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2012-12-21 漫谈"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3)——“癌症” 是一种慢性疾病

漫谈"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3)——“癌症” 是一种慢性疾病

简体字

漫谈"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3)




(三)、“癌症”
是一种慢性疾病


然而在国外,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反思,对肿瘤的防治,特别是对肿瘤的治疗已经出现了转折,这个转折很值得我们重视。2006年6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全美肿瘤大会上公布了一个事实:2005年美国人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第一次比2004年少了2000多个。请大家注意,美国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统计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每年都是上升,但是到2005年发生了转折——尽管发病人数还在上升,但死亡人数下降了。这说明很多人生癌,但活下来了。2006年、2007年这个数字进一步减少,2008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开。我相信也减少了,就像股票市场通常所说的“触底反弹”——有更多的人生癌,但是很多人活下来了,死的人更少了,这就促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癌症。



而我国在应对癌症上,各种治疗手段并不输于美国,但是输在两个地方:一是中国人对健康还不够重视。有了小病先忍着,早期癌症的发现率不高,跟美国比有差距。最重要的是我们输在对待癌症的观念上。在中国谁都知道,生癌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让人高度恐惧的恐癌文化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举个例子,去年美国大选时和奥巴马、希拉里共同竞争的民主党参议员叫爱德华兹。他的资格很老,年纪比奥巴马大,是肠癌患者。他的夫人伊丽莎白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还处在治疗过程中。美国竞选总统时,选举人是要和选民见面的,要举行大会进行演讲的。爱德华兹就牵着伊丽莎白上台跟大家公开宣称:“我们俩都是癌症患者,我们愿为美利坚合众国服务”,下面掌声一片,这说明什么?说明生癌就跟冠心病一样,你还是可以竞选最高公职;同时选民也认可你,你还可以为我们服务。这说明美国人不恐癌,而这在中国不可能。当然这个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



所以,我们今天首先需要观念变革。癌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它只是一类和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有所类似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些文件当中,把癌症定义为伴随着衰老所出现的和衰老同步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和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甚至和脑萎缩是有所接近但性质不完全一样的慢性病。


我们站在智能气功科学的角度对癌症的认知是:“癌症”,是由于各种内外环境改变、刺激,造成人的情欲及意识活动长时间的失去平衡;导致体内气质逐渐恶化,气机运行阻滞,生命能量快速的流逝;使体内新陈代谢活动高度的紊乱;防御系统功能显着的减弱;各种不正常的细胞及其新陈代谢产物的异常堆积,慢慢所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的、严重性的、全身性的疾病。


既然癌症是一种“慢慢所形成的恶性循环的、严重性的、全身性的疾病”
,那么在治疗观念上就会发生重大变革。以前治癌主要是“寻找和破坏”,我们发明很多设备仪器用于第一时间找到癌。所谓“早发现早治疗”,指标一高马上查,查出来了就“三斧头”——手术、化疗、放疗。这不能说没效,但五年生存率在中国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5%左右,相当于欧美80年代的水平。现在人们更强调靶向与控制,靶向就是有针对性地抑制,目标是控制它。当然能治愈最好,不能治愈就控制其发展,让其慢慢发展或者停滞。所以,现在强调综合调整模式,包括生活方式要调整,观念要改变,饮食结构要改变,心态要调整,加强体能锻炼,回归自然等等因素。新的三大手段很受重视,一是适度治疗,“三斧头”不是没有意义,但要适度。该用就用,不该用就不用。二是各种靶向治疗,包括各种微创治疗,减少创伤,把人放在第一位。三是各种非消费型疗法,即自然疗法。比如改变一下观念,调整一下饮食等,都是非消费性的。



由于癌症是慢性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稳定,是活着。先要把生活质量提高,不一定强调短期指标怎么样,但更求长期稳定。就像冠心病一样,能完全治愈吗?不见得,但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医学目标是不求短期有效,更求长期稳定。特别强调生存质量,对中老年人来说,很多情况下活着就是成功,“活着就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要改变思路,寻求第三条道路,让人活着,与癌共存。



人类,面对癌症的死亡魔掌,如何能摆脱它,进而战胜它呢?在我修练智能气功科学20多年的气功生涯中,看到了众多的慢性疾病,看到了众多的癌症患者,在走投无路之时,通过学练智能气功,成为了战胜癌症的英雄,成为智能气功的明星,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证实了智能气功是战胜癌魔的法宝!


2012年12月16日 写于 湖南 株洲


繁體字

漫談"癌症"的預防與治療
(3)


余 洋

(三)、“癌症” 是一種慢性疾病

然而在國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和反思,對腫瘤的防治,特別是對腫瘤的治療已經出現了轉折,這個轉折很值得我們重視。2006年6月在美國亞特蘭大召開的全美腫瘤大會上公佈了一個事實:2005年美國人因癌症死亡的人數第一次比2004年少了2000多個。請大家注意,美國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起統計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人數,每年都是上升,但是到2005年發生了轉折——儘管發病人數還在上升,但死亡人數下降了。這說明很多人生癌,但活下來了。2006年、2007年這個數字進一步減少,2008年的資料還沒有公開。我相信也減少了,就像股票市場通常所說的“觸底反彈”——有更多的人生癌,但是很多人活下來了,死的人更少了,這就促使人們開始重新認識癌症。



而我國在應對癌症上,各種治療手段並不輸於美國,但是輸在兩個地方:一是中國人對健康還不夠重視。有了小病先忍著,早期癌症的發現率不高,跟美國比有差距。最重要的是我們輸在對待癌症的觀念上。在中國誰都知道,生癌是非常可怕的。我們的社會存在著讓人高度恐懼的恐癌文化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我舉個例子,去年美國大選時和奧巴馬、希拉蕊共同競爭的民主黨參議員叫愛德華茲。他的資格很老,年紀比奧巴馬大,是腸癌患者。他的夫人伊莉莎白是乳腺癌肝轉移患者,還處在治療過程中。美國競選總統時,選舉人是要和選民見面的,要舉行大會進行演講的。愛德華茲就牽著伊莉莎白上臺跟大家公開宣稱:“我們倆都是癌症患者,我們願為美利堅合眾國服務”,下面掌聲一片,這說明什麼?說明生癌就跟冠心病一樣,你還是可以競選最高公職;同時選民也認可你,你還可以為我們服務。這說明美國人不恐癌,而這在中國不可能。當然這個觀念的轉變需要時間。



所以,我們今天首先需要觀念變革。癌症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共識,它只是一類和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有所類似的慢性病。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些檔當中,把癌症定義為伴隨著衰老所出現的和衰老同步的一種退行性病變,和骨質疏鬆和動脈硬化、甚至和腦萎縮是有所接近但性質不完全一樣的慢性病。


我們站在智能氣功科學的角度對癌症的認知是:“癌症”,是由於各種內外環境改變、刺激,造成人的情欲及意識活動長時間的失去平衡;導致體內氣質逐漸惡化,氣機運行阻滯,生命能量快速的流逝;使體內新陳代謝活動高度的紊亂;防禦系統功能顯著的減弱;各種不正常的細胞及其新陳代謝產物的異常堆積,慢慢所形成的一種惡性循環的、嚴重性的、全身性的疾病。


既然癌症是一種“慢慢所形成的惡性循環的、嚴重性的、全身性的疾病”
,那麼在治療觀念上就會發生重大變革。以前治癌主要是“尋找和破壞”,我們發明很多設備儀器用於第一時間找到癌。所謂“早發現早治療”,指標一高馬上查,查出來了就“三斧頭”——手術、化療、放療。這不能說沒效,但五年生存率在中國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5%左右,相當於歐美80年代的水準。現在人們更強調靶向與控制,靶向就是有針對性地抑制,目標是控制它。當然能治癒最好,不能治癒就控制其發展,讓其慢慢發展或者停滯。所以,現在強調綜合調整模式,包括生活方式要調整,觀念要改變,飲食結構要改變,心態要調整,加強體能鍛煉,回歸自然等等因素。新的三大手段很受重視,一是適度治療,“三斧頭”不是沒有意義,但要適度。該用就用,不該用就不用。二是各種靶向治療,包括各種微創治療,減少創傷,把人放在第一位。三是各種非消費型療法,即自然療法。比如改變一下觀念,調整一下飲食等,都是非消費性的。



由於癌症是慢性病,多發於中老年人,所以我們強調的是穩定,是活著。先要把生活品質提高,不一定強調短期指標怎麼樣,但更求長期穩定。就像冠心病一樣,能完全治癒嗎?不見得,但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的醫學目標是不求短期有效,更求長期穩定。特別強調生存品質,對中老年人來說,很多情況下活著就是成功,“活著就是硬道理”。所以,我們要改變思路,尋求第三條道路,讓人活著,與癌共存。



人類,面對癌症的死亡魔掌,如何能擺脫它,進而戰勝它呢?在我修練智能氣功科學20多年的氣功生涯中,看到了眾多的慢性疾病,看到了眾多的癌症患者,在走投無路之時,通過學練智能氣功,成為了戰勝癌症的英雄,成為智能氣功的明星,鐵一般的事實,有力地證實了智能氣功是戰勝癌魔的法寶!


2012年12月16日 寫於 湖南 株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