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17-03-2011 怎样正确理解“中宫闯黄”? (精义答疑98)

怎样正确理解“中宫闯黄”? (精义答疑98)

简体文
 
 
怎样正确理解“中宫闯黄”?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971)、怎样正确理解“中宫闯黄”?

      中宫之气相当于混元窍的气。本来脏真之气是不往外跑的,他在整体的动的时候,把中宫之气连起来,走到浮络上去了。遇到不通处冲不过去,加个意念往外一引,意念控制不了了,那就疯了。控制不了也叫 “中宫闯黄”,是小的 “中宫闯黄”;意念闯黄是大的闯黄。这种情况下的自发功属于“神为气役”(神为所奴役),神没有主宰气,而为气所主宰。成为奴仆,神和气的关系变了。

      在传统气功里有好多功法开始先练自发功。一开始虚静,里面气一动,马上神做主宰,不能让它自己随便怎么动就怎么动。

(972)、为什么说,搞自发功不是随随便便地发?

      1964年,有位老师在北海教一个徒弟。徒弟自发一动(这是一位女士,它出自发功是能悬起三尺高),老师就来了。老师拿着宝剑,让徒弟也拿着宝剑,两个人对打。只要自发功一出,一打,她就会迎、会破。老师打这儿打哪儿,就这么引这它动。所以搞自发功不是随随便便地发,要以意念引导着按一定要求去做,这样就不会出问题。现在有的人千方百计地出自发功,不发强着发,大家帮着催,“发呀,发呀”,这么一催就催疯了。那就不是神为主宰,功法也没了,他就片面追求自发功。

      本来自发功一般来说发得对、发得好,三个月(最多不超过半年)就可以将身体关窍基本打通,通了以后就不怎么动了。好的自发功也是神和气合到一起了,但它是属于神合于气、气为主动的,气怎么动,神跟着怎么动。神为主宰的神气相合是神做主的,神先发命令:这么动,那么动。两者有这么点区别,机制不完全相等。

(973)、练动功,怎样才能“神形合一”?

      练动功要特别注意神为主宰,随时随地、一举一动都要注意神为主宰。古人所讲的“性”是你的精神活动;“命”是你的生命活动,包括你的形体和你的气。你只要这么一做,就是神形合一,就是性命相合,没有别的更多的奥妙。

(974)、为什么说,人类的生命活动还不是自由的?

      古人对好多东西不清楚,所以讲不清。现在科学已经能够把一些问题讲清楚,所以对传统功法也应该讲得更深入。马克思不懂气功,也不懂中国文化,他讲:生命活动(我们的各种行为)是一个方面,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是一个方面。人的生命活动是服从于意识活动的,生命活动(如干事情及日常生活各种活动)都是完成意识活动的手段。乍一听,这不是神形合一、性命相合吗?不是。因为人的脑子里还有很多和生命活动不相干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在意识活动里占着统治地位。

      我们想干什么应该是脑子一动,形体就合上,意识直接命令形体。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心里想干某件事,可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考虑半天,最后才做出决定。为什么有这么多考虑呢?你的这个思想可行与否受到环境的限制,人类的生命活动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此还不是自由的。马克思讲社会学,所以更多地讲到私有制问题。气功就不这么讲了。当然气功也不能脱离现实,人类有个发展过程。

(975)、为什么过去多如牛毛的练功人中没几个练成功的?

      那是社会不允许,没有那个条件。整个人类到了高层次才行。我们现在快行了。我们应该懂得,脑子一想就是。我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我想吃饭就吃饭,想睡觉就睡觉。说我想杀人行不行?你想杀人人家不让你杀呀,你还得受到环境的限制。所以自由不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得符合整体规律。我们由于不懂得整体规律,所以有些问题就做不到,作为主宰的神就不主宰了。你想真正来主宰自己的一切,就必须把这些规律、这些道理弄懂。应该是这样子的,我要主宰它去,得向前发展,不能停滞。神为主宰得扩展开来,练功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若真能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这么去考虑,练功的时候就更容易做。

(976)、为什么说,不能把生活和气功脱节,一脱节完了?

      我们讲一个问题往往展开讲,不仅从练功中去做,而且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做。因为气功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不能把生活和气功脱节,一脱节完了。也许同学们觉得这些离题太远,不能指导具体练功。其实过去的练功,“担水砍柴皆是道,洒扫应对尽通玄”。担水砍柴都是道,洒水、扫地、应酬人事都能够通到“玄”上去。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搞神为主宰。我们讲修养、陶冶,这都是练神为主宰的。来了事不生气,控制自己,这不也是神为主宰吗?处理问题处理得好,这不也是神为主宰吗?关于神为主宰这个练功要素,我们要多想、多考虑。只有多想后,神才能灵,在意识里才能起作用,神为主宰才能贯彻得好,才能实现得彻底。我们不能认为在“推─拉─”时神才为主宰,练功时精神集中,神为主宰;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养成习惯性的神为主宰。

  调整虚实

(976)、为什么说练气功“调整虚实”这一原则也是很重要的?

      调整虚实这一原则也是很重要的,是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练功必须要注意的。练动功的时候,主要讲重心的虚实,重心关键在于姿势方面;还有神(意念)气的虚实;再有身体里的气脉还有虚实。随着动作的变化,里面的虚实经常在转化。这个动作中这个脉实,那个脉虚;那个动作里,那个脉实,这个脉虚。我们现在练混元气不太重视脉,所以我们对这个虚实我们就不讲了。我们要求整,把虚实处理好了,一个整体才容易出来。如果对虚实处理得不好,就不好保持整体的平衡,整体就受影响。

(977)、“调整虚实”分哪几种类型?

      (1)、从重心(中心)分虚实

      (2)、从意念分虚实

      (3)、意念和气分虚实

      (4)、意念和大自然界的气分虚实

(978)、怎样理解,从“重心(中心)分虚实”?

      重心(中心)所在为实。重心在哪,气就往哪聚,力和气是一致的,力量就集中到这地方上,这儿就是重心。不是重心的地方,那里的气和力就虚。一般练功要求身体重心的平衡,但是,做动作时,总会有重心向一边偏转的变化。

      拿站着来说,直着站着时,重心在正当中,两脚的重心比便为五、五;可你把重心往一边一挪,这个脚重心重了,就变为四、六;再一挪,变为三、七;变为二、八;再一挪,这边一、那边九;再一挪,全部重心落在一个脚上了。

      我们练弹腿翘足时,就是重心在一个脚上。这个脚是实,抬着的那个脚是个虚,这样人就不平衡。一开始练动功要多注意调整类似的虚实。两边平衡了称为双重,一边重多称为单重。一般地我们不主张搞单重。

      那我们搞弹腿翘足这个功干什么?不主张搞单重的意思是不让你去偏,练弹腿翘足时形体偏了,但你还得保持平衡,这是增加平衡的难度。过去讲,练功要“曲中求顺”。本来练功要练得顺,可当你练的时候加上个曲,不让你顺。当你曲的时候也还能够顺,那你的顺的能力就增强了。

      练动功中“曲中求顺”以八卦掌最为明显,他们练功身体拧着,上肢也扭,腰也扭,腿也扭,叫“三扭”。但它最后得“曲中求顺”。练完了“三扭”,还得练三顺。不能光走圈,还有直面走,在直当中求曲。练功的目的是保持平衡、中正,可有时在练动功当中故意搞得不平衡,在不平衡当中让你求得平衡。这就需要调节它了。

(979)、怎样理解,调节虚实的关键是要懂得分清虚实。?

      重心所在为实。怎么调节呢?

      1、你先要把两只脚的重心调一调(往当中调),使身体左右平衡;

      2、用脚来调整:根据身体情况把重心放在脚掌、脚心、脚后跟,使身体前后平衡;

      3、通过整个身体的平衡调整虚实。不同的动作当中有不同的姿势来相互平衡。

      如站三心并站庄时,有的人两只脚放得不对称,这样就有微细的不平衡。先要把脚放得对称,再动一动重心,找一找平衡。怎么找呢?把百会提起来,头要中正。头往哪边偏,重心便往哪边偏。头中正了,再调节平衡就容易了。

      比如说,站庄站得很矮,手在前面和在体侧就不一样,手在前面还伸着呢,容易点,如手在体侧,往下蹲就不好蹲,手放在身后下蹲更难,和放在前面差很大力量。这都属于根据你那个不平衡,彼此之间的互相牵扯,通过姿势体态来调整平衡;

      4、通过意念调整平衡,在下面讲它。

(980)、怎样理解从“意念分虚实”?

      意念往哪放,气就跟着过来往哪儿集中,这儿就是实;相反得方向气少了,那边就是虚。

      别人推你,你将他一拉,他就不平衡了。他一推,整个的平衡力(一个整的力)往前来了,你若从前面和他对顶,他不怕,他有力量,可以把你推出去。你带着他顺势轻轻往前一拽,一个“顺手牵羊”将他牵过去,若从后面推就更容易。他往前一推,你从后面或从旁边一碰,他就倒了。所以武术里有“一巧拔千斤”的说法。“横来竖破”,竖着来的力量,横着破。他往前推,意、气、力前冲,后面与侧面就空了,你从侧面或后面一顶就会使他失去平衡跑出去。意念所在处为实,意念不在处为虚。

                                (续 99)


繁體文
 
 
怎樣正確理解“中宮闖黃”?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971)、怎樣正確理解“中宮闖黃”?

    中宮之氣相當於混元竅的氣。本來臟真之氣是不往外跑的,他在整體的動的時候,把中宮之氣連起來,走到浮絡上去了。遇到不通處沖不過去,加個意念往外一引,意念控制不了了,那就瘋了。控制不了也叫 “中宮闖黃”,是小的 “中宮闖黃”;意念闖黃是大的闖黃。這種情況下的自發功屬於“神為氣役”(神為所奴役),神沒有主宰氣,而為氣所主宰。成為奴僕,神和氣的關係變了。

    在傳統氣功裏有好多功法開始先練自發功。一開始虛靜,裏面氣一動,馬上神做主宰,不能讓它自己隨便怎麼動就怎麼動。

(972)、為什麼說,搞自發功不是隨隨便便地發?

    1964年,有位老師在北海教一個徒弟。徒弟自發一動(這是一位女士,它出自發功是能懸起三尺高),老師就來了。老師拿著寶劍,讓徒弟也拿著寶劍,兩個人對打。只要自發功一出,一打,她就會迎、會破。老師打這兒打哪兒,就這麼引這它動。所以搞自發功不是隨隨便便地發,要以意念引導著按一定要求去做,這樣就不會出問題。現在有的人千方百計地出自發功,不發強著發,大家幫著催,“發呀,發呀”,這麼一催就催瘋了。那就不是神為主宰,功法也沒了,他就片面追求自發功。

    本來自發功一般來說發得對、發得好,三個月(最多不超過半年)就可以將身體關竅基本打通,通了以後就不怎麼動了。好的自發功也是神和氣合到一起了,但它是屬於神合於氣、氣為主動的,氣怎麼動,神跟著怎麼動。神為主宰的神氣相合是神做主的,神先發命令:這麼動,那麼動。兩者有這麼點區別,機制不完全相等。

(973)、練動功,怎樣才能“神形合一”?

    練動功要特別注意神為主宰,隨時隨地、一舉一動都要注意神為主宰。古人所講的“性”是你的精神活動;“命”是你的生命活動,包括你的形體和你的氣。你只要這麼一做,就是神形合一,就是性命相合,沒有別的更多的奧妙。

(974)、為什麼說,人類的生命活動還不是自由的?

    古人對好多東西不清楚,所以講不清。現在科學已經能夠把一些問題講清楚,所以對傳統功法也應該講得更深入。馬克思不懂氣功,也不懂中國文化,他講:生命活動(我們的各種行為)是一個方面,精神活動(意識活動)是一個方面。人的生命活動是服從於意識活動的,生命活動(如幹事情及日常生活各種活動)都是完成意識活動的手段。乍一聽,這不是神形合一、性命相合嗎?不是。因為人的腦子裏還有很多和生命活動不相干的思想,而這些思想在意識活動裏占著統治地位。

    我們想幹什麼應該是腦子一動,形體就合上,意識直接命令形體。可我們現在不是這樣,心裏想幹某件事,可又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考慮半天,最後才做出決定。為什麼有這麼多考慮呢?你的這個思想可行與否受到環境的限制,人類的生命活動還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此還不是自由的。馬克思講社會學,所以更多地講到私有制問題。氣功就不這麼講了。當然氣功也不能脫離現實,人類有個發展過程。

(975)、為什麼過去多如牛毛的練功人中沒幾個練成功的?

    那是社會不允許,沒有那個條件。整個人類到了高層次才行。我們現在快行了。我們應該懂得,腦子一想就是。我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我想吃飯就吃飯,想睡覺就睡覺。說我想殺人行不行?你想殺人人家不讓你殺呀,你還得受到環境的限制。所以自由不是你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得符合整體規律。我們由於不懂得整體規律,所以有些問題就做不到,作為主宰的神就不主宰了。你想真正來主宰自己的一切,就必須把這些規律、這些道理弄懂。應該是這樣子的,我要主宰它去,得向前發展,不能停滯。神為主宰得擴展開來,練功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若真能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這麼去考慮,練功的時候就更容易做。

(976)、為什麼說,不能把生活和氣功脫節,一脫節完了?

    我們講一個問題往往展開講,不僅從練功中去做,而且要從日常生活中去做。因為氣功是生命活動的一部分,不能把生活和氣功脫節,一脫節完了。也許同學們覺得這些離題太遠,不能指導具體練功。其實過去的練功,“擔水砍柴皆是道,灑掃應對盡通玄”。擔水砍柴都是道,灑水、掃地、應酬人事都能夠通到“玄”上去。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搞神為主宰。我們講修養、陶冶,這都是練神為主宰的。來了事不生氣,控制自己,這不也是神為主宰嗎?處理問題處理得好,這不也是神為主宰嗎?關於神為主宰這個練功要素,我們要多想、多考慮。只有多想後,神才能靈,在意識裏才能起作用,神為主宰才能貫徹得好,才能實現得徹底。我們不能認為在“推─拉─”時神才為主宰,練功時精神集中,神為主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要養成習慣性的神為主宰。

  調整虛實

(976)、為什麼說練氣功“調整虛實”這一原則也是很重要的?

    調整虛實這一原則也是很重要的,是初級階段和中級階段的練功必須要注意的。練動功的時候,主要講重心的虛實,重心關鍵在於姿勢方面;還有神(意念)氣的虛實;再有身體裏的氣脈還有虛實。隨著動作的變化,裏面的虛實經常在轉化。這個動作中這個脈實,那個脈虛;那個動作裏,那個脈實,這個脈虛。我們現在練混元氣不太重視脈,所以我們對這個虛實我們就不講了。我們要求整,把虛實處理好了,一個整體才容易出來。如果對虛實處理得不好,就不好保持整體的平衡,整體就受影響。

(977)、“調整虛實”分哪幾種類型?

    (1)、從重心(中心)分虛實

    (2)、從意念分虛實

    (3)、意念和氣分虛實

    (4)、意念和大自然界的氣分虛實

(978)、怎樣理解,從“重心(中心)分虛實”?

    重心(中心)所在為實。重心在哪,氣就往哪聚,力和氣是一致的,力量就集中到這地方上,這兒就是重心。不是重心的地方,那裏的氣和力就虛。一般練功要求身體重心的平衡,但是,做動作時,總會有重心向一邊偏轉的變化。

    拿站著來說,直著站著時,重心在正當中,兩腳的重心比便為五、五;可你把重心往一邊一挪,這個腳重心重了,就變為四、六;再一挪,變為三、七;變為二、八;再一挪,這邊一、那邊九;再一挪,全部重心落在一個腳上了。

    我們練彈腿翹足時,就是重心在一個腳上。這個腳是實,抬著的那個腳是個虛,這樣人就不平衡。一開始練動功要多注意調整類似的虛實。兩邊平衡了稱為雙重,一邊重多稱為單重。一般地我們不主張搞單重。

    那我們搞彈腿翹足這個功幹什麼?不主張搞單重的意思是不讓你去偏,練彈腿翹足時形體偏了,但你還得保持平衡,這是增加平衡的難度。過去講,練功要“曲中求順”。本來練功要練得順,可當你練的時候加上個曲,不讓你順。當你曲的時候也還能夠順,那你的順的能力就增強了。

    練動功中“曲中求順”以八卦掌最為明顯,他們練功身體擰著,上肢也扭,腰也扭,腿也扭,叫“三扭”。但它最後得“曲中求順”。練完了“三扭”,還得練三順。不能光走圈,還有直面走,在直當中求曲。練功的目的是保持平衡、中正,可有時在練動功當中故意搞得不平衡,在不平衡當中讓你求得平衡。這就需要調節它了。

(979)、怎樣理解,調節虛實的關鍵是要懂得分清虛實。?

    重心所在為實。怎麼調節呢?

    1、你先要把兩隻腳的重心調一調(往當中調),使身體左右平衡;

    2、用腳來調整:根據身體情況把重心放在腳掌、腳心、腳後跟,使身體前後平衡;

    3、通過整個身體的平衡調整虛實。不同的動作當中有不同的姿勢來相互平衡。

    如站三心並站莊時,有的人兩隻腳放得不對稱,這樣就有微細的不平衡。先要把腳放得對稱,再動一動重心,找一找平衡。怎麼找呢?把百會提起來,頭要中正。頭往哪邊偏,重心便往哪邊偏。頭中正了,再調節平衡就容易了。

    比如說,站莊站得很矮,手在前面和在體側就不一樣,手在前面還伸著呢,容易點,如手在體側,往下蹲就不好蹲,手放在身後下蹲更難,和放在前面差很大力量。這都屬於根據你那個不平衡,彼此之間的互相牽扯,通過姿勢體態來調整平衡;

    4、通過意念調整平衡,在下面講它。

(980)、怎樣理解從“意念分虛實”?

    意念往哪放,氣就跟著過來往哪兒集中,這兒就是實;相反得方向氣少了,那邊就是虛。

    別人推你,你將他一拉,他就不平衡了。他一推,整個的平衡力(一個整的力)往前來了,你若從前面和他對頂,他不怕,他有力量,可以把你推出去。你帶著他順勢輕輕往前一拽,一個“順手牽羊”將他牽過去,若從後面推就更容易。他往前一推,你從後面或從旁邊一碰,他就倒了。所以武術裏有“一巧拔千斤”的說法。“橫來豎破”,豎著來的力量,橫著破。他往前推,意、氣、力前沖,後面與側面就空了,你從側面或後面一頂就會使他失去平衡跑出去。意念所在處為實,意念不在處為虛。

                              (續 9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