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29-10-2009 談談“練呼吸”的問题

 


談談“練呼吸”的問题

    余 洋

      很早就有些人問到我关于“呼吸操”的問題,因為我沒有練過“呼吸操”,也不了解它的具体內容,因此我無從回答。但是最近有人告訴我說這個呼吸操很好,為什麼不去練一練呢?批評我比較固執,不能夠接受新鮮事物。我只好說,我的智能氣功還沒有練好,我現在还沒有時間去研究“呼吸操”,等我練好了智能氣功以后再說,但他後來他竟然說“呼吸操”就是智能氣功,是智能氣功的新發展……真是弄得我哭笑不得。我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應該在龐明老師的文章中找找答案。

      因此,我下面所寫的東西,都是龐明老師談到練功有關呼吸的問題,而且聽他說的“呼吸操”和龐明老师在“呼吸秘要”一文中講的“平調陰陽調息法”、“上下氣機離合調息法”差不多,因此我也把龐明老師在“呼吸祕要”中所說到的相关呼吸方法完整的列出來,供給大家參考。

      我看了龐明老師的文章,認为過早地去練呼吸,如果沒有一定的練功基礎,可能會把我們的頭腦搞亂了,造成各種的弊病,。所以依照我個人的看法,還是聽龐老師的話為好。我們練智能氣功的人,好好練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過渡到體呼吸,穴位呼吸上去,進而可以去練中脈呼吸,進入練功的較高層次,也沒有必要專門去練某一種呼吸方法。



      下面我就引用龐老師文章的一些內容來說明這個問題。龐明老師說:

      “我給大家講調息的內容目的是要大家將來練功時加上幾個呼吸,早晨練功你要吐氣,晚上練功加上幾個東西,要全面搞起來一個整體的東西。

      我們講過去傳統氣功的理論是為了加深對智能功理論的領會和理解,讓大家通過瞭解過去傳統氣功的方法,以便更靈活地運用智能功的東西。講過去的東西不是把它當作古董,把古人的東西都和盤拿出來,我們的目的是以 “賓”定 “主”,用傳統氣功這個“賓”來定我們智能功這個“主”,而不能喧賓奪主。我們學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應這麼搞。

      剛開始練功就搞調息,不少人會出現問題。平時不講調息,呼吸都很自然,只要活着都會呼吸,可是當要搞調息時,一注意呼吸,這麼多要素、內容掌握不好,就覺得不舒服,憋、悶、堵,“形不松神不靜”,真氣就調動不起來。所以過去講,腰放鬆是個關鍵,“腹脅空鬆氣騰然”,真氣起不來,光練點呼吸沒有用處。

      導引呼吸就是用意念來指揮呼吸,使之按照一定的程式運動。人的呼吸是非常關鍵、重要的生命活動。人一生下來,伴隨着“哇”第一聲哭聲,呼吸就與人作伴了。如果新生兒生下來之後,沒有呼吸,就完了。呼吸和生命是結合到一起的,伴隨着人的一生,人一死,呼吸也就停止了。所以呼吸是很關鍵的。呼吸運動能影響人體裏邊的氣:按照過去講,特定的呼吸能夠影響經脈之氣;另外,呼吸也能夠影響混元氣。相比之下,對混元氣的影響作用更大一些,一吸氣,混元氣就往裏邊合,往裏聚;一呼氣混元氣就往外開,往外散。自然情況下,是這麼影響混元氣。

      如果主動用意念,一呼氣,用意念往回收,那也行。因為呼吸還抗不過意識,意識的主動性更強,力量更大一點。因為通過導引呼吸能夠導致身體裏氣的變化,所以古人很多功門都比較重視呼吸。有的功門從一開始練功一直到結大丹之前,都一直在練呼吸(結大丹之後,呼吸停了,不呼吸了)。

    咱們智能功也不是絕對不練呼吸,到了後面就練呼吸了。我們為什麼一開始不練呼吸呢?捧氣貫頂法加上呼吸不是挺好嗎?練智能功,自然配上呼吸也沒什麼不可以。但身體如果沒有達到放鬆的要求——一吸的時候,呼吸氣還不能往丹田上接;一呼,丹田氣也接不上呼吸氣——這時硬接弄不好會發憋,出毛病。所以智能功一開始練不講究呼吸,只是讓你自然呼吸、周身放鬆。捧氣貫頂法着重解決放鬆的問題,形神庄相當於練意守,到了五元庄開始有呼吸了(發音),而中脈混元不用呼吸就沒法練了。我們智能功不是不練呼吸,只是把呼吸放在了第三個層次(註:“五元庄”)才用,這樣可以避免出毛病。

      在放鬆的基礎上,意念有了一定的控制力,一說要守住呼吸,能老是這麼一開、一合,而不跑神,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方可練呼吸。平時呼吸本身很自然,而你在身體放鬆不了、意志控制力不夠的情況下,用意念導引呼吸,“呼—呼—……下課了、下課了,哎喲,跑神了,錯了,重來……”這樣,呼吸運動不規律,反而造成腦子裏面不規律,腦子亂套了。

      古人練功,把松靜、意守、呼吸放在一塊搞。1971年郭林提出“三關分度”,但具體怎麼分度並未解決。不過這個提法當時對我影響很大。我們把傳統功法集合起來加以揚棄,在前人基礎上一層一層搞起來。入手不管呼吸,用捧氣貫頂法練松靜,然後用形神庄練意守,到五元庄再慢慢調呼吸。有了前面松靜和意守的基礎,一吸一呼很規律了,就沒弊病了。導引呼吸再加上發聲就是導引聲音。導引聲音必須和導引呼吸結合在一起。

      調息的實質是什麽呢?古人練功都特別注意調息,各個門派的調息都有自己特殊的內容,都把它當作不傳之秘。一開始練功,基本功是手訣法、念咒法、調息法、運功法,其中調息是這四大法的基本功。運功法是內功,是通過調息來變裏邊的,各門派的調息法基本是根據這個內容而安排了些特殊的東西。我們不管它講得多玄妙,具體方法怎麼複雜,它的實質就是讓你的精神活動和生命活動相結合。意識活動和生命活動相結合就是內向性運用意識,這樣的鍛煉就叫氣功鍛煉。就這麼個簡單道理。

      為什麼古人這麼重視調息?因為古人重視靜功。安排了盤腿一坐,意念怎麼和生命活動相結合?和什麼生命活動相結合?古人就安排了像叩齒、赤龍攪海、調息等的方法。練兩、三個鐘頭功都叩齒行不行?也行,但他們覺得這樣不高級。其實精神集中了叩齒咽津那也高級,也能長壽。不過意念集中叩齒,還有一個呼吸運動存在,呼吸運動是根本的生命運動,而叩齒不是。所以,調息就是讓精神活動和最基本的生命活動結合起來,集中而為一的。

      為什麼古人重視靜功?這跟時代有關係。那個時代由於生產力不發達,搞生產的有點收穫給皇上、國家拿去了,自己就沒有了。人們的生活受逼迫,練功受到經濟上的干擾。於是,有錢的就上山裏藏着,和社會不接觸,遁世了,避免外界干擾。另外,那個時候對人的生命活動的實質理解還不夠。當時看到天是安靜的,孔夫子講“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天沒說話,春、夏、秋、冬都在動,“天之道靜”。老子也講“虛無之道”,應該返回到虛無去。這樣在精神上也要從靜上走。所以說當時那種生產條件、物質生活條件,決定了練功要離開人間,少消耗,從靜上走。沒有吃、沒有生活來源,就不敢多跑多動,儘量少消耗,精神安靜,避免干擾,在靜的狀態下,來使人體生命活動統一起來。搞靜功練功素質好的人,一靜一切放下,不管它了。

      素質不好的人就得搞點呼吸、意守,調息就是這麼搞起來的。另外,有的人通過調息增加了精力,在變成服氣還可以解餓。肚子一餓就用辟穀法,加上服氣,吃少量的茯苓、松籽等一些藥就行。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古人強調靜功,而靜功裏邊強調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調息就是生命和神合成一體,成為一個統一的了,使生命力得以提高。悟出這個道理後,就知道智能功搞形體運動、搞動功也是在練精神和生命活動合為一體。我們是在動的層次讓它成為一體,在活動的過程中變成有序化的。我們不是在靜的低層次,而是高了點,比練靜的有序化更直接、也更符合現代人的需要。有人說高功夫都是坐功坐出來的,這是沒有認真研究傳統氣功。王重陽就講,並不是坐着閉着眼睛才叫打坐,“一心不動為坐,一念不起為禪”,坐禪是這個意思。動也靜,動也動,靜也動,動靜不分才行。要不,呂洞賓他們還向外跑什麼?

      一般只是剛剛開始練功的很短一段時間內,收不住心的人必須要坐。實際不是坐着就怎麼着怎麼着,而是練你的毅力。往那雙盤腿一坐,壓的腿麻、腿木了,你還能念頭不動,不去管它,那才是神定。懂得了古人練坐功的實質是練毅力,我們在練動功的時候一樣難受,繼續堅持,不也一樣是練毅力嗎?

      和尚開是參禪,給小和尚把腿搬上去,拿繩子捆上,手也捆上,這一課沒完,想松也松不了。老師也不管你靜不靜,難受得在地上打滾也沒人管你,就是硬耗。同學們可以給自己綁綁試一試。一開始腿酸、麻、木還都能忍受,以後疼,咬牙也能忍住,再後面一段,連骨頭裏邊都鑽心的癢癢,怎麼難受說不清楚,就是想把腿拿下來。其實這個過程的身體變化是:一開始壓迫了血管,靜脈血回不來,腳就紫了;再以後動脈血也過不去,發木,都不知道疼了,這時肌肉和神經都得不到血液的營養,不能行使功能,肌肉自己就鬆開了,關節囊、肌腱也鬆開了。鬆開以後,血液就通過去了。這是盤腿壓着肌肉不壞死的原因。如果捆着止血帶,兩個鐘頭就得松一次,否則就會壞死,因為止血帶不會有像肌肉那樣的變化。當然,如果從自然盤、單盤、雙盤一步步慢慢練起來,就不會這麼難受。懂得那是練意志力,而這樣去練動功那肯定長功夫。

      我們懂得哪些功法怎麼練,實質是練什麼的,然後從根本點上用功夫,就不用走那些形式了。練意志力來支配生命活動,是練功最根本的。調息、動作、什麼方法都是拐棍,等你習慣了,會練意識了,什麼方法都可以不用了。這就是過去所說的“得魚忘筌”,拿到魚了(不是有了一條魚,是總有魚),那麼打魚的工具就可以不要了。“得意忘形”,得到這個意,形體就不要了。得意忘形其實是練氣功的好詞。《庄子》裏好多詞都是對練功的描述。“呆若木雞”是說精神都收到裏邊,氣運於內,外面沒表情,而一發時威力無比,也是講練功精神內守的狀況。如同過了河就不要船了一樣,練功想長功夫需要有方法,而當你懂得了具體實踐內容,掌握了訣竅,具體方法就可以不要了,咱們智能功也一樣。

      “那為什麼五元庄還搞點調息啊?”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那個“意”,就還得要那個“形”;“魚”還沒有,就還得要那個“筌”。我們搞的一切和古人調息氣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神和生命活動相結合,而且是自覺地從動態的、積極的層面去結合。這就避免了古人只是一個靜,而這個靜是跟社會對立的、矛盾的,使人脫離了社會,容易把人引偏。功夫是定不是靜,我們是在動中求定。

      調息對智能功來說不是關鍵內容,但它是整個氣功科學的四大要旨之一,所以我們還是要把它介紹了一下。有些重要的可以練練,像天門呼吸法、中道七門呼吸法、體表開合調息法等,可以把它和智能功的練功結合起來,使練功更加深入、細緻。若有時間,練練也行。會練一個穴位開合了,把周圍穴位結合起來。練整體性,從局部照顧全身。

      咱們智能功就是從明理開竅、從組場助功、從形體引進。我研究了幾十年,通過對比、體會,認為這樣走是最好的方法。對同學們我要帶你們走上正路。過去練功想修正果,思想得樹正,立場要站穩。別人說個什麼就信,這是個投機取巧的思想,不想吃大苦賣大力。幹什麼都沒有那麼便宜的事,如果那樣,遍地都是神仙了。同學們就是不珍視我們這些東西,總是道聼途説個什麼東西、什麼竅門就信,老師把嘴皮子快磨破了也不怎麼聽,這怎麼行?如果反復看一看運用意識、調整呼吸、引動形體各種體式,好多訣竅不都有了嗎?!咱們這個《精義》,你只要多學,反復玩味,才能感覺到它的精華。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拿它去指導練功,把它運用到智能功裏邊去,你就學好了。如果看了之後,就只練一個呼吸法,不練動功,就走偏了。如果那個功法好,就介紹一個好了,為什麼我還寫這麼多呢?

      古人就是從這些法裏走過來的,他們那時一講修功,在家裏修功的有禪堂、佛堂,要不就去廟裏邊修。那麼好的條件,也才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人能修成。而且過去練功信神信佛心裏很誠,就一個心眼還不好練成,我們現在在生活中修就能修成?過去一萬個人能又一個修成也不得了。所以我們要從全面的理論來分析古人,這才能看到好的東西。

      咱們學了方法之後要會活用,某些單一的練法,不如我們的方法好,如果好,我一定教你單一的。我們就是吸收這些東西之後才搞起來的,這個情況我反復說過不止一次了。什麼時候同學們真能安靜下來,心定下來,氣定下來,神與生命活動一結合,功夫就好起來了。別以為練功夫要講什麼秘訣才行,其實普普通通的道理在你腦子裏起作用就是功夫。

      有時我跟同學們聊天不都是講的功理功法,就是隨便聊些事,這個東西是開腦子鎖的。我講日常生活中的事你腦子要跟着動,能跟着動,你的氣路就通了。看書、看我的錄影、聽錄音都一樣,一邊看(聽)你腦子一邊跟着一動,通路多了,能悟出東西了,腦子就靈活了,這叫開竅。一邊看(聽)一邊琢磨,哪怕動了一句話,體會到一個,把我講話的信息帶進一個,那也是你的收穫。如果你想記住它,記住的是詞句、概念,而不是用腦子裏的信息和我講話的信息相結合,就沒有混化作用。你要把精神加到功法那個拐棍裏邊去,再去體會,就變成你自己完整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安安靜靜多去體會。

      現在我們智能功,第一步捧氣貫頂法是練松靜的;第二步形神庄是練意守的;第三步五元庄是搞調息的。這樣就把這個“三關分度”完成了,把它更加系統化了。我們講調息要在松靜的基礎上來練,但捧氣貫頂法練完松靜之後,也不要馬上搞調息。因為你意守不住,調息時精神就亂了。只有練功練得習慣了,能守住了,意念和生命活動能結合了,再變為和呼吸相結合才可以,那樣神和氣就緊密結合起來了。如果你守不住,調息時意念亂七八糟相別的去了,生命規律就亂套了,不能起到通過調息把意念守住,從而使意念和呼吸結合後體內氣形成一定運動規律的作用。沒有松靜搞調息,容易發生呼吸不順、氣憋的弊病;不搞好意守就調息,神容易往外跑,氣反而散了,造成很多弊病。只有搞了松靜,再通過練功把意守能力強化起來後,意念直接和呼吸相結合,引導着呼吸運動的氣機變化,這樣調息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盲目追求哪個什麽所謂的高級調息方法。什麼原始寶珠、天元大丹,在你內氣不足,身體還不行的時候練哪個都不行,也不靈,反而練得頭昏腦脹不舒服。將來給學員教功,有病的先教給他能解決疾病的調息,一定要根據情況來選擇需要的調息。以前我給同學們講功夫時,在功法篇講過什麼是高級的問題。你吃七張餅才能吃飽,你說:“早給我第七張餅不早就飽了。”你早吃第七張還是第一張,不是吃 第七張飽的,是吃了前邊六張後有吃了一張才飽的。功夫也一樣,你得一步步練,到一定程度才叫高級,開始來練什麼都不高級。要根據實際情況,“法無優劣,契機者妙”,方法沒有好壞之分,恰如其分,正適合你的就是好的。“藥無貴賤,中症者良”,貴藥就好,賤藥就不好?發高燒大便不通,來點大黃、芒硝,幾分錢就解決問題。若吃人參,你看吃死吃不死?選擇方法不要盲目追求“高級”。在一個,調息效果不能盲目追求,這和練氣功一樣,不能急於求成,要順其自然。

      這也是追求效果的一個內容。一般調息要求深、細、勻、長,於是有些人一練調息就強迫自己深、細、勻、長。你沒練過是做不到的,深、細、勻、長是調息之後才達到的效果,所以實際這麼搞就壞了。但開始時做不到。所以這也是不盲目追求的內容。

咱們講了這麼多調息方法,你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不要聽人家說這是高級方法,那是訣竅而亂了方寸。現在我們在智能功裏邊講氣功這門學問,再過幾年,我們要在整個氣功界裏邊講。那時我們就不能光講智能功了,而且將來病人也搞調息。比如,病人想練呼吸,練哪種?練哪種得根據具體病的情況,不同的病練不同的調息方法。你可以在咱們講得這麼多方法中選一種。當然我們也可根據前面講的調息要素結合具體需要自己組合調息方法。

      怎樣練好氣功和怎樣練好調息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要練好氣功,你就必須重視氣功,把它當作科學,當作改造自身生命的大的事情來對待。如果你的愛好就放在一般的生活上,練氣功無論調息還是意守,方法再好也解決不了問題。調息只是給你個手段,哪一個調息都可以用於止念,而你不重視它,意念不往這裏放,那就沒辦法了。開始練氣功止念不是讓你什麼都不想,把雜念怎麼怎麼除去,而是給你一個東西,讓你念頭和它結合去。是讓你把念頭集中到和生命活動相關的地方,從而強化生命功能。咱們講的那麼方法中,比較複雜的像平調陰陽調息法、上下氣機離合法中的左右鼻孔的呼吸,鼻孔這麼堵那麼堵,教起來比較繁瑣,練起來也比較繁瑣,就是讓那些最不容易集中的人,用時精神也得集中。

      要注意調息時絕對不能注意空氣──一吸氣,空氣進去了,一呼氣,空氣出來了。真氣(混元氣)的納入關鍵是加意念。空氣是無形的,可我們都知道空氣中有氣體的分子。咱們的意念要和比着分子、原子更細微、模模糊糊的、恍恍惚惚的那樣的氣相結合。一吸氣把那樣的氣吸入身體裏。我們不加意念行不行?不行。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一呼吸空氣到肺裏邊,進去氧氣、出來二氧化碳。

      我們現在必須要發揮意識的主導作用。我們現在搞混元理論,就是要強調要人類學會主動地運用意識來改變客觀世界和改變自身。所以調息時不是完全自然的,要主動加意念,想周圍都是氣,隨着呼吸意想模模糊糊的恍恍惚惚的氣進來,充斥周身,這麼搞就納入真氣了。能這樣體會,慢慢大家練功的感覺就不一樣了,比起吸空氣的氣來,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呢?本來周圍都是空氣,為什麼大家感覺不到呢?就是由於我們把肉體(形體)和空氣嚴格分開了。空氣不會恍惚,一閉上眼睛體察恍恍惚惚的東西,意念和混元氣一結合,它就恍惚了。一恍惚人的氣就足了,你再收氣收得就多了,感覺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調息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以前古人講調息要注意鼻孔這個氣流(那完全是空氣分子的流動),那樣反而落到形上了。以前不知道鼻孔出入氣有形,現在我們知道了你想注意鼻孔出入氣這個空,實際注意的是空氣分子(有形之物)。我們意念空,和晃晃蕩蕩、模模糊糊的這個想像的東西相合,恍恍惚惚的真氣進去了,反而慢慢空氣需要量就少了。這樣調息達到深、細、勻、長會更快一點。前面講的是具體方法,這兒講的真氣的納入是訣竅、實質。只要吸氣,先閉眼安靜,有恍恍惚惚的感覺之後再吸氣,吸進去也還是恍恍惚惚的,這樣內外就都恍恍惚惚了嘛!如果我們吃氣時,發“喝”音,也是恍恍惚惚的,你這人很快就內外都恍恍惚惚了,你真正感覺到那種恍恍惚惚了,那不就是道體現象嗎?

      想搞好調息也要注意配合咱們智能功的動作:動作往外一開,呼氣,把氣機開出去;動作往回一收,吸氣,把氣收回來。這些要同學們自己慢慢去體會,具體做法不能勉強。有的人呼吸快,有的人呼吸慢,呼吸和動作合不上。如果每一個動作都規定了呼吸,往往就把人搞壞了,非出毛病不可。智能功說不講呼吸,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呼吸法,而是為了避免出毛病。會練動作後,你自己根據自己的體會慢慢自然往裏配合呼吸法。

    一開始形體動作像風箱一樣,一開一合,借助這種動作把裏邊功能強化起來,以後胸外面不那麼張,裏邊也會張了,呼吸時形體動作就小了。咱們講的功就是把過去的功變了變,都是從有形上走,從有形到無形,從有為到無為。一入手就想走無為,身體素質不夠,裏邊一下子過不去。

    掌握了規律,就可以根據你的需要,根據你的目的來選擇不同的調息方法。咱們講呼吸時,講了口、鼻、毛孔呼吸都有各自的用處,你可以根據你的目的來選。搞調息要注意做好有為無為的轉化,而呼吸節律的根據你的目的來選。

    全身毛孔、穴道,這個通道一般人,一開始感覺不到,你想用毛孔穴位呼吸也做不到。外混元練得比較充實了,一吸氣一呼氣,閉眼感覺到天門、肚臍、湧泉、命門、會陰等大的穴位會動彈了,慢慢所有的穴位都會動彈了,這樣搞起來才行。這是功夫問題,不是選擇問題。一旦感覺到呼吸時穴位動了,你就要自覺地注意全身毛孔穴位。如果頭頂“咚咚咚咚”跳,你就別再守混元竅了,就守動的那個地方,手心、腳心、心口(不再是頂心)往上並。呼吸也一樣。頭頂不會動時往當中混元竅吸,上面會動了,往頭頂吸。現在我這麼一說有的頭頂跳上了,感覺在動彈。頭頂一動彈,你就往頭頂去並,往頭頂並一定要注意把會陰上提,連到頭頂,合到一起。按過去來講,這就是性命雙修。過去真正搞性命雙修的,練功時是要老師給開頂的,開頂時老師用手點,點的地方咚咚跳,哪跳就往哪集中,以後慢慢有光感了,有了光感之後從頭頂往下照,行寂照之功。一開始我們做不到毛孔、穴道呼吸,能做到穴位動彈,就注意那個穴位就行了。

    智能功第一步功捧氣貫頂法就是着意於放鬆。練智能動功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形松意充。所以,一開始要練松和靜(精神集中)。第二步形神庄練精神集中,相當於古人所說的意守(但不同於意守)。五元庄中有發音,發音裏邊就有呼吸了,但是我們沒有把它作為調息的內容來介紹。將來練中脈混元就得靠調息。智能功練功第一步走松靜、集中,到了第二步完全走精神集中守形體。我們練功到了一定程度,呼吸已經不調而調達到了最一般的要求──深細勻長,這時才運用調息的內容。”


    龐明老师在“呼吸秘要”一文中講的“平調陰陽調息法”、“上下氣機離合調息法”的原文:

  一、平調陰陽調息法
 
這是從陰陽立論的,就要使陰陽平衡,咱們智能功不搞這個東西,現在密宗還在搞。下面介紹兩種:

  (一)、鼻孔陰陽交替法:

    左和右到底哪個是陰哪個是陽,不同的功法說法不一樣。道家講:左邊為陽,右邊為陰;陽時(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雙數為陽;在陽時左鼻孔喘氣,陰時右鼻孔喘氣(我體會過,覺得並不是那麼確切)。可佛家就不這麼講了,它不用陰陽這個詞,說左右交替着練就平衡了。不過古人注意陰陽,陰時走這個,陽時走那個。我們不練陰陽,也就不這麼嚴格要求。

      一般的練功時先用右手中指或食指按住鼻根,大拇指按住右鼻孔。若用中指,就用四指按住左側的鼻孔;若用食指,就用中指按住左側的鼻孔。大拇指把右鼻孔按住,用左鼻孔吸氣,呼氣時把左邊的鼻孔閉着,用右側鼻出氣。這麼做二十四個三十六個呼吸,然後再換左手。左右呼息的次數要相等。有的同學會問,這麼搞像做體操,能入靜嗎?對剛練功的人來說,尤其是小孩來說他不會精神入靜,而練這個就可以使他精神入靜。因為這麼練相當於給他一個拐棍:吸氣時開這個,堵那個;呼氣時堵這個,開那個。這麼集中精神做呼吸動作,精神一集中不就入靜了嗎?有的說智能功要求精神集中做動作,那是低級功,那他們調息不也是集中精神做呼吸的動作嗎?像前面講的數息、隨息、觀息,不也是集中精神做呼吸動作嗎?

    佛家也用這個呼吸法,但是他們還配合觀想三脈,想從會陰上來的中脈有條管子,它左邊有一個,右邊也有一個。這個鼻孔吸氣通那個管,那個鼻孔吸氣通這個管,從右邊起來在喉頭一分叉,通到左鼻孔,再出來。這是密宗的,我們知道有這個內容就可以了。 同學們沒事也不用這麼揉鼻子去。以後,我們要推廣氣功,也教小孩子這個揉鼻子的氣功操,因為小孩太小,精神不易集中,做別的也不好做。而練這個,老師一喊口令:按左,呼氣;按右,吸氣……老這麼倒手指頭,精神就集中了。

      其實古人的方法就是找個轍讓你精神集中別跑神,過去說方法越複雜越低級。為什麼方法越來越複雜?因為方法簡單你總跑神,於是就又加一個方法;還跑神,再加一個;還跑神,再加一個……這麼一來方法就複雜起來了。這是想方法讓你精神集中!這都是初級入門功夫。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高級的,包括後面要講的方法,無論它說多保密、多高級也都是入門的。根本的問題還是前面講的運用意識。你不會運用意識,什麼也解決不了。中國的氣功門派那麼多,就是由於入門的方法不一樣而形成的,“條條大路通北京”。他為什麼要設這個門呢?他有他的目的性,要解決一定的問題。

      我們把道理弄懂了後,隨便用哪個方法都行,搞這麼多門派幹什麼?另外用這種辦法還可以加憋氣練習,過去稱為寶瓶氣:吸氣,按住鼻子,憋住,再呼氣。以前劉貴珍老先生曾把古訣“靜坐禪堂金龍爪,一到西方萬千秋”,改為吸氣時默念“我練靜坐身體好”,延長時間憋住氣,憋得難受,就不容易想別的了。這些都是為了讓你精神集中。

      另外,憋氣後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就發生變化,當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神經興奮度提高。一般人以為二氧化碳是廢物,其實少了它也不行(腦神經興奮不夠了)。通過這樣練習使呼吸延長,體內的二氧化碳多了,就不容易死人。如果上吊的人吸氣吸得滿滿的,勒住也不容易死(但也不是絕對死不了人,如果氣沒吸滿或吸滿一倒氣,一勒就死),而且往往還會把裏面氣脈打通。北京的侯樹英(1978年在南寧舉辦的第一次全國硬氣功賽得了金牌)說他的老師教他練硬氣功,就是讓他吸滿之後,老師把他的脖子掐住,憋得很難受,臉都憋的通紅,老師也不鬆手,憋着憋着就感覺到體內的氣一下通了,這是臉上的顏色也就變了。他還說這樣憋不死,我想也可能憋不死。因為憋住以後體內的二氧化碳增多,腦細胞興奮度隨之提高,使得周身各種功能相應地提高,體內的混元氣的性能也提高了,一下子把周身經脈的混元氣強化起來,提高了它的傳導功能。這也是有可能的,但我沒實驗過。

      朋友教的東西沒有老師教的東西可靠,老師教要帶着徒弟練,老師卡住你,師兄弟按住,想跑也跑不了,難受死了,一通氣,就撒手了,下一次你自己就敢卡了,幾回氣就通了。老師卡你,你很尊重,朋友卡你你就不那麼聽話,拳打腳踢的。老師卡你跟死的一樣,呆着不敢動彈,如不聽話,“滾蛋吧”,不要了。隨便給同學們說一說,誰勇敢可以試一試,不過自己卡不死自己,因為自己用手掐住自己的頸動脈以後,腦子就會貧血,眼睛發黑,由於毅力不夠,一難受手就鬆開了。這也屬於過去通神的練法。


    (二)、上下氣機離合法:

      這也屬於調整陰陽的練法,上面為陽,下面為陰。有兩種練法:

      1.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也比較實用,隨時都可以練習。練法:以鼻吸氣,膈膜下降,上腹部鼓起來了,意念從頭頂向肚臍上放,同時腳趾使勁向回卷,腳心會縮,提會陰、提肛,小腹收縮,意念從腳心回到肚臍。呼氣時腹部收回,意念上面會頭頂,下面回腳心。這個呼吸法練三心並站庄時可以用,因為同學們的要已初步鬆開了,不會出現憋氣或走了氣的現象。

      2.這也是密宗的調息法,比較複雜。因為功法複雜,一說你不會,就顯得神秘。練密宗的不僅練內功,還練武功,這個調息是武功的調息法。我只用了一部分。它和按鼻孔的調息法差不多,大家看看書就行了。這個練法和前面練法是一致的。不按鼻孔,用意念走也可以,只是精神集中的差一點。這個意念變化和密宗練左脈右脈不一樣。練這個方法也能開喉結,開喉結後再開天門也能長壽。

      咱們智能功開喉結的方法比這個還簡單。過去一個門派的老師就講一個方法,今天講、明天講、後天講,講一年還是那個方法。而咱們一上午就講了十七個。不過,這麼一來,講多了也有個壞處,就是大家光聽,沒有下功夫去練,對什麼也沒有體會,過上半年就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些內容,同學們有時間要多體會體會,這樣就不容易忘了。

      書上選的這些方法都不會有壞處,都是比較平允的,而且效果也比較好。即使你光練陰陽平調也不會影響混元。咱們不講呼吸並不是永遠不講呼吸,捧氣貫頂法強調松靜,練形神庄是讓你意守,練五元庄的發音就搞了調息,咱們搞的調息是自然而然一步步過來的,將來練功到一定程度,一練功它自己就走起來,息不調而自調。你懂得這些調息方法,自然就會出現這種呼吸了。過去說這是神的指揮,其實不是,只是你在潛意識裏打上了這種呼吸法的烙印,安靜之後神起作用,自己出現的一種調息方法。

                                   
       
27-10-2009 寫于 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