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口传心授的道理(151)—《初始意元体》和动物《脑元体》不同
简体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道理(151)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人的《初始意元体》和动物的《脑元体》有什么不同
动物脑子里有个脑元体,它把周围客观世界的信息以及它自身的生命信息都反映进去,它自身和外界是统一的。比如说老虎,都说老虎吃人,其实老虎不饿的时候也不吃人,只有饿了才去寻找能吃的对象,不饿就不找了。它和自然界是一样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两者(主体和客体)分不开。这是自我的第一个特征。自我的第二个特征,是对外面事物的好坏也分不开。这时他还会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但他的一切活动的动机只是出于一种“利生”(不是利己)的目的。生命需要什么,他就采取一切活动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在这一点上和动物是相同的。
初生的婴儿不需要像原始人那样经历从无到有的变化,因为他脑子里已经有了可以发展成人的遗传信息。而且周围的环境有很多人,他的初始《意元体》就可以打进去很多人的信息了。即便还是在胎儿期间,初始《意元体》和动物的脑元体也不一样了。像七个月的早产胎儿,虽然他还没有发育成熟,但他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已经能接收人的信息了。所以婴儿很早的时候就能认识人了。以前认为婴儿得四五个月才能认识人,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婴儿生下来三天就可以了。也可能是现代的人比过去的发育得早了。以前搞心理学研究的对周围环境对婴儿的影响注意不够,现在对这方面研究得更多了。婴儿的《意元体》本来是空的,你给它加信息,加得多了,参照系的烙印就打得多。以前没有这么早就给婴幼儿加各种信息的,尤其在农村,孩子饿了喂喂奶,喂过奶把孩子一捆一绑,就不大理他了。几个月过去,他对周围环境接触得少,信息进去得就少,当然发育就慢一点。现在就不同了,很多妈妈在怀孕时就开始进行胎教了,胎儿接收的信息,就比以前早而且多。所以在婴儿期间他就可以对周围事物有初步的分辨能力了。比如,妈妈经常来给他喂奶,信息反复重复,一两个月或更短时间的婴儿看见妈妈来了就可以显示出高兴来(谁喂多了,婴儿看到他也会笑),而把奶瓶拿走他就不高兴。这个高兴和不高兴的表情,实际这已经开始有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基础了。
这怎么能叫道德呢?婴幼儿在最早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会表现出高兴与不高兴。你来了,感到高兴,就对你笑;他来了,感到不高兴,就对他不笑。这不就是最早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吗?当然,这个道德和我们现在所说的
“社会道德”不是一回事,它属于
“自然道德”。这就是自我《意元体》的体现。初始《意元体》本是个空的白净状态,随着小孩子的成长,大自然界的不同信息反映进去了。有实的,有虚的,有物体的,有空间的,还有时间的,而且把自身的也反映到里面来了。这样,打进去的内容就越来越多,外界的信息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信息都反映在里边,而且和自身的生命信息结合在一起。以后再进来的信息都拿它作背景,这个背景是以后处理事物的根据和模式。这一部分就叫做自我《意元体》。这个《意元体》和原来空的状况不一样了,它有了反映进来的各种信息包括自身的生命信息,并以之作背景了。
2012-10-02 摘写整理于 江苏 靖江
繁體字
龐老師口傳心授的道理(151)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人的《初始意元體》和動物的《腦元體》有什麼不同
動物腦子裏有個腦元體,它把周圍客觀世界的信息以及它自身的生命信息都反映進去,它自身和外界是統一的。比如說老虎,都說老虎吃人,其實老虎不餓的時候也不吃人,只有餓了才去尋找能吃的物件,不餓就不找了。它和自然界是一樣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兩者(主體和客體)分不開。這是自我的第一個特徵。自我的第二個特徵,是對外面事物的好壞也分不開。這時他還會維持自己的生命活動,但他的一切活動的動機只是出於一種“利生”(不是利己)的目的。生命需要什麼,他就採取一切活動來利於自身的生命活動。在這一點上和動物是相同的。
初生的嬰兒不需要像原始人那樣經歷從無到有的變化,因為他腦子裏已經有了可以發展成人的遺傳信息。而且周圍的環境有很多人,他的初始《意元體》就可以打進去很多人的信息了。即便還是在胎兒期間,初始《意元體》和動物的腦元體也不一樣了。像七個月的早產胎兒,雖然他還沒有發育成熟,但他已經具備了人的特徵,已經能接收人的信息了。所以嬰兒很早的時候就能認識人了。以前認為嬰兒得四五個月才能認識人,現代的心理學研究認為嬰兒生下來三天就可以了。也可能是現代的人比過去的發育得早了。以前搞心理學研究的對周圍環境對嬰兒的影響注意不夠,現在對這方面研究得更多了。嬰兒的《意元體》本來是空的,你給它加信息,加得多了,參照系的烙印就打得多。以前沒有這麼早就給嬰幼兒加各種信息的,尤其在農村,孩子餓了喂餵奶,喂過奶把孩子一捆一綁,就不大理他了。幾個月過去,他對周圍環境接觸得少,信息進去得就少,當然發育就慢一點。現在就不同了,很多媽媽在懷孕時就開始進行胎教了,胎兒接收的信息,就比以前早而且多。所以在嬰兒期間他就可以對周圍事物有初步的分辨能力了。比如,媽媽經常來給他餵奶,信息反復重複,一兩個月或更短時間的嬰兒看見媽媽來了就可以顯示出高興來(誰喂多了,嬰兒看到他也會笑),而把奶瓶拿走他就不高興。這個高興和不高興的表情,實際這已經開始有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道德基礎了。
這怎麼能叫道德呢?嬰幼兒在最早期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會表現出高興與不高興。你來了,感到高興,就對你笑;他來了,感到不高興,就對他不笑。這不就是最早期的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嗎?當然,這個道德和我們現在所說的
“社會道德”不是一回事,它屬於
“自然道德”。這就是自我《意元體》的體現。初始《意元體》本是個空的白淨狀態,隨著小孩子的成長,大自然界的不同信息反映進去了。有實的,有虛的,有物體的,有空間的,還有時間的,而且把自身的也反映到裏面來了。這樣,打進去的內容就越來越多,外界的信息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信息都反映在裏邊,而且和自身的生命信息結合在一起。以後再進來的信息都拿它作背景,這個背景是以後處理事物的根據和模式。這一部分就叫做自我《意元體》。這個《意元體》和原來空的狀況不一樣了,它有了反映進來的各種信息包括自身的生命信息,並以之作背景了。
2012-10-02 摘寫整理於 江蘇 靖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