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过去练功的人说肉体是傀儡,精神是指挥??(精义答疑82)
简体文
怎样理解,过去练功的人说肉体也是傀儡,精神是里面的指挥?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811)、为什么说,有没有这些解剖基础知识,练起功来就是不一样的?
有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练起功来就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学解剖知识干什么呀?解剖这东西本来就麻烦,你又不能拉开看看。不过不客气地说,过去练气功的若懂这些内容那可了不得。以前老师也讲,说什么骨头361块。其实他们很多是靠想象出来的。同学们学了之后,应该会用到身形上,现在再调整身形,就要在皮、肉、筋、脉、骨的不同层次上来用功夫。对这个筋,有的说属于肌腱,有的说属于神经,而脉一般是属于血管。大家甚至想肌肉时,肌肉外面那层薄膜都应该想到。我们练混元气,在学教练员班的时候,就知道混元气出入膜络。现在知道肌肉外面有一层膜,但你注意到了吗?肌肉有肌肉的膜,骨头有骨头的膜。你们得自己会把学会的知识连到一块儿。老师在讲课时不会结合着讲,而同学们应该会结合着想、结合着用才行。学解剖如果你们这么想了,那叫积极学习,若不会这么想就叫消极学习。这样“调身”,就把所学的知识结合上了。形体每一部分都应该这么去搞。比如骨头,骨头有膜,骨头有中没有?形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外、有内、有中。所以,同学们结合解剖学要会这么去想、去留意才行。
(812)、怎样理解,调形调到一定深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细胞里边就会发生变化?
当然,注意形体也包括了细胞这个形,而严格地、更深一步来讲,它还包括了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包括自身每个细胞里面的遗传工程──这是自身生殖之精,还有异体生殖之精。书里面没有专门讲“调精”,只是在讲到会阴的时候才简单谈了一下。调形调到一定深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细胞里边就会发生变化。细胞发生变化,整个细胞里边的染色体、遗传工程也就发生变化了。一旦细胞里的染色体遗传工程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也是自身精在起作用了。所以,“调身”到一定深度,光这么调就不行了,那得有功夫。真是到了细胞层次,那就到了形神俱妙的水平了。而这个水平,里边的气达不到一定的质度和量度,是做不到的。同学们应该从这个高度去领会、去认识“调身”的含义。更进一步,不仅是在练动功、练站庄时才需“调身”,在传统功法中无论哪个功门、哪种练法,都必须要在里边贯穿着“调身”的内容。练静功、练卧功不“调身”行吗?都得有姿式。这些姿式要求也都属于“调身”的范畴。当然,一开始“调身”的时候,要从整体身形调起来才行。至于怎么调,以后再讲。
(813)、为什么说,调整身形是智能气功的一大要旨?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智能功把调整身形的地位提高了,过去练气功的对它的要求没这么高。唐朝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即智顗,他不是开创祖师,但他是真正的创始人),在讲坐功的时候讲了三调:“ “调心””、“ “调息””、“调身”。虽然这三调是平等地提出来的,但他把“ “调心””放在第一位, “调身”放在最后,实际上 “调身”在他那里还够不上一个重要内容。他对“ “调心””、“ “调息””讲得比较多,而认为“调身”就是一个坐姿。结双跏趺或单跏趺,身体端正坐直了,下颏回收,舌顶上腭,眼睛垂帘,手一放,就这么简单一个姿式就完了。他并没有把它提高到练功的一大要旨这样的高度来对待,只是把它放在辅助的地位。
我们智能功把传统气功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把其精义归纳成四大要旨:运用意识、修养意识、调整身形与 “调息”。我们为什么把“调身”作为一个大的要旨来提?这就必须要从人的整体性来认识它的重要性。
(814)、怎样理解,形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般练气功得多强调调神,强调练神,我们在《智能气功课学概论》中给气功下定义,也着重讲了“内向性运用意识”,也引用了古人说的“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工夫”。而现在进一步讲形与神不可分割。我们讲“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工夫”,“内向性运用意识”,讲的是气功的特点──是它区别于其它健身方法最关键的特殊点。
这儿讲“调身”、讲神形合一是说气功锻炼的最特殊的地方,但特殊也必须寓于一般之中,没有一般也谈不上特殊。所以,不能光讲它的特殊矛盾,还得讲它的整体。好比一株花,它最让人欣赏的地方,就是开的这朵花。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花是最动人的地方,就只要花就完了,别的像叶子、茎、根都不要了。这能行吗?塑料花可以,摆几年都没事,但是没有生机,是个死的,真花光要花不行,还得要枝、叶,要不然它开不了花,花、茎、叶、根时个整体的东西。当然它最精华的是在花那儿表现出来。气功锻炼的内向性运用意识也是最根本、最特殊的东西。但是,你光有它还不行,因为人是个整体的人,不能把它分开。单要个神,神在哪存在呢?不可能。
(815)、怎样理解,过去练功的人说肉体也是傀儡,精神是里面的指挥?
在这一段书里边引用了古人的几段话,都比较容易懂,简单说一说就行了。在传统气功里有强调神和形是整体的,也有强调形、气、神是整体的。无论是讲形气神整体还是讲神形整体,其实他们都可以统一到精气神上来。对身心或者形神,国外讲时不带气,没气这个字,而我们中国人讲时,都带上气了。一般都是这么个讲法:神是主宰,形体是神的依附,或者说形体是神住的地方,人的肉体是个傀儡。如演傀儡戏(在唐山叫驴皮影),人坐在里边拉着线控制着外面的纸人,纸人的胳膊、腿、脑袋就会动弹。里边那个人,连打锣敲鼓带唱,捏着嗓子就唱女的,放开嗓子就唱男的,一个人都包了。这个纸人就叫傀儡。过去练功的说肉体也是傀儡,精神是里面的指挥,是傀儡戏里面拉线的那个人。
我给同学们讲这个,就是让大家能够更深一层地去领会。过去说的玄关、“主人翁”(人里边真正发号施令的)就是这个意思。人是听意识的,而意识──识神还得听元神的,元神是个开机关的地方。形体和神这么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体。若没有纸人,那个唱戏的光在唱而没东西动弹,这就不叫一出戏了。对人来说,你光有精神活动,没有动弹的,那精神活动也就不叫精神活动了,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整个的生命活动就是形体和神的统一,谁离开谁也不行。
(816)、怎样理解,神是主宰,形体是生命活动的所在,神得以它作依附,气来充养形神?
神是主宰,形体是生命活动的所在,神得以它作依附,气来充养形神,这三个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分布,各有各的位置,缺了谁也不行。练气功的是如此,其实不练功的人也是这个样子。我们不要认为练气功的人才是形气神统一的整体,其实不练功的人也是一个整体,只不过他的整体水平低一点,他的形、气、神三者的功能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学们须把这个观点明确起来。我们练功就是要提高神形统一整体的层次。形神是不可分的整体,是从人的生命活动来说的;从练功来说,就是调神和调神是辩证的统一。
(817)、怎样理解,“调身”和“ “调心””是辩证的统一的?
练功和不练功的人的形神,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当中都是一个分不开的整体,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练功就是在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上把它强化起来。因此,练功就有了“调身”和“ “调心””两方面内容,这二者也就成了辩证的统一。
(818)、为什么说,不能把“调身”和 “调心”绝对对立起来?
现在气功界里边,都有这么个思想,认为练气功就得练神、练静,而对练形就不感兴趣了。
同学们有时也讲:太累了,养一养吧。
有的讲,“一练大马步庄,把气都消耗了”、
“我一练站庄,百会冲开,气都跑了”……
我说你真能把百会冲开,那真是天大的幸运了。现在你根本就冲不开!
有的讲:“我盘腿打坐,能坐一个钟头。”你能坐一个钟头,你给我站一个钟头大马步庄试试看。当然盘腿坐也是“调身”,但也只是 “调身”的一个方面,而练动功、练站庄是更能强化身体的“调身”。当然,站庄站得好的也别瞧不起会盘腿坐的,会盘腿坐的也别就练盘腿坐。你看那些和尚,只要不是刚刚出家的,一般都会盘腿坐,因为佛家本身就要求双盘膝。但是,他们身体绝大部分都不好。
将来同学们有时间,到各地跑一下,碰上有山有庙的可以看一看。在庙里,就是那些刚出家的小和尚的脸是红红的,他们还没怎么练功。你以为庙里边出家当和尚得就是修行了?小和尚到那儿就是干苦力,干活的。解放以后到现在,庙里边的等级还非常森严,累得很。我们在家里这样练功根他们相比,轻松多了。我讲这些,就是说不能把“调身”和 “调心”绝对对立起来。
(819)、怎样理解,我们智能功本身就是动功的,若不能把形体调整好,练静功也练不了?
“调身”有动的“调身”,也有静的“调身”。气功界有个潮流,总的比较起来,喜欢静功,喜欢静的“调身”,而不喜欢动功、动的“调身”。把动功都看成眼中钉,一说动,一说形,心里边就不高兴。我就讲,要练静,死了最静,那就别活了,这样最简单。练静功,你真静得了吗?过去讲,真正的静应该达到“念住”——一个杂念没有、息住──呼吸没有了、脉住──心跳没有了,这才真正算是道家的静。你静得了吗?没有静你练什么静功。同学们现在让心跳慢点行,可过了50跳再往下慢就不容易做到了;让心跳快点也行,而过了140跳再往上就很难了。所以,静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就光口头唱高调,“静!”可静跟练功有什么关系并不清楚。所以,在“调身”这一章我还得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慢慢把同学们脑袋中长歪了的“树杈”扭正过来──同学们总觉得练动功不大高级,差点劲,可是我们智能功本身就是动功。
因为以前在《智能动功讲义》一书中,我说过一句有语病的话:“待周身气血通畅了,再练静功就比较容易,效果也比较好了。”因此,有些人就认为练动功是为静功打基础的。其实,我讲的意思是,你要想练静功,身形打不开是绝对静不了的。你要练静功,盘腿坐,坐一会儿腿麻了,麻得心里边难受,你能静吗?还别说呼吸停,心跳停,就连脑子里的杂念都停不了。所以,“调身”和 “调心”是个辩证的统一,不能偏于哪一个,你若不能把形体调整好,练静功也练不了;你真要是练静功练好了,形体也应该调得好。
(820)、为什么说,在“调身”和 “调心”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 “调心””,也就是“调神”?
当然,在“调身”和 “调心”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 “调心””,也就是“调神”。神和心是主导的,形(或者说身)是应该服从于神的。在农村的老太太很多也会盘腿,因为北方冬天冷,农村又不生炉子,就是烧锅做饭时把炕头也烧热了,一家人就都坐到热炕头上。可炕头小,都得把腿盘上。在南方,很多女人也会盘着腿织草席,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但是由于她们没有一个练功的意念,没有我一盘腿,就是安静练功了这个意念。没练功意念,只是调了形。虽然不能说一点用处没有,但用处不是太大,那还不是练气功。所以我们讲,身和心(或者说是神和形)这一对矛盾在辩证统一过程当中,应该是神为主导的,这个要明确。没有调神不行,但光有调神也还不行。
(续 83)
繁体文
怎樣理解,過去練功的人說肉體也是傀儡,精神是裏面的指揮?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811)、為什麼說,有沒有這些解剖基礎知識,練起功來就是不一樣的?智能
有沒有這些基礎知識,練起功來就是不一樣的。要不然學解剖知識幹什麼呀?解剖這東西本來就麻煩,你又不能拉開看看。不過不客氣地說,過去練氣功的若懂這些內容那可了不得。以前老師也講,說什麼骨頭361塊。其實他們很多是靠想像出來的。同學們學了之後,應該會用到身形上,現在再調整身形,就要在皮、肉、筋、脈、骨的不同層次上來用功夫。對這個筋,有的說屬於肌腱,有的說屬於神經,而脈一般是屬於血管。大家甚至想肌肉時,肌肉外面那層薄膜都應該想到。我們練混元氣,在學教練員班的時候,就知道混元氣出入膜絡。現在知道肌肉外面有一層膜,但你注意到了嗎?肌肉有肌肉的膜,骨頭有骨頭的膜。你們得自己會把學會的知識連到一塊兒。老師在講課時不會結合著講,而同學們應該會結合著想、結合著用才行。學解剖如果你們這麼想了,那叫積極學習,若不會這麼想就叫消極學習。這樣“調身”,就把所學的知識結合上了。形體每一部分都應該這麼去搞。比如骨頭,骨頭有膜,骨頭有中沒有?形體的每個部分都有外、有內、有中。所以,同學們結合解剖學要會這麼去想、去留意才行。
(812)、怎樣理解,調形調到一定深度、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細胞裏邊就會發生變化?
當然,注意形體也包括了細胞這個形,而嚴格地、更深一步來講,它還包括了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包括自身每個細胞裏面的遺傳工程──這是自身生殖之精,還有異體生殖之精。書裏面沒有專門講“調精”,只是在講到會陰的時候才簡單談了一下。調形調到一定深度、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細胞裏邊就會發生變化。細胞發生變化,整個細胞裏邊的染色體、遺傳工程也就發生變化了。一旦細胞裏的染色體遺傳工程發生變化的時候,那也是自身精在起作用了。所以,“調身”到一定深度,光這麼調就不行了,那得有功夫。真是到了細胞層次,那就到了形神俱妙的水準了。而這個水準,裏邊的氣達不到一定的質度和量度,是做不到的。同學們應該從這個高度去領會、去認識“調身”的含義。更進一步,不僅是在練動功、練站莊時才需“調身”,在傳統功法中無論哪個功門、哪種練法,都必須要在裏邊貫穿著“調身”的內容。練靜功、練臥功不“調身”行嗎?都得有姿式。這些姿式要求也都屬於“調身”的範疇。當然,一開始“調身”的時候,要從整體身形調起來才行。至於怎麼調,以後再講。
(813)、為什麼說,調整身形是智能氣功的一大要旨?
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智能功把調整身形的地位提高了,過去練氣功的對它的要求沒這麼高。唐朝天臺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即智顗,他不是開創祖師,但他是真正的創始人),在講坐功的時候講了三調:“ “調心””、“ “調息””、“調身”。雖然這三調是平等地提出來的,但他把“ “調心””放在第一位, “調身”放在最後,實際上 “調身”在他那裏還夠不上一個重要內容。他對“ “調心””、“ “調息””講得比較多,而認為“調身”就是一個坐姿。結雙跏趺或單跏趺,身體端正坐直了,下頦回收,舌頂上齶,眼睛垂簾,手一放,就這麼簡單一個姿式就完了。他並沒有把它提高到練功的一大要旨這樣的高度來對待,只是把它放在輔助的地位。
我們智能功把傳統氣功進行了全面的綜合、分析,把其精義歸納成四大要旨:運用意識、修養意識、調整身形與 “調息”。我們為什麼把“調身”作為一個大的要旨來提?這就必須要從人的整體性來認識它的重要性。
(814)、怎樣理解,形神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一般練氣功得多強調調神,強調練神,我們在《智能氣功課學概論》中給氣功下定義,也著重講了“內向性運用意識”,也引用了古人說的“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工夫”。而現在進一步講形與神不可分割。我們講“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工夫”,“內向性運用意識”,講的是氣功的特點──是它區別於其他健身方法最關鍵的特殊點。
這兒講“調身”、講神形合一是說氣功鍛煉的最特殊的地方,但特殊也必須寓於一般之中,沒有一般也談不上特殊。所以,不能光講它的特殊矛盾,還得講它的整體。好比一株花,它最讓人欣賞的地方,就是開的這朵花。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花是最動人的地方,就只要花就完了,別的像葉子、莖、根都不要了。這能行嗎?塑膠花可以,擺幾年都沒事,但是沒有生機,是個死的,真花光要花不行,還得要枝、葉,要不然它開不了花,花、莖、葉、根時個整體的東西。當然它最精華的是在花那兒表現出來。氣功鍛煉的內向性運用意識也是最根本、最特殊的東西。但是,你光有它還不行,因為人是個整體的人,不能把它分開。單要個神,神在哪存在呢?不可能。
(815)、怎樣理解,過去練功的人說肉體也是傀儡,精神是裏面的指揮?
在這一段書裏邊引用了古人的幾段話,都比較容易懂,簡單說一說就行了。在傳統氣功裏有強調神和形是整體的,也有強調形、氣、神是整體的。無論是講形氣神整體還是講神形整體,其實他們都可以統一到精氣神上來。對身心或者形神,國外講時不帶氣,沒氣這個字,而我們中國人講時,都帶上氣了。一般都是這麼個講法:神是主宰,形體是神的依附,或者說形體是神住的地方,人的肉體是個傀儡。如演傀儡戲(在唐山叫驢皮影),人坐在裏邊拉著線控制著外面的紙人,紙人的胳膊、腿、腦袋就會動彈。裏邊那個人,連打鑼敲鼓帶唱,捏著嗓子就唱女的,放開嗓子就唱男的,一個人都包了。這個紙人就叫傀儡。過去練功的說肉體也是傀儡,精神是裏面的指揮,是傀儡戲裏面拉線的那個人。
我給同學們講這個,就是讓大家能夠更深一層地去領會。過去說的玄關、“主人翁”(人裏邊真正發號施令的)就是這個意思。人是聽意識的,而意識──識神還得聽元神的,元神是個開機關的地方。形體和神這麼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體。若沒有紙人,那個唱戲的光在唱而沒東西動彈,這就不叫一出戲了。對人來說,你光有精神活動,沒有動彈的,那精神活動也就不叫精神活動了,這個人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整個的生命活動就是形體和神的統一,誰離開誰也不行。
(816)、怎樣理解,神是主宰,形體是生命活動的所在,神得以它作依附,氣來充養形神?
神是主宰,形體是生命活動的所在,神得以它作依附,氣來充養形神,這三個各有各的職責,各有各的分佈,各有各的位置,缺了誰也不行。練氣功的是如此,其實不練功的人也是這個樣子。我們不要認為練氣功的人才是形氣神統一的整體,其實不練功的人也是一個整體,只不過他的整體水準低一點,他的形、氣、神三者的功能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同學們須把這個觀點明確起來。我們練功就是要提高神形統一整體的層次。形神是不可分的整體,是從人的生命活動來說的;從練功來說,就是調神和調神是辯證的統一。
(817)、怎樣理解,“調身”和“ “調心””是辯證的統一的?
練功和不練功的人的形神,在整個生命活動過程當中都是一個分不開的整體,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練功就是在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上把它強化起來。因此,練功就有了“調身”和“ “調心””兩方面內容,這二者也就成了辯證的統一。
(818)、為什麼說,不能把“調身”和 “調心”絕對對立起來?
現在氣功界裏邊,都有這麼個思想,認為練氣功就得練神、練靜,而對練形就不感興趣了。
同學們有時也講:太累了,養一養吧。
有的講,“一練大馬步莊,把氣都消耗了”、
“我一練站莊,百會衝開,氣都跑了”……
我說你真能把百會衝開,那真是天大的幸運了。現在你根本就沖不開!
有的講:“我盤腿打坐,能坐一個鐘頭。”你能坐一個鐘頭,你給我站一個鐘頭大馬步莊試試看。當然盤腿坐也是“調身”,但也只是 “調身”的一個方面,而練動功、練站莊是更能強化身體的“調身”。當然,站莊站得好的也別瞧不起會盤腿坐的,會盤腿坐的也別就練盤腿坐。你看那些和尚,只要不是剛剛出家的,一般都會盤腿坐,因為佛家本身就要求雙盤膝。但是,他們身體絕大部分都不好。
將來同學們有時間,到各地跑一下,碰上有山有廟的可以看一看。在廟裏,就是那些剛出家的小和尚的臉是紅紅的,他們還沒怎麼練功。你以為廟裏邊出家當和尚得就是修行了?小和尚到那兒就是幹苦力,幹活的。解放以後到現在,廟裏邊的等級還非常森嚴,累得很。我們在家裏這樣練功根他們相比,輕鬆多了。我講這些,就是說不能把“調身”和 “調心”絕對對立起來。
(819)、怎樣理解,我們智能功本身就是動功的,若不能把形體調整好,練靜功也練不了?
“調身”有動的“調身”,也有靜的“調身”。氣功界有個潮流,總的比較起來,喜歡靜功,喜歡靜的“調身”,而不喜歡動功、動的“調身”。把動功都看成眼中釘,一說動,一說形,心裏邊就不高興。我就講,要練靜,死了最靜,那就別活了,這樣最簡單。練靜功,你真靜得了嗎?過去講,真正的靜應該達到“念住”——一個雜念沒有、息住──呼吸沒有了、脈住──心跳沒有了,這才真正算是道家的靜。你靜得了嗎?沒有靜你練什麼靜功。同學們現在讓心跳慢點行,可過了50跳再往下慢就不容易做到了;讓心跳快點也行,而過了140跳再往上就很難了。所以,靜不那麼容易!很多人就光口頭唱高調,“靜!”可靜跟練功有什麼關係並不清楚。所以,在“調身”這一章我還得特別強調這個問題,慢慢把同學們腦袋中長歪了的“樹杈”扭正過來──同學們總覺得練動功不大高級,差點勁,可是我們智能功本身就是動功。
因為以前在《智能動功講義》一書中,我說過一句有語病的話:“待周身氣血通暢了,再練靜功就比較容易,效果也比較好了。”因此,有些人就認為練動功是為靜功打基礎的。其實,我講的意思是,你要想練靜功,身形打不開是絕對靜不了的。你要練靜功,盤腿坐,坐一會兒腿麻了,麻得心裏邊難受,你能靜嗎?還別說呼吸停,心跳停,就連腦子裏的雜念都停不了。所以,“調身”和 “調心”是個辯證的統一,不能偏於哪一個,你若不能把形體調整好,練靜功也練不了;你真要是練靜功練好了,形體也應該調得好。
(820)、為什麼說,在“調身”和 “調心”的過程中,應該首先注重“ “調心””,也就是“調神”?
當然,在“調身”和 “調心”的過程中,應該首先注重“ “調心””,也就是“調神”。神和心是主導的,形(或者說身)是應該服從於神的。在農村的老太太很多也會盤腿,因為北方冬天冷,農村又不生爐子,就是燒鍋做飯時把炕頭也燒熱了,一家人就都坐到熱炕頭上。可炕頭小,都得把腿盤上。在南方,很多女人也會盤著腿織草席,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但是由於她們沒有一個練功的意念,沒有我一盤腿,就是安靜練功了這個意念。沒練功意念,只是調了形。雖然不能說一點用處沒有,但用處不是太大,那還不是練氣功。所以我們講,身和心(或者說是神和形)這一對矛盾在辯證統一過程當中,應該是神為主導的,這個要明確。沒有調神不行,但光有調神也還不行。
(續 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