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2012-10-03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道理(155)—意识活动是怎样形成的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道理(155)—意识活动是怎样形成的

简体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道理(155)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意识活动是怎样形成的
  
意识的形成与《意元体》的变化过程是有着直接关系的,意识就是《意元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意元体》的变化就是《意元体》的内容在逐步增多。所以意识的形成就是《意元体》从初始《意元体》到自我《意元体》,再到偏执《意元体》的这么个变化过程。说得更简明、更确切点,自我《意元体》、偏执《意元体》的形成,就是意识形成的过程。那么到底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是下面要讲的内容。希望大家结合着《意元体》来理解。



我们在这里讲的意识是广义的意识,而一般讲的意识是狭义的意识,是指运用概念的过程。广义的意识包括了感觉、知觉、表像、概念的形成、运用概念以及情绪、情志、性格等等。如果单纯地去看,感觉、知觉这些精神活动,还不能算作意识,因为低等动物也有这些东西,它只能称作思维。但是,人有了高级的意识活动,和低等动物不一样了。意识在最高层,往下一统帅,把感觉、知觉、表像都统帅到意识活动里面来了,就使得感觉、知觉、表像都成了意识活动里根本的基础、内容了。因此,讲意识的形成过程,就需要把感觉、知觉、表像的形成也讲一下。



感觉、知觉、表像、抽象是怎样形成的?

  前面讲了初始《意元体》是一个叫非常均匀的、没有分别的特殊存在。到了自我《意元体》的时候,它就把客观世界的一些信息和自身生命的信息,都反映到里面去了。反映进去的信息非常多,进去后要经过简择。外面的信息进入《意元体》,在里面引起刺激。经常反复刺激,外界事物的信息才能和《意元体》建立起联系。外界信息反复刺激,建立起联系,那就成为感觉。没有反复刺激形成不了感觉。一个事物可以有多种信息,多个信息反复联合刺激脑子,在里面形成一个复合性的信息的反映,就成为知觉。人的感觉和知觉很难区分,因为人只感不知是做不到的,低等动物可以做到,一碰起反映,可以没有知觉。而人接触到的这些信息,基本上没有非常单一的信息,往往都是复合的信息,因此它在《意元体》里一反映就是知觉。但是这个知觉是没有经过主观分析的,只是个生理反映的知觉。《意元体》经常接受外界刺激,里面的烙印打多了,背景上有了明显的烙印。这个烙印就成了认识外界事物的参照系。

  小孩子生下来以后,躺在床上,周围空气的“空”和床的“实着”总在刺激他:经常吃东西碰嘴唇,又有了软和硬的区别,等等。慢慢就有了一个空间和具体实物的区别。这些都是感觉。这之后,看东西,听声音这些最基本的信息打进去,都烙在脑子里面了。最早烙进脑子里去的东西形成了背景,称为参照系。而这个参照系便成为衡量别的事物的模式。比如小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为了解胎毒,有的地方习惯在吃奶之前给喂黄连水。小孩不知道苦,没有一点抵抗。什么道理?他《意元体》里面是空的,没有比较,不知道酸、甜、苦、辣的区别。或问:“成人懂得这个区别,不是可以遗传吗?”因为刚生下来的婴儿的《意元体》是空的,所以没有对比区别。如果老给吃、喝苦味的饭和水,吃、喝上一年,再让他吃甜的,他就不爱吃了。但是如果吃过几次甜的之后,他就不吃苦的了,因为有遗传性。遗传里面苦、辣、酸、甜的感觉都有,他吃了甜的,再吃苦的就有了比较。没吃甜的之前,他没有比较,《意元体》里只有苦的信息,吃苦的也就成了自然的了。先打进《意元体》里的东西,成了参照系,别的东西再进去,就拿它来衡量。但是,如果这个先进去的东西和人们已经形成的模式的差异太大,也不行。因为有遗传性在里面。如果小孩一生下来就让他吃玻璃渣,就会把孩子的肠胃拉破。如果大人有特异功能,脑子里认为吃了没事,那么孩子吃了也没事。因为大人的信息加进去了。如果大人没这个功能,孩子吃进去就不行。不过遗传性里面有的信息,你想要让它变化,也是可以变过来的。变过来了,接收进来就是感觉,这个感觉就成为以后认识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模式。所以,先进入《意元体》的是感觉和知觉所认识的东西,以后慢慢进去的东西就多了。

  《意元体》里面进去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混元气有聚散性,这样进去的东西就可以化成有形的物质而化到脑细胞上去了。于是脑细胞就出现变化,在脑中心产生蛋白质,然后根据功能定位,把它运到不同功能的脑细胞区域,并淀积在脑细胞里。这样,脑细胞的混元气(《意元体》)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混元气又反过来影响脑细胞。混元气发生变化之后,产生物质,使脑细胞发生变化。所以说脑细胞和脑细胞的混元气,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在自我《意元体》形成的时候,自我《意元体》和生命活动是一体的。自我《意元体》一变化,脑细胞的树突也就发生变化。有很多感觉进来,刺激脑细胞发生变化。这么一变化,脑细胞的气就越来越多,固定在脑细胞上的物质也就越多,反过来又影响《意元体》的变化。虽然这些都是常态信息,但众多的常态信息在脑子里聚合多了,也就促进了脑细胞的发育,使每个细胞的树突进一步发育。树突的分支多起来了,混元气的层次就更多了,反映问题也就更全面了。以后进来的单纯信息可以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有了完整的形象,就可以更好地记忆了(记住某个形象,里面就已经有了加工,已经是意识活动比较高级层次了)。一旦形成表像,就可以记忆了。一般地来说,单纯回忆一个感觉是比较困难的,但根据某一个形象的特征,就可以把那个整体回忆起来。回忆已经成了比较明显的意识活动了。这是意识活动形成的第一个层次。

  形象有了,反过来它的气一变化,还是上述这么一个变化过程。脑细胞的气发生了变化,又促进细胞的树突越长越多。脑细胞之间的气互相联系上了,这样一来就和形象的整体相对应了。再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复杂,细胞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树突的分支越来越多,这就促使气的层次越来越多。层次多到一定程度,里面就互相渗透,这样就出现抽象。古人在进化过程中,多少年抽象不出来。现在小孩的抽象的形成不像古人那么难。因为小孩抽象是把成人教给他的语言和具体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小孩脑中既有具体实物的信息。又有语言的信息,加上遗传信息,所以比较容易形成。一开始接受语言的时候,比如你拿一支铅笔和一支粉笔,你一说粉笔他可以给你挑出粉笔,知道这个是粉笔,可粉笔干什么用的,他不知道,粉笔是怎么一回事情他也不知道。在他脑子里这个“粉笔”名词和具体实物是紧密结合到一起的,一说“粉笔”就知道指的是粉笔。他为什么能分出它呢?他就是从形象上分的,粉笔是这个形象,铅笔是那个形象,是从形象思维来判别的。粉笔这个概念只是作为一个代替符号,他不是真正从意思上来进行分辨的。再向前发展,《意元体》越来越复杂,层次越来越多,它里面互相渗透,互相反映,就形成逻辑的概念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又必须有语言在里面起作用。


2012-10-09 摘写整理于 江苏 靖江


繁體字

龐老師口傳心授的練功道理(155)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意識活動是怎樣形成的
  
意識的形成與《意元體》的變化過程是有著直接關係的,意識就是《意元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過程,《意元體》的變化就是《意元體》的內容在逐步增多。所以意識的形成就是《意元體》從初始《意元體》到自我《意元體》,再到偏執《意元體》的這麼個變化過程。說得更簡明、更確切點,自我《意元體》、偏執《意元體》的形成,就是意識形成的過程。那麼到底意識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就是下面要講的內容。希望大家結合著《意元體》來理解。



我們在這裏講的意識是廣義的意識,而一般講的意識是狹義的意識,是指運用概念的過程。廣義的意識包括了感覺、知覺、表像、概念的形成、運用概念以及情緒、情志、性格等等。如果單純地去看,感覺、知覺這些精神活動,還不能算作意識,因為低等動物也有這些東西,它只能稱作思維。但是,人有了高級的意識活動,和低等動物不一樣了。意識在最高層,往下一統帥,把感覺、知覺、表像都統帥到意識活動裏面來了,就使得感覺、知覺、表像都成了意識活動裏根本的基礎、內容了。因此,講意識的形成過程,就需要把感覺、知覺、表像的形成也講一下。



感覺、知覺、表像、抽象是怎樣形成的?

  前面講了初始《意元體》是一個叫非常均勻的、沒有分別的特殊存在。到了自我《意元體》的時候,它就把客觀世界的一些資訊和自身生命的資訊,都反映到裏面去了。反映進去的資訊非常多,進去後要經過簡擇。外面的資訊進入《意元體》,在裏面引起刺激。經常反復刺激,外界事物的資訊才能和《意元體》建立起聯繫。外界資訊反復刺激,建立起聯繫,那就成為感覺。沒有反復刺激形成不了感覺。一個事物可以有多種資訊,多個資訊反復聯合刺激腦子,在裏面形成一個複合性的資訊的反映,就成為知覺。人的感覺和知覺很難區分,因為人只感不知是做不到的,低等動物可以做到,一碰起反映,可以沒有知覺。而人接觸到的這些資訊,基本上沒有非常單一的資訊,往往都是複合的資訊,因此它在《意元體》裏一反映就是知覺。但是這個知覺是沒有經過主觀分析的,只是個生理反映的知覺。《意元體》經常接受外界刺激,裏面的烙印打多了,背景上有了明顯的烙印。這個烙印就成了認識外界事物的參照系。

  小孩子生下來以後,躺在床上,周圍空氣的“空”和床的“實著”總在刺激他:經常吃東西碰嘴唇,又有了軟和硬的區別,等等。慢慢就有了一個空間和具體實物的區別。這些都是感覺。這之後,看東西,聽聲音這些最基本的資訊打進去,都烙在腦子裏面了。最早烙進腦子裏去的東西形成了背景,稱為參照系。而這個參照系便成為衡量別的事物的模式。比如小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為瞭解胎毒,有的地方習慣在吃奶之前給喂黃連水。小孩不知道苦,沒有一點抵抗。什麼道理?他《意元體》裏面是空的,沒有比較,不知道酸、甜、苦、辣的區別。或問:“成人懂得這個區別,不是可以遺傳嗎?”因為剛生下來的嬰兒的《意元體》是空的,所以沒有對比區別。如果老給吃、喝苦味的飯和水,吃、喝上一年,再讓他吃甜的,他就不愛吃了。但是如果吃過幾次甜的之後,他就不吃苦的了,因為有遺傳性。遺傳裏面苦、辣、酸、甜的感覺都有,他吃了甜的,再吃苦的就有了比較。沒吃甜的之前,他沒有比較,《意元體》裏只有苦的資訊,吃苦的也就成了自然的了。先打進《意元體》裏的東西,成了參照系,別的東西再進去,就拿它來衡量。但是,如果這個先進去的東西和人們已經形成的模式的差異太大,也不行。因為有遺傳性在裏面。如果小孩一生下來就讓他吃玻璃渣,就會把孩子的腸胃拉破。如果大人有特異功能,腦子裏認為吃了沒事,那麼孩子吃了也沒事。因為大人的資訊加進去了。如果大人沒這個功能,孩子吃進去就不行。不過遺傳性裏面有的資訊,你想要讓它變化,也是可以變過來的。變過來了,接收進來就是感覺,這個感覺就成為以後認識和處理事物的一個模式。所以,先進入《意元體》的是感覺和知覺所認識的東西,以後慢慢進去的東西就多了。

  《意元體》裏面進去的東西越來越多,而混元氣有聚散性,這樣進去的東西就可以化成有形的物質而化到腦細胞上去了。於是腦細胞就出現變化,在腦中心產生蛋白質,然後根據功能定位,把它運到不同功能的腦細胞區域,並澱積在腦細胞裏。這樣,腦細胞的混元氣(《意元體》)也就隨之發生變化。混元氣又反過來影響腦細胞。混元氣發生變化之後,產生物質,使腦細胞發生變化。所以說腦細胞和腦細胞的混元氣,它們之間是互相影響的。



在自我《意元體》形成的時候,自我《意元體》和生命活動是一體的。自我《意元體》一變化,腦細胞的樹突也就發生變化。有很多感覺進來,刺激腦細胞發生變化。這麼一變化,腦細胞的氣就越來越多,固定在腦細胞上的物質也就越多,反過來又影響《意元體》的變化。雖然這些都是常態資訊,但眾多的常態資訊在腦子裏聚合多了,也就促進了腦細胞的發育,使每個細胞的樹突進一步發育。樹突的分支多起來了,混元氣的層次就更多了,反映問題也就更全面了。以後進來的單純資訊可以聯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形象。有了完整的形象,就可以更好地記憶了(記住某個形象,裏面就已經有了加工,已經是意識活動比較高級層次了)。一旦形成表像,就可以記憶了。一般地來說,單純回憶一個感覺是比較困難的,但根據某一個形象的特徵,就可以把那個整體回憶起來。回憶已經成了比較明顯的意識活動了。這是意識活動形成的第一個層次。

  形象有了,反過來它的氣一變化,還是上述這麼一個變化過程。腦細胞的氣發生了變化,又促進細胞的樹突越長越多。腦細胞之間的氣互相聯繫上了,這樣一來就和形象的整體相對應了。再進一步發展,越來越複雜,細胞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樹突的分支越來越多,這就促使氣的層次越來越多。層次多到一定程度,裏面就互相滲透,這樣就出現抽象。古人在進化過程中,多少年抽象不出來。現在小孩的抽象的形成不像古人那麼難。因為小孩抽象是把成人教給他的語言和具體事物相結合而形成的。在這過程中,小孩腦中既有具體實物的資訊。又有語言的資訊,加上遺傳信息,所以比較容易形成。一開始接受語言的時候,比如你拿一支鉛筆和一支粉筆,你一說粉筆他可以給你挑出粉筆,知道這個是粉筆,可粉筆幹什麼用的,他不知道,粉筆是怎麼一回事情他也不知道。在他腦子裏這個“粉筆”名詞和具體實物是緊密結合到一起的,一說“粉筆”就知道指的是粉筆。他為什麼能分出它呢?他就是從形象上分的,粉筆是這個形象,鉛筆是那個形象,是從形象思維來判別的。粉筆這個概念只是作為一個代替符號,他不是真正從意思上來進行分辨的。再向前發展,《意元體》越來越複雜,層次越來越多,它裏面互相滲透,互相反映,就形成邏輯的概念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又必須有語言在裏面起作用。


2012-10-09 摘寫整理於 江蘇 靖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