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20-03-2011 怎样理解,练气功就是要用意识统帅整个生命活动?(精义答疑100)

怎样理解,练气功就是要用意识统帅整个生命活动?(精义答疑100)

简体文

  怎样理解,练气功就是要用意识统帅整个生命活动?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991)、怎样正确理解“意念的开合”?

    意念的开合即意念往外想、往回收。

    智能功的第一步功“捧气贯顶法”的外推、内收,就是让你一开一合。这个意念的开合对智能功来讲非常关键。智能功为什么效果那么突出?它就那么几个动作,气功界里面没有练过智能功的谁也瞧不起它。“练捧气贯顶,就那么比比划划就管事?”它能管事就在于这一开一合。

    捧气贯顶法从头到尾都是开合,尤其是做小动作时。如手一推一拉,掌心一凸一含,形成有节律的按收按收,这一推一收就是个简单的重复:一出一进、一出一进……

    练气功就是入静、集中,使脑子里有序了。有序就是有秩序。你的脑子里不会什么东西也没有,一定会有小的波动,但是大的波是有秩序的就行了。智能功给你加一个秩序,一开一合,一开一合,很有秩序,你一练一重复,就叫做混沌。

    混沌就是单一的无限重复。现代物理认为什么事物都有它自身的混沌。它那个混沌是它里面一个特殊的东西,即无限的重复,这就是混沌的本质。都达到统一上来──混沌。我们一推一收,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内气外放不就是开吗?外气内收不是合吗?意念一开一合、一开一合,脑子里面这么一反复就达到了混沌状态了。混沌状态就是高度静境啊。

    1992年我们开学术交流会时,广州中山医学院搞的脑电混沌动力学试验,就是一般的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很快混沌脑电图就出来了。我们用意念搞开合,意念一开,气跟着出去;意念一合,气跟着回来。

(992)、怎样正确理解“发声的开合”?

    一般来说,开口呼是开,合口吸是合。拼音里面没有i、u 、ü这三个字母的,发的音基本上属于开(口要张开发),有i、u 、ü这三个字母的,发音都是合,发音时嘴要闭上点。有u 、ü的合得更多一点。i是合中开,u和ü是中合。

(993)、怎样正确理解“呼吸的开合”?

    一般的呼气是外开,吸气是内合。这个开合是指人和外面的气相通。一吸气,外气进来;一呼气,体内气出去。

    身体里面往外开的时候,往往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但是和外面自然交换的时候是这样的。关键是意念。意念怎么支配它,它就怎么动。

    一开始我们不讲 “调息”,为什么?

    第一,一开练练动,动作、呼吸不易很好地配合;

    第二,如果腰、腹松不开,含胸拔背做不好, “调息”就不好调。

    真正有了基础,练功熟了之后,它就自然而然会配合呼吸了。尤其是练捧气贯顶法,一呼,气推出去;一吸,气收回来。这样将通透度就加大了。一开始教时,按部就班有规矩,熟了之后就灵活地运用。

(994)、怎样理解,练气功就是要用意识统帅整个生命活动?

      我们在没有学气功理论之前,人体生命活动都是自然进行的,学了这些理论之后,要主动去运用它,主动地运用意识,靠意识来发挥作用。

    练气功就是要用意识统帅整个生命活动。你统帅生命活动统率得越多、越广泛、越彻底,统帅的能力越强,你的功夫就越高。智能功练功没那么多神妙的东西,就让你的精神来统帅你的形体活动。我们也不成神,也不成仙,就成人。你统帅生命活动统帅得好,你的层次就高;反之,你的层次就低。

  动势要圆活、绵连、和柔

(995)、练智能气功做动作时总的要求有哪三个内容?

    这里讲的是做动作时总的要求,它有三个内容:一是圆活,一是绵连,一是和柔。

(996)、做动作时要求“圆活”的含意是什么?

    首先讲“圆”,圆有几个方面的意思:

    (1)、按动功的要求来说,在整个动功套路的前后安排之间,每个动作运动的过程,都应该有圆的内容在里边。一有圆,里边就有活。活是在动作运行过程中没有停滞。只要动作运行路线走的是圆的,动作是圆的,那么姿势就活了,气就自然通起来了。

    (2)、再一个是你本身整个形体各个部分要圆,这样里边气就活了。本来肢体是一截一截的,关节一动应该有个角,但是我们要求要圆。尤其是有点衣服遮着,从远处一看,要是个圆的。一圆它就能空,一空里边的气就能发生运动、变化。若不圆就容易死,一死气就停滞了,气就不通了。即所谓“圆空法生”。

    (3)、怎样才能做到圆呢?从里边往外有圆撑的力量。拿站庄来讲:

    两臂体前环抱,两个胳膊应是抱着圆;

    在两手相接的地方也是一个圆;虎口张开,也要有个圆在里边;

    另外,身体站着也要圆;

    形体其它部分也都应该注意圆:腋窝不能挤着,要虚腋,拿气往那一撑一充,要有圆的意思;

    两个大腿相夹的裆部也要圆,叫调裆,也叫圆裆。当怎么才能圆裆?要有点力量,用意念往外撑。练太极拳讲“勒腰束气把裆撑”,就是要裆圆;喉头回收,是把喉后壁往外撑,把喉张开,让里边圆。身体各个地方都圆了,周身的气才能更好地通畅起来。

    (4)、要圆,就必须用意念去充。这是总的要求。

    (5)、但是,智能功有的动作不圆,譬如形神庄。形神庄是要把气练到发肤指端去,好多动作都是直来直去的,立掌分指整个胳膊直了,弹腿翘足腿直了。这样,你做小的动作就要圆。比如说,立掌分指,分指的动作要圆一些,力点要圆一些;弹腿翘足一翘足的时候,动作要圆一些。这样要求就更深了。一开始肢体的端头能用上力就不错了,能够直着用上力,慢慢才能放松一点。
    (6)、形神庄有的动作就是要你保持90度,如展臂动作,所以做这些动作,就要注意保持外方而内圆──外面时90度,里面圆撑着,而且不是每个动作都到了位,见棱见角,才做下一个动作。

    (7)、好多动作都可以用内圆来解决外面那个角,能时刻注意它,里边的气就始终是通的,如果你一挤压,气就不好过去了。你一摆姿势,手一动有没有气魄,就看你有没有把意贯进去,动作圆不圆。意念能够充起来,就是圆的,从外面看起来气魄就大。

    (8)、另外,有的动作要注意肢体角度的转换,动作一变,也应是个圆。譬如:

    很简单的起式中开始的翘掌动作,本来两手是下垂的,一翘掌不是随便起,而往外一转拧开,往外一拧整个臂是个旋,是个圆。按分解动作,先转掌心向后,臂一转,轻轻一拧,手就自然而然划了四分之一圆;

    (9)、还有运用一出一回要注意圆,不是直来直去,当一回来时有个小的螺旋,但注意不是故意使劲那么做。譬如你往外一推,推到头了,胳膊已经直了出不去了,再把腰往后一松一下手就往前去了,腰再往前一塌手又回来了。要体会用腰带着手动。如果练功的时候,是用腰这么带着做,手就会出现往复折迭,动作的出去、回来就不是死的了(开始站着练不好体会用腰带,坐着好体会)。

    这种练法、这个诀窍,本来是太极拳讲出来的,可各种功法都可以用。太极拳练功讲沾、粘、连、随,手一出动,腰一长,之后再回来,沾、粘、连、随就在姿势变换这一点上体现出来。动作的一出一回,里面有圆,有圆之后才能连到一起,不是断的了。拿腰这么一带,它会自然地形成一个小圈圈。当然,腰不会旋转,但腰那儿有气连着。在讲腰为主宰时还要讲这些问题。在这个方面,同学们需慢慢体会圆活,在绵连中还要讲到它。

(997)、为什么说“绵连”而不说“连绵”呢?

  “连绵不断”我们说成“绵连不断”,为什么说“绵连”而不说“连绵”呢?我认为,连绵不断使人想到好像有些绵线连着,一般容易有丝丝拉拉、有丝存在的感觉,有这个意思。绵连不断就不是了,很绵软地连着不断,从意念当中更浑厚,里面连得更多一点。比较来说,连绵就是用丝连着不断就行了,它的气意就小、就少。

(998)、我们所指的“绵连”包括哪三方面?

  (1)、动作的绵连。

  (2)、气的绵连

  (3)、意的绵连

(999)、怎样理解,“动作的绵连”?

    动作绵连有两方面的意思:

    (1)、一方面是普通运行的绵连。

        1)、一个动作、一个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连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

        2)、一个动作,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就不容易连上了。我们要求将来逐步做到慢也绵练,快也绵连。

        3)、一般练功练得慢的时候容易绵连,但太慢了不会做得非常匀,就会动一动,停一停。你真做到非常慢时还总在动,那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开始练的时候以中速稍稍偏快一点来体会绵连就好一点,逐渐走向中速度,再到中慢速度,以后更慢。

        4)、动作运行要非常均匀,就是快而不断,慢而不停。绵连就要求动作虽然很快,但是里面没有停,应该是快而无停,慢而无断。

    (2)、绵连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变换也应该非常快,也得连上;慢也不能停住。

        1)、一个动作打快容易,但要总是连着,不让它断了,这个姿势出去到回来就不好做了,所以绵连跟前面的圆又连上了。

        2)、一个姿势运行到变势子的时候,若直线出去,直线回来,当中必然要停一下。往前去一折回来,方向变了,当中就有个停。所以要用腰去连。姿势或动作断了,可拿气连上了,这就是形断而气不断。

        3)、有的时候一个动作气跟不上了,但意念不能断(即气断而意不断)。从形的绵连应这么去搞。

(1000)、怎样理解,“气的绵连”?

    每做一个动作,不能光想着形体,还得考虑气。气本来是在身体里边自然流通的,我们只是没有认真去体察它。比如这么慢慢一抬胳膊,应该不光是胳膊抬,至少觉得跟肩、胸、背连着,慢慢体会一动跟着两肋、跟丹田、跟腰也连着。先能觉得丹田和腰连上了,可以进一步体会丹田气怎么往外出。做动作很匀,丹田气出来就是均匀的出,回的时候也要均匀的回去,不要一股一股的,不能绷着冷劲,应该使里边的气跟外面连着。这样就是人体内气的绵连,就是绵绵不断,总是很均匀地出来,这一点比较难,需要慢慢去体会。坐着比站着好体会一点,另外,躺在床上,举胳膊的时候,胳膊容易放松,这样放松一动,首先是上臂的气好体会,在稍稍用肩一动,往往就连着胸。但是要连到腰上的可能性比较少一点,因为躺着整个上半身都作为支点了。有的同学问放松了是什么感觉,你没事就仰躺在床上,除非有意绷劲,一般上肢都是松的。躺着这么比划,动慢点去感觉。能体会到松,再让它很均匀、很绵软地动,这么去体会、多坐、多练,从形体到气都能感觉着了。

                                      (续101)


繁體文

  怎樣理解,練氣功就是要用意識統帥整個生命活動?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991)、怎樣正確理解“意念的開合”?

    意念的開合即意念往外想、往回收。

    智能功的第一步功“捧氣貫頂法”的外推、內收,就是讓你一開一合。這個意念的開合對智能功來講非常關鍵。智能功為什麼效果那麼突出?它就那麼幾個動作,氣功界裏面沒有練過智能功的誰也瞧不起它。“練捧氣貫頂,就那麼比比劃劃就管事?”它能管事就在於這一開一合。

    捧氣貫頂法從頭到尾都是開合,尤其是做小動作時。如手一推一拉,掌心一凸一含,形成有節律的按收按收,這一推一收就是個簡單的重複:一出一進、一出一進……

    練氣功就是入靜、集中,使腦子裏有序了。有序就是有秩序。你的腦子裏不會什麼東西也沒有,一定會有小的波動,但是大的波是有秩序的就行了。智能功給你加一個秩序,一開一合,一開一合,很有秩序,你一練一重複,就叫做混沌。

    混沌就是單一的無限重複。現代物理認為什麼事物都有它自身的混沌。它那個混沌是它裏面一個特殊的東西,即無限的重複,這就是混沌的本質。都達到統一上來──混沌。我們一推一收,內氣外放,外氣內收,內氣外放不就是開嗎?外氣內收不是合嗎?意念一開一合、一開一合,腦子裏面這麼一反復就達到了混沌狀態了。混沌狀態就是高度靜境啊。

    1992年我們開學術交流會時,廣州中山醫學院搞的腦電混沌動力學試驗,就是一般的內氣外放、外氣內收,很快混沌腦電圖就出來了。我們用意念搞開合,意念一開,氣跟著出去;意念一合,氣跟著回來。

(992)、怎樣正確理解“發聲的開合”?

    一般來說,開口呼是開,合口吸是合。拼音裏面沒有i、u 、ü這三個字母的,發的音基本上屬於開(口要張開發),有i、u 、ü這三個字母的,發音都是合,發音時嘴要閉上點。有u 、ü的合得更多一點。i是合中開,u和ü是中合。

(993)、怎樣正確理解“呼吸的開合”?

    一般的呼氣是外開,吸氣是內合。這個開合是指人和外面的氣相通。一吸氣,外氣進來;一呼氣,體內氣出去。

    身體裏面往外開的時候,往往就不是這個樣子了,但是和外面自然交換的時候是這樣的。關鍵是意念。意念怎麼支配它,它就怎麼動。

    一開始我們不講 “調息”,為什麼?

    第一,一開練練動,動作、呼吸不易很好地配合;

    第二,如果腰、腹松不開,含胸拔背做不好, “調息”就不好調。

    真正有了基礎,練功熟了之後,它就自然而然會配合呼吸了。尤其是練捧氣貫頂法,一呼,氣推出去;一吸,氣收回來。這樣將通透度就加大了。一開始教時,按部就班有規矩,熟了之後就靈活地運用。

(994)、怎樣理解,練氣功就是要用意識統帥整個生命活動?

      我們在沒有學氣功理論之前,人體生命活動都是自然進行的,學了這些理論之後,要主動去運用它,主動地運用意識,靠意識來發揮作用。

    練氣功就是要用意識統帥整個生命活動。你統帥生命活動統率得越多、越廣泛、越徹底,統帥的能力越強,你的功夫就越高。智能功練功沒那麼多神妙的東西,就讓你的精神來統帥你的形體活動。我們也不成神,也不成仙,就成人。你統帥生命活動統帥得好,你的層次就高;反之,你的層次就低。

  動勢要圓活、綿連、和柔

(995)、練智能氣功做動作時總的要求有哪三個內容?

    這裏講的是做動作時總的要求,它有三個內容:一是圓活,一是綿連,一是和柔。

(996)、做動作時要求“圓活”的含意是什麼?

    首先講“圓”,圓有幾個方面的意思:

    (1)、按動功的要求來說,在整個動功套路的前後安排之間,每個動作運動的過程,都應該有圓的內容在裏邊。一有圓,裏邊就有活。活是在動作運行過程中沒有停滯。只要動作運行路線走的是圓的,動作是圓的,那麼姿勢就活了,氣就自然通起來了。

    (2)、再一個是你本身整個形體各個部分要圓,這樣裏邊氣就活了。本來肢體是一截一截的,關節一動應該有個角,但是我們要求要圓。尤其是有點衣服遮著,從遠處一看,要是個圓的。一圓它就能空,一空裏邊的氣就能發生運動、變化。若不圓就容易死,一死氣就停滯了,氣就不通了。即所謂“圓空法生”。

    (3)、怎樣才能做到圓呢?從裏邊往外有圓撐的力量。拿站莊來講:

    兩臂體前環抱,兩個胳膊應是抱著圓;

    在兩手相接的地方也是一個圓;虎口張開,也要有個圓在裏邊;

    另外,身體站著也要圓;

    形體其他部分也都應該注意圓:腋窩不能擠著,要虛腋,拿氣往那一撐一充,要有圓的意思;

    兩個大腿相夾的襠部也要圓,叫調襠,也叫圓襠。當怎麼才能圓襠?要有點力量,用意念往外撐。練太極拳講“勒腰束氣把襠撐”,就是要襠圓;喉頭回收,是把喉後壁往外撐,把喉張開,讓裏邊圓。身體各個地方都圓了,周身的氣才能更好地通暢起來。

    (4)、要圓,就必須用意念去充。這是總的要求。

    (5)、但是,智能功有的動作不圓,譬如形神莊。形神莊是要把氣練到發膚指端去,好多動作都是直來直去的,立掌分指整個胳膊直了,彈腿翹足腿直了。這樣,你做小的動作就要圓。比如說,立掌分指,分指的動作要圓一些,力點要圓一些;彈腿翹足一翹足的時候,動作要圓一些。這樣要求就更深了。一開始肢體的端頭能用上力就不錯了,能夠直著用上力,慢慢才能放鬆一點。
    (6)、形神莊有的動作就是要你保持90度,如展臂動作,所以做這些動作,就要注意保持外方而內圓──外面時90度,裏面圓撐著,而且不是每個動作都到了位,見棱見角,才做下一個動作。

    (7)、好多動作都可以用內圓來解決外面那個角,能時刻注意它,裏邊的氣就始終是通的,如果你一擠壓,氣就不好過去了。你一擺姿勢,手一動有沒有氣魄,就看你有沒有把意貫進去,動作圓不圓。意念能夠充起來,就是圓的,從外面看起來氣魄就大。

    (8)、另外,有的動作要注意肢體角度的轉換,動作一變,也應是個圓。譬如:

    很簡單的起式中開始的翹掌動作,本來兩手是下垂的,一翹掌不是隨便起,而往外一轉擰開,往外一擰整個臂是個旋,是個圓。按分解動作,先轉掌心向後,臂一轉,輕輕一擰,手就自然而然劃了四分之一圓;

    (9)、還有運用一出一回要注意圓,不是直來直去,當一回來時有個小的螺旋,但注意不是故意使勁那麼做。譬如你往外一推,推到頭了,胳膊已經直了出不去了,再把腰往後一松一下手就往前去了,腰再往前一塌手又回來了。要體會用腰帶著手動。如果練功的時候,是用腰這麼帶著做,手就會出現往復折迭,動作的出去、回來就不是死的了(開始站著練不好體會用腰帶,坐著好體會)。

    這種練法、這個訣竅,本來是太極拳講出來的,可各種功法都可以用。太極拳練功講沾、粘、連、隨,手一出動,腰一長,之後再回來,沾、粘、連、隨就在姿勢變換這一點上體現出來。動作的一出一回,裏面有圓,有圓之後才能連到一起,不是斷的了。拿腰這麼一帶,它會自然地形成一個小圈圈。當然,腰不會旋轉,但腰那兒有氣連著。在講腰為主宰時還要講這些問題。在這個方面,同學們需慢慢體會圓活,在綿連中還要講到它。

(997)、為什麼說“綿連”而不說“連綿”呢?

  “連綿不斷”我們說成“綿連不斷”,為什麼說“綿連”而不說“連綿”呢?我認為,連綿不斷使人想到好像有些綿線連著,一般容易有絲絲拉拉、有絲存在的感覺,有這個意思。綿連不斷就不是了,很綿軟地連著不斷,從意念當中更渾厚,裏面連得更多一點。比較來說,連綿就是用絲連著不斷就行了,它的氣意就小、就少。

(998)、我們所指的“綿連”包括哪三方面?

  (1)、動作的綿連。

  (2)、氣的綿連

  (3)、意的綿連

(999)、怎樣理解,“動作的綿連”?

    動作綿連有兩方面的意思:

    (1)、一方面是普通運行的綿連。

        1)、一個動作、一個姿勢,無論怎麼動,在運轉過程當中要綿連不斷,也就是動作要均勻。

        2)、一個動作,有時候快有時候慢,就不容易連上了。我們要求將來逐步做到慢也綿練,快也綿連。

        3)、一般練功練得慢的時候容易綿連,但太慢了不會做得非常勻,就會動一動,停一停。你真做到非常慢時還總在動,那就比較困難了。所以開始練的時候以中速稍稍偏快一點來體會綿連就好一點,逐漸走向中速度,再到中慢速度,以後更慢。

        4)、動作運行要非常均勻,就是快而不斷,慢而不停。綿連就要求動作雖然很快,但是裏面沒有停,應該是快而無停,慢而無斷。

    (2)、綿連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動作變換也應該非常快,也得連上;慢也不能停住。

        1)、一個動作打快容易,但要總是連著,不讓它斷了,這個姿勢出去到回來就不好做了,所以綿連跟前面的圓又連上了。

        2)、一個姿勢運行到變勢子的時候,若直線出去,直線回來,當中必然要停一下。往前去一折回來,方向變了,當中就有個停。所以要用腰去連。姿勢或動作斷了,可拿氣連上了,這就是形斷而氣不斷。

        3)、有的時候一個動作氣跟不上了,但意念不能斷(即氣斷而意不斷)。從形的綿連應這麼去搞。

(1000)、怎樣理解,“氣的綿連”?

    每做一個動作,不能光想著形體,還得考慮氣。氣本來是在身體裏邊自然流通的,我們只是沒有認真去體察它。比如這麼慢慢一抬胳膊,應該不光是胳膊抬,至少覺得跟肩、胸、背連著,慢慢體會一動跟著兩肋、跟丹田、跟腰也連著。先能覺得丹田和腰連上了,可以進一步體會丹田氣怎麼往外出。做動作很勻,丹田氣出來就是均勻的出,回的時候也要均勻的回去,不要一股一股的,不能繃著冷勁,應該使裏邊的氣跟外面連著。這樣就是人體內氣的綿連,就是綿綿不斷,總是很均勻地出來,這一點比較難,需要慢慢去體會。坐著比站著好體會一點,另外,躺在床上,舉胳膊的時候,胳膊容易放鬆,這樣放鬆一動,首先是上臂的氣好體會,在稍稍用肩一動,往往就連著胸。但是要連到腰上的可能性比較少一點,因為躺著整個上半身都作為支點了。有的同學問放鬆了是什麼感覺,你沒事就仰躺在床上,除非有意繃勁,一般上肢都是松的。躺著這麼比劃,動慢點去感覺。能體會到松,再讓它很均勻、很綿軟地動,這麼去體會、多坐、多練,從形體到氣都能感覺著了。

                                      (續1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