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26-10-2010 什么叫作“诚”? (精义答疑x-43) 簡/繁

什么叫作“诚”? (精义答疑x-43)       簡/繁



  什么叫作“诚”?

余 洋

  (根据庞明教授讲课录音整理)

(421)、赤子之心指的是小孩子的精神面貌。小孩子的精神面貌是什么样子?

      过去讲七岁看大,八岁看老。一般来说七、八岁以前的小孩子,还不懂社会上那一套,还不会分析,嘴里能说点但不会动心眼,不能按逻辑那么动。当然有的人比较幼稚,大一点也还有赤子之心。有的孩子四五岁就成了小大人了,世故挺多。而且现在孩子发育得比较早,将来可能慢慢提到四五岁、三四岁都是可能的。这个年龄的孩子要进入社会,还没进入社会,他要处理社会问题,但还不会处理社会问题,他是按照自己的那种精神境界来处理问题。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什么呢?是根据他自己的生理需要来处理问题。

(422)、“自然社会道德”怎么下定义?

      按照人的生理需要来处理社会问题的道德状况,就是“自然社会道德”。

      处理社会问题属“社会道德”,但他处理的原则是按照人的生命活动自然需要来处理的。自然和“社会道德”结合到一起了。

(423)、“自然社会道德”有哪些内容呢?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公私之分和你我之分。

  (2)、真诚坦白,纯正无邪。

  (3)、无忧愁、思虑、恐惧,也没有恩怨情绪,总是高高兴兴,没有不健康的思想。

  (4)、具有同情心与平等心。

  (5)、喜欢群体生活。


(424)、怎样理解“社会自然道德”的没有公私之分和你我之分?

      公的私的,你的我的,在婴幼儿心里没这个。他们在物质方面没有占有欲。没有占有欲不等于不想要,他是根据自己的生理需要,需要就喜欢它,等他不喜欢了,就不要了。小孩子有时见不是他的东西也抢,没有你的我的之分别。大人说:“这是人家的。”他可不管是谁的,抢了就跑,玩完了、吃饱了就不要了,一扔走了。会把东西装到兜里了,就有点占有欲了。如果他要东西,大人给藏了起来,一看没了就走了,再看又有了,又高兴地要。他脑子里就没那么多分辨,公的私的、你的我的都没有,很简单,这就是“自然社会道德”。

      过去说练气功就得这个样子。小孩子纯真,不管是不是他的,拿过来了就是他的,不想玩了扔了也没事,他也不知道什么叫扔,没这个概念,一放就走。这样的思想的的确确非常高尚,将来共产主义就是各取所需嘛,小孩子就相当原始共产主义,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原始了。人类都有这个愿望,所以说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只是人们还不认识这个规律。

(425)、怎样理解“社会自然道德”的真诚坦白,纯正无邪?

      小孩子口中没有谎话,说真话,小孩子都会吐真言,即所谓真诚坦白。他没坏心眼,小孩子干的事基本上都是好的,当然他也不会干更多的事。玩也真心实意跟你玩,给你东西也是真心实意给,问他话他也是真心实意地说。问他家有什么什么没有?他都会说真话。

      七十年代后期,我们在北京有一群搞气功的人,一到礼拜天就侃大山、聊天,海阔天空什么都聊,那时我们给起个名叫智力撞击,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出点辙。气功当时谁也没一整套,就靠这样撞击,一开会往往就说到半夜。最近我看到出的几种气功书,有的是1981年出的,就是我们那时海阔天空侃山侃出来的东西。其实那些内容哪能写书,可是还挺受欢迎。那时有时间就去找人撞击,礼拜天去找人准就是这个事,因此一般的家属对我们都有意见。那时象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家里都比较困难,工资低、有孩子,生活比较困难,礼拜天得干点活。我们这么一去找,有的就被挡住了。

      有次我去,一敲门,孩子出来了说:“叔叔,我妈妈说了爸爸不在家。”我问:“你妈妈怎么说的?”“我妈妈说告诉庞叔叔我爸不在家。”我问:“你爸在家吗?”他说:“在家呢,妈妈说的不在家。”我问:“在家干什么?”“洗衣服。”说明小孩子不会说瞎话。在这一点上叫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妈妈说了是客观存在,妈妈是客观存在,到了孩子脑子里一反映,就都反映出来了:“妈妈说告诉庞叔叔,爸爸不在家。”妈妈这个客观存在也反映出来了。大点的孩子就不这样了。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这个认识论的观点是正确的,不管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哲学家们怎么说,早晚都得承认这一观点。人类从小就有这个概念,以后慢慢学坏了,不是反映论了。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反映论,在小孩子那充分体现了,不会说瞎话,有什么说什么,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情,真诚坦白。两个小孩子打架,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打哭了,你问打人的孩子他怎么哭了?他说:“我把他打哭了。”鬼点的孩子会说:“他打我了,我一推他摔跟头摔哭了。”拿破仑就这样,把哥哥们打哭了还告状去。一般的孩子不这样,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坏。问他就说,是他干的他就认。是真心,也是真言。这是“自然社会道德”。

      但是有一点,小孩子的意志力的力量还不够,寻找目标还不够准确,如果小孩子会寻找目标再有意志力,那么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426)、什么叫作“诚”?

      真诚坦白就是“诚”。人们常说心要“诚”,什么叫做“诚”?等你达到一说话事就成了,这就叫“诚”。

      我们说“成功”,这两个字反过来就是“功成”,是用做了功来成事情。“诚”是用言来成事情,等我们练到象小孩子那么“诚”了,表里如一了,一说什么就是什么,一说就是。1976年我去看一个气功界的老朋友,这个朋友教了几个徒弟,有的也有点本事了。我到他家去,他几个学生都在那里,向老师汇报情况。其中有一个说:“你说怪不怪?我们街坊养了几只鸡,我练功时,他就故意把鸡放出来吵我,不让练功,那天我特别恨了,心想让这些鸡都死了,第二天好几只鸡死了,是不是我说死的?”我说:“可能”。

      还有一个例子,我过去给大家讲过的。有一个人1985年练智能功,1987年上潍坊参加学习班去,跟人家吵。他一出门,人家用压水机装农药喷他,他就狠着说你们机器坏了,机器的压力泵果然扳不动了,把他们吓坏了。当时他说这话时心非常“诚”,一说话就成功了。

      小孩子本来具备这种能力,但是由于意识力量不够,意识选择对象选择不准,所以做不到。小孩子这种精神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境界,他是心口如一的,没假的,没虚的,有什么说什么,这种情况最省力气。

      成年人不一样,比如:小李本来是上街会朋友去。有人问:“小李上哪儿去呀?”他不说真话,说:“今天上商店买东西去。”问:“上哪买去?”回答:“上百货大楼。”问:“买什么?”答:“买醋去。”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多简单,他脑子转一圈,一编,有时就编不对。有时编瞎话,心里不那么自在,尤其说了亏心话,心里边难受,憋得慌。西方有测谎器,你一编瞎话,脑子里一动,一紧张,植物神经紧张起来了,这时出来的生物电就不一样了。你脑子一转,编谎就消耗很多能量。如果说的是不应该说的话,或者是有损于别人的话,心里边不痛快,影响更大、气损失就更大,心里老“突突”地跳,能量还不消失?身体健康还好得了?当然健康就受影响。

      小孩子没这东西,真诚坦白,很自然,生命力非常旺盛。真正做到真诚坦白、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这就有练气功的条件了。意念一动有力量,对外界就发生作用了。因为成年人脑子里有好多信息,有选择性了,小孩子脑子里信息还没有,选择性还不够,选什么东西选不准,所以小孩子本来有这个条件,但是他不能起到上述效应。我以前也说过,小孩子要干点事那真了不得,小拳头打你一下,还真难受,有时比大人打得还厉害。他是嘴对着心的,也非常“诚”。“我打死你”,他要真想打死你,说不定一拳真打死你。他打是开玩笑地打,他心里挺高兴的。真狠着打说不定真能打死你。为什么?真言嘛!过去练功夫念动咒语不是念真言吗?念真言把心得动上,心不动上不行。尽说假话解决不了问题。

      我记得1990年,外地一个人到石家庄找我,我说什么他跟我说什么。我跟他讲我是想测验测验你,他说我也想测验老师。我说你说这话对你没有任何用处,我是想帮助你。他说老师也需要帮助。像这样一辈子也进步不了,甚至认为反正老师你也是这个样子,有什么了不起,我在你这说点瞎话也无所谓。我们练功是练自己,你自己前进不前进是你自己的问题。还不要说别的,就是我照的那些有光的像片,在照像出光时,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跟我也好多时间了,就一次也看不到。有些人认为,反正庞老师也没有什么本事。因为我干事也不处理事情,坏人好人我也不处理,他们当老师的也好,当学生的也好,爱怎么干怎么干。因为我们搞的是个事业,现在时代也不一样了,也不存在清理门户问题了。讲到这里我随便讲一讲,希望同学们学了这些知识,要真正规范到自己内心世界当中去。

(427)、怎样理解“社会自然道德”的无忧愁、思虑、恐惧,也没有恩怨情绪,总是高高兴兴,没有不健康的思想?

      总的一句话,小孩子的情绪是稳定的。有人会说:“不对,小孩子又哭又笑,看人家哭他也哭,看人家笑他也笑。”对,他那又哭又笑不叫情绪,他这样的“情绪”对健康没影响。

      情绪对人的最大危害在哪儿呢?在于“认同”。你自己把外头的事情认成你自己的了,你通过思索之后,自己真正的所谓身临其境,于是脑子一起变化,这样才对身体又影响。坏的东西一认同,你意识全乱套了。

      小孩子不是,小孩子“哇”一哭,一会儿又哈哈笑了。他的情绪没有连下去。小孩子打架,一会儿打哭了,一会儿又挺好。脑子没有往下连下去,事过情迁。练功夫就练这个东西。

      过去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的不是太老,小的也不是太小,一个年岁大点,一个年轻点。这个小和尚总觉得自己练功练得比较好,也勤快,也聪明。这个老和尚平时也不言语,看来也没什么本事,稀里马虎。他们的老师对小和尚好像挺感兴趣。一天来了个云游僧,

      问:“你们庙里有几众(有几个和尚)?”

      老师说:“两众半。”

      小和尚想:我师兄什么也不懂,他是半个,我是一个。

      吃完饭以后,老师说:“把碗洗一洗。”小和尚挺勤快,把碗洗了。

      老师说:“把它翻过来洗洗。”小和尚赶紧倒过来洗。

      老师说:“不对,让你把碗翻过来洗。”小和尚傻眼了,碗怎么翻得过来?不会翻了。

      老师说:“我让你翻过来洗,找你师兄去。”

      小和尚找老和尚说:“师兄,老师让翻过来洗碗。”

      师兄说:“撂这走吧。”

      吃完饭老师向小和尚说:“人家问我几众,我说两众半,你就高高兴兴,以为你是一个,你师兄是半个,你连碗都不会洗,谁是半个?”

      小和尚说:“我是半个。”云游和尚要走,老师让小和尚跟着去云游,

      小和尚说:“我不去,我跟师兄走,师兄会翻碗。”云游僧从那边走,师兄从这边走。

      这边有个河,正要走,过来个女的,女的过不去河,师兄说:“我背你过去吧。”把女的背过去了,就继续往前走。

    小和尚说:“我们出家人怎么能背个女的,象话吗?”

      师兄说:“你老背着她干什么?”

    小和尚说:“谁背了?不是你背了吗?”

      师兄说:“现在你不是还背着吗?”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明有了功夫之后,脑子里要事过情迁。背个人过河是个好事情,小和尚认为男女授受不亲,不应该背,老和尚背完了就完了,脑子里就没有了,小和尚脑子里还惦记着:“这多不合适。”情绪就压起来了,过去称为“覆”,有东西把它盖上了,这个心情、意念老压着你就坏了。

      小孩子不是这个样子,事过了就完了。情绪指的是这个样子。一般人情绪一出,身体里一运动,反过来又作用于意识,情绪就越来越重,还延续下去。小孩子不是这样,小孩子没有意识翻来覆去的转,一冲,“哇”一哭,完了。有的小孩子见你不理他,他故意老哭,眼泪都没有。小孩子不是真伤心地哭,有时是故意嚷的。成年人不一样,越想越难受,事情过了三天再想还难受。这样的情绪影响健康。

      小孩子也没有恩怨,看电视看到好的高兴得都能跳起来,人家哭他也能掉眼泪,可是一会儿又笑了。都是不自觉的,天真活泼,非常可爱。所以我特别喜欢小孩。而且小孩子看什么他都高兴,只要新鲜就行。

      比如,家里死了个人。我有个亲戚,死得比较早一点,孩子才几岁,我告诉他:“你爸爸死了。”他说;“啊,我爸爸死了?”没表情。他妈不在家,找医生去了。我叮嘱他:“赶紧到门口等你妈去。”他答应了。等一会儿,不见他回来,我一看他在外面跳猴皮筋呢。我说:“你爸爸死了你还跳。”他说:“我跳一半了,我一边跳一边等我妈。”四五岁的孩子,不知爸死了是怎么回事,死就死了。上次说的看铡美案回来,把小同学就一刀铡死了。没铡之前,不知铡死是什么,就铡一下试试吧,有什么了不起的,拿铡刀一铡,死了。他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脑子里没那么多。

      有一个文学家死后,别人追悼他,说他观察细致。他写中国抗日战争时,日军侵略中国,北方人坐轮船、坐火车逃难,小孩子很高兴地喊:“坐轮船了,坐大火车了!”觉得挺美。大人愁眉苦脸,家破人亡,都非常忧愁。小孩子思想单纯,练气功能到这个境界就很高了,明天什么样也不想,昨天什么样也不想,过去、下一步什么样都不想,现在有什么说什么。这也是反映论。

      佛家说要修到菩萨境界才能达到这样。佛家就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无相,过去什么样没有了,未来什么样也没有,还没到呢,现在也没有。随着变化,主心无相,对他都无所谓。从这点看,小孩子的精神境界非常高尚,练功多少年也赶不上他。我们现在讲这些干什么呢?为了说明人本来这些功能都有,这些本事也都有,精神境界也都有,就是人的脑子乱套了,污染了,自然之性显不出来了。

(428)、怎样理解“社会自然道德”的具有同情心与平等心?

      同情心这一点也是小孩子精神境界的特征,同情心是什么呢?方才说了,看见人家哭他也哭,看见人家难受他也难受。还有更主要的,比如托儿所的娃娃在一块玩,一个小孩一摔跤一哭,其它小孩就去拉他,让他起、起、起,见他起不来,就又揍他。打他不是恨他,一般小孩能量不够,是没办法了,不知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有时一个小孩哭了,其它小孩就拿玩具给他:“给你,给你。”把好东西都给他。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再就是平等,小孩子谁跟谁都一样,不管谁家什么地位,小孩子到一块都是好朋友。小孩也不认生,不象成年人,一块谈话都找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的,水平、阶级都是差不太多的,就象过去结婚要讲门当户对那样。共产主义讲的真诚、平等、为公等品德,人类本来都具有,后来人把它糟踏了。人类要恢复这些东西,恢复了这些品德不就是共产主义的目标吗?同情和平等是一起的。再有,比较小的孩子中来个孩子头,他对小朋友都一样看待,其它孩子也都自愿听他的话,大伙是一样的、平等的。如果成年人有了平等思想,恢复了天真之性,人类就发生变化了。(平等和平均不一样,和平均主义不是一回事情。)

(429)、怎样理解“社会自然道德”的喜欢群体生活?

也叫喜欢群体活动。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玩起来没完,一玩半天,家长叫也不回去。如果一个人在房里呆着,没个伴,给看小人书,过不了半个钟头就要睡觉。几个小孩子一玩,衣服湿了,弄上泥了,这都没事,还挺美的。推来推去,打滚,穿一身新衣服,滚成泥猴一样,这还美呢,大伙一玩挺高兴。一个人就不行了,让他一个人蹦、跳,跳不几下就不跳了。什么道理呢?因为小孩子很敏感,小朋友的气都很足、很纯,到一块,你的气撞我的气,我的气撞你的气,几个气一撞,生命力就旺盛起来了。

一个人,周围没什么人气,没有互相激荡。成年人的气跟他又不行,成年人尽说瞎话。成年人里几乎100个人里100个人说瞎话,有的瞎话多,有的瞎话少点,不说瞎话的几乎没有,为什么呢?还需要说点瞎话,不说瞎话有时不行。说瞎话有多种层次。比如医生看见来了一个很快就要死的病人,病人问:“我这病怎么样了?”医生总不能说你要死了,明天就死,能这么说吗?只能说没关系、不要紧这类话。这不是说瞎话了吗?当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得说瞎话。小孩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有什么就说什么,没假东西,所以生命力非常旺盛,大家在一起非常高兴,玩得饭也忘了吃,也不饿,家里叫吃饭还不愿意回来。喜欢群体生活,平等一如,这是幼儿的精神特点,这是幼儿“自然社会道德”。

(430)、为什么说,说小孩子的“社会自然道德”就是人类道德?

      我们人在小孩子时都是比较好的,都是善良的,小孩子没恶心眼,没坏心眼。有人说:庞老师你讲得不对,我们中国讲道德有阶级性。这样说是没有认真研究生命科学。小孩子能一生下来就嚷阶级斗争?那不可能。资本家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要饭吃的孩子一块玩也是一样。整个人类道德在小孩子里都表现出来了,整个人类孩子不管黑种、白种、黄种、红种的小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说小孩子的“社会自然道德”是人类道德。整个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处理人际关系是一样的。

      不过社会伦理学管它不叫伦理学,说他还不懂得长幼尊卑,还不懂得什么法律,还不懂得正确与错误,还不懂得善与恶。如果不懂得善与恶小孩子怎么知道“我要这个,不要那个”“妈妈好,爸爸不好”,怎么会说这个呢?这不是也有了好和坏的区别了吗?有人说他那个好坏没有概念性意义,没有逻辑学的意义。小孩子是运用形象思维。来了这个人高兴点,来了那个人不高兴点,不也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吗?这不是也有准则吗?不过他这个准则不是社会上那套准则,他是按照他的生命活动需要来作准则的。对这些问题将来讲《道德论》时还要全面深刻地分析。

      (续 44)




  什麼叫作“誠”?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421)、赤子之心指的是小孩子的精神面貌。小孩子的精神面貌是什麼樣子?

    過去講七歲看大,八歲看老。一般來說七、八歲以前的小孩子,還不懂社會上那一套,還不會分析,嘴裏能說點但不會動心眼,不能按邏輯那麼動。當然有的人比較幼稚,大一點也還有赤子之心。有的孩子四五歲就成了小大人了,世故挺多。而且現在孩子發育得比較早,將來可能慢慢提到四五歲、三四歲都是可能的。這個年齡的孩子要進入社會,還沒進入社會,他要處理社會問題,但還不會處理社會問題,他是按照自己的那種精神境界來處理問題。他們的精神境界是什麼呢?是根據他自己的生理需要來處理問題。

(422)、“自然社會道德”怎麼下定義?

    按照人的生理需要來處理社會問題的道德狀況,就是“自然社會道德”。

    處理社會問題屬“社會道德”,但他處理的原則是按照人的生命活動自然需要來處理的。自然和“社會道德”結合到一起了。

(423)、“自然社會道德”有哪些內容呢?

    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公私之分和你我之分。

  (2)、真誠坦白,純正無邪。

  (3)、無憂愁、思慮、恐懼,也沒有恩怨情緒,總是高高興興,沒有不健康的思想。

  (4)、具有同情心與平等心。

  (5)、喜歡群體生活。


(424)、怎樣理解“社會自然道德”的沒有公私之分和你我之分?

    公的私的,你的我的,在嬰幼兒心裏沒這個。他們在物質方面沒有佔有欲。沒有佔有欲不等於不想要,他是根據自己的生理需要,需要就喜歡它,等他不喜歡了,就不要了。小孩子有時見不是他的東西也搶,沒有你的我的之分別。大人說:“這是人家的。”他可不管是誰的,搶了就跑,玩完了、吃飽了就不要了,一扔走了。會把東西裝到兜裏了,就有點佔有欲了。如果他要東西,大人給藏了起來,一看沒了就走了,再看又有了,又高興地要。他腦子裏就沒那麼多分辨,公的私的、你的我的都沒有,很簡單,這就是“自然社會道德”。

    過去說練氣功就得這個樣子。小孩子純真,不管是不是他的,拿過來了就是他的,不想玩了扔了也沒事,他也不知道什麼叫扔,沒這個概念,一放就走。這樣的思想的的確確非常高尚,將來共產主義就是各取所需嘛,小孩子就相當原始共產主義,不過現在已經不是原始了。人類都有這個願望,所以說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只是人們還不認識這個規律。

(425)、怎樣理解“社會自然道德”的真誠坦白,純正無邪?

    小孩子口中沒有謊話,說真話,小孩子都會吐真言,即所謂真誠坦白。他沒壞心眼,小孩子幹的事基本上都是好的,當然他也不會幹更多的事。玩也真心實意跟你玩,給你東西也是真心實意給,問他話他也是真心實意地說。問他家有什麼什麼沒有?他都會說真話。

    七十年代後期,我們在北京有一群搞氣功的人,一到禮拜天就侃大山、聊天,海闊天空什麼都聊,那時我們給起個名叫智力撞擊,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出點轍。氣功當時誰也沒一整套,就靠這樣撞擊,一開會往往就說到半夜。最近我看到出的幾種氣功書,有的是1981年出的,就是我們那時海闊天空侃山侃出來的東西。其實那些內容哪能寫書,可是還挺受歡迎。那時有時間就去找人撞擊,禮拜天去找人准就是這個事,因此一般的家屬對我們都有意見。那時象我們這個歲數的人,家裏都比較困難,工資低、有孩子,生活比較困難,禮拜天得幹點活。我們這麼一去找,有的就被擋住了。

    有次我去,一敲門,孩子出來了說:“叔叔,我媽媽說了爸爸不在家。”我問:“你媽媽怎麼說的?”“我媽媽說告訴龐叔叔我爸不在家。”我問:“你爸在家嗎?”他說:“在家呢,媽媽說的不在家。”我問:“在家幹什麼?”“洗衣服。”說明小孩子不會說瞎話。在這一點上叫反映論,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媽媽說了是客觀存在,媽媽是客觀存在,到了孩子腦子裏一反映,就都反映出來了:“媽媽說告訴龐叔叔,爸爸不在家。”媽媽這個客觀存在也反映出來了。大點的孩子就不這樣了。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的這個認識論的觀點是正確的,不管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哲學家們怎麼說,早晚都得承認這一觀點。人類從小就有這個概念,以後慢慢學壞了,不是反映論了。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是反映論,在小孩子那充分體現了,不會說瞎話,有什麼說什麼,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來反映事情,真誠坦白。兩個小孩子打架,一個孩子把另一個孩子打哭了,你問打人的孩子他怎麼哭了?他說:“我把他打哭了。”鬼點的孩子會說:“他打我了,我一推他摔跟頭摔哭了。”拿破崙就這樣,把哥哥們打哭了還告狀去。一般的孩子不這樣,他也不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壞。問他就說,是他幹的他就認。是真心,也是真言。這是“自然社會道德”。

    但是有一點,小孩子的意志力的力量還不夠,尋找目標還不夠準確,如果小孩子會尋找目標再有意志力,那麼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426)、什麼叫作“誠”?

    真誠坦白就是“誠”。人們常說心要“誠”,什麼叫做“誠”?等你達到一說話事就成了,這就叫“誠”。

    我們說“成功”,這兩個字反過來就是“功成”,是用做了功來成事情。“誠”是用言來成事情,等我們練到象小孩子那麼“誠”了,表裏如一了,一說什麼就是什麼,一說就是。1976年我去看一個氣功界的老朋友,這個朋友教了幾個徒弟,有的也有點本事了。我到他家去,他幾個學生都在那裏,向老師彙報情況。其中有一個說:“你說怪不怪?我們街坊養了幾隻雞,我練功時,他就故意把雞放出來吵我,不讓練功,那天我特別恨了,心想讓這些雞都死了,第二天好幾隻雞死了,是不是我說死的?”我說:“可能”。

    還有一個例子,我過去給大家講過的。有一個人1985年練智能功,1987年上濰坊參加學習班去,跟人家吵。他一出門,人家用壓水機裝農藥噴他,他就狠著說你們機器壞了,機器的壓力泵果然扳不動了,把他們嚇壞了。當時他說這話時心非常“誠”,一說話就成功了。

    小孩子本來具備這種能力,但是由於意識力量不夠,意識選擇物件選擇不准,所以做不到。小孩子這種精神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境界,他是心口如一的,沒假的,沒虛的,有什麼說什麼,這種情況最省力氣。

    成年人不一樣,比如:小李本來是上街會朋友去。有人問:“小李上哪兒去呀?”他不說真話,說:“今天上商店買東西去。”問:“上哪買去?”回答:“上百貨大樓。”問:“買什麼?”答:“買醋去。”心裏有什麼就說什麼多簡單,他腦子轉一圈,一編,有時就編不對。有時編瞎話,心裏不那麼自在,尤其說了虧心話,心裏邊難受,憋得慌。西方有測謊器,你一編瞎話,腦子裏一動,一緊張,植物神經緊張起來了,這時出來的生物電就不一樣了。你腦子一轉,編謊就消耗很多能量。如果說的是不應該說的話,或者是有損於別人的話,心裏邊不痛快,影響更大、氣損失就更大,心裏老“突突”地跳,能量還不消失?身體健康還好得了?當然健康就受影響。

    小孩子沒這東西,真誠坦白,很自然,生命力非常旺盛。真正做到真誠坦白、表裏如一、心口如一,這就有練氣功的條件了。意念一動有力量,對外界就發生作用了。因為成年人腦子裏有好多資訊,有選擇性了,小孩子腦子裏資訊還沒有,選擇性還不夠,選什麼東西選不准,所以小孩子本來有這個條件,但是他不能起到上述效應。我以前也說過,小孩子要幹點事那真了不得,小拳頭打你一下,還真難受,有時比大人打得還厲害。他是嘴對著心的,也非常“誠”。“我打死你”,他要真想打死你,說不定一拳真打死你。他打是開玩笑地打,他心裏挺高興的。真狠著打說不定真能打死你。為什麼?真言嘛!過去練功夫念動咒語不是念真言嗎?念真言把心得動上,心不動上不行。盡說假話解決不了問題。

    我記得1990年,外地一個人到石家莊找我,我說什麼他跟我說什麼。我跟他講我是想測驗測驗你,他說我也想測驗老師。我說你說這話對你沒有任何用處,我是想幫助你。他說老師也需要幫助。像這樣一輩子也進步不了,甚至認為反正老師你也是這個樣子,有什麼了不起,我在你這說點瞎話也無所謂。我們練功是練自己,你自己前進不前進是你自己的問題。還不要說別的,就是我照的那些有光的像片,在照像出光時,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跟我也好多時間了,就一次也看不到。有些人認為,反正龐老師也沒有什麼本事。因為我幹事也不處理事情,壞人好人我也不處理,他們當老師的也好,當學生的也好,愛怎麼幹怎麼幹。因為我們搞的是個事業,現在時代也不一樣了,也不存在清理門戶問題了。講到這裏我隨便講一講,希望同學們學了這些知識,要真正規範到自己內心世界當中去。

(427)、怎樣理解“社會自然道德”的無憂愁、思慮、恐懼,也沒有恩怨情緒,總是高高興興,沒有不健康的思想?

    總的一句話,小孩子的情緒是穩定的。有人會說:“不對,小孩子又哭又笑,看人家哭他也哭,看人家笑他也笑。”對,他那又哭又笑不叫情緒,他這樣的“情緒”對健康沒影響。

    情緒對人的最大危害在哪兒呢?在於“認同”。你自己把外頭的事情認成你自己的了,你通過思索之後,自己真正的所謂身臨其境,於是腦子一起變化,這樣才對身體又影響。壞的東西一認同,你意識全亂套了。

    小孩子不是,小孩子“哇”一哭,一會兒又哈哈笑了。他的情緒沒有連下去。小孩子打架,一會兒打哭了,一會兒又挺好。腦子沒有往下連下去,事過情遷。練功夫就練這個東西。

    過去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的不是太老,小的也不是太小,一個年歲大點,一個年輕點。這個小和尚總覺得自己練功練得比較好,也勤快,也聰明。這個老和尚平時也不言語,看來也沒什麼本事,稀裏馬虎。他們的老師對小和尚好像挺感興趣。一天來了個雲遊僧,

    問:“你們廟裏有幾眾(有幾個和尚)?”

    老師說:“兩眾半。”

    小和尚想:我師兄什麼也不懂,他是半個,我是一個。

    吃完飯以後,老師說:“把碗洗一洗。”小和尚挺勤快,把碗洗了。

    老師說:“把它翻過來洗洗。”小和尚趕緊倒過來洗。

      老師說:“不對,讓你把碗翻過來洗。”小和尚傻眼了,碗怎麼翻得過來?不會翻了。

    老師說:“我讓你翻過來洗,找你師兄去。”

    小和尚找老和尚說:“師兄,老師讓翻過來洗碗。”

    師兄說:“撂這走吧。”

    吃完飯老師向小和尚說:“人家問我幾眾,我說兩眾半,你就高高興興,以為你是一個,你師兄是半個,你連碗都不會洗,誰是半個?”

    小和尚說:“我是半個。”雲遊和尚要走,老師讓小和尚跟著去雲遊,

    小和尚說:“我不去,我跟師兄走,師兄會翻碗。”雲遊僧從那邊走,師兄從這邊走。

    這邊有個河,正要走,過來個女的,女的過不去河,師兄說:“我背你過去吧。”把女的背過去了,就繼續往前走。

    小和尚說:“我們出家人怎麼能背個女的,像話嗎?”

    師兄說:“你老背著她幹什麼?”

    小和尚說:“誰背了?不是你背了嗎?”

    師兄說:“現在你不是還背著嗎?”

    這是什麼意思呢?說明有了功夫之後,腦子裏要事過情遷。背個人過河是個好事情,小和尚認為男女授受不親,不應該背,老和尚背完了就完了,腦子裏就沒有了,小和尚腦子裏還惦記著:“這多不合適。”情緒就壓起來了,過去稱為“覆”,有東西把它蓋上了,這個心情、意念老壓著你就壞了。

    小孩子不是這個樣子,事過了就完了。情緒指的是這個樣子。一般人情緒一出,身體裏一運動,反過來又作用於意識,情緒就越來越重,還延續下去。小孩子不是這樣,小孩子沒有意識翻來覆去的轉,一沖,“哇”一哭,完了。有的小孩子見你不理他,他故意老哭,眼淚都沒有。小孩子不是真傷心地哭,有時是故意嚷的。成年人不一樣,越想越難受,事情過了三天再想還難受。這樣的情緒影響健康。

    小孩子也沒有恩怨,看電視看到好的高興得都能跳起來,人家哭他也能掉眼淚,可是一會兒又笑了。都是不自覺的,天真活潑,非常可愛。所以我特別喜歡小孩。而且小孩子看什麼他都高興,只要新鮮就行。

      比如,家裏死了個人。我有個親戚,死得比較早一點,孩子才幾歲,我告訴他:“你爸爸死了。”他說;“啊,我爸爸死了?”沒表情。他媽不在家,找醫生去了。我叮囑他:“趕緊到門口等你媽去。”他答應了。等一會兒,不見他回來,我一看他在外面跳猴皮筋呢。我說:“你爸爸死了你還跳。”他說:“我跳一半了,我一邊跳一邊等我媽。”四五歲的孩子,不知爸死了是怎麼回事,死就死了。上次說的看鍘美案回來,把小同學就一刀鍘死了。沒鍘之前,不知鍘死是什麼,就鍘一下試試吧,有什麼了不起的,拿鍘刀一鍘,死了。他不知道是怎麼個情況,腦子裏沒那麼多。

    有一個文學家死後,別人追悼他,說他觀察細緻。他寫中國抗日戰爭時,日軍侵略中國,北方人坐輪船、坐火車逃難,小孩子很高興地喊:“坐輪船了,坐大火車了!”覺得挺美。大人愁眉苦臉,家破人亡,都非常憂愁。小孩子思想單純,練氣功能到這個境界就很高了,明天什麼樣也不想,昨天什麼樣也不想,過去、下一步什麼樣都不想,現在有什麼說什麼。這也是反映論。

    佛家說要修到菩薩境界才能達到這樣。佛家就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要無相,過去什麼樣沒有了,未來什麼樣也沒有,還沒到呢,現在也沒有。隨著變化,主心無相,對他都無所謂。從這點看,小孩子的精神境界非常高尚,練功多少年也趕不上他。我們現在講這些幹什麼呢?為了說明人本來這些功能都有,這些本事也都有,精神境界也都有,就是人的腦子亂套了,污染了,自然之性顯不出來了。

(428)、怎樣理解“社會自然道德”的具有同情心與平等心?

    同情心這一點也是小孩子精神境界的特徵,同情心是什麼呢?方才說了,看見人家哭他也哭,看見人家難受他也難受。還有更主要的,比如托兒所的娃娃在一塊玩,一個小孩一摔跤一哭,其他小孩就去拉他,讓他起、起、起,見他起不來,就又揍他。打他不是恨他,一般小孩能量不夠,是沒辦法了,不知用什麼辦法解決問題。有時一個小孩哭了,其他小孩就拿玩具給他:“給你,給你。”把好東西都給他。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再就是平等,小孩子誰跟誰都一樣,不管誰家什麼地位,小孩子到一塊都是好朋友。小孩也不認生,不象成年人,一塊談話都找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的,水準、階級都是差不太多的,就象過去結婚要講門當戶對那樣。共產主義講的真誠、平等、為公等品德,人類本來都具有,後來人把它糟踏了。人類要恢復這些東西,恢復了這些品德不就是共產主義的目標嗎?同情和平等是一起的。再有,比較小的孩子中來個孩子頭,他對小朋友都一樣看待,其他孩子也都自願聽他的話,大夥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成年人有了平等思想,恢復了天真之性,人類就發生變化了。(平等和平均不一樣,和平均主義不是一回事情。)

(429)、怎樣理解“社會自然道德”的喜歡群體生活?

也叫喜歡群體活動。幾個孩子在一起玩,玩起來沒完,一玩半天,家長叫也不回去。如果一個人在房裏呆著,沒個伴,給看小人書,過不了半個鐘頭就要睡覺。幾個小孩子一玩,衣服濕了,弄上泥了,這都沒事,還挺美的。推來推去,打滾,穿一身新衣服,滾成泥猴一樣,這還美呢,大夥一玩挺高興。一個人就不行了,讓他一個人蹦、跳,跳不幾下就不跳了。什麼道理呢?因為小孩子很敏感,小朋友的氣都很足、很純,到一塊,你的氣撞我的氣,我的氣撞你的氣,幾個氣一撞,生命力就旺盛起來了。

一個人,周圍沒什麼人氣,沒有互相激蕩。成年人的氣跟他又不行,成年人盡說瞎話。成年人裏幾乎100個人裏100個人說瞎話,有的瞎話多,有的瞎話少點,不說瞎話的幾乎沒有,為什麼呢?還需要說點瞎話,不說瞎話有時不行。說瞎話有多種層次。比如醫生看見來了一個很快就要死的病人,病人問:“我這病怎麼樣了?”醫生總不能說你要死了,明天就死,能這麼說嗎?只能說沒關係、不要緊這類話。這不是說瞎話了嗎?當醫生在這種情況下就得說瞎話。小孩子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有什麼就說什麼,沒假東西,所以生命力非常旺盛,大家在一起非常高興,玩得飯也忘了吃,也不餓,家裏叫吃飯還不願意回來。喜歡群體生活,平等一如,這是幼兒的精神特點,這是幼兒“自然社會道德”。

(430)、為什麼說,說小孩子的“社會自然道德”就是人類道德?

    我們人在小孩子時都是比較好的,都是善良的,小孩子沒噁心眼,沒壞心眼。有人說:龐老師你講得不對,我們中國講道德有階級性。這樣說是沒有認真研究生命科學。小孩子能一生下來就嚷階級鬥爭?那不可能。資本家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要飯吃的孩子一塊玩也是一樣。整個人類道德在小孩子裏都表現出來了,整個人類孩子不管黑種、白種、黃種、紅種的小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說小孩子的“社會自然道德”是人類道德。整個人類在嬰幼兒時期處理人際關係是一樣的。

    不過社會倫理學管它不叫倫理學,說他還不懂得長幼尊卑,還不懂得什麼法律,還不懂得正確與錯誤,還不懂得善與惡。如果不懂得善與惡小孩子怎麼知道“我要這個,不要那個”“媽媽好,爸爸不好”,怎麼會說這個呢?這不是也有了好和壞的區別了嗎?有人說他那個好壞沒有概念性意義,沒有邏輯學的意義。小孩子是運用形象思維。來了這個人高興點,來了那個人不高興點,不也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嗎?這不是也有準則嗎?不過他這個準則不是社會上那套準則,他是按照他的生命活動需要來作準則的。對這些問題將來講《道德論》時還要全面深刻地分析。

    (續 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