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13-10-2010 “情绪”和“感情”的区别是什么?(精义答疑x-36) 简体版/繁体版

“情绪”和“感情”的区别是什么?(精义答疑x-36)   简体版/繁体版

简体版

“情绪”和“感情”的区别是什么?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351)、为什么能感受到美?

  艺术意识更加注重的是让你来体会、来领会事物的美。你能感到这个美,就是艺术意识在起作用。即使有些人没有艺术细胞,但也不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美,美总是能感到的。为什么能感受到美?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有的说这是先天的功能;有的说这是通过学习之后产生的感觉;有的说只要是个物质,就会感到美;有的还说美有阶级性。总之各种说法都有。

(352)、从气功角度来讲,人为什么能感觉到美?

  从气功角度来讲,人能有感觉到美的根本原因,是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对生命的整体特征产生相干性。这个相干性,也可能增强你的生命活动,也可能干扰你的生命活动。有的事物的整体特征一刺激你,使生命得到生发了,生命运动进行得快了,顺利了,这么一来,你就觉得有一种快感,感到舒服、愉快;反过来说,它这个整体特征作用到你,你感觉到不舒服了、痛苦了、压抑了,就使你的生命能力不容易展现出来。从我们气功来讲,主要是这么个道理。

(353)、“情绪”和“感情”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真正使人体会到美感,那就需要在人身上有一种感受,甚至于产生一种情感。你感到舒服了,感到痛苦了,而且这种舒服和痛苦你自己可以调节它,体验它,它不是一下就没了。比如看到一件事物感觉真美,一回忆那个美,能给你一个舒服的感觉,这么一来情感和情绪就不一样了。情绪是不由自主地产生出来的;而情感可以人为地产生出来。当然,情绪本身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所以,情绪和情感这两者很难一刀切开,划开界线。但是搞艺术毕竟是要产生情感的。这种情感是怎么产生的?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碰到具体问题自己高兴了或痛苦了,它可以影响自己很长时间才把它稳定下来,这是一种情绪。

  情感不同,它是在人的生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人没有这样的生理基础,就建立不了艺术的情感。比如这个人从来不会痛苦,你能拿艺术来感染他让他痛苦吗?这个人不会乐、不会高兴,能拿艺术让他高兴吗?做不到。所以情感首先是建立在人固有的机能上。有了这种机能之后,通过人工塑造,通过生动的、形象的、完整的形象或声音(音乐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声音),也就是用可感知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声音,使人产生一种感受,这才是情感。

(354)、艺术的情感,和日常生活当中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这种艺术的情感,和日常生活当中的情感不一样。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对方有一个完整的非常强烈的信息作用到你,而艺术就不是这样:艺术是那样子就坏了。比如把人宰了,真宰人和演电影、演戏的宰人信息量是不一样的。昨天我看秦皇岛小报,说山东有个地方,那里的人都挺喜欢戏。四个学生看《铡美案》回来,见那里有个铡刀,其中一个说:“唱铡美案,铡谁呀?”一个女孩子说:“他调皮,铡他。”这个男孩便往那儿一躺,“咔嚓”一下,脑袋真被铡下来了。小孩子不懂什么叫真铡,什么叫假铡。搞艺术能有这样搞的吗?

(355)、为什么说艺术情感是人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所具有的意识活动呢?

  艺术的情感是通过艺术形象逼真的感染力,把人感染起来,同时还要靠每一个欣赏艺术的人,用眼睛看,耳朵听,或其它的感觉一起起作用,产生联想,创造出一定的气氛,通过对这些的理解,从而产生出情感来。所以,艺术往往需要从感觉、联想到理解,这样产生出情感,单纯一下子产生出情感比较难一点。艺术是对生活的描述,但高于现实生活,和现实不相等。艺术都有它的夸张性,而且有些艺术不是直接表现出它的美来,而是需要通过一些联想来产生美感。

  为什么说艺术情感是人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所具有的意识活动呢?因为艺术本身含有整体性,它需要你有时间整体观和空间整体观。可是常态智能了解的是时间局部观,空间局部观,把整体局限了,这就要通过我们脑子的联想想象,把接触的感觉一想象,把它理解了,产生出情感。艺术对人是这样起作用的。实际上它与智能气功所讲的整体观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同性,这一点好些人还没有领会到。艺术的很多方面,在人的意识领域里面和气功连上了,因为它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

(356)、什么叫作“审美”?

  我们要想领略艺术的美,就需要脑子活跃一点。认为一个东西美不美,这叫审美。

  审美有两大类型:

  一种是直观的审美。一看这艺术,当时一下子感觉到美了。什么美?不清楚,只是直观觉得美。直观的美往往是对艺术的内容来说的,艺术的内容包含的信息量很美,这个东西一下子被你感觉到了。感觉和情感,知觉和体验,理解和判断,这三对矛盾在脑子里同时出来,一下子直接感觉到是美的。情感和体验一下感觉到美,心里舒服、痛快,判断和理解也都是美的,这三个范畴的东西,同时出现,一下子感觉到是美的,从内心高兴,这是直观审美。而在直观里面又有着理性的内容。本来是直观一下子觉得美,怎么美的,自己也说不清,只觉得看了以后心里痛快,舒服、高兴。看起来是直观的,但是它里面有理性内容。这个理性的内容是由于积累了一些经验,从道理上懂得了一些东西,使你认识到什么是美的,有了这些经验和理解,碰到这些东西就一下子感到美了。所以在直观审美中包含着理性的内容。

  再就是品味的审美。品味审美是对艺术的形式来说的,它们形式美不美,靠你去品一下,体会体会,再品一下,再体会体会。品味的审美往往是对一个新的东西,这个东西给你一个刺激,你接受一下,觉得这个不错,再刺激一下,再产生感觉,脑子又再打上印象。反复去印证,品味,到最后感觉出它的美来。这种品味审美是对艺术的形式来说的。当然形式美和内容美两者不能分开。我们说的直观审美也好,品味审美也好,他们不是截然分开的。

(357)、怎样理解一般人可以通过艺术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调节自己精神的变化使自己愉快?

  有的同学会说:管它什么美不美,他美不美关我什么事。这个认识就不行了。我们讲整体观,人和社会是一个整体,人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需要把我们自己放在大自然当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我们应该把自己往大自然中去放,搞艺术的人一到大自然里去,他就会疯狂地喊:“哎哟!真好哇!美呀!”美在哪儿?这是一种情感的感受。我们一般人不善于或不习惯这个样子,这种感受可以通过锻练一步步地培养出来。

  一般人可以通过艺术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调节自己精神的变化使自己愉快。这需要用形象思维。经常多看点艺术性的东西,慢慢自己的词汇也丰富了,形容一个事情就容易逼真,比较贴切。一般没有艺术性的人一看东西说好!你问他怎么好?他只说这个东西非常结实,耐用。他们觉得冬天暖和,饿了吃饱,能解决问题就好。其实人类发展到今天的这个阶段,不仅要一般地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精神上的要求。这就必须使周围的物体、周围的物质都要给人以良好的刺激,良好的作用。不能稀里胡涂说“好”就完了。

  科学真理相当于人的骨头,艺术相当于人的肉、皮、外貌的组合。同样是人,同样有骨头、有肉、有皮肤,有的人叫人看着这么别扭,有的让人越看越爱看。有的人外表长得很美,可是一点生机也没有。比如这个人得了癌症,要死的时候,长得多美,也没有一个人说,这人长的真美,真可爱!因为他没有生机了。所以,艺术的美关键是它里面有一个形式结构的合理化和能给人以生机的信息,这个信息量能使你生命力旺盛。如音乐,看不到,摸不着,光听到声音,可是有的音乐虽然没有歌词,一听给人以振奋,有的音乐一听使人觉得很悲哀。音乐起伏,每个音振荡性不一样,所以声音刺激可对人的生命起不同的作用。

(358)、为什么说,艺术它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对你起作用?

  当然,艺术或日常生活当中事物能起给人以刺激,使人的生命力旺盛或减弱,这是一种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作用。但是人的生命力的旺弱又不能完全取决于这个东西。因为人有主动性,有能动性。这些又和人的意识状态有关系。有些人,一听说打仗,战鼓一催,非常非常高兴,劲头就来了;有的人一听战鼓“咚咚”敲,觉得怎么这么讨厌!这和心境有关系。外界刺激生命力是好刺激还是坏刺激,跟主观意识的状况有关系。我在讲意识的时候还没有讲到艺术这个东西,只是说意识能改变外来刺激的强度。现在讲到这里还要加一条:意识心里状态还能改变外来刺激的性质。有的东西,你一看,觉得真讨厌,以后慢慢有人跟你讲,这个特别好,是件箸名的作品,你自己就琢磨琢磨,它怎么好,品味一下,又觉得它好。所以艺术性还这么起作用——靠你想象,想象之后产生新的理解。艺术和科学不一样,科学就是直接讲出真理,有什么说什么,而艺术就需要靠人的感觉和想象,然后产生理解,之后再产生情感。

  这里面说的感觉、想象、理解这三个词和科学里面说的含义也不一样。科学上说的感觉,就是人的感觉,如人对机器的感觉、对仪器的感觉。艺术不是,艺术的感觉是在想象、理解基础之上产生情感的感觉,这又是个统一的。理解是在感觉基础上,通过想象,产生情感,去理解;想象,也是感觉、理解和情感的想象。这四个东西,一说一个就代表仨。这就是艺术的特殊性。这一点,似乎不大好领会。举个例子,比如说,人们看见一棵大树,都对大树有好感。我们练智能功的认为在它的树荫下能装二百人练功;来个木匠,觉得这棵树可以做桌子、椅子;来个画家,觉得这是写生的好物件。不同的人都可以借助自己想象引起自己的好感来。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经验也不一样,所想象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都可以把它的优越性,在你这个层次上想象出来,给你好的刺激。所以艺术它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对你起作用,而是要通过你本身意识构思,自己给自己制造出一个好的、美的、适应你生命活动的、让你高高兴兴的内容来。

(359)、“艺术”和“科学”的不同点在哪里?

  艺术不象科学和哲学那样简单地通过感觉到知觉,到最后形成表像,这么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艺术意识和科学意识这两者在脑子里的意识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意元体》里每一种意识活动都有它的特殊性。

  科学的意识结构是直接反映客观,通过感觉和神经将信息传输到脑子里面去,反复刺激,产生知觉(知觉比感觉又深入一点了),然后在知觉的基础上有了理解之后,就对事物的性质了解得更多了,再通过脑子构思,把事物整体性拿到了,你就看到表像了,就可以进入形象思维,这都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写照。当然里面也需要综合和加工,但它毕竟是对事物直接的写实,而艺术不是。

  艺术是靠主观世界产生情感。事物作用到你之后,对你生命活动发生影响,起了作用,你对身上起的变化有了感受,如悲哀、痛苦、高兴、愤怒、恐惧等等,这些情绪、情感(一开始产生激情叫情绪,持续下来叫情感),使你身体里面的气的运动发生变化,气的运动一发生变化,就产生一种情感。而这个产生需要借助想象来强化它,使之对艺术产生想象、理解,然后产生情感,这个意识产生的时间和空间过程,就是意识结构。因为我不是艺术家,对艺术问题讲不深,就这样简单讲一下。

(360)、怎样才能修养艺术意识,提高艺术意识修养水平?

      (1)、提高欣赏艺术美的能力,使自己生活得愉快美满

      (2)、提高创造艺术美的能力,使自己生活艺术化。

                                  (续37)


繁體版

“情緒”和“感情”的區別是什麼?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351)、為什麼能感受到美?

  藝術意識更加注重的是讓你來體會、來領會事物的美。你能感到這個美,就是藝術意識在起作用。即使有些人沒有藝術細胞,但也不是一點也感覺不到美,美總是能感到的。為什麼能感受到美?到現在為止,科學家也好、藝術家也好,對這個問題並沒有解決。有的說這是先天的功能;有的說這是通過學習之後產生的感覺;有的說只要是個物質,就會感到美;有的還說美有階級性。總之各種說法都有。

(352)、從氣功角度來講,人為什麼能感覺到美?

  從氣功角度來講,人能有感覺到美的根本原因,是客觀事物的整體特徵對生命的整體特徵產生相干性。這個相干性,也可能增強你的生命活動,也可能干擾你的生命活動。有的事物的整體特徵一刺激你,使生命得到生髮了,生命運動進行得快了,順利了,這麼一來,你就覺得有一種快感,感到舒服、愉快;反過來說,它這個整體特徵作用到你,你感覺到不舒服了、痛苦了、壓抑了,就使你的生命能力不容易展現出來。從我們氣功來講,主要是這麼個道理。

(353)、“情緒”和“感情”的區別是什麼?

  當然。真正使人體會到美感,那就需要在人身上有一種感受,甚至於產生一種情感。你感到舒服了,感到痛苦了,而且這種舒服和痛苦你自己可以調節它,體驗它,它不是一下就沒了。比如看到一件事物感覺真美,一回憶那個美,能給你一個舒服的感覺,這麼一來情感和情緒就不一樣了。情緒是不由自主地產生出來的;而情感可以人為地產生出來。當然,情緒本身也會伴隨著一定的情感,所以,情緒和情感這兩者很難一刀切開,劃開界線。但是搞藝術畢竟是要產生情感的。這種情感是怎麼產生的?不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碰到具體問題自己高興了或痛苦了,它可以影響自己很長時間才把它穩定下來,這是一種情緒。

  情感不同,它是在人的生理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如果人沒有這樣的生理基礎,就建立不了藝術的情感。比如這個人從來不會痛苦,你能拿藝術來感染他讓他痛苦嗎?這個人不會樂、不會高興,能拿藝術讓他高興嗎?做不到。所以情感首先是建立在人固有的機能上。有了這種機能之後,通過人工塑造,通過生動的、形象的、完整的形象或聲音(音樂雖然是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有聲音),也就是用可感知的、具體生動的形象、聲音,使人產生一種感受,這才是情感。

(354)、藝術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當中的情感有什麼不一樣?

  這種藝術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當中的情感不一樣。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對方有一個完整的非常強烈的資訊作用到你,而藝術就不是這樣:藝術是那樣子就壞了。比如把人宰了,真宰人和演電影、演戲的宰人信息量是不一樣的。昨天我看秦皇島小報,說山東有個地方,那裏的人都挺喜歡戲。四個學生看《鍘美案》回來,見那裏有個鍘刀,其中一個說:“唱鍘美案,鍘誰呀?”一個女孩子說:“他調皮,鍘他。”這個男孩便往那兒一躺,“哢嚓”一下,腦袋真被鍘下來了。小孩子不懂什麼叫真鍘,什麼叫假鍘。搞藝術能有這樣搞的嗎?

(355)、為什麼說藝術情感是人發展到高級階段後所具有的意識活動呢?

  藝術的情感是通過藝術形象逼真的感染力,把人感染起來,同時還要靠每一個欣賞藝術的人,用眼睛看,耳朵聽,或其他的感覺一起起作用,產生聯想,創造出一定的氣氛,通過對這些的理解,從而產生出情感來。所以,藝術往往需要從感覺、聯想到理解,這樣產生出情感,單純一下子產生出情感比較難一點。藝術是對生活的描述,但高於現實生活,和現實不相等。藝術都有它的誇張性,而且有些藝術不是直接表現出它的美來,而是需要通過一些聯想來產生美感。

  為什麼說藝術情感是人發展到高級階段後所具有的意識活動呢?因為藝術本身含有整體性,它需要你有時間整體觀和空間整體觀。可是常態智慧瞭解的是時間局部觀,空間局部觀,把整體局限了,這就要通過我們腦子的聯想想像,把接觸的感覺一想像,把它理解了,產生出情感。藝術對人是這樣起作用的。實際上它與智慧氣功所講的整體觀有著一定程度的相同性,這一點好些人還沒有領會到。藝術的很多方面,在人的意識領域裏面和氣功連上了,因為它主要是運用形象思維。

(356)、什麼叫作“審美”?

  我們要想領略藝術的美,就需要腦子活躍一點。認為一個東西美不美,這叫審美。

  審美有兩大類型:

  一種是直觀的審美。一看這藝術,當時一下子感覺到美了。什麼美?不清楚,只是直觀覺得美。直觀的美往往是對藝術的內容來說的,藝術的內容包含的信息量很美,這個東西一下子被你感覺到了。感覺和情感,知覺和體驗,理解和判斷,這三對矛盾在腦子裏同時出來,一下子直接感覺到是美的。情感和體驗一下感覺到美,心裏舒服、痛快,判斷和理解也都是美的,這三個範疇的東西,同時出現,一下子感覺到是美的,從內心高興,這是直觀審美。而在直觀裏面又有著理性的內容。本來是直觀一下子覺得美,怎麼美的,自己也說不清,只覺得看了以後心裏痛快,舒服、高興。看起來是直觀的,但是它裏面有理性內容。這個理性的內容是由於積累了一些經驗,從道理上懂得了一些東西,使你認識到什麼是美的,有了這些經驗和理解,碰到這些東西就一下子感到美了。所以在直觀審美中包含著理性的內容。

  再就是品味的審美。品味審美是對藝術的形式來說的,它們形式美不美,靠你去品一下,體會體會,再品一下,再體會體會。品味的審美往往是對一個新的東西,這個東西給你一個刺激,你接受一下,覺得這個不錯,再刺激一下,再產生感覺,腦子又再打上印象。反復去印證,品味,到最後感覺出它的美來。這種品味審美是對藝術的形式來說的。當然形式美和內容美兩者不能分開。我們說的直觀審美也好,品味審美也好,他們不是截然分開的。

(357)、怎樣理解一般人可以通過藝術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調節自己精神的變化使自己愉快?

  有的同學會說:管它什麼美不美,他美不美關我什麼事。這個認識就不行了。我們講整體觀,人和社會是一個整體,人和大自然是一個整體,需要把我們自己放在大自然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我們應該把自己往大自然中去放,搞藝術的人一到大自然裏去,他就會瘋狂地喊:“哎喲!真好哇!美呀!”美在哪兒?這是一種情感的感受。我們一般人不善於或不習慣這個樣子,這種感受可以通過鍛練一步步地培養出來。

  一般人可以通過藝術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調節自己精神的變化使自己愉快。這需要用形象思維。經常多看點藝術性的東西,慢慢自己的辭彙也豐富了,形容一個事情就容易逼真,比較貼切。一般沒有藝術性的人一看東西說好!你問他怎麼好?他只說這個東西非常結實,耐用。他們覺得冬天暖和,餓了吃飽,能解決問題就好。其實人類發展到今天的這個階段,不僅要一般地滿足物質上的要求,而且要滿足精神上的要求。這就必須使周圍的物體、周圍的物質都要給人以良好的刺激,良好的作用。不能稀裏糊塗說“好”就完了。

  科學真理相當於人的骨頭,藝術相當於人的肉、皮、外貌的組合。同樣是人,同樣有骨頭、有肉、有皮膚,有的人叫人看著這麼彆扭,有的讓人越看越愛看。有的人外表長得很美,可是一點生機也沒有。比如這個人得了癌症,要死的時候,長得多美,也沒有一個人說,這人長的真美,真可愛!因為他沒有生機了。所以,藝術的美關鍵是它裏面有一個形式結構的合理化和能給人以生機的資訊,這個信息量能使你生命力旺盛。如音樂,看不到,摸不著,光聽到聲音,可是有的音樂雖然沒有歌詞,一聽給人以振奮,有的音樂一聽使人覺得很悲哀。音樂起伏,每個音振盪性不一樣,所以聲音刺激可對人的生命起不同的作用。

(358)、為什麼說,藝術它不是簡單地直接地對你起作用?

  當然,藝術或日常生活當中事物能起給人以刺激,使人的生命力旺盛或減弱,這是一種客觀的實實在在的作用。但是人的生命力的旺弱又不能完全取決於這個東西。因為人有主動性,有能動性。這些又和人的意識狀態有關係。有些人,一聽說打仗,戰鼓一催,非常非常高興,勁頭就來了;有的人一聽戰鼓“咚咚”敲,覺得怎麼這麼討厭!這和心境有關係。外界刺激生命力是好刺激還是壞刺激,跟主觀意識的狀況有關係。我在講意識的時候還沒有講到藝術這個東西,只是說意識能改變外來刺激的強度。現在講到這裏還要加一條:意識心裏狀態還能改變外來刺激的性質。有的東西,你一看,覺得真討厭,以後慢慢有人跟你講,這個特別好,是件箸名的作品,你自己就琢磨琢磨,它怎麼好,品味一下,又覺得它好。所以藝術性還這麼起作用——靠你想像,想像之後產生新的理解。藝術和科學不一樣,科學就是直接講出真理,有什麼說什麼,而藝術就需要靠人的感覺和想像,然後產生理解,之後再產生情感。

  這裏面說的感覺、想像、理解這三個詞和科學裏面說的含義也不一樣。科學上說的感覺,就是人的感覺,如人對機器的感覺、對儀器的感覺。藝術不是,藝術的感覺是在想像、理解基礎之上產生情感的感覺,這又是個統一的。理解是在感覺基礎上,通過想像,產生情感,去理解;想像,也是感覺、理解和情感的想像。這四個東西,一說一個就代表仨。這就是藝術的特殊性。這一點,似乎不大好領會。舉個例子,比如說,人們看見一棵大樹,都對大樹有好感。我們練智慧功的認為在它的樹蔭下能裝二百人練功;來個木匠,覺得這棵樹可以做桌子、椅子;來個畫家,覺得這是寫生的好物件。不同的人都可以借助自己想像引起自己的好感來。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經驗也不一樣,所想像的內容也不一樣,但是都可以把它的優越性,在你這個層次上想像出來,給你好的刺激。所以藝術它不是簡單地直接地對你起作用,而是要通過你本身意識構思,自己給自己製造出一個好的、美的、適應你生命活動的、讓你高高興興的內容來。

(359)、“藝術”和“科學”的不同點在哪里?

  藝術不象科學和哲學那樣簡單地通過感覺到知覺,到最後形成表像,這麼形成對事物的認識。藝術意識和科學意識這兩者在腦子裏的意識結構也是不一樣的。《意元體》裏每一種意識活動都有它的特殊性。

  科學的意識結構是直接反映客觀,通過感覺和神經將資訊傳輸到腦子裏面去,反復刺激,產生知覺(知覺比感覺又深入一點了),然後在知覺的基礎上有了理解之後,就對事物的性質瞭解得更多了,再通過腦子構思,把事物整體性拿到了,你就看到表像了,就可以進入形象思維,這都是對客觀事物直接的寫照。當然裏面也需要綜合和加工,但它畢竟是對事物直接的寫實,而藝術不是。

  藝術是靠主觀世界產生情感。事物作用到你之後,對你生命活動發生影響,起了作用,你對身上起的變化有了感受,如悲哀、痛苦、高興、憤怒、恐懼等等,這些情緒、情感(一開始產生激情叫情緒,持續下來叫情感),使你身體裏面的氣的運動發生變化,氣的運動一發生變化,就產生一種情感。而這個產生需要借助想像來強化它,使之對藝術產生想像、理解,然後產生情感,這個意識產生的時間和空間過程,就是意識結構。因為我不是藝術家,對藝術問題講不深,就這樣簡單講一下。

(360)、怎樣才能修養藝術意識,提高藝術意識修養水準?

    (1)、提高欣賞藝術美的能力,使自己生活得愉快美滿

    (2)、提高創造藝術美的能力,使自己生活藝術化。

                                (續3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