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2012-10-05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道理(157)—小孩子为什么学语言学得非常快?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道理(157)—小孩子为什么学语言学得非常快?

简体字

庞老师口传心授的练功道理(157)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小孩子为什么学语言学得非常快?


现在搞心理研究的都不懂得为什么小孩子听不懂话,却能领会讲话人的意思;其实小孩子的《意元体》可以不通过耳朵和眼睛,直接接收人的意识信息。当大人给小孩说一个词时,它里面含有一定的信息,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比如你叫他“乖乖”,经常这样反复地刺激,大人的意识状态跟这个词的信息在他脑子里打下印象,虽然不是很明确的,但他已经把二者联系到一起了,所以大人一叫“乖乖”,他就知道是叫他。这就是小孩子为什么学语言学得非常快的原因。



现在西方对这个问题一直不了解。一般小孩子学说话,总是先说那个最主要的词,或一个词的词根。一开始叫“爸爸”“妈妈”叫不上来,就叫“爸”“妈”。再大一点,要吃东西,就叫“妈妈吃”,告诉妈妈他要吃;他要拿东西,就叫“妈妈拿”。虽然主、谓、宾不完整,但是他把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了。因为他接收大人的意识是整体的,大人跟他说话的时候,每一句话的主题内容是整体的,并带着信息过去,小孩子接收了信息,知道关键是这个。所以他反映的是整体中最关键的东西。如果讲的语言是一大片,他先接中心这一点。慢慢他有了力量之后,再向外延展。所以小孩学语言是从中心向外展开的。他是把语言和信息连接到一起,语言和信息是同步进行的。
  


小孩子开始学说话时,他说的话还不能表达他真正的意思。因为他还不会概括。他开始只会发单音,会说一个词,而这个词概括性不强。小孩子往往先学会说具体事情,后来才学会说抽象的东西。原始人就是这个样子。给小孩红的东西,他会说“红花、红碗……”,但要他单说个红就难了一点,具体的红颜色的东西他好说,抽象的他不好说。要问他红是什么,他就不知道。在苏联靠北部比较早的原始部落里也有这种情况,他们可以说雪人、雪地、雪熊……但他不会说一个雪。因为说“红”和“雪”需要抽象概括。一个具体的名词对着一个具体事物,要在很多的名词中抽出他们的共性来,那就难了一点。学习语言的抽象概括也是如此。当然成年人可以经常教他。所以小孩在这方面不是完全重复古人,但有相似的地方。
  

为什么中国的小孩放到外国人的家庭里,他照样学会外语?


为什么中国的小孩放到外国人的家庭里,他照样学会外语?有人认为语言是遗传,我们认为不是。一个小孩生下来之后,把他放到哪种语言环境中,他就学会使用哪种语言。什么道理呢?因为《意元体》本来是空的,通过那种声音刺激,在《意元体》里就打上了烙印,然后看大人的口型,他再反复支配自己的发音系统。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发音规律的整体性了。
  

为什么说先天性聋哑,这个“哑”不是什么先天的?


就说先天性聋哑,这个哑不是什么先天的,只有先天性耳聋,耳聋听不到声音,《意元体》里面就没有声音高低不同的变化区别。只有能听得清楚,《意元体》把外面声音的信息接收进来了,才能把接收到的信息发出去。现在脑子里没有这么个信息,就发不出这种有不同区别的信息来。所以有的哑巴就会直声“噢噢”“啊啊”叫,甚至有的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只能“哈哈”这个样子。所以先天性聋哑其实是先天性耳聋。



“庞老师,您不是说《意元体》有超常智能可以直接接收信息吗?”是有这个功能,但是没有哪个妈妈给孩子讲:你自己想《意元体》是整体的,脑子能接收信息。一般的家长一看孩子老也不会说话,就不爱教了,就埋怨:“这孩子怎么回事?他老也不叫,真讨厌!”看别人的孩子会说话了,就着急,再教孩子,还不会说,就打孩子。一不高兴信息就不好了。父母就不知道,其实孩子是能把信息接进去的。但得慢慢来,要有意识地耐心地去带着孩子学。在一两岁的时候,只要认真教,小孩子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懂得这个道理了,根本就出不了聋哑人,拿意识通一通就完了,很简单。在《智能气功科学基础——混元整体理论》中最后一章讲优化生命,分别从人的形成、成长等各个不同时期阐述了如何优化人的生命,这里不赘述。
  

2012-10-09 摘写整理于 江苏 靖江


繁體字

龐老師口傳心授的練功道理(157)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小孩子為什麼學語言學得非常快?


現在搞心理研究的都不懂得為什麼小孩子聽不懂話,卻能領會講話人的意思;其實小孩子的《意元體》可以不通過耳朵和眼睛,直接接收人的意識資訊。當大人給小孩說一個詞時,它裏面含有一定的資訊,而且是一個完整的資訊。比如你叫他“乖乖”,經常這樣反復地刺激,大人的意識狀態跟這個詞的資訊在他腦子裏打下印象,雖然不是很明確的,但他已經把二者聯繫到一起了,所以大人一叫“乖乖”,他就知道是叫他。這就是小孩子為什麼學語言學得非常快的原因。



現在西方對這個問題一直不瞭解。一般小孩子學說話,總是先說那個最主要的詞,或一個詞的詞根。一開始叫“爸爸”“媽媽”叫不上來,就叫“爸”“媽”。再大一點,要吃東西,就叫“媽媽吃”,告訴媽媽他要吃;他要拿東西,就叫“媽媽拿”。雖然主、謂、賓不完整,但是他把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概括出來了。因為他接收大人的意識是整體的,大人跟他說話的時候,每一句話的主題內容是整體的,並帶著資訊過去,小孩子接收了資訊,知道關鍵是這個。所以他反映的是整體中最關鍵的東西。如果講的語言是一大片,他先接中心這一點。慢慢他有了力量之後,再向外延展。所以小孩學語言是從中心向外展開的。他是把語言和資訊連接到一起,語言和資訊是同步進行的。
  


小孩子開始學說話時,他說的話還不能表達他真正的意思。因為他還不會概括。他開始只會發單音,會說一個詞,而這個詞概括性不強。小孩子往往先學會說具體事情,後來才學會說抽象的東西。原始人就是這個樣子。給小孩紅的東西,他會說“紅花、紅碗……”,但要他單說個紅就難了一點,具體的紅顏色的東西他好說,抽象的他不好說。要問他紅是什麼,他就不知道。在蘇聯靠北部比較早的原始部落裏也有這種情況,他們可以說雪人、雪地、雪熊……但他不會說一個雪。因為說“紅”和“雪”需要抽象概括。一個具體的名詞對著一個具體事物,要在很多的名詞中抽出他們的共性來,那就難了一點。學習語言的抽象概括也是如此。當然成年人可以經常教他。所以小孩在這方面不是完全重複古人,但有相似的地方。
  

為什麼中國的小孩放到外國人的家庭裏,他照樣學會外語?


為什麼中國的小孩放到外國人的家庭裏,他照樣學會外語?有人認為語言是遺傳,我們認為不是。一個小孩生下來之後,把他放到哪種語言環境中,他就學會使用哪種語言。什麼道理呢?因為《意元體》本來是空的,通過那種聲音刺激,在《意元體》裏就打上了烙印,然後看大人的口型,他再反復支配自己的發音系統。這樣,就逐漸形成了發音規律的整體性了。
  

為什麼說先天性聾啞,這個“啞”不是什麼先天的?


就說先天性聾啞,這個啞不是什麼先天的,只有先天性耳聾,耳聾聽不到聲音,《意元體》裏面就沒有聲音高低不同的變化區別。只有能聽得清楚,《意元體》把外面聲音的資訊接收進來了,才能把接收到的資訊發出去。現在腦子裏沒有這麼個資訊,就發不出這種有不同區別的資訊來。所以有的啞巴就會直聲“噢噢”“啊啊”叫,甚至有的連聲音都發不出來,只能“哈哈”這個樣子。所以先天性聾啞其實是先天性耳聾。



“龐老師,您不是說《意元體》有超常智慧可以直接接收資訊嗎?”是有這個功能,但是沒有哪個媽媽給孩子講:你自己想《意元體》是整體的,腦子能接收資訊。一般的家長一看孩子老也不會說話,就不愛教了,就埋怨:“這孩子怎麼回事?他老也不叫,真討厭!”看別人的孩子會說話了,就著急,再教孩子,還不會說,就打孩子。一不高興資訊就不好了。父母就不知道,其實孩子是能把資訊接進去的。但得慢慢來,要有意識地耐心地去帶著孩子學。在一兩歲的時候,只要認真教,小孩子是完全可以恢復的。懂得這個道理了,根本就出不了聾啞人,拿意識通一通就完了,很簡單。在《智慧氣功科學基礎——混元整體理論》中最後一章講優化生命,分別從人的形成、成長等各個不同時期闡述了如何優化人的生命,這裏不贅述。
  

2012-10-09 摘寫整理於 江蘇 靖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