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2012-11-12 可以从初级直接练到高级的几个调息方法

可以从初级直接练到高级的几个调息方法

简体字

可以从初级直接练到高级的几个调息方法

余 洋

庞明老师在《呼吸秘要》一文中介绍了几种意气引动的调息方法,可以从初级直接练到高级的层次,现在我把老师讲的这几种方法介绍出来,同道们有兴趣可以参考着练一练,也许对提升功力有一定的帮助。



庞明老师说:智能功虽然不讲究“调息”,但我们练混元窍搞开张升降也可以,方法是活的。书上介绍的这些“调息”法都是上乘功法,和我们练的不矛盾,愿意练的可以练练。


“意气引动调息”法是什么呢?


所谓意气引动“调息”法,就是意念和呼吸的气或气的感觉互相引导的一种“调息”方法。下面介绍的几种法门,基本上都属于过去很重视的大乘功法里面诀窍的内容,而且这些“调息”方法可以从初级直接练到高级。


(一)、“丹田翕张调息”法

(二)、“混元中田调息”法

(三)、“回风混合调息”法


(四)、“添油益精调息”法

(一)、“丹田翕张调息”法是怎样进行的?


“丹田翕张调息”法,“翕”是合的意思,“张”是开的意思,此法就是用丹田一合一开来 “调息”。此处的丹田一般指下丹田。这是一种性命双修的“调息”法。



1、首先从意念当中把鼻子的呼吸和丹田连上。一般注意鼻孔的气的出入属于佛家的内容,注意丹田的位置属于道家的内容。这个是两者混合的功法。但是呼吸时不能注意气怎么进去、出来,也不能注意膈膜的升降,只想一吸气丹田往四面八方开,一呼气往里合。



2、按以前的老师说:鼻子和丹田搭上,好像鼻子长在丹田上。这种方法从形式上看相当于逆呼吸方法,但是不能用膈膜而用丹田带动,从丹田里面用意念带着开合。好像一个气囊,一吸,气到里面,一呼,把气挤出来。不要注意胸腹部,只注意鼻孔这儿一点呼吸。意念鼻子和丹田连着,丹田随呼吸一合一开,使上下结合。


3、注意,丹田里开是前后左右一块开的,用意念走,不是一吸气往前鼓肚皮而是向四周开。一呼气要从四面合。


4、不能注意腹壁运动,注意丹田里面,用意念想那个球一开一合。


5、要似守非守,不能想得太具体,这样才能做到呼吸自然,悠悠扬扬,。绵绵密密。迷迷瞪瞪地一吸开了,一呼合住。掌握此窍门后非常好练。


6、一定不能用膈肌去推,否则就成了逆呼吸。练这个呼吸法可以直接引气呼吸停。翕─张、翕─张……精神凝聚了,里面还在翕张,而鼻子不喘气了。意念合丹田气结合上了,丹田气一张一合,全身气流动了,直接出现息住,呼吸停住了。

(二)、“混元中田调息”法是怎样进行的?


“混元中田调息”法:与上法有些近似,都是用意念来想。前法丹田位置在下,混元中田法在中丹田。在中丹田怎么去混呢?


1、吸气时从膻中下面(体腔中)降到中脘深处,呼气时上来。有的老师讲,是在心口下面到中脘这一段的体腔中,气上来下去。


2、丹田翕张法是注意开合运动,这个“混元中田调息”法是注意升降运动,这两个注意的方法不同。有的书上有“混元中田调息”法,像《性命圭旨》。传统的文始派据说就搞这种呼吸。


3、这个呼吸也是只注意鼻子的气,不管膈膜,非常自然地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丹田翕张调息”法、“混元中田调息”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打开传统的所谓玄关窍。前人说“三寸气在千般用”,应该指的就是这般气在人体中上下上下,有了这个气就把后天气和先天气结合上了。这是用后天气引发先天气。有的门派讲,练这种呼吸可直入静境而打开玄关窍。它自己悠悠扬扬,意念和它合得很好了,里面就出现了一片似乎是虚白而不是真正虚白的景象,即中田玄关窍开了。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打开传统的所谓玄关窍:下玄关窍和中玄关窍。加之鼻子下面有个人中穴,扎人中穴有很强的镇静作用,经常守住这个地方,精神容易安定。古人说这两种呼吸法如何地高妙,实际它的就这么两个:一个是变相意守,意守不是死守,是活守,守丹田的一开一合或一升一降;一个是注意呼吸,精神注意一呼气一吸气,可把你的心猿意马拴住,达到安神的作用。神安了,丹田好守了,神和里面的气一开一合合住了,气就充足了。“有气则成窍,无气则渺茫。”


智能功不讲“调息”,但我们练混元窍搞开张升降也可以,方法是活的。书上介绍的这些
“调息”法都是上乘功法,和我们练的不矛盾,愿意练的可以练练。

(三)、“回风混合调息”法是怎样进行的?


“回风混合调息”法,这个“调息”法似乎和“中田调息”法差不多,有的人就把“中田调息”法叫“回风混合调息”法,其实两者有根本的不同。


1、“回风混合调息”法不是从中脘里面走,而是从正对第11胸椎(脊中穴)椎骨前面的这个空腔走的。这个位置相当于腹主动脉、静脉和乳糜管处,这儿有神经丛,是个很重要的位置。注意别守在脊柱上,那太靠后了。


2、“回风混合调息”法是一吸气,意念到鼻根,再到印堂,从印堂里面想进去。


3、有的传统功法说是一吸气到巅顶百会,这么下去到脊中,停一停,呼气时再回来。本来一般吸气往下走,而练这个功法,是先守山根,安安静静一点杂念都没有了,再一吸气进去先向上升而后降,走到脊中,一呼气返回。


有的说“退藏于密”就是这个功法,这是个古法。


《易经》有一卦叫艮卦,有“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的讲法。艮当止讲,说意念到背上去,慢慢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行其庭,胸前有个中庭穴,气从中庭穴走,就感觉不到人的存在了。我想,这肯定是后人根据《易经》中这句话编的,写《易经》的时候可能不会有这么具体的“调息”法。



4、我经过考察认为,实际不是一吸气往上到巅顶,而是一吸气到了鼻根。守着鼻根使精神集中,气就充足了,内外气好通了。鼻腔上之筛板有好多小窟窿,可以直接动脑子。用意念从这进去到大脑,经第三、四脑室,从中央脊髓管里面下去到脊中,呼气时意念再回来。


5、如果练功意念真能这么走,效果是很好的。但走不好也能死人,尤其往回上翻到第三、四脑室时,一冲冲不通,就把人冲死了。


6、以上三种方法均可以守山根。正规的“丹田翕张调息”法虽说要注意鼻子,但也可以守到山根上来。混元中田也是从鼻子进去,但要注意不从鼻孔进去,从鼻孔走气容易走岔道。应该鼻尖微微有点吸气的意思,但不管空气,而用意念从鼻尖经鼻中膈往里边进,这样,气才容易走正路。



“回风混合调息”法注意鼻柱才能更好地起作用,因为鼻柱下边连着人中,后面连着筛板的位置。从胚胎发生学上是这么连着的,气场连着的。这也是要你集中精神。我们不搞“调息”,你能集中精神就够了。

(四)、“添油益精调息”法是怎样进行的?


“添油益精调息”法,是用来补人身体正气的。一般过了64岁,真元之气(先天元气)就不多了。这时候再练修仙之术、修炼大道就难以修成了。就不能先修炼大道,而需先添油益精,把自己的精气练充足。有的把添油益精这个名词解释成搞双修,其实清修派也有添油益精。



1、此“调息”法很简单,就是把“混合调息”法的路线延长。一吸气通过从头转到脊中,继续往下走到会阴,从会阴里边往前一转,上升到丹田。呼吸中间稍停一停,然后慢慢地自然呼气(不是退回来)。


2、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过去练气功所说的多吸少呼。这里边给你加了个意守,同时给你通一通督脉的路线。


3、本来一般人练周天的运行路线是督脉上升、任脉下降,
这里采用了督脉下降的办法。以前讲这条路是“神仙路”,把他说得很神秘,其实就是让你精神集中。


4、这也是个变相的意守,通过一个经脉的路线而意守丹田。只是这里加上了呼吸,使精神专注之后,而发挥意念的作用,通过意念来聚气达到无中生有。一吸气大自然气一集中,往里边一收,多吸进点,少呼出点。



实际就是利用混元气。走下田是生精的,中田是生气的,上田是养神的。老年人精气不足可以用这个方法,注意下丹田,而使肾精旺盛起来。这是从上田导到下田,以神益气生精,精气充足了再炼精化气。以前讲,精不足,丹田里没有种子,练功练不成,得从肾精上练起来。为什么强调肾精?因为精的全息性比其它细胞强,而且精有全息能量,一旦精气充足了,练功就好练了。


前面四种
“调息”法实际上都是通过一定路线把意念集中起来,用意念调动外界的气。守住身体后,一吸把外面的气吸进去了。实际上也是用大自然的混元气补充自身的气。另外,这几种“调息”法是自身的气比较统一集中,有序化增强,这样自然易于凝聚起来。


2012-11-10 写于 江苏 靖江


繁體字

可以從初級直接練到高級的幾個調息方法




龐明老師在《呼吸秘要》一文中介紹了幾種意氣引動的調息方法,可以從初級直接練到高級的層次,現在我把老師講的這幾種方法介紹出來,同道們有興趣可以參考著練一練,也許對提升功力有一定的幫助。



龐明老師說:智能功雖然不講究“調息”,但我們練混元竅搞開張升降也可以,方法是活的。書上介紹的這些“調息”法都是上乘功法,和我們練的不矛盾,願意練的可以練練。


“意氣引動調息”法是什麼呢?


所謂意氣引動“調息”法,就是意念和呼吸的氣或氣的感覺互相引導的一種“調息”方法。下面介紹的幾種法門,基本上都屬於過去很重視的大乘功法裏面訣竅的內容,而且這些“調息”方法可以從初級直接練到高級。


(一)、“丹田翕張調息”法

(二)、“混元中田調息”法

(三)、“回風混合調息”法


(四)、“添油益精調息”法

(一)、“丹田翕張調息”法是怎樣進行的?


“丹田翕張調息”法,“翕”是合的意思,“張”是開的意思,此法就是用丹田一合一開來 “調息”。此處的丹田一般指下丹田。這是一種性命雙修的“調息”法。



1、首先從意念當中把鼻子的呼吸和丹田連上。一般注意鼻孔的氣的出入屬於佛家的內容,注意丹田的位置屬於道家的內容。這個是兩者混合的功法。但是呼吸時不能注意氣怎麼進去、出來,也不能注意膈膜的升降,只想一吸氣丹田往四面八方開,一呼氣往裏合。



2、按以前的老師說:鼻子和丹田搭上,好像鼻子長在丹田上。這種方法從形式上看相當於逆呼吸方法,但是不能用膈膜而用丹田帶動,從丹田裏面用意念帶著開合。好像一個氣囊,一吸,氣到裏面,一呼,把氣擠出來。不要注意胸腹部,只注意鼻孔這兒一點呼吸。意念鼻子和丹田連著,丹田隨呼吸一合一開,使上下結合。


3、注意,丹田裏開是前後左右一塊開的,用意念走,不是一吸氣往前鼓肚皮而是向四周開。一呼氣要從四面合。


4、不能注意腹壁運動,注意丹田裏面,用意念想那個球一開一合。


5、要似守非守,不能想得太具體,這樣才能做到呼吸自然,悠悠揚揚,。綿綿密密。迷迷瞪瞪地一吸開了,一呼合住。掌握此竅門後非常好練。


6、一定不能用膈肌去推,否則就成了逆呼吸。練這個呼吸法可以直接引氣呼吸停。翕─張、翕─張……精神凝聚了,裏面還在翕張,而鼻子不喘氣了。意念合丹田氣結合上了,丹田氣一張一合,全身氣流動了,直接出現息住,呼吸停住了。

(二)、“混元中田調息”法是怎樣進行的?


“混元中田調息”法:與上法有些近似,都是用意念來想。前法丹田位置在下,混元中田法在中丹田。在中丹田怎麼去混呢?


1、吸氣時從膻中下面(體腔中)降到中脘深處,呼氣時上來。有的老師講,是在心口下面到中脘這一段的體腔中,氣上來下去。


2、丹田翕張法是注意開合運動,這個“混元中田調息”法是注意升降運動,這兩個注意的方法不同。有的書上有“混元中田調息”法,像《性命圭旨》。傳統的文始派據說就搞這種呼吸。


3、這個呼吸也是只注意鼻子的氣,不管膈膜,非常自然地呼吸,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丹田翕張調息”法、“混元中田調息”法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打開傳統的所謂玄關竅。前人說“三寸氣在千般用”,應該指的就是這般氣在人體中上下上下,有了這個氣就把後天氣和先天氣結合上了。這是用後天氣引發先天氣。有的門派講,練這種呼吸可直入靜境而打開玄關竅。它自己悠悠揚揚,意念和它合得很好了,裏面就出現了一片似乎是虛白而不是真正虛白的景象,即中田玄關竅開了。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打開傳統的所謂玄關竅:下玄關竅和中玄關竅。加之鼻子下面有個人中穴,紮人中穴有很強的鎮靜作用,經常守住這個地方,精神容易安定。古人說這兩種呼吸法如何地高妙,實際它的就這麼兩個:一個是變相意守,意守不是死守,是活守,守丹田的一開一合或一升一降;一個是注意呼吸,精神注意一呼氣一吸氣,可把你的心猿意馬拴住,達到安神的作用。神安了,丹田好守了,神和裏面的氣一開一合合住了,氣就充足了。“有氣則成竅,無氣則渺茫。”


智能功不講“調息”,但我們練混元竅搞開張升降也可以,方法是活的。書上介紹的這些
“調息”法都是上乘功法,和我們練的不矛盾,願意練的可以練練。

(三)、“回風混合調息”法是怎樣進行的?


“回風混合調息”法,這個“調息”法似乎和“中田調息”法差不多,有的人就把“中田調息”法叫“回風混合調息”法,其實兩者有根本的不同。


1、“回風混合調息”法不是從中脘裏面走,而是從正對第11胸椎(脊中穴)椎骨前面的這個空腔走的。這個位置相當於腹主動脈、靜脈和乳糜管處,這兒有神經叢,是個很重要的位置。注意別守在脊柱上,那太靠後了。


2、“回風混合調息”法是一吸氣,意念到鼻根,再到印堂,從印堂裏面想進去。


3、有的傳統功法說是一吸氣到巔頂百會,這麼下去到脊中,停一停,呼氣時再回來。本來一般吸氣往下走,而練這個功法,是先守山根,安安靜靜一點雜念都沒有了,再一吸氣進去先向上升而後降,走到脊中,一呼氣返回。


有的說“退藏於密”就是這個功法,這是個古法。


《易經》有一卦叫艮卦,有“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的講法。艮當止講,說意念到背上去,慢慢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了。行其庭,胸前有個中庭穴,氣從中庭穴走,就感覺不到人的存在了。我想,這肯定是後人根據《易經》中這句話編的,寫《易經》的時候可能不會有這麼具體的“調息”法。



4、我經過考察認為,實際不是一吸氣往上到巔頂,而是一吸氣到了鼻根。守著鼻根使精神集中,氣就充足了,內外氣好通了。鼻腔上之篩板有好多小窟窿,可以直接動腦子。用意念從這進去到大腦,經第三、四腦室,從中央脊髓管裏面下去到脊中,呼氣時意念再回來。


5、如果練功意念真能這麼走,效果是很好的。但走不好也能死人,尤其往回上翻到第三、四腦室時,一衝衝不通,就把人沖死了。


6、以上三種方法均可以守山根。正規的“丹田翕張調息”法雖說要注意鼻子,但也可以守到山根上來。混元中田也是從鼻子進去,但要注意不從鼻孔進去,從鼻孔走氣容易走岔道。應該鼻尖微微有點吸氣的意思,但不管空氣,而用意念從鼻尖經鼻中膈往裏邊進,這樣,氣才容易走正路。



“回風混合調息”法注意鼻柱才能更好地起作用,因為鼻柱下邊連著人中,後面連著篩板的位置。從胚胎發生學上是這麼連著的,氣場連著的。這也是要你集中精神。我們不搞“調息”,你能集中精神就夠了。

(四)、“添油益精調息”法是怎樣進行的?


“添油益精調息”法,是用來補人身體正氣的。一般過了64歲,真元之氣(先天元氣)就不多了。這時候再練修仙之術、修煉大道就難以修成了。就不能先修煉大道,而需先添油益精,把自己的精氣練充足。有的把添油益精這個名詞解釋成搞雙修,其實清修派也有添油益精。



1、此“調息”法很簡單,就是把“混合調息”法的路線延長。一吸氣通過從頭轉到脊中,繼續往下走到會陰,從會陰裏邊往前一轉,上升到丹田。呼吸中間稍停一停,然後慢慢地自然呼氣(不是退回來)。


2、這種方法實際上是過去練氣功所說的多吸少呼。這裏邊給你加了個意守,同時給你通一通督脈的路線。


3、本來一般人練周天的運行路線是督脈上升、任脈下降,
這裏採用了督脈下降的辦法。以前講這條路是“神仙路”,把他說得很神秘,其實就是讓你精神集中。


4、這也是個變相的意守,通過一個經脈的路線而意守丹田。只是這裏加上了呼吸,使精神專注之後,而發揮意念的作用,通過意念來聚氣達到無中生有。一吸氣大自然氣一集中,往裏邊一收,多吸進點,少呼出點。



實際就是利用混元氣。走下田是生精的,中田是生氣的,上田是養神的。老年人精氣不足可以用這個方法,注意下丹田,而使腎精旺盛起來。這是從上田導到下田,以神益氣生精,精氣充足了再煉精化氣。以前講,精不足,丹田裏沒有種子,練功練不成,得從腎精上練起來。為什麼強調腎精?因為精的全息性比其他細胞強,而且精有全息能量,一旦精氣充足了,練功就好練了。


前面四種
“調息”法實際上都是通過一定路線把意念集中起來,用意念調動外界的氣。守住身體後,一吸把外面的氣吸進去了。實際上也是用大自然的混元氣補充自身的氣。另外,這幾種“調息”法是自身的氣比較統一集中,有序化增強,這樣自然易於凝聚起來。


2012-11-10 寫於 江蘇 靖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