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06-07-2010 我們練智能氣功是怎樣練集中的?(精義答疑x-20)

我們練智能氣功是怎樣練集中的?(精義答疑x-20)

我們練智能氣功是怎樣練集中的?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91)、怎麼樣去主動運用意識?

  主動運用意識怎麼去主動?那就是把意念直接貫徹到你的生命活動當中去。這是一個原則。一般的意識和練功的意識有什麼區別?怎麼把練功的意識貫穿到行動裏邊去?“我要練功了,我要練功了……”你不能光那麼嚷。一想要練功了,馬上停掉別的,立刻把“我要練功”這個念頭變成行動,要運用運動思維,還有體察思維。一說練功馬上就把全付精力投入到練功的內容去。這就叫做主動運用意識。任何法門都是集中在這個根本點上的,哪一個法門的訣竅都是這個。

(192)、怎樣理解古人練功說的“當下就是”?

  古人沒有更多詞,只是說“當下就是”。什麼叫“當下就是”?一說動,馬上用意識支配活動,用運動思維、體察思維去運動、體察。比如說,今天下午六點半有個精彩的大匯演,一看表,都五點了。怎麼辦?趕緊做飯,做完了趕緊吃,吃了飯趕緊往演出地點跑。這些行動都是在“我要去看表演”這個思想支配下來做的。而行動的時候,“快做、快煮,我得看表演去;快吃、快吃,吃完了我得看表演去……”還想這些東西嗎?當時沒這些念頭了,那個念頭被化成動力了。

  練功也應該這樣,“我要練功”,把它化成動力,就馬上拼命去練。並不是老讓你去想,“我要練功了,我要練功了……不能有雜念,不能有雜念……”那就錯了。“不能有雜念”這只是個意念,要從這個意念產生出念力——任何一個念頭都要讓它產生出力量才行。這裏邊有個轉化過程。“我要練功了”,產生個力量支使你去練功;“不要有雜念”,產生個力量來控制雜念。在日常中有什麼急事,馬上急着去幹。在這個急的過程當中,就是那個急的念頭化成了念的力量,轉化成實際的力量幹事去了。這就叫做積極主動運用意識。如果不積極主動運用意識,隨隨便便,那怎麼長功夫?!

  而我們從小就沒有養成對超常智能這種知識的學習習慣,都是普普通通的常態智能、外用的東西。練氣功就是要學會使用超常智能,這是個學習的過程。任何學習過程都是主動運用意識的過程,學氣功、練氣功也是如此。能這樣領會、理解,能這樣去做了,就解決問題了。

(193)、古人為什麼說說主動運用意識是小乘,是左道旁門、旁門小術呢?

  可是古人都說,清靜法門是大乘,道家周天功是正宗,而說主動運用意識是小乘,是左道旁門、旁門小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以前練功講究修根本大道,而主動運用意識往往只注重在局部下功夫。比如說導引形體,“引體令柔,導氣令和”,導引的是局部。說這樣成功快,容易起作用,但是要成大道就比較困難了。

  前面曾經講過,如果把注意力把精氣神集中到形體上,就把形體的功能強化了,像武術氣功。健美亦如此,它基本上也屬於內向性運用意識。你看印度搞健美的效果比較好,因為它有瑜珈術,用瑜珈來搞健美就快了。精神總注意形體,肌肉塊兒長得很快很大。可只注意形體是局部的,根本大道就忽略了。所以過去主動運用意識之所以被看作是旁門小術,並不在於主動運用意識本身(因為清靜法門、意守法門和導引法門都主動運用意識,只不過清靜法門和意守法門不敢承認就是了),而是在於主動用意識的物件與結果。

  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怎麼辦呢?進行積極導引,把導引內容改變到大道上去。我們所說的大道和古人所說的又不一樣。古人說的大道是清靜、自然、 “無為”,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對。萬事萬物最根本的變化規律、運動規律,不是清靜,不是 “無為”,它是自然變化,但它有它本身的規律。我們找到規律,把我們的意識、運用意識的方法放到這個規律上就行了。什麼規律呢?那就是第二個大題要講的。

(194)、怎樣理解,智能功主動運用意識是用在生命運動過程當中的“升降開合”?

  升降開合是萬物的——也是人體生命的根本運動形式。

  智能功主動運用意識往哪兒去用?用在生命運動過程當中的升降開合。什麼叫做升降開合?一個具體的事物當中,它裏面的氣有升有降,有開有合,這是任何一種有新陳代謝的物質和外界起作用時的一個共同的規律。實際升降本身並不是非常重要。人體裏面有升有降,當站着的時候,從上面下去叫降,從下面上來叫升。而躺着時,還叫升降嗎?所以智能氣功對升降就不是非常的重視了,而只注重開合。

  開合是人體生命活動和外界事物進行接觸、交換物質、發生作用時必須要具備的過程。一開,氣出去;一合,氣進來。智能氣功就把古人講的升降開合統一到開合出入上了。身體裏邊要動,裏邊這個動也無所謂升降不升降,它只是個運轉,也是一聚一散、一開一合。從當中往外一散就是開,往裏一聚就是合。打個比喻。血管中的血液有往上走的,有往下走的。往下走叫降,往上走叫升,往兩邊走的呢?也不升也不降,在裏邊運轉,和外面進行開合。一開,裏邊和外邊通了;一合,外面的東西又進去了。對外是一出一入,裏邊有開有合,這是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根本規律。

(195)、為什麽說,“升降開合”這個規律古人也講過,不是智能功的發明創造?

  這個規律古人也講過,不是智能功的發明創造。一個具體事物只有通過升降開合才能完成它和大自然界的混元氣之間的交換。正常人是這個樣子,練功也是這個樣子;人是這個樣子,萬事萬物也是這個樣子。人和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一出一入進行物質交換,有有形的物質,有無形的能量,還有更細微的無形的信息。我說話放出去了。你們一說我又聽進來,這不也是一出一入嗎?極細微的如原子有開合沒有?原子裏邊有漲落,一漲一落,也是一開一合嘛!原子裏邊,還可以進來或出去電子(出去沒回來,電子少了,就變成離子;一般正常情況下,出和入是等數的,這叫電子呼吸係數),也是一開一合。物體的熱脹冷縮,普通人的喘氣、呼吸,練功的開天門, “嬰兒出竅”,把內氣往外放、外氣引進來,等等,這些也都是開合出入。

(196)、我們練智能氣功,練集中練到哪里去?

  大家練功有進展以後,也會感覺到穴位、毛孔在冒氣——出去、進來。“龐老師,我怎麼感覺不着?”,現在感覺不着,就因為我們腦子裏沒有經常多想,沒去主動運用這個意識,沒和這個活動相合。大家平時都喘氣,這一天的喘氣你都感覺着了嗎?晚上睡着了不算,從醒了以後一天之中你喘了多少口氣,每喘一口氣裏面有什麼感覺,你知道麼?誰也不知道。喘氣這麼明顯你都不知道,毛孔的出入你就更難感覺到了。如果一個人能把一天的呼吸都數出來,甭多了,能數10天,功夫那就了不得了。甭說一天,你什麼也不幹,就坐着數呼吸,數兩個鐘頭試試看——也不行,數着數着就跑了。真能注意到毛孔、毛竅的氣的開合,就了不得了!關鍵是我們精神不集中、不注意。現在學習這麼忙這麼緊,我聽說有的同學還經常聊天呢!這倒不是說讓同學們都變成木頭疙瘩。你開個玩笑可以,但得不失本態才行。“嘿嘿,你怎麼回事?”開着玩笑,還想着丹田和氣呢,這樣行啊。而把氣都忘了,還練氣功?過去老師帶的徒弟很少,到山裏邊,一個徒弟一個地方,你想說話沒人理。老師拿着藤子棍看着,徒弟精神不集中,“梆”就是一下。這就是練功夫,練集中。

  我們集中到哪去?升降開合。你真這麼做了,總注意裏邊,大自然的元氣都進來了,都歸你了,氣還能不足?我現在沒辦法,得講課,得往外放,不過肚子總往回抽着點。寫書的時候,邊寫邊抽着點,但有時也忘了。這一年多,頭發都白了不少。什麼道理呢?我好多地方也做不到。但畢竟同學們比我省點勁。你們是看書,我得編書。看書可以把書“吸”在腦子裏這麼看;編書得在腦子裏邊像織布那樣趕緊織啊,趕緊往外出啊!你們是往裏邊想,腦子裏一邊琢磨一邊體會,是往裏邊收信息的;我得往外放信息,信息連帶着能量一起往外放。當然我是老師,要求應該高。事再多,腦子裏也應該是清清亮亮,心裏總像明鏡似的。

  開合出入是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智能功抓住這個根本規律去主動運用意識,也就是屬於大道的範疇了。

(197)、智能氣功運用意識的模式有哪幾種?

  主動運用意識是智能功的一個指導思想。主動運用意識運用到哪去呢?用到升降開合上去。怎麼做?下面具體地談這個問題。

  (1)、神與氣合,以意引氣

  (2)、神與形合,以形引氣

  (3)、神合音聲,音聲導氣

(198)、什麽叫作“神與氣合,以意引氣”的運用意識的模式?

  我們是用意念來引動氣,而不是用意念導引去轉周天。古人稱之為“爐中若無真種子,猶如猛火煮空鐺”,裏邊沒東西,光用意念轉周天,這就像燒幹鍋。所以以前把意念導引轉周天也列入左道旁門裏邊。智能功不搞周天,而是以意引氣用於開合。

  開合引氣分兩種情況:

  (1)、意念與大自然界混元氣結合。

  大自然界混元氣有很多種類,如山河湖海、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和人,我們是與大自然界最根本的混元氣結合。怎麼結合?同學們現在做個實驗。大家先閉着眼睛想龐老師,體會體會,想龐老師是什麼感覺;停,想太陽;把太陽停掉,又想北斗星;再一步,想銀河系的深處,想非常非常深遠、無限遠的地方。想以上四個物件的時候,身體的感覺都不一樣,意識裏邊的感覺也不一樣。為什麼?

  想龐老師是意念和人的混元氣相結合;

  想太陽呢,意念和具有強大能量的混元氣相結合了;

  而北斗星的能量很弱,一想北斗星,意念開始和比較微弱的引力、電磁力等相結合了;

  當想非常深、無限遙遠遙遠的地方時,光沒有了,引力、電磁波不存在了,因此意念想的就跟宇宙的原始混元氣差不多了。

  所以以意引氣要引大自然界的混元氣。練捧氣貫頂中的推揉,就不僅僅是到天邊了,而要一下到了無限遠的銀河系深處,到了宇宙的極深處,那兒空空洞洞的。得這樣去和大自然界混元氣相結合。

  大家現在試試看,安靜坐好,隨便一推,意念想銀河系深處,黑幽幽的一層,“嗚——”過去了;又從那往回一收,收到身體裏邊來。把人放到這麼一個大背景中去,體會體會這個意境、感覺是不一樣的。一開始練,要求一推推向天邊。天邊在哪?天地交合處。其實有個天地交合處嗎?沒有。因此你腦子不能總想着天地交合處,否則把你限制住了。逐漸要會想無限遠處、空幽幽的。對這些同學們要慢慢去琢磨,它都屬於最高無上法門的。一下想到宇宙深處,再拉回到身體裏邊。而身體裏邊也是無限深的!想身體裏邊,往回收,收到身體裏邊很小的一點;再分還小,再分還小……更細更小,更小更細,最後無形了——層次是無窮盡的。內外一結合,這就是“空空相印”——兩個空相印到一起了,內外都空了。過去講,真正悟到空門——悟到那個空處——就解決問題了。當你具體那麼想,慢慢拿意念接觸,接、接……一接上就能上一個層次了。意念來回地想,大自然界混元氣就被帶着來回地動,動、動……慢慢裏邊就通了。內外一致了。

  一開始感覺不到沒關係,慢慢這麼想:想太陽系,想銀河系,想星系團……越來越大,越來越遠,越來越深遠……到宇宙深處去了,意念和初始混元氣就結合上了。如果一下子能領會到內外一致的空無——這個空無不是什麼都沒有——這就是真正的原始混元氣了,混元氣、《意元體》就把身體通開了。做不到這一點,就想外面、想裏邊;想裏邊、想外邊……拿意念引着無形無象的混元氣反復出來進去,這樣來使身體慢慢發生變化。

  2、意念和彌散在身體周圍的自身混元氣結合。

  即引動人體皮表周圍的混元氣一開一合。一般來說,用意念往外一開,整個人往外一漲,毛孔就擴大了,使得人體裏邊的氣彌散出來,周圍的混元氣也就往外擴大了。再一合、一縮,又回來了。因此:

  (1)、推揉時,前面一推,後面也要往後推,整個圓着往外掙,這麼一掙就把身體拉開了;往後一縮,後邊、側面也往回擠,圓着往回縮。這樣,身體周圍的氣隨着我們的形體和意念一起開合,一步一步就會發生變化。

  (2)、如果你的混元竅有感覺,還可以以混元竅為中心做開合。 一開,從混元竅開出去;一合,合回到混元竅。

  (3)、天門有感覺了,也可以從開門處開合,如形神庄的開頂。

  (4)、意念從大的穴位來開合也可以呀!一開始照顧不到全身,怎麼辦呢?先注意穴位,如天門、肚臍、命門、勞宮、湧泉等。

  (5)、練九宮十三門的時候,每點一個穴位,意想穴位開合。一開,把氣引出來;一合,手往裏一送,把氣送進去。

  (6)、同學們要會活用,在這些方面有點發明創造沒關係, 自己要去體會,多去做。甚至於還可以這樣來練。過去講,修煉的人要“貴於食母”。胎兒在子宮裏邊呆着,他的臍帶連着胎盤,胎盤又和子宮連着,胎兒通過胎盤“吃母親”。練功時就可以這樣意念造形,想虛空中有一個大胎盤。有“臍帶”和肚臍連着(和天門或混元竅連着也行),這臍帶略長於自己的身高,不要想得太長。我們通過胎盤就把大自然的氣源源不斷地吸到身體裏面來了。這也是以意引氣的方法。它加上了點形象,而且有點恢復了先天的那種狀態。

(199)、什麽叫作“神與形合,以形引氣”的運用意識的模式?

  就是把精神和形體結合起來。這屬於練形神庄的內容了。

  精神和形體相結合,就把精神集中到形體上來了。但是要注意一點,精神和形體相結合,這是為了通過形體動作來引動氣,連着氣動,你可不能死死地想着形體。形一動,氣就動。經絡裏邊有氣,那個氣也會動。

  例如立掌分指,發出意念指令做動作的時候。你要認真地體察一下裏面的感覺,這樣才能做到以形引氣。如果你光注意動作,只有運動思維,沒有體察思維,那就不行了。只有體察思維才能真正做到神與形合。為什麼練功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要求動作做慢點呢?就是讓你一邊做一邊體會。而體會也不是讓你去瞎想,要體會裏邊有什麼感覺。這樣精神就更加集中地注意到形體上來,動作也會更加自然,不勉強了,牽動氣的作用也會更明顯。

  形神庄這麼多動作。怎麼專一呀?”其實同學們把這個問題仔細想一想就明白了。比如做動作,“曲、伸,曲、伸……”腦子裏面並不是要有曲伸的概念,而是一發出指令就曲、就伸。精神很集中地做這個動作,意識就和生命活動、和形相結合了。再做另外一個動作,又體會它了。而精神始終是非常清靜、非常寂靜的。做某個動作,腦子並沒有“我要動”這個概念,意識一動形體就動起來了。身體在動彈,腦子裏並沒概念,腦子總是直接發命令,直接變成行動的指令。同時一邊行動一邊體察,但心裏面又總是安安靜靜的。這樣就使神與形合到一起了。

  所以形神庄這麼多動作,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實際上是更專一了,比做單一的動作效果還要好。可是現在很多人還離不開發口令。總這樣不行。應該是做每一個動作心裏都知道,但是沒概念。如一做通臂,總全神貫注地在通。形神庄裏面就唯獨通臂這個動作難發概念,別的都易發。你可以多做通臂,慢慢體會,看不跑神能做多少。你要想體會做動作時直接發出的運動思維還要體察它,就反復練通臂。通臂需諸多動作同時協調進行,有一些動作還是對抗的,多組肌肉同時運動。你腦子就不容易發出一個統一的概念來,只好直接變成形動。再做慢點,體會這個關節動連帶着那個關節動有什麼感覺。這樣做慢慢就容易體會神與形合,體會裏邊氣的變化了。而且還要注意別繃着勁,放鬆了,自自然然、舒舒服服地練。快了也不行,要慢一點,這樣反復體會,就把精神集中起來了。當雜念多的時候,反復使勁做通臂,體會體會裏面什麼感覺。當你一旦對臂裏邊的氣有感覺了,雜念也沒有了。你再放開去做,氣感就明顯了,對裏邊的氣的體會就深刻了。

(200)、什麽叫作“神合音聲,音聲導氣”的運用意識的模式?

  這兒對發音不多講。聲和樂(發聲和音樂)不等同,樂音裏面有諧音振動的問題,而普通發聲中的諧音振動就少一點。再有,人們發的聲音和情緒、心情都有關係。同是一個聲音、一個字,可以用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感情把它發出來。如一個“啊”字,用不同的語氣和表情發出來,可以反映出許多種情況,如詢問、回答、驚歎、害怕、喜、怒、哀、樂等。心情不同,情志不同,發出的音是不同的。

  練五元庄,為什麼發音的時候要帶着表情、帶着情感呢?就是因為不同的情感聯繫着不同的精神活動和不同的內臟,而且還可以影響人體裏邊的內分泌素。現在醫學也已經認識到,每個內臟都有內分泌的功能。另外有些音聲,你無論怎麼發,它也還會帶有它本質的特色。智能功懂得這些道理以後,就用一些合適的音聲來導引氣機的升降開合。在五元庄功法裏也講了這些問題,這裏就不多講。

  五元庄用的發音法已經和古人有了不同。古人只講到五臟、情志,而五元庄指出了神、氣、形不同的音有其不同的影響。實際上智能功已把發音法的引動氣機向前推進了一步。我們倒不敢說超過了古人,但起碼在古人的基礎之上把它細緻了、系統化了。

  前述的以形引氣、以意引氣也如此,也是把古人的東西具體化了,發展了。如古人只是籠統地講“神注庄中,氣隨庄動”,而我們已深入地講怎麼去做,講神與形合,講運動思維、體察思維這些內容了。這些具體方法,古人有,但是都沒講這麼細,這麼深刻。

(續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