《意元体》聚了气,把视觉功能强化起来了。

(117)、所谓的“夜眼”是什么?

      一般来说,过去的武术气功练视力,都是瞪着眼睛看,把视觉强化起来。过去在黑夜中打仗,拿刀拿枪砍,非常黑的天气也看得着,这就是所谓的“夜眼”。“夜眼”可以看得非常远、反应非常快。这些都是把 “常态智能”强化起来了。这是接收功能的看气。

(118)、练气功产生的“透视”和 “先天”特异功能的“透视”有什么不同?

   透视属于“超常智能”。练气功的透视和 “先天”特异功能的透视不完全一样。有那些区别呢?

      1、 “先天”特异功能的透视,基本上《意元体》不带气,直接扫描外面的东西。这也是从小形成的习惯。由于受了“常态智能”参照系的影响,它也扫描不到事物的气,一扫描就是以具体事物的接口作为该事物的存在范围。练气功出的透视呢?练功的人,《意元体》的意识活动已经和气结合了,所以往里边一透视就会带着气,而且会以气为先导,这个气到身体里边对对方的气也会起作用。

      2、一般来说,练气功出的透视,对人体机能方面和气的方面显现多一点。一看,内脏里边模模糊糊的一片,只是觉得有病,和正常人不一样,什么样子说不出来。这是带着气的。随着功能的强化,也能看到具体实在物质。

      3、练气功出的透视,一开始透视有生命的物质比较容易些,而对非生命的物质就难一点,因为气的层次不一样。《意元体》带着气,对无生机物质的比较简单的气就不好往里边进。一般会透视人身体的人,如果你兜里装着个东西叫他看,他不好透视(功能强了也能看)。

      有 “先天”透视功能的人,他就可以,比如可以看出你兜里有个硬币、铅笔、一毛钱等等。要懂得透视功能要有一定的气,不能不管这个气。如果有了透视功能之后,再练遥视、显微视、地下视这些超视觉功能,就比较简单了,从意念当中加上这个东西反复练就行。

(119)、为什么说,想练哪一个功能就可以出哪个功能?

      学了混元整体观以后,懂得意念没有距离的分别,它可以穿透任何东西,各种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在意念层次里边都是一样的。你有了这个意念,去练看地下,地也是空空荡荡,意念很好看穿;显微视,看小的东西,细小的东西比《意元体》来说大(粗)得多,而《意元体》能把它放大了,看远的东西,用意念一照它就在意念里边。就靠意识这样去练,想练哪一个功能就出哪个功能。对于这些道理,现在气功界、特异功能界还没有真正懂得。我们讲了 “超常智能”理论以后,练起来就比较容易了。但是第一步最难,得经过苦练才能到这奥秘境界中来。等你已经进到里边去,到里边就比较随便了。万事开头难,就是这个道理。

(120)、怎样练出“超常闻声”的功能?

      练出“超常闻声”里边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强化 “常态智能”的听觉;

      一种是 “超常智能”遥听。

  怎样把常态听觉强化起来呢?

      那就把精力集中到听上去。我们都知道盲人的听觉就比较好。瞎子走路听声音,隔着两米远有什么东西他就能听出来了。他往前走路,前面有墙他能感觉到。70年代初期,我到一个领导家里去看病。他家有个阿姨,阿姨有个十三、四岁的小孩,两岁时眼睛就瞎了。我去他家的次数多了就比较熟了。我进到院子里一走路他就说:是庞叔叔来了。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这就是把精力往哪儿注意,哪儿的功能就可强化起来。平时侧耳倾听,精力集中,听力也能增强一些。

  高级武术中有一种叫“音声入密”的功夫,话不说出来,只用嘴唇动一动,默念,默着说就把话传过去了,而且可以定向,传给张三,只有张三听得到。当然遇到水平高的人,他也听得见。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特异功能,和特异功能还不完全一样。练这种功夫的首先不是先练这个,而是先练把声音发出去,要会发才能会听。一般武术讲先练听力,过去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续13)



繁體文

  一般不練功的人為什麼不能出現超常功能?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11)、一般不練功的人為什麼不能出現超常功能?

      現在一般的人,不具備 “超常智能”的條件,只是有了一個正常人的基礎。這個基礎有三方面的特徵:

  第一,人的神經活動、各個部分的神經細胞在腦子裏邊的功能定位比較明確。這樣《意元體》就被四分五裂了,整體的功能變化就不好行使了。

  第二,常人的意識活動是外向性的。意識和人體混元氣已經結合得比較密切了,這樣混元氣對《意元體》有了遮罩作用。因此,《意元體》要和外邊發生聯繫,尤其接收外邊的信息,就需要靠有關的感覺器官和感覺神經來起作用。感覺器官接收外邊信息,通過感覺神經傳進來。這樣一來常人的意識活動就具有了外向性--《意元體》和外界的聯繫需要借助感覺器官,同外界發生作用也需要借助神經去支配運動器官。

  第三,邏輯思維佔據了優勢。混元整體理論指出,《意元體》有三個映象空間:

      1、形象思維是在第一映象空間進行的。在第一映象空間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把具體事物的能量抽掉了,在《意元體》中形成以信息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概念。

      2、邏輯思維就是概念的活動,它是在第二個映象空間表現出來的活動,裏邊含氣量比較少了。邏輯思維在整個人類思維發展史上應該說是個進步,它更精細了。由於常人的邏輯思維占了上風,主導形象思維的第一映象空間的功能就減弱了。一般來說到了成年人,腦子裏邊的形象思維比較少,只有個別藝術型的人,形象思維比較多一點,但那樣的形象思維和兒童時期的形象思維也是有差異的。
  
      3、當我們練功練到一定程度,內向運用意識之後,把氣聚到《意元體》裏邊去,就能夠強化《意元體》的接收功能,強化第一映象空間的功能,也就是說《意元體》對外界事物的反映功能強化起來了。反映功能首先應該在第一映象空間進行反映,表現在形象思維上。

      但由於人已形成了一個習慣,第一映象空間一旦形成形象,就自然而然轉化成概念,到第二映象空間去了。所以一般練功的人,雖然通過內向性運用意識把第一映象空間的功能強化起來了,但接收外界事物的信息,卻沒有直接以形象思維的方式表現出來,而是以概念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意識感知了。例如練功之後,一接觸病人,就知道他是有胃潰瘍。可是他並沒有顯示出潰瘍的形象。這是練功出 “超常智能”的一個特殊性。當然這裏邊不是說一點也沒有形象思維,如果認真考察的話,也可以出現。

(112)、為什麼說,用眼睛看氣,應該是屬於“常態智能”範疇?

  用眼睛看氣,應該是屬於“常態智能”範疇,練氣功把“常態智能”強化了。由於平常的人沒這些功能,所以放在“超常智能”來講。師資班的同學都會看氣,這就好講了。有的同學可能想,既然屬於“常態智能”,我們平常人為什麼不能看氣?”我記得1990年為亞運會集資,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做學術報告。第一天我帶大家拉氣,全場有感覺。許多人都說:“這個講得好,把這個氣講活了。”第二天我帶著大家眯著眼看氣。看了一會兒,我說:“看見沒有?”大夥說:“看著了。”散會後,有的就說了:“我們知識份子怎麼上當了!什麼看氣,這是光學原理,是視線模糊的反應。騙人!”為什麼懂得光學知識的人說這是騙人呢?因為講這課時沒講清楚:這是“常態智能”不是特異功能,正常人都有。有光學知識的人,知道眯著眼睛看東西,周圍有那麼一層模模糊糊的東西,但是他不懂得那是氣,就說是光線的干擾作用。其實,現代科學並沒有研究過它。

(113)、為什麼我們一般的人,用眼睛看東西就只看見實體物,而看不見實體物周圍有一層比較稀疏的混元氣?

      我們講過了,混元氣凝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變成有形的實體物;在實體物周圍有一層比較稀疏的混元氣,叫混元氣場;把實體與混元氣結合起來就叫混元體。我們一般的人,用眼睛看東西的經驗是生下來之後慢慢在實踐當中形成的。新生兒還不會看東西,對周圍的事物還不會分析,慢慢地通過眼睛活動,視神經和大腦皮層的視中樞連通了,外界的視覺信息在視神經中樞、視神經細胞起了反映,再反映到《意元體》中去,這樣經過重複反映,才慢慢地把視覺和外界的聯繫建立起來。用眼睛看東西,按道理來說,不僅僅是看到這些實體物,《管子》中講,“目之所以視,非特山陵之見也,察於荒忽”,還可以看到恍恍惚惚的很細微的東西。但是我們生下來之後由於周圍的人沒教你看這個東西,所以一看,就只看見實體物了。

      其實,嬰幼兒看東西沒有空間距離感覺,看紅的東西,一大片都是紅的,老遠的東西他就以為是在眼前,拿手去摸,拿手去碰。眼睛看見那個東西是實體物周圍的氣。拿手一摸,摸到的才是實體物,才有觸覺。我們看見了東西,視覺起了級聯放大效應;一摸,觸覺裏邊也起級聯放大效應。家長給孩子東西時,家長拿著東西講:給、給、給。等孩子的小手摸著這個東西了,家長才撒手。就是在這樣的反復的實踐當中,孩子腦子裏才知道這個具體事物的客觀存在是以這個實體性物質的邊界線來做這個事物的範圍的,在《意元體》裏就反映出實體物的界線,慢慢地實體物介面的概念就有了。實體物周圍本來是有氣的,如果家長可以不用手拿著它,讓東西就在空中飄著,說給、給、給,慢慢這個孩了拿手一撥拉,這個東西就會過去了。這樣,孩子在《意元體》裏反映的是另一種樣子。可是家長都不會,因此我們對事物的反映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114)、為什麼一般人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實體物周圍有氣?

      我們知道,參照系、意識對生命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意識對生命活動的作用,基本上就是通過參照系來發揮的。《意元體》打上了實體物介面的概念,這麼一來,在《意元體》的回饋作用下,神經細胞、感覺器官各部分的功能就被固定在這樣的基礎上。這就是《意元體》參照系對人體整個生命活動(包括生長發育)所起的決定作用。
  
      所以,一般人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實體物周圍有氣。懂得這個道理後,你就注意實體物周圍,一開始睜眼看不到氣,就眯著眼睛用一線光線來看,利用光線的模糊性,就把周圍的氣看著了。因為我們眯著眼睛看,一線光到了視網膜有放大的作用,這個氣也就看著了。看氣就是根據這一光學原理。其實,這個氣和實體物在光學中都能起反映,只是反映性、人或儀器對它們的敏感度不一樣。如果這個氣強到一定程度,光學特性就顯示出來了。照相能照出氣光來,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眼睛總是在接觸光線,對光學特性就很敏感,所以眯著眼睛就可以看到氣。我們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了,練起來就快了,眯著眼睛,睜著眼睛,都可以看到氣。

(115)、一開始怎樣練習 “看氣”?

        我們平時在一個雜亂場合中,“嗡嗡”的有好多人說話,其中有你熟悉的人,只要一注意,就能感覺出來他在哪個位置。為什麼?就是因為腦子裏邊有經驗,一注意,就把腦子裏邊已經打好的經驗信息放大了,和外邊的信息一結合就起了作用。這就是充分利用《意元體》的主觀能動性。你只要多練,就能解決問題。一開始眯著眼睛看氣,先看手上的氣,再照著鏡子看頭,睜著眼睛能看得很清楚了,然後胸部、心臟、混元竅、肚臍……慢慢把身體周圍這一層氣都能看清楚了。

      這不是“超常智能”,是“常態智能”,是把“常態智能”強化起來了。練看氣,第一階段就練眯著眼睛看。 這個氣不僅看得著,用手摸也能摸得著,這是通過觸覺感覺到的。可是常人平時摸不到,感覺不到,這和視覺道理是一樣的,視覺和觸覺的參照系都是以實體物的介面為基礎的。你摸著這個實體物的介面才覺得有,而氣的特徵,平時腦子裏邊沒反映。懂得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會加意念,用意識把信息強化起來。你注意它,這個信息在腦子裏邊就被強化起來,就感覺到它了。我們練拉氣,練、練就摸到氣了。摸氣也好,看氣也好,必須多看多練,練得多了,腦子裏邊就反映習慣了,有了這個習慣,你就能夠從平時只和實體物聯繫的感覺中跳出來了。

(116)、進一步怎樣練習 “看氣”?

      眯著眼睛能看清楚再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是看身體裏邊的氣。這就不是一般的“常態智能”了,可以看成是“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之間的一個過渡。用“常態智能”視覺看不到裏邊,因為有實體物的阻隔。第二個階段還是用眼睛看,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眯著眼睛看,一種是睜著眼睛看。

    1、一種是眯著眼睛看
 
      眯著眼睛看還是先看外邊這個氣,把外邊這個氣看得很清楚了,繼續往裏邊看。這時候你意識裏應當有“實體物本身也是氣的凝聚表現,實體物的密度不是很大,形體也是一團氣”這樣的概念。把參照系裏邊的“實體物占著空間,光線透不過去”的概念去掉,就能夠慢慢地從看外邊的氣透到裏邊去了。因為實體物裏邊的氣和外邊的氣是交換著的,經常出來進去。我們集中精神注意看,把意念活動和這個氣緊密結合到一起,就能直接看到裏邊了。眯著眼睛看氣的關鍵,是在意識裏邊要有實體物也是一團氣的概念。

   2、另一種看法是睜著眼睛看。練時,瞪著眼睛不眨眼,目不轉睛地看。這樣看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

      (1)、一種情況是瞪著眼睛看,一開始眼睛會流眼淚,眼淚流完了之後,慢慢看的這個東西就模模糊糊,看不清了,形象沒了,空了。這時,有的人會出現白茫茫一片,有的人是黑乎乎的一片,然後就看到裏邊了。(這種情況練氣功的人出現的比較多。)

      這是什麼道理呢?睜著眼睛集中精神看,往《意元體》裏邊集中,集中、集中……老這麼集中,老看著,視神經細胞覺得累了,稍稍一放鬆.眼睛就和《意元體》的整體性聯繫上了。這時眼睛只接受物理光學特性的功能,似乎暫時停頓了。這樣一來,這裏邊視覺的級聯放大效應不起作用了,看東西就變得模模糊糊。就在這個時候你的《意元體》裏邊再一稍稍集中,一集中,好,這裏邊就出現透視功能了。

      (2)、第二種情況是由於內氣比較充足,瞪著眼睛看,眼睛不疲勞,而且精神一集中,把氣都聚到大腦皮層視神經中樞的神經細胞那兒去,整個視神經、視網膜的氣多了,把視神經的功能強化起來了,這樣就提高了視覺的分析能力,慢慢就把非常微細的東西看著了,而且比較遠的東西也能看著了。這樣看,自己身體的毛孔也可以看得著,這是把毛孔放大了。放大之後,就可以看到氣在毛孔中出來進去。這種情況是《意元體》聚了氣,把視覺功能強化起來了。

(117)、所謂的“夜眼”是什麼?

      一般來說,過去的武術氣功練視力,都是瞪著眼睛看,把視覺強化起來。過去在黑夜中打仗,拿刀拿槍砍,非常黑的天氣也看得著,這就是所謂的“夜眼”。“夜眼”可以看得非常遠、反應非常快。這些都是把 “常態智能”強化起來了。這是接收功能的看氣。

(118)、練氣功產生的“透視”和 “先天”特異功能的“透視”有什麼不同?

   透視屬於“超常智能”。練氣功的透視和 “先天”特異功能的透視不完全一樣。有那些區別呢?

      1、 “先天”特異功能的透視,基本上《意元體》不帶氣,直接掃描外面的東西。這也是從小形成的習慣。由於受了“常態智能”參照系的影響,它也掃描不到事物的氣,一掃描就是以具體事物的介面作為該事物的存在範圍。練氣功出的透視呢?練功的人,《意元體》的意識活動已經和氣結合了,所以往裏邊一透視就會帶著氣,而且會以氣為先導,這個氣到身體裏邊對對方的氣也會起作用。

      2、一般來說,練氣功出的透視,對人體機能方面和氣的方面顯現多一點。一看,內臟裏邊模模糊糊的一片,只是覺得有病,和正常人不一樣,什麼樣子說不出來。這是帶著氣的。隨著功能的強化,也能看到具體實在物質。

      3、練氣功出的透視,一開始透視有生命的物質比較容易些,而對非生命的物質就難一點,因為氣的層次不一樣。《意元體》帶著氣,對無生機物質的比較簡單的氣就不好往裏邊進。一般會透視人身體的人,如果你兜裏裝著個東西叫他看,他不好透視(功能強了也能看)。

      有 “先天”透視功能的人,他就可以,比如可以看出你兜裏有個硬幣、鉛筆、一毛錢等等。要懂得透視功能要有一定的氣,不能不管這個氣。如果有了透視功能之後,再練遙視、顯微視、地下視這些超視覺功能,就比較簡單了,從意念當中加上這個東西反復練就行。

(119)、為什麼說,想練哪一個功能就可以出哪個功能?

      學了混元整體觀以後,懂得意念沒有距離的分別,它可以穿透任何東西,各種具體的實實在在的物質在意念層次裏邊都是一樣的。你有了這個意念,去練看地下,地也是空空蕩蕩,意念很好看穿;顯微視,看小的東西,細小的東西比《意元體》來說大(粗)得多,而《意元體》能把它放大了,看遠的東西,用意念一照它就在意念裏邊。就靠意識這樣去練,想練哪一個功能就出哪個功能。對於這些道理,現在氣功界、特異功能界還沒有真正懂得。我們講了 “超常智能”理論以後,練起來就比較容易了。但是第一步最難,得經過苦練才能到這奧秘境界中來。等你已經進到裏邊去,到裏邊就比較隨便了。萬事開頭難,就是這個道理。

(120)、怎樣練出“超常聞聲”的功能?

      練出“超常聞聲”裏邊也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強化 “常態智能”的聽覺;

      一種是 “超常智能”遙聽。

  怎樣把常態聽覺強化起來呢?

      那就把精力集中到聽上去。我們都知道盲人的聽覺就比較好。瞎子走路聽聲音,隔著兩米遠有什麼東西他就能聽出來了。他往前走路,前面有牆他能感覺到。70年代初期,我到一個領導家裏去看病。他家有個阿姨,阿姨有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兩歲時眼睛就瞎了。我去他家的次數多了就比較熟了。我進到院子裏一走路他就說:是龐叔叔來了。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啟發。這就是把精力往哪兒注意,哪兒的功能就可強化起來。平時側耳傾聽,精力集中,聽力也能增強一些。

  高級武術中有一種叫“音聲入密”的功夫,話不說出來,只用嘴唇動一動,默念,默著說就把話傳過去了,而且可以定向,傳給張三,只有張三聽得到。當然遇到水準高的人,他也聽得見。不過,這還算不上是特異功能,和特異功能還不完全一樣。練這種功夫的首先不是先練這個,而是先練把聲音發出去,要會發才能會聽。一般武術講先練聽力,過去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續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