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简体文
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余 洋
有一位智能功的同道问了我一个问题:智能功到底在练什么?
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的从何谈起,就如同一个人问你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也很难具体的回答。
我在精读庞明老师的“智能气功科学均已辅导材料”时,看到了老师的一段讲话,摘引下来,作为回答,也不知道能否做到所答为所问,能不能够比较满意的答复这个问题,就算是借花献佛、抛砖引玉吧!
庞明老师说:
练智能功,如果性格、习气问题真正全解决了,也就到了高层次上去了
我们智能气功就是和儒家一样,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儒家一开始就在人世中间锻炼,来解决自己这些问题。我们智能气功也是这个样子。智能气功一开始就是让你从事上去做,开放性功法,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智能气功和儒家又不一样,儒家没讲内在怎么练。智能气功从内里边练,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么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们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块来。
至于这么多坏东西,怎么去解决,我们按照荀子说的“治气养心之术”写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强调礼。本来他是个儒家人,他曾经主持过三次祭孔,后人说他是法家的。有的人说儒家不讲练功夫,而他却讲了“治气养心之术”。治气、养心这就是后世的练气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气养心不像后世的入静打坐,他是要你从日常生活、行动当中去作。“治气养心之术”要求怎么去做呢?
“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血气刚强容易暴躁,干事情有个冲劲,年青人血气方刚,这样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点,使自己很调和,注意用和来克服这个刚。拿现在的话讲,你为人处事要和和气气,不要暴躁。年轻人、强壮的人有时就含不住,要调和,不能往外散。
“知虑渐深”
这个“知”应该当“智”来讲,“智虑渐深”。以前考虑问题不让考虑太多,心眼太多,考虑问题太深远,都不着边了,非常善于想象。(当然这里边也是有聪明智能在里边,没有聪明智能你让他想也想不了。)
“则一之以易良”
如果考虑问题时,思维活动过于繁杂,那就要简单,思考一个问题要集中,而且要考虑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
很勇猛的人,勇猛过度就容易出现乖戾的性情,什么都不管了,这时就需要用“道顺”来帮助,使之符合于道,忠顺信良恭俭让,拿这个信顺的性格来帮助过于勇猛者,使之不容易过猛、过勇。
“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
有的人急性子,干什么都快当,快得有点沉不住气了,则自己要“节之”,动作要有节律,不能随随便便。
“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心胸比较小的人,自己要开阔心胸。
“卑湿重迟贪利,则抚之以高志。”
意识比较庸俗、低下,性格上慢性子或贪心比较重的人,给他以比较远大的志向,有高尚的情操,用这个办法来解决它。
“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
对于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吊儿郎当的这种人,就应该利用老师和好的朋友来约束帮助他。
“怠慢傈弃,则照之以祸灾。”
什么也不在乎,什么都不吝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怕,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人,就容易招灾、祸,要用意念来克制自己,不能那么随随便便,要不然人就完了。
“愚款端悫(què)忠厚,则合之以礼乐”
“愚款端悫”就是太实在了,太实在就不会干事了,简单化,这就得学礼学乐解决问题。人太实心眼,太老实了,要学礼、学乐。音乐能改变人身体里边的精神状况,礼可改变人体外面的状况。让你懂得什么事怎么干,什么事什么心情,从精神到形体到行为,都懂得它的规律了。
“质过于文则野”
老实人本质好,但是太实在了,什么都非常简单,,“质过”本质的东西超过了,“文”呢,不是“文质彬彬”吗?文过于质则吏,官吏、官气的那一套东西。质过于文就野了,有什么就说什么,拿本质东西相见嘛,就没礼貌了。
“通之以思索。”
然后你自己要经常地反复想,这应该怎么办,那应该怎么办。有了礼乐的陶冶,再加上自己去考虑,本质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本质好,只是缺乏别人来教和修养,因此“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这样就解决问题了。这些都是针对如何解治我们性格中的偏颇、不中和的毛病。
“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
治气养心没有比学礼更直捷的了,必须学,它就相当于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样的。
“莫要得师”
还要真正遇到一个好老师,老师会引导你、教你。碰见个老师,如果这老师是个胡涂蛋,越讲把学生讲得越是胡涂。所以得一个好老师很关键。
“莫神一好”
你得从精神上要专一,好(hào)一个东西,不能贪得太多,心没个定处就不行了。能做到这样,有礼有师,自己去努力,精神集中专一,这样做就是养气养心之术了。
荀子在“修身”这一篇里讲了不少自身修养问题,他是从儒家观点这么讲的,从事上来做。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练功到高层次阶段必须如此的。在低层次,按佛家小乘、二乘,都是要脱离人世,到深山老林入静去,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到了佛这个小乘、二乘也不行了;从道家来讲修人仙、地仙时要离开人世,到了天仙时,要上升天仙了,也得到人世当中来磨炼。
从老师以上的讲话中,我体会到我们练智能功想达到一定的层次,单单地练几个动作是不行的,必须在生活当中,面对各种人情世故,按照智能气功科学的道德观来改变自己的性格、情绪、脾气、情趣等等,否则即使一天练24小时,练10年20年,练功也是一直停留在在个低水平上,就是练到死,也可能是一事无成!
利用智能气功来治疗各种疾病,也是如此。光凭练几个动作就想治好自己的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的严重疾病,恐怕也只是一种梦想。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根治好自己的疾病,可以通过练习功法的动作,逐渐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这才是根本之道。如果能从意识当中主动的快速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习气,治病的疗效、功力的提升必然会日新月异。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胡里胡涂练一辈子,也只不过是一个练动作的“糊涂虫”而以!
27-03-2011 写于 台灣 台中
繁體文
智能功到底在練什麼?
余 洋
有一位智能功的同道問了我一個問題:智能功到底在練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的從何談起,就如同一個人問你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也很難具體的回答。
我在精讀龐明老師的“智能氣功科學均已輔導材料”時,看到了老師的一段講話,摘引下來,作為回答,也不知道能否做到所答為所問,能不能夠比較滿意的答復這個問題,就算是借花獻佛、抛磚引玉吧!
龐明老師說:
練智能功,如果性格、習氣問題真正全解決了,也就到了高層次上去了
我們智能氣功就是和儒家一樣,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的各種問題。
儒家一開始就在人世中間鍛煉,來解決自己這些問題。我們智能氣功也是這個樣子。智能氣功一開始就是讓你從事上去做,開放性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智能氣功和儒家又不一樣,儒家沒講內在怎麼練。智能氣功從內裏邊練,吸取道家的成就;外面怎麼搞,按照儒家的去做。我們把搞儒、道、佛的戒律融合到一起了,一塊來。
至於這麼多壞東西,怎麼去解決,我們按照荀子說的“治氣養心之術”寫了一段。荀子他注意刑名之治,但是他更加強調禮。本來他是個儒家人,他曾經主持過三次祭孔,後人說他是法家的。有的人說儒家不講練功夫,而他卻講了“治氣養心之術”。治氣、養心這就是後世的練氣功嘛。只是儒家的治氣養心不像後世的入靜打坐,他是要你從日常生活、行動當中去作。“治氣養心之術”要求怎麼去做呢?
“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
血氣剛強容易暴躁,幹事情有個沖勁,年青人血氣方剛,這樣的人要使自己柔和一點,使自己很調和,注意用和來克服這個剛。拿現在的話講,你為人處事要和和氣氣,不要暴躁。年輕人、強壯的人有時就含不住,要調和,不能往外散。
“知慮漸深”
這個“知”應該當“智”來講,“智慮漸深”。以前考慮問題不讓考慮太多,心眼太多,考慮問題太深遠,都不著邊了,非常善於想像。(當然這裏邊也是有聰明智能在裏邊,沒有聰明智能你讓他想也想不了。)
“則一之以易良”
如果考慮問題時,思維活動過於繁雜,那就要簡單,思考一個問題要集中,而且要考慮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
很勇猛的人,勇猛過度就容易出現乖戾的性情,什麼都不管了,這時就需要用“道順”來幫助,使之符合于道,忠順信良恭儉讓,拿這個信順的性格來幫助過於勇猛者,使之不容易過猛、過勇。
“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
有的人急性子,幹什麼都快當,快得有點沉不住氣了,則自己要“節之”,動作要有節律,不能隨隨便便。
“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心胸比較小的人,自己要開闊心胸。
“卑濕重遲貪利,則撫之以高志。”
意識比較庸俗、低下,性格上慢性子或貪心比較重的人,給他以比較遠大的志向,有高尚的情操,用這個辦法來解決它。
“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
對於整天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吊兒郎當的這種人,就應該利用老師和好的朋友來約束幫助他。
“怠慢傈棄,則照之以禍災。”
什麼也不在乎,什麼都不吝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怕,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人,就容易招災、禍,要用意念來克制自己,不能那麼隨隨便便,要不然人就完了。
“愚款端愨(què)忠厚,則合之以禮樂”
“愚款端愨”就是太實在了,太實在就不會幹事了,簡單化,這就得學禮學樂解決問題。人太實心眼,太老實了,要學禮、學樂。音樂能改變人身體裏邊的精神狀況,禮可改變人體外面的狀況。讓你懂得什麼事怎麼幹,什麼事什麼心情,從精神到形體到行為,都懂得它的規律了。
“質過於文則野”
老實人本質好,但是太實在了,什麼都非常簡單,,“質過”本質的東西超過了,“文”呢,不是“文質彬彬”嗎?文過於質則吏,官吏、官氣的那一套東西。質過於文就野了,有什麼就說什麼,拿本質東西相見嘛,就沒禮貌了。
“通之以思索。”
然後你自己要經常地反復想,這應該怎麼辦,那應該怎麼辦。有了禮樂的陶冶,再加上自己去考慮,本質好的人都能取得一定的修身作用。本質好,只是缺乏別人來教和修養,因此“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這樣就解決問題了。這些都是針對如何解治我們性格中的偏頗、不中和的毛病。
“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
治氣養心沒有比學禮更直捷的了,必須學,它就相當於道家和佛家的戒一樣的。
“莫要得師”
還要真正遇到一個好老師,老師會引導你、教你。碰見個老師,如果這老師是個糊塗蛋,越講把學生講得越是糊塗。所以得一個好老師很關鍵。
“莫神一好”
你得從精神上要專一,好(hào)一個東西,不能貪得太多,心沒個定處就不行了。能做到這樣,有禮有師,自己去努力,精神集中專一,這樣做就是養氣養心之術了。
荀子在“修身”這一篇裏講了不少自身修養問題,他是從儒家觀點這麼講的,從事上來做。但是這些東西恰恰是練功到高層次階段必須如此的。在低層次,按佛家小乘、二乘,都是要脫離人世,到深山老林入靜去,而一到大乘就不行了,到了佛這個小乘、二乘也不行了;從道家來講修人仙、地仙時要離開人世,到了天仙時,要上升天仙了,也得到人世當中來磨煉。
從老師以上的講話中,我體會到我們練智能功想達到一定的層次,單單地練幾個動作是不行的,必須在生活當中,面對各種人情世故,按照智能氣功科學的道德觀來改變自己的性格、情緒、脾氣、情趣等等,否則即使一天練24小時,練10年20年,練功也是一直停留在在個低水準上,就是練到死,也可能是一事無成!
利用智能氣功來治療各種疾病,也是如此。光憑練幾個動作就想治好自己的疾病,特別是一些慢性的嚴重疾病,恐怕也只是一種夢想。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想根治好自己的疾病,可以通過練習功法的動作,逐漸地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這才是根本之道。如果能從意識當中主動的快速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治病的療效、功力的提升必然會日新月異。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糊裡糊塗練一輩子,也只不過是一個練動作的“糊塗蟲”而以!
27-03-2011 寫於 台灣 台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