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21-03-2011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精义答疑101)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精义答疑101)

简体文

  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1001)、怎样理解,“意的绵连”?  

    它是通过意念来实现的,得作意去想。一开始不好连,得用意念想着形体和气是连着的。

    比如做捧气贯顶法:

    (1)、你随时随地都要想两个手连着;

    (2)、要想:我捧着个气球,气球是一层非常非常绵软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点力“扑嗤”就破了,要很放松地拖着它,这样来作意;

    我记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个正骨老师学习正骨时,他就讲,他们老师是练八卦的,老师教他的时候,说练正骨手上是要有劲,但手还得练得非常软。怎么办呢?他们老师不是让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纸弄个球,就直接拿着它,你稍稍用点力,它就扁了,就这么捧着,左边转,右边转,升起来,落下去,这么搞。他们老师还让拿手摩挲油单纸空棉球,一点也不许空下了。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点力气一按,它就瘪了。我想他们老师可能不光是让他们把手练软,关键是为了把两手的气练整。这是个绵连。

    (3)、原来我练拳时,我老师讲,两手一动一拉,想着里边有球,跟着胀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这么连着动。如果你这样作意,再捧气贯顶,往上捧起个气球来,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4)、练捧气贯顶法的推收时,你加上意念想着手上拿着个球,两臂和身体当中还是个球,手外和天边还有个球,肩膀轻轻一推一收,这些球都连着动起来,内气外气连上,绵连不断,就自然而然气变化了。

    同学们要这样去体会,不要把它光当个姿势,练功时把意念加进去,想着整个都是气球连上。在周身一家中还要讲这些问题。绵连要用气、用意连上。当然,练动功要靠姿势的变化来完成这些内容。

Ⅵ、周身一家

(1002)、怎样理解,“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练功是要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

    在过去练功夫,坐功是庄法,站庄也是庄法,练静功的时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周身都得有气。

    以前讲:

    “头顶佛世尊”,意念头;

    “口中念观音”,面部;

    “身后是真武”,身后真武大帝;

    “身前是老君”,讲身前;

    “左边是青龙”;讲左边;

    “右边白虎神”,讲右边。

    其实是干什么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钟罩起来。你想头顶,顶头悬;面部,观世音嘛,面带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后真武大帝,把背拔起来放松了;身前,开胸;左;右;意念放在正当中──当中是个钟锤,里边随便摆,打哪都行──气往哪走都行。这样练起功来。

    静功是这么走,练动功也同样注意这些东西。练动功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形上走整体。

(1003)、怎样理解,身形的整体性?

    用意念罩住的整体是从意上走,练动功的关键是要有身体的整劲。这个整劲就需要我们上下左右相合。无论是练武功的动功还是练气功的动功,脑子要有个概念:

    (1)、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肩和胯是相对应的,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同样,肘和膝用意念连上;手和脚连上,再百会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形上走的,加个意念就能使我们统帅周身的力量强化起来。安静呆着好做,一动的时候就容易忘了。

    (2)、“三圈相摞”:然后再把躯干解决一下,这就是练气功所讲的“三圈”:(我们完全讲气功的,因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气功的还不完全相等。)

    两个髂骨最高点一连算个直径,平著作个圈圈,这是一圈;

    两个肩胛骨的下角(约在乳房下面)那儿,平着这么一个圈;

    经两个耳尖,凭著作一个圈。

    一般腰不会放松时这个“三圈相摞”不好做,我们坐着时腰部都会放松,因为体重拿骨盆支撑着。而站起来后,身体靠胯关节支撑,后面脊柱绷上劲,不好往下放松,所以坐着好做:把身体坐正了、坐直了,百会往上提,先放胯骨那个圈,着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个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头这个圈往胸上一放,往下一摞。注意百会上悬,头要正,眼看着前面,头低得太多就提不起来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视前方,额头是放松的,这样用百会往上领……再来一遍。这就是“三圈相摞”,这样气就整了。将来练坐功也好,站庄也好,如钟、如松都是这么调整,这么一调,里外的气都变样子了。

    记得1980年我在北京讲身形要求时讲了“三圈相摞”,当时有位70多岁的老人家,满面红光的,听了课后说:“庞老师,我练了几十年没解决的问题,这下解决了。”他练拳一辈子,就是气整不了,里外的气不能整地连到一起,听我这么一讲解决了。
 
(1004)、怎样理解,局部带动全身?

    在练形神庄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讲动作要领,每一个动作都讲的是动的部分,它怎么样和全身联系呢?有些节我们讲了,比如说龙头鹤首。

    (1)、龙头鹤首本来是头部的动作,但当你熟练之后,身体一放松往上一提,一个龙头,头一摆能使脊柱摆起来,脊柱一摆,腿也跟着动,到最后能到脚上去。脚能放松了,也就跟着动。如果真的一动脚趾都有感觉,气就充得多了一点。

    (2)、又如练立掌分指。本来就是手掌和手指的问题,可你练的时候,手指一开一动,又可体会到它的经脉变化,通过经脉振动身体各部分。

      (3)、形神庄就是通过局部小的动作,更明显、更剧烈地振动经络之气。一开始可能感觉不那么清楚,要反复去练,用意念注意反复感觉,加上调动丹田气,以腰带着动弹,里边的感觉就更大一点。每做一个局部动作,都要注意它和全身的连带关系。做上肢、下肢动作至少要连带脊柱上去。

(1005)、为什么说,过去太极拳讲:“一动无不动”,这句话虽不能说不对,但它讲得不科学?

    这几个本来应该是一回事情,我只是给大家分解开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地来讲的。以前老师就讲周身一家,有的拳谱有六相合,有的老师也能讲三圈相摞,像这些具体的东西,老师就不讲,都是自己去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并不是每个局部一动把周身各个地方都带动了。过去太极拳讲:“一动无不动”,这句话虽不能说不对,但它讲得不科学。若说气是个整的,比如说人是个轮胎,这儿气一动弹,整个轮胎里的气都有影响,讲一动无不动也可以。但说局部一动周身各部形体也都跟着动,那做不到。如果说它高级,那就非常高级,高级到很不现实。

    “一动无不动”从道理上分析应该是:这儿气一动,周身的气都动,一气动,必然影响到形,即所谓“有形化无形,无形化有形”的变化。不过,一般的动还影响不了那么深刻,所以说那是到了真正比较高级的层次了,一般人做不到。

    武术气功基本上都没有到这个层次上去。当然过去武术气功里也有以局部带全身的说法,那跟这个说的就不一样了,那是用手带身,用脚带身。我们一般人动作是拿人体往前推手(脚),他是手(脚)往前一打,带动着人体往前去。

    1969年,有一次我在老师家里,我的一个师叔来了,他说:“鹤鸣来,你试试。” 摆好了姿势,拿手推我的手。本来他身体已探到前面,重心都到前面来了,应该再往前动动不了了,他说:“你看什么劲!”往前一推,整个人一下起来把我推出去了。我老师说这叫“以手带身”。当然这不是武术中的高水平,当时我还不知道,以后考查他那还不是真正的以手带身。他那还有全身的爆发力,还不全是拿手带起来的。像这种情况,把重心都移过去了,可是还可以用手的气走,两手一动弹,一个整力气,从下边可以再颠一下。

(1006)、怎样理解,以腰带动全身的形体运动?

    (1)、一开始练功先用腰来带。像捧气贯顶回气的时候,“松腕,转掌,转身捞气”,一开始是像木偶人一样,整个身体动,放松了去转。

    (2)、慢慢不是这样了,好像把身体卸开来,用腰这么带着,腰先走,肢体后走,胳膊就跟鞭子一样的放松了跟着动弹,腰放松转到90度一拧再转回来。慢慢地熟了,气足了,动作就连起了。

    (3)、当然这要有个过程。腰先动,肢体在后,慢慢就变成了腰和肢体一起动,但是肢体不允许僵着。

    练内家气功、练动功都是如此。在武术气功里,真正的太极拳也应该是这样的练法。不过现在练太极拳的基本上都是内气不够,这样就做不到了。


(1007)、什么叫作“敛气入骨”?

    练功中有一种的功夫──把气收敛到骨头里面去。敛气入骨,一种练法是在按形体要求练功的时候,注意收腹缩会阴,这样把气往丹田气里边放。另外练俯身拱腰,俯下去后一起时,快速、一下绷起来,那是能练气入到脊骨里边去的一个方法。气首先能入到脊柱里面,有了功夫,再以腰为主宰,通过肌肉肌腱,通过脊柱,传递力量就比肌肉的膜络强大多了,而且传气也传得比较快。

(1008)、什么叫作“一身备五弓”?

    要想真正做到腰为主宰,带动形体,就必须懂得所谓的“一身备五弓”。因为一般不练功人的气路是从膜络上走的:丹田一发,经两肋,从腰背走到腿或上肢,是经膜络出去的。我们练功(有一个过程)之后,(慢慢慢慢)丹田气往身体走的时候,虽也走膜络,但比较少了。

  “一身备五弓” 的五弓是:

    (1)、脊柱一张弓,上面弓稍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稍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张弓较长一点);

    (2)、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稍,肘关节是弓背;

    (3)、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骨和脚分别是弓稍,膝关节是弓背。

    每个弓稍都不是一点,是展开的。练功的时候,你知道脊柱和上下肢是这个弓和那个弓这样挂着连起来的,它是软的,有弹性,腰那儿一动,这几方面都连上了。

    上次给大家讲故事说俄国来个大力士叫康泰尔。另外意大利来过一个,但它不完全是大力士,他会功夫。这个人是王芗斋打的,之后,他们很佩服,所以还练了意拳站庄。前几年意大利有人来中国表演气功,一推把人推倒,比我们表演的还厉害。不过那次表演我没去看。

    再有日本来过几个人,也是练武术的,他们在上海找到了孙禄堂。孙禄堂就说甭打了,让他们来五个人,胳膊、腿、脑袋一人按一头,能按住了就行了。他往那一躺日本人按着,他一抽一撒手,五个人都出去了。现在日本有中国的孙氏太极拳,就是孙禄堂的太极拳。前几年日本还来人专门找孙氏太极,那时孙禄堂早死了,他们专门经体委找了在北京的孙禄堂的女儿孙剑云。孙禄堂这个情况,就相当于一身备五弓。这是从形体上讲腰把周身练整了。

    过去练拳术里边有一个抖劲,一抖之后马上连上,相当于陈氏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每打一个动作,开头都是刚的,马上就是绵的,这么带着过来。因为我们现在不练那样的武功,没有更多的时间从形体上练这五弓。

(1009)、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是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

    我们智能功就从意上去练,从气上去练。就从“三心并”上练起。把姿势摆好了,用意念想顶心连着丹田,手心连着丹田,脚心连着丹田,这么往一块连,往丹田集中,这样去聚,这本身也是把身体气整了。

    三心并往丹田,还要注意在头顶外面有个东西提着你,好像吊着丹田里边,这样人就轻松了。这个整体随时都要练,三心并站庄要练,大马站庄也要练,练得气整了,就不那么容易疲乏了。

(1010)、古人练气功的“九宫十三门”是指哪些地方?

    再一个是通过九宫十三门练全身的整体。九宫十三门是指:会阴、两侧的章门、后面的命门、前面的肚脐、两肋的大包,前面膻中上面一点,后面陶道下面一点,再有就是印堂、玉枕、百会和体中的一个活点(混元位)。

                                              (续102)


繁體文

  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是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01)、怎樣理解,“意的綿連”?  

    它是通過意念來實現的,得作意去想。一開始不好連,得用意念想著形體和氣是連著的。

    比如做捧氣貫頂法:

    (1)、你隨時隨地都要想兩個手連著;

    (2)、要想:我捧著個氣球,氣球是一層非常非常綿軟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點力“撲嗤”就破了,要很放鬆地拖著它,這樣來作意;

    我記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個正骨老師學習正骨時,他就講,他們老師是練八卦的,老師教他的時候,說練正骨手上是要有勁,但手還得練得非常軟。怎麼辦呢?他們老師不是讓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紙弄個球,就直接拿著它,你稍稍用點力,它就扁了,就這麼捧著,左邊轉,右邊轉,升起來,落下去,這麼搞。他們老師還讓拿手摩挲油單紙空棉球,一點也不許空下了。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點力氣一按,它就癟了。我想他們老師可能不光是讓他們把手練軟,關鍵是為了把兩手的氣練整。這是個綿連。

    (3)、原來我練拳時,我老師講,兩手一動一拉,想著裏邊有球,跟著脹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這麼連著動。如果你這樣作意,再捧氣貫頂,往上捧起個氣球來,那感覺就不一樣了。

    (4)、練捧氣貫頂法的推收時,你加上意念想著手上拿著個球,兩臂和身體當中還是個球,手外和天邊還有個球,肩膀輕輕一推一收,這些球都連著動起來,內氣外氣連上,綿連不斷,就自然而然氣變化了。

    同學們要這樣去體會,不要把它光當個姿勢,練功時把意念加進去,想著整個都是氣球連上。在周身一家中還要講這些問題。綿連要用氣、用意連上。當然,練動功要靠姿勢的變化來完成這些內容。

Ⅵ、周身一家

(1002)、怎樣理解,“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練功是要保持周身的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任何動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後,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個方面。

    在過去練功夫,坐功是莊法,站莊也是莊法,練靜功的時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鐘一樣把整個身體都罩起來,周身都得有氣。

    以前講:

    “頭頂佛世尊”,意念頭;

    “口中念觀音”,面部;

    “身後是真武”,身後真武大帝;

    “身前是老君”,講身前;

    “左邊是青龍”;講左邊;

    “右邊白虎神”,講右邊。

    其實是幹什麼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鐘罩起來。你想頭頂,頂頭懸;面部,觀世音嘛,面帶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後真武大帝,把背拔起來放鬆了;身前,開胸;左;右;意念放在正當中──當中是個鐘錘,裏邊隨便擺,打哪都行──氣往哪走都行。這樣練起功來。

    靜功是這麼走,練動功也同樣注意這些東西。練動功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從形上走整體。

(1003)、怎樣理解,身形的整體性?

    用意念罩住的整體是從意上走,練動功的關鍵是要有身體的整勁。這個整勁就需要我們上下左右相合。無論是練武功的動功還是練氣功的動功,腦子要有個概念:

    (1)、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肩和胯是相對應的,用意念把肩和胯連上;同樣,肘和膝用意念連上;手和腳連上,再百會一提,感覺就不一樣了。都是從形上走的,加個意念就能使我們統帥周身的力量強化起來。安靜呆著好做,一動的時候就容易忘了。

    (2)、“三圈相摞”:然後再把軀幹解決一下,這就是練氣功所講的“三圈”:(我們完全講氣功的,因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氣功的還不完全相等。)

    兩個髂骨最高點一連算個直徑,平著作個圈圈,這是一圈;

    兩個肩胛骨的下角(約在乳房下面)那兒,平著這麼一個圈;

    經兩個耳尖,憑著作一個圈。

    一般腰不會放鬆時這個“三圈相摞”不好做,我們坐著時腰部都會放鬆,因為體重拿骨盆支撐著。而站起來後,身體靠胯關節支撐,後面脊柱繃上勁,不好往下放鬆,所以坐著好做:把身體坐正了、坐直了,百會往上提,先放胯骨那個圈,著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個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頭這個圈往胸上一放,往下一摞。注意百會上懸,頭要正,眼看著前面,頭低得太多就提不起來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視前方,額頭是放鬆的,這樣用百會往上領……再來一遍。這就是“三圈相摞”,這樣氣就整了。將來練坐功也好,站莊也好,如鐘、如松都是這麼調整,這麼一調,裏外的氣都變樣子了。

    記得1980年我在北京講身形要求時講了“三圈相摞”,當時有位70多歲的老人家,滿面紅光的,聽了課後說:“龐老師,我練了幾十年沒解決的問題,這下解決了。”他練拳一輩子,就是氣整不了,裏外的氣不能整地連到一起,聽我這麼一講解決了。
 
(1004)、怎樣理解,局部帶動全身?

    在練形神莊的時候,同學們要注意體會以局部帶動全身,講動作要領,每一個動作都講的是動的部分,它怎麼樣和全身聯繫呢?有些節我們講了,比如說龍頭鶴首。

    (1)、龍頭鶴首本來是頭部的動作,但當你熟練之後,身體一放鬆往上一提,一個龍頭,頭一擺能使脊柱擺起來,脊柱一擺,腿也跟著動,到最後能到腳上去。腳能放鬆了,也就跟著動。如果真的一動腳趾都有感覺,氣就充得多了一點。

    (2)、又如練立掌分指。本來就是手掌和手指的問題,可你練的時候,手指一開一動,又可體會到它的經脈變化,通過經脈振動身體各部分。

      (3)、形神莊就是通過局部小的動作,更明顯、更劇烈地振動經絡之氣。一開始可能感覺不那麼清楚,要反復去練,用意念注意反復感覺,加上調動丹田氣,以腰帶著動彈,裏邊的感覺就更大一點。每做一個局部動作,都要注意它和全身的連帶關係。做上肢、下肢動作至少要連帶脊柱上去。

(1005)、為什麼說,過去太極拳講:“一動無不動”,這句話雖不能說不對,但它講得不科學?

    這幾個本來應該是一回事情,我只是給大家分解開一個因素一個因素地來講的。以前老師就講周身一家,有的拳譜有六相合,有的老師也能講三圈相摞,像這些具體的東西,老師就不講,都是自己去體會。以局部帶動全身,並不是每個局部一動把周身各個地方都帶動了。過去太極拳講:“一動無不動”,這句話雖不能說不對,但它講得不科學。若說氣是個整的,比如說人是個輪胎,這兒氣一動彈,整個輪胎裏的氣都有影響,講一動無不動也可以。但說局部一動周身各部形體也都跟著動,那做不到。如果說它高級,那就非常高級,高級到很不現實。

    “一動無不動”從道理上分析應該是:這兒氣一動,周身的氣都動,一氣動,必然影響到形,即所謂“有形化無形,無形化有形”的變化。不過,一般的動還影響不了那麼深刻,所以說那是到了真正比較高級的層次了,一般人做不到。

    武術氣功基本上都沒有到這個層次上去。當然過去武術氣功裏也有以局部帶全身的說法,那跟這個說的就不一樣了,那是用手帶身,用腳帶身。我們一般人動作是拿人體往前推手(腳),他是手(腳)往前一打,帶動著人體往前去。

    1969年,有一次我在老師家裏,我的一個師叔來了,他說:“鶴鳴來,你試試。” 擺好了姿勢,拿手推我的手。本來他身體已探到前面,重心都到前面來了,應該再往前動動不了了,他說:“你看什麼勁!”往前一推,整個人一下起來把我推出去了。我老師說這叫“以手帶身”。當然這不是武術中的高水準,當時我還不知道,以後考查他那還不是真正的以手帶身。他那還有全身的爆發力,還不全是拿手帶起來的。像這種情況,把重心都移過去了,可是還可以用手的氣走,兩手一動彈,一個整力氣,從下邊可以再顛一下。

(1006)、怎樣理解,以腰帶動全身的形體運動?

    (1)、一開始練功先用腰來帶。像捧氣貫頂回氣的時候,“松腕,轉掌,轉身撈氣”,一開始是像木偶人一樣,整個身體動,放鬆了去轉。

    (2)、慢慢不是這樣了,好像把身體卸開來,用腰這麼帶著,腰先走,肢體後走,胳膊就跟鞭子一樣的放鬆了跟著動彈,腰放鬆轉到90度一擰再轉回來。慢慢地熟了,氣足了,動作就連起了。

    (3)、當然這要有個過程。腰先動,肢體在後,慢慢就變成了腰和肢體一起動,但是肢體不允許僵著。

    練內家氣功、練動功都是如此。在武術氣功裏,真正的太極拳也應該是這樣的練法。不過現在練太極拳的基本上都是內氣不夠,這樣就做不到了。


(1007)、什麼叫作“斂氣入骨”?

    練功中有一種的功夫──把氣收斂到骨頭裏面去。斂氣入骨,一種練法是在按形體要求練功的時候,注意收腹縮會陰,這樣把氣往丹田氣裏邊放。另外練俯身拱腰,俯下去後一起時,快速、一下繃起來,那是能練氣入到脊骨裏邊去的一個方法。氣首先能入到脊柱裏面,有了功夫,再以腰為主宰,通過肌肉肌腱,通過脊柱,傳遞力量就比肌肉的膜絡強大多了,而且傳氣也傳得比較快。

(1008)、什麼叫作“一身備五弓”?

    要想真正做到腰為主宰,帶動形體,就必須懂得所謂的“一身備五弓”。因為一般不練功人的氣路是從膜絡上走的:丹田一發,經兩肋,從腰背走到腿或上肢,是經膜絡出去的。我們練功(有一個過程)之後,(慢慢慢慢)丹田氣往身體走的時候,雖也走膜絡,但比較少了。

  “一身備五弓” 的五弓是:

    (1)、脊柱一張弓,上面弓稍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稍是尾閭,弓背是脊中到陽關(這張弓較長一點);

    (2)、上肢一張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別是弓稍,肘關節是弓背;

    (3)、下肢是張弓,胯骨到骶骨和腳分別是弓稍,膝關節是弓背。

    每個弓稍都不是一點,是展開的。練功的時候,你知道脊柱和上下肢是這個弓和那個弓這樣掛著連起來的,它是軟的,有彈性,腰那兒一動,這幾方面都連上了。

    上次給大家講故事說俄國來個大力士叫康泰爾。另外義大利來過一個,但它不完全是大力士,他會功夫。這個人是王薌齋打的,之後,他們很佩服,所以還練了意拳站莊。前幾年義大利有人來中國表演氣功,一推把人推倒,比我們表演的還厲害。不過那次表演我沒去看。

    再有日本來過幾個人,也是練武術的,他們在上海找到了孫祿堂。孫祿堂就說甭打了,讓他們來五個人,胳膊、腿、腦袋一人按一頭,能按住了就行了。他往那一躺日本人按著,他一抽一撒手,五個人都出去了。現在日本有中國的孫氏太極拳,就是孫祿堂的太極拳。前幾年日本還來人專門找孫氏太極,那時孫祿堂早死了,他們專門經體委找了在北京的孫祿堂的女兒孫劍雲。孫祿堂這個情況,就相當於一身備五弓。這是從形體上講腰把周身練整了。

    過去練拳術裏邊有一個抖勁,一抖之後馬上連上,相當於陳氏太極拳的剛柔並濟,每打一個動作,開頭都是剛的,馬上就是綿的,這麼帶著過來。因為我們現在不練那樣的武功,沒有更多的時間從形體上練這五弓。

(1009)、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是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

    我們智能功就從意上去練,從氣上去練。就從“三心並”上練起。把姿勢擺好了,用意念想頂心連著丹田,手心連著丹田,腳心連著丹田,這麼往一塊連,往丹田集中,這樣去聚,這本身也是把身體氣整了。

    三心並往丹田,還要注意在頭頂外面有個東西提著你,好像吊著丹田裏邊,這樣人就輕鬆了。這個整體隨時都要練,三心並站莊要練,大馬站莊也要練,練得氣整了,就不那麼容易疲乏了。

(1010)、古人練氣功的“九宮十三門”是指哪些地方?

    再一個是通過九宮十三門練全身的整體。九宮十三門是指:會陰、兩側的章門、後面的命門、前面的肚臍、兩肋的大包,前面膻中上面一點,後面陶道下面一點,再有就是印堂、玉枕、百會和體中的一個活點(混元位)。

                                              (續1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