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台湾皂漾皂句老师问(五)
简体文
答台湾皂漾皂句老师问(五)
余 洋
余老师:您好!
首先要跟您说声抱歉 , 因为您是长辈 , 我也仅能从网站上的内容去稍微了解您的个性 , 冒昧的向您请教问题已经是有点无礼 , 我怎敢自己一厢情愿的要报上自己的姓名 , 不过老师今天这样讲倒也让我松了一口气 , 至少老师您是不排斥学生问问题的 。
至于这段时间来 , 我每天都花时间在看您所写的文章 , 事实上我必须跟您讲 , 要了解这些内容真的是相当的不容易 , 需要有很多其它领域的知识来当作基础背景才有可能稍微懂一点点 , 所以老师您对我的疑虑,其实是,要懂得这些智能气功科学道理真的是不容易 , 要提出问题来问更是要花时间去体会,才有办法发问 。
以往没有任何一个门派肯将如此精微的理论讲出来 , 我有机会遇到您能这样辛勤的将庞老师的谈话整理出来,公开出来,真的是非常的幸运 , 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多学一点先进的人体生命的科学知识才好。
最近因为照顾小孩还要上班的关系 , 对于意元体的体会大幅的降低 , 整天头都涨涨的 , 不过我想这也是考验意志力的一个机会 , 我会继续努力的 . 感谢老师的回复 ~
台湾 南投 陈xx 35岁
皂漾皂句老师:你好!
头涨是反应现象,下丹田的气往头上調得多了,要从头脑中心多想虚空...想体內,向虛空調聚混元氣才好,继续练下去,要练到头不涨了,轻松了才对!
为什么把丹田气往脑袋里边调多了,脑袋就发晕、发涨呢?
《意元体》里边也需要气来充养它,而一般练功水平的人,《意元体》里边所需要的气,又不能完全靠意念把它从虚空中调过来,只能把丹田气往脑袋里边调,身体里丹田气往头上调多了,脑袋就发晕。
混元气理论认为人的混元气有躯体混元气,脏真混元气和《意元体》混元气三大类,脏真混元气转化成《意元体》混元气还可以,而躯体混元气太粗糙,要去营养《意元体》就不大好使唤。一般说调丹田气,这么调,那么调,为什么有人急于想出现超常功能,从丹田调脏真混元气往意识里边冲,冲得脑出血了呢?就是这个道理。
从佛教史上是有这个说法的,据说释迦牟尼教学生时,一开始就教从丹田调脏真混元气往意识里边冲,有90多人冲死了,以后就改了功法。实际上出现这种练功“冲死人”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意识里有毛病,《意元体》有病,意识冲不过去,气要变化,但沖不过去,就沖死了;
一个是印度佛家不讲气,但它跟波罗门有关系,波罗门练功练瑜珈,练中脉、练普拉那(普拉那就是气),使气往上升,实际是把躯体混元气升上去了,升多了,头就昏了,有很多人就冲死了。
所以我们练功不要急于求成,我在秦皇岛中心参加“超常班”时,也耳闻了“中心”有的老师也这样一下子就冲死了,老师在给我讲“中脉”问题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智能功人的注意。
31-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繁體文
答臺灣皂漾皂句老師問(五)
余 洋
余老師:您好!
首先要跟您說聲抱歉 , 因為您是長輩 , 我也僅能從網站上的內容去稍微瞭解您的個性 , 冒昧的向您請教問題已經是有點無禮 , 我怎敢自己一廂情願的要報上自己的姓名 , 不過老師今天這樣講倒也讓我松了一口氣 , 至少老師您是不排斥學生問問題的 。
至於這段時間來 , 我每天都花時間在看您所寫的文章 , 事實上我必須跟您講 , 要瞭解這些內容真的是相當的不容易 , 需要有很多其他領域的知識來當作基礎背景才有可能稍微懂一點點 , 所以老師您對我的疑慮,其實是,要懂得這些智能氣功科學道理真的是不容易 , 要提出問題來問更是要花時間去體會,才有辦法發問 。
以往沒有任何一個門派肯將如此精微的理論講出來 , 我有機會遇到您能這樣辛勤的將龐老師的談話整理出來,公開出來,真的是非常的幸運 , 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多學一點先進的人體生命的科學知識才好。
最近因為照顧小孩還要上班的關係 , 對於意元體的體會大幅的降低 , 整天頭都漲漲的 , 不過我想這也是考驗意志力的一個機會 , 我會繼續努力的 . 感謝老師的回復 ~
臺灣 南投 陳xx 35歲
皂漾皂句老師:你好!
頭漲是反應現象,下丹田的氣往頭上調得多了,要從頭腦中心多想虛空...想體內,向虛空調聚混元氣才好,繼續練下去,要練到頭不漲了,輕鬆了才對!
為什麼把丹田氣往腦袋裏邊調多了,腦袋就發暈、發漲呢?
《意元體》裏邊也需要氣來充養它,而一般練功水準的人,《意元體》裏邊所需要的氣,又不能完全靠意念把它從虛空中調過來,只能把丹田氣往腦袋裏邊調,身體裏丹田氣往頭上調多了,腦袋就發暈。
混元氣理論認為人的混元氣有軀體混元氣,髒真混元氣和《意元體》混元氣三大類,髒真混元氣轉化成《意元體》混元氣還可以,而軀體混元氣太粗糙,要去營養《意元體》就不大好使喚。一般說調丹田氣,這麼調,那麼調,為什麼有人急於想出現超常功能,從丹田調髒真混元氣往意識裏邊沖,沖得腦出血了呢?就是這個道理。
從佛教史上是有這個說法的,據說釋迦牟尼教學生時,一開始就教從丹田調髒真混元氣往意識裏邊沖,有90多人沖死了,以後就改了功法。實際上出現這種練功“沖死人”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意識裏有毛病,《意元體》有病,意識沖不過去,氣要變化,但沖不過去,結果沖死了;
一個是印度佛家不講氣,但它跟波羅門有關係,波羅門練功練瑜珈,練中脈、練普拉那(普拉那就是氣),使氣往上升,實際是把軀體混元氣升上去了,升多了,頭就昏了,有很多人就沖死了。
所以我們練功不要急於求成,我在秦皇島中心參加“超常班”時,也耳聞了“中心”有的老師也這樣一下子就沖死了,老師在給我講“中脈”問題時,也提到了這個問題,要引起我們智能功人的注意。
31-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31-03-2011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气、情绪才是真正的练功(4))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气、情绪才是真正的练功(4))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气、情绪才是真正的练功(4)
余 洋
14、智能功的顽强毅力从哪儿来锻炼?
从自身肉体锻炼,从周围客观事物锻炼,有困难去冲,解决困难,从解决问题来锻炼,就叫顽强毅力。不屈服,智能功人就有这么个不屈劲。顽强嘛,就是找难事,什么难就干什么。英雄就是这个样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着困难上。英雄就是智能功人的气概,你脑子里没有这个气概还行吗?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什么都干得了,全世界的事我们什么都干得了?但是我们意识里这个气概要有,没有干不了的事情,试试、干干,冲冲,实验实验嘛,实验失败了再搞,绝对不能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我们意识里面要开放,要解放思想,要改变思想方法。怎么样才能建立顽强意志,不改变思想方法不行。改变了思想方法就创去,要敢创,这个“敢”字就已经有毅力在里边了,有意志在里边了。去干某件事,一个念头定下来我要去。好了,这就成为意志了,就不是意了。意一定下来就成为志了,叫意志。
有了意志需要有力量,就成为毅力,有了毅力才能变成智能和力量去干事情!这就是健康的情绪,健康的意识活动。有了它就使得你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就不会一起一落,忽冷忽热。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就患得患失,一有成绩就高兴,一失败就消沉下去了,这是冷热病。一般说,没有经过锻炼,意志和气结合不好时,就容易出现冷热病。我们现在懂得这个气功道理了就应该时时、事事、处处都这么锻炼去。干一个事,有必胜的信心,“言必信,行必果”,要干就不能说解决不了,就没有这个心情,都得解决了才行。
15、要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就得从苦难当中来磨炼才行
我们智能功人要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就得从苦难当中来磨,顺利的环境磨炼不了。有困难,克服了困难就变成顺利了,克服困难当中,就是培养顽强意志的过程。当然,有时干事可以失败。我就这么讲,我们智能功人,要敢想敢干,而且还要注重效果。努力干了,还要干出效果。但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一事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是狗熊。不是。有好多情况之下,大的事情一开始都是失败的,我们要看最后结局是不是胜利了。如果老失败,常败将军,最后也失败了,那还是什么英雄啊?前边打败仗没关系,最后能打赢了,这你就是英雄。
因为各方面的力量对比,一开始不够,需要闯,闯失败了,但失败后不灰心,继续干,你看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刘邦一次一次败,败了跑回关中去了,又出来了,总那么打,到最后垓下一仗把霸王打败了。谁是英雄?刘邦是英雄,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他盖了世了吗?最后刘邦把他盖了,他是一勇之夫,够不上英雄的气概。
我们智能功就要练顽强的意志,还要效果,又不能从一事成败上论英雄,这样来培养我们的意志才行。顽强意志的培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必胜的信心,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干任何事情都应该这样培养意志,这才是个正确的意志。如果说反正我自己就那么去做,不管它胜败,那也不行,这说明意志里边还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还要最后的成果,不讲成果你奋斗什么呢?所以在顽强的意志里你得有个目的,然后根据目的去努力,培养自己的精神力量,最终达到那个目的。意志顽强的关键在于精神力量,通过精神力量最后培养我们人的肉体力量、气的力量,一切力量都培养出来。
16、气功生活化不能代替专门练功
气功生活化也不能代替专门练功,你还必须有专门练功。有专门练功,再加上气功生活化会更快一点。而且要做好气功生活化,得通过专门练功养成气功习惯。因此,要辩证地对待这些问题。 将来你们出去,碰到哪个门派讲什么,你得懂得它的实质,不要为它的表面东西所迷惑。
17、不能把生活和气功脱节
我们讲一个问题往往展开讲,不仅从练功中去做,而且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做。因为气功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不能把生活和气功脱节,一脱节完了。也许同学们觉得这些离题太远,不能指导具体练功。其实过去的练功,“担水砍柴皆是道,洒扫应对尽通玄”。担水砍柴都是道,洒水、扫地、应酬人事都能够通到“玄”上去。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搞神为主宰。我们讲修养、陶冶,这都是练神为主宰的。来了事不生气,控制自己,这不也是神为主宰吗?处理问题处理得好,这不也是神为主宰吗?关于神为主宰这个练功要素,我们要多想、多考虑。只有多想后,神才能灵,在意识里才能起作用,神为主宰才能贯彻得好,才能实现得彻底。我们不能认为在“推─拉─”时神才为主宰,练功时精神集中,神为主宰;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养成习惯性的神为主宰。
18、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庞明老师在讲课中说:
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我们智能气功就是和儒家一样,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至于(性格、情绪中的)这么多坏东西,怎么去解决,我们按照荀子说的“治气养心之术”写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强调“礼”。本来他是个儒家人,他曾经主持过三次“祭孔”,后人有说他是“法家”的。有的人又说他是“儒家”的,他虽然不讲练功夫,而他却讲了“治气养心之术”。其实治气、养心这就是后世的练气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气养心不像后世的入静打坐,他是要你从日常生活、行动当中去作。“治气养心之术”要求怎么去做呢?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日常的每件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
据有些智能功的同道告诉我,有好几位智能功师资班毕业的老师,什么93届、96届的等,有些在国内还是很有名气的智能功老师,就是脾气不好,很爱生气,结果有的癌症死掉的,也有心脏病死掉的,也有脑出血死掉的……正在年轻有为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十分可惜!就好像古代三国时候的周瑜大元帅,12岁庆“挂帅”,那么有本事,让诸葛亮写的三封信,活活把他气死了,我想假如周瑜若能拜庞明教授为师的话,或者他不会上诸葛亮的这个当。
所以,看一个人的工夫高与低,首先要看他在练功之后,性格、脾气、情绪改得如何,如果连自己的脾气都不能够控制,没有练出“中和之气”,还谈什么功力高低呢?有一点功夫,恐怕也只是表面功夫,经不起风吹浪打。
我们智能功的老师们,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真的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话,改变不了自己的坏性格,坏脾气,我奉劝就不要再练智能功了,免得自食恶果;更不要到处以老师自吹自擂,胡教乱教,误人误己,给智能气功科学不但没有增添光彩,反而抹了黑,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一个败笔!
我们所有的智能气功的同道,为了智能气功科学事业的发展,要对各个各地的智能功老师进行监督,对于一些性格、情绪、脾气不好的老师,要大胆的提出批评,劝告他们必须要改变不好的性格和脾气,这样做,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功力的过程,也是为智能气功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过程!
(全文完)
28-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4)
余 洋
14、智能功的頑強毅力從哪兒來鍛煉?
從自身肉體鍛煉,從周圍客觀事物鍛煉,有困難去沖,解決困難,從解決問題來鍛煉,就叫頑強毅力。不屈服,智能功人就有這麼個不屈勁。頑強嘛,就是找難事,什麼難就幹什麼。英雄就是這個樣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著困難上。英雄就是智能功人的氣概,你腦子裏沒有這個氣概還行嗎?當然並不是說我們每個人什麼都幹得了,全世界的事我們什麼都幹得了?但是我們意識裏這個氣概要有,沒有幹不了的事情,試試、幹幹,衝衝,實驗實驗嘛,實驗失敗了再搞,絕對不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我們意識裏面要開放,要解放思想,要改變思想方法。怎麼樣才能建立頑強意志,不改變思想方法不行。改變了思想方法就創去,要敢創,這個“敢”字就已經有毅力在裏邊了,有意志在裏邊了。去幹某件事,一個念頭定下來我要去。好了,這就成為意志了,就不是意了。意一定下來就成為志了,叫意志。
有了意志需要有力量,就成為毅力,有了毅力才能變成智能和力量去幹事情!這就是健康的情緒,健康的意識活動。有了它就使得你的情緒比較穩定了,就不會一起一落,忽冷忽熱。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就患得患失,一有成績就高興,一失敗就消沉下去了,這是冷熱病。一般說,沒有經過鍛煉,意志和氣結合不好時,就容易出現冷熱病。我們現在懂得這個氣功道理了就應該時時、事事、處處都這麼鍛煉去。幹一個事,有必勝的信心,“言必信,行必果”,要幹就不能說解決不了,就沒有這個心情,都得解決了才行。
15、要有一個頑強的意志,就得從苦難當中來磨煉才行
我們智能功人要有一個頑強的意志,就得從苦難當中來磨,順利的環境磨煉不了。有困難,克服了困難就變成順利了,克服困難當中,就是培養頑強意志的過程。當然,有時幹事可以失敗。我就這麼講,我們智能功人,要敢想敢幹,而且還要注重效果。努力幹了,還要幹出效果。但又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一事成功了就是英雄,失敗了就是狗熊。不是。有好多情況之下,大的事情一開始都是失敗的,我們要看最後結局是不是勝利了。如果老失敗,常敗將軍,最後也失敗了,那還是什麼英雄啊?前邊打敗仗沒關係,最後能打贏了,這你就是英雄。
因為各方面的力量對比,一開始不夠,需要闖,闖失敗了,但失敗後不灰心,繼續幹,你看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劉邦一次一次敗,敗了跑回關中去了,又出來了,總那麼打,到最後垓下一仗把霸王打敗了。誰是英雄?劉邦是英雄,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他蓋了世了嗎?最後劉邦把他蓋了,他是一勇之夫,夠不上英雄的氣概。
我們智能功就要練頑強的意志,還要效果,又不能從一事成敗上論英雄,這樣來培養我們的意志才行。頑強意志的培養要從這幾個方面去努力:必勝的信心,堅持到底,取得最後的勝利。幹任何事情都應該這樣培養意志,這才是個正確的意志。如果說反正我自己就那麼去做,不管它勝敗,那也不行,這說明意志裏邊還有不足的地方。我們還要最後的成果,不講成果你奮鬥什麼呢?所以在頑強的意志裏你得有個目的,然後根據目的去努力,培養自己的精神力量,最終達到那個目的。意志頑強的關鍵在於精神力量,通過精神力量最後培養我們人的肉體力量、氣的力量,一切力量都培養出來。
16、氣功生活化不能代替專門練功
氣功生活化也不能代替專門練功,你還必須有專門練功。有專門練功,再加上氣功生活化會更快一點。而且要做好氣功生活化,得通過專門練功養成氣功習慣。因此,要辯證地對待這些問題。 將來你們出去,碰到哪個門派講什麼,你得懂得它的實質,不要為它的表面東西所迷惑。
17、不能把生活和氣功脫節
我們講一個問題往往展開講,不僅從練功中去做,而且要從日常生活中去做。因為氣功是生命活動的一部分,不能把生活和氣功脫節,一脫節完了。也許同學們覺得這些離題太遠,不能指導具體練功。其實過去的練功,“擔水砍柴皆是道,灑掃應對盡通玄”。擔水砍柴都是道,灑水、掃地、應酬人事都能夠通到“玄”上去。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搞神為主宰。我們講修養、陶冶,這都是練神為主宰的。來了事不生氣,控制自己,這不也是神為主宰嗎?處理問題處理得好,這不也是神為主宰嗎?關於神為主宰這個練功要素,我們要多想、多考慮。只有多想後,神才能靈,在意識裏才能起作用,神為主宰才能貫徹得好,才能實現得徹底。我們不能認為在“推─拉─”時神才為主宰,練功時精神集中,神為主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要養成習慣性的神為主宰。
18、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龐明老師在講課中說:
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我們智能氣功就是和儒家一樣,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的各種問題。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至於(性格、情緒中的)這麼多壞東西,怎麼去解決,我們按照荀子說的“治氣養心之術”寫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強調“禮”。本來他是個儒家人,他曾經主持過三次“祭孔”,後人有說他是“法家”的。有的人又說他是“儒家”的,他雖然不講練功夫,而他卻講了“治氣養心之術”。其實治氣、養心這就是後世的練氣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氣養心不像後世的入靜打坐,他是要你從日常生活、行動當中去作。“治氣養心之術”要求怎麼去做呢?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日常的每件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
據有些智能功的同道告訴我,有好幾位智能功師資班畢業的老師,什麼93屆、96屆的等,有些在國內還是很有名氣的智能功老師,就是脾氣不好,很愛生氣,結果有的癌症死掉的,也有心臟病死掉的,也有腦出血死掉的……正在年輕有為的時候,就離開了人間,十分可惜!就好像古代三國時候的周瑜大元帥,12歲慶“掛帥”,那麼有本事,讓諸葛亮寫的三封信,活活把他氣死了,我想假如周瑜若能拜龐明教授為師的話,或者他不會上諸葛亮的這個當。
所以,看一個人的工夫高與低,首先要看他在練功之後,性格、脾氣、情緒改得如何,如果連自己的脾氣都不能夠控制,沒有練出“中和之氣”,還談什麼功力高低呢?有一點功夫,恐怕也只是表面功夫,經不起風吹浪打。
我們智能功的老師們,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如果自己真的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話,改變不了自己的壞性格,壞脾氣,我奉勸就不要再練智能功了,免得自食惡果;更不要到處以老師自吹自擂,胡教亂教,誤人誤己,給智能氣功科學不但沒有增添光彩,反而抹了黑,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一個敗筆!
我們所有的智能氣功的同道,為了智能氣功科學事業的發展,要對各個各地的智能功老師進行監督,對於一些性格、情緒、脾氣不好的老師,要大膽的提出批評,勸告他們必須要改變不好的性格和脾氣,這樣做,本身也是一個提高功力的過程,也是為智能氣功科學事業作出貢獻的過程!
(全文完)
28-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气、情绪才是真正的练功(4)
余 洋
14、智能功的顽强毅力从哪儿来锻炼?
从自身肉体锻炼,从周围客观事物锻炼,有困难去冲,解决困难,从解决问题来锻炼,就叫顽强毅力。不屈服,智能功人就有这么个不屈劲。顽强嘛,就是找难事,什么难就干什么。英雄就是这个样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着困难上。英雄就是智能功人的气概,你脑子里没有这个气概还行吗?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什么都干得了,全世界的事我们什么都干得了?但是我们意识里这个气概要有,没有干不了的事情,试试、干干,冲冲,实验实验嘛,实验失败了再搞,绝对不能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我们意识里面要开放,要解放思想,要改变思想方法。怎么样才能建立顽强意志,不改变思想方法不行。改变了思想方法就创去,要敢创,这个“敢”字就已经有毅力在里边了,有意志在里边了。去干某件事,一个念头定下来我要去。好了,这就成为意志了,就不是意了。意一定下来就成为志了,叫意志。
有了意志需要有力量,就成为毅力,有了毅力才能变成智能和力量去干事情!这就是健康的情绪,健康的意识活动。有了它就使得你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就不会一起一落,忽冷忽热。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就患得患失,一有成绩就高兴,一失败就消沉下去了,这是冷热病。一般说,没有经过锻炼,意志和气结合不好时,就容易出现冷热病。我们现在懂得这个气功道理了就应该时时、事事、处处都这么锻炼去。干一个事,有必胜的信心,“言必信,行必果”,要干就不能说解决不了,就没有这个心情,都得解决了才行。
15、要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就得从苦难当中来磨炼才行
我们智能功人要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就得从苦难当中来磨,顺利的环境磨炼不了。有困难,克服了困难就变成顺利了,克服困难当中,就是培养顽强意志的过程。当然,有时干事可以失败。我就这么讲,我们智能功人,要敢想敢干,而且还要注重效果。努力干了,还要干出效果。但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一事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是狗熊。不是。有好多情况之下,大的事情一开始都是失败的,我们要看最后结局是不是胜利了。如果老失败,常败将军,最后也失败了,那还是什么英雄啊?前边打败仗没关系,最后能打赢了,这你就是英雄。
因为各方面的力量对比,一开始不够,需要闯,闯失败了,但失败后不灰心,继续干,你看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刘邦一次一次败,败了跑回关中去了,又出来了,总那么打,到最后垓下一仗把霸王打败了。谁是英雄?刘邦是英雄,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他盖了世了吗?最后刘邦把他盖了,他是一勇之夫,够不上英雄的气概。
我们智能功就要练顽强的意志,还要效果,又不能从一事成败上论英雄,这样来培养我们的意志才行。顽强意志的培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必胜的信心,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干任何事情都应该这样培养意志,这才是个正确的意志。如果说反正我自己就那么去做,不管它胜败,那也不行,这说明意志里边还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还要最后的成果,不讲成果你奋斗什么呢?所以在顽强的意志里你得有个目的,然后根据目的去努力,培养自己的精神力量,最终达到那个目的。意志顽强的关键在于精神力量,通过精神力量最后培养我们人的肉体力量、气的力量,一切力量都培养出来。
16、气功生活化不能代替专门练功
气功生活化也不能代替专门练功,你还必须有专门练功。有专门练功,再加上气功生活化会更快一点。而且要做好气功生活化,得通过专门练功养成气功习惯。因此,要辩证地对待这些问题。 将来你们出去,碰到哪个门派讲什么,你得懂得它的实质,不要为它的表面东西所迷惑。
17、不能把生活和气功脱节
我们讲一个问题往往展开讲,不仅从练功中去做,而且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做。因为气功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不能把生活和气功脱节,一脱节完了。也许同学们觉得这些离题太远,不能指导具体练功。其实过去的练功,“担水砍柴皆是道,洒扫应对尽通玄”。担水砍柴都是道,洒水、扫地、应酬人事都能够通到“玄”上去。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搞神为主宰。我们讲修养、陶冶,这都是练神为主宰的。来了事不生气,控制自己,这不也是神为主宰吗?处理问题处理得好,这不也是神为主宰吗?关于神为主宰这个练功要素,我们要多想、多考虑。只有多想后,神才能灵,在意识里才能起作用,神为主宰才能贯彻得好,才能实现得彻底。我们不能认为在“推─拉─”时神才为主宰,练功时精神集中,神为主宰;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养成习惯性的神为主宰。
18、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庞明老师在讲课中说:
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我们智能气功就是和儒家一样,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至于(性格、情绪中的)这么多坏东西,怎么去解决,我们按照荀子说的“治气养心之术”写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强调“礼”。本来他是个儒家人,他曾经主持过三次“祭孔”,后人有说他是“法家”的。有的人又说他是“儒家”的,他虽然不讲练功夫,而他却讲了“治气养心之术”。其实治气、养心这就是后世的练气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气养心不像后世的入静打坐,他是要你从日常生活、行动当中去作。“治气养心之术”要求怎么去做呢?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日常的每件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
据有些智能功的同道告诉我,有好几位智能功师资班毕业的老师,什么93届、96届的等,有些在国内还是很有名气的智能功老师,就是脾气不好,很爱生气,结果有的癌症死掉的,也有心脏病死掉的,也有脑出血死掉的……正在年轻有为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十分可惜!就好像古代三国时候的周瑜大元帅,12岁庆“挂帅”,那么有本事,让诸葛亮写的三封信,活活把他气死了,我想假如周瑜若能拜庞明教授为师的话,或者他不会上诸葛亮的这个当。
所以,看一个人的工夫高与低,首先要看他在练功之后,性格、脾气、情绪改得如何,如果连自己的脾气都不能够控制,没有练出“中和之气”,还谈什么功力高低呢?有一点功夫,恐怕也只是表面功夫,经不起风吹浪打。
我们智能功的老师们,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真的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话,改变不了自己的坏性格,坏脾气,我奉劝就不要再练智能功了,免得自食恶果;更不要到处以老师自吹自擂,胡教乱教,误人误己,给智能气功科学不但没有增添光彩,反而抹了黑,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一个败笔!
我们所有的智能气功的同道,为了智能气功科学事业的发展,要对各个各地的智能功老师进行监督,对于一些性格、情绪、脾气不好的老师,要大胆的提出批评,劝告他们必须要改变不好的性格和脾气,这样做,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功力的过程,也是为智能气功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过程!
(全文完)
28-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4)
余 洋
14、智能功的頑強毅力從哪兒來鍛煉?
從自身肉體鍛煉,從周圍客觀事物鍛煉,有困難去沖,解決困難,從解決問題來鍛煉,就叫頑強毅力。不屈服,智能功人就有這麼個不屈勁。頑強嘛,就是找難事,什麼難就幹什麼。英雄就是這個樣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著困難上。英雄就是智能功人的氣概,你腦子裏沒有這個氣概還行嗎?當然並不是說我們每個人什麼都幹得了,全世界的事我們什麼都幹得了?但是我們意識裏這個氣概要有,沒有幹不了的事情,試試、幹幹,衝衝,實驗實驗嘛,實驗失敗了再搞,絕對不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我們意識裏面要開放,要解放思想,要改變思想方法。怎麼樣才能建立頑強意志,不改變思想方法不行。改變了思想方法就創去,要敢創,這個“敢”字就已經有毅力在裏邊了,有意志在裏邊了。去幹某件事,一個念頭定下來我要去。好了,這就成為意志了,就不是意了。意一定下來就成為志了,叫意志。
有了意志需要有力量,就成為毅力,有了毅力才能變成智能和力量去幹事情!這就是健康的情緒,健康的意識活動。有了它就使得你的情緒比較穩定了,就不會一起一落,忽冷忽熱。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就患得患失,一有成績就高興,一失敗就消沉下去了,這是冷熱病。一般說,沒有經過鍛煉,意志和氣結合不好時,就容易出現冷熱病。我們現在懂得這個氣功道理了就應該時時、事事、處處都這麼鍛煉去。幹一個事,有必勝的信心,“言必信,行必果”,要幹就不能說解決不了,就沒有這個心情,都得解決了才行。
15、要有一個頑強的意志,就得從苦難當中來磨煉才行
我們智能功人要有一個頑強的意志,就得從苦難當中來磨,順利的環境磨煉不了。有困難,克服了困難就變成順利了,克服困難當中,就是培養頑強意志的過程。當然,有時幹事可以失敗。我就這麼講,我們智能功人,要敢想敢幹,而且還要注重效果。努力幹了,還要幹出效果。但又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一事成功了就是英雄,失敗了就是狗熊。不是。有好多情況之下,大的事情一開始都是失敗的,我們要看最後結局是不是勝利了。如果老失敗,常敗將軍,最後也失敗了,那還是什麼英雄啊?前邊打敗仗沒關係,最後能打贏了,這你就是英雄。
因為各方面的力量對比,一開始不夠,需要闖,闖失敗了,但失敗後不灰心,繼續幹,你看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劉邦一次一次敗,敗了跑回關中去了,又出來了,總那麼打,到最後垓下一仗把霸王打敗了。誰是英雄?劉邦是英雄,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他蓋了世了嗎?最後劉邦把他蓋了,他是一勇之夫,夠不上英雄的氣概。
我們智能功就要練頑強的意志,還要效果,又不能從一事成敗上論英雄,這樣來培養我們的意志才行。頑強意志的培養要從這幾個方面去努力:必勝的信心,堅持到底,取得最後的勝利。幹任何事情都應該這樣培養意志,這才是個正確的意志。如果說反正我自己就那麼去做,不管它勝敗,那也不行,這說明意志裏邊還有不足的地方。我們還要最後的成果,不講成果你奮鬥什麼呢?所以在頑強的意志裏你得有個目的,然後根據目的去努力,培養自己的精神力量,最終達到那個目的。意志頑強的關鍵在於精神力量,通過精神力量最後培養我們人的肉體力量、氣的力量,一切力量都培養出來。
16、氣功生活化不能代替專門練功
氣功生活化也不能代替專門練功,你還必須有專門練功。有專門練功,再加上氣功生活化會更快一點。而且要做好氣功生活化,得通過專門練功養成氣功習慣。因此,要辯證地對待這些問題。 將來你們出去,碰到哪個門派講什麼,你得懂得它的實質,不要為它的表面東西所迷惑。
17、不能把生活和氣功脫節
我們講一個問題往往展開講,不僅從練功中去做,而且要從日常生活中去做。因為氣功是生命活動的一部分,不能把生活和氣功脫節,一脫節完了。也許同學們覺得這些離題太遠,不能指導具體練功。其實過去的練功,“擔水砍柴皆是道,灑掃應對盡通玄”。擔水砍柴都是道,灑水、掃地、應酬人事都能夠通到“玄”上去。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搞神為主宰。我們講修養、陶冶,這都是練神為主宰的。來了事不生氣,控制自己,這不也是神為主宰嗎?處理問題處理得好,這不也是神為主宰嗎?關於神為主宰這個練功要素,我們要多想、多考慮。只有多想後,神才能靈,在意識裏才能起作用,神為主宰才能貫徹得好,才能實現得徹底。我們不能認為在“推─拉─”時神才為主宰,練功時精神集中,神為主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要養成習慣性的神為主宰。
18、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龐明老師在講課中說:
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我們智能氣功就是和儒家一樣,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的各種問題。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至於(性格、情緒中的)這麼多壞東西,怎麼去解決,我們按照荀子說的“治氣養心之術”寫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強調“禮”。本來他是個儒家人,他曾經主持過三次“祭孔”,後人有說他是“法家”的。有的人又說他是“儒家”的,他雖然不講練功夫,而他卻講了“治氣養心之術”。其實治氣、養心這就是後世的練氣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氣養心不像後世的入靜打坐,他是要你從日常生活、行動當中去作。“治氣養心之術”要求怎麼去做呢?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日常的每件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
據有些智能功的同道告訴我,有好幾位智能功師資班畢業的老師,什麼93屆、96屆的等,有些在國內還是很有名氣的智能功老師,就是脾氣不好,很愛生氣,結果有的癌症死掉的,也有心臟病死掉的,也有腦出血死掉的……正在年輕有為的時候,就離開了人間,十分可惜!就好像古代三國時候的周瑜大元帥,12歲慶“掛帥”,那麼有本事,讓諸葛亮寫的三封信,活活把他氣死了,我想假如周瑜若能拜龐明教授為師的話,或者他不會上諸葛亮的這個當。
所以,看一個人的工夫高與低,首先要看他在練功之後,性格、脾氣、情緒改得如何,如果連自己的脾氣都不能夠控制,沒有練出“中和之氣”,還談什麼功力高低呢?有一點功夫,恐怕也只是表面功夫,經不起風吹浪打。
我們智能功的老師們,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如果自己真的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話,改變不了自己的壞性格,壞脾氣,我奉勸就不要再練智能功了,免得自食惡果;更不要到處以老師自吹自擂,胡教亂教,誤人誤己,給智能氣功科學不但沒有增添光彩,反而抹了黑,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一個敗筆!
我們所有的智能氣功的同道,為了智能氣功科學事業的發展,要對各個各地的智能功老師進行監督,對於一些性格、情緒、脾氣不好的老師,要大膽的提出批評,勸告他們必須要改變不好的性格和脾氣,這樣做,本身也是一個提高功力的過程,也是為智能氣功科學事業作出貢獻的過程!
(全文完)
28-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30-03-2011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3)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3)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3)
余 洋
9、怎样才能建立健康的情绪?
情绪方面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情绪。
所谓健康的情绪,就是人体气血比较流通、畅快,处理事务都很自然的一种状态。前面讲的“和谐、欢畅、自然、端庄”的气功道德内容,这本身都是属于健康的情绪。
这里再讲健康情绪是指什么呢?首先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理状态。这也不是说一下就可以解决得了的,因为愉快是气血充足、流通的这样一个内在的物质条件下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或者是精神的一个“自我”感受,如你气血还没充足,还流通得不好,你就不容易总那么愉快。那怎么办呢?就要经常注意自己在几个方面的调节。
第一,调节自己的形体,通过调节形体使内心呈现喜悦的感受。
第二,要培养顽强的意志。
10、建立健康的情绪,要通过调节形体使内心呈现喜悦的感受
调节自己的形体,通过调节形体使内心呈现喜悦的感受。在哪去调节呢?就调节印堂和眼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属于心,由心来管,而且这个地方跟神经系统联系最密切,这最容易把信息传到脑子里边去。眉间放松,鼻根放松,内眼角放松,气血就容易进脑子里去。虽然周身气血还不够充足,但是你把这放松,经常调节它,脑子里就有舒服的感觉。
然后把这种舒服向周身扩散,不知不觉就出现高高兴兴、愉愉快快了。过去讲笑笑笑,那是从肉皮上来做的,喜悦的心情不深,而从内眼角里边这么放松,眉开眼笑,从眼珠里连着放松,好了,整个通到心里边去内心就十分愉快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一定活动范围,像喜怒忧思悲恐惊,都跟一定的部位相联系。我们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就要经常注意调节这个地方,没事别皱眉头。我们懂得了这些,就要经常保持眉目舒展,一舒展一放松,从眼里边往外放松,连着心里,心里也舒服了。
11、要心胸开扩,要保持愉快情绪
练功就要这样会自己调整自己,碰到什么事要达观,自己要心胸开扩,保持愉快情绪。
心情愉快干什么?精神愉快能引起气血流通,气血流通损失少了,那气血就充足了。通过方法产生愉快,以后使气血充足,气血充足反过来使得更愉快。再有要经常注意有个愉快的环境,你看哪高高兴兴你就凑份去,佛教不是有个词叫“随喜”吗,随着人家喜,佛教一般讲布施,没那么多钱我也随喜。人家给十个你给半个,或没有东西送别人,也随喜一下。我说句话随着人家高兴。人家高兴你高兴什么?人家高兴我也跟着高兴有什么不好?对人好对自己也好。你不要忘了高兴时对自己身体有好处,气血流通了。人家买了个东西真高兴,人家有东西你高兴什么,你也拿不着?我们就不要落实到物质上去,我们就要那个气氛。让气氛更兴奋一点,这也是一个好事情。
有的人会这个样子,有的人就不会,甚至有人一看人家高兴他生气,这就坏了。你忌妒,人家没事,还高兴哪。跟谁过不去呀?跟自己过不去,你一忌妒气就不通了。忌妒心强的人往往身体都不是太好。偶尔说“我真有点忌妒了。”那不是真的忌妒心理。如果真从心里忌恨,那就坏了。所以看到好,随喜。这是一种。
再一种是想你过去的高兴事。某件事真笑得开心,真高兴,想想那个前因后果,当时的情景,感受。一想回忆起来了,这个回忆可不得了!因为你精神一愉快,身体里边气血就跟着流通。如果你有一个高兴的事情,先认真地体验,一体验脑子打上很深的烙印。这么个舒服、这么个高兴!如果你能感受得很清楚,以后你再一回忆,这种感受来了,身上就变化了。从练功夫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功法,把过去的愉快、舒服、内在感受、肉体的感受、精神的感受,一想都想得很真切,身体一下又感受到,如身临其境,那么你身体就起变化了。这一点特别关键。你可别想:“都过去了想它干什么?”帮助你气血流通,长功夫啊!这是很关键的东西。
12、建立健康的情绪,就要培养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也是一个健康的情绪。有一个想法了,要把它坚持下去,定住不改变,那就需要意识里边有力量,这是意识里边的内在的支持力。意识里边没力量,一个念头坚持下去做不到。毅力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要干个事,要克服某道难关,意志不退缩,这叫作毅力,而且毅力要顽强。毅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你就坚持不下来,而这个力量的产生又需要里边的气起作用。
有些人的意志力量不够,老觉得自己不行。这个意念怎么产生的呢?是意志力不够了,物质力量不够了的表現。但是如果你自己随時随地的想着:“我行,能行,再坚持……我比他们都行,没问题,我就要冲过去了,变力量了……”给自己发这样的命令,这就是毅力。
这样从主观上主动去运用意识,毅力的培养就快点。当然完全脱离物质基础也不大容易办到,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就凭毅力也能冲过去!真冲过去的话,那就好多了。意念一动气在里边动没阻力了。这就是毅力。意志力强,它统帅气的力量就强。不过这样也得有物质基础,需要反复练,但是意志本身还是起主动作用的。
13、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方面从练功当中来,另一方面要从生活工作中練出来
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方面从练功当中来,另一方面要从事上来。干什么事不怕困难,有困难冲着去做。我前面讲的是克服自己肉体当中的一些困难要靠意志,克服外界客观事物当中的困难也是一样。碰到什么难题,不屈不挠。有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干事劲足,心里也高兴;一旦碰上困难就不行了。
练气功的人就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己主观战胜客观。在这一点上尼采的“超人”哲学似乎是必要的。超人哲学就是强调自己的意志,你的生活、你碰到的事情就要展现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意志来创造一切,把“自我”扩大了。他的“超人”思想对搞气功是可以利用的,就是重视意志,他叫唯意志论,超人的意志能战胜一切。我们练气功就应该有这么个信心、信念。我的意志能战胜一切,这样来指导你练功,来指导你处事。但不能作为哲学思想,那样唯意志论就成了唯心论了。
我就觉得中国人有好多地方有这个思想。前些年的革命干劲我觉得就带有这么个劲。比如大庆人所说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顽强的毅力。我们干事、练智能功,我就这么讲:在智能功人面前没有干不了的事!现在没条件我创造条件也要干去,有个顽强的意志就没有干不了的事!一下不行两下,两下不行三下,反正都是人干的嘛!哪个事不是人干的?不是人干的还叫事!是人干的我们就该干得了。不会就学,没条件就创。
说个不客气话,我在任何事面前就没有不能干的想法。当然好多事我也没干过,只是在我的脑子里,任何事我都干得了,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就干得了。没有干不了的事。现在好多东西都有规律了,人家发明创造都能创得出,我们学还学不来吗?搞智能功的就要有这么个顽强劲。
(续4)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3)
余 洋
9、怎樣才能建立健康的情緒?
情緒方面的修養,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情緒。
所謂健康的情緒,就是人體氣血比較流通、暢快,處理事務都很自然的一種狀態。前面講的“和諧、歡暢、自然、端莊”的氣功道德內容,這本身都是屬於健康的情緒。
這裏再講健康情緒是指什麼呢?首先要保持一個愉快的心理狀態。這也不是說一下就可以解決得了的,因為愉快是氣血充足、流通的這樣一個內在的物質條件下所引起的心理狀態,或者是精神的一個“自我”感受,如你氣血還沒充足,還流通得不好,你就不容易總那麼愉快。那怎麼辦呢?就要經常注意自己在幾個方面的調節。
第一,調節自己的形體,通過調節形體使內心呈現喜悅的感受。
第二,要培養頑強的意志。
10、建立健康的情緒,要通過調節形體使內心呈現喜悅的感受
調節自己的形體,通過調節形體使內心呈現喜悅的感受。在哪去調節呢?就調節印堂和眼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屬於心,由心來管,而且這個地方跟神經系統聯繫最密切,這最容易把資訊傳到腦子裏邊去。眉間放鬆,鼻根放鬆,內眼角放鬆,氣血就容易進腦子裏去。雖然周身氣血還不夠充足,但是你把這放鬆,經常調節它,腦子裏就有舒服的感覺。
然後把這種舒服向周身擴散,不知不覺就出現高高興興、愉愉快快了。過去講笑笑笑,那是從肉皮上來做的,喜悅的心情不深,而從內眼角裏邊這麼放鬆,眉開眼笑,從眼珠裏連著放鬆,好了,整個通到心裏邊去內心就十分愉快了。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的一定活動範圍,像喜怒憂思悲恐驚,都跟一定的部位相聯繫。我們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就要經常注意調節這個地方,沒事別皺眉頭。我們懂得了這些,就要經常保持眉目舒展,一舒展一放鬆,從眼裏邊往外放鬆,連著心裏,心裏也舒服了。
11、要心胸開擴,要保持愉快情緒
練功就要這樣會自己調整自己,碰到什麼事要達觀,自己要心胸開擴,保持愉快情緒。
心情愉快幹什麼?精神愉快能引起氣血流通,氣血流通損失少了,那氣血就充足了。通過方法產生愉快,以後使氣血充足,氣血充足反過來使得更愉快。再有要經常注意有個愉快的環境,你看哪高高興興你就湊份去,佛教不是有個詞叫“隨喜”嗎,隨著人家喜,佛教一般講佈施,沒那麼多錢我也隨喜。人家給十個你給半個,或沒有東西送別人,也隨喜一下。我說句話隨著人家高興。人家高興你高興什麼?人家高興我也跟著高興有什麼不好?對人好對自己也好。你不要忘了高興時對自己身體有好處,氣血流通了。人家買了個東西真高興,人家有東西你高興什麼,你也拿不著?我們就不要落實到物質上去,我們就要那個氣氛。讓氣氛更興奮一點,這也是一個好事情。
有的人會這個樣子,有的人就不會,甚至有人一看人家高興他生氣,這就壞了。你忌妒,人家沒事,還高興哪。跟誰過不去呀?跟自己過不去,你一忌妒氣就不通了。忌妒心強的人往往身體都不是太好。偶爾說“我真有點忌妒了。”那不是真的忌妒心理。如果真從心裏忌恨,那就壞了。所以看到好,隨喜。這是一種。
再一種是想你過去的高興事。某件事真笑得開心,真高興,想想那個前因後果,當時的情景,感受。一想回憶起來了,這個回憶可不得了!因為你精神一愉快,身體裏邊氣血就跟著流通。如果你有一個高興的事情,先認真地體驗,一體驗腦子打上很深的烙印。這麼個舒服、這麼個高興!如果你能感受得很清楚,以後你再一回憶,這種感受來了,身上就變化了。從練功夫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功法,把過去的愉快、舒服、內在感受、肉體的感受、精神的感受,一想都想得很真切,身體一下又感受到,如身臨其境,那麼你身體就起變化了。這一點特別關鍵。你可別想:“都過去了想它幹什麼?”幫助你氣血流通,長功夫啊!這是很關鍵的東西。
12、建立健康的情緒,就要培養頑強的意志?
頑強的意志也是一個健康的情緒。有一個想法了,要把它堅持下去,定住不改變,那就需要意識裏邊有力量,這是意識裏邊的內在的支持力。意識裏邊沒力量,一個念頭堅持下去做不到。毅力在各個方面都是一樣的。要幹個事,要克服某道難關,意志不退縮,這叫作毅力,而且毅力要頑強。毅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沒有力量你就堅持不下來,而這個力量的產生又需要裏邊的氣起作用。
有些人的意志力量不夠,老覺得自己不行。這個意念怎麼產生的呢?是意志力不夠了,物質力量不夠了的表現。但是如果你自己隨時隨地的想著:“我行,能行,再堅持……我比他們都行,沒問題,我就要衝過去了,變力量了……”給自己發這樣的命令,這就是毅力。
這樣從主觀上主動去運用意識,毅力的培養就快點。當然完全脫離物質基礎也不大容易辦到,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就憑毅力也能沖過去!真沖過去的話,那就好多了。意念一動氣在裏邊動沒阻力了。這就是毅力。意志力強,它統帥氣的力量就強。不過這樣也得有物質基礎,需要反復練,但是意志本身還是起主動作用的。
13、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方面從練功當中來,另一方面要從生活工作中練出來
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方面從練功當中來,另一方面要從事上來。幹什麼事不怕困難,有困難沖著去做。我前面講的是克服自己肉體當中的一些困難要靠意志,克服外界客觀事物當中的困難也是一樣。碰到什麼難題,不屈不撓。有的人在順利的時候,幹事勁足,心裏也高興;一旦碰上困難就不行了。
練氣功的人就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使自己主觀戰勝客觀。在這一點上尼采的“超人”哲學似乎是必要的。超人哲學就是強調自己的意志,你的生活、你碰到的事情就要展現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意志來創造一切,把“自我”擴大了。他的“超人”思想對搞氣功是可以利用的,就是重視意志,他叫唯意志論,超人的意志能戰勝一切。我們練氣功就應該有這麼個信心、信念。我的意志能戰勝一切,這樣來指導你練功,來指導你處事。但不能作為哲學思想,那樣唯意志論就成了唯心論了。
我就覺得中國人有好多地方有這個思想。前些年的革命幹勁我覺得就帶有這麼個勁。比如大慶人所說的: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就是頑強的毅力。我們幹事、練智能功,我就這麼講:在智能功人面前沒有幹不了的事!現在沒條件我創造條件也要幹去,有個頑強的意志就沒有幹不了的事!一下不行兩下,兩下不行三下,反正都是人幹的嘛!哪個事不是人幹的?不是人幹的還叫事!是人幹的我們就該幹得了。不會就學,沒條件就創。
說個不客氣話,我在任何事面前就沒有不能幹的想法。當然好多事我也沒幹過,只是在我的腦子裏,任何事我都幹得了,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就幹得了。沒有幹不了的事。現在好多東西都有規律了,人家發明創造都能創得出,我們學還學不來嗎?搞智能功的就要有這麼個頑強勁。
(續4)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3)
余 洋
9、怎样才能建立健康的情绪?
情绪方面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情绪。
所谓健康的情绪,就是人体气血比较流通、畅快,处理事务都很自然的一种状态。前面讲的“和谐、欢畅、自然、端庄”的气功道德内容,这本身都是属于健康的情绪。
这里再讲健康情绪是指什么呢?首先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理状态。这也不是说一下就可以解决得了的,因为愉快是气血充足、流通的这样一个内在的物质条件下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或者是精神的一个“自我”感受,如你气血还没充足,还流通得不好,你就不容易总那么愉快。那怎么办呢?就要经常注意自己在几个方面的调节。
第一,调节自己的形体,通过调节形体使内心呈现喜悦的感受。
第二,要培养顽强的意志。
10、建立健康的情绪,要通过调节形体使内心呈现喜悦的感受
调节自己的形体,通过调节形体使内心呈现喜悦的感受。在哪去调节呢?就调节印堂和眼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属于心,由心来管,而且这个地方跟神经系统联系最密切,这最容易把信息传到脑子里边去。眉间放松,鼻根放松,内眼角放松,气血就容易进脑子里去。虽然周身气血还不够充足,但是你把这放松,经常调节它,脑子里就有舒服的感觉。
然后把这种舒服向周身扩散,不知不觉就出现高高兴兴、愉愉快快了。过去讲笑笑笑,那是从肉皮上来做的,喜悦的心情不深,而从内眼角里边这么放松,眉开眼笑,从眼珠里连着放松,好了,整个通到心里边去内心就十分愉快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一定活动范围,像喜怒忧思悲恐惊,都跟一定的部位相联系。我们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就要经常注意调节这个地方,没事别皱眉头。我们懂得了这些,就要经常保持眉目舒展,一舒展一放松,从眼里边往外放松,连着心里,心里也舒服了。
11、要心胸开扩,要保持愉快情绪
练功就要这样会自己调整自己,碰到什么事要达观,自己要心胸开扩,保持愉快情绪。
心情愉快干什么?精神愉快能引起气血流通,气血流通损失少了,那气血就充足了。通过方法产生愉快,以后使气血充足,气血充足反过来使得更愉快。再有要经常注意有个愉快的环境,你看哪高高兴兴你就凑份去,佛教不是有个词叫“随喜”吗,随着人家喜,佛教一般讲布施,没那么多钱我也随喜。人家给十个你给半个,或没有东西送别人,也随喜一下。我说句话随着人家高兴。人家高兴你高兴什么?人家高兴我也跟着高兴有什么不好?对人好对自己也好。你不要忘了高兴时对自己身体有好处,气血流通了。人家买了个东西真高兴,人家有东西你高兴什么,你也拿不着?我们就不要落实到物质上去,我们就要那个气氛。让气氛更兴奋一点,这也是一个好事情。
有的人会这个样子,有的人就不会,甚至有人一看人家高兴他生气,这就坏了。你忌妒,人家没事,还高兴哪。跟谁过不去呀?跟自己过不去,你一忌妒气就不通了。忌妒心强的人往往身体都不是太好。偶尔说“我真有点忌妒了。”那不是真的忌妒心理。如果真从心里忌恨,那就坏了。所以看到好,随喜。这是一种。
再一种是想你过去的高兴事。某件事真笑得开心,真高兴,想想那个前因后果,当时的情景,感受。一想回忆起来了,这个回忆可不得了!因为你精神一愉快,身体里边气血就跟着流通。如果你有一个高兴的事情,先认真地体验,一体验脑子打上很深的烙印。这么个舒服、这么个高兴!如果你能感受得很清楚,以后你再一回忆,这种感受来了,身上就变化了。从练功夫讲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功法,把过去的愉快、舒服、内在感受、肉体的感受、精神的感受,一想都想得很真切,身体一下又感受到,如身临其境,那么你身体就起变化了。这一点特别关键。你可别想:“都过去了想它干什么?”帮助你气血流通,长功夫啊!这是很关键的东西。
12、建立健康的情绪,就要培养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也是一个健康的情绪。有一个想法了,要把它坚持下去,定住不改变,那就需要意识里边有力量,这是意识里边的内在的支持力。意识里边没力量,一个念头坚持下去做不到。毅力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要干个事,要克服某道难关,意志不退缩,这叫作毅力,而且毅力要顽强。毅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你就坚持不下来,而这个力量的产生又需要里边的气起作用。
有些人的意志力量不够,老觉得自己不行。这个意念怎么产生的呢?是意志力不够了,物质力量不够了的表現。但是如果你自己随時随地的想着:“我行,能行,再坚持……我比他们都行,没问题,我就要冲过去了,变力量了……”给自己发这样的命令,这就是毅力。
这样从主观上主动去运用意识,毅力的培养就快点。当然完全脱离物质基础也不大容易办到,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就凭毅力也能冲过去!真冲过去的话,那就好多了。意念一动气在里边动没阻力了。这就是毅力。意志力强,它统帅气的力量就强。不过这样也得有物质基础,需要反复练,但是意志本身还是起主动作用的。
13、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方面从练功当中来,另一方面要从生活工作中練出来
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方面从练功当中来,另一方面要从事上来。干什么事不怕困难,有困难冲着去做。我前面讲的是克服自己肉体当中的一些困难要靠意志,克服外界客观事物当中的困难也是一样。碰到什么难题,不屈不挠。有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干事劲足,心里也高兴;一旦碰上困难就不行了。
练气功的人就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己主观战胜客观。在这一点上尼采的“超人”哲学似乎是必要的。超人哲学就是强调自己的意志,你的生活、你碰到的事情就要展现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意志来创造一切,把“自我”扩大了。他的“超人”思想对搞气功是可以利用的,就是重视意志,他叫唯意志论,超人的意志能战胜一切。我们练气功就应该有这么个信心、信念。我的意志能战胜一切,这样来指导你练功,来指导你处事。但不能作为哲学思想,那样唯意志论就成了唯心论了。
我就觉得中国人有好多地方有这个思想。前些年的革命干劲我觉得就带有这么个劲。比如大庆人所说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顽强的毅力。我们干事、练智能功,我就这么讲:在智能功人面前没有干不了的事!现在没条件我创造条件也要干去,有个顽强的意志就没有干不了的事!一下不行两下,两下不行三下,反正都是人干的嘛!哪个事不是人干的?不是人干的还叫事!是人干的我们就该干得了。不会就学,没条件就创。
说个不客气话,我在任何事面前就没有不能干的想法。当然好多事我也没干过,只是在我的脑子里,任何事我都干得了,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就干得了。没有干不了的事。现在好多东西都有规律了,人家发明创造都能创得出,我们学还学不来吗?搞智能功的就要有这么个顽强劲。
(续4)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3)
余 洋
9、怎樣才能建立健康的情緒?
情緒方面的修養,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情緒。
所謂健康的情緒,就是人體氣血比較流通、暢快,處理事務都很自然的一種狀態。前面講的“和諧、歡暢、自然、端莊”的氣功道德內容,這本身都是屬於健康的情緒。
這裏再講健康情緒是指什麼呢?首先要保持一個愉快的心理狀態。這也不是說一下就可以解決得了的,因為愉快是氣血充足、流通的這樣一個內在的物質條件下所引起的心理狀態,或者是精神的一個“自我”感受,如你氣血還沒充足,還流通得不好,你就不容易總那麼愉快。那怎麼辦呢?就要經常注意自己在幾個方面的調節。
第一,調節自己的形體,通過調節形體使內心呈現喜悅的感受。
第二,要培養頑強的意志。
10、建立健康的情緒,要通過調節形體使內心呈現喜悅的感受
調節自己的形體,通過調節形體使內心呈現喜悅的感受。在哪去調節呢?就調節印堂和眼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屬於心,由心來管,而且這個地方跟神經系統聯繫最密切,這最容易把資訊傳到腦子裏邊去。眉間放鬆,鼻根放鬆,內眼角放鬆,氣血就容易進腦子裏去。雖然周身氣血還不夠充足,但是你把這放鬆,經常調節它,腦子裏就有舒服的感覺。
然後把這種舒服向周身擴散,不知不覺就出現高高興興、愉愉快快了。過去講笑笑笑,那是從肉皮上來做的,喜悅的心情不深,而從內眼角裏邊這麼放鬆,眉開眼笑,從眼珠裏連著放鬆,好了,整個通到心裏邊去內心就十分愉快了。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的一定活動範圍,像喜怒憂思悲恐驚,都跟一定的部位相聯繫。我們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就要經常注意調節這個地方,沒事別皺眉頭。我們懂得了這些,就要經常保持眉目舒展,一舒展一放鬆,從眼裏邊往外放鬆,連著心裏,心裏也舒服了。
11、要心胸開擴,要保持愉快情緒
練功就要這樣會自己調整自己,碰到什麼事要達觀,自己要心胸開擴,保持愉快情緒。
心情愉快幹什麼?精神愉快能引起氣血流通,氣血流通損失少了,那氣血就充足了。通過方法產生愉快,以後使氣血充足,氣血充足反過來使得更愉快。再有要經常注意有個愉快的環境,你看哪高高興興你就湊份去,佛教不是有個詞叫“隨喜”嗎,隨著人家喜,佛教一般講佈施,沒那麼多錢我也隨喜。人家給十個你給半個,或沒有東西送別人,也隨喜一下。我說句話隨著人家高興。人家高興你高興什麼?人家高興我也跟著高興有什麼不好?對人好對自己也好。你不要忘了高興時對自己身體有好處,氣血流通了。人家買了個東西真高興,人家有東西你高興什麼,你也拿不著?我們就不要落實到物質上去,我們就要那個氣氛。讓氣氛更興奮一點,這也是一個好事情。
有的人會這個樣子,有的人就不會,甚至有人一看人家高興他生氣,這就壞了。你忌妒,人家沒事,還高興哪。跟誰過不去呀?跟自己過不去,你一忌妒氣就不通了。忌妒心強的人往往身體都不是太好。偶爾說“我真有點忌妒了。”那不是真的忌妒心理。如果真從心裏忌恨,那就壞了。所以看到好,隨喜。這是一種。
再一種是想你過去的高興事。某件事真笑得開心,真高興,想想那個前因後果,當時的情景,感受。一想回憶起來了,這個回憶可不得了!因為你精神一愉快,身體裏邊氣血就跟著流通。如果你有一個高興的事情,先認真地體驗,一體驗腦子打上很深的烙印。這麼個舒服、這麼個高興!如果你能感受得很清楚,以後你再一回憶,這種感受來了,身上就變化了。從練功夫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功法,把過去的愉快、舒服、內在感受、肉體的感受、精神的感受,一想都想得很真切,身體一下又感受到,如身臨其境,那麼你身體就起變化了。這一點特別關鍵。你可別想:“都過去了想它幹什麼?”幫助你氣血流通,長功夫啊!這是很關鍵的東西。
12、建立健康的情緒,就要培養頑強的意志?
頑強的意志也是一個健康的情緒。有一個想法了,要把它堅持下去,定住不改變,那就需要意識裏邊有力量,這是意識裏邊的內在的支持力。意識裏邊沒力量,一個念頭堅持下去做不到。毅力在各個方面都是一樣的。要幹個事,要克服某道難關,意志不退縮,這叫作毅力,而且毅力要頑強。毅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沒有力量你就堅持不下來,而這個力量的產生又需要裏邊的氣起作用。
有些人的意志力量不夠,老覺得自己不行。這個意念怎麼產生的呢?是意志力不夠了,物質力量不夠了的表現。但是如果你自己隨時隨地的想著:“我行,能行,再堅持……我比他們都行,沒問題,我就要衝過去了,變力量了……”給自己發這樣的命令,這就是毅力。
這樣從主觀上主動去運用意識,毅力的培養就快點。當然完全脫離物質基礎也不大容易辦到,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就憑毅力也能沖過去!真沖過去的話,那就好多了。意念一動氣在裏邊動沒阻力了。這就是毅力。意志力強,它統帥氣的力量就強。不過這樣也得有物質基礎,需要反復練,但是意志本身還是起主動作用的。
13、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方面從練功當中來,另一方面要從生活工作中練出來
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方面從練功當中來,另一方面要從事上來。幹什麼事不怕困難,有困難沖著去做。我前面講的是克服自己肉體當中的一些困難要靠意志,克服外界客觀事物當中的困難也是一樣。碰到什麼難題,不屈不撓。有的人在順利的時候,幹事勁足,心裏也高興;一旦碰上困難就不行了。
練氣功的人就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使自己主觀戰勝客觀。在這一點上尼采的“超人”哲學似乎是必要的。超人哲學就是強調自己的意志,你的生活、你碰到的事情就要展現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意志來創造一切,把“自我”擴大了。他的“超人”思想對搞氣功是可以利用的,就是重視意志,他叫唯意志論,超人的意志能戰勝一切。我們練氣功就應該有這麼個信心、信念。我的意志能戰勝一切,這樣來指導你練功,來指導你處事。但不能作為哲學思想,那樣唯意志論就成了唯心論了。
我就覺得中國人有好多地方有這個思想。前些年的革命幹勁我覺得就帶有這麼個勁。比如大慶人所說的: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就是頑強的毅力。我們幹事、練智能功,我就這麼講:在智能功人面前沒有幹不了的事!現在沒條件我創造條件也要幹去,有個頑強的意志就沒有幹不了的事!一下不行兩下,兩下不行三下,反正都是人幹的嘛!哪個事不是人幹的?不是人幹的還叫事!是人幹的我們就該幹得了。不會就學,沒條件就創。
說個不客氣話,我在任何事面前就沒有不能幹的想法。當然好多事我也沒幹過,只是在我的腦子裏,任何事我都幹得了,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就幹得了。沒有幹不了的事。現在好多東西都有規律了,人家發明創造都能創得出,我們學還學不來嗎?搞智能功的就要有這麼個頑強勁。
(續4)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29-03-2011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2)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2)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2)
余 洋
4、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
性格有几种情况,在意识上,心理学就讲了四种,主要四种气质。其实要复杂得多。这些都是生下来之后慢慢慢慢环境给造成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就知道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过去讲“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难移不等于不能移,还有不能移的?不用说别的吧,年岁大的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同志,文革时差不多的都挨斗了,那些领导都没个脾气呀,原来当领导时都有每个人的个性,那时红卫兵小将一斗,绝大部分都低着脑袋认罪去了。
我们倒不是说改脾气都得这么改,是通过这个事实来说明,脾气是可以改的,一开始有脾气,慢慢就没脾气了。当然那时没办法,有个别的心里生氣会气出癌症来了,陈毅元帅不就得癌了?大庆的王铁人也得了癌了。但参加練智能功的人,大部分人都会慢慢改变脾气。
再一種情况就是自觉地、快速地改变脾气。最明显的,也最使人能理解的就是解放以前的地下工作者,一些现在做特务间諜工作的,都得改变自己的性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必須改变脾气,性格得广泛适应。我们練智能功的人也是一样,自己的性格、精神面貌、状态等,都得有意识地去改变,要使自己的情绪、脾氣符合智能氣功科學的需要,生活工作的需要。
现在西方的企业挑人,雇员的性格就得符合一定的要求,不然就不会錄用。有的人慢慢就符合这个工作要求了。本来不是这个样子,跟演员一样,有的是性格演员,有的属于素质演员。有的很内向,演内向的角色就演得很好,因演员本人就内向;属于性格演员。有的人比较泼辣,演泼辣人物演得非常好,这都为性格演员。有的属于素质演员,演泼辣的人就显得很泼辣,演内向的人就显得很内向,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运用它,有这个素质,演什么都行。我们搞气功,就得克服你性格的优势而要发挥你素质的优势,形成气功素质,符合气功要求。气功要求是什么样子?要中和,你就要会进入这个角色里边来,要会处理各种问题才
我们智能功人要修养“中和之性”,一方面是克服性格的偏颇,去除坏的习气,这是最低层次的練功修养。病态的性格使得你没有一个正常的态度,有的人会说我没这么明显的病态性格,没病态性格就要注意情绪的修养,安静时你处理事情,性格不怎么偏颇,但是一碰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情绪不平衡了,这时更要注意修养。
5、我们智能功给“情绪”下了个定义是什么?
我们给情绪下了个定义,和心理学的不完全一样,是按智能功的要求下定义的:
“情绪是指激情的延续,使意识活动失去自觉而依附于诱发事件,是意识失去应有的灵明的表现。”
当你有了情绪之后,就说明你的意识不灵明了。我们为什么要讲从情绪这个层面修养?情绪乃人之常情,人没情绪还行吗?还叫人了?我们讲人之常情是现在普通人的情绪,但是应该知道当你一旦情绪起来了,你脑子就不灵明了,就容易把外界事物看偏了,就很难对外界事物进行正确的估计、认识和研究了。当你情绪好时,外界来的事情容易使你高兴,明明是个不好的事情也许认为是好的;当你情绪不好时,对外界事物的评价、认识也容易走向不好的结论上去。这样对我们练功就不适合了,因为练气功就要求保持“中和之性”,“中和之性”就是要做到真正的、彻底的唯物论的反映论,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给它反映成什么样子。因此必须克服情绪对我们的干扰。
有的人一发脾气恼怒时,脑子就乱套了,跟谁都吵,他为什么要嚷呢?他脑子管不住自己了。还有打架的,连劝架的也打。这就是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了。所以我们练功就必须注意当你和外界事物接触和外界起反应的时候,心情要平静,情绪不能时起时伏。
6、看看古人是如何论述情绪对人体以至于练功的影响与情绪的危害
我们在不同的章节讲了情绪的影响、情绪的危害,在这里就不多讲,同学们可以看看书。下面把书上引的《淮南子》的一段话说一说,主要是说对人体以至于练功的影响。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喜和怒这样的情绪是干扰道的,怒干扰,喜也干扰(喜不是指的内心的喜悦,而是说你的精神对外界事物的非常喜欢非常高兴)。
“忧悲者,道之失也”,有忧愁和悲哀就失了道了,离开道了;
“好憎者,心之过也”,喜好什么东西,烦恨什么东西,心就过了;
“嗜欲者,烦之累也”,有了许多嗜欲,把你的心烦连累了,成了累赘;
“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yīn),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得成积,好烦繁多,祸乃相随”,这指的是情绪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后面是说把它改了的效果。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如果精神里没有忧、乐,德就来了。
“通而不变,静之至也。”意识里的精神活动和自身和外面能够通达,但不改变这种状况就是静。
“嗜欲不载,虚之至也。”头脑里边有什么嗜欲、欲望,不在脑子里停留,那就是虚了。
“无所好,平之至也。”什么也没喜好的,也没憎恶的,出现一个平正的、平止的态度。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不让精神和外面的物结合起来使之散开,就纯粹了。
“能此五者”,即做到:心不忧乐、通而不变、嗜欲不载、无所好憎和不与物散这五项
“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共内者也。”通于神明是什么呢?是从人体里边、从内在的精神境界得到的东西,不是从外边来的。
“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从你意识当中来做好决定,用你真正的意识活动来统帅外面,这样,各种事情就都可以照着去做,
“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里边能得到这些东西了,外面干事也就有了收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能做到这样,那你就有了功夫了,身体也会发生变化了。
因此,从理论上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我的情绪不能起,心情不能偏颇,我是练功的必须这么去做,把这个做了之后本身就是功夫。这段话里没讲运气、周天、精气神,而能这么去做,就能“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这本身就是功夫。《淮南子》属于杂家,但它里边好多地方是从道家来阐述儒家,有的是从儒家阐述道家,这一段话是属于儒家的东西。我们要想陶冶性情、修养情绪,就要从理论上认识它的重要性。
7、有了情绪不能控制是气不足的缘故,是自己没有本领的表现?
再要懂得,有了情绪不能控制是气不足的缘故,是自己没有本领的表现。列宁说过一句话:发怒是无能表现。列宁不是搞医学的,不是搞科学的,也不是搞气功的,但是他从哲学的高度观察到这个问题的实质。通过发怒这个情绪也可以看出来,任何情绪都是一样。
有的事情来了发愁,发愁干什么?发愁也是无能的表现,有事解决问题嘛。
憎恨人也是无能的表现。
出了情绪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能耐,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搞气功就更好理解了。因为你气不足,能量不够,要干事干不了,怎么办?这只好动情绪了。情绪本来是要解决问题的,可没那么多能力,气不够使唤就是悲。结住不会动了,就是沉思,思索不开了。这种情绪实际上都是气不足的表现。气非常充足,很流通,情绪就不容易起了。非常非常健康的人,不容易闹情绪,越是不健康的人,越容易动情绪。
大家可以拿这个来衡量,谁闹情绪就说:“你可不健康了,闹病了。”别说神经病,那是骂人的,就说“气病”,气不足了就病了,这也是病态。越是气不足时,身体越弱,越容易有情绪。不同的人情绪不一样。有的人平时本来是和颜悦色的,处理事情井井有条,但是一病了,一干事就不行,处理问题也不合度了,容易着急发脾气。当我们累的时候也容易这个样子。
8、当我们一发现自己情绪不正常了,应该怎么办?
当我们一发现情绪不正常,赶紧自觉贯点气……开始时可以用手,以后用意识就可以了。从混元窍也好,《意元体》也好,一下子到空中、到银河系的深处去,意识往回一收,这样一开、一收,收那么几下就行了。你们念书累了都可以这么调节调节。情绪来了也是这么来调节。要收气,没事就养气,一觉得有情绪了,气不足了就赶紧收气,从意识里一开一合,从《意元体》开、收,气足了你就安定下来了。
这就叫 “自我”调节。懂得这个道理了,气虚就养气,别去发脾气,越发脾气越跑气。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这是搞情绪层次的修养,从理论层次要了解它。知道情绪的害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是气不足,然后针对这两个不足,从理论方面指导我们的实践。
(续3)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2)
余 洋
4、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
性格有幾種情況,在意識上,心理學就講了四種,主要四種氣質。其實要複雜得多。這些都是生下來之後慢慢慢慢環境給造成的。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就知道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過去講“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難移不等於不能移,還有不能移的?不用說別的吧,年歲大的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同志,文革時差不多的都挨鬥了,那些領導都沒個脾氣呀,原來當領導時都有每個人的個性,那時紅衛兵小將一鬥,絕大部分都低著腦袋認罪去了。
我們倒不是說改脾氣都得這麼改,是通過這個事實來說明,脾氣是可以改的,一開始有脾氣,慢慢就沒脾氣了。當然那時沒辦法,有個別的心裏生氣會氣出癌症來了,陳毅元帥不就得癌了?大慶的王鐵人也得了癌了。但參加練智能功的人,大部分人都會慢慢改變脾氣。
再一種情況就是自覺地、快速地改變脾氣。最明顯的,也最使人能理解的就是解放以前的地下工作者,一些現在做特務間諜工作的,都得改變自己的性格,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必須改變脾氣,性格得廣泛適應。我們練智能功的人也是一樣,自己的性格、精神面貌、狀態等,都得有意識地去改變,要使自己的情緒、脾氣符合智能氣功科學的需要,生活工作的需要。
現在西方的企業挑人,雇員的性格就得符合一定的要求,不然就不會錄用。有的人慢慢就符合這個工作要求了。本來不是這個樣子,跟演員一樣,有的是性格演員,有的屬於素質演員。有的很內向,演內向的角色就演得很好,因演員本人就內向;屬於性格演員。有的人比較潑辣,演潑辣人物演得非常好,這都為性格演員。有的屬於素質演員,演潑辣的人就顯得很潑辣,演內向的人就顯得很內向,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去運用它,有這個素質,演什麼都行。我們搞氣功,就得克服你性格的優勢而要發揮你素質的優勢,形成氣功素質,符合氣功要求。氣功要求是什麼樣子?要中和,你就要會進入這個角色裏邊來,要會處理各種問題才
我們智能功人要修養“中和之性”,一方面是克服性格的偏頗,去除壞的習氣,這是最低層次的練功修養。病態的性格使得你沒有一個正常的態度,有的人會說我沒這麼明顯的病態性格,沒病態性格就要注意情緒的修養,安靜時你處理事情,性格不怎麼偏頗,但是一碰到外界刺激的時候,容易出現情緒的波動,情緒不平衡了,這時更要注意修養。
5、我們智能功給“情緒”下了個定義是什麼?
我們給情緒下了個定義,和心理學的不完全一樣,是按智能功的要求下定義的:
“情緒是指激情的延續,使意識活動失去自覺而依附於誘發事件,是意識失去應有的靈明的表現。”
當你有了情緒之後,就說明你的意識不靈明瞭。我們為什麼要講從情緒這個層面修養?情緒乃人之常情,人沒情緒還行嗎?還叫人了?我們講人之常情是現在普通人的情緒,但是應該知道當你一旦情緒起來了,你腦子就不靈明瞭,就容易把外界事物看偏了,就很難對外界事物進行正確的估計、認識和研究了。當你情緒好時,外界來的事情容易使你高興,明明是個不好的事情也許認為是好的;當你情緒不好時,對外界事物的評價、認識也容易走向不好的結論上去。這樣對我們練功就不適合了,因為練氣功就要求保持“中和之性”,“中和之性”就是要做到真正的、徹底的唯物論的反映論,外界是什麼樣子你就給它反映成什麼樣子。因此必須克服情緒對我們的干擾。
有的人一發脾氣惱怒時,腦子就亂套了,跟誰都吵,他為什麼要嚷呢?他腦子管不住自己了。還有打架的,連勸架的也打。這就是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了。所以我們練功就必須注意當你和外界事物接觸和外界起反應的時候,心情要平靜,情緒不能時起時伏。
6、看看古人是如何論述情緒對人體以至於練功的影響與情緒的危害
我們在不同的章節講了情緒的影響、情緒的危害,在這裏就不多講,同學們可以看看書。下面把書上引的《淮南子》的一段話說一說,主要是說對人體以至於練功的影響。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喜和怒這樣的情緒是干擾道的,怒干擾,喜也干擾(喜不是指的內心的喜悅,而是說你的精神對外界事物的非常喜歡非常高興)。
“憂悲者,道之失也”,有憂愁和悲哀就失了道了,離開道了;
“好憎者,心之過也”,喜好什麼東西,煩恨什麼東西,心就過了;
“嗜欲者,煩之累也”,有了許多嗜欲,把你的心煩連累了,成了累贅;
“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喑(yīn),驚怖為狂,憂悲多恚,病得成積,好煩繁多,禍乃相隨”,這指的是情緒的變化對人的影響。後面是說把它改了的效果。
“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如果精神裏沒有憂、樂,德就來了。
“通而不變,靜之至也。”意識裏的精神活動和自身和外面能夠通達,但不改變這種狀況就是靜。
“嗜欲不載,虛之至也。”頭腦裏邊有什麼嗜欲、欲望,不在腦子裏停留,那就是虛了。
“無所好,平之至也。”什麼也沒喜好的,也沒憎惡的,出現一個平正的、平止的態度。
“不與物散,粹之至也。”不讓精神和外面的物結合起來使之散開,就純粹了。
“能此五者”,即做到:心不憂樂、通而不變、嗜欲不載、無所好憎和不與物散這五項
“則通於神明”。“通於神明者,得共內者也。”通於神明是什麼呢?是從人體裏邊、從內在的精神境界得到的東西,不是從外邊來的。
“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廢”,從你意識當中來做好決定,用你真正的意識活動來統帥外面,這樣,各種事情就都可以照著去做,
“中能得之,則外能收之。”裏邊能得到這些東西了,外面幹事也就有了收穫,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之得則五藏甯,思慮平,筋力勁強,耳目聰明……”能做到這樣,那你就有了功夫了,身體也會發生變化了。
因此,從理論上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我的情緒不能起,心情不能偏頗,我是練功的必須這麼去做,把這個做了之後本身就是功夫。這段話裏沒講運氣、周天、精氣神,而能這麼去做,就能“五藏甯,思慮平,筋力勁強,耳目聰明”,這本身就是功夫。《淮南子》屬於雜家,但它裏邊好多地方是從道家來闡述儒家,有的是從儒家闡述道家,這一段話是屬於儒家的東西。我們要想陶冶性情、修養情緒,就要從理論上認識它的重要性。
7、有了情緒不能控制是氣不足的緣故,是自己沒有本領的表現?
再要懂得,有了情緒不能控制是氣不足的緣故,是自己沒有本領的表現。列寧說過一句話:發怒是無能表現。列寧不是搞醫學的,不是搞科學的,也不是搞氣功的,但是他從哲學的高度觀察到這個問題的實質。通過發怒這個情緒也可以看出來,任何情緒都是一樣。
有的事情來了發愁,發愁幹什麼?發愁也是無能的表現,有事解決問題嘛。
憎恨人也是無能的表現。
出了情緒那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沒能耐,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搞氣功就更好理解了。因為你氣不足,能量不夠,要幹事幹不了,怎麼辦?這只好動情緒了。情緒本來是要解決問題的,可沒那麼多能力,氣不夠使喚就是悲。結住不會動了,就是沉思,思索不開了。這種情緒實際上都是氣不足的表現。氣非常充足,很流通,情緒就不容易起了。非常非常健康的人,不容易鬧情緒,越是不健康的人,越容易動情緒。
大家可以拿這個來衡量,誰鬧情緒就說:“你可不健康了,鬧病了。”別說神經病,那是罵人的,就說“氣病”,氣不足了就病了,這也是病態。越是氣不足時,身體越弱,越容易有情緒。不同的人情緒不一樣。有的人平時本來是和顏悅色的,處理事情井井有條,但是一病了,一幹事就不行,處理問題也不合度了,容易著急發脾氣。當我們累的時候也容易這個樣子。
8、當我們一發現自己情緒不正常了,應該怎麼辦?
當我們一發現情緒不正常,趕緊自覺貫點氣……開始時可以用手,以後用意識就可以了。從混元竅也好,《意元體》也好,一下子到空中、到銀河系的深處去,意識往回一收,這樣一開、一收,收那麼幾下就行了。你們念書累了都可以這麼調節調節。情緒來了也是這麼來調節。要收氣,沒事就養氣,一覺得有情緒了,氣不足了就趕緊收氣,從意識裏一開一合,從《意元體》開、收,氣足了你就安定下來了。
這就叫 “自我”調節。懂得這個道理了,氣虛就養氣,別去發脾氣,越發脾氣越跑氣。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努力改變自己。這是搞情緒層次的修養,從理論層次要瞭解它。知道情緒的害處,知道情緒產生的原因是氣不足,然後針對這兩個不足,從理論方面指導我們的實踐。
(續3)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2)
余 洋
4、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
性格有几种情况,在意识上,心理学就讲了四种,主要四种气质。其实要复杂得多。这些都是生下来之后慢慢慢慢环境给造成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就知道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过去讲“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难移不等于不能移,还有不能移的?不用说别的吧,年岁大的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同志,文革时差不多的都挨斗了,那些领导都没个脾气呀,原来当领导时都有每个人的个性,那时红卫兵小将一斗,绝大部分都低着脑袋认罪去了。
我们倒不是说改脾气都得这么改,是通过这个事实来说明,脾气是可以改的,一开始有脾气,慢慢就没脾气了。当然那时没办法,有个别的心里生氣会气出癌症来了,陈毅元帅不就得癌了?大庆的王铁人也得了癌了。但参加練智能功的人,大部分人都会慢慢改变脾气。
再一種情况就是自觉地、快速地改变脾气。最明显的,也最使人能理解的就是解放以前的地下工作者,一些现在做特务间諜工作的,都得改变自己的性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必須改变脾气,性格得广泛适应。我们練智能功的人也是一样,自己的性格、精神面貌、状态等,都得有意识地去改变,要使自己的情绪、脾氣符合智能氣功科學的需要,生活工作的需要。
现在西方的企业挑人,雇员的性格就得符合一定的要求,不然就不会錄用。有的人慢慢就符合这个工作要求了。本来不是这个样子,跟演员一样,有的是性格演员,有的属于素质演员。有的很内向,演内向的角色就演得很好,因演员本人就内向;属于性格演员。有的人比较泼辣,演泼辣人物演得非常好,这都为性格演员。有的属于素质演员,演泼辣的人就显得很泼辣,演内向的人就显得很内向,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运用它,有这个素质,演什么都行。我们搞气功,就得克服你性格的优势而要发挥你素质的优势,形成气功素质,符合气功要求。气功要求是什么样子?要中和,你就要会进入这个角色里边来,要会处理各种问题才
我们智能功人要修养“中和之性”,一方面是克服性格的偏颇,去除坏的习气,这是最低层次的練功修养。病态的性格使得你没有一个正常的态度,有的人会说我没这么明显的病态性格,没病态性格就要注意情绪的修养,安静时你处理事情,性格不怎么偏颇,但是一碰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情绪不平衡了,这时更要注意修养。
5、我们智能功给“情绪”下了个定义是什么?
我们给情绪下了个定义,和心理学的不完全一样,是按智能功的要求下定义的:
“情绪是指激情的延续,使意识活动失去自觉而依附于诱发事件,是意识失去应有的灵明的表现。”
当你有了情绪之后,就说明你的意识不灵明了。我们为什么要讲从情绪这个层面修养?情绪乃人之常情,人没情绪还行吗?还叫人了?我们讲人之常情是现在普通人的情绪,但是应该知道当你一旦情绪起来了,你脑子就不灵明了,就容易把外界事物看偏了,就很难对外界事物进行正确的估计、认识和研究了。当你情绪好时,外界来的事情容易使你高兴,明明是个不好的事情也许认为是好的;当你情绪不好时,对外界事物的评价、认识也容易走向不好的结论上去。这样对我们练功就不适合了,因为练气功就要求保持“中和之性”,“中和之性”就是要做到真正的、彻底的唯物论的反映论,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给它反映成什么样子。因此必须克服情绪对我们的干扰。
有的人一发脾气恼怒时,脑子就乱套了,跟谁都吵,他为什么要嚷呢?他脑子管不住自己了。还有打架的,连劝架的也打。这就是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了。所以我们练功就必须注意当你和外界事物接触和外界起反应的时候,心情要平静,情绪不能时起时伏。
6、看看古人是如何论述情绪对人体以至于练功的影响与情绪的危害
我们在不同的章节讲了情绪的影响、情绪的危害,在这里就不多讲,同学们可以看看书。下面把书上引的《淮南子》的一段话说一说,主要是说对人体以至于练功的影响。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喜和怒这样的情绪是干扰道的,怒干扰,喜也干扰(喜不是指的内心的喜悦,而是说你的精神对外界事物的非常喜欢非常高兴)。
“忧悲者,道之失也”,有忧愁和悲哀就失了道了,离开道了;
“好憎者,心之过也”,喜好什么东西,烦恨什么东西,心就过了;
“嗜欲者,烦之累也”,有了许多嗜欲,把你的心烦连累了,成了累赘;
“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yīn),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得成积,好烦繁多,祸乃相随”,这指的是情绪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后面是说把它改了的效果。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如果精神里没有忧、乐,德就来了。
“通而不变,静之至也。”意识里的精神活动和自身和外面能够通达,但不改变这种状况就是静。
“嗜欲不载,虚之至也。”头脑里边有什么嗜欲、欲望,不在脑子里停留,那就是虚了。
“无所好,平之至也。”什么也没喜好的,也没憎恶的,出现一个平正的、平止的态度。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不让精神和外面的物结合起来使之散开,就纯粹了。
“能此五者”,即做到:心不忧乐、通而不变、嗜欲不载、无所好憎和不与物散这五项
“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共内者也。”通于神明是什么呢?是从人体里边、从内在的精神境界得到的东西,不是从外边来的。
“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从你意识当中来做好决定,用你真正的意识活动来统帅外面,这样,各种事情就都可以照着去做,
“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里边能得到这些东西了,外面干事也就有了收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能做到这样,那你就有了功夫了,身体也会发生变化了。
因此,从理论上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我的情绪不能起,心情不能偏颇,我是练功的必须这么去做,把这个做了之后本身就是功夫。这段话里没讲运气、周天、精气神,而能这么去做,就能“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这本身就是功夫。《淮南子》属于杂家,但它里边好多地方是从道家来阐述儒家,有的是从儒家阐述道家,这一段话是属于儒家的东西。我们要想陶冶性情、修养情绪,就要从理论上认识它的重要性。
7、有了情绪不能控制是气不足的缘故,是自己没有本领的表现?
再要懂得,有了情绪不能控制是气不足的缘故,是自己没有本领的表现。列宁说过一句话:发怒是无能表现。列宁不是搞医学的,不是搞科学的,也不是搞气功的,但是他从哲学的高度观察到这个问题的实质。通过发怒这个情绪也可以看出来,任何情绪都是一样。
有的事情来了发愁,发愁干什么?发愁也是无能的表现,有事解决问题嘛。
憎恨人也是无能的表现。
出了情绪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能耐,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搞气功就更好理解了。因为你气不足,能量不够,要干事干不了,怎么办?这只好动情绪了。情绪本来是要解决问题的,可没那么多能力,气不够使唤就是悲。结住不会动了,就是沉思,思索不开了。这种情绪实际上都是气不足的表现。气非常充足,很流通,情绪就不容易起了。非常非常健康的人,不容易闹情绪,越是不健康的人,越容易动情绪。
大家可以拿这个来衡量,谁闹情绪就说:“你可不健康了,闹病了。”别说神经病,那是骂人的,就说“气病”,气不足了就病了,这也是病态。越是气不足时,身体越弱,越容易有情绪。不同的人情绪不一样。有的人平时本来是和颜悦色的,处理事情井井有条,但是一病了,一干事就不行,处理问题也不合度了,容易着急发脾气。当我们累的时候也容易这个样子。
8、当我们一发现自己情绪不正常了,应该怎么办?
当我们一发现情绪不正常,赶紧自觉贯点气……开始时可以用手,以后用意识就可以了。从混元窍也好,《意元体》也好,一下子到空中、到银河系的深处去,意识往回一收,这样一开、一收,收那么几下就行了。你们念书累了都可以这么调节调节。情绪来了也是这么来调节。要收气,没事就养气,一觉得有情绪了,气不足了就赶紧收气,从意识里一开一合,从《意元体》开、收,气足了你就安定下来了。
这就叫 “自我”调节。懂得这个道理了,气虚就养气,别去发脾气,越发脾气越跑气。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这是搞情绪层次的修养,从理论层次要了解它。知道情绪的害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是气不足,然后针对这两个不足,从理论方面指导我们的实践。
(续3)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2)
余 洋
4、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
性格有幾種情況,在意識上,心理學就講了四種,主要四種氣質。其實要複雜得多。這些都是生下來之後慢慢慢慢環境給造成的。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就知道性格是可以改的,它不是固定的。過去講“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難移不等於不能移,還有不能移的?不用說別的吧,年歲大的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同志,文革時差不多的都挨鬥了,那些領導都沒個脾氣呀,原來當領導時都有每個人的個性,那時紅衛兵小將一鬥,絕大部分都低著腦袋認罪去了。
我們倒不是說改脾氣都得這麼改,是通過這個事實來說明,脾氣是可以改的,一開始有脾氣,慢慢就沒脾氣了。當然那時沒辦法,有個別的心裏生氣會氣出癌症來了,陳毅元帥不就得癌了?大慶的王鐵人也得了癌了。但參加練智能功的人,大部分人都會慢慢改變脾氣。
再一種情況就是自覺地、快速地改變脾氣。最明顯的,也最使人能理解的就是解放以前的地下工作者,一些現在做特務間諜工作的,都得改變自己的性格,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必須改變脾氣,性格得廣泛適應。我們練智能功的人也是一樣,自己的性格、精神面貌、狀態等,都得有意識地去改變,要使自己的情緒、脾氣符合智能氣功科學的需要,生活工作的需要。
現在西方的企業挑人,雇員的性格就得符合一定的要求,不然就不會錄用。有的人慢慢就符合這個工作要求了。本來不是這個樣子,跟演員一樣,有的是性格演員,有的屬於素質演員。有的很內向,演內向的角色就演得很好,因演員本人就內向;屬於性格演員。有的人比較潑辣,演潑辣人物演得非常好,這都為性格演員。有的屬於素質演員,演潑辣的人就顯得很潑辣,演內向的人就顯得很內向,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去運用它,有這個素質,演什麼都行。我們搞氣功,就得克服你性格的優勢而要發揮你素質的優勢,形成氣功素質,符合氣功要求。氣功要求是什麼樣子?要中和,你就要會進入這個角色裏邊來,要會處理各種問題才
我們智能功人要修養“中和之性”,一方面是克服性格的偏頗,去除壞的習氣,這是最低層次的練功修養。病態的性格使得你沒有一個正常的態度,有的人會說我沒這麼明顯的病態性格,沒病態性格就要注意情緒的修養,安靜時你處理事情,性格不怎麼偏頗,但是一碰到外界刺激的時候,容易出現情緒的波動,情緒不平衡了,這時更要注意修養。
5、我們智能功給“情緒”下了個定義是什麼?
我們給情緒下了個定義,和心理學的不完全一樣,是按智能功的要求下定義的:
“情緒是指激情的延續,使意識活動失去自覺而依附於誘發事件,是意識失去應有的靈明的表現。”
當你有了情緒之後,就說明你的意識不靈明瞭。我們為什麼要講從情緒這個層面修養?情緒乃人之常情,人沒情緒還行嗎?還叫人了?我們講人之常情是現在普通人的情緒,但是應該知道當你一旦情緒起來了,你腦子就不靈明瞭,就容易把外界事物看偏了,就很難對外界事物進行正確的估計、認識和研究了。當你情緒好時,外界來的事情容易使你高興,明明是個不好的事情也許認為是好的;當你情緒不好時,對外界事物的評價、認識也容易走向不好的結論上去。這樣對我們練功就不適合了,因為練氣功就要求保持“中和之性”,“中和之性”就是要做到真正的、徹底的唯物論的反映論,外界是什麼樣子你就給它反映成什麼樣子。因此必須克服情緒對我們的干擾。
有的人一發脾氣惱怒時,腦子就亂套了,跟誰都吵,他為什麼要嚷呢?他腦子管不住自己了。還有打架的,連勸架的也打。這就是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了。所以我們練功就必須注意當你和外界事物接觸和外界起反應的時候,心情要平靜,情緒不能時起時伏。
6、看看古人是如何論述情緒對人體以至於練功的影響與情緒的危害
我們在不同的章節講了情緒的影響、情緒的危害,在這裏就不多講,同學們可以看看書。下面把書上引的《淮南子》的一段話說一說,主要是說對人體以至於練功的影響。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喜和怒這樣的情緒是干擾道的,怒干擾,喜也干擾(喜不是指的內心的喜悅,而是說你的精神對外界事物的非常喜歡非常高興)。
“憂悲者,道之失也”,有憂愁和悲哀就失了道了,離開道了;
“好憎者,心之過也”,喜好什麼東西,煩恨什麼東西,心就過了;
“嗜欲者,煩之累也”,有了許多嗜欲,把你的心煩連累了,成了累贅;
“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喑(yīn),驚怖為狂,憂悲多恚,病得成積,好煩繁多,禍乃相隨”,這指的是情緒的變化對人的影響。後面是說把它改了的效果。
“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如果精神裏沒有憂、樂,德就來了。
“通而不變,靜之至也。”意識裏的精神活動和自身和外面能夠通達,但不改變這種狀況就是靜。
“嗜欲不載,虛之至也。”頭腦裏邊有什麼嗜欲、欲望,不在腦子裏停留,那就是虛了。
“無所好,平之至也。”什麼也沒喜好的,也沒憎惡的,出現一個平正的、平止的態度。
“不與物散,粹之至也。”不讓精神和外面的物結合起來使之散開,就純粹了。
“能此五者”,即做到:心不憂樂、通而不變、嗜欲不載、無所好憎和不與物散這五項
“則通於神明”。“通於神明者,得共內者也。”通於神明是什麼呢?是從人體裏邊、從內在的精神境界得到的東西,不是從外邊來的。
“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廢”,從你意識當中來做好決定,用你真正的意識活動來統帥外面,這樣,各種事情就都可以照著去做,
“中能得之,則外能收之。”裏邊能得到這些東西了,外面幹事也就有了收穫,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之得則五藏甯,思慮平,筋力勁強,耳目聰明……”能做到這樣,那你就有了功夫了,身體也會發生變化了。
因此,從理論上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我的情緒不能起,心情不能偏頗,我是練功的必須這麼去做,把這個做了之後本身就是功夫。這段話裏沒講運氣、周天、精氣神,而能這麼去做,就能“五藏甯,思慮平,筋力勁強,耳目聰明”,這本身就是功夫。《淮南子》屬於雜家,但它裏邊好多地方是從道家來闡述儒家,有的是從儒家闡述道家,這一段話是屬於儒家的東西。我們要想陶冶性情、修養情緒,就要從理論上認識它的重要性。
7、有了情緒不能控制是氣不足的緣故,是自己沒有本領的表現?
再要懂得,有了情緒不能控制是氣不足的緣故,是自己沒有本領的表現。列寧說過一句話:發怒是無能表現。列寧不是搞醫學的,不是搞科學的,也不是搞氣功的,但是他從哲學的高度觀察到這個問題的實質。通過發怒這個情緒也可以看出來,任何情緒都是一樣。
有的事情來了發愁,發愁幹什麼?發愁也是無能的表現,有事解決問題嘛。
憎恨人也是無能的表現。
出了情緒那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沒能耐,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搞氣功就更好理解了。因為你氣不足,能量不夠,要幹事幹不了,怎麼辦?這只好動情緒了。情緒本來是要解決問題的,可沒那麼多能力,氣不夠使喚就是悲。結住不會動了,就是沉思,思索不開了。這種情緒實際上都是氣不足的表現。氣非常充足,很流通,情緒就不容易起了。非常非常健康的人,不容易鬧情緒,越是不健康的人,越容易動情緒。
大家可以拿這個來衡量,誰鬧情緒就說:“你可不健康了,鬧病了。”別說神經病,那是罵人的,就說“氣病”,氣不足了就病了,這也是病態。越是氣不足時,身體越弱,越容易有情緒。不同的人情緒不一樣。有的人平時本來是和顏悅色的,處理事情井井有條,但是一病了,一幹事就不行,處理問題也不合度了,容易著急發脾氣。當我們累的時候也容易這個樣子。
8、當我們一發現自己情緒不正常了,應該怎麼辦?
當我們一發現情緒不正常,趕緊自覺貫點氣……開始時可以用手,以後用意識就可以了。從混元竅也好,《意元體》也好,一下子到空中、到銀河系的深處去,意識往回一收,這樣一開、一收,收那麼幾下就行了。你們念書累了都可以這麼調節調節。情緒來了也是這麼來調節。要收氣,沒事就養氣,一覺得有情緒了,氣不足了就趕緊收氣,從意識裏一開一合,從《意元體》開、收,氣足了你就安定下來了。
這就叫 “自我”調節。懂得這個道理了,氣虛就養氣,別去發脾氣,越發脾氣越跑氣。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努力改變自己。這是搞情緒層次的修養,從理論層次要瞭解它。知道情緒的害處,知道情緒產生的原因是氣不足,然後針對這兩個不足,從理論方面指導我們的實踐。
(續3)
28-03-2011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1)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1)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1)
余 洋
2011/03/27 [下午 02:28:35] 中國 上海 孙群:
余洋老师:
您说的很对,我的性格是比较抑郁的。最近我看到一份资料说“一郁三结”:(1)结状腺结节(2)乳腺增生(3)子宫肌瘤。这三项我都全有,很对症我的病情。可是我已经66岁,一生就是这性格,再叫我改性格很难!
我就只好努力练气功,早晨起床先在家蹲墙50分钟,然后再到公园集体练功一个半小时,晚上再撑臂45分钟。身体素质是提高了一些,但是结节还是消不掉。我自己身体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外表也看不出肿块,可医生想叫我动手术,我不甘心!怎麼办好呢?
孫群老師:妳好!
針對你的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給你聽,但這是真人真事。
前几天,有一位美籍華人(女)打電話給我,她的丈夫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在 6年前發現了有腦下垂體腫瘤,夫妻兩個特地跑到中國來,在xx市一個智能氣功的練功點練功,並且每天由氣功老師發氣治疗兩次,但病情未見好轉,而且越來越仍惡化,直至前幾天她的丈夫已經昏迷不醒,不能吃喝,濒臨死亡了,半夜他打電話來找到我,說是一位台灣的朋友介紹她一定要找到我,可能還有一線希望……我當即就給他進行了網路電話調氣,病情有所緩解,第二天我叫她把丈夫送到醫院去,先補充一些水分和營養,看看情況再說。
她对我說,她們好像和智能功沒有什麼缘份,几年的時間下來,住在中國,吃在中國,练在中國,每天練功都練得那麼刻苦,还坚持让老师調氣治疗,抱着希望來的,結果还是不理想……他问我這是為什麼?
我問她:“你的丈夫是不是愛生氣、經常頭痛吃葯?”
她回答說:“是的!”
我又问:“氣功老師有沒有叫你們要改變性格、脾氣?”
她回答說:“没有!”
我又问:“老師有没有给你们讲有关這方面的理論課?”
她回答說:“没有!只是要我們刻苦練功,練各種功法、動作,我们夫妻俩一天沒事就光练功了……練了几年,我不敢說智能功不好,看來我们和智能功無缘吧!”
……………
通过以上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你自認為你練功練得很刻苦,我认為也只不過是練動作比較苦,但是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要比练動作不知要辛苦多少倍!因為這才是剷除你的各種疾病的根源。我說個很不客氣的話,你根本就沒有真正懂得如何通过练智能功來治好疾病,几年都是在那里“瞎练”!
如果不能從意識裏邊去“闹革命”,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你通過練動作所得到的混元氣,有的時候不但不能減輕你的病痛,這些从虛空得來的混元氣,反而会使疾病加重。說得簡單一點,如果你不願意、不能夠從根本上去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的話,你不練智能功,可能還會更好一點。因為你會把练功得來的虛空混元氣用到不好的方面去,適得其反。就像一個喜歡賭博的人一樣,想辦法去多找到一些錢,結果只能夠使他賭得更厲害,输得更慘痛,如果那樣的話,还不如讓他找不到錢更好一些。
因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引用龐明老師的相關論述,公布出來,可能對其他人都會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1、情绪一不正常,就容易使人受伤害,容易使人得病
我们以前面讲过了,情绪对生命活動的影响,是从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这个层次来講的。生命活动得到满足了,气血流通,生命力显得很旺盛,他就显示出了高兴。反过来,精神境界一高兴、一愉快,也能引起气血流通。这两个是相互为用的。如果你生命活动受影响,不旺盛了,那么精神也就萎靡了,里边就出现了不健康的情绪;进而不健康的情绪会影响气的正常。而我们练功以后,就要强调用精神来直接统帅、直接控制整个生命活动。有些人有了情绪之后,我们现在要求要用精神来调整它,因为精神可以影响形体生命活动。
我们練智能功的人应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和了解,从而自觉地解决道德修养的问题。至于里边怎么影响,什么情绪出现什么东西,那就属于情绪致病的问题了。当情绪变化比较小的时候,还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得病,但也使得你不愉快、不舒服。而当精神活动失常达到一定程度,那就容易引起病了。很多病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高度紧张和高度恐惧的情绪所引起的内在变化,有好多地方是相同的(不过从中医道理讲它们是有差别的)。基本上是引起人内分泌的变化,如使血管加压素(一般都是α-酚胺之类的化学药品)增多等等,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加快,身体代谢发生变化,更关键的是能使人的整个抵抗力、免疫力明显降低,身体里边的各种功能调解、植物神经的平衡度失衡。这么一来,人生命健康就受到影响了。
而一般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以为先去练功,练啊、练啊,实际上精神不解决根本就不行。
2、有人可能问:“我光参加練練功,我的坏习气不改行不行?”
我们现在练功光是这么练动作,气血还不好通呢,你再带着坏习气来练功,带着偏颇性格来练功,气血就更不太好通了。如果你不去掉坏习气,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固定兴奋灶,老兴奋着,你不容易静下来,想集中不容易集中。
所以如你现在有各种不好的习气、坏东西,你想带着它那不行,会影响你练功,不改不行!所以,我们練智能功的人,首先性格必须得变,性格不偏頗了,中正了,那才行。
3、有人又說:改变性格、脾氣很难啊!
我们说性格、脾氣的确是难改,如果不难改,就不这么反覆的讲它了。改变性格不偏頗了,就是更高层次的練功啊!其实干什么都难,没有一个事情是不难的,吃饭难不难?
如果你没有一分钱,看你吃饭难不难……;
如果农民不种粮食,沒人给你做饭,让你自己种地、自己收、自己做,看你难不难……;
如果小时候,爸爸妈妈不教你使筷子,看你吃飯难不难……;
外国人说中国人真不简单,拿两根棍就能吃饭!不教拿筷子我拿手抓。那也行啊,回民过库尔班节吃羊肉就拿手抓着吃。一碗热粥你拿手抓抓试试看看你吃飯难不难……吃饭也不那么容易,你也得学、得练。而你的性格,已经形成了,用模子铸成形了,你要改一改它,当然是难。
性格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有人说秉性是天生下来的。告诉同志们,性格改难,但它不是天生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生下来之后一步一步形成的。我们讲道德论、讲意识论时讲了,没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瞪眼的,一生下来就慢慢腾腾的。人的性格是在生下来之后随着意识的形成而慢慢形成的。一般的在胎儿后期《意元体》形成之后,已经可以接受外界事物了。如果妈妈性急,就经常给他打上信息,气进去了。有的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爱哭,一饿了,嘴一动弹,妈妈赶紧往嘴里塞乳头去。孩子哭不一定准是要吃奶,妈妈怕孩子哭,一哭赶紧喂奶。好了,甭多了,过十天半个月,孩子就成急性子了,一哭不给奶就哭得更厉害。有的孩子要哭,妈妈抚摸抚摸,“宝宝啦……”哄一哄,性格会温柔些,你不是用吃东西来满足他的性格要求,而是拿意识来缓解他就不一样了。他一哭,你马上就到了,他脑子里反应的就快,快点来,不快就不舒服,就哭,大了就是个急性子,连吵带闹。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子。
(续2)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1)
余 洋
2011/03/27 [下午 02:28:35] 中國 上海 孫群:
余洋老師:
您說的很對,我的性格是比較抑鬱的。最近我看到一份資料說“一鬱三結”:(1)結狀腺結節(2)乳腺增生(3)子宮肌瘤。這三項我都全有,很對症我的病情。可是我已經66歲,一生就是這性格,再叫我改性格很難!
我就只好努力練氣功,早晨起床先在家蹲牆50分鐘,然後再到公園集體練功一個半小時,晚上再撐臂45分鐘。身體素質是提高了一些,但是結節還是消不掉。我自己身體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外表也看不出腫塊,可醫生想叫我動手術,我不甘心!怎麼辦好呢?
孫群老師:妳好!
針對你的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給你聽,但這是真人真事。
前幾天,有一位美籍華人(女)打電話給我,她的丈夫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在 6年前發現了有腦下垂體腫瘤,夫妻兩個特地跑到中國來,在xx市一個智能氣功的練功點練功,並且每天由氣功老師發氣治療兩次,但病情未見好轉,而且越來越仍惡化,直至前幾天她的丈夫已經昏迷不醒,不能吃喝,瀕臨死亡了,半夜他打電話來找到我,說是一位台灣的朋友介紹她一定要找到我,可能還有一線希望……我當即就給他進行了網路電話調氣,病情有所緩解,第二天我叫她把丈夫送到醫院去,先補充一些水分和營養,看看情況再說。
她對我說,她們好像和智能功沒有什麼緣份,幾年的時間下來,住在中國,吃在中國,練在中國,每天練功都練得那麼刻苦,還堅持讓老師調氣治療,抱著希望來的,結果還是不理想……他問我這是為什麼?
我問她:“你的丈夫是不是愛生氣、經常頭痛吃葯?”
她回答說:“是的!”
我又問:“氣功老師有沒有叫你們要改變性格、脾氣?”
她回答說:“沒有!”
我又問:“老師有沒有給你們講有關這方面的理論課?”
她回答說:“沒有!只是要我們刻苦練功,練各種功法、動作,我們夫妻倆一天沒事就光練功了……練了幾年,我不敢說智能功不好,看來我們和智能功無緣吧!”
……………
通過以上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你自認為你練功練得很刻苦,我認為也只不過是練動作比較苦,但是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要比練動作不知要辛苦多少倍!因為這才是剷除你的各種疾病的根源。我說個很不客氣的話,你根本就沒有真正懂得如何通過練智能功來治好疾病,幾年都是在那裏“瞎練”!
如果不能從意識裏邊去“鬧革命”,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你通過練動作所得到的混元氣,有的時候不但不能減輕你的病痛,這些從虛空得來的混元氣,反而會使疾病加重。說得簡單一點,如果你不願意、不能夠從根本上去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的話,你不練智能功,可能還會更好一點。因為你會把練功得來的虛空混元氣用到不好的方面去,適得其反。就像一個喜歡賭博的人一樣,想辦法去多找到一些錢,結果只能夠使他賭得更厲害,輸得更慘痛,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讓他找不到錢更好一些。
因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引用龐明老師的相關論述,公佈出來,可能對其他人都會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1、情緒一不正常,就容易使人受傷害,容易使人得病
我們以前面講過了,情緒對生命活動的影響,是從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動這個層次來講的。生命活動得到滿足了,氣血流通,生命力顯得很旺盛,他就顯示出了高興。反過來,精神境界一高興、一愉快,也能引起氣血流通。這兩個是相互為用的。如果你生命活動受影響,不旺盛了,那麼精神也就萎靡了,裏邊就出現了不健康的情緒;進而不健康的情緒會影響氣的正常。而我們練功以後,就要強調用精神來直接統帥、直接控制整個生命活動。有些人有了情緒之後,我們現在要求要用精神來調整它,因為精神可以影響形體生命活動。
我們練智能功的人應對這個問題有所認識和瞭解,從而自覺地解決道德修養的問題。至於裏邊怎麼影響,什麼情緒出現什麼東西,那就屬於情緒致病的問題了。當情緒變化比較小的時候,還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得病,但也使得你不愉快、不舒服。而當精神活動失常達到一定程度,那就容易引起病了。很多病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
現代醫學認為高度緊張和高度恐懼的情緒所引起的內在變化,有好多地方是相同的(不過從中醫道理講它們是有差別的)。基本上是引起人內分泌的變化,如使血管加壓素(一般都是α-酚胺之類的化學藥品)增多等等,引起血壓增高,心跳加快,身體代謝發生變化,更關鍵的是能使人的整個抵抗力、免疫力明顯降低,身體裏邊的各種功能調解、植物神經的平衡度失衡。這麼一來,人生命健康就受到影響了。
而一般的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就以為先去練功,練啊、練啊,實際上精神不解決根本就不行。
2、有人可能問:“我光參加練練功,我的壞習氣不改行不行?”
我們現在練功光是這麼練動作,氣血還不好通呢,你再帶著壞習氣來練功,帶著偏頗性格來練功,氣血就更不太好通了。如果你不去掉壞習氣,腦子裏就有這麼一個固定興奮灶,老興奮著,你不容易靜下來,想集中不容易集中。
所以如你現在有各種不好的習氣、壞東西,你想帶著它那不行,會影響你練功,不改不行!所以,我們練智能功的人,首先性格必須得變,性格不偏頗了,中正了,那才行。
3、有人又說:改變性格、脾氣很難啊!
我們說性格、脾氣的確是難改,如果不難改,就不這麼反覆的講它了。改變性格不偏頗了,就是更高層次的練功啊!其實幹什麼都難,沒有一個事情是不難的,吃飯難不難?
如果你沒有一分錢,看你吃飯難不難……;
如果農民不種糧食,沒人給你做飯,讓你自己種地、自己收、自己做,看你難不難……;
如果小時候,爸爸媽媽不教你使筷子,看你吃飯難不難……;
外國人說中國人真不簡單,拿兩根棍就能吃飯!不教拿筷子我拿手抓。那也行啊,回民過庫爾班節吃羊肉就拿手抓著吃。一碗熱粥你拿手抓抓試試看看你吃飯難不難……吃飯也不那麼容易,你也得學、得練。而你的性格,已經形成了,用模子鑄成形了,你要改一改它,當然是難。
性格是不知不覺形成的。有人說秉性是天生下來的。告訴同志們,性格改難,但它不是天生的,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生下來之後一步一步形成的。我們講道德論、講意識論時講了,沒有一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會瞪眼的,一生下來就慢慢騰騰的。人的性格是在生下來之後隨著意識的形成而慢慢形成的。一般的在胎兒後期《意元體》形成之後,已經可以接受外界事物了。如果媽媽性急,就經常給他打上資訊,氣進去了。有的小孩子一生下來就愛哭,一餓了,嘴一動彈,媽媽趕緊往嘴裏塞乳頭去。孩子哭不一定准是要吃奶,媽媽怕孩子哭,一哭趕緊餵奶。好了,甭多了,過十天半個月,孩子就成急性子了,一哭不給奶就哭得更厲害。有的孩子要哭,媽媽撫摸撫摸,“寶寶啦……”哄一哄,性格會溫柔些,你不是用吃東西來滿足他的性格要求,而是拿意識來緩解他就不一樣了。他一哭,你馬上就到了,他腦子裏反應的就快,快點來,不快就不舒服,就哭,大了就是個急性子,連吵帶鬧。有的孩子就不是這樣子。
(續2)
简体文
答孙群老师——改变脾氣、情绪才是真正的練功(1)
余 洋
2011/03/27 [下午 02:28:35] 中國 上海 孙群:
余洋老师:
您说的很对,我的性格是比较抑郁的。最近我看到一份资料说“一郁三结”:(1)结状腺结节(2)乳腺增生(3)子宫肌瘤。这三项我都全有,很对症我的病情。可是我已经66岁,一生就是这性格,再叫我改性格很难!
我就只好努力练气功,早晨起床先在家蹲墙50分钟,然后再到公园集体练功一个半小时,晚上再撑臂45分钟。身体素质是提高了一些,但是结节还是消不掉。我自己身体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外表也看不出肿块,可医生想叫我动手术,我不甘心!怎麼办好呢?
孫群老師:妳好!
針對你的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給你聽,但這是真人真事。
前几天,有一位美籍華人(女)打電話給我,她的丈夫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在 6年前發現了有腦下垂體腫瘤,夫妻兩個特地跑到中國來,在xx市一個智能氣功的練功點練功,並且每天由氣功老師發氣治疗兩次,但病情未見好轉,而且越來越仍惡化,直至前幾天她的丈夫已經昏迷不醒,不能吃喝,濒臨死亡了,半夜他打電話來找到我,說是一位台灣的朋友介紹她一定要找到我,可能還有一線希望……我當即就給他進行了網路電話調氣,病情有所緩解,第二天我叫她把丈夫送到醫院去,先補充一些水分和營養,看看情況再說。
她对我說,她們好像和智能功沒有什麼缘份,几年的時間下來,住在中國,吃在中國,练在中國,每天練功都練得那麼刻苦,还坚持让老师調氣治疗,抱着希望來的,結果还是不理想……他问我這是為什麼?
我問她:“你的丈夫是不是愛生氣、經常頭痛吃葯?”
她回答說:“是的!”
我又问:“氣功老師有沒有叫你們要改變性格、脾氣?”
她回答說:“没有!”
我又问:“老師有没有给你们讲有关這方面的理論課?”
她回答說:“没有!只是要我們刻苦練功,練各種功法、動作,我们夫妻俩一天沒事就光练功了……練了几年,我不敢說智能功不好,看來我们和智能功無缘吧!”
……………
通过以上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你自認為你練功練得很刻苦,我认為也只不過是練動作比較苦,但是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要比练動作不知要辛苦多少倍!因為這才是剷除你的各種疾病的根源。我說個很不客氣的話,你根本就沒有真正懂得如何通过练智能功來治好疾病,几年都是在那里“瞎练”!
如果不能從意識裏邊去“闹革命”,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你通過練動作所得到的混元氣,有的時候不但不能減輕你的病痛,這些从虛空得來的混元氣,反而会使疾病加重。說得簡單一點,如果你不願意、不能夠從根本上去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的話,你不練智能功,可能還會更好一點。因為你會把练功得來的虛空混元氣用到不好的方面去,適得其反。就像一個喜歡賭博的人一樣,想辦法去多找到一些錢,結果只能夠使他賭得更厲害,输得更慘痛,如果那樣的話,还不如讓他找不到錢更好一些。
因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引用龐明老師的相關論述,公布出來,可能對其他人都會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1、情绪一不正常,就容易使人受伤害,容易使人得病
我们以前面讲过了,情绪对生命活動的影响,是从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这个层次来講的。生命活动得到满足了,气血流通,生命力显得很旺盛,他就显示出了高兴。反过来,精神境界一高兴、一愉快,也能引起气血流通。这两个是相互为用的。如果你生命活动受影响,不旺盛了,那么精神也就萎靡了,里边就出现了不健康的情绪;进而不健康的情绪会影响气的正常。而我们练功以后,就要强调用精神来直接统帅、直接控制整个生命活动。有些人有了情绪之后,我们现在要求要用精神来调整它,因为精神可以影响形体生命活动。
我们練智能功的人应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和了解,从而自觉地解决道德修养的问题。至于里边怎么影响,什么情绪出现什么东西,那就属于情绪致病的问题了。当情绪变化比较小的时候,还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得病,但也使得你不愉快、不舒服。而当精神活动失常达到一定程度,那就容易引起病了。很多病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高度紧张和高度恐惧的情绪所引起的内在变化,有好多地方是相同的(不过从中医道理讲它们是有差别的)。基本上是引起人内分泌的变化,如使血管加压素(一般都是α-酚胺之类的化学药品)增多等等,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加快,身体代谢发生变化,更关键的是能使人的整个抵抗力、免疫力明显降低,身体里边的各种功能调解、植物神经的平衡度失衡。这么一来,人生命健康就受到影响了。
而一般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以为先去练功,练啊、练啊,实际上精神不解决根本就不行。
2、有人可能问:“我光参加練練功,我的坏习气不改行不行?”
我们现在练功光是这么练动作,气血还不好通呢,你再带着坏习气来练功,带着偏颇性格来练功,气血就更不太好通了。如果你不去掉坏习气,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固定兴奋灶,老兴奋着,你不容易静下来,想集中不容易集中。
所以如你现在有各种不好的习气、坏东西,你想带着它那不行,会影响你练功,不改不行!所以,我们練智能功的人,首先性格必须得变,性格不偏頗了,中正了,那才行。
3、有人又說:改变性格、脾氣很难啊!
我们说性格、脾氣的确是难改,如果不难改,就不这么反覆的讲它了。改变性格不偏頗了,就是更高层次的練功啊!其实干什么都难,没有一个事情是不难的,吃饭难不难?
如果你没有一分钱,看你吃饭难不难……;
如果农民不种粮食,沒人给你做饭,让你自己种地、自己收、自己做,看你难不难……;
如果小时候,爸爸妈妈不教你使筷子,看你吃飯难不难……;
外国人说中国人真不简单,拿两根棍就能吃饭!不教拿筷子我拿手抓。那也行啊,回民过库尔班节吃羊肉就拿手抓着吃。一碗热粥你拿手抓抓试试看看你吃飯难不难……吃饭也不那么容易,你也得学、得练。而你的性格,已经形成了,用模子铸成形了,你要改一改它,当然是难。
性格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有人说秉性是天生下来的。告诉同志们,性格改难,但它不是天生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生下来之后一步一步形成的。我们讲道德论、讲意识论时讲了,没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瞪眼的,一生下来就慢慢腾腾的。人的性格是在生下来之后随着意识的形成而慢慢形成的。一般的在胎儿后期《意元体》形成之后,已经可以接受外界事物了。如果妈妈性急,就经常给他打上信息,气进去了。有的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爱哭,一饿了,嘴一动弹,妈妈赶紧往嘴里塞乳头去。孩子哭不一定准是要吃奶,妈妈怕孩子哭,一哭赶紧喂奶。好了,甭多了,过十天半个月,孩子就成急性子了,一哭不给奶就哭得更厉害。有的孩子要哭,妈妈抚摸抚摸,“宝宝啦……”哄一哄,性格会温柔些,你不是用吃东西来满足他的性格要求,而是拿意识来缓解他就不一样了。他一哭,你马上就到了,他脑子里反应的就快,快点来,不快就不舒服,就哭,大了就是个急性子,连吵带闹。有的孩子就不是这样子。
(续2)
繁體文
答孫群老師——改變脾氣、情緒才是真正的練功(1)
余 洋
2011/03/27 [下午 02:28:35] 中國 上海 孫群:
余洋老師:
您說的很對,我的性格是比較抑鬱的。最近我看到一份資料說“一鬱三結”:(1)結狀腺結節(2)乳腺增生(3)子宮肌瘤。這三項我都全有,很對症我的病情。可是我已經66歲,一生就是這性格,再叫我改性格很難!
我就只好努力練氣功,早晨起床先在家蹲牆50分鐘,然後再到公園集體練功一個半小時,晚上再撐臂45分鐘。身體素質是提高了一些,但是結節還是消不掉。我自己身體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外表也看不出腫塊,可醫生想叫我動手術,我不甘心!怎麼辦好呢?
孫群老師:妳好!
針對你的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給你聽,但這是真人真事。
前幾天,有一位美籍華人(女)打電話給我,她的丈夫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在 6年前發現了有腦下垂體腫瘤,夫妻兩個特地跑到中國來,在xx市一個智能氣功的練功點練功,並且每天由氣功老師發氣治療兩次,但病情未見好轉,而且越來越仍惡化,直至前幾天她的丈夫已經昏迷不醒,不能吃喝,瀕臨死亡了,半夜他打電話來找到我,說是一位台灣的朋友介紹她一定要找到我,可能還有一線希望……我當即就給他進行了網路電話調氣,病情有所緩解,第二天我叫她把丈夫送到醫院去,先補充一些水分和營養,看看情況再說。
她對我說,她們好像和智能功沒有什麼緣份,幾年的時間下來,住在中國,吃在中國,練在中國,每天練功都練得那麼刻苦,還堅持讓老師調氣治療,抱著希望來的,結果還是不理想……他問我這是為什麼?
我問她:“你的丈夫是不是愛生氣、經常頭痛吃葯?”
她回答說:“是的!”
我又問:“氣功老師有沒有叫你們要改變性格、脾氣?”
她回答說:“沒有!”
我又問:“老師有沒有給你們講有關這方面的理論課?”
她回答說:“沒有!只是要我們刻苦練功,練各種功法、動作,我們夫妻倆一天沒事就光練功了……練了幾年,我不敢說智能功不好,看來我們和智能功無緣吧!”
……………
通過以上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你自認為你練功練得很刻苦,我認為也只不過是練動作比較苦,但是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要比練動作不知要辛苦多少倍!因為這才是剷除你的各種疾病的根源。我說個很不客氣的話,你根本就沒有真正懂得如何通過練智能功來治好疾病,幾年都是在那裏“瞎練”!
如果不能從意識裏邊去“鬧革命”,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你通過練動作所得到的混元氣,有的時候不但不能減輕你的病痛,這些從虛空得來的混元氣,反而會使疾病加重。說得簡單一點,如果你不願意、不能夠從根本上去改變自己的性格脾氣情緒的話,你不練智能功,可能還會更好一點。因為你會把練功得來的虛空混元氣用到不好的方面去,適得其反。就像一個喜歡賭博的人一樣,想辦法去多找到一些錢,結果只能夠使他賭得更厲害,輸得更慘痛,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讓他找不到錢更好一些。
因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引用龐明老師的相關論述,公佈出來,可能對其他人都會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1、情緒一不正常,就容易使人受傷害,容易使人得病
我們以前面講過了,情緒對生命活動的影響,是從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動這個層次來講的。生命活動得到滿足了,氣血流通,生命力顯得很旺盛,他就顯示出了高興。反過來,精神境界一高興、一愉快,也能引起氣血流通。這兩個是相互為用的。如果你生命活動受影響,不旺盛了,那麼精神也就萎靡了,裏邊就出現了不健康的情緒;進而不健康的情緒會影響氣的正常。而我們練功以後,就要強調用精神來直接統帥、直接控制整個生命活動。有些人有了情緒之後,我們現在要求要用精神來調整它,因為精神可以影響形體生命活動。
我們練智能功的人應對這個問題有所認識和瞭解,從而自覺地解決道德修養的問題。至於裏邊怎麼影響,什麼情緒出現什麼東西,那就屬於情緒致病的問題了。當情緒變化比較小的時候,還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得病,但也使得你不愉快、不舒服。而當精神活動失常達到一定程度,那就容易引起病了。很多病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
現代醫學認為高度緊張和高度恐懼的情緒所引起的內在變化,有好多地方是相同的(不過從中醫道理講它們是有差別的)。基本上是引起人內分泌的變化,如使血管加壓素(一般都是α-酚胺之類的化學藥品)增多等等,引起血壓增高,心跳加快,身體代謝發生變化,更關鍵的是能使人的整個抵抗力、免疫力明顯降低,身體裏邊的各種功能調解、植物神經的平衡度失衡。這麼一來,人生命健康就受到影響了。
而一般的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就以為先去練功,練啊、練啊,實際上精神不解決根本就不行。
2、有人可能問:“我光參加練練功,我的壞習氣不改行不行?”
我們現在練功光是這麼練動作,氣血還不好通呢,你再帶著壞習氣來練功,帶著偏頗性格來練功,氣血就更不太好通了。如果你不去掉壞習氣,腦子裏就有這麼一個固定興奮灶,老興奮著,你不容易靜下來,想集中不容易集中。
所以如你現在有各種不好的習氣、壞東西,你想帶著它那不行,會影響你練功,不改不行!所以,我們練智能功的人,首先性格必須得變,性格不偏頗了,中正了,那才行。
3、有人又說:改變性格、脾氣很難啊!
我們說性格、脾氣的確是難改,如果不難改,就不這麼反覆的講它了。改變性格不偏頗了,就是更高層次的練功啊!其實幹什麼都難,沒有一個事情是不難的,吃飯難不難?
如果你沒有一分錢,看你吃飯難不難……;
如果農民不種糧食,沒人給你做飯,讓你自己種地、自己收、自己做,看你難不難……;
如果小時候,爸爸媽媽不教你使筷子,看你吃飯難不難……;
外國人說中國人真不簡單,拿兩根棍就能吃飯!不教拿筷子我拿手抓。那也行啊,回民過庫爾班節吃羊肉就拿手抓著吃。一碗熱粥你拿手抓抓試試看看你吃飯難不難……吃飯也不那麼容易,你也得學、得練。而你的性格,已經形成了,用模子鑄成形了,你要改一改它,當然是難。
性格是不知不覺形成的。有人說秉性是天生下來的。告訴同志們,性格改難,但它不是天生的,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生下來之後一步一步形成的。我們講道德論、講意識論時講了,沒有一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會瞪眼的,一生下來就慢慢騰騰的。人的性格是在生下來之後隨著意識的形成而慢慢形成的。一般的在胎兒後期《意元體》形成之後,已經可以接受外界事物了。如果媽媽性急,就經常給他打上資訊,氣進去了。有的小孩子一生下來就愛哭,一餓了,嘴一動彈,媽媽趕緊往嘴裏塞乳頭去。孩子哭不一定准是要吃奶,媽媽怕孩子哭,一哭趕緊餵奶。好了,甭多了,過十天半個月,孩子就成急性子了,一哭不給奶就哭得更厲害。有的孩子要哭,媽媽撫摸撫摸,“寶寶啦……”哄一哄,性格會溫柔些,你不是用吃東西來滿足他的性格要求,而是拿意識來緩解他就不一樣了。他一哭,你馬上就到了,他腦子裏反應的就快,快點來,不快就不舒服,就哭,大了就是個急性子,連吵帶鬧。有的孩子就不是這樣子。
(續2)
27-03-2011 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简体文
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余 洋
有一位智能功的同道问了我一个问题: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的从何谈起,就如同一个人问你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也很难具体的回答。
我在精读庞明老师的“智能气功科学均已辅导材料”时,看到了老师的一段讲话,摘引下来,作为回答,也不知道能否做到所答为所问,能不能够比较满意的答复这个问题,就算是借花献佛、抛砖引玉吧!
庞明老师说:
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我们智能气功就是和儒家一样,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至于这么多坏东西,怎么去解决,我们按照荀子说的“治气养心之术”写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强调礼。本来他是个儒家人,他曾经主持过三次祭孔,后人说他是法家的。有的人说儒家不讲练功夫,而他却讲了“治气养心之术”。治气、养心这就是后世的练气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气养心不像后世的入静打坐,他是要你从日常生活、行动当中去作。“治气养心之术”要求怎么去做呢?
“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血气刚强容易暴躁,干事情有个冲劲,年青人血气方刚,这样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点,使自己很调和,注意用和来克服这个刚。拿现在的话讲,你为人处事要和和气气,不要暴躁。年轻人、强壮的人有时就含不住,要调和,不能往外散。
“知虑渐深”
这个“知”应该当“智”来讲,“智虑渐深”。以前考虑问题不让考虑太多,心眼太多,考虑问题太深远,都不着边了,非常善于想象。(当然这里边也是有聪明智能在里边,没有聪明智能你让他想也想不了。)
“则一之以易良”
如果考虑问题时,思维活动过于繁杂,那就要简单,思考一个问题要集中,而且要考虑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
很勇猛的人,勇猛过度就容易出现乖戾的性情,什么都不管了,这时就需要用“道顺”来帮助,使之符合于道,忠顺信良恭俭让,拿这个信顺的性格来帮助过于勇猛者,使之不容易过猛、过勇。
“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
有的人急性子,干什么都快当,快得有点沉不住气了,则自己要“节之”,动作要有节律,不能随随便便。
“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心胸比较小的人,自己要开阔心胸。
“卑湿重迟贪利,则抚之以高志。”
意识比较庸俗、低下,性格上慢性子或贪心比较重的人,给他以比较远大的志向,有高尚的情操,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它。
“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
对于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吊儿郎当的这种人,就应该利用老师和好的朋友来约束帮助他。
“怠慢傈弃,则照之以祸灾。”
什么也不在乎,什么都不吝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怕,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人,就容易招灾、祸,要用意念来克制自己,不能那么随随便便,要不然人就完了。
“愚款端悫(què)忠厚,则合之以礼乐”
“愚款端悫”就是太实在了,太实在就不会干事了,简单化,这就得学礼学乐解决问题。人太实心眼,太老实了,要学礼、学乐。音乐能改变人身体里边的精神状况,礼可改变人体外面的状况。让你懂得什么事怎么干,什么事什么心情,从精神到形体到行为,都懂得它的规律了。
“质过于文则野”
老实人本质好,但是太实在了,什么都非常简单,,“质过”本质的东西超过了,“文”呢,不是“文质彬彬”吗?文过于质则吏,官吏、官气的那一套东西。质过于文就野了,有什么就说什么,拿本质东西相见嘛,就没礼貌了。
“通之以思索。”
然后你自己要经常地反复想,这应该怎么办,那应该怎么办。有了礼乐的陶冶,再加上自己去考虑,本质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本质好,只是缺乏别人来教和修养,因此“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这样就解决问题了。这些都是针对如何解治我们性格中的偏颇、不中和的毛病。
“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
治气养心没有比学礼更直捷的了,必须学,它就相当于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样的。
“莫要得师”
还要真正遇到一个好老师,老师会引导你、教你。碰见个老师,如果这老师是个胡涂蛋,越讲把学生讲得越是胡涂。所以得一个好老师很关键。
“莫神一好”
你得从精神上要专一,好(hào)一个东西,不能贪得太多,心没个定处就不行了。能做到这样,有礼有师,自己去努力,精神集中专一,这样做就是养气养心之术了。
荀子在“修身”这一篇里讲了不少自身修养问题,他是从儒家观点这么讲的,从事上来做。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练功到高层次阶段必须如此的。在低层次,按佛家小乘、二乘,都是要脱离人世,到深山老林入静去,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到了佛这个小乘、二乘也不行了;从道家来讲修人仙、地仙时要离开人世,到了天仙时,要上升天仙了,也得到人世当中来磨炼。
从老师以上的讲话中,我体会到我们练智能功想达到一定的层次,单单地练几个动作是不行的,必须在生活当中,面对各种人情世故,按照智能气功科学的道德观来改变自己的性格、情绪、脾气、情趣等等,否则即使一天练24小时,练10年20年,练功也是一直停留在在个低水平上,就是练到死,也可能是一事无成!
利用智能气功来治疗各种疾病,也是如此。光凭练几个动作就想治好自己的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的严重疾病,恐怕也只是一种梦想。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根治好自己的疾病,可以通过练习功法的动作,逐渐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这才是根本之道。如果能从意识当中主动的快速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治病的疗效、功力的提升必然会日新月异。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胡里胡涂练一辈子,也只不过是一个练动作的“糊涂虫”而以!
27-03-2011 写于 台灣 台中
繁體文
智能功到底在練什麼?
余 洋
有一位智能功的同道問了我一個問題:智能功到底在練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的從何談起,就如同一個人問你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也很難具體的回答。
我在精讀龐明老師的“智能氣功科學均已輔導材料”時,看到了老師的一段講話,摘引下來,作為回答,也不知道能否做到所答為所問,能不能夠比較滿意的答復這個問題,就算是借花獻佛、抛磚引玉吧!
龐明老師說:
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我們智能氣功就是和儒家一樣,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的各種問題。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至於這麼多壞東西,怎麼去解決,我們按照荀子說的“治氣養心之術”寫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強調禮。本來他是個儒家人,他曾經主持過三次祭孔,後人說他是法家的。有的人說儒家不講練功夫,而他卻講了“治氣養心之術”。治氣、養心這就是後世的練氣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氣養心不像後世的入靜打坐,他是要你從日常生活、行動當中去作。“治氣養心之術”要求怎麼去做呢?
“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
血氣剛強容易暴躁,幹事情有個沖勁,年青人血氣方剛,這樣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點,使自己很調和,注意用和來克服這個剛。拿現在的話講,你為人處事要和和氣氣,不要暴躁。年輕人、強壯的人有時就含不住,要調和,不能往外散。
“知慮漸深”
這個“知”應該當“智”來講,“智慮漸深”。以前考慮問題不讓考慮太多,心眼太多,考慮問題太深遠,都不著邊了,非常善於想像。(當然這裏邊也是有聰明智能在裏邊,沒有聰明智能你讓他想也想不了。)
“則一之以易良”
如果考慮問題時,思維活動過於繁雜,那就要簡單,思考一個問題要集中,而且要考慮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
很勇猛的人,勇猛過度就容易出現乖戾的性情,什麼都不管了,這時就需要用“道順”來幫助,使之符合于道,忠順信良恭儉讓,拿這個信順的性格來幫助過於勇猛者,使之不容易過猛、過勇。
“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
有的人急性子,幹什麼都快當,快得有點沉不住氣了,則自己要“節之”,動作要有節律,不能隨隨便便。
“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心胸比較小的人,自己要開闊心胸。
“卑濕重遲貪利,則撫之以高志。”
意識比較庸俗、低下,性格上慢性子或貪心比較重的人,給他以比較遠大的志向,有高尚的情操,用這個辦法來解決它。
“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
對於整天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吊兒郎當的這種人,就應該利用老師和好的朋友來約束幫助他。
“怠慢傈棄,則照之以禍災。”
什麼也不在乎,什麼都不吝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怕,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人,就容易招災、禍,要用意念來克制自己,不能那麼隨隨便便,要不然人就完了。
“愚款端愨(què)忠厚,則合之以禮樂”
“愚款端愨”就是太實在了,太實在就不會幹事了,簡單化,這就得學禮學樂解決問題。人太實心眼,太老實了,要學禮、學樂。音樂能改變人身體裏邊的精神狀況,禮可改變人體外面的狀況。讓你懂得什麼事怎麼幹,什麼事什麼心情,從精神到形體到行為,都懂得它的規律了。
“質過於文則野”
老實人本質好,但是太實在了,什麼都非常簡單,,“質過”本質的東西超過了,“文”呢,不是“文質彬彬”嗎?文過於質則吏,官吏、官氣的那一套東西。質過於文就野了,有什麼就說什麼,拿本質東西相見嘛,就沒禮貌了。
“通之以思索。”
然後你自己要經常地反復想,這應該怎麼辦,那應該怎麼辦。有了禮樂的陶冶,再加上自己去考慮,本質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本質好,只是缺乏別人來教和修養,因此“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這樣就解決問題了。這些都是針對如何解治我們性格中的偏頗、不中和的毛病。
“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
治氣養心沒有比學禮更直捷的了,必須學,它就相當於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樣的。
“莫要得師”
還要真正遇到一個好老師,老師會引導你、教你。碰見個老師,如果這老師是個糊塗蛋,越講把學生講得越是糊塗。所以得一個好老師很關鍵。
“莫神一好”
你得從精神上要專一,好(hào)一個東西,不能貪得太多,心沒個定處就不行了。能做到這樣,有禮有師,自己去努力,精神集中專一,這樣做就是養氣養心之術了。
荀子在“修身”這一篇裏講了不少自身修養問題,他是從儒家觀點這麼講的,從事上來做。但是這些東西恰恰是練功到高層次階段必須如此的。在低層次,按佛家小乘、二乘,都是要脫離人世,到深山老林入靜去,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到了佛這個小乘、二乘也不行了;從道家來講修人仙、地仙時要離開人世,到了天仙時,要上升天仙了,也得到人世當中來磨煉。
從老師以上的講話中,我體會到我們練智能功想達到一定的層次,單單地練幾個動作是不行的,必須在生活當中,面對各種人情世故,按照智能氣功科學的道德觀來改變自己的性格、情緒、脾氣、情趣等等,否則即使一天練24小時,練10年20年,練功也是一直停留在在個低水準上,就是練到死,也可能是一事無成!
利用智能氣功來治療各種疾病,也是如此。光憑練幾個動作就想治好自己的疾病,特別是一些慢性的嚴重疾病,恐怕也只是一種夢想。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想根治好自己的疾病,可以通過練習功法的動作,逐漸地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這才是根本之道。如果能從意識當中主動的快速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治病的療效、功力的提升必然會日新月異。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糊裡糊塗練一輩子,也只不過是一個練動作的“糊塗蟲”而以!
27-03-2011 寫於 台灣 台中
简体文
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余 洋
有一位智能功的同道问了我一个问题: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的从何谈起,就如同一个人问你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也很难具体的回答。
我在精读庞明老师的“智能气功科学均已辅导材料”时,看到了老师的一段讲话,摘引下来,作为回答,也不知道能否做到所答为所问,能不能够比较满意的答复这个问题,就算是借花献佛、抛砖引玉吧!
庞明老师说:
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我们智能气功就是和儒家一样,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至于这么多坏东西,怎么去解决,我们按照荀子说的“治气养心之术”写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强调礼。本来他是个儒家人,他曾经主持过三次祭孔,后人说他是法家的。有的人说儒家不讲练功夫,而他却讲了“治气养心之术”。治气、养心这就是后世的练气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气养心不像后世的入静打坐,他是要你从日常生活、行动当中去作。“治气养心之术”要求怎么去做呢?
“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血气刚强容易暴躁,干事情有个冲劲,年青人血气方刚,这样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点,使自己很调和,注意用和来克服这个刚。拿现在的话讲,你为人处事要和和气气,不要暴躁。年轻人、强壮的人有时就含不住,要调和,不能往外散。
“知虑渐深”
这个“知”应该当“智”来讲,“智虑渐深”。以前考虑问题不让考虑太多,心眼太多,考虑问题太深远,都不着边了,非常善于想象。(当然这里边也是有聪明智能在里边,没有聪明智能你让他想也想不了。)
“则一之以易良”
如果考虑问题时,思维活动过于繁杂,那就要简单,思考一个问题要集中,而且要考虑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
很勇猛的人,勇猛过度就容易出现乖戾的性情,什么都不管了,这时就需要用“道顺”来帮助,使之符合于道,忠顺信良恭俭让,拿这个信顺的性格来帮助过于勇猛者,使之不容易过猛、过勇。
“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
有的人急性子,干什么都快当,快得有点沉不住气了,则自己要“节之”,动作要有节律,不能随随便便。
“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心胸比较小的人,自己要开阔心胸。
“卑湿重迟贪利,则抚之以高志。”
意识比较庸俗、低下,性格上慢性子或贪心比较重的人,给他以比较远大的志向,有高尚的情操,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它。
“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
对于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吊儿郎当的这种人,就应该利用老师和好的朋友来约束帮助他。
“怠慢傈弃,则照之以祸灾。”
什么也不在乎,什么都不吝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怕,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人,就容易招灾、祸,要用意念来克制自己,不能那么随随便便,要不然人就完了。
“愚款端悫(què)忠厚,则合之以礼乐”
“愚款端悫”就是太实在了,太实在就不会干事了,简单化,这就得学礼学乐解决问题。人太实心眼,太老实了,要学礼、学乐。音乐能改变人身体里边的精神状况,礼可改变人体外面的状况。让你懂得什么事怎么干,什么事什么心情,从精神到形体到行为,都懂得它的规律了。
“质过于文则野”
老实人本质好,但是太实在了,什么都非常简单,,“质过”本质的东西超过了,“文”呢,不是“文质彬彬”吗?文过于质则吏,官吏、官气的那一套东西。质过于文就野了,有什么就说什么,拿本质东西相见嘛,就没礼貌了。
“通之以思索。”
然后你自己要经常地反复想,这应该怎么办,那应该怎么办。有了礼乐的陶冶,再加上自己去考虑,本质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本质好,只是缺乏别人来教和修养,因此“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这样就解决问题了。这些都是针对如何解治我们性格中的偏颇、不中和的毛病。
“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
治气养心没有比学礼更直捷的了,必须学,它就相当于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样的。
“莫要得师”
还要真正遇到一个好老师,老师会引导你、教你。碰见个老师,如果这老师是个胡涂蛋,越讲把学生讲得越是胡涂。所以得一个好老师很关键。
“莫神一好”
你得从精神上要专一,好(hào)一个东西,不能贪得太多,心没个定处就不行了。能做到这样,有礼有师,自己去努力,精神集中专一,这样做就是养气养心之术了。
荀子在“修身”这一篇里讲了不少自身修养问题,他是从儒家观点这么讲的,从事上来做。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练功到高层次阶段必须如此的。在低层次,按佛家小乘、二乘,都是要脱离人世,到深山老林入静去,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到了佛这个小乘、二乘也不行了;从道家来讲修人仙、地仙时要离开人世,到了天仙时,要上升天仙了,也得到人世当中来磨炼。
从老师以上的讲话中,我体会到我们练智能功想达到一定的层次,单单地练几个动作是不行的,必须在生活当中,面对各种人情世故,按照智能气功科学的道德观来改变自己的性格、情绪、脾气、情趣等等,否则即使一天练24小时,练10年20年,练功也是一直停留在在个低水平上,就是练到死,也可能是一事无成!
利用智能气功来治疗各种疾病,也是如此。光凭练几个动作就想治好自己的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的严重疾病,恐怕也只是一种梦想。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根治好自己的疾病,可以通过练习功法的动作,逐渐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这才是根本之道。如果能从意识当中主动的快速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治病的疗效、功力的提升必然会日新月异。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胡里胡涂练一辈子,也只不过是一个练动作的“糊涂虫”而以!
27-03-2011 写于 台灣 台中
繁體文
智能功到底在練什麼?
余 洋
有一位智能功的同道問了我一個問題:智能功到底在練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的從何談起,就如同一個人問你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也很難具體的回答。
我在精讀龐明老師的“智能氣功科學均已輔導材料”時,看到了老師的一段講話,摘引下來,作為回答,也不知道能否做到所答為所問,能不能夠比較滿意的答復這個問題,就算是借花獻佛、抛磚引玉吧!
龐明老師說:
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我們智能氣功就是和儒家一樣,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的各種問題。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至於這麼多壞東西,怎麼去解決,我們按照荀子說的“治氣養心之術”寫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強調禮。本來他是個儒家人,他曾經主持過三次祭孔,後人說他是法家的。有的人說儒家不講練功夫,而他卻講了“治氣養心之術”。治氣、養心這就是後世的練氣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氣養心不像後世的入靜打坐,他是要你從日常生活、行動當中去作。“治氣養心之術”要求怎麼去做呢?
“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
血氣剛強容易暴躁,幹事情有個沖勁,年青人血氣方剛,這樣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點,使自己很調和,注意用和來克服這個剛。拿現在的話講,你為人處事要和和氣氣,不要暴躁。年輕人、強壯的人有時就含不住,要調和,不能往外散。
“知慮漸深”
這個“知”應該當“智”來講,“智慮漸深”。以前考慮問題不讓考慮太多,心眼太多,考慮問題太深遠,都不著邊了,非常善於想像。(當然這裏邊也是有聰明智能在裏邊,沒有聰明智能你讓他想也想不了。)
“則一之以易良”
如果考慮問題時,思維活動過於繁雜,那就要簡單,思考一個問題要集中,而且要考慮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
很勇猛的人,勇猛過度就容易出現乖戾的性情,什麼都不管了,這時就需要用“道順”來幫助,使之符合于道,忠順信良恭儉讓,拿這個信順的性格來幫助過於勇猛者,使之不容易過猛、過勇。
“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
有的人急性子,幹什麼都快當,快得有點沉不住氣了,則自己要“節之”,動作要有節律,不能隨隨便便。
“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心胸比較小的人,自己要開闊心胸。
“卑濕重遲貪利,則撫之以高志。”
意識比較庸俗、低下,性格上慢性子或貪心比較重的人,給他以比較遠大的志向,有高尚的情操,用這個辦法來解決它。
“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
對於整天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吊兒郎當的這種人,就應該利用老師和好的朋友來約束幫助他。
“怠慢傈棄,則照之以禍災。”
什麼也不在乎,什麼都不吝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怕,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人,就容易招災、禍,要用意念來克制自己,不能那麼隨隨便便,要不然人就完了。
“愚款端愨(què)忠厚,則合之以禮樂”
“愚款端愨”就是太實在了,太實在就不會幹事了,簡單化,這就得學禮學樂解決問題。人太實心眼,太老實了,要學禮、學樂。音樂能改變人身體裏邊的精神狀況,禮可改變人體外面的狀況。讓你懂得什麼事怎麼幹,什麼事什麼心情,從精神到形體到行為,都懂得它的規律了。
“質過於文則野”
老實人本質好,但是太實在了,什麼都非常簡單,,“質過”本質的東西超過了,“文”呢,不是“文質彬彬”嗎?文過於質則吏,官吏、官氣的那一套東西。質過於文就野了,有什麼就說什麼,拿本質東西相見嘛,就沒禮貌了。
“通之以思索。”
然後你自己要經常地反復想,這應該怎麼辦,那應該怎麼辦。有了禮樂的陶冶,再加上自己去考慮,本質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本質好,只是缺乏別人來教和修養,因此“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這樣就解決問題了。這些都是針對如何解治我們性格中的偏頗、不中和的毛病。
“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
治氣養心沒有比學禮更直捷的了,必須學,它就相當於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樣的。
“莫要得師”
還要真正遇到一個好老師,老師會引導你、教你。碰見個老師,如果這老師是個糊塗蛋,越講把學生講得越是糊塗。所以得一個好老師很關鍵。
“莫神一好”
你得從精神上要專一,好(hào)一個東西,不能貪得太多,心沒個定處就不行了。能做到這樣,有禮有師,自己去努力,精神集中專一,這樣做就是養氣養心之術了。
荀子在“修身”這一篇裏講了不少自身修養問題,他是從儒家觀點這麼講的,從事上來做。但是這些東西恰恰是練功到高層次階段必須如此的。在低層次,按佛家小乘、二乘,都是要脫離人世,到深山老林入靜去,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到了佛這個小乘、二乘也不行了;從道家來講修人仙、地仙時要離開人世,到了天仙時,要上升天仙了,也得到人世當中來磨煉。
從老師以上的講話中,我體會到我們練智能功想達到一定的層次,單單地練幾個動作是不行的,必須在生活當中,面對各種人情世故,按照智能氣功科學的道德觀來改變自己的性格、情緒、脾氣、情趣等等,否則即使一天練24小時,練10年20年,練功也是一直停留在在個低水準上,就是練到死,也可能是一事無成!
利用智能氣功來治療各種疾病,也是如此。光憑練幾個動作就想治好自己的疾病,特別是一些慢性的嚴重疾病,恐怕也只是一種夢想。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想根治好自己的疾病,可以通過練習功法的動作,逐漸地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這才是根本之道。如果能從意識當中主動的快速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治病的療效、功力的提升必然會日新月異。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糊裡糊塗練一輩子,也只不過是一個練動作的“糊塗蟲”而以!
27-03-2011 寫於 台灣 台中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26-03-2011 甲状腺肿大要切除吗?(答上海孙群老师问)
甲状腺肿大要切除吗?(答上海孙群老师问)
简体文
甲状腺肿大要切除吗?(答上海孙群老师问)
余 洋
[2011/3/25 下午 12:49:01] 中国 上海孙群:
余洋老师:
我甲状腺结节12mm,并有点状钙化,医生想叫我动手术,可是我不想动手术,我想坚持练智能气功,我现在每天练2到3小时已坚持许多年。
请余洋老师给予指导。
孙群老师:妳好!
甲状腺肿大,根据我多年的气功治疗经验认为是和不适当的情绪压抑有很大的关系,得这种病的人十之八九往往都是:
话到嘴边想说又不说了;
想发脾气骂人,气话到喉头用不骂了;
想哭又不敢、不愿哭出来;
想笑又不敢、不好意思笑出来;
遇到害怕惊吓,想叫又不叫出来;
………
总之,五脏六腑喜、怒、悲、忧、恐的情绪之气,提升到了咽喉的位置,本来应该从口里放出来的,自己又把自己的气憋住了,结果,提升上来的各种气,退回不到原来的位置,只有停留在咽喉这一块,形成了甲状腺的肿大现象。
其实,医生把甲状腺切了,甲状腺真的是很冤枉!因此这种病,在现代医学里面是没有办法治疗的。而且把甲状腺切除之后,还会有很多激素不能产生了,会有一些后遗症。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种过于自控情绪的现象,如果有就一定要改掉,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一哭,当然想生气,就要稍微控制一下,不可以大发脾气,单纯的去练动作,不改变自己的情绪,有很多病都是不容易根除的。
我说的这些,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的病情,如果说对了改一改,甲状腺就很快就能正常了,如果说得不对,你再告诉我,我们再共同找一找原因好吗?
26-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繁體文
甲狀腺腫大要切除嗎?(答上海孫群老師問)
余 洋
[2011/3/25 下午 12:49:01] 中國 上海孫群:
余洋老師:
我甲狀腺結節12mm,並有點狀鈣化,醫生想叫我動手術,可是我不想動手術,我想堅持練智慧氣功,我現在每天練2到3小時已堅持許多年。
請余洋老師給予指導。
孫群老師:妳好!
甲狀腺腫大,根據我多年的氣功治療經驗認為是和不適當的情緒壓抑有很大的關係,得這種病的人十之八九往往都是:
話到嘴邊想說又不說了;
想發脾氣罵人,氣話到喉頭用不罵了;
想哭又不敢、不願哭出來;
想笑又不敢、不好意思笑出來;
遇到害怕驚嚇,想叫又不叫出來;
………
總之,五臟六腑喜、怒、悲、憂、恐的情緒之氣,提升到了咽喉的位置,本來應該從口裏放出來的,自己又把自己的氣憋住了,結果,提升上來的各種氣,退回不到原來的位置,只有停留在咽喉這一塊,形成了甲狀腺的腫大現象。
其實,醫生把甲狀腺切了,甲狀腺真的是很冤枉!因此這種病,在現代醫學裏面是沒有辦法治療的。而且把甲狀腺切除之後,還會有很多激素不能產生了,會有一些後遺症。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這種過於自控情緒的現象,如果有就一定要改掉,想說就說,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一哭,當然想生氣,就要稍微控制一下,不可以大發脾氣,單純的去練動作,不改變自己的情緒,有很多病都是不容易根除的。
我說的這些,並不一定完全適合你的病情,如果說對了改一改,甲狀腺就很快就能正常了,如果說得不對,你再告訴我,我們再共同找一找原因好嗎?
26-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简体文
甲状腺肿大要切除吗?(答上海孙群老师问)
余 洋
[2011/3/25 下午 12:49:01] 中国 上海孙群:
余洋老师:
我甲状腺结节12mm,并有点状钙化,医生想叫我动手术,可是我不想动手术,我想坚持练智能气功,我现在每天练2到3小时已坚持许多年。
请余洋老师给予指导。
孙群老师:妳好!
甲状腺肿大,根据我多年的气功治疗经验认为是和不适当的情绪压抑有很大的关系,得这种病的人十之八九往往都是:
话到嘴边想说又不说了;
想发脾气骂人,气话到喉头用不骂了;
想哭又不敢、不愿哭出来;
想笑又不敢、不好意思笑出来;
遇到害怕惊吓,想叫又不叫出来;
………
总之,五脏六腑喜、怒、悲、忧、恐的情绪之气,提升到了咽喉的位置,本来应该从口里放出来的,自己又把自己的气憋住了,结果,提升上来的各种气,退回不到原来的位置,只有停留在咽喉这一块,形成了甲状腺的肿大现象。
其实,医生把甲状腺切了,甲状腺真的是很冤枉!因此这种病,在现代医学里面是没有办法治疗的。而且把甲状腺切除之后,还会有很多激素不能产生了,会有一些后遗症。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种过于自控情绪的现象,如果有就一定要改掉,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一哭,当然想生气,就要稍微控制一下,不可以大发脾气,单纯的去练动作,不改变自己的情绪,有很多病都是不容易根除的。
我说的这些,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的病情,如果说对了改一改,甲状腺就很快就能正常了,如果说得不对,你再告诉我,我们再共同找一找原因好吗?
26-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繁體文
甲狀腺腫大要切除嗎?(答上海孫群老師問)
余 洋
[2011/3/25 下午 12:49:01] 中國 上海孫群:
余洋老師:
我甲狀腺結節12mm,並有點狀鈣化,醫生想叫我動手術,可是我不想動手術,我想堅持練智慧氣功,我現在每天練2到3小時已堅持許多年。
請余洋老師給予指導。
孫群老師:妳好!
甲狀腺腫大,根據我多年的氣功治療經驗認為是和不適當的情緒壓抑有很大的關係,得這種病的人十之八九往往都是:
話到嘴邊想說又不說了;
想發脾氣罵人,氣話到喉頭用不罵了;
想哭又不敢、不願哭出來;
想笑又不敢、不好意思笑出來;
遇到害怕驚嚇,想叫又不叫出來;
………
總之,五臟六腑喜、怒、悲、憂、恐的情緒之氣,提升到了咽喉的位置,本來應該從口裏放出來的,自己又把自己的氣憋住了,結果,提升上來的各種氣,退回不到原來的位置,只有停留在咽喉這一塊,形成了甲狀腺的腫大現象。
其實,醫生把甲狀腺切了,甲狀腺真的是很冤枉!因此這種病,在現代醫學裏面是沒有辦法治療的。而且把甲狀腺切除之後,還會有很多激素不能產生了,會有一些後遺症。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這種過於自控情緒的現象,如果有就一定要改掉,想說就說,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一哭,當然想生氣,就要稍微控制一下,不可以大發脾氣,單純的去練動作,不改變自己的情緒,有很多病都是不容易根除的。
我說的這些,並不一定完全適合你的病情,如果說對了改一改,甲狀腺就很快就能正常了,如果說得不對,你再告訴我,我們再共同找一找原因好嗎?
26-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25-03-2011 “合十手”的作用是什么?(精义答疑104)
“合十手”的作用是什么?(精义答疑104)
简体文
“合十手”的作用是什么?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31)、“定印”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1、“定印”,在佛家功里用得比较多。掌心向上,一手的手指重迭于另一手的指掌上。
2、左手在右手上面也行,右手在左手上面也行,两手手指互搭,手指一般不超过另一只手当中的横纹。
3、两指掌不要求是平的,自然一放就行了。大拇指轻轻地碰上(应该是似接非接。练功一般不主张留长指甲),碰得越轻微越好,接触得越轻微,气感越强;按的力量越大,气感越弱。
4、如果两手不重迭死,也是轻轻地接触一点点,用上边手指背的汗毛接触下变得手,那样更好,气感会更强一点。否则,压死了,气感就小。总之以不接触死,似乎接触又没接触的状况下气感最强。
“定印”──入定的印,是个最普通的印,一般来说能帮助精神安定。
(1032)、“定印”又可以演变成哪几种手印?
1、“弥陀定印”:如果大拇指与食指掐成指环诀,然后再两手对着拿起来,就称为弥陀定印。
2、“降魔印”: “弥陀定印”一般左手压右手称为降魔印;
3、“吉祥印”:右手压左手称为吉祥印。
这些都属“定印”,不过是起这么个名字,给人们加深印象。我想这是手印法进入中国以后的称呼,印度的不会是这个样子。因为从中医来讲,左手和右手有气血阴阳的区别。这问题不细讲。
(1033)、“太极印”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太极印,也叫太极合印手。
一个拇指按于另一个手的劳宫穴,两个虎口交叉,然后这个手的掌指自然放在那个手的手背上。里边手的拇指涅在本手中指中节。太极合印手一般是手心向下放到腿上。
有的个别门派说掌心向内,掌心向内手就放在肚脐上了,当然拿高点也可以。太极合印手按劳宫穴,是为了更好地安神。对于有火气的人,用这个印比定印要好,因为劳宫穴有清火的作用,加上手心向下,能使气往下降,起到清火降火的作用。
(1034)、“合十手”的手势是怎样的?
1、“合十手”就是作揖,两个小臂连成个“一”字,跟合起来的手掌一横一竖形成个十字。
2、“合十手”佛家早就有,作揖叫“合十”,磕头叫“和南”。
如果大家看佛教书说弟子“和南”,那就是徒弟给老师磕头呢。徒弟一见老师都是要磕头的,有大磕头、有小磕头。
3、“小磕头”是普通的磕头,脑袋碰地。
4、“大磕头”是将整个身体趴在地上,往下一出溜“──” 一趴,把手放在地上,掌心对额头,以额碰手。现在密宗还是这样磕头。
5、练武功的“合十手”,大臂腰抬得跟肩一样平,这是走上田。像少林武功就是这样子。这样做要累一点。过去讲“横担降魔杵,合十手当胸”。庙里边前王殿,在弥勒佛后边带个大宝剑的护法叫韦陀,他那个“合十手”的两大臂就是平的。那属于佛家功,佛家注重上田,手一起来要和上田合住,“合十手”当胸。
6、“合十”的时候也有点学问。练武功的两手要使劲压死它,而练内功要轻轻地碰上,似接非接,尤其是中指。有的在中指节上相交,有的在中指肚的尖上相交,有的在中指根相交,但不能再往下了。这么轻轻地点着,手就微微地颤动,它是帮助内气发动的。
7、我们智能功要用中指尖指肚当中这个地方。两手接触得很轻,但意念比较重,气就动起来了。如果有些人还不行,说明气还不那么足,那就用中魁处轻轻接触,气感就强了。
过去很多东西都有窍门,这么讲手诀,是第一次公开讲。以后我们再“合十”的时候,就不能随随便便往里合,而要带着意念。做“合十手”用中指某一点先接触,慢慢整个手接触,越轻越虚意念越集中。
练内功就有这么个特点,越虚气越足,效果越好。越用力效果越慢、越差。
(1035)、“合十手”的作用是什么?
1、“合十”,本是礼节上的动作,是小礼。普通道友相见,都是练功的人,“合十”以示客气、礼貌。一“合十”,一方面大拇指正对胸部膻中穴,把气收住了。(以前无论佛家道家都讲有坛,要有坛主摆坛、设坛,主坛练功。坛是练功搭的台子。)
2、另一方面,一“合十”,两掌的气环流了,内气外气都没有散,成为一个整体,大家连成一个练功的气场。结合智能功场的效应,我想它应该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姿势对内气外气收敛得比较好,使气不往外散,一安定,气场就很宁静了。
不然一见面边说“来了,来了!”边向对方招手,在有功夫的人,手这么一比划,就把气打过去了,若不熟,对方还以为你用气打他呢,两个人就拼命了。
“合十手”把气往里收着,有气场相互影响,就不会有杀气和攻击的力量。所以将来人们还可能使用“合十”这个礼节。“合十”比握手好,可以避免由于手不干净,或有人有传染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1036)、“无像手”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无像手。无像就是没有形像,即没有特殊手势,哪儿都很自然。
1、一般地都是两掌心向上,放在腿上,手自然放松、微微有一点拢着、虚着。天也没形像,掌心也没形像,空起来了,容易什么杂念也不起。
2、掌心向上还有吸收天气的作用。过去讲“说放下就放下”,从意识方面,把意识放下不想了,从手来说,放下是无像了,变得无形无像,非常清静。无像手可以使心空下来,容易入静,容易走静功。懂得这个道理了,手往下一放,手一空脑袋想“无像”,也就空了。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一般的无像手。
3、另外就是练武功的无像手。武功里边佛门三掌:般若掌、无像掌、金刚掌。其中练无像掌是手往下一放,心里安静,然后意念转手上24节。一年24节气是一个周天,一天24小时也是一个周天。24节的转法《功法学》上有。
他们练功时,砖上放块豆腐,隔着豆腐把砖打碎而豆腐不碎,再隔一层豆腐一层砖,能把最下面那层砖打碎。这种佛门气功无像掌的功夫,它的入门就是从这里练起来的。从一个手用意念转完24节之后,到肩上来,从肩道另一侧胸(一般不过头),过乳房往下降到腿,从脚到地底下去。这个手完了从另一个手重新开始。这24节要想得很清楚才行。就光练这个没有三年也练不出来。
但有的人想手上关节的顺序还想不好,什么道理呢?脑子里边意识的选择性、定向性还不够灵敏,意念和身体各个部分结合得不够密切。当然我们并不注重去练武功。
(1037)、“子午连环诀”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子午连环诀。“子”和“午”正当阴阳交通,经络主时,某个经络主哪个一个时辰。手指按经络来数,四指根操作数时,中指根算丑时,二指根为寅时,等等(可参阅《概论》第四章)。
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的流注次序为:子时为胆经,丑时为肝经,寅时属于肺经,卯时属大肠经,辰时属胃经,巳时属脾经,午时属心经,未时为小肠经,申时属膀胱经,酉时属肾经,戌时属心包经,亥时属三焦经。子午连环诀就是用左手的拇指掐住午时(这时形成一个指环),右手的拇指从(左手指环)里边,伸进去掐左手子时,用左手中指的中节顶着右手子时,然后,手自然放下来就行了。
一般掌心向内放在肚脐上比较好,手别放得太高。左手掐中指诀时不是直接掐中指,而是用拇指从子开始,再到丑,到中指二节、食指二节、食指三节、中指三节,然后掐住午时,这称作子午斗诀。如此一连可以把气连得更好一些。过去说这么掐是请北斗七星的,北斗七星是七个大神仙,说七星一转,天体都跟着它转。那是迷信说法,其实不是天体跟着它转,它们都是恒星,是地球自转。
(1038)、“大力金刚印”的手势与是什么?
大力金刚印。大力金刚印跟定印差不多。两手拇指端相连,其余四个手指头一交叉,就成了大力金刚印。过去练武功,要练两个手的力量,所以把手都叉死了。大力金刚印的拇指要尽量往上拱,不要往下瘪。
(1039)、为什么说,三心并站庄的手势是包容混元的“混元合印手”?
手印法就给同学们说这么多。这些手印法,都是传统功法里比较常用的,一般的书就画个图,怎么做没有讲,每个手印的要领就更没有了。
有人问:“庞老师,这么多手印法我们为什么不用?”因为我们不练静功,就练三心并站庄。我体会,我们三心并站庄的手势比较好。这个手势我没给它起名,原来也没个名。
实际这手势是个全部的混元。过去有混元咒,它认为身体每个部位都有神名。头发有发神,眼有眼神,耳有耳神等等。从上到下把神都念一遍,然后混合到一起,成为混元咒。其实是让你用意念想,就是混元功法。我们这个手势就是个混元,十指一接,手上有六经,手有对应着脚(但我们这里不是从十二经络走的,是从三阴三阳走的),阴阳再一转化,三阴三阳变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一个太极生化为三,函三归一,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阴和阳两个都是三,一合起来成个整的,合成混元。三心并站庄的手势是包容的混元,混元合印手是合印的混元。
(1040)、什么是“卧式”练功?
即躺着练的姿势。躺着的姿势无非两种:仰卧和侧卧,没有看到书本上有趴着的。就连仰式,过去很多气功师都反对,说“仰如尸”,跟挺尸一样,但也有些书本上主张仰式的,像我们讲的“还阳卧”就是传统的东西。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更容易放松,气容易通。
(续105)
繁體文
“合十手”的作用是什麼?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31)、“定印”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1、“定印”,在佛家功裏用得比較多。掌心向上,一手的手指重迭於另一手的指掌上。
2、左手在右手上面也行,右手在左手上面也行,兩手手指互搭,手指一般不超過另一隻手當中的橫紋。
3、兩指掌不要求是平的,自然一放就行了。大拇指輕輕地碰上(應該是似接非接。練功一般不主張留長指甲),碰得越輕微越好,接觸得越輕微,氣感越強;按的力量越大,氣感越弱。
4、如果兩手不重迭死,也是輕輕地接觸一點點,用上邊手指背的汗毛接觸下變得手,那樣更好,氣感會更強一點。否則,壓死了,氣感就小。總之以不接觸死,似乎接觸又沒接觸的狀況下氣感最強。
“定印”──入定的印,是個最普通的印,一般來說能幫助精神安定。
(1032)、“定印”又可以演變成哪幾種手印?
1、“彌陀定印”:如果大拇指與食指掐成指環訣,然後再兩手對著拿起來,就稱為彌陀定印。
2、“降魔印”: “彌陀定印”一般左手壓右手稱為降魔印;
3、“吉祥印”:右手壓左手稱為吉祥印。
這些都屬“定印”,不過是起這麼個名字,給人們加深印象。我想這是手印法進入中國以後的稱呼,印度的不會是這個樣子。因為從中醫來講,左手和右手有氣血陰陽的區別。這問題不細講。
(1033)、“太極印”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太極印,也叫太極合印手。
一個拇指按於另一個手的勞宮穴,兩個虎口交叉,然後這個手的掌指自然放在那個手的手背上。裏邊手的拇指涅在本手中指中節。太極合印手一般是手心向下放到腿上。
有的個別門派說掌心向內,掌心向內手就放在肚臍上了,當然拿高點也可以。太極合印手按勞宮穴,是為了更好地安神。對於有火氣的人,用這個印比定印要好,因為勞宮穴有清火的作用,加上手心向下,能使氣往下降,起到清火降火的作用。
(1034)、“合十手”的手勢是怎樣的?
1、“合十手”就是作揖,兩個小臂連成個“一”字,跟合起來的手掌一橫一豎形成個十字。
2、“合十手”佛家早就有,作揖叫“合十”,磕頭叫“和南”。
如果大家看佛教書說弟子“和南”,那就是徒弟給老師磕頭呢。徒弟一見老師都是要磕頭的,有大磕頭、有小磕頭。
3、“小磕頭”是普通的磕頭,腦袋碰地。
4、“大磕頭”是將整個身體趴在地上,往下一出溜“──” 一趴,把手放在地上,掌心對額頭,以額碰手。現在密宗還是這樣磕頭。
5、練武功的“合十手”,大臂腰抬得跟肩一樣平,這是走上田。像少林武功就是這樣子。這樣做要累一點。過去講“橫擔降魔杵,合十手當胸”。廟裏邊前王殿,在彌勒佛後邊帶個大寶劍的護法叫韋陀,他那個“合十手”的兩大臂就是平的。那屬於佛家功,佛家注重上田,手一起來要和上田合住,“合十手”當胸。
6、“合十”的時候也有點學問。練武功的兩手要使勁壓死它,而練內功要輕輕地碰上,似接非接,尤其是中指。有的在中指節上相交,有的在中指肚的尖上相交,有的在中指根相交,但不能再往下了。這麼輕輕地點著,手就微微地顫動,它是幫助內氣發動的。
7、我們智能功要用中指尖指肚當中這個地方。兩手接觸得很輕,但意念比較重,氣就動起來了。如果有些人還不行,說明氣還不那麼足,那就用中魁處輕輕接觸,氣感就強了。
過去很多東西都有竅門,這麼講手訣,是第一次公開講。以後我們再“合十”的時候,就不能隨隨便便往裏合,而要帶著意念。做“合十手”用中指某一點先接觸,慢慢整個手接觸,越輕越虛意念越集中。
練內功就有這麼個特點,越虛氣越足,效果越好。越用力效果越慢、越差。
(1035)、“合十手”的作用是什麼?
1、“合十”,本是禮節上的動作,是小禮。普通道友相見,都是練功的人,“合十”以示客氣、禮貌。一“合十”,一方面大拇指正對胸部膻中穴,把氣收住了。(以前無論佛家道家都講有壇,要有壇主擺壇、設壇,主壇練功。壇是練功搭的臺子。)
2、另一方面,一“合十”,兩掌的氣環流了,內氣外氣都沒有散,成為一個整體,大家連成一個練功的氣場。結合智能功場的效應,我想它應該是這個意思。因為這個姿勢對內氣外氣收斂得比較好,使氣不往外散,一安定,氣場就很寧靜了。
不然一見面邊說“來了,來了!”邊向對方招手,在有功夫的人,手這麼一比劃,就把氣打過去了,若不熟,對方還以為你用氣打他呢,兩個人就拼命了。
“合十手”把氣往裏收著,有氣場相互影響,就不會有殺氣和攻擊的力量。所以將來人們還可能使用“合十”這個禮節。“合十”比握手好,可以避免由於手不乾淨,或有人有傳染病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1036)、“無像手”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無像手。無像就是沒有形像,即沒有特殊手勢,哪兒都很自然。
1、一般地都是兩掌心向上,放在腿上,手自然放鬆、微微有一點攏著、虛著。天也沒形像,掌心也沒形像,空起來了,容易什麼雜念也不起。
2、掌心向上還有吸收天氣的作用。過去講“說放下就放下”,從意識方面,把意識放下不想了,從手來說,放下是無像了,變得無形無像,非常清靜。無像手可以使心空下來,容易入靜,容易走靜功。懂得這個道理了,手往下一放,手一空腦袋想“無像”,也就空了。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一般的無像手。
3、另外就是練武功的無像手。武功裏邊佛門三掌:般若掌、無像掌、金剛掌。其中練無像掌是手往下一放,心裏安靜,然後意念轉手上24節。一年24節氣是一個周天,一天24小時也是一個周天。24節的轉法《功法學》上有。
他們練功時,磚上放塊豆腐,隔著豆腐把磚打碎而豆腐不碎,再隔一層豆腐一層磚,能把最下面那層磚打碎。這種佛門氣功無像掌的功夫,它的入門就是從這裏練起來的。從一個手用意念轉完24節之後,到肩上來,從肩道另一側胸(一般不過頭),過乳房往下降到腿,從腳到地底下去。這個手完了從另一個手重新開始。這24節要想得很清楚才行。就光練這個沒有三年也練不出來。
但有的人想手上關節的順序還想不好,什麼道理呢?腦子裏邊意識的選擇性、定向性還不夠靈敏,意念和身體各個部分結合得不夠密切。當然我們並不注重去練武功。
(1037)、“子午連環訣”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子午連環訣。“子”和“午”正當陰陽交通,經絡主時,某個經絡主哪個一個時辰。手指按經絡來數,四指根運算元時,中指根算丑時,二指根為寅時,等等(可參閱《概論》第四章)。
十二經脈與十二時辰的流注次序為:子時為膽經,丑時為肝經,寅時屬於肺經,卯時屬大腸經,辰時屬胃經,巳時屬脾經,午時屬心經,未時為小腸經,申時屬膀胱經,酉時屬腎經,戌時屬心包經,亥時屬三焦經。子午連環訣就是用左手的拇指掐住午時(這時形成一個指環),右手的拇指從(左手指環)裏邊,伸進去掐左手子時,用左手中指的中節頂著右手子時,然後,手自然放下來就行了。
一般掌心向內放在肚臍上比較好,手別放得太高。左手掐中指訣時不是直接掐中指,而是用拇指從子開始,再到醜,到中指二節、食指二節、食指三節、中指三節,然後掐住午時,這稱作子午鬥訣。如此一連可以把氣連得更好一些。過去說這麼掐是請北斗七星的,北斗七星是七個大神仙,說七星一轉,天體都跟著它轉。那是迷信說法,其實不是天體跟著它轉,它們都是恒星,是地球自轉。
(1038)、“大力金剛印”的手勢與是什麼?
大力金剛印。大力金剛印跟定印差不多。兩手拇指端相連,其餘四個手指頭一交叉,就成了大力金剛印。過去練武功,要練兩個手的力量,所以把手都叉死了。大力金剛印的拇指要儘量往上拱,不要往下癟。
(1039)、為什麼說,三心並站莊的手勢是包容混元的“混元合印手”?
手印法就給同學們說這麼多。這些手印法,都是傳統功法裏比較常用的,一般的書就畫個圖,怎麼做沒有講,每個手印的要領就更沒有了。
有人問:“龐老師,這麼多手印法我們為什麼不用?”因為我們不練靜功,就練三心並站莊。我體會,我們三心並站莊的手勢比較好。這個手勢我沒給它起名,原來也沒個名。
實際這手勢是個全部的混元。過去有混元咒,它認為身體每個部位都有神名。頭髮有發神,眼有眼神,耳有耳神等等。從上到下把神都念一遍,然後混合到一起,成為混元咒。其實是讓你用意念想,就是混元功法。我們這個手勢就是個混元,十指一接,手上有六經,手有對應著腳(但我們這裏不是從十二經絡走的,是從三陰三陽走的),陰陽再一轉化,三陰三陽變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厥陰、陽明。一個太極生化為三,函三歸一,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陰和陽兩個都是三,一合起來成個整的,合成混元。三心並站莊的手勢是包容的混元,混元合印手是合印的混元。
(1040)、什麼是“臥式”練功?
即躺著練的姿勢。躺著的姿勢無非兩種:仰臥和側臥,沒有看到書本上有趴著的。就連仰式,過去很多氣功師都反對,說“仰如屍”,跟挺屍一樣,但也有些書本上主張仰式的,像我們講的“還陽臥”就是傳統的東西。仰臥由於著床面積大,壓迫力較小,更容易放鬆,氣容易通。
(續105)
简体文
“合十手”的作用是什么?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31)、“定印”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1、“定印”,在佛家功里用得比较多。掌心向上,一手的手指重迭于另一手的指掌上。
2、左手在右手上面也行,右手在左手上面也行,两手手指互搭,手指一般不超过另一只手当中的横纹。
3、两指掌不要求是平的,自然一放就行了。大拇指轻轻地碰上(应该是似接非接。练功一般不主张留长指甲),碰得越轻微越好,接触得越轻微,气感越强;按的力量越大,气感越弱。
4、如果两手不重迭死,也是轻轻地接触一点点,用上边手指背的汗毛接触下变得手,那样更好,气感会更强一点。否则,压死了,气感就小。总之以不接触死,似乎接触又没接触的状况下气感最强。
“定印”──入定的印,是个最普通的印,一般来说能帮助精神安定。
(1032)、“定印”又可以演变成哪几种手印?
1、“弥陀定印”:如果大拇指与食指掐成指环诀,然后再两手对着拿起来,就称为弥陀定印。
2、“降魔印”: “弥陀定印”一般左手压右手称为降魔印;
3、“吉祥印”:右手压左手称为吉祥印。
这些都属“定印”,不过是起这么个名字,给人们加深印象。我想这是手印法进入中国以后的称呼,印度的不会是这个样子。因为从中医来讲,左手和右手有气血阴阳的区别。这问题不细讲。
(1033)、“太极印”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太极印,也叫太极合印手。
一个拇指按于另一个手的劳宫穴,两个虎口交叉,然后这个手的掌指自然放在那个手的手背上。里边手的拇指涅在本手中指中节。太极合印手一般是手心向下放到腿上。
有的个别门派说掌心向内,掌心向内手就放在肚脐上了,当然拿高点也可以。太极合印手按劳宫穴,是为了更好地安神。对于有火气的人,用这个印比定印要好,因为劳宫穴有清火的作用,加上手心向下,能使气往下降,起到清火降火的作用。
(1034)、“合十手”的手势是怎样的?
1、“合十手”就是作揖,两个小臂连成个“一”字,跟合起来的手掌一横一竖形成个十字。
2、“合十手”佛家早就有,作揖叫“合十”,磕头叫“和南”。
如果大家看佛教书说弟子“和南”,那就是徒弟给老师磕头呢。徒弟一见老师都是要磕头的,有大磕头、有小磕头。
3、“小磕头”是普通的磕头,脑袋碰地。
4、“大磕头”是将整个身体趴在地上,往下一出溜“──” 一趴,把手放在地上,掌心对额头,以额碰手。现在密宗还是这样磕头。
5、练武功的“合十手”,大臂腰抬得跟肩一样平,这是走上田。像少林武功就是这样子。这样做要累一点。过去讲“横担降魔杵,合十手当胸”。庙里边前王殿,在弥勒佛后边带个大宝剑的护法叫韦陀,他那个“合十手”的两大臂就是平的。那属于佛家功,佛家注重上田,手一起来要和上田合住,“合十手”当胸。
6、“合十”的时候也有点学问。练武功的两手要使劲压死它,而练内功要轻轻地碰上,似接非接,尤其是中指。有的在中指节上相交,有的在中指肚的尖上相交,有的在中指根相交,但不能再往下了。这么轻轻地点着,手就微微地颤动,它是帮助内气发动的。
7、我们智能功要用中指尖指肚当中这个地方。两手接触得很轻,但意念比较重,气就动起来了。如果有些人还不行,说明气还不那么足,那就用中魁处轻轻接触,气感就强了。
过去很多东西都有窍门,这么讲手诀,是第一次公开讲。以后我们再“合十”的时候,就不能随随便便往里合,而要带着意念。做“合十手”用中指某一点先接触,慢慢整个手接触,越轻越虚意念越集中。
练内功就有这么个特点,越虚气越足,效果越好。越用力效果越慢、越差。
(1035)、“合十手”的作用是什么?
1、“合十”,本是礼节上的动作,是小礼。普通道友相见,都是练功的人,“合十”以示客气、礼貌。一“合十”,一方面大拇指正对胸部膻中穴,把气收住了。(以前无论佛家道家都讲有坛,要有坛主摆坛、设坛,主坛练功。坛是练功搭的台子。)
2、另一方面,一“合十”,两掌的气环流了,内气外气都没有散,成为一个整体,大家连成一个练功的气场。结合智能功场的效应,我想它应该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姿势对内气外气收敛得比较好,使气不往外散,一安定,气场就很宁静了。
不然一见面边说“来了,来了!”边向对方招手,在有功夫的人,手这么一比划,就把气打过去了,若不熟,对方还以为你用气打他呢,两个人就拼命了。
“合十手”把气往里收着,有气场相互影响,就不会有杀气和攻击的力量。所以将来人们还可能使用“合十”这个礼节。“合十”比握手好,可以避免由于手不干净,或有人有传染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1036)、“无像手”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无像手。无像就是没有形像,即没有特殊手势,哪儿都很自然。
1、一般地都是两掌心向上,放在腿上,手自然放松、微微有一点拢着、虚着。天也没形像,掌心也没形像,空起来了,容易什么杂念也不起。
2、掌心向上还有吸收天气的作用。过去讲“说放下就放下”,从意识方面,把意识放下不想了,从手来说,放下是无像了,变得无形无像,非常清静。无像手可以使心空下来,容易入静,容易走静功。懂得这个道理了,手往下一放,手一空脑袋想“无像”,也就空了。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一般的无像手。
3、另外就是练武功的无像手。武功里边佛门三掌:般若掌、无像掌、金刚掌。其中练无像掌是手往下一放,心里安静,然后意念转手上24节。一年24节气是一个周天,一天24小时也是一个周天。24节的转法《功法学》上有。
他们练功时,砖上放块豆腐,隔着豆腐把砖打碎而豆腐不碎,再隔一层豆腐一层砖,能把最下面那层砖打碎。这种佛门气功无像掌的功夫,它的入门就是从这里练起来的。从一个手用意念转完24节之后,到肩上来,从肩道另一侧胸(一般不过头),过乳房往下降到腿,从脚到地底下去。这个手完了从另一个手重新开始。这24节要想得很清楚才行。就光练这个没有三年也练不出来。
但有的人想手上关节的顺序还想不好,什么道理呢?脑子里边意识的选择性、定向性还不够灵敏,意念和身体各个部分结合得不够密切。当然我们并不注重去练武功。
(1037)、“子午连环诀”的手势与作用是什么?
子午连环诀。“子”和“午”正当阴阳交通,经络主时,某个经络主哪个一个时辰。手指按经络来数,四指根操作数时,中指根算丑时,二指根为寅时,等等(可参阅《概论》第四章)。
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的流注次序为:子时为胆经,丑时为肝经,寅时属于肺经,卯时属大肠经,辰时属胃经,巳时属脾经,午时属心经,未时为小肠经,申时属膀胱经,酉时属肾经,戌时属心包经,亥时属三焦经。子午连环诀就是用左手的拇指掐住午时(这时形成一个指环),右手的拇指从(左手指环)里边,伸进去掐左手子时,用左手中指的中节顶着右手子时,然后,手自然放下来就行了。
一般掌心向内放在肚脐上比较好,手别放得太高。左手掐中指诀时不是直接掐中指,而是用拇指从子开始,再到丑,到中指二节、食指二节、食指三节、中指三节,然后掐住午时,这称作子午斗诀。如此一连可以把气连得更好一些。过去说这么掐是请北斗七星的,北斗七星是七个大神仙,说七星一转,天体都跟着它转。那是迷信说法,其实不是天体跟着它转,它们都是恒星,是地球自转。
(1038)、“大力金刚印”的手势与是什么?
大力金刚印。大力金刚印跟定印差不多。两手拇指端相连,其余四个手指头一交叉,就成了大力金刚印。过去练武功,要练两个手的力量,所以把手都叉死了。大力金刚印的拇指要尽量往上拱,不要往下瘪。
(1039)、为什么说,三心并站庄的手势是包容混元的“混元合印手”?
手印法就给同学们说这么多。这些手印法,都是传统功法里比较常用的,一般的书就画个图,怎么做没有讲,每个手印的要领就更没有了。
有人问:“庞老师,这么多手印法我们为什么不用?”因为我们不练静功,就练三心并站庄。我体会,我们三心并站庄的手势比较好。这个手势我没给它起名,原来也没个名。
实际这手势是个全部的混元。过去有混元咒,它认为身体每个部位都有神名。头发有发神,眼有眼神,耳有耳神等等。从上到下把神都念一遍,然后混合到一起,成为混元咒。其实是让你用意念想,就是混元功法。我们这个手势就是个混元,十指一接,手上有六经,手有对应着脚(但我们这里不是从十二经络走的,是从三阴三阳走的),阴阳再一转化,三阴三阳变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一个太极生化为三,函三归一,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阴和阳两个都是三,一合起来成个整的,合成混元。三心并站庄的手势是包容的混元,混元合印手是合印的混元。
(1040)、什么是“卧式”练功?
即躺着练的姿势。躺着的姿势无非两种:仰卧和侧卧,没有看到书本上有趴着的。就连仰式,过去很多气功师都反对,说“仰如尸”,跟挺尸一样,但也有些书本上主张仰式的,像我们讲的“还阳卧”就是传统的东西。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更容易放松,气容易通。
(续105)
繁體文
“合十手”的作用是什麼?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31)、“定印”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1、“定印”,在佛家功裏用得比較多。掌心向上,一手的手指重迭於另一手的指掌上。
2、左手在右手上面也行,右手在左手上面也行,兩手手指互搭,手指一般不超過另一隻手當中的橫紋。
3、兩指掌不要求是平的,自然一放就行了。大拇指輕輕地碰上(應該是似接非接。練功一般不主張留長指甲),碰得越輕微越好,接觸得越輕微,氣感越強;按的力量越大,氣感越弱。
4、如果兩手不重迭死,也是輕輕地接觸一點點,用上邊手指背的汗毛接觸下變得手,那樣更好,氣感會更強一點。否則,壓死了,氣感就小。總之以不接觸死,似乎接觸又沒接觸的狀況下氣感最強。
“定印”──入定的印,是個最普通的印,一般來說能幫助精神安定。
(1032)、“定印”又可以演變成哪幾種手印?
1、“彌陀定印”:如果大拇指與食指掐成指環訣,然後再兩手對著拿起來,就稱為彌陀定印。
2、“降魔印”: “彌陀定印”一般左手壓右手稱為降魔印;
3、“吉祥印”:右手壓左手稱為吉祥印。
這些都屬“定印”,不過是起這麼個名字,給人們加深印象。我想這是手印法進入中國以後的稱呼,印度的不會是這個樣子。因為從中醫來講,左手和右手有氣血陰陽的區別。這問題不細講。
(1033)、“太極印”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太極印,也叫太極合印手。
一個拇指按於另一個手的勞宮穴,兩個虎口交叉,然後這個手的掌指自然放在那個手的手背上。裏邊手的拇指涅在本手中指中節。太極合印手一般是手心向下放到腿上。
有的個別門派說掌心向內,掌心向內手就放在肚臍上了,當然拿高點也可以。太極合印手按勞宮穴,是為了更好地安神。對於有火氣的人,用這個印比定印要好,因為勞宮穴有清火的作用,加上手心向下,能使氣往下降,起到清火降火的作用。
(1034)、“合十手”的手勢是怎樣的?
1、“合十手”就是作揖,兩個小臂連成個“一”字,跟合起來的手掌一橫一豎形成個十字。
2、“合十手”佛家早就有,作揖叫“合十”,磕頭叫“和南”。
如果大家看佛教書說弟子“和南”,那就是徒弟給老師磕頭呢。徒弟一見老師都是要磕頭的,有大磕頭、有小磕頭。
3、“小磕頭”是普通的磕頭,腦袋碰地。
4、“大磕頭”是將整個身體趴在地上,往下一出溜“──” 一趴,把手放在地上,掌心對額頭,以額碰手。現在密宗還是這樣磕頭。
5、練武功的“合十手”,大臂腰抬得跟肩一樣平,這是走上田。像少林武功就是這樣子。這樣做要累一點。過去講“橫擔降魔杵,合十手當胸”。廟裏邊前王殿,在彌勒佛後邊帶個大寶劍的護法叫韋陀,他那個“合十手”的兩大臂就是平的。那屬於佛家功,佛家注重上田,手一起來要和上田合住,“合十手”當胸。
6、“合十”的時候也有點學問。練武功的兩手要使勁壓死它,而練內功要輕輕地碰上,似接非接,尤其是中指。有的在中指節上相交,有的在中指肚的尖上相交,有的在中指根相交,但不能再往下了。這麼輕輕地點著,手就微微地顫動,它是幫助內氣發動的。
7、我們智能功要用中指尖指肚當中這個地方。兩手接觸得很輕,但意念比較重,氣就動起來了。如果有些人還不行,說明氣還不那麼足,那就用中魁處輕輕接觸,氣感就強了。
過去很多東西都有竅門,這麼講手訣,是第一次公開講。以後我們再“合十”的時候,就不能隨隨便便往裏合,而要帶著意念。做“合十手”用中指某一點先接觸,慢慢整個手接觸,越輕越虛意念越集中。
練內功就有這麼個特點,越虛氣越足,效果越好。越用力效果越慢、越差。
(1035)、“合十手”的作用是什麼?
1、“合十”,本是禮節上的動作,是小禮。普通道友相見,都是練功的人,“合十”以示客氣、禮貌。一“合十”,一方面大拇指正對胸部膻中穴,把氣收住了。(以前無論佛家道家都講有壇,要有壇主擺壇、設壇,主壇練功。壇是練功搭的臺子。)
2、另一方面,一“合十”,兩掌的氣環流了,內氣外氣都沒有散,成為一個整體,大家連成一個練功的氣場。結合智能功場的效應,我想它應該是這個意思。因為這個姿勢對內氣外氣收斂得比較好,使氣不往外散,一安定,氣場就很寧靜了。
不然一見面邊說“來了,來了!”邊向對方招手,在有功夫的人,手這麼一比劃,就把氣打過去了,若不熟,對方還以為你用氣打他呢,兩個人就拼命了。
“合十手”把氣往裏收著,有氣場相互影響,就不會有殺氣和攻擊的力量。所以將來人們還可能使用“合十”這個禮節。“合十”比握手好,可以避免由於手不乾淨,或有人有傳染病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1036)、“無像手”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無像手。無像就是沒有形像,即沒有特殊手勢,哪兒都很自然。
1、一般地都是兩掌心向上,放在腿上,手自然放鬆、微微有一點攏著、虛著。天也沒形像,掌心也沒形像,空起來了,容易什麼雜念也不起。
2、掌心向上還有吸收天氣的作用。過去講“說放下就放下”,從意識方面,把意識放下不想了,從手來說,放下是無像了,變得無形無像,非常清靜。無像手可以使心空下來,容易入靜,容易走靜功。懂得這個道理了,手往下一放,手一空腦袋想“無像”,也就空了。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一般的無像手。
3、另外就是練武功的無像手。武功裏邊佛門三掌:般若掌、無像掌、金剛掌。其中練無像掌是手往下一放,心裏安靜,然後意念轉手上24節。一年24節氣是一個周天,一天24小時也是一個周天。24節的轉法《功法學》上有。
他們練功時,磚上放塊豆腐,隔著豆腐把磚打碎而豆腐不碎,再隔一層豆腐一層磚,能把最下面那層磚打碎。這種佛門氣功無像掌的功夫,它的入門就是從這裏練起來的。從一個手用意念轉完24節之後,到肩上來,從肩道另一側胸(一般不過頭),過乳房往下降到腿,從腳到地底下去。這個手完了從另一個手重新開始。這24節要想得很清楚才行。就光練這個沒有三年也練不出來。
但有的人想手上關節的順序還想不好,什麼道理呢?腦子裏邊意識的選擇性、定向性還不夠靈敏,意念和身體各個部分結合得不夠密切。當然我們並不注重去練武功。
(1037)、“子午連環訣”的手勢與作用是什麼?
子午連環訣。“子”和“午”正當陰陽交通,經絡主時,某個經絡主哪個一個時辰。手指按經絡來數,四指根運算元時,中指根算丑時,二指根為寅時,等等(可參閱《概論》第四章)。
十二經脈與十二時辰的流注次序為:子時為膽經,丑時為肝經,寅時屬於肺經,卯時屬大腸經,辰時屬胃經,巳時屬脾經,午時屬心經,未時為小腸經,申時屬膀胱經,酉時屬腎經,戌時屬心包經,亥時屬三焦經。子午連環訣就是用左手的拇指掐住午時(這時形成一個指環),右手的拇指從(左手指環)裏邊,伸進去掐左手子時,用左手中指的中節頂著右手子時,然後,手自然放下來就行了。
一般掌心向內放在肚臍上比較好,手別放得太高。左手掐中指訣時不是直接掐中指,而是用拇指從子開始,再到醜,到中指二節、食指二節、食指三節、中指三節,然後掐住午時,這稱作子午鬥訣。如此一連可以把氣連得更好一些。過去說這麼掐是請北斗七星的,北斗七星是七個大神仙,說七星一轉,天體都跟著它轉。那是迷信說法,其實不是天體跟著它轉,它們都是恒星,是地球自轉。
(1038)、“大力金剛印”的手勢與是什麼?
大力金剛印。大力金剛印跟定印差不多。兩手拇指端相連,其餘四個手指頭一交叉,就成了大力金剛印。過去練武功,要練兩個手的力量,所以把手都叉死了。大力金剛印的拇指要儘量往上拱,不要往下癟。
(1039)、為什麼說,三心並站莊的手勢是包容混元的“混元合印手”?
手印法就給同學們說這麼多。這些手印法,都是傳統功法裏比較常用的,一般的書就畫個圖,怎麼做沒有講,每個手印的要領就更沒有了。
有人問:“龐老師,這麼多手印法我們為什麼不用?”因為我們不練靜功,就練三心並站莊。我體會,我們三心並站莊的手勢比較好。這個手勢我沒給它起名,原來也沒個名。
實際這手勢是個全部的混元。過去有混元咒,它認為身體每個部位都有神名。頭髮有發神,眼有眼神,耳有耳神等等。從上到下把神都念一遍,然後混合到一起,成為混元咒。其實是讓你用意念想,就是混元功法。我們這個手勢就是個混元,十指一接,手上有六經,手有對應著腳(但我們這裏不是從十二經絡走的,是從三陰三陽走的),陰陽再一轉化,三陰三陽變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厥陰、陽明。一個太極生化為三,函三歸一,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陰和陽兩個都是三,一合起來成個整的,合成混元。三心並站莊的手勢是包容的混元,混元合印手是合印的混元。
(1040)、什麼是“臥式”練功?
即躺著練的姿勢。躺著的姿勢無非兩種:仰臥和側臥,沒有看到書本上有趴著的。就連仰式,過去很多氣功師都反對,說“仰如屍”,跟挺屍一樣,但也有些書本上主張仰式的,像我們講的“還陽臥”就是傳統的東西。仰臥由於著床面積大,壓迫力較小,更容易放鬆,氣容易通。
(續105)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24-03-2011 我只不过是智能气功科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我只不过是智能气功科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简体文
我只不过是智能气功科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余 洋
今天是我满70周岁的生日,正如一般人所说的“70大寿”。
孩子们齐聚台湾,本来计划到外面去好好的吃喝一顿,庆贺庆贺,我对孩子们说:
"70岁对我来说不是什麼“大寿”,但可以算是一个“小寿”;等我活到2041年3月24日,100岁時,你们和孩子带着我的“重孙”们,来给我过一个热闹点的“中寿”;如果我能活到2050年,参加老师举办的世界智能气功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並得到了大会的嘉奖、荣耀,我想我就有可能活到2091年3月24日,屆時就150岁了,到那時,就叫“重重孙们”邀请老师为座上贵宾,再给我过一个相样的混元灵通的“大寿”!今年就在家里让罗老师(太太)随便做几个好吃的“信息菜”,喝几口“信息酒”,随兴庆祝一下,过一个“小寿”吧!
今天在 SKYPE 的网络上传了来一位朋友的几句祝寿的“贺词”,我看了以后虽然觉得很欣慰,但是还是觉得有些未尽意然。
献给余洋老师七十岁华诞
笑谈人生,诚信智能,刻苦修练,实践混元;
宽容慈悲,觧人病苦,周游列国,好学勤俭;
当代济公,众人赞佩,生命科学,矢志探研;
颂祝诞辰,德寿同长,混元灵通,普照万千!
他在贺词里有一句“当代济公,众人赞佩,”,虽然只是一个比喻,但是我觉得这个比喻並不太恰当,因為我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现在只不过是被智能气功科学挽救过来的一个严重心脏病的病人;
我现在只不过是一個正在接受智能气功科学改造的智能功人;
或者也可以说 我现在只不过是智能气功科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稍微夸大一点说,我现在只不过是进行智能气功科学研究的一名成员,将来或者能够成为智能气功的科学家……
在智能气功科学浩瀚的海洋中,在世界各地,类似我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很梦想得到智能气功科学家的这个光荣称号,并不希罕所谓的“当代济公”、“再世活佛”的虚名。
以往古人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在智能气功科学的导引下,我们智能功人只要认真得刻苦修炼,就可以把这句话改成:
人生100不足奇!
24-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特製的生日蛋糕
同甘共苦的太太罗珍兰老師、余洋老師
后左起:小妹妹亮亮、兒媳丽婷老師、柏樑老師夫婦、女婿呂惠舜、余芳夫婦
前左起:罗珍兰老师与大姐瀅瀅;余洋老师与2B仔远哲
快乐的一家人
繁體文
我只不過是智能氣功科學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余 洋
今天是我滿70周歲的生日,正如一般人所說的“70大壽”。
孩子們齊聚臺灣,本來計畫到外面去好好的吃喝一頓,慶賀慶賀,我對孩子們說:
"70歲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大壽”,但可以算是一個“小壽”;等我活到2041年3月24日,100歲時,你們和孩子帶著我的“重孫”們,來給我過一個熱鬧點的“中壽”;如果我能活到2050年,參加老師舉辦的世界智能氣功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並得到了大會的嘉獎、榮耀,我想我就有可能活到2091年3月24日,屆時就150歲了,到那時,就叫“重重孫們”邀請老師為座上貴賓,再給我過一個相樣的混元靈通的“大壽”!今年就在家裏讓羅老師(太太)隨便做幾個好吃的“信息菜”,喝幾口“信息酒”,隨興慶祝一下,過一個“小壽”吧!
今天在 SKYPE 的網路上傳了來一位朋友的幾句祝壽的“賀詞”,我看了以後雖然覺得很欣慰,但是還是覺得有些未盡意然。
獻給余洋老師七十歲華誕
笑談人生,誠信智能,刻苦修練,實踐混元;
寬容慈悲,觧人病苦,周遊列國,好學勤儉;
當代濟公,眾人贊佩,生命科學,矢志探研;
頌祝誕辰,德壽同長,混元靈通,普照萬千!
他在賀詞裏有一句“當代濟公,眾人贊佩,”,雖然只是一個比喻,但是我覺得這個比喻並不太恰當,因為我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我現在只不過是被智能氣功科學挽救過來的一個嚴重心臟病的病人;
我現在只不過是一個正在接受智能氣功科學改造的智能功人;
或者也可以說我現在只不過是智能氣功科學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稍微誇大一點說,我現在只不過是進行智能氣功科學研究的一名成員,將來或者能夠成為智能氣功的科學家……
在智能氣功科學浩瀚的海洋中,在世界各地,類似我這樣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很夢想得到智能氣功科學家的這個光榮稱號,並不希罕所謂的“當代濟公”、“再世活佛”的虛名。
以往古人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在智能氣功科學的導引下,我們智能功人只要認真得刻苦修煉,就可以把這句話改成:
人生100不足奇!
24-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简体文
我只不过是智能气功科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余 洋
今天是我满70周岁的生日,正如一般人所说的“70大寿”。
孩子们齐聚台湾,本来计划到外面去好好的吃喝一顿,庆贺庆贺,我对孩子们说:
"70岁对我来说不是什麼“大寿”,但可以算是一个“小寿”;等我活到2041年3月24日,100岁時,你们和孩子带着我的“重孙”们,来给我过一个热闹点的“中寿”;如果我能活到2050年,参加老师举办的世界智能气功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並得到了大会的嘉奖、荣耀,我想我就有可能活到2091年3月24日,屆時就150岁了,到那時,就叫“重重孙们”邀请老师为座上贵宾,再给我过一个相样的混元灵通的“大寿”!今年就在家里让罗老师(太太)随便做几个好吃的“信息菜”,喝几口“信息酒”,随兴庆祝一下,过一个“小寿”吧!
今天在 SKYPE 的网络上传了来一位朋友的几句祝寿的“贺词”,我看了以后虽然觉得很欣慰,但是还是觉得有些未尽意然。
献给余洋老师七十岁华诞
笑谈人生,诚信智能,刻苦修练,实践混元;
宽容慈悲,觧人病苦,周游列国,好学勤俭;
当代济公,众人赞佩,生命科学,矢志探研;
颂祝诞辰,德寿同长,混元灵通,普照万千!
他在贺词里有一句“当代济公,众人赞佩,”,虽然只是一个比喻,但是我觉得这个比喻並不太恰当,因為我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现在只不过是被智能气功科学挽救过来的一个严重心脏病的病人;
我现在只不过是一個正在接受智能气功科学改造的智能功人;
或者也可以说 我现在只不过是智能气功科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稍微夸大一点说,我现在只不过是进行智能气功科学研究的一名成员,将来或者能够成为智能气功的科学家……
在智能气功科学浩瀚的海洋中,在世界各地,类似我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很梦想得到智能气功科学家的这个光荣称号,并不希罕所谓的“当代济公”、“再世活佛”的虚名。
以往古人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在智能气功科学的导引下,我们智能功人只要认真得刻苦修炼,就可以把这句话改成:
人生100不足奇!
24-03-2011 写于 台湾 台中
特製的生日蛋糕
同甘共苦的太太罗珍兰老師、余洋老師
后左起:小妹妹亮亮、兒媳丽婷老師、柏樑老師夫婦、女婿呂惠舜、余芳夫婦
前左起:罗珍兰老师与大姐瀅瀅;余洋老师与2B仔远哲
快乐的一家人
繁體文
我只不過是智能氣功科學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余 洋
今天是我滿70周歲的生日,正如一般人所說的“70大壽”。
孩子們齊聚臺灣,本來計畫到外面去好好的吃喝一頓,慶賀慶賀,我對孩子們說:
"70歲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大壽”,但可以算是一個“小壽”;等我活到2041年3月24日,100歲時,你們和孩子帶著我的“重孫”們,來給我過一個熱鬧點的“中壽”;如果我能活到2050年,參加老師舉辦的世界智能氣功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並得到了大會的嘉獎、榮耀,我想我就有可能活到2091年3月24日,屆時就150歲了,到那時,就叫“重重孫們”邀請老師為座上貴賓,再給我過一個相樣的混元靈通的“大壽”!今年就在家裏讓羅老師(太太)隨便做幾個好吃的“信息菜”,喝幾口“信息酒”,隨興慶祝一下,過一個“小壽”吧!
今天在 SKYPE 的網路上傳了來一位朋友的幾句祝壽的“賀詞”,我看了以後雖然覺得很欣慰,但是還是覺得有些未盡意然。
獻給余洋老師七十歲華誕
笑談人生,誠信智能,刻苦修練,實踐混元;
寬容慈悲,觧人病苦,周遊列國,好學勤儉;
當代濟公,眾人贊佩,生命科學,矢志探研;
頌祝誕辰,德壽同長,混元靈通,普照萬千!
他在賀詞裏有一句“當代濟公,眾人贊佩,”,雖然只是一個比喻,但是我覺得這個比喻並不太恰當,因為我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我現在只不過是被智能氣功科學挽救過來的一個嚴重心臟病的病人;
我現在只不過是一個正在接受智能氣功科學改造的智能功人;
或者也可以說我現在只不過是智能氣功科學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稍微誇大一點說,我現在只不過是進行智能氣功科學研究的一名成員,將來或者能夠成為智能氣功的科學家……
在智能氣功科學浩瀚的海洋中,在世界各地,類似我這樣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很夢想得到智能氣功科學家的這個光榮稱號,並不希罕所謂的“當代濟公”、“再世活佛”的虛名。
以往古人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在智能氣功科學的導引下,我們智能功人只要認真得刻苦修煉,就可以把這句話改成:
人生100不足奇!
24-03-2011 寫於 臺灣 台中
23-03-2011 为什么说,想长夫功,就要会“想辙”练功?(精义答疑103)
为什么说,想长夫功,就要会“想辙”练功?(精义答疑103)
简体文
为什么说,想长夫功,就要会“想辙”练功?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21)、为什么传统气功对坐式练功比较重视?
传统气功对坐式练功比较重视,所以,几百年来好多人写练功书,尽是讲静坐的功夫。儒家偏重讲静坐,道家虽然讲“根本大道不在坐”,但又说“要从坐的形式来入道”。坐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而且比较省力气,可以持久,所以,过去练功强调坐功。
(1022)、“坐功”的姿势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哪几种?
坐功的姿势各不相同,有正统的练功姿势,也有一般的练功姿势。我们这里介绍的名字有的是我们起的,有的过去就有,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1、座具坐
2、自然盘膝坐
3、单盘坐
4、双盘坐
5、跪坐
(1023)、“座具坐” 的练功要求是怎样?
“座具坐”就是坐在“座具”上练功,一般常用的座具是椅子。
(一)、“椅子坐”,就是坐在椅子上练功。要求如下:
1、椅子的高度:标准要求是椅子高度在坐着时小腿垂直,大腿是平的,大、小腿成直角;
2、上身要直,身体胯以上都按身形要求来做:提顶、收下颏、喉头回收、含胸拔背、松肩松肘、坐腕、松腰松胯、收腹等等。
3、坐的时间要求久一点,坐椅子练功是最简单、方便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坐,坐的时间也可以久一点。为什么要强调练功时间久呢?只有坐的时间久,姿势保持定式,里边气才可以更好地流通。
上次讲过那个妻子三天三夜把丈夫又喊活了。她就是一个姿势,嘴对嘴呼吸,别的动作都不做,僵住了,气流的却很好。如果同学们练功这么刻苦,意念、精神能这样集中,肯定出功夫。正是由于那个妻子姿势定住了,她的气流通非常好,所以把丈夫救活了。我们讲“定式”就是这个意思。
搞体式要求合度,能坚持时间长就出功夫。原来东北有个气功师带人练功,不论有病没病,一坐就半天,有的把腿坐肿了,可好多人的病也好起来了,当然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把病搞坏了的。如果想从坐功中出功夫,得定式,要定的时间长,坐不了十分钟就变一变,还不如练动功更好一点。座具坐就是这个样子。
(二)、“椅子坐”结合“抵穴坐”功法练功。要求如下:
1、把尾闾骨正好对着坐在椅子角、凳子角上,这样,对尾闾的刺激很强,阳气升发性很强,发动气,壮身体效果非常快。
2、这种坐法时间不能长,开始坐只要超过了7分钟就气不来了。1981年我给他们讲坐椅子角,有的一开始坐了15分钟,疼得站不起来了,尾闾疼,腰也疼,一下疼了一个礼拜。什么道理呢?没有练过,要那么一挺,定住了,气冲不过去,疼的厉害。
3、同学们学习的时候可以坐个椅子角,不能弯腰,泛臀,塌腰,用椅子角正好抵住尾闾尖,手还可以掐个子午连环诀或玉诀,安静看书,时间甭多,就几分钟,累了坐大点,歇会儿再抵住尾闾坐,经常去练,气足的就快多了。这算座具坐中特殊的。
(三)、坐球练功法
同学们用心的话,可以弄个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球,坐时放在尾闾骨上,帮助你的气起来。以前我工作的时候,就是用旧纱布或绷带把球缠紧了,用线捆上,用尾闾抵坐在球上。
(1024)、为什么说,想长夫功,就要会“想辙”练功?
想练功要会想辙,这么多方法,你要用到生活当中去,身体变样就变得快了。一上课就练座具坐,练坐功。“唉呀,庞老师一讲课就两个半钟头”,你真要是坐两个半钟头能不动弹,不要说别的,听我二年几百个学时的课,你也长功夫了。
可同学们年轻力壮的却往桌子上一趴,教你们坐功又不做,有什么办法呢?“庞老师,怎么出功能啊?”你不练就想出功能,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啊!座具坐简单,上课就练了嘛。坐定了,看着老师也行,不看老师,自己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鼻观丹田也行。
过去有个口诀:“眼观鼻,鼻观心,‘内视’丹田一粒金,能上能下通天地。”这个口诀比较早,我小时候练功时老人就这么教我念,它全套功就是这个,没有别的了。
我现在给你们讲那么多,你们就安安静静坐两个半钟头,老师做动作就跟着做,说抬胳膊就抬胳膊,说动脑袋就动脑袋,做动作时保持形体不变,这样坚持下来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庞老师,你怎么不早说啊?”现在你还做不到,刚开始就讲,你会觉得压力太大。我开玩笑地讲,你们是一群野马,现在戴上了笼头,该拿鞭子抽了。若刚来还没上笼头,一抽就跑了。那时就这么要求,你们会受不了,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现在慢慢练练,学了不少知识,也该知道学了,知道老师是为了自己长功夫的,才不容易打跑了。我们要搞气功事业,慢慢懂得这些道理了,再要求就好说了。
(1025)、“自然盘膝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气功的自然盘膝坐应该把两个脚都压在大腿下面,使劲一压,挤住,不能露着,自然盘膝盘得好、压好了,一般磕膝盖着不了地。两个脚往里插的越多,两个磕膝盖越抱着,跟个花盆似的起来了。这和双盘是不一样的,双盘两膝要求着地。自然盘膝,从正规练功(包括有的道家功)来说应这么练,但还有两个变通坐法。
1、先把一个腿伸着,另一个脚搁在这个腿的腘窝里边,用脚尖顶着,然后把伸着的腿盘在外面,把它挤住。这样放着谁也不压谁,省事。这个姿势还有个特殊性:用一个脚的脚趾顶到另一个腿的腘窝上。腘窝靠上一点,里边是肾经,外面是肝经,脚这么一放还有点通肝肾的意思。
2、“合十”盘。两脚心相对,两个腿一起往回收,像个“十”字,手也胸前“合十”。这种练法,好在气血能成为一个环流。有些民间宗教用这个坐法比较多。它比较好坐,不费更大的力气,又容易使气流通。这么一坐一合“十”,头稍微低点,拿中指往上一找头,气就起来了。有一种练功直接走上田,往外发放的就练这个。
(1026)、“单盘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又叫单跏趺,有两种坐法:
1、一种是用一只脚后跟抵住会阴,另一只脚压到这个腿的大腿根上来。
2、还可以是普通坐法,不叫跏趺法,但也可以算作单盘:一个脚后跟抵住会阴,另一个脚的脚后跟抵住这个脚的脚腕子。这两个坐法都不好坐,比较费力气,因为一抵会阴就坐不平了。
3、还有一种是:一个脚后跟抵会阴,另一个脚后跟放在这个脚上面抵住耻骨(男性就把阴茎夹住了)。
单盘有两种变化:
1、一种叫跨鹤坐;用左脚后跟抵住会阴,右腿往这个腿上一搭,小腿盖着左磕膝盖搭过去,微微的弯曲。女性跨鹤坐多一些,是为了更好地封闭会阴。
2、另外一种叫真武坐:一般是右腿圈起来,也是用脚后跟抵住会阴,但左腿不是把右腿压住,而是拱起来戳着放着。手用的是金钩印(两手握拳,一个手平放着掌心向上,一个手立起来掌心向内,两手小指夹起来。有心脏病的手对着心脏,没有病的放在心脏下一点)。
(1027)、“双盘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1、就是大盘膝,又叫双跏趺。一腿先放平了,另一个腿的脚搁在这个腿的大腿根上,再把这个脚搬到那条腿上来。没有练过双盘的成年人大部分开始盘不上去,因为他胯、膝关节、脚腕关节没做过这种动作,少部分关节比较松,肌腱比较柔和的人可以。
2、练双跏趺两腿摆好以后,两磕膝盖(膝关节)要着地才是正确的。单盘架起来那条腿的磕膝盖也一样,应该着地。若膝关节翘着,那就是松不开。
同学们看现在的气功书上一些气功师照的相,为了出名,显得有本事,做个练功姿势显摆显摆,做个双跏趺坐,可是松不开,膝关节拧着着不了地,说明他不会练双跏趺。摆站庄姿势的气功师,他只要是一个腿抬起来站着时,身体拧在一边,歪着,你就可以说他没本事。因为他的重心还得用形体那么来平衡。就单从他摆的练功姿势上、从形上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真有本事。
一般坐双盘或单盘时,后面要稍高一点,垫起二、三寸,能泛臀、塌腰才能坐得稳。若后面矮了,身体容易往后仰。坐功不论什么姿势,往前倾一点不怕,就怕往后仰,那样气容易僵。双盘的气调动比较厉害,发动内比较猛,量也比较大。因为盘坐时一压,下面气去的少了,都往躯干、头上来了,气来的多了。像老气功家赵光赵老一练双盘,内气就冲得能跳很高。当你一旦压着气血也能通过去,说明气的流量、冲力很大了。
1960年我有一个朋友就打比喻讲:你这么随便坐着能通了,身体发光(下面讲的是比例数)能发五里,练单盘就能发十里,练双盘就会到四十里。出的光就差这么多。因为他是信佛教的,双盘是佛家的,单盘是道家的。他这是讲佛家功比道家功好,威力大。
过去曾在沈阳碰到过一个道士,他来回过路走,看到道士在北城门躺了20天没有动弹,知道这个人有本事,就把他请到家里谈谈,要跟道士学功夫,道士说:“你不是我这门的人。” 那时他还只练武术,还没练佛家功。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成了东北佛学会的副会长(这是解放前的事,他现在已死了)。他讲,练双跏趺比其它出功夫快。其实,即使你会双盘了,静不了也不行,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个形式。为什么?你看练软功、练杂技的,身体很软也没有出别的本事,就因为他不会静。当然他们练的形体很软了,你给他讲些气功道理,他的功夫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1028)、“跪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跪坐算作跪功也行,算作坐功也行。日本叫跪坐,也叫金刚坐,不过密宗的单跏趺也叫金刚坐。
跪坐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先跪下来,两腿平行往后放着,然后坐下去;
再一种,两个腿平行放着,一个脚压另一个脚心上,重迭在一起,然后坐下去。
这种坐法要求跪下去之后把身体往一趴,把臀部泛开再坐下去,身体直起来后,腰往前塌,然后含胸提起来。日本叫三折式。日本练跪坐的比较多。
(1029)、跪式练功法有哪几种?
跪式主要有两种:单跪式和双跪式。
1、单跪
一个腿跪着;一个腿立起来,小腿和大腿基本成直角,腰得直着保持身形要求。单跪是最吃力的,比站庄还费劲。跪一会就晃荡,过去说是“灵气”来了, 其实是累的。一般三心并站庄两个小时也行,而单跪绝对超不过半个钟头,非常吃力气也非常出功夫。一般过去的宗教徒,佛家跪香的时候,男的就取单跪,女的双跪。不光因为单跪费力气,而且它不好封闭会阴,所以女性一般不搞单跪。
2、双跪
两个腿一起跪,两脚要并起来,脚面绷直了放着,大腿和身体是直的。这个也不好跪,因为平时站立用两脚平衡惯了,跪起来不好找平衡,一般都会有腰酸。有的病人说:给佛爷跪了一上午就把病跪好了。其实是跪功调动气很充分。拜佛爷又累又酸,一晃荡就认为灵气来了,精神一集中病就好了。一般两个腿长时间跪着叫长跪。
(1030)、手掐诀的姿势(有的叫手印)一般有哪几种?
坐势与跪势,都是讲腿、腰以下的做法,另外还有手的姿势。
手的姿势过去有的叫掐诀,有的叫手印,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身体气血的。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基本的手印法。书本上介绍了练功中常用的六种。
1、定印;
2、太极印;
3、合十手;
(续104)
繁體文
為什麼說,想長夫功,就要會“想轍”練功?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21)、為什麼傳統氣功對坐式練功比較重視?
傳統氣功對坐式練功比較重視,所以,幾百年來好多人寫練功書,儘是講靜坐的功夫。儒家偏重講靜坐,道家雖然講“根本大道不在坐”,但又說“要從坐的形式來入道”。坐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而且比較省力氣,可以持久,所以,過去練功強調坐功。
(1022)、“坐功”的姿勢各不相同,可大致分為哪幾種?
坐功的姿勢各不相同,有正統的練功姿勢,也有一般的練功姿勢。我們這裏介紹的名字有的是我們起的,有的過去就有,大致可分以下幾種:
1、座具坐
2、自然盤膝坐
3、單盤坐
4、雙盤坐
5、跪坐
(1023)、“座具坐” 的練功要求是怎樣?
“座具坐”就是坐在“座具”上練功,一般常用的座具是椅子。
(一)、“椅子坐”,就是坐在椅子上練功。要求如下:
1、椅子的高度:標準要求是椅子高度在坐著時小腿垂直,大腿是平的,大、小腿成直角;
2、上身要直,身體胯以上都按身形要求來做:提頂、收下頦、喉頭回收、含胸拔背、松肩松肘、坐腕、松腰松胯、收腹等等。
3、坐的時間要求久一點,坐椅子練功是最簡單、方便的,隨時隨地都可以坐,坐的時間也可以久一點。為什麼要強調練功時間久呢?只有坐的時間久,姿勢保持定式,裏邊氣才可以更好地流通。
上次講過那個妻子三天三夜把丈夫又喊活了。她就是一個姿勢,嘴對嘴呼吸,別的動作都不做,僵住了,氣流的卻很好。如果同學們練功這麼刻苦,意念、精神能這樣集中,肯定出功夫。正是由於那個妻子姿勢定住了,她的氣流通非常好,所以把丈夫救活了。我們講“定式”就是這個意思。
搞體式要求合度,能堅持時間長就出功夫。原來東北有個氣功師帶人練功,不論有病沒病,一坐就半天,有的把腿坐腫了,可好多人的病也好起來了,當然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把病搞壞了的。如果想從坐功中出功夫,得定式,要定的時間長,坐不了十分鐘就變一變,還不如練動功更好一點。座具坐就是這個樣子。
(二)、“椅子坐”結合“抵穴坐”功法練功。要求如下:
1、把尾閭骨正好對著坐在椅子角、凳子角上,這樣,對尾閭的刺激很強,陽氣升發性很強,發動氣,壯身體效果非常快。
2、這種坐法時間不能長,開始坐只要超過了7分鐘就氣不來了。1981年我給他們講坐椅子角,有的一開始坐了15分鐘,疼得站不起來了,尾閭疼,腰也疼,一下疼了一個禮拜。什麼道理呢?沒有練過,要那麼一挺,定住了,氣沖不過去,疼的厲害。
3、同學們學習的時候可以坐個椅子角,不能彎腰,泛臀,塌腰,用椅子角正好抵住尾閭尖,手還可以掐個子午連環訣或玉訣,安靜看書,時間甭多,就幾分鐘,累了坐大點,歇會兒再抵住尾閭坐,經常去練,氣足的就快多了。這算座具坐中特殊的。
(三)、坐球練功法
同學們用心的話,可以弄個比乒乓球小一點的球,坐時放在尾閭骨上,幫助你的氣起來。以前我工作的時候,就是用舊紗布或繃帶把球纏緊了,用線捆上,用尾閭抵坐在球上。
(1024)、為什麼說,想長夫功,就要會“想轍”練功?
想練功要會想轍,這麼多方法,你要用到生活當中去,身體變樣就變得快了。一上課就練座具坐,練坐功。“唉呀,龐老師一講課就兩個半鐘頭”,你真要是坐兩個半鐘頭能不動彈,不要說別的,聽我二年幾百個學時的課,你也長功夫了。
可同學們年輕力壯的卻往桌子上一趴,教你們坐功又不做,有什麼辦法呢?“龐老師,怎麼出功能啊?”你不練就想出功能,哪有這麼容易的事啊!座具坐簡單,上課就練了嘛。坐定了,看著老師也行,不看老師,自己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鼻觀丹田也行。
過去有個口訣:“眼觀鼻,鼻觀心,‘內視’丹田一粒金,能上能下通天地。”這個口訣比較早,我小時候練功時老人就這麼教我念,它全套功就是這個,沒有別的了。
我現在給你們講那麼多,你們就安安靜靜坐兩個半鐘頭,老師做動作就跟著做,說抬胳膊就抬胳膊,說動腦袋就動腦袋,做動作時保持形體不變,這樣堅持下來將來會是什麼樣子!“龐老師,你怎麼不早說啊?”現在你還做不到,剛開始就講,你會覺得壓力太大。我開玩笑地講,你們是一群野馬,現在戴上了籠頭,該拿鞭子抽了。若剛來還沒上籠頭,一抽就跑了。那時就這麼要求,你們會受不了,反而會產生抵觸情緒。現在慢慢練練,學了不少知識,也該知道學了,知道老師是為了自己長功夫的,才不容易打跑了。我們要搞氣功事業,慢慢懂得這些道理了,再要求就好說了。
(1025)、“自然盤膝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氣功的自然盤膝坐應該把兩個腳都壓在大腿下面,使勁一壓,擠住,不能露著,自然盤膝盤得好、壓好了,一般磕膝蓋著不了地。兩個腳往裏插的越多,兩個磕膝蓋越抱著,跟個花盆似的起來了。這和雙盤是不一樣的,雙盤兩膝要求著地。自然盤膝,從正規練功(包括有的道家功)來說應這麼練,但還有兩個變通坐法。
1、先把一個腿伸著,另一個腳擱在這個腿的膕窩裏邊,用腳尖頂著,然後把伸著的腿盤在外面,把它擠住。這樣放著誰也不壓誰,省事。這個姿勢還有個特殊性:用一個腳的腳趾頂到另一個腿的膕窩上。膕窩靠上一點,裏邊是腎經,外面是肝經,腳這麼一放還有點通肝腎的意思。
2、“合十”盤。兩腳心相對,兩個腿一起往回收,像個“十”字,手也胸前“合十”。這種練法,好在氣血能成為一個環流。有些民間宗教用這個坐法比較多。它比較好坐,不費更大的力氣,又容易使氣流通。這麼一坐一合“十”,頭稍微低點,拿中指往上一找頭,氣就起來了。有一種練功直接走上田,往外發放的就練這個。
(1026)、“單盤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又叫單跏趺,有兩種坐法:
1、一種是用一隻腳後跟抵住會陰,另一隻腳壓到這個腿的大腿根上來。
2、還可以是普通坐法,不叫跏趺法,但也可以算作單盤:一個腳後跟抵住會陰,另一個腳的腳後跟抵住這個腳的腳腕子。這兩個坐法都不好坐,比較費力氣,因為一抵會陰就坐不平了。
3、還有一種是:一個腳後跟抵會陰,另一個腳後跟放在這個腳上面抵住恥骨(男性就把陰莖夾住了)。
單盤有兩種變化:
1、一種叫跨鶴坐;用左腳後跟抵住會陰,右腿往這個腿上一搭,小腿蓋著左磕膝蓋搭過去,微微的彎曲。女性跨鶴坐多一些,是為了更好地封閉會陰。
2、另外一種叫真武坐:一般是右腿圈起來,也是用腳後跟抵住會陰,但左腿不是把右腿壓住,而是拱起來戳著放著。手用的是金鉤印(兩手握拳,一個手平放著掌心向上,一個手立起來掌心向內,兩手小指夾起來。有心臟病的手對著心臟,沒有病的放在心臟下一點)。
(1027)、“雙盤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1、就是大盤膝,又叫雙跏趺。一腿先放平了,另一個腿的腳擱在這個腿的大腿根上,再把這個腳搬到那條腿上來。沒有練過雙盤的成年人大部分開始盤不上去,因為他胯、膝關節、腳腕關節沒做過這種動作,少部分關節比較松,肌腱比較柔和的人可以。
2、練雙跏趺兩腿擺好以後,兩磕膝蓋(膝關節)要著地才是正確的。單盤架起來那條腿的磕膝蓋也一樣,應該著地。若膝關節翹著,那就是松不開。
同學們看現在的氣功書上一些氣功師照的相,為了出名,顯得有本事,做個練功姿勢顯擺顯擺,做個雙跏趺坐,可是松不開,膝關節擰著著不了地,說明他不會練雙跏趺。擺站莊姿勢的氣功師,他只要是一個腿抬起來站著時,身體擰在一邊,歪著,你就可以說他沒本事。因為他的重心還得用形體那麼來平衡。就單從他擺的練功姿勢上、從形上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真有本事。
一般坐雙盤或單盤時,後面要稍高一點,墊起二、三寸,能泛臀、塌腰才能坐得穩。若後面矮了,身體容易往後仰。坐功不論什麼姿勢,往前傾一點不怕,就怕往後仰,那樣氣容易僵。雙盤的氣調動比較厲害,發動內比較猛,量也比較大。因為盤坐時一壓,下面氣去的少了,都往軀幹、頭上來了,氣來的多了。像老氣功家趙光趙老一練雙盤,內氣就沖得能跳很高。當你一旦壓著氣血也能通過去,說明氣的流量、衝力很大了。
1960年我有一個朋友就打比喻講:你這麼隨便坐著能通了,身體發光(下面講的是比例數)能發五裏,練單盤就能發十裏,練雙盤就會到四十裏。出的光就差這麼多。因為他是信佛教的,雙盤是佛家的,單盤是道家的。他這是講佛家功比道家功好,威力大。
過去曾在瀋陽碰到過一個道士,他來回過路走,看到道士在北城門躺了20天沒有動彈,知道這個人有本事,就把他請到家裏談談,要跟道士學功夫,道士說:“你不是我這門的人。” 那時他還只練武術,還沒練佛家功。後來這個朋友果然成了東北佛學會的副會長(這是解放前的事,他現在已死了)。他講,練雙跏趺比其他出功夫快。其實,即使你會雙盤了,靜不了也不行,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只是個形式。為什麼?你看練軟功、練雜技的,身體很軟也沒有出別的本事,就因為他不會靜。當然他們練的形體很軟了,你給他講些氣功道理,他的功夫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
(1028)、“跪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跪坐算作跪功也行,算作坐功也行。日本叫跪坐,也叫金剛坐,不過密宗的單跏趺也叫金剛坐。
跪坐也有兩種情況:
一是先跪下來,兩腿平行往後放著,然後坐下去;
再一種,兩個腿平行放著,一個腳壓另一個腳心上,重迭在一起,然後坐下去。
這種坐法要求跪下去之後把身體往一趴,把臀部泛開再坐下去,身體直起來後,腰往前塌,然後含胸提起來。日本叫三折式。日本練跪坐的比較多。
(1029)、跪式練功法有哪幾種?
跪式主要有兩種:單跪式和雙跪式。
1、單跪
一個腿跪著;一個腿立起來,小腿和大腿基本成直角,腰得直著保持身形要求。單跪是最吃力的,比站莊還費勁。跪一會就晃蕩,過去說是“靈氣”來了, 其實是累的。一般三心並站莊兩個小時也行,而單跪絕對超不過半個鐘頭,非常吃力氣也非常出功夫。一般過去的宗教徒,佛家跪香的時候,男的就取單跪,女的雙跪。不光因為單跪費力氣,而且它不好封閉會陰,所以女性一般不搞單跪。
2、雙跪
兩個腿一起跪,兩腳要並起來,腳面繃直了放著,大腿和身體是直的。這個也不好跪,因為平時站立用兩腳平衡慣了,跪起來不好找平衡,一般都會有腰酸。有的病人說:給佛爺跪了一上午就把病跪好了。其實是跪功調動氣很充分。拜佛爺又累又酸,一晃蕩就認為靈氣來了,精神一集中病就好了。一般兩個腿長時間跪著叫長跪。
(1030)、手掐訣的姿勢(有的叫手印)一般有哪幾種?
坐勢與跪勢,都是講腿、腰以下的做法,另外還有手的姿勢。
手的姿勢過去有的叫掐訣,有的叫手印,也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身體氣血的。不同的門派有不同的基本的手印法。書本上介紹了練功中常用的六種。
1、定印;
2、太極印;
3、合十手;
(續104)
简体文
为什么说,想长夫功,就要会“想辙”练功?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21)、为什么传统气功对坐式练功比较重视?
传统气功对坐式练功比较重视,所以,几百年来好多人写练功书,尽是讲静坐的功夫。儒家偏重讲静坐,道家虽然讲“根本大道不在坐”,但又说“要从坐的形式来入道”。坐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而且比较省力气,可以持久,所以,过去练功强调坐功。
(1022)、“坐功”的姿势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哪几种?
坐功的姿势各不相同,有正统的练功姿势,也有一般的练功姿势。我们这里介绍的名字有的是我们起的,有的过去就有,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1、座具坐
2、自然盘膝坐
3、单盘坐
4、双盘坐
5、跪坐
(1023)、“座具坐” 的练功要求是怎样?
“座具坐”就是坐在“座具”上练功,一般常用的座具是椅子。
(一)、“椅子坐”,就是坐在椅子上练功。要求如下:
1、椅子的高度:标准要求是椅子高度在坐着时小腿垂直,大腿是平的,大、小腿成直角;
2、上身要直,身体胯以上都按身形要求来做:提顶、收下颏、喉头回收、含胸拔背、松肩松肘、坐腕、松腰松胯、收腹等等。
3、坐的时间要求久一点,坐椅子练功是最简单、方便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坐,坐的时间也可以久一点。为什么要强调练功时间久呢?只有坐的时间久,姿势保持定式,里边气才可以更好地流通。
上次讲过那个妻子三天三夜把丈夫又喊活了。她就是一个姿势,嘴对嘴呼吸,别的动作都不做,僵住了,气流的却很好。如果同学们练功这么刻苦,意念、精神能这样集中,肯定出功夫。正是由于那个妻子姿势定住了,她的气流通非常好,所以把丈夫救活了。我们讲“定式”就是这个意思。
搞体式要求合度,能坚持时间长就出功夫。原来东北有个气功师带人练功,不论有病没病,一坐就半天,有的把腿坐肿了,可好多人的病也好起来了,当然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把病搞坏了的。如果想从坐功中出功夫,得定式,要定的时间长,坐不了十分钟就变一变,还不如练动功更好一点。座具坐就是这个样子。
(二)、“椅子坐”结合“抵穴坐”功法练功。要求如下:
1、把尾闾骨正好对着坐在椅子角、凳子角上,这样,对尾闾的刺激很强,阳气升发性很强,发动气,壮身体效果非常快。
2、这种坐法时间不能长,开始坐只要超过了7分钟就气不来了。1981年我给他们讲坐椅子角,有的一开始坐了15分钟,疼得站不起来了,尾闾疼,腰也疼,一下疼了一个礼拜。什么道理呢?没有练过,要那么一挺,定住了,气冲不过去,疼的厉害。
3、同学们学习的时候可以坐个椅子角,不能弯腰,泛臀,塌腰,用椅子角正好抵住尾闾尖,手还可以掐个子午连环诀或玉诀,安静看书,时间甭多,就几分钟,累了坐大点,歇会儿再抵住尾闾坐,经常去练,气足的就快多了。这算座具坐中特殊的。
(三)、坐球练功法
同学们用心的话,可以弄个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球,坐时放在尾闾骨上,帮助你的气起来。以前我工作的时候,就是用旧纱布或绷带把球缠紧了,用线捆上,用尾闾抵坐在球上。
(1024)、为什么说,想长夫功,就要会“想辙”练功?
想练功要会想辙,这么多方法,你要用到生活当中去,身体变样就变得快了。一上课就练座具坐,练坐功。“唉呀,庞老师一讲课就两个半钟头”,你真要是坐两个半钟头能不动弹,不要说别的,听我二年几百个学时的课,你也长功夫了。
可同学们年轻力壮的却往桌子上一趴,教你们坐功又不做,有什么办法呢?“庞老师,怎么出功能啊?”你不练就想出功能,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啊!座具坐简单,上课就练了嘛。坐定了,看着老师也行,不看老师,自己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鼻观丹田也行。
过去有个口诀:“眼观鼻,鼻观心,‘内视’丹田一粒金,能上能下通天地。”这个口诀比较早,我小时候练功时老人就这么教我念,它全套功就是这个,没有别的了。
我现在给你们讲那么多,你们就安安静静坐两个半钟头,老师做动作就跟着做,说抬胳膊就抬胳膊,说动脑袋就动脑袋,做动作时保持形体不变,这样坚持下来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庞老师,你怎么不早说啊?”现在你还做不到,刚开始就讲,你会觉得压力太大。我开玩笑地讲,你们是一群野马,现在戴上了笼头,该拿鞭子抽了。若刚来还没上笼头,一抽就跑了。那时就这么要求,你们会受不了,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现在慢慢练练,学了不少知识,也该知道学了,知道老师是为了自己长功夫的,才不容易打跑了。我们要搞气功事业,慢慢懂得这些道理了,再要求就好说了。
(1025)、“自然盘膝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气功的自然盘膝坐应该把两个脚都压在大腿下面,使劲一压,挤住,不能露着,自然盘膝盘得好、压好了,一般磕膝盖着不了地。两个脚往里插的越多,两个磕膝盖越抱着,跟个花盆似的起来了。这和双盘是不一样的,双盘两膝要求着地。自然盘膝,从正规练功(包括有的道家功)来说应这么练,但还有两个变通坐法。
1、先把一个腿伸着,另一个脚搁在这个腿的腘窝里边,用脚尖顶着,然后把伸着的腿盘在外面,把它挤住。这样放着谁也不压谁,省事。这个姿势还有个特殊性:用一个脚的脚趾顶到另一个腿的腘窝上。腘窝靠上一点,里边是肾经,外面是肝经,脚这么一放还有点通肝肾的意思。
2、“合十”盘。两脚心相对,两个腿一起往回收,像个“十”字,手也胸前“合十”。这种练法,好在气血能成为一个环流。有些民间宗教用这个坐法比较多。它比较好坐,不费更大的力气,又容易使气流通。这么一坐一合“十”,头稍微低点,拿中指往上一找头,气就起来了。有一种练功直接走上田,往外发放的就练这个。
(1026)、“单盘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又叫单跏趺,有两种坐法:
1、一种是用一只脚后跟抵住会阴,另一只脚压到这个腿的大腿根上来。
2、还可以是普通坐法,不叫跏趺法,但也可以算作单盘:一个脚后跟抵住会阴,另一个脚的脚后跟抵住这个脚的脚腕子。这两个坐法都不好坐,比较费力气,因为一抵会阴就坐不平了。
3、还有一种是:一个脚后跟抵会阴,另一个脚后跟放在这个脚上面抵住耻骨(男性就把阴茎夹住了)。
单盘有两种变化:
1、一种叫跨鹤坐;用左脚后跟抵住会阴,右腿往这个腿上一搭,小腿盖着左磕膝盖搭过去,微微的弯曲。女性跨鹤坐多一些,是为了更好地封闭会阴。
2、另外一种叫真武坐:一般是右腿圈起来,也是用脚后跟抵住会阴,但左腿不是把右腿压住,而是拱起来戳着放着。手用的是金钩印(两手握拳,一个手平放着掌心向上,一个手立起来掌心向内,两手小指夹起来。有心脏病的手对着心脏,没有病的放在心脏下一点)。
(1027)、“双盘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1、就是大盘膝,又叫双跏趺。一腿先放平了,另一个腿的脚搁在这个腿的大腿根上,再把这个脚搬到那条腿上来。没有练过双盘的成年人大部分开始盘不上去,因为他胯、膝关节、脚腕关节没做过这种动作,少部分关节比较松,肌腱比较柔和的人可以。
2、练双跏趺两腿摆好以后,两磕膝盖(膝关节)要着地才是正确的。单盘架起来那条腿的磕膝盖也一样,应该着地。若膝关节翘着,那就是松不开。
同学们看现在的气功书上一些气功师照的相,为了出名,显得有本事,做个练功姿势显摆显摆,做个双跏趺坐,可是松不开,膝关节拧着着不了地,说明他不会练双跏趺。摆站庄姿势的气功师,他只要是一个腿抬起来站着时,身体拧在一边,歪着,你就可以说他没本事。因为他的重心还得用形体那么来平衡。就单从他摆的练功姿势上、从形上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真有本事。
一般坐双盘或单盘时,后面要稍高一点,垫起二、三寸,能泛臀、塌腰才能坐得稳。若后面矮了,身体容易往后仰。坐功不论什么姿势,往前倾一点不怕,就怕往后仰,那样气容易僵。双盘的气调动比较厉害,发动内比较猛,量也比较大。因为盘坐时一压,下面气去的少了,都往躯干、头上来了,气来的多了。像老气功家赵光赵老一练双盘,内气就冲得能跳很高。当你一旦压着气血也能通过去,说明气的流量、冲力很大了。
1960年我有一个朋友就打比喻讲:你这么随便坐着能通了,身体发光(下面讲的是比例数)能发五里,练单盘就能发十里,练双盘就会到四十里。出的光就差这么多。因为他是信佛教的,双盘是佛家的,单盘是道家的。他这是讲佛家功比道家功好,威力大。
过去曾在沈阳碰到过一个道士,他来回过路走,看到道士在北城门躺了20天没有动弹,知道这个人有本事,就把他请到家里谈谈,要跟道士学功夫,道士说:“你不是我这门的人。” 那时他还只练武术,还没练佛家功。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成了东北佛学会的副会长(这是解放前的事,他现在已死了)。他讲,练双跏趺比其它出功夫快。其实,即使你会双盘了,静不了也不行,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个形式。为什么?你看练软功、练杂技的,身体很软也没有出别的本事,就因为他不会静。当然他们练的形体很软了,你给他讲些气功道理,他的功夫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1028)、“跪坐”的练功要求有哪些?
跪坐算作跪功也行,算作坐功也行。日本叫跪坐,也叫金刚坐,不过密宗的单跏趺也叫金刚坐。
跪坐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先跪下来,两腿平行往后放着,然后坐下去;
再一种,两个腿平行放着,一个脚压另一个脚心上,重迭在一起,然后坐下去。
这种坐法要求跪下去之后把身体往一趴,把臀部泛开再坐下去,身体直起来后,腰往前塌,然后含胸提起来。日本叫三折式。日本练跪坐的比较多。
(1029)、跪式练功法有哪几种?
跪式主要有两种:单跪式和双跪式。
1、单跪
一个腿跪着;一个腿立起来,小腿和大腿基本成直角,腰得直着保持身形要求。单跪是最吃力的,比站庄还费劲。跪一会就晃荡,过去说是“灵气”来了, 其实是累的。一般三心并站庄两个小时也行,而单跪绝对超不过半个钟头,非常吃力气也非常出功夫。一般过去的宗教徒,佛家跪香的时候,男的就取单跪,女的双跪。不光因为单跪费力气,而且它不好封闭会阴,所以女性一般不搞单跪。
2、双跪
两个腿一起跪,两脚要并起来,脚面绷直了放着,大腿和身体是直的。这个也不好跪,因为平时站立用两脚平衡惯了,跪起来不好找平衡,一般都会有腰酸。有的病人说:给佛爷跪了一上午就把病跪好了。其实是跪功调动气很充分。拜佛爷又累又酸,一晃荡就认为灵气来了,精神一集中病就好了。一般两个腿长时间跪着叫长跪。
(1030)、手掐诀的姿势(有的叫手印)一般有哪几种?
坐势与跪势,都是讲腿、腰以下的做法,另外还有手的姿势。
手的姿势过去有的叫掐诀,有的叫手印,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身体气血的。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基本的手印法。书本上介绍了练功中常用的六种。
1、定印;
2、太极印;
3、合十手;
(续104)
繁體文
為什麼說,想長夫功,就要會“想轍”練功?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21)、為什麼傳統氣功對坐式練功比較重視?
傳統氣功對坐式練功比較重視,所以,幾百年來好多人寫練功書,儘是講靜坐的功夫。儒家偏重講靜坐,道家雖然講“根本大道不在坐”,但又說“要從坐的形式來入道”。坐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而且比較省力氣,可以持久,所以,過去練功強調坐功。
(1022)、“坐功”的姿勢各不相同,可大致分為哪幾種?
坐功的姿勢各不相同,有正統的練功姿勢,也有一般的練功姿勢。我們這裏介紹的名字有的是我們起的,有的過去就有,大致可分以下幾種:
1、座具坐
2、自然盤膝坐
3、單盤坐
4、雙盤坐
5、跪坐
(1023)、“座具坐” 的練功要求是怎樣?
“座具坐”就是坐在“座具”上練功,一般常用的座具是椅子。
(一)、“椅子坐”,就是坐在椅子上練功。要求如下:
1、椅子的高度:標準要求是椅子高度在坐著時小腿垂直,大腿是平的,大、小腿成直角;
2、上身要直,身體胯以上都按身形要求來做:提頂、收下頦、喉頭回收、含胸拔背、松肩松肘、坐腕、松腰松胯、收腹等等。
3、坐的時間要求久一點,坐椅子練功是最簡單、方便的,隨時隨地都可以坐,坐的時間也可以久一點。為什麼要強調練功時間久呢?只有坐的時間久,姿勢保持定式,裏邊氣才可以更好地流通。
上次講過那個妻子三天三夜把丈夫又喊活了。她就是一個姿勢,嘴對嘴呼吸,別的動作都不做,僵住了,氣流的卻很好。如果同學們練功這麼刻苦,意念、精神能這樣集中,肯定出功夫。正是由於那個妻子姿勢定住了,她的氣流通非常好,所以把丈夫救活了。我們講“定式”就是這個意思。
搞體式要求合度,能堅持時間長就出功夫。原來東北有個氣功師帶人練功,不論有病沒病,一坐就半天,有的把腿坐腫了,可好多人的病也好起來了,當然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把病搞壞了的。如果想從坐功中出功夫,得定式,要定的時間長,坐不了十分鐘就變一變,還不如練動功更好一點。座具坐就是這個樣子。
(二)、“椅子坐”結合“抵穴坐”功法練功。要求如下:
1、把尾閭骨正好對著坐在椅子角、凳子角上,這樣,對尾閭的刺激很強,陽氣升發性很強,發動氣,壯身體效果非常快。
2、這種坐法時間不能長,開始坐只要超過了7分鐘就氣不來了。1981年我給他們講坐椅子角,有的一開始坐了15分鐘,疼得站不起來了,尾閭疼,腰也疼,一下疼了一個禮拜。什麼道理呢?沒有練過,要那麼一挺,定住了,氣沖不過去,疼的厲害。
3、同學們學習的時候可以坐個椅子角,不能彎腰,泛臀,塌腰,用椅子角正好抵住尾閭尖,手還可以掐個子午連環訣或玉訣,安靜看書,時間甭多,就幾分鐘,累了坐大點,歇會兒再抵住尾閭坐,經常去練,氣足的就快多了。這算座具坐中特殊的。
(三)、坐球練功法
同學們用心的話,可以弄個比乒乓球小一點的球,坐時放在尾閭骨上,幫助你的氣起來。以前我工作的時候,就是用舊紗布或繃帶把球纏緊了,用線捆上,用尾閭抵坐在球上。
(1024)、為什麼說,想長夫功,就要會“想轍”練功?
想練功要會想轍,這麼多方法,你要用到生活當中去,身體變樣就變得快了。一上課就練座具坐,練坐功。“唉呀,龐老師一講課就兩個半鐘頭”,你真要是坐兩個半鐘頭能不動彈,不要說別的,聽我二年幾百個學時的課,你也長功夫了。
可同學們年輕力壯的卻往桌子上一趴,教你們坐功又不做,有什麼辦法呢?“龐老師,怎麼出功能啊?”你不練就想出功能,哪有這麼容易的事啊!座具坐簡單,上課就練了嘛。坐定了,看著老師也行,不看老師,自己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鼻觀丹田也行。
過去有個口訣:“眼觀鼻,鼻觀心,‘內視’丹田一粒金,能上能下通天地。”這個口訣比較早,我小時候練功時老人就這麼教我念,它全套功就是這個,沒有別的了。
我現在給你們講那麼多,你們就安安靜靜坐兩個半鐘頭,老師做動作就跟著做,說抬胳膊就抬胳膊,說動腦袋就動腦袋,做動作時保持形體不變,這樣堅持下來將來會是什麼樣子!“龐老師,你怎麼不早說啊?”現在你還做不到,剛開始就講,你會覺得壓力太大。我開玩笑地講,你們是一群野馬,現在戴上了籠頭,該拿鞭子抽了。若剛來還沒上籠頭,一抽就跑了。那時就這麼要求,你們會受不了,反而會產生抵觸情緒。現在慢慢練練,學了不少知識,也該知道學了,知道老師是為了自己長功夫的,才不容易打跑了。我們要搞氣功事業,慢慢懂得這些道理了,再要求就好說了。
(1025)、“自然盤膝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氣功的自然盤膝坐應該把兩個腳都壓在大腿下面,使勁一壓,擠住,不能露著,自然盤膝盤得好、壓好了,一般磕膝蓋著不了地。兩個腳往裏插的越多,兩個磕膝蓋越抱著,跟個花盆似的起來了。這和雙盤是不一樣的,雙盤兩膝要求著地。自然盤膝,從正規練功(包括有的道家功)來說應這麼練,但還有兩個變通坐法。
1、先把一個腿伸著,另一個腳擱在這個腿的膕窩裏邊,用腳尖頂著,然後把伸著的腿盤在外面,把它擠住。這樣放著誰也不壓誰,省事。這個姿勢還有個特殊性:用一個腳的腳趾頂到另一個腿的膕窩上。膕窩靠上一點,裏邊是腎經,外面是肝經,腳這麼一放還有點通肝腎的意思。
2、“合十”盤。兩腳心相對,兩個腿一起往回收,像個“十”字,手也胸前“合十”。這種練法,好在氣血能成為一個環流。有些民間宗教用這個坐法比較多。它比較好坐,不費更大的力氣,又容易使氣流通。這麼一坐一合“十”,頭稍微低點,拿中指往上一找頭,氣就起來了。有一種練功直接走上田,往外發放的就練這個。
(1026)、“單盤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又叫單跏趺,有兩種坐法:
1、一種是用一隻腳後跟抵住會陰,另一隻腳壓到這個腿的大腿根上來。
2、還可以是普通坐法,不叫跏趺法,但也可以算作單盤:一個腳後跟抵住會陰,另一個腳的腳後跟抵住這個腳的腳腕子。這兩個坐法都不好坐,比較費力氣,因為一抵會陰就坐不平了。
3、還有一種是:一個腳後跟抵會陰,另一個腳後跟放在這個腳上面抵住恥骨(男性就把陰莖夾住了)。
單盤有兩種變化:
1、一種叫跨鶴坐;用左腳後跟抵住會陰,右腿往這個腿上一搭,小腿蓋著左磕膝蓋搭過去,微微的彎曲。女性跨鶴坐多一些,是為了更好地封閉會陰。
2、另外一種叫真武坐:一般是右腿圈起來,也是用腳後跟抵住會陰,但左腿不是把右腿壓住,而是拱起來戳著放著。手用的是金鉤印(兩手握拳,一個手平放著掌心向上,一個手立起來掌心向內,兩手小指夾起來。有心臟病的手對著心臟,沒有病的放在心臟下一點)。
(1027)、“雙盤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1、就是大盤膝,又叫雙跏趺。一腿先放平了,另一個腿的腳擱在這個腿的大腿根上,再把這個腳搬到那條腿上來。沒有練過雙盤的成年人大部分開始盤不上去,因為他胯、膝關節、腳腕關節沒做過這種動作,少部分關節比較松,肌腱比較柔和的人可以。
2、練雙跏趺兩腿擺好以後,兩磕膝蓋(膝關節)要著地才是正確的。單盤架起來那條腿的磕膝蓋也一樣,應該著地。若膝關節翹著,那就是松不開。
同學們看現在的氣功書上一些氣功師照的相,為了出名,顯得有本事,做個練功姿勢顯擺顯擺,做個雙跏趺坐,可是松不開,膝關節擰著著不了地,說明他不會練雙跏趺。擺站莊姿勢的氣功師,他只要是一個腿抬起來站著時,身體擰在一邊,歪著,你就可以說他沒本事。因為他的重心還得用形體那麼來平衡。就單從他擺的練功姿勢上、從形上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真有本事。
一般坐雙盤或單盤時,後面要稍高一點,墊起二、三寸,能泛臀、塌腰才能坐得穩。若後面矮了,身體容易往後仰。坐功不論什麼姿勢,往前傾一點不怕,就怕往後仰,那樣氣容易僵。雙盤的氣調動比較厲害,發動內比較猛,量也比較大。因為盤坐時一壓,下面氣去的少了,都往軀幹、頭上來了,氣來的多了。像老氣功家趙光趙老一練雙盤,內氣就沖得能跳很高。當你一旦壓著氣血也能通過去,說明氣的流量、衝力很大了。
1960年我有一個朋友就打比喻講:你這麼隨便坐著能通了,身體發光(下面講的是比例數)能發五裏,練單盤就能發十裏,練雙盤就會到四十裏。出的光就差這麼多。因為他是信佛教的,雙盤是佛家的,單盤是道家的。他這是講佛家功比道家功好,威力大。
過去曾在瀋陽碰到過一個道士,他來回過路走,看到道士在北城門躺了20天沒有動彈,知道這個人有本事,就把他請到家裏談談,要跟道士學功夫,道士說:“你不是我這門的人。” 那時他還只練武術,還沒練佛家功。後來這個朋友果然成了東北佛學會的副會長(這是解放前的事,他現在已死了)。他講,練雙跏趺比其他出功夫快。其實,即使你會雙盤了,靜不了也不行,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只是個形式。為什麼?你看練軟功、練雜技的,身體很軟也沒有出別的本事,就因為他不會靜。當然他們練的形體很軟了,你給他講些氣功道理,他的功夫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
(1028)、“跪坐”的練功要求有哪些?
跪坐算作跪功也行,算作坐功也行。日本叫跪坐,也叫金剛坐,不過密宗的單跏趺也叫金剛坐。
跪坐也有兩種情況:
一是先跪下來,兩腿平行往後放著,然後坐下去;
再一種,兩個腿平行放著,一個腳壓另一個腳心上,重迭在一起,然後坐下去。
這種坐法要求跪下去之後把身體往一趴,把臀部泛開再坐下去,身體直起來後,腰往前塌,然後含胸提起來。日本叫三折式。日本練跪坐的比較多。
(1029)、跪式練功法有哪幾種?
跪式主要有兩種:單跪式和雙跪式。
1、單跪
一個腿跪著;一個腿立起來,小腿和大腿基本成直角,腰得直著保持身形要求。單跪是最吃力的,比站莊還費勁。跪一會就晃蕩,過去說是“靈氣”來了, 其實是累的。一般三心並站莊兩個小時也行,而單跪絕對超不過半個鐘頭,非常吃力氣也非常出功夫。一般過去的宗教徒,佛家跪香的時候,男的就取單跪,女的雙跪。不光因為單跪費力氣,而且它不好封閉會陰,所以女性一般不搞單跪。
2、雙跪
兩個腿一起跪,兩腳要並起來,腳面繃直了放著,大腿和身體是直的。這個也不好跪,因為平時站立用兩腳平衡慣了,跪起來不好找平衡,一般都會有腰酸。有的病人說:給佛爺跪了一上午就把病跪好了。其實是跪功調動氣很充分。拜佛爺又累又酸,一晃蕩就認為靈氣來了,精神一集中病就好了。一般兩個腿長時間跪著叫長跪。
(1030)、手掐訣的姿勢(有的叫手印)一般有哪幾種?
坐勢與跪勢,都是講腿、腰以下的做法,另外還有手的姿勢。
手的姿勢過去有的叫掐訣,有的叫手印,也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身體氣血的。不同的門派有不同的基本的手印法。書本上介紹了練功中常用的六種。
1、定印;
2、太極印;
3、合十手;
(續104)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22-03-2011 过去练功讲练“慧剑”,是练什么? (精义答疑102)
过去练功讲练“慧剑”,是练什么? (精义答疑102)
简体文
过去练功讲练“慧剑”,是练什么?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11)、怎样理解,通过九宫十三门练全身的整体?
这以前没有讲过,我一边说,大家一边体会。
(1)、用章门从两侧往上兜会阴,一提往混元窍上放;
(2)、命门和肚脐拉会阴往上提,往混元窍上放;
(3)、两侧大包往下拉舌根,往混元窍上放;
(4)、膻中、陶道拉舌根,往混元窍上放。体会这几个穴位往混元窍上连。
(5)、用两个耳尖拉百会往《意元体》当中放;
(6)、印堂、玉枕拉百会往《意元体》当中放。
(7)、把上面的中心点和混元窍用意念连一下,然后自己默念“虚─灵─”,反复念,不要注意发音,而注意身体里边虚灵的状况,体会发音时周身都是晃晃荡荡、恍恍惚惚的,上下成为一体了。
念虚灵是从混元窍通到《意元体》,往《意元体》中心靠上一点走的,这儿有动触。这儿集中起来,周身就轻松了,把混元窍的气连到一起往上来了。
(8)、两眉要放松,不要绷劲,再默念“神机”两个字,神里边就有主宰了,里边主灵动的感觉就有了。一念“神机”里边一动,那个动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神的最根本最深处,神动的地方就在那儿,通过九宫十三门就这样来练整体。当然,你练捧气贯顶时,你也可以往那个中心去收。
(1012)、 怎样才能做到大关节如蛇行,小关节如蛹动?
现在同学们做好多动作,胳膊腿都是直的,将来要会一节一节地动,连大关节也要前后有秩序地动。
一般应先是肩,再肘、再腕,到手指,从根节、中节到稍节,要一个一个地动,转弯也是让它一节一节地转,比如捧气贯顶的起式就是这个样子。动作里边的小关节要求是蛹动,大的关节要求蛇行,比如通臂,各个关节不要故意去摆,用气和意念一抽一动。
推收也是一样。推,不能硬推出去,要有螺旋前进的意思;往回一收,要微微一拧收回来。动作都不要是直的,肩、肘、腕放松了,似乎打着好多圈圈走的。五元庄中好些动作都是让大家练习蛇行蛹动的。
(1013)、为什么要练蛇形蛹动?
一练蛇形蛹动使得每个关节里边就有意念、有气了,里边就灵通了。
中医讲大小关节是神气游行之室。每个关节比较灵通了,神和气在里边运行就比较容易了,能存住神、气,这地方就灵活、健康了。蛇行还可以慢慢圈一圈动一动,蛹动不好练,开始就这么抓,平时没事自己就练一节一节地动,把每个节练熟了,好支配它了,意念和形体就好合到一起了。要把收的关节松开有个办法:两手相合拿腿夹住,慢慢使劲边晃边往上拔,这么两手就容易松,就练得快一点。
在过去练武功的点穴有两种练法:一种是练硬功,把手练得非常硬,那手能把砖都钻坏,用这样的硬功点穴;
再一种是软功,用软的功夫把气能运到指尖上来。你关节都会动弹,很柔和,意念很充足了,那就是运气于发肤指端了。一碰,意念往外一发,可以发出气去点穴,也 不要用非常大的力气。这是从柔上走的。
对整个动功的周身各个部分的要求主要就讲这么多。
(1014)、为什么练功要会自己运用目光,运用目力?
练功不论静功也好,动功也好,要会自己运用目光,运用目力。
一般书上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气功来说,眼为心之苗,就是眼是意识的苗,意识从这里表现出来。人体里边的气要受意念的支配,意念一动气就动,而好多情况下,意念动都配合眼神的动。
做动作也一样,往往想往这边去干事情,不知不觉脑袋就转过去,眼睛也注意了。意念活动一旦和眼睛结合后,力量就结合上了。眼为使气神,好多人过去练功不懂用眼来使气,实际是什么呢?你想让气往哪去,往那一想,目光要能跟着过去,闭着眼睛也一样。
(1015)、过去练功讲练“慧剑”,是练什么?
过去练功讲练“慧剑”,这个词有好多的讲法,其中有个门派就把目光作为慧剑。说练功着了魔(一练功有点不舒服,痒、疼、麻、凉等的动触,过去讲魔气来了),这时闭着眼睛用目光一扫,它就没有了。其实,它那气通不好,这么一动,气就通过去了。
当然,你的目光不锐利也不行,那儿痒,一注意,目光越扫越痒。什么道理呢?就是气还不够。
(1016)、过去练功讲的“魔”是什么?
“魔”,其实是你练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触。在最早是这个“磨”字,来磨你的,使你意志更顽强一点。痒、酸、麻,就是不动,能够不动,意志就顽强了,定力就强了。
以前练双盘膝,腿麻了却不动,不放下来,气通过去之后就不麻了。你要是毅力不足,那就过不去。所以练功中有好多景象与感受都是磨炼我们的。这个“磨”(景象)来了以后,为禁绝你动,说你只要一动跟它一结合就着了“魔”了,其实是吓你一下,所以把磨下面的石字改成鬼。
在过去说佛即是魔,魔即是佛,没有魔就不能成佛,意思是要不磨炼你,你功夫上不去。我们有时练功觉得真难受,这时,就不动弹,经受得住磨了,意念坚定了,气足了,功夫就长了。一难受,凑合凑合,将就一下、动弹一下吧,这一凑合,你就受它支配了,功夫就上不去了。
(1017)、怎样理解,功夫的根本不是静也不是动,而是要定?
一般敏感的人,大部分都意志不坚定。他很敏感,出点小功能都可能,但这种人不刻苦练功,功夫想上去,比普通人还难得多。因为他神不定,往往有不了大功夫。上次也讲过,功夫的根本不是静也不是动,而是要定,成为一定的模式才是功夫。光静是顽空。为什么把静和定连在一起,说静定而不光谈一个静呢?你的能够定住,动也定,静也定,静动一如,那是真功夫,没有定就不行了。
这本来是一个方便法门,让你不动,呆着就呆着,难受就耗着。不过你这一耗着,不也起念头吗?倒不如来个积极的,有痒痒的、不舒服等感觉自己主动通。我们这儿讲目光,就用目光扫它一下,让它快点过去,不再干扰你。拿目光把气通过去,用目光来指挥它。
(1018)、怎样理解,练气功就是要气通,要增加身体的通透度,可以通过目力来解决它?
同学们可以做个小试验:把胳膊伸平,掌立起来向前撑着。眼睛向上看,感觉手指尖的气跟着往上冲;眼睛往下看,手下面气就比较多一点。另外,头不要转动,把眼睛尽量往左侧看,你体会手上的气也是往左走,每个指尖左侧的气感就比较明显;把眼睛回到前方,手上的气感就会恢复正常;眼睛往右看,手指右侧的气感就强些。虽然手一点也没动弹,就眼睛这么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手的重量、手上的气感就不一样,眼睛怎么动,整个周围的气都跟着怎么动,气场都在动。
过去太极拳讲“仰视则弥高,俯视则弥深”,这个样、俯并不是姿势,是眼睛、目光,往上一看,气往高出走,往下一看,气往下、往深处走。大家安安静静、放松了,体会到目光能指挥气了,这样,在练功作的时候,闭着眼睛或半眯着眼睛,把眼力和姿势结合到一起,那么气的运动就会更强大起来。练气功就是要气通,要增加身体的通透度,可以通过目力来解决它。
(1019)、怎样练“神光”?
在练功的时候可以加上想象,比如开合的时候,往外一开,眯着眼睛看那个气从形体出来,往回一合,气进去。用意念和眼光配合到一起来支配躯体变化。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练习收取神光,练习用注意力带着眼光看,将来能觉得往外一看有光过去,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练神光还可以练在印堂转圈。这个转圈是往一个方向转,一定要整的,是个圆盘式的在转,不能就转个线性的圈。转线圈佛家叫“伊三点”,一般的习惯都是顺时针转,其实,逆时针也不是不可以。以前为什么佛家走“伊三点”不容易出光呢?就因为它转的是线圈。练神光应该转圆盘,以后治病、练功都要用它。目光就那么练。练功总的动态要求就讲完了。
(1020)、为什么要简单介绍练功的体式?练功的体式有哪几种?
我们介绍的练功体式比较多,不是让同学们去练,知道就行了。这些姿势是怎么回事都知道,就避免了看到别人练时觉得新鲜。有些姿势还要讲讲它的作用,以加深练功对姿势的体会。另外,从这里能看到智能功功法里安排的好多姿势,都是从定势演化过来的。形神庄、五元庄、捧气贯顶法里好多动作都可以作个定式,从站庄来练。讲体式里面有这么多内容。
练功的体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坐式
(一)、座具坐
(二)、自然盘膝坐
(三)、单盘坐
(四)、双盘坐
(五)、跪坐
(续103)
繁體文
過去練功講練“慧劍”,是練什麼?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11)、怎樣理解,通過九宮十三門練全身的整體?
這以前沒有講過,我一邊說,大家一邊體會。
(1)、用章門從兩側往上兜會陰,一提往混元竅上放;
(2)、命門和肚臍拉會陰往上提,往混元竅上放;
(3)、兩側大包往下拉舌根,往混元竅上放;
(4)、膻中、陶道拉舌根,往混元竅上放。體會這幾個穴位往混元竅上連。
(5)、用兩個耳尖拉百會往《意元體》當中放;
(6)、印堂、玉枕拉百會往《意元體》當中放。
(7)、把上面的中心點和混元竅用意念連一下,然後自己默念“虛─靈─”,反復念,不要注意發音,而注意身體裏邊虛靈的狀況,體會發音時周身都是晃晃蕩蕩、恍恍惚惚的,上下成為一體了。
念虛靈是從混元竅通到《意元體》,往《意元體》中心靠上一點走的,這兒有動觸。這兒集中起來,周身就輕鬆了,把混元竅的氣連到一起往上來了。
(8)、兩眉要放鬆,不要繃勁,再默念“神機”兩個字,神裏邊就有主宰了,裏邊主靈動的感覺就有了。一念“神機”裏邊一動,那個動的地方就是我們自己神的最根本最深處,神動的地方就在那兒,通過九宮十三門就這樣來練整體。當然,你練捧氣貫頂時,你也可以往那個中心去收。
(1012)、 怎樣才能做到大關節如蛇行,小關節如蛹動?
現在同學們做好多動作,胳膊腿都是直的,將來要會一節一節地動,連大關節也要前後有秩序地動。
一般應先是肩,再肘、再腕,到手指,從根節、中節到稍節,要一個一個地動,轉彎也是讓它一節一節地轉,比如捧氣貫頂的起式就是這個樣子。動作裏邊的小關節要求是蛹動,大的關節要求蛇行,比如通臂,各個關節不要故意去擺,用氣和意念一抽一動。
推收也是一樣。推,不能硬推出去,要有螺旋前進的意思;往回一收,要微微一擰收回來。動作都不要是直的,肩、肘、腕放鬆了,似乎打著好多圈圈走的。五元莊中好些動作都是讓大家練習蛇行蛹動的。
(1013)、為什麼要練蛇形蛹動?
一練蛇形蛹動使得每個關節裏邊就有意念、有氣了,裏邊就靈通了。
中醫講大小關節是神氣遊行之室。每個關節比較靈通了,神和氣在裏邊運行就比較容易了,能存住神、氣,這地方就靈活、健康了。蛇行還可以慢慢圈一圈動一動,蛹動不好練,開始就這麼抓,平時沒事自己就練一節一節地動,把每個節練熟了,好支配它了,意念和形體就好合到一起了。要把收的關節鬆開有個辦法:兩手相合拿腿夾住,慢慢使勁邊晃邊往上拔,這麼兩手就容易松,就練得快一點。
在過去練武功的點穴有兩種練法:一種是練硬功,把手練得非常硬,那手能把磚都鑽壞,用這樣的硬功點穴;
再一種是軟功,用軟的功夫把氣能運到指尖上來。你關節都會動彈,很柔和,意念很充足了,那就是運氣於發膚指端了。一碰,意念往外一發,可以發出氣去點穴,也 不要用非常大的力氣。這是從柔上走的。
對整個動功的周身各個部分的要求主要就講這麼多。
(1014)、為什麼練功要會自己運用目光,運用目力?
練功不論靜功也好,動功也好,要會自己運用目光,運用目力。
一般書上講,眼睛是心靈的視窗。從氣功來說,眼為心之苗,就是眼是意識的苗,意識從這裏表現出來。人體裏邊的氣要受意念的支配,意念一動氣就動,而好多情況下,意念動都配合眼神的動。
做動作也一樣,往往想往這邊去幹事情,不知不覺腦袋就轉過去,眼睛也注意了。意念活動一旦和眼睛結合後,力量就結合上了。眼為使氣神,好多人過去練功不懂用眼來使氣,實際是什麼呢?你想讓氣往哪去,往那一想,目光要能跟著過去,閉著眼睛也一樣。
(1015)、過去練功講練“慧劍”,是練什麼?
過去練功講練“慧劍”,這個詞有好多的講法,其中有個門派就把目光作為慧劍。說練功著了魔(一練功有點不舒服,癢、疼、麻、涼等的動觸,過去講魔氣來了),這時閉著眼睛用目光一掃,它就沒有了。其實,它那氣通不好,這麼一動,氣就通過去了。
當然,你的目光不銳利也不行,那兒癢,一注意,目光越掃越癢。什麼道理呢?就是氣還不夠。
(1016)、過去練功講的“魔”是什麼?
“魔”,其實是你練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感觸。在最早是這個“磨”字,來磨你的,使你意志更頑強一點。癢、酸、麻,就是不動,能夠不動,意志就頑強了,定力就強了。
以前練雙盤膝,腿麻了卻不動,不放下來,氣通過去之後就不麻了。你要是毅力不足,那就過不去。所以練功中有好多景象與感受都是磨煉我們的。這個“磨”(景象)來了以後,為禁絕你動,說你只要一動跟它一結合就著了“魔”了,其實是嚇你一下,所以把磨下面的石字改成鬼。
在過去說佛即是魔,魔即是佛,沒有魔就不能成佛,意思是要不磨煉你,你功夫上不去。我們有時練功覺得真難受,這時,就不動彈,經受得住磨了,意念堅定了,氣足了,功夫就長了。一難受,湊合湊合,將就一下、動彈一下吧,這一湊合,你就受它支配了,功夫就上不去了。
(1017)、怎樣理解,功夫的根本不是靜也不是動,而是要定?
一般敏感的人,大部分都意志不堅定。他很敏感,出點小功能都可能,但這種人不刻苦練功,功夫想上去,比普通人還難得多。因為他神不定,往往有不了大功夫。上次也講過,功夫的根本不是靜也不是動,而是要定,成為一定的模式才是功夫。光靜是頑空。為什麼把靜和定連在一起,說靜定而不光談一個靜呢?你的能夠定住,動也定,靜也定,靜動一如,那是真功夫,沒有定就不行了。
這本來是一個方便法門,讓你不動,呆著就呆著,難受就耗著。不過你這一耗著,不也起念頭嗎?倒不如來個積極的,有癢癢的、不舒服等感覺自己主動通。我們這兒講目光,就用目光掃它一下,讓它快點過去,不再干擾你。拿目光把氣通過去,用目光來指揮它。
(1018)、怎樣理解,練氣功就是要氣通,要增加身體的通透度,可以通過目力來解決它?
同學們可以做個小試驗:把胳膊伸平,掌立起來向前撐著。眼睛向上看,感覺手指尖的氣跟著往上沖;眼睛往下看,手下面氣就比較多一點。另外,頭不要轉動,把眼睛儘量往左側看,你體會手上的氣也是往左走,每個指尖左側的氣感就比較明顯;把眼睛回到前方,手上的氣感就會恢復正常;眼睛往右看,手指右側的氣感就強些。雖然手一點也沒動彈,就眼睛這麼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手的重量、手上的氣感就不一樣,眼睛怎麼動,整個周圍的氣都跟著怎麼動,氣場都在動。
過去太極拳講“仰視則彌高,俯視則彌深”,這個樣、俯並不是姿勢,是眼睛、目光,往上一看,氣往高出走,往下一看,氣往下、往深處走。大家安安靜靜、放鬆了,體會到目光能指揮氣了,這樣,在練功作的時候,閉著眼睛或半眯著眼睛,把眼力和姿勢結合到一起,那麼氣的運動就會更強大起來。練氣功就是要氣通,要增加身體的通透度,可以通過目力來解決它。
(1019)、怎樣練“神光”?
在練功的時候可以加上想像,比如開合的時候,往外一開,眯著眼睛看那個氣從形體出來,往回一合,氣進去。用意念和眼光配合到一起來支配軀體變化。這就需要同學們平時多練習收取神光,練習用注意力帶著眼光看,將來能覺得往外一看有光過去,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練神光還可以練在印堂轉圈。這個轉圈是往一個方向轉,一定要整的,是個圓盤式的在轉,不能就轉個線性的圈。轉線圈佛家叫“伊三點”,一般的習慣都是順時針轉,其實,逆時針也不是不可以。以前為什麼佛家走“伊三點”不容易出光呢?就因為它轉的是線圈。練神光應該轉圓盤,以後治病、練功都要用它。目光就那麼練。練功總的動態要求就講完了。
(1020)、為什麼要簡單介紹練功的體式?練功的體式有哪幾種?
我們介紹的練功體式比較多,不是讓同學們去練,知道就行了。這些姿勢是怎麼回事都知道,就避免了看到別人練時覺得新鮮。有些姿勢還要講講它的作用,以加深練功對姿勢的體會。另外,從這裏能看到智能功功法裏安排的好多姿勢,都是從定勢演化過來的。形神莊、五元莊、捧氣貫頂法裏好多動作都可以作個定式,從站莊來練。講體式裏面有這麼多內容。
練功的體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坐式
(一)、座具坐
(二)、自然盤膝坐
(三)、單盤坐
(四)、雙盤坐
(五)、跪坐
(續103)
简体文
过去练功讲练“慧剑”,是练什么?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11)、怎样理解,通过九宫十三门练全身的整体?
这以前没有讲过,我一边说,大家一边体会。
(1)、用章门从两侧往上兜会阴,一提往混元窍上放;
(2)、命门和肚脐拉会阴往上提,往混元窍上放;
(3)、两侧大包往下拉舌根,往混元窍上放;
(4)、膻中、陶道拉舌根,往混元窍上放。体会这几个穴位往混元窍上连。
(5)、用两个耳尖拉百会往《意元体》当中放;
(6)、印堂、玉枕拉百会往《意元体》当中放。
(7)、把上面的中心点和混元窍用意念连一下,然后自己默念“虚─灵─”,反复念,不要注意发音,而注意身体里边虚灵的状况,体会发音时周身都是晃晃荡荡、恍恍惚惚的,上下成为一体了。
念虚灵是从混元窍通到《意元体》,往《意元体》中心靠上一点走的,这儿有动触。这儿集中起来,周身就轻松了,把混元窍的气连到一起往上来了。
(8)、两眉要放松,不要绷劲,再默念“神机”两个字,神里边就有主宰了,里边主灵动的感觉就有了。一念“神机”里边一动,那个动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神的最根本最深处,神动的地方就在那儿,通过九宫十三门就这样来练整体。当然,你练捧气贯顶时,你也可以往那个中心去收。
(1012)、 怎样才能做到大关节如蛇行,小关节如蛹动?
现在同学们做好多动作,胳膊腿都是直的,将来要会一节一节地动,连大关节也要前后有秩序地动。
一般应先是肩,再肘、再腕,到手指,从根节、中节到稍节,要一个一个地动,转弯也是让它一节一节地转,比如捧气贯顶的起式就是这个样子。动作里边的小关节要求是蛹动,大的关节要求蛇行,比如通臂,各个关节不要故意去摆,用气和意念一抽一动。
推收也是一样。推,不能硬推出去,要有螺旋前进的意思;往回一收,要微微一拧收回来。动作都不要是直的,肩、肘、腕放松了,似乎打着好多圈圈走的。五元庄中好些动作都是让大家练习蛇行蛹动的。
(1013)、为什么要练蛇形蛹动?
一练蛇形蛹动使得每个关节里边就有意念、有气了,里边就灵通了。
中医讲大小关节是神气游行之室。每个关节比较灵通了,神和气在里边运行就比较容易了,能存住神、气,这地方就灵活、健康了。蛇行还可以慢慢圈一圈动一动,蛹动不好练,开始就这么抓,平时没事自己就练一节一节地动,把每个节练熟了,好支配它了,意念和形体就好合到一起了。要把收的关节松开有个办法:两手相合拿腿夹住,慢慢使劲边晃边往上拔,这么两手就容易松,就练得快一点。
在过去练武功的点穴有两种练法:一种是练硬功,把手练得非常硬,那手能把砖都钻坏,用这样的硬功点穴;
再一种是软功,用软的功夫把气能运到指尖上来。你关节都会动弹,很柔和,意念很充足了,那就是运气于发肤指端了。一碰,意念往外一发,可以发出气去点穴,也 不要用非常大的力气。这是从柔上走的。
对整个动功的周身各个部分的要求主要就讲这么多。
(1014)、为什么练功要会自己运用目光,运用目力?
练功不论静功也好,动功也好,要会自己运用目光,运用目力。
一般书上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气功来说,眼为心之苗,就是眼是意识的苗,意识从这里表现出来。人体里边的气要受意念的支配,意念一动气就动,而好多情况下,意念动都配合眼神的动。
做动作也一样,往往想往这边去干事情,不知不觉脑袋就转过去,眼睛也注意了。意念活动一旦和眼睛结合后,力量就结合上了。眼为使气神,好多人过去练功不懂用眼来使气,实际是什么呢?你想让气往哪去,往那一想,目光要能跟着过去,闭着眼睛也一样。
(1015)、过去练功讲练“慧剑”,是练什么?
过去练功讲练“慧剑”,这个词有好多的讲法,其中有个门派就把目光作为慧剑。说练功着了魔(一练功有点不舒服,痒、疼、麻、凉等的动触,过去讲魔气来了),这时闭着眼睛用目光一扫,它就没有了。其实,它那气通不好,这么一动,气就通过去了。
当然,你的目光不锐利也不行,那儿痒,一注意,目光越扫越痒。什么道理呢?就是气还不够。
(1016)、过去练功讲的“魔”是什么?
“魔”,其实是你练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触。在最早是这个“磨”字,来磨你的,使你意志更顽强一点。痒、酸、麻,就是不动,能够不动,意志就顽强了,定力就强了。
以前练双盘膝,腿麻了却不动,不放下来,气通过去之后就不麻了。你要是毅力不足,那就过不去。所以练功中有好多景象与感受都是磨炼我们的。这个“磨”(景象)来了以后,为禁绝你动,说你只要一动跟它一结合就着了“魔”了,其实是吓你一下,所以把磨下面的石字改成鬼。
在过去说佛即是魔,魔即是佛,没有魔就不能成佛,意思是要不磨炼你,你功夫上不去。我们有时练功觉得真难受,这时,就不动弹,经受得住磨了,意念坚定了,气足了,功夫就长了。一难受,凑合凑合,将就一下、动弹一下吧,这一凑合,你就受它支配了,功夫就上不去了。
(1017)、怎样理解,功夫的根本不是静也不是动,而是要定?
一般敏感的人,大部分都意志不坚定。他很敏感,出点小功能都可能,但这种人不刻苦练功,功夫想上去,比普通人还难得多。因为他神不定,往往有不了大功夫。上次也讲过,功夫的根本不是静也不是动,而是要定,成为一定的模式才是功夫。光静是顽空。为什么把静和定连在一起,说静定而不光谈一个静呢?你的能够定住,动也定,静也定,静动一如,那是真功夫,没有定就不行了。
这本来是一个方便法门,让你不动,呆着就呆着,难受就耗着。不过你这一耗着,不也起念头吗?倒不如来个积极的,有痒痒的、不舒服等感觉自己主动通。我们这儿讲目光,就用目光扫它一下,让它快点过去,不再干扰你。拿目光把气通过去,用目光来指挥它。
(1018)、怎样理解,练气功就是要气通,要增加身体的通透度,可以通过目力来解决它?
同学们可以做个小试验:把胳膊伸平,掌立起来向前撑着。眼睛向上看,感觉手指尖的气跟着往上冲;眼睛往下看,手下面气就比较多一点。另外,头不要转动,把眼睛尽量往左侧看,你体会手上的气也是往左走,每个指尖左侧的气感就比较明显;把眼睛回到前方,手上的气感就会恢复正常;眼睛往右看,手指右侧的气感就强些。虽然手一点也没动弹,就眼睛这么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手的重量、手上的气感就不一样,眼睛怎么动,整个周围的气都跟着怎么动,气场都在动。
过去太极拳讲“仰视则弥高,俯视则弥深”,这个样、俯并不是姿势,是眼睛、目光,往上一看,气往高出走,往下一看,气往下、往深处走。大家安安静静、放松了,体会到目光能指挥气了,这样,在练功作的时候,闭着眼睛或半眯着眼睛,把眼力和姿势结合到一起,那么气的运动就会更强大起来。练气功就是要气通,要增加身体的通透度,可以通过目力来解决它。
(1019)、怎样练“神光”?
在练功的时候可以加上想象,比如开合的时候,往外一开,眯着眼睛看那个气从形体出来,往回一合,气进去。用意念和眼光配合到一起来支配躯体变化。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练习收取神光,练习用注意力带着眼光看,将来能觉得往外一看有光过去,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练神光还可以练在印堂转圈。这个转圈是往一个方向转,一定要整的,是个圆盘式的在转,不能就转个线性的圈。转线圈佛家叫“伊三点”,一般的习惯都是顺时针转,其实,逆时针也不是不可以。以前为什么佛家走“伊三点”不容易出光呢?就因为它转的是线圈。练神光应该转圆盘,以后治病、练功都要用它。目光就那么练。练功总的动态要求就讲完了。
(1020)、为什么要简单介绍练功的体式?练功的体式有哪几种?
我们介绍的练功体式比较多,不是让同学们去练,知道就行了。这些姿势是怎么回事都知道,就避免了看到别人练时觉得新鲜。有些姿势还要讲讲它的作用,以加深练功对姿势的体会。另外,从这里能看到智能功功法里安排的好多姿势,都是从定势演化过来的。形神庄、五元庄、捧气贯顶法里好多动作都可以作个定式,从站庄来练。讲体式里面有这么多内容。
练功的体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坐式
(一)、座具坐
(二)、自然盘膝坐
(三)、单盘坐
(四)、双盘坐
(五)、跪坐
(续103)
繁體文
過去練功講練“慧劍”,是練什麼?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11)、怎樣理解,通過九宮十三門練全身的整體?
這以前沒有講過,我一邊說,大家一邊體會。
(1)、用章門從兩側往上兜會陰,一提往混元竅上放;
(2)、命門和肚臍拉會陰往上提,往混元竅上放;
(3)、兩側大包往下拉舌根,往混元竅上放;
(4)、膻中、陶道拉舌根,往混元竅上放。體會這幾個穴位往混元竅上連。
(5)、用兩個耳尖拉百會往《意元體》當中放;
(6)、印堂、玉枕拉百會往《意元體》當中放。
(7)、把上面的中心點和混元竅用意念連一下,然後自己默念“虛─靈─”,反復念,不要注意發音,而注意身體裏邊虛靈的狀況,體會發音時周身都是晃晃蕩蕩、恍恍惚惚的,上下成為一體了。
念虛靈是從混元竅通到《意元體》,往《意元體》中心靠上一點走的,這兒有動觸。這兒集中起來,周身就輕鬆了,把混元竅的氣連到一起往上來了。
(8)、兩眉要放鬆,不要繃勁,再默念“神機”兩個字,神裏邊就有主宰了,裏邊主靈動的感覺就有了。一念“神機”裏邊一動,那個動的地方就是我們自己神的最根本最深處,神動的地方就在那兒,通過九宮十三門就這樣來練整體。當然,你練捧氣貫頂時,你也可以往那個中心去收。
(1012)、 怎樣才能做到大關節如蛇行,小關節如蛹動?
現在同學們做好多動作,胳膊腿都是直的,將來要會一節一節地動,連大關節也要前後有秩序地動。
一般應先是肩,再肘、再腕,到手指,從根節、中節到稍節,要一個一個地動,轉彎也是讓它一節一節地轉,比如捧氣貫頂的起式就是這個樣子。動作裏邊的小關節要求是蛹動,大的關節要求蛇行,比如通臂,各個關節不要故意去擺,用氣和意念一抽一動。
推收也是一樣。推,不能硬推出去,要有螺旋前進的意思;往回一收,要微微一擰收回來。動作都不要是直的,肩、肘、腕放鬆了,似乎打著好多圈圈走的。五元莊中好些動作都是讓大家練習蛇行蛹動的。
(1013)、為什麼要練蛇形蛹動?
一練蛇形蛹動使得每個關節裏邊就有意念、有氣了,裏邊就靈通了。
中醫講大小關節是神氣遊行之室。每個關節比較靈通了,神和氣在裏邊運行就比較容易了,能存住神、氣,這地方就靈活、健康了。蛇行還可以慢慢圈一圈動一動,蛹動不好練,開始就這麼抓,平時沒事自己就練一節一節地動,把每個節練熟了,好支配它了,意念和形體就好合到一起了。要把收的關節鬆開有個辦法:兩手相合拿腿夾住,慢慢使勁邊晃邊往上拔,這麼兩手就容易松,就練得快一點。
在過去練武功的點穴有兩種練法:一種是練硬功,把手練得非常硬,那手能把磚都鑽壞,用這樣的硬功點穴;
再一種是軟功,用軟的功夫把氣能運到指尖上來。你關節都會動彈,很柔和,意念很充足了,那就是運氣於發膚指端了。一碰,意念往外一發,可以發出氣去點穴,也 不要用非常大的力氣。這是從柔上走的。
對整個動功的周身各個部分的要求主要就講這麼多。
(1014)、為什麼練功要會自己運用目光,運用目力?
練功不論靜功也好,動功也好,要會自己運用目光,運用目力。
一般書上講,眼睛是心靈的視窗。從氣功來說,眼為心之苗,就是眼是意識的苗,意識從這裏表現出來。人體裏邊的氣要受意念的支配,意念一動氣就動,而好多情況下,意念動都配合眼神的動。
做動作也一樣,往往想往這邊去幹事情,不知不覺腦袋就轉過去,眼睛也注意了。意念活動一旦和眼睛結合後,力量就結合上了。眼為使氣神,好多人過去練功不懂用眼來使氣,實際是什麼呢?你想讓氣往哪去,往那一想,目光要能跟著過去,閉著眼睛也一樣。
(1015)、過去練功講練“慧劍”,是練什麼?
過去練功講練“慧劍”,這個詞有好多的講法,其中有個門派就把目光作為慧劍。說練功著了魔(一練功有點不舒服,癢、疼、麻、涼等的動觸,過去講魔氣來了),這時閉著眼睛用目光一掃,它就沒有了。其實,它那氣通不好,這麼一動,氣就通過去了。
當然,你的目光不銳利也不行,那兒癢,一注意,目光越掃越癢。什麼道理呢?就是氣還不夠。
(1016)、過去練功講的“魔”是什麼?
“魔”,其實是你練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感觸。在最早是這個“磨”字,來磨你的,使你意志更頑強一點。癢、酸、麻,就是不動,能夠不動,意志就頑強了,定力就強了。
以前練雙盤膝,腿麻了卻不動,不放下來,氣通過去之後就不麻了。你要是毅力不足,那就過不去。所以練功中有好多景象與感受都是磨煉我們的。這個“磨”(景象)來了以後,為禁絕你動,說你只要一動跟它一結合就著了“魔”了,其實是嚇你一下,所以把磨下面的石字改成鬼。
在過去說佛即是魔,魔即是佛,沒有魔就不能成佛,意思是要不磨煉你,你功夫上不去。我們有時練功覺得真難受,這時,就不動彈,經受得住磨了,意念堅定了,氣足了,功夫就長了。一難受,湊合湊合,將就一下、動彈一下吧,這一湊合,你就受它支配了,功夫就上不去了。
(1017)、怎樣理解,功夫的根本不是靜也不是動,而是要定?
一般敏感的人,大部分都意志不堅定。他很敏感,出點小功能都可能,但這種人不刻苦練功,功夫想上去,比普通人還難得多。因為他神不定,往往有不了大功夫。上次也講過,功夫的根本不是靜也不是動,而是要定,成為一定的模式才是功夫。光靜是頑空。為什麼把靜和定連在一起,說靜定而不光談一個靜呢?你的能夠定住,動也定,靜也定,靜動一如,那是真功夫,沒有定就不行了。
這本來是一個方便法門,讓你不動,呆著就呆著,難受就耗著。不過你這一耗著,不也起念頭嗎?倒不如來個積極的,有癢癢的、不舒服等感覺自己主動通。我們這兒講目光,就用目光掃它一下,讓它快點過去,不再干擾你。拿目光把氣通過去,用目光來指揮它。
(1018)、怎樣理解,練氣功就是要氣通,要增加身體的通透度,可以通過目力來解決它?
同學們可以做個小試驗:把胳膊伸平,掌立起來向前撐著。眼睛向上看,感覺手指尖的氣跟著往上沖;眼睛往下看,手下面氣就比較多一點。另外,頭不要轉動,把眼睛儘量往左側看,你體會手上的氣也是往左走,每個指尖左側的氣感就比較明顯;把眼睛回到前方,手上的氣感就會恢復正常;眼睛往右看,手指右側的氣感就強些。雖然手一點也沒動彈,就眼睛這麼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手的重量、手上的氣感就不一樣,眼睛怎麼動,整個周圍的氣都跟著怎麼動,氣場都在動。
過去太極拳講“仰視則彌高,俯視則彌深”,這個樣、俯並不是姿勢,是眼睛、目光,往上一看,氣往高出走,往下一看,氣往下、往深處走。大家安安靜靜、放鬆了,體會到目光能指揮氣了,這樣,在練功作的時候,閉著眼睛或半眯著眼睛,把眼力和姿勢結合到一起,那麼氣的運動就會更強大起來。練氣功就是要氣通,要增加身體的通透度,可以通過目力來解決它。
(1019)、怎樣練“神光”?
在練功的時候可以加上想像,比如開合的時候,往外一開,眯著眼睛看那個氣從形體出來,往回一合,氣進去。用意念和眼光配合到一起來支配軀體變化。這就需要同學們平時多練習收取神光,練習用注意力帶著眼光看,將來能覺得往外一看有光過去,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練神光還可以練在印堂轉圈。這個轉圈是往一個方向轉,一定要整的,是個圓盤式的在轉,不能就轉個線性的圈。轉線圈佛家叫“伊三點”,一般的習慣都是順時針轉,其實,逆時針也不是不可以。以前為什麼佛家走“伊三點”不容易出光呢?就因為它轉的是線圈。練神光應該轉圓盤,以後治病、練功都要用它。目光就那麼練。練功總的動態要求就講完了。
(1020)、為什麼要簡單介紹練功的體式?練功的體式有哪幾種?
我們介紹的練功體式比較多,不是讓同學們去練,知道就行了。這些姿勢是怎麼回事都知道,就避免了看到別人練時覺得新鮮。有些姿勢還要講講它的作用,以加深練功對姿勢的體會。另外,從這裏能看到智能功功法裏安排的好多姿勢,都是從定勢演化過來的。形神莊、五元莊、捧氣貫頂法裏好多動作都可以作個定式,從站莊來練。講體式裏面有這麼多內容。
練功的體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坐式
(一)、座具坐
(二)、自然盤膝坐
(三)、單盤坐
(四)、雙盤坐
(五)、跪坐
(續103)
21-03-2011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精义答疑101)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精义答疑101)
简体文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01)、怎样理解,“意的绵连”?
它是通过意念来实现的,得作意去想。一开始不好连,得用意念想着形体和气是连着的。
比如做捧气贯顶法:
(1)、你随时随地都要想两个手连着;
(2)、要想:我捧着个气球,气球是一层非常非常绵软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点力“扑嗤”就破了,要很放松地拖着它,这样来作意;
我记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个正骨老师学习正骨时,他就讲,他们老师是练八卦的,老师教他的时候,说练正骨手上是要有劲,但手还得练得非常软。怎么办呢?他们老师不是让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纸弄个球,就直接拿着它,你稍稍用点力,它就扁了,就这么捧着,左边转,右边转,升起来,落下去,这么搞。他们老师还让拿手摩挲油单纸空棉球,一点也不许空下了。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点力气一按,它就瘪了。我想他们老师可能不光是让他们把手练软,关键是为了把两手的气练整。这是个绵连。
(3)、原来我练拳时,我老师讲,两手一动一拉,想着里边有球,跟着胀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这么连着动。如果你这样作意,再捧气贯顶,往上捧起个气球来,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4)、练捧气贯顶法的推收时,你加上意念想着手上拿着个球,两臂和身体当中还是个球,手外和天边还有个球,肩膀轻轻一推一收,这些球都连着动起来,内气外气连上,绵连不断,就自然而然气变化了。
同学们要这样去体会,不要把它光当个姿势,练功时把意念加进去,想着整个都是气球连上。在周身一家中还要讲这些问题。绵连要用气、用意连上。当然,练动功要靠姿势的变化来完成这些内容。
Ⅵ、周身一家
(1002)、怎样理解,“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练功是要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
在过去练功夫,坐功是庄法,站庄也是庄法,练静功的时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周身都得有气。
以前讲:
“头顶佛世尊”,意念头;
“口中念观音”,面部;
“身后是真武”,身后真武大帝;
“身前是老君”,讲身前;
“左边是青龙”;讲左边;
“右边白虎神”,讲右边。
其实是干什么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钟罩起来。你想头顶,顶头悬;面部,观世音嘛,面带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后真武大帝,把背拔起来放松了;身前,开胸;左;右;意念放在正当中──当中是个钟锤,里边随便摆,打哪都行──气往哪走都行。这样练起功来。
静功是这么走,练动功也同样注意这些东西。练动功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形上走整体。
(1003)、怎样理解,身形的整体性?
用意念罩住的整体是从意上走,练动功的关键是要有身体的整劲。这个整劲就需要我们上下左右相合。无论是练武功的动功还是练气功的动功,脑子要有个概念:
(1)、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肩和胯是相对应的,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同样,肘和膝用意念连上;手和脚连上,再百会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形上走的,加个意念就能使我们统帅周身的力量强化起来。安静呆着好做,一动的时候就容易忘了。
(2)、“三圈相摞”:然后再把躯干解决一下,这就是练气功所讲的“三圈”:(我们完全讲气功的,因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气功的还不完全相等。)
两个髂骨最高点一连算个直径,平著作个圈圈,这是一圈;
两个肩胛骨的下角(约在乳房下面)那儿,平着这么一个圈;
经两个耳尖,凭著作一个圈。
一般腰不会放松时这个“三圈相摞”不好做,我们坐着时腰部都会放松,因为体重拿骨盆支撑着。而站起来后,身体靠胯关节支撑,后面脊柱绷上劲,不好往下放松,所以坐着好做:把身体坐正了、坐直了,百会往上提,先放胯骨那个圈,着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个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头这个圈往胸上一放,往下一摞。注意百会上悬,头要正,眼看着前面,头低得太多就提不起来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视前方,额头是放松的,这样用百会往上领……再来一遍。这就是“三圈相摞”,这样气就整了。将来练坐功也好,站庄也好,如钟、如松都是这么调整,这么一调,里外的气都变样子了。
记得1980年我在北京讲身形要求时讲了“三圈相摞”,当时有位70多岁的老人家,满面红光的,听了课后说:“庞老师,我练了几十年没解决的问题,这下解决了。”他练拳一辈子,就是气整不了,里外的气不能整地连到一起,听我这么一讲解决了。
(1004)、怎样理解,局部带动全身?
在练形神庄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讲动作要领,每一个动作都讲的是动的部分,它怎么样和全身联系呢?有些节我们讲了,比如说龙头鹤首。
(1)、龙头鹤首本来是头部的动作,但当你熟练之后,身体一放松往上一提,一个龙头,头一摆能使脊柱摆起来,脊柱一摆,腿也跟着动,到最后能到脚上去。脚能放松了,也就跟着动。如果真的一动脚趾都有感觉,气就充得多了一点。
(2)、又如练立掌分指。本来就是手掌和手指的问题,可你练的时候,手指一开一动,又可体会到它的经脉变化,通过经脉振动身体各部分。
(3)、形神庄就是通过局部小的动作,更明显、更剧烈地振动经络之气。一开始可能感觉不那么清楚,要反复去练,用意念注意反复感觉,加上调动丹田气,以腰带着动弹,里边的感觉就更大一点。每做一个局部动作,都要注意它和全身的连带关系。做上肢、下肢动作至少要连带脊柱上去。
(1005)、为什么说,过去太极拳讲:“一动无不动”,这句话虽不能说不对,但它讲得不科学?
这几个本来应该是一回事情,我只是给大家分解开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地来讲的。以前老师就讲周身一家,有的拳谱有六相合,有的老师也能讲三圈相摞,像这些具体的东西,老师就不讲,都是自己去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并不是每个局部一动把周身各个地方都带动了。过去太极拳讲:“一动无不动”,这句话虽不能说不对,但它讲得不科学。若说气是个整的,比如说人是个轮胎,这儿气一动弹,整个轮胎里的气都有影响,讲一动无不动也可以。但说局部一动周身各部形体也都跟着动,那做不到。如果说它高级,那就非常高级,高级到很不现实。
“一动无不动”从道理上分析应该是:这儿气一动,周身的气都动,一气动,必然影响到形,即所谓“有形化无形,无形化有形”的变化。不过,一般的动还影响不了那么深刻,所以说那是到了真正比较高级的层次了,一般人做不到。
武术气功基本上都没有到这个层次上去。当然过去武术气功里也有以局部带全身的说法,那跟这个说的就不一样了,那是用手带身,用脚带身。我们一般人动作是拿人体往前推手(脚),他是手(脚)往前一打,带动着人体往前去。
1969年,有一次我在老师家里,我的一个师叔来了,他说:“鹤鸣来,你试试。” 摆好了姿势,拿手推我的手。本来他身体已探到前面,重心都到前面来了,应该再往前动动不了了,他说:“你看什么劲!”往前一推,整个人一下起来把我推出去了。我老师说这叫“以手带身”。当然这不是武术中的高水平,当时我还不知道,以后考查他那还不是真正的以手带身。他那还有全身的爆发力,还不全是拿手带起来的。像这种情况,把重心都移过去了,可是还可以用手的气走,两手一动弹,一个整力气,从下边可以再颠一下。
(1006)、怎样理解,以腰带动全身的形体运动?
(1)、一开始练功先用腰来带。像捧气贯顶回气的时候,“松腕,转掌,转身捞气”,一开始是像木偶人一样,整个身体动,放松了去转。
(2)、慢慢不是这样了,好像把身体卸开来,用腰这么带着,腰先走,肢体后走,胳膊就跟鞭子一样的放松了跟着动弹,腰放松转到90度一拧再转回来。慢慢地熟了,气足了,动作就连起了。
(3)、当然这要有个过程。腰先动,肢体在后,慢慢就变成了腰和肢体一起动,但是肢体不允许僵着。
练内家气功、练动功都是如此。在武术气功里,真正的太极拳也应该是这样的练法。不过现在练太极拳的基本上都是内气不够,这样就做不到了。
(1007)、什么叫作“敛气入骨”?
练功中有一种的功夫──把气收敛到骨头里面去。敛气入骨,一种练法是在按形体要求练功的时候,注意收腹缩会阴,这样把气往丹田气里边放。另外练俯身拱腰,俯下去后一起时,快速、一下绷起来,那是能练气入到脊骨里边去的一个方法。气首先能入到脊柱里面,有了功夫,再以腰为主宰,通过肌肉肌腱,通过脊柱,传递力量就比肌肉的膜络强大多了,而且传气也传得比较快。
(1008)、什么叫作“一身备五弓”?
要想真正做到腰为主宰,带动形体,就必须懂得所谓的“一身备五弓”。因为一般不练功人的气路是从膜络上走的:丹田一发,经两肋,从腰背走到腿或上肢,是经膜络出去的。我们练功(有一个过程)之后,(慢慢慢慢)丹田气往身体走的时候,虽也走膜络,但比较少了。
“一身备五弓” 的五弓是:
(1)、脊柱一张弓,上面弓稍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稍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张弓较长一点);
(2)、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稍,肘关节是弓背;
(3)、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骨和脚分别是弓稍,膝关节是弓背。
每个弓稍都不是一点,是展开的。练功的时候,你知道脊柱和上下肢是这个弓和那个弓这样挂着连起来的,它是软的,有弹性,腰那儿一动,这几方面都连上了。
上次给大家讲故事说俄国来个大力士叫康泰尔。另外意大利来过一个,但它不完全是大力士,他会功夫。这个人是王芗斋打的,之后,他们很佩服,所以还练了意拳站庄。前几年意大利有人来中国表演气功,一推把人推倒,比我们表演的还厉害。不过那次表演我没去看。
再有日本来过几个人,也是练武术的,他们在上海找到了孙禄堂。孙禄堂就说甭打了,让他们来五个人,胳膊、腿、脑袋一人按一头,能按住了就行了。他往那一躺日本人按着,他一抽一撒手,五个人都出去了。现在日本有中国的孙氏太极拳,就是孙禄堂的太极拳。前几年日本还来人专门找孙氏太极,那时孙禄堂早死了,他们专门经体委找了在北京的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孙禄堂这个情况,就相当于一身备五弓。这是从形体上讲腰把周身练整了。
过去练拳术里边有一个抖劲,一抖之后马上连上,相当于陈氏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每打一个动作,开头都是刚的,马上就是绵的,这么带着过来。因为我们现在不练那样的武功,没有更多的时间从形体上练这五弓。
(1009)、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
我们智能功就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就从“三心并”上练起。把姿势摆好了,用意念想顶心连着丹田,手心连着丹田,脚心连着丹田,这么往一块连,往丹田集中,这样去聚,这本身也是把身体气整了。
三心并往丹田,还要注意在头顶外面有个东西提着你,好像吊着丹田里边,这样人就轻松了。这个整体随时都要练,三心并站庄要练,大马站庄也要练,练得气整了,就不那么容易疲乏了。
(1010)、古人练气功的“九宫十三门”是指哪些地方?
再一个是通过九宫十三门练全身的整体。九宫十三门是指:会阴、两侧的章门、后面的命门、前面的肚脐、两肋的大包,前面膻中上面一点,后面陶道下面一点,再有就是印堂、玉枕、百会和体中的一个活点(混元位)。
(续102)
繁體文
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是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01)、怎樣理解,“意的綿連”?
它是通過意念來實現的,得作意去想。一開始不好連,得用意念想著形體和氣是連著的。
比如做捧氣貫頂法:
(1)、你隨時隨地都要想兩個手連著;
(2)、要想:我捧著個氣球,氣球是一層非常非常綿軟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點力“撲嗤”就破了,要很放鬆地拖著它,這樣來作意;
我記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個正骨老師學習正骨時,他就講,他們老師是練八卦的,老師教他的時候,說練正骨手上是要有勁,但手還得練得非常軟。怎麼辦呢?他們老師不是讓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紙弄個球,就直接拿著它,你稍稍用點力,它就扁了,就這麼捧著,左邊轉,右邊轉,升起來,落下去,這麼搞。他們老師還讓拿手摩挲油單紙空棉球,一點也不許空下了。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點力氣一按,它就癟了。我想他們老師可能不光是讓他們把手練軟,關鍵是為了把兩手的氣練整。這是個綿連。
(3)、原來我練拳時,我老師講,兩手一動一拉,想著裏邊有球,跟著脹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這麼連著動。如果你這樣作意,再捧氣貫頂,往上捧起個氣球來,那感覺就不一樣了。
(4)、練捧氣貫頂法的推收時,你加上意念想著手上拿著個球,兩臂和身體當中還是個球,手外和天邊還有個球,肩膀輕輕一推一收,這些球都連著動起來,內氣外氣連上,綿連不斷,就自然而然氣變化了。
同學們要這樣去體會,不要把它光當個姿勢,練功時把意念加進去,想著整個都是氣球連上。在周身一家中還要講這些問題。綿連要用氣、用意連上。當然,練動功要靠姿勢的變化來完成這些內容。
Ⅵ、周身一家
(1002)、怎樣理解,“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練功是要保持周身的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任何動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後,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個方面。
在過去練功夫,坐功是莊法,站莊也是莊法,練靜功的時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鐘一樣把整個身體都罩起來,周身都得有氣。
以前講:
“頭頂佛世尊”,意念頭;
“口中念觀音”,面部;
“身後是真武”,身後真武大帝;
“身前是老君”,講身前;
“左邊是青龍”;講左邊;
“右邊白虎神”,講右邊。
其實是幹什麼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鐘罩起來。你想頭頂,頂頭懸;面部,觀世音嘛,面帶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後真武大帝,把背拔起來放鬆了;身前,開胸;左;右;意念放在正當中──當中是個鐘錘,裏邊隨便擺,打哪都行──氣往哪走都行。這樣練起功來。
靜功是這麼走,練動功也同樣注意這些東西。練動功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從形上走整體。
(1003)、怎樣理解,身形的整體性?
用意念罩住的整體是從意上走,練動功的關鍵是要有身體的整勁。這個整勁就需要我們上下左右相合。無論是練武功的動功還是練氣功的動功,腦子要有個概念:
(1)、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肩和胯是相對應的,用意念把肩和胯連上;同樣,肘和膝用意念連上;手和腳連上,再百會一提,感覺就不一樣了。都是從形上走的,加個意念就能使我們統帥周身的力量強化起來。安靜呆著好做,一動的時候就容易忘了。
(2)、“三圈相摞”:然後再把軀幹解決一下,這就是練氣功所講的“三圈”:(我們完全講氣功的,因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氣功的還不完全相等。)
兩個髂骨最高點一連算個直徑,平著作個圈圈,這是一圈;
兩個肩胛骨的下角(約在乳房下面)那兒,平著這麼一個圈;
經兩個耳尖,憑著作一個圈。
一般腰不會放鬆時這個“三圈相摞”不好做,我們坐著時腰部都會放鬆,因為體重拿骨盆支撐著。而站起來後,身體靠胯關節支撐,後面脊柱繃上勁,不好往下放鬆,所以坐著好做:把身體坐正了、坐直了,百會往上提,先放胯骨那個圈,著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個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頭這個圈往胸上一放,往下一摞。注意百會上懸,頭要正,眼看著前面,頭低得太多就提不起來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視前方,額頭是放鬆的,這樣用百會往上領……再來一遍。這就是“三圈相摞”,這樣氣就整了。將來練坐功也好,站莊也好,如鐘、如松都是這麼調整,這麼一調,裏外的氣都變樣子了。
記得1980年我在北京講身形要求時講了“三圈相摞”,當時有位70多歲的老人家,滿面紅光的,聽了課後說:“龐老師,我練了幾十年沒解決的問題,這下解決了。”他練拳一輩子,就是氣整不了,裏外的氣不能整地連到一起,聽我這麼一講解決了。
(1004)、怎樣理解,局部帶動全身?
在練形神莊的時候,同學們要注意體會以局部帶動全身,講動作要領,每一個動作都講的是動的部分,它怎麼樣和全身聯繫呢?有些節我們講了,比如說龍頭鶴首。
(1)、龍頭鶴首本來是頭部的動作,但當你熟練之後,身體一放鬆往上一提,一個龍頭,頭一擺能使脊柱擺起來,脊柱一擺,腿也跟著動,到最後能到腳上去。腳能放鬆了,也就跟著動。如果真的一動腳趾都有感覺,氣就充得多了一點。
(2)、又如練立掌分指。本來就是手掌和手指的問題,可你練的時候,手指一開一動,又可體會到它的經脈變化,通過經脈振動身體各部分。
(3)、形神莊就是通過局部小的動作,更明顯、更劇烈地振動經絡之氣。一開始可能感覺不那麼清楚,要反復去練,用意念注意反復感覺,加上調動丹田氣,以腰帶著動彈,裏邊的感覺就更大一點。每做一個局部動作,都要注意它和全身的連帶關係。做上肢、下肢動作至少要連帶脊柱上去。
(1005)、為什麼說,過去太極拳講:“一動無不動”,這句話雖不能說不對,但它講得不科學?
這幾個本來應該是一回事情,我只是給大家分解開一個因素一個因素地來講的。以前老師就講周身一家,有的拳譜有六相合,有的老師也能講三圈相摞,像這些具體的東西,老師就不講,都是自己去體會。以局部帶動全身,並不是每個局部一動把周身各個地方都帶動了。過去太極拳講:“一動無不動”,這句話雖不能說不對,但它講得不科學。若說氣是個整的,比如說人是個輪胎,這兒氣一動彈,整個輪胎裏的氣都有影響,講一動無不動也可以。但說局部一動周身各部形體也都跟著動,那做不到。如果說它高級,那就非常高級,高級到很不現實。
“一動無不動”從道理上分析應該是:這兒氣一動,周身的氣都動,一氣動,必然影響到形,即所謂“有形化無形,無形化有形”的變化。不過,一般的動還影響不了那麼深刻,所以說那是到了真正比較高級的層次了,一般人做不到。
武術氣功基本上都沒有到這個層次上去。當然過去武術氣功裏也有以局部帶全身的說法,那跟這個說的就不一樣了,那是用手帶身,用腳帶身。我們一般人動作是拿人體往前推手(腳),他是手(腳)往前一打,帶動著人體往前去。
1969年,有一次我在老師家裏,我的一個師叔來了,他說:“鶴鳴來,你試試。” 擺好了姿勢,拿手推我的手。本來他身體已探到前面,重心都到前面來了,應該再往前動動不了了,他說:“你看什麼勁!”往前一推,整個人一下起來把我推出去了。我老師說這叫“以手帶身”。當然這不是武術中的高水準,當時我還不知道,以後考查他那還不是真正的以手帶身。他那還有全身的爆發力,還不全是拿手帶起來的。像這種情況,把重心都移過去了,可是還可以用手的氣走,兩手一動彈,一個整力氣,從下邊可以再顛一下。
(1006)、怎樣理解,以腰帶動全身的形體運動?
(1)、一開始練功先用腰來帶。像捧氣貫頂回氣的時候,“松腕,轉掌,轉身撈氣”,一開始是像木偶人一樣,整個身體動,放鬆了去轉。
(2)、慢慢不是這樣了,好像把身體卸開來,用腰這麼帶著,腰先走,肢體後走,胳膊就跟鞭子一樣的放鬆了跟著動彈,腰放鬆轉到90度一擰再轉回來。慢慢地熟了,氣足了,動作就連起了。
(3)、當然這要有個過程。腰先動,肢體在後,慢慢就變成了腰和肢體一起動,但是肢體不允許僵著。
練內家氣功、練動功都是如此。在武術氣功裏,真正的太極拳也應該是這樣的練法。不過現在練太極拳的基本上都是內氣不夠,這樣就做不到了。
(1007)、什麼叫作“斂氣入骨”?
練功中有一種的功夫──把氣收斂到骨頭裏面去。斂氣入骨,一種練法是在按形體要求練功的時候,注意收腹縮會陰,這樣把氣往丹田氣裏邊放。另外練俯身拱腰,俯下去後一起時,快速、一下繃起來,那是能練氣入到脊骨裏邊去的一個方法。氣首先能入到脊柱裏面,有了功夫,再以腰為主宰,通過肌肉肌腱,通過脊柱,傳遞力量就比肌肉的膜絡強大多了,而且傳氣也傳得比較快。
(1008)、什麼叫作“一身備五弓”?
要想真正做到腰為主宰,帶動形體,就必須懂得所謂的“一身備五弓”。因為一般不練功人的氣路是從膜絡上走的:丹田一發,經兩肋,從腰背走到腿或上肢,是經膜絡出去的。我們練功(有一個過程)之後,(慢慢慢慢)丹田氣往身體走的時候,雖也走膜絡,但比較少了。
“一身備五弓” 的五弓是:
(1)、脊柱一張弓,上面弓稍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稍是尾閭,弓背是脊中到陽關(這張弓較長一點);
(2)、上肢一張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別是弓稍,肘關節是弓背;
(3)、下肢是張弓,胯骨到骶骨和腳分別是弓稍,膝關節是弓背。
每個弓稍都不是一點,是展開的。練功的時候,你知道脊柱和上下肢是這個弓和那個弓這樣掛著連起來的,它是軟的,有彈性,腰那兒一動,這幾方面都連上了。
上次給大家講故事說俄國來個大力士叫康泰爾。另外義大利來過一個,但它不完全是大力士,他會功夫。這個人是王薌齋打的,之後,他們很佩服,所以還練了意拳站莊。前幾年義大利有人來中國表演氣功,一推把人推倒,比我們表演的還厲害。不過那次表演我沒去看。
再有日本來過幾個人,也是練武術的,他們在上海找到了孫祿堂。孫祿堂就說甭打了,讓他們來五個人,胳膊、腿、腦袋一人按一頭,能按住了就行了。他往那一躺日本人按著,他一抽一撒手,五個人都出去了。現在日本有中國的孫氏太極拳,就是孫祿堂的太極拳。前幾年日本還來人專門找孫氏太極,那時孫祿堂早死了,他們專門經體委找了在北京的孫祿堂的女兒孫劍雲。孫祿堂這個情況,就相當於一身備五弓。這是從形體上講腰把周身練整了。
過去練拳術裏邊有一個抖勁,一抖之後馬上連上,相當於陳氏太極拳的剛柔並濟,每打一個動作,開頭都是剛的,馬上就是綿的,這麼帶著過來。因為我們現在不練那樣的武功,沒有更多的時間從形體上練這五弓。
(1009)、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是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
我們智能功就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就從“三心並”上練起。把姿勢擺好了,用意念想頂心連著丹田,手心連著丹田,腳心連著丹田,這麼往一塊連,往丹田集中,這樣去聚,這本身也是把身體氣整了。
三心並往丹田,還要注意在頭頂外面有個東西提著你,好像吊著丹田裏邊,這樣人就輕鬆了。這個整體隨時都要練,三心並站莊要練,大馬站莊也要練,練得氣整了,就不那麼容易疲乏了。
(1010)、古人練氣功的“九宮十三門”是指哪些地方?
再一個是通過九宮十三門練全身的整體。九宮十三門是指:會陰、兩側的章門、後面的命門、前面的肚臍、兩肋的大包,前面膻中上面一點,後面陶道下面一點,再有就是印堂、玉枕、百會和體中的一個活點(混元位)。
(續102)
简体文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01)、怎样理解,“意的绵连”?
它是通过意念来实现的,得作意去想。一开始不好连,得用意念想着形体和气是连着的。
比如做捧气贯顶法:
(1)、你随时随地都要想两个手连着;
(2)、要想:我捧着个气球,气球是一层非常非常绵软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点力“扑嗤”就破了,要很放松地拖着它,这样来作意;
我记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个正骨老师学习正骨时,他就讲,他们老师是练八卦的,老师教他的时候,说练正骨手上是要有劲,但手还得练得非常软。怎么办呢?他们老师不是让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纸弄个球,就直接拿着它,你稍稍用点力,它就扁了,就这么捧着,左边转,右边转,升起来,落下去,这么搞。他们老师还让拿手摩挲油单纸空棉球,一点也不许空下了。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点力气一按,它就瘪了。我想他们老师可能不光是让他们把手练软,关键是为了把两手的气练整。这是个绵连。
(3)、原来我练拳时,我老师讲,两手一动一拉,想着里边有球,跟着胀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这么连着动。如果你这样作意,再捧气贯顶,往上捧起个气球来,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4)、练捧气贯顶法的推收时,你加上意念想着手上拿着个球,两臂和身体当中还是个球,手外和天边还有个球,肩膀轻轻一推一收,这些球都连着动起来,内气外气连上,绵连不断,就自然而然气变化了。
同学们要这样去体会,不要把它光当个姿势,练功时把意念加进去,想着整个都是气球连上。在周身一家中还要讲这些问题。绵连要用气、用意连上。当然,练动功要靠姿势的变化来完成这些内容。
Ⅵ、周身一家
(1002)、怎样理解,“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练功是要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
在过去练功夫,坐功是庄法,站庄也是庄法,练静功的时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周身都得有气。
以前讲:
“头顶佛世尊”,意念头;
“口中念观音”,面部;
“身后是真武”,身后真武大帝;
“身前是老君”,讲身前;
“左边是青龙”;讲左边;
“右边白虎神”,讲右边。
其实是干什么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钟罩起来。你想头顶,顶头悬;面部,观世音嘛,面带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后真武大帝,把背拔起来放松了;身前,开胸;左;右;意念放在正当中──当中是个钟锤,里边随便摆,打哪都行──气往哪走都行。这样练起功来。
静功是这么走,练动功也同样注意这些东西。练动功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形上走整体。
(1003)、怎样理解,身形的整体性?
用意念罩住的整体是从意上走,练动功的关键是要有身体的整劲。这个整劲就需要我们上下左右相合。无论是练武功的动功还是练气功的动功,脑子要有个概念:
(1)、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肩和胯是相对应的,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同样,肘和膝用意念连上;手和脚连上,再百会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形上走的,加个意念就能使我们统帅周身的力量强化起来。安静呆着好做,一动的时候就容易忘了。
(2)、“三圈相摞”:然后再把躯干解决一下,这就是练气功所讲的“三圈”:(我们完全讲气功的,因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气功的还不完全相等。)
两个髂骨最高点一连算个直径,平著作个圈圈,这是一圈;
两个肩胛骨的下角(约在乳房下面)那儿,平着这么一个圈;
经两个耳尖,凭著作一个圈。
一般腰不会放松时这个“三圈相摞”不好做,我们坐着时腰部都会放松,因为体重拿骨盆支撑着。而站起来后,身体靠胯关节支撑,后面脊柱绷上劲,不好往下放松,所以坐着好做:把身体坐正了、坐直了,百会往上提,先放胯骨那个圈,着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个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头这个圈往胸上一放,往下一摞。注意百会上悬,头要正,眼看着前面,头低得太多就提不起来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视前方,额头是放松的,这样用百会往上领……再来一遍。这就是“三圈相摞”,这样气就整了。将来练坐功也好,站庄也好,如钟、如松都是这么调整,这么一调,里外的气都变样子了。
记得1980年我在北京讲身形要求时讲了“三圈相摞”,当时有位70多岁的老人家,满面红光的,听了课后说:“庞老师,我练了几十年没解决的问题,这下解决了。”他练拳一辈子,就是气整不了,里外的气不能整地连到一起,听我这么一讲解决了。
(1004)、怎样理解,局部带动全身?
在练形神庄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讲动作要领,每一个动作都讲的是动的部分,它怎么样和全身联系呢?有些节我们讲了,比如说龙头鹤首。
(1)、龙头鹤首本来是头部的动作,但当你熟练之后,身体一放松往上一提,一个龙头,头一摆能使脊柱摆起来,脊柱一摆,腿也跟着动,到最后能到脚上去。脚能放松了,也就跟着动。如果真的一动脚趾都有感觉,气就充得多了一点。
(2)、又如练立掌分指。本来就是手掌和手指的问题,可你练的时候,手指一开一动,又可体会到它的经脉变化,通过经脉振动身体各部分。
(3)、形神庄就是通过局部小的动作,更明显、更剧烈地振动经络之气。一开始可能感觉不那么清楚,要反复去练,用意念注意反复感觉,加上调动丹田气,以腰带着动弹,里边的感觉就更大一点。每做一个局部动作,都要注意它和全身的连带关系。做上肢、下肢动作至少要连带脊柱上去。
(1005)、为什么说,过去太极拳讲:“一动无不动”,这句话虽不能说不对,但它讲得不科学?
这几个本来应该是一回事情,我只是给大家分解开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地来讲的。以前老师就讲周身一家,有的拳谱有六相合,有的老师也能讲三圈相摞,像这些具体的东西,老师就不讲,都是自己去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并不是每个局部一动把周身各个地方都带动了。过去太极拳讲:“一动无不动”,这句话虽不能说不对,但它讲得不科学。若说气是个整的,比如说人是个轮胎,这儿气一动弹,整个轮胎里的气都有影响,讲一动无不动也可以。但说局部一动周身各部形体也都跟着动,那做不到。如果说它高级,那就非常高级,高级到很不现实。
“一动无不动”从道理上分析应该是:这儿气一动,周身的气都动,一气动,必然影响到形,即所谓“有形化无形,无形化有形”的变化。不过,一般的动还影响不了那么深刻,所以说那是到了真正比较高级的层次了,一般人做不到。
武术气功基本上都没有到这个层次上去。当然过去武术气功里也有以局部带全身的说法,那跟这个说的就不一样了,那是用手带身,用脚带身。我们一般人动作是拿人体往前推手(脚),他是手(脚)往前一打,带动着人体往前去。
1969年,有一次我在老师家里,我的一个师叔来了,他说:“鹤鸣来,你试试。” 摆好了姿势,拿手推我的手。本来他身体已探到前面,重心都到前面来了,应该再往前动动不了了,他说:“你看什么劲!”往前一推,整个人一下起来把我推出去了。我老师说这叫“以手带身”。当然这不是武术中的高水平,当时我还不知道,以后考查他那还不是真正的以手带身。他那还有全身的爆发力,还不全是拿手带起来的。像这种情况,把重心都移过去了,可是还可以用手的气走,两手一动弹,一个整力气,从下边可以再颠一下。
(1006)、怎样理解,以腰带动全身的形体运动?
(1)、一开始练功先用腰来带。像捧气贯顶回气的时候,“松腕,转掌,转身捞气”,一开始是像木偶人一样,整个身体动,放松了去转。
(2)、慢慢不是这样了,好像把身体卸开来,用腰这么带着,腰先走,肢体后走,胳膊就跟鞭子一样的放松了跟着动弹,腰放松转到90度一拧再转回来。慢慢地熟了,气足了,动作就连起了。
(3)、当然这要有个过程。腰先动,肢体在后,慢慢就变成了腰和肢体一起动,但是肢体不允许僵着。
练内家气功、练动功都是如此。在武术气功里,真正的太极拳也应该是这样的练法。不过现在练太极拳的基本上都是内气不够,这样就做不到了。
(1007)、什么叫作“敛气入骨”?
练功中有一种的功夫──把气收敛到骨头里面去。敛气入骨,一种练法是在按形体要求练功的时候,注意收腹缩会阴,这样把气往丹田气里边放。另外练俯身拱腰,俯下去后一起时,快速、一下绷起来,那是能练气入到脊骨里边去的一个方法。气首先能入到脊柱里面,有了功夫,再以腰为主宰,通过肌肉肌腱,通过脊柱,传递力量就比肌肉的膜络强大多了,而且传气也传得比较快。
(1008)、什么叫作“一身备五弓”?
要想真正做到腰为主宰,带动形体,就必须懂得所谓的“一身备五弓”。因为一般不练功人的气路是从膜络上走的:丹田一发,经两肋,从腰背走到腿或上肢,是经膜络出去的。我们练功(有一个过程)之后,(慢慢慢慢)丹田气往身体走的时候,虽也走膜络,但比较少了。
“一身备五弓” 的五弓是:
(1)、脊柱一张弓,上面弓稍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稍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张弓较长一点);
(2)、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稍,肘关节是弓背;
(3)、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骨和脚分别是弓稍,膝关节是弓背。
每个弓稍都不是一点,是展开的。练功的时候,你知道脊柱和上下肢是这个弓和那个弓这样挂着连起来的,它是软的,有弹性,腰那儿一动,这几方面都连上了。
上次给大家讲故事说俄国来个大力士叫康泰尔。另外意大利来过一个,但它不完全是大力士,他会功夫。这个人是王芗斋打的,之后,他们很佩服,所以还练了意拳站庄。前几年意大利有人来中国表演气功,一推把人推倒,比我们表演的还厉害。不过那次表演我没去看。
再有日本来过几个人,也是练武术的,他们在上海找到了孙禄堂。孙禄堂就说甭打了,让他们来五个人,胳膊、腿、脑袋一人按一头,能按住了就行了。他往那一躺日本人按着,他一抽一撒手,五个人都出去了。现在日本有中国的孙氏太极拳,就是孙禄堂的太极拳。前几年日本还来人专门找孙氏太极,那时孙禄堂早死了,他们专门经体委找了在北京的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孙禄堂这个情况,就相当于一身备五弓。这是从形体上讲腰把周身练整了。
过去练拳术里边有一个抖劲,一抖之后马上连上,相当于陈氏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每打一个动作,开头都是刚的,马上就是绵的,这么带着过来。因为我们现在不练那样的武功,没有更多的时间从形体上练这五弓。
(1009)、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
我们智能功就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就从“三心并”上练起。把姿势摆好了,用意念想顶心连着丹田,手心连着丹田,脚心连着丹田,这么往一块连,往丹田集中,这样去聚,这本身也是把身体气整了。
三心并往丹田,还要注意在头顶外面有个东西提着你,好像吊着丹田里边,这样人就轻松了。这个整体随时都要练,三心并站庄要练,大马站庄也要练,练得气整了,就不那么容易疲乏了。
(1010)、古人练气功的“九宫十三门”是指哪些地方?
再一个是通过九宫十三门练全身的整体。九宫十三门是指:会阴、两侧的章门、后面的命门、前面的肚脐、两肋的大包,前面膻中上面一点,后面陶道下面一点,再有就是印堂、玉枕、百会和体中的一个活点(混元位)。
(续102)
繁體文
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是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01)、怎樣理解,“意的綿連”?
它是通過意念來實現的,得作意去想。一開始不好連,得用意念想著形體和氣是連著的。
比如做捧氣貫頂法:
(1)、你隨時隨地都要想兩個手連著;
(2)、要想:我捧著個氣球,氣球是一層非常非常綿軟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點力“撲嗤”就破了,要很放鬆地拖著它,這樣來作意;
我記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個正骨老師學習正骨時,他就講,他們老師是練八卦的,老師教他的時候,說練正骨手上是要有勁,但手還得練得非常軟。怎麼辦呢?他們老師不是讓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紙弄個球,就直接拿著它,你稍稍用點力,它就扁了,就這麼捧著,左邊轉,右邊轉,升起來,落下去,這麼搞。他們老師還讓拿手摩挲油單紙空棉球,一點也不許空下了。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點力氣一按,它就癟了。我想他們老師可能不光是讓他們把手練軟,關鍵是為了把兩手的氣練整。這是個綿連。
(3)、原來我練拳時,我老師講,兩手一動一拉,想著裏邊有球,跟著脹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這麼連著動。如果你這樣作意,再捧氣貫頂,往上捧起個氣球來,那感覺就不一樣了。
(4)、練捧氣貫頂法的推收時,你加上意念想著手上拿著個球,兩臂和身體當中還是個球,手外和天邊還有個球,肩膀輕輕一推一收,這些球都連著動起來,內氣外氣連上,綿連不斷,就自然而然氣變化了。
同學們要這樣去體會,不要把它光當個姿勢,練功時把意念加進去,想著整個都是氣球連上。在周身一家中還要講這些問題。綿連要用氣、用意連上。當然,練動功要靠姿勢的變化來完成這些內容。
Ⅵ、周身一家
(1002)、怎樣理解,“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練功是要保持周身的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任何動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後,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個方面。
在過去練功夫,坐功是莊法,站莊也是莊法,練靜功的時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鐘一樣把整個身體都罩起來,周身都得有氣。
以前講:
“頭頂佛世尊”,意念頭;
“口中念觀音”,面部;
“身後是真武”,身後真武大帝;
“身前是老君”,講身前;
“左邊是青龍”;講左邊;
“右邊白虎神”,講右邊。
其實是幹什麼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鐘罩起來。你想頭頂,頂頭懸;面部,觀世音嘛,面帶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後真武大帝,把背拔起來放鬆了;身前,開胸;左;右;意念放在正當中──當中是個鐘錘,裏邊隨便擺,打哪都行──氣往哪走都行。這樣練起功來。
靜功是這麼走,練動功也同樣注意這些東西。練動功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從形上走整體。
(1003)、怎樣理解,身形的整體性?
用意念罩住的整體是從意上走,練動功的關鍵是要有身體的整勁。這個整勁就需要我們上下左右相合。無論是練武功的動功還是練氣功的動功,腦子要有個概念:
(1)、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肩和胯是相對應的,用意念把肩和胯連上;同樣,肘和膝用意念連上;手和腳連上,再百會一提,感覺就不一樣了。都是從形上走的,加個意念就能使我們統帥周身的力量強化起來。安靜呆著好做,一動的時候就容易忘了。
(2)、“三圈相摞”:然後再把軀幹解決一下,這就是練氣功所講的“三圈”:(我們完全講氣功的,因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氣功的還不完全相等。)
兩個髂骨最高點一連算個直徑,平著作個圈圈,這是一圈;
兩個肩胛骨的下角(約在乳房下面)那兒,平著這麼一個圈;
經兩個耳尖,憑著作一個圈。
一般腰不會放鬆時這個“三圈相摞”不好做,我們坐著時腰部都會放鬆,因為體重拿骨盆支撐著。而站起來後,身體靠胯關節支撐,後面脊柱繃上勁,不好往下放鬆,所以坐著好做:把身體坐正了、坐直了,百會往上提,先放胯骨那個圈,著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個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頭這個圈往胸上一放,往下一摞。注意百會上懸,頭要正,眼看著前面,頭低得太多就提不起來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視前方,額頭是放鬆的,這樣用百會往上領……再來一遍。這就是“三圈相摞”,這樣氣就整了。將來練坐功也好,站莊也好,如鐘、如松都是這麼調整,這麼一調,裏外的氣都變樣子了。
記得1980年我在北京講身形要求時講了“三圈相摞”,當時有位70多歲的老人家,滿面紅光的,聽了課後說:“龐老師,我練了幾十年沒解決的問題,這下解決了。”他練拳一輩子,就是氣整不了,裏外的氣不能整地連到一起,聽我這麼一講解決了。
(1004)、怎樣理解,局部帶動全身?
在練形神莊的時候,同學們要注意體會以局部帶動全身,講動作要領,每一個動作都講的是動的部分,它怎麼樣和全身聯繫呢?有些節我們講了,比如說龍頭鶴首。
(1)、龍頭鶴首本來是頭部的動作,但當你熟練之後,身體一放鬆往上一提,一個龍頭,頭一擺能使脊柱擺起來,脊柱一擺,腿也跟著動,到最後能到腳上去。腳能放鬆了,也就跟著動。如果真的一動腳趾都有感覺,氣就充得多了一點。
(2)、又如練立掌分指。本來就是手掌和手指的問題,可你練的時候,手指一開一動,又可體會到它的經脈變化,通過經脈振動身體各部分。
(3)、形神莊就是通過局部小的動作,更明顯、更劇烈地振動經絡之氣。一開始可能感覺不那麼清楚,要反復去練,用意念注意反復感覺,加上調動丹田氣,以腰帶著動彈,裏邊的感覺就更大一點。每做一個局部動作,都要注意它和全身的連帶關係。做上肢、下肢動作至少要連帶脊柱上去。
(1005)、為什麼說,過去太極拳講:“一動無不動”,這句話雖不能說不對,但它講得不科學?
這幾個本來應該是一回事情,我只是給大家分解開一個因素一個因素地來講的。以前老師就講周身一家,有的拳譜有六相合,有的老師也能講三圈相摞,像這些具體的東西,老師就不講,都是自己去體會。以局部帶動全身,並不是每個局部一動把周身各個地方都帶動了。過去太極拳講:“一動無不動”,這句話雖不能說不對,但它講得不科學。若說氣是個整的,比如說人是個輪胎,這兒氣一動彈,整個輪胎裏的氣都有影響,講一動無不動也可以。但說局部一動周身各部形體也都跟著動,那做不到。如果說它高級,那就非常高級,高級到很不現實。
“一動無不動”從道理上分析應該是:這兒氣一動,周身的氣都動,一氣動,必然影響到形,即所謂“有形化無形,無形化有形”的變化。不過,一般的動還影響不了那麼深刻,所以說那是到了真正比較高級的層次了,一般人做不到。
武術氣功基本上都沒有到這個層次上去。當然過去武術氣功裏也有以局部帶全身的說法,那跟這個說的就不一樣了,那是用手帶身,用腳帶身。我們一般人動作是拿人體往前推手(腳),他是手(腳)往前一打,帶動著人體往前去。
1969年,有一次我在老師家裏,我的一個師叔來了,他說:“鶴鳴來,你試試。” 擺好了姿勢,拿手推我的手。本來他身體已探到前面,重心都到前面來了,應該再往前動動不了了,他說:“你看什麼勁!”往前一推,整個人一下起來把我推出去了。我老師說這叫“以手帶身”。當然這不是武術中的高水準,當時我還不知道,以後考查他那還不是真正的以手帶身。他那還有全身的爆發力,還不全是拿手帶起來的。像這種情況,把重心都移過去了,可是還可以用手的氣走,兩手一動彈,一個整力氣,從下邊可以再顛一下。
(1006)、怎樣理解,以腰帶動全身的形體運動?
(1)、一開始練功先用腰來帶。像捧氣貫頂回氣的時候,“松腕,轉掌,轉身撈氣”,一開始是像木偶人一樣,整個身體動,放鬆了去轉。
(2)、慢慢不是這樣了,好像把身體卸開來,用腰這麼帶著,腰先走,肢體後走,胳膊就跟鞭子一樣的放鬆了跟著動彈,腰放鬆轉到90度一擰再轉回來。慢慢地熟了,氣足了,動作就連起了。
(3)、當然這要有個過程。腰先動,肢體在後,慢慢就變成了腰和肢體一起動,但是肢體不允許僵著。
練內家氣功、練動功都是如此。在武術氣功裏,真正的太極拳也應該是這樣的練法。不過現在練太極拳的基本上都是內氣不夠,這樣就做不到了。
(1007)、什麼叫作“斂氣入骨”?
練功中有一種的功夫──把氣收斂到骨頭裏面去。斂氣入骨,一種練法是在按形體要求練功的時候,注意收腹縮會陰,這樣把氣往丹田氣裏邊放。另外練俯身拱腰,俯下去後一起時,快速、一下繃起來,那是能練氣入到脊骨裏邊去的一個方法。氣首先能入到脊柱裏面,有了功夫,再以腰為主宰,通過肌肉肌腱,通過脊柱,傳遞力量就比肌肉的膜絡強大多了,而且傳氣也傳得比較快。
(1008)、什麼叫作“一身備五弓”?
要想真正做到腰為主宰,帶動形體,就必須懂得所謂的“一身備五弓”。因為一般不練功人的氣路是從膜絡上走的:丹田一發,經兩肋,從腰背走到腿或上肢,是經膜絡出去的。我們練功(有一個過程)之後,(慢慢慢慢)丹田氣往身體走的時候,雖也走膜絡,但比較少了。
“一身備五弓” 的五弓是:
(1)、脊柱一張弓,上面弓稍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稍是尾閭,弓背是脊中到陽關(這張弓較長一點);
(2)、上肢一張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別是弓稍,肘關節是弓背;
(3)、下肢是張弓,胯骨到骶骨和腳分別是弓稍,膝關節是弓背。
每個弓稍都不是一點,是展開的。練功的時候,你知道脊柱和上下肢是這個弓和那個弓這樣掛著連起來的,它是軟的,有彈性,腰那兒一動,這幾方面都連上了。
上次給大家講故事說俄國來個大力士叫康泰爾。另外義大利來過一個,但它不完全是大力士,他會功夫。這個人是王薌齋打的,之後,他們很佩服,所以還練了意拳站莊。前幾年義大利有人來中國表演氣功,一推把人推倒,比我們表演的還厲害。不過那次表演我沒去看。
再有日本來過幾個人,也是練武術的,他們在上海找到了孫祿堂。孫祿堂就說甭打了,讓他們來五個人,胳膊、腿、腦袋一人按一頭,能按住了就行了。他往那一躺日本人按著,他一抽一撒手,五個人都出去了。現在日本有中國的孫氏太極拳,就是孫祿堂的太極拳。前幾年日本還來人專門找孫氏太極,那時孫祿堂早死了,他們專門經體委找了在北京的孫祿堂的女兒孫劍雲。孫祿堂這個情況,就相當於一身備五弓。這是從形體上講腰把周身練整了。
過去練拳術裏邊有一個抖勁,一抖之後馬上連上,相當於陳氏太極拳的剛柔並濟,每打一個動作,開頭都是剛的,馬上就是綿的,這麼帶著過來。因為我們現在不練那樣的武功,沒有更多的時間從形體上練這五弓。
(1009)、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是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
我們智能功就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就從“三心並”上練起。把姿勢擺好了,用意念想頂心連著丹田,手心連著丹田,腳心連著丹田,這麼往一塊連,往丹田集中,這樣去聚,這本身也是把身體氣整了。
三心並往丹田,還要注意在頭頂外面有個東西提著你,好像吊著丹田裏邊,這樣人就輕鬆了。這個整體隨時都要練,三心並站莊要練,大馬站莊也要練,練得氣整了,就不那麼容易疲乏了。
(1010)、古人練氣功的“九宮十三門”是指哪些地方?
再一個是通過九宮十三門練全身的整體。九宮十三門是指:會陰、兩側的章門、後面的命門、前面的肚臍、兩肋的大包,前面膻中上面一點,後面陶道下面一點,再有就是印堂、玉枕、百會和體中的一個活點(混元位)。
(續102)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