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2-12-2009 怎樣正確劃分“內向性運用意識”與“外向性運用意識”? (115-68)

怎樣正確劃分“內向性運用意識”與“外向性運用意識”? (115-68)

怎樣正確劃分“內向性運用意識”與“外向性運用意識”?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671】怎樣正確劃分“內向性運用意識”與“外向性運用意識”?

    一般來說,內向性運用意識與外向性運用意識是這樣劃分。如果要再詳細地追一追,內向和外向還有常態智能和超常智能的不同。
 
  (1)常態智能

      A)、一般來說,常態智能的外向,是指我們的意識指向外面的事物,還有就是思維時候的擴展。我們一想外面的事情,再加上思維擴展,這就屬於外向當中的外向,這是最外向的。

      B)、如果我們考慮一個問題專一了,那就是外向當中的內向。因為你考慮事情專一了,那已經開始有內向性了。

      C)、我們一般人練功,把精神活動和我們的生命活動結合起來的時候,這算內向。這個內向也只是和一般的生命活動相結合的,還不是和《意元體》相結合,因此屬子內向當中的外向。

      D)、如果我們的意念真正能集中來考察我們《意元體》的活動——精神活動,這才是內向當中的內向,才是真正的內向。

  (2) 超常智能

普通人通過內向性運用意識的鍛煉能提高我們整體的生命的能力,而且還能開發出超常智能來(超常智能有練氣功開發出來的,也有先天的特異功能)。


      A)、一般地說,要應用超常智能,也需要一個精神活動來指使。如果超常智能(如搬運)把意念發出去作用於外界事物,這也是個外向。
 
    需要說明一點,超常智能它的外向和常態智能的外向已經不完全一樣了。因為超常智能的外向,首先需要把我們的精神調節到非超常的“頻率”、“頻道”上(很多超常智能一下出不來,只有集中精神,集中精神到出超常智能的層次,固定在那兒)。這個調整過程本身,也是由常態智能過渡到超常智能的內向性運用意識的過程。

      B)、意識調整到超常智能上。這個狀態在意識裏占統治地位了,然後接收外面的東西,發指令到外面去。接收外面的事物,或者用意念作用到外界去,這也是超常智能的外向。並不是說特異功能都是內向的。

    一般的特異功能,只是能夠接收到整體信息,能夠發放整體信息,參照系裏面還沒發生變化,已經受到了我們常態智能外向性這個習慣的影響。所以超常智能的人,要是不懂得氣功的道理,他也不一定能長壽,身體也不一定能好。什麼道理?因為他們沒有把氣往裏面收,沒往裏去注意,沒把超常智能用到裏面去。
 
    總去給人透視,外向性運用意識,而且是整體性的活動的運用,消耗就多!現在好多同學說:“龐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學透視呀,學會了我們好去給別人看病去。看病費氣多,當然我不是說不讓同學們練,關鍵是有了超常智能得學會內向性去運用它。

    超常智能對外的時候也是外向,也要跑氣的。例如,好多有特異功能的孩子,他們要去透視,完了後都累得很。不習慣的時候,一次透視完了,三天都沒力氣,小學生三天上課上不了。

      C)、我們用超常智能接觸外界事物了,就要用超常智能方法來考慮這個事物。一般的超常智能考慮問題的時候,同樣還是用的普通的常態參照系(建立在外向基礎之上的、局部性的參照系)。超常智能本來是整體的信息,這個整體需要經過局部反映過來多所以一般有超常智能的人,他們考慮問題屬於外向當中的內向(超常智能本身是內向的,用的參照系是外向的:常態智能的),只有參照系改變之後才沒有內外的分別。

      本來超常智能一想是一個整體的,但那一想還有裏邊外邊的分別,這個判別能力,不是超常智能的而是常態智能的參照系。所以,只有一般超常智能的人還是借助這個參照系的,不是內向當中的內向,而是外向當中的內向。

      D)、用超常智能,往裏面去考察自已,考察整個生命活動,這個時候是內向,但內向還不完全徹底,如果沒有進入《意元體》,也還是內向當中的外向,但要比普通人內向當中的外向更深入、更具體、更細緻。

    E)、傳統氣功把有了超常智能叫“神通”。他們有了神通先搞內視,內視自己,這就是內向性運用意識。把超常智能內向性運用了,因而把生命活動加強了。

      一旦能夠把意識活動集中到《意元體》裏面去了,有超常智能的人它就能夠直接感覺到主體的“我”和被動的“我”合到一起了,比普通人要進步的快。

【672】怎樣正確理解“定慧勻等”的弁証關係?

      普通人一想,只能想進去達到“明心”,一想主、客體的“我”合住了,可裏面具體什麼樣子,還不是十分清楚。有超常功能——特異的透視功能的人,往裏邊一看合進去了,就能感覺到裏邊那個樣子。有的人可以感覺到了可還定不住,有 “慧”得有“定”,只是發功能那一會兒神穩,一放他又不穩了,讓他連續發下去也受不了,就只那一會兒還可以,這就是有“慧”而缺乏“定”。他們這個“慧”,是先天帶來的“慧”,“慧”把氣消耗了,再練“定”定不住了。我們練氣功要從“定”上練起來,練精神集中,沒“定”到一定程度,就不能開發出“慧”。“定”和“慧”很均勻了這是最好的。

      偏於“定”不好,偏於“慧”也不好。我現在提倡同學們從“定”上走,從“定”上開發“慧”,達到“定慧勻等”。要同學們練定勢就是要練“定力”。有了“定力”才能生髮出智能來。普通人沒有先天帶來的“慧”,如果再不從 “定”上去開發,“慧”從哪來呀?所以我們必須通過練功,一點一點的磨,給大家講理論講道理,都是真正要打破我們常態智能參照系,要我們到高層次上去。

【673】為什麼說,我們講的“理”是屬於“道”的範疇,是根本的內容?

      現在好多同志們說,“龐老師老講這些課幹什麼?也不講些具體方法。”講具體方法只是“法”,我們講的“理”是屬於“道”的範疇,是根本的內容。你只有把這個問題溶化到腦子裏面去了,才能真正慢慢從理上來打破參照系,打破常態智能參照系。你若一點一點兒的從方法上去搞,那是局部的屬於方法的問題,屬於“術”的範疇,而不屬於“道”的內容。給大家從理論上講,使你的參照系發生變化。參照系一旦發生變化了,如果你的“慧”即智能也形成了,在過去就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到高層次上去了。

【674】為什麼說,把超常智能練出來,把常態智能參照系打破了,再要同常態智能結合起來那才行?

      只有練功把超常智能練出來,把常態智能參照系打破了,再同常態智能結合起來那才行。光打破參照系,超常智能出來了那還不夠,因為超常智能出來後,看什麼都不是什麼了,人也不是人,物也不是物,誰也不是誰。過去有些練功的人一到大徹大悟後,“如喪考妣、終日默默”像傻子一樣。那就是常態智能參照系打破了,到超常層次裏面去了,這還不夠,還應再返回常態裏面來,常態和超常一體了才行,那才是真正的“和光混俗”,“一切融通”、“一切無礙”。這時看人才又是人,物又是物,有區別了。但這時的區別在心裏面沒什麼感覺,你張三說話,李四說話,但是他不動心了,心裏面平平等等的那是“妙景”了!嚷兩句,吵兩句也行,可裏面總是那麼平平靜靜的一平如水,完全一樣了。這是達到內外如一、正對事物明瞭了,而且明瞭後連到一體了。

      但只是你這兒有個“像”他那有個“映”,屬於真正的客觀唯物論的反映論,你有什麼反映一下,反映與它本身沒有關係,比如鏡子本身並沒人,你這有個人,顯出個人來,只是顯現出來的。張三來了,顯出張三;李四來了,顯出李四;張三、李四一塊來了,便一塊顯出來,都走了還是空的,對它自身無所謂。當然那個境界是超常和常態合為一體了,對周圍那是真正的自由了。

【675】從意識活動與生命活動相關的層次,怎樣來對意識活動進行分類?

      這個相關層次所說的意識是指廣義的意識活動,只要是《意元體》裏面活動的內容都算,不是一般所說的感覺意識。它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1)、生物層面的意識
 
      生物活動範圍很廣泛,其中包括低級生物(相當於單細胞的情況),所以我們講生物層面意識、是屬於細胞特性的層次。一個細胞有其運動變化內容,要進行它本身的新陳代謝。人體是由多少萬億細胞來組成,而細胞本身的各個方面的信息(混元氣的內容),也可以反映到《意元體》中來。“《初始意元體》”剛剛形成的時候,已有了反映性,所以人體細胞裏的信息(混元氣)一下全進去了。我們知道《意元體》本身也是人體混元氣的一部分內容,因此當人體的混元氣往裏面一反映進去,使《意元體》不是普通的混元氣了,裏面就是“雙料”了——既有自身《意元體》腦細胞的混元氣,而且生命活動的也進來了。這樣它就直接和生命活動聯繫到一起,生命活動本身的主動性直接就反映到《意元體》裏面來了,所以這個《意元體》和生命活動,生物層次就不知不覺地結合起來了。這個層次的生命活動就給《意元體》一個能量、一個生命力。人內在的不知不覺 “自我”形成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就是生物層面反映到《意元體》裏面去的那些生命性。
 
    現在一般的不練功的人感覺不到細胞對腦子有影響。哲學界也都沒注意到生命活動對意識起影響。細胞裏面如果混元氣不充足了(生命力不充足了),會直接影響到《意元體》裏面的生命力。因為《意元體》是往外反映的,有反映性,它又直接自身反映自身。生命活動是什麼樣子《意元體》就反映什麼樣子。如果生命活動的混元氣都很充足,生命力很強,《意元體》反映的就強。如果生命活動的每個細胞,細胞的生命力都弱了,混元氣不充足,這個能量往《意元體》的反映就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到了身體十分虛弱的時候,意志也比較脆弱的道理。所以我們腦子裏面那個 “自我”的生命力, “自我”的能量強不強和整個的生命力是直接相關的。我們智能功要大家把身體練得強壯一點道理就在這裏。身體非常強壯了,反映到《意元體》裏面來,《意元體》的生命力就強了,《意元體》的毅力就強了,反過來影響生命活動。最近“馬家軍”去參加世界馬拉松比賽包攬前四名。他們訓練時每天跑一個馬拉松,沒有毅力行嗎?那個毅力沒有健康的身體行嗎?意志的力量和我們生命力是直接相關的。所以生物層面對意識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不知道意識裏有這個作用,主要是因為我們意識裏邊考察問題的能量不夠,考察生命活動的那個尺規還不夠,集中還沒集中到那麼深,我們的意識還集中不到非常細小。同學們看針尖,想那個針尖,把意念集中到針尖那麼小點都不好做到。如果比針尖再小上十倍一百倍就更集中不進去了,更談不上集中到一個細胞裏去了。意識都集中不到細胞裏面去,怎麼還能夠感覺到它呢?只要把我們的意識能集中得非常非常細微的境地,一集中能非常小,才能感覺它。我們現在集中的能力還不夠,如果我們能夠隨意地集中到多小就多小,那就可以了。一旦我們的意識(當然這是我想的還不是實踐得來的)能集中到一個電子那麼大點去了, 一集中能看到、感到電子了,那我們的能量就沒法形容了,那個能量會到多大就不敢說了。要敢於這麼想,將來拿電子顯微鏡先看看質子、中子,看看什麼樣子,然後再集中去,腦子集中那麼想、想、想。顯微鏡裏看到的是放大的,先知道放大的是什麼樣子,然後再往小裏想,這樣可能易想一點。

(2)、生命層面的意識
 
      生物層次指的是細胞層次;生命層次指的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活動。各個組織器官一動,也會反映到腦子裏面去,反映到《意元體》裏面去,而且這樣的活動有宏觀的活動,如運動系統的肌肉組織,骨骼組織的活動。意識當中能夠經常重複地反映它,一個活動伸胳膊伸腿,經常伸蜷、伸蜷……腦子裏便打上烙印了,就聯繫上了伸蜷這一運動。再有組織器官活動的時候, 自身裏面有特殊的不是細胞層次上的變化——可以產生各種激素。這些物貭同樣也是混元氣,並且這樣的物質和宏觀運動有一定的連帶關係。我們肌肉一收縮的時候三磷酸腺苷就起反應,這些反應過程和運動活動是整體的,也會在腦子裏面打上信息的烙印。這樣的烙印在意識裏面能被提取了,因為經常反復重複,意識一想就能提取了,這就是條件反射。比如:一般來說,短跑成績好的運動員,平靜時心跳都在50跳左右/分鐘。有運動鍛煉的素質了,比賽時只要往起跑線上一呆,裁判員一聲“預備!”他心跳馬上就快起來了。這說明他的意識裏能提取出來了,運動的一系列一整套信息自覺不自覺的提取出來,能夠在生命層面提取出來,因為他經過了反復重複的緣故。一般的運動、感覺的意識都屬於這個層次裏面的。

(3)、與情緒活動相關的意識
 
      情緒活動是建立在生物,生命層面基礎上的,是個複雜的過程。現代心理學認為:情緒是個複雜問題,關係到肌肉運動系統、有關的內分泌系統、植物神經、腦皮層等。從氣功來說,情緒就是人體裏面的混元氣的開合出入聚散化運動的進展是否順利、是否合度而引起能人體內在的一種感受。人體混元氣進行不同的運動內容,它裏面就有不同的感受,這種感受從《意元體》裏反映出來就是情緒。將來我們講情緒,講 “道德”還要講這個問題,尤其講 “道德”要全面來講,因為 “道德”是建立在情緒基礎之上的跟情緒直接相合的,當然 “道德”比情緒又高了一個層次。

(4)、和思維層面相關的意識
 
      一般所說的意識活動就指這個,思維、聯想,推理等,是這一層的。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根本的意識。

【676】從意識活動的主體、客體性質,怎樣來對意識活動進行分類?

      第四個分類方法是從主體和客體性質分。這是我們加的詞,學術上沒有這個詞。我們智能氣功科學是一門新的學問,特別在意識領域的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這樣在講述它的時候,必然要編創新的辭彙。有的同學會問:這合理嗎?其實只要取個名就沒有不合理這麼一說,規定一下這個名是什麼,給出個規範的定義。我這個詞就代表這個的,別人沒法說這個詞用的不合理了。一個概念關鍵是以它的內涵和外延來確定它是個什麼東西。古人如果這麼規定:好人就叫做‘壞蛋”,缺德的人叫“好人”,壞蛋就是“行為端正”。這樣現在我們叫你“壞蛋”。就高興,說你是“好人”就不高興。因為一個辭彙就是的定俗成大家共同認可了,就象訂了一個契的,定了契約都要遵守。所以就沒有龐老師取這個詞合不合適這麼一說, 主要看這個內容怎麼給它規定。

【677】怎樣正確理解“主體意識”(或叫 “自我”意識)?  

  (1) “自我”意識指維護 “自我”生命正常進行的功能在《意元體》內的集中表現。

      主體性意識指生命活動反映到《意元體》裏面來,意識裏有了主體性。《意元體》裏面的活動內容就是整體生命內容,並且還要直接維護這個生命內容,這部分內容叫主體意識,也叫 “自我”意識。我們平時說的“我”、“ “自我”’就是這個東西。

  (2)但保護意識本身不屬於主體意識。

      保護、恐懼等,各種情緒都是建立在這個 “自我”層次裏面的,都是以之為依據的。比如有人打你,你要躲一下。決定“躲”是主體意識,躲開本身不是主體意識,是客體意識——對外了!主體意識就是維護自身生命活動本身的這一部分生命活動在意識裏面的反映,反映出來意識裏面有維護自身的功能。別人一打你,你一跑,這一跑本身是主體意識做的決定,但你一跑又變成客體意識了,跑是意識發出來的指令。
   
  (3)主體意識可以是顯在的意識活動。

      有時腦子裏面盤算自己的時候,也屬於主體意識活動。但是當真正盤算之後那個主體意識已經是主體的客體了,那就不完全是主體了。

      自己裏面安安靜靜來盤算裏面的生命活動,和周身相連,有時這種主體意識裏面體察生命活動的時候也可以算作主體意識活動,但如果你完全用概念就已經不完全是主體了。

  (4)主體意識活動也可以是潛在的,潛在的主體意識一般是感覺不到的。

      我們練功時進行 “自我”體察, “自我”是個主體。另外,我們腦子裏面自己在憂傷的時候那種不可名狀的狀態,心裏面也會有感受,那種感受也屬於 “自我”主體意識的。我們沒事時琢磨自己前景,考慮時不是像平時的一樁樁具體問題,而是帶 着一絲憂傷,內心沒有 着落、無所適從的狀態,感覺到那種狀態,那種境界,是 “自我”意識、主體意識。如果你能把那種意識成為自覺的那就好了。練氣功要把那個主體的“我”明起來。

  (5)主體意識是隨 着人的生命活動在不斷的變化的。

      我們講“《 “自我”意元體》”本身就應該屬於主體的意識活動。但小孩子的時候不自覺。雖處處都是 “自我”,他卻不能掌握,等我們能掌握了已經偏了,到了“《偏執意元體》” “自我”不是整體的了。“《 “自我”意元體》”它是來維護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生命活動的,睡 着了也在起作用,昏迷的時候也起作用。德國一個病人處於一個全麻狀態,醫生做手術時說:“這人活不了啦,完啦!”這樣一個非常劇烈的刺激,在他意識裏引起很大震動,他醒了後還記得。這就說明白我意識在很多危急的時候起作用。還有深度催眠、有些人的 “自我”意識幾乎都給催眠了。 “自我”意識強的人,就不好給他催眠,即使是對他催眠了,你下個宰他的指令他就不幹了。所以 “自我”意識往往在睡眠狀態、昏遠狀態都還起作用,只是有的人被名利的力量壓的太大了反應不過來了,但還有 “自我”意識。

  (6)我們練氣功就是要把 “自我”強化起來。

      我們現在的人們不知道什麼是 “自我”。有的人說我不當奴隸,我不能隨便盲從!其實越說不盲從的人越是非常盲從,而且盲從的還非常固執。有的人講,“老龐你給我講講道理,我不能盲從你。我說你不盲從我,你盲從牛頓,你盲從愛因斯坦。是你盲從他們,你那個道理就是牛頓的學說。老師小時候教你,你腦子扣上烙印了,你就知道那是科學。這也是固執。你不盲從這個就盲從那個,你說不盲從,實際這一點你就太固執了。牛頓沒講引力之前你不知道有個引力嘛!牛頓講了以後,人們才知道的。至於光的折射原理,若不給你講光學道理,你也不知道筷子往水裏一插而看起來變彎了的道理。你學物理的時刻問過筷子為什麼彎了嗎?折射為什麼就彎了?老師說,空氣和水的密度不一樣。為什麼密度不一樣就彎了?因為密度不同折射率就不同。為什麼折射率就不一樣?你並沒問,這些你也並沒搞清楚。我給你講個道理,你沒搞清楚就非讓我給你說清楚了這不公平。愛抬扛的人就是執 着一點,實際都不是主體意識,都是參照系裏邊打的烙印太深了。
   
  (7)生命活動在意識裏反映過來就是主體,外面跟生命活動不相關的東西都不是主體。

      只有氣功意識到了主體裏面你才真有 “自我”。你沒這個意識就沒 “自我”,就一直當奴隸,只是還不知道!我們搞氣功的人就別當奴隸,先搞自覺、先搞到 “自我”。馬克思說:“宗教就是沒有獲得 “自我”或者是又失掉 “自我”的人們的精神慰籍。”這些人根本就沒得到 “自我”,有的把 “自我”得到之後又丟了,這樣的人想精神得到安慰,安排個天堂搞宗教去。真正獲得了 “自我”的人找天堂找了半天,後來才發現是自己意識的幻影,是意識裏面出來的東西,他就不會要那虛幻的天堂而要現實的人間了。馬克思這句話講的非常精闢。

      我們講 “自我”意識就是讓我們獲得 “自我”,懂得 “自我”、要建立 “自我”。建立不起 “自我”,人就做不到自由自覺,不是被這個牽住就是被那個牽住。西方反對唯物主義,現在卻成了拜物主義,比唯物主義還厲害。我們就從這個 “自我”、主體意識,結合我們以前講的“《 “自我”意元體》”這麼來認識它。我們將來講 “道德”的時候還要繼續講這個 “自我”的問題,反過來再看這個主體意識就會瞭解更清楚。
 
【678】怎樣正確理解“客體意識”?

      和主體意識相對立的就是客體意識。只要不屈於主體意識的一切意識活動都是客體意識。也就是說只要和 “自我”沒關係的都是客體意識。

      其實我們平時根本就沒考慮到 “自我”意識,考慮的都是客體意識。我們現在的人都在向外追逐,追物質追榮譽…… 別人說“你好”心裏就美呀,美得就不知怎麼辦了,臉也園了喜笑顏開的。要說“你可真差勁”,就不高興了。以後‧我們講 “道德”講價值觀還要講這些問題。

      行動是受意識支配的,現在我們有的人個子矮,就穿高跟鞋,他就不想我長高點,把 “自我”弄一弄,沒有想到把自己充實起來,而是向外面找美去,想從外面來滿足自身,不是從自己充實自己。這都是虛假的東西,這些同榮譽感、價值觀有關係。

      我們搞智能功應該是把客體的意識、把客觀世界都要和我們主體聯繫起來,以此來建立 “自我”。我們這個 “自我”不是封閉的 “自我”,真正搞氣功的人要把那個 “自我”搞成大的我。有了大我,和客觀也就聯繫到一起了。我們練了氣功以後有了 “自我”不是不要客觀了,而是要更好地和客觀溶為一體,客體意識為主體世界來解決這個問題。從意識活動的主客性質來分就講這麼多內容。  

【679】意識活動是怎樣形成?

      一般人都知道意識活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就是感性的意識活動,理性認識指意識活動到理論的高度了。

      智能氣功學則進一步講,意識活動的形成是通過感覺接受外界事物的多種信息之後,傳入到《意元體》”,引起了意元件的變化,這些變化形成了一定的特殊活動,這就是意識。大家可能要問是怎麼形成的?意識的形成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意識的形成,需要追溯一下它的發源。意識的發源要從種族意識的形成和個體意識的形成兩方面講起。

【680】人類意識的最早期種族發生史是怎樣的?

      種族形成史已經歷許多萬年了,但考察意識還不同於別的考古,別的考古例如遠古人,找個化石化驗一下就知道有多少萬年了,而意識是空的。所以我們只能根據各方面的文獻、資料以及考古學取得的成就等來進行一般的分析和理論的推測。這樣推測現在科學界倒不會太反對,但有宗教信仰的人則不信。佛家講的是“六道輪回”:地獄、餓鬼、畜類、阿修羅、人和天這六層來回輪轉。我們智能功則講進化。

      當高級動物類人猿的腦細胞的混元氣,因為群體生活環境而達到《意元體》層次的時候(前面已講了《意元體》的特性),就成為人了。當然這時的人還比較簡單,勞動工具也非常簡單,對大自然界也談不上認識。那時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剛剛生下來的小孩子,發育到兩三歲這一段時間(指智力和意識活動相當於小孩子)。那時還是群居,共同勞動,語言非常簡單,思維也非常簡單。《意元體》裏面根據那種環境打上的烙印就是兩個特徵:一個是要維持生命活動, “自我”意識是要生;一個要為公(雖然他們並不懂得)。生是生命活動,公是大家。因為大夥在一起,一塊勞動,一塊吃、喝、穿:一樣維持生命活動,意識裏面是為生的,大家在一起是不自覺地為公,就跟小孩一樣喜歡群體生活。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一個愛在家裏面呆 着。都喜歡一塊玩。

      古人在那個時候,不僅一般生活是為公的,婚姻也是為公的。在最古老的時候叫群婚、雜婚。麥哲倫和哥倫布環球旅行到南美洲時,看到那裏的原始人裏有類似的情況──群婚、雜婚,以後慢慢就有了對偶婚。早時候的雜婚親屬之間沒有區別,到了群婚就有了區別,顯然群婚比雜婚是前進了一步。在這個時候,人的意識已經開始(《意元體》)能夠自覺了,這個自覺就是從生和公這個最簡單的基礎上自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就是一個自覺自由自主的人,很自由,無拘無束沒有任何影響,但都是個自覺的。這個自覺是要維護整個群體的利益(後面《 “道德”論》還要講這個問題)。

      而動物就不行。動物為了“家庭”能夠破壞集體,具有排它性。人類在遠 佔的時候家庭的建立不排斥大的集體的建立,這就有個“生”和“公”在裏面。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從人類來講原始人的 “自我”,最初級最早期的那個 “自我”是自由的,也是自覺的。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有了原始的簡單的 “道德”,要遵守紀律,當然誰也不用管他,他自己會遵守去。

      以後隨 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的辭彙日益豐富,意識也就發展了,生產工具得以改進,於是生產效率提高了,物質內容也豐富起來了。慢慢慢慢人類對美的愛也增多了,從對大自然界的欣賞美到人工的製作美一藝術也產生了,這樣一來意識便越來越寬闊了。所以意識裏面的 “自我”意識(主體性)就一點一點的少了,客觀性的內容就多了,客體意識多了。其實上面講的情況不是退化,而是人類的進化。原始人用的工具都是大石頭塊,小塊就不會拿,也不會製造,基本上處於自然的奴役之下,大自然給你什麼就是什麼。古人這種依天生活的情況完全是自然化的,人還未開化,還處於蒙昧階段。

(續6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