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2012-11-11 介绍几个练通“中脉”的调息方法

介绍几个练通“中脉”的调息方法

简体字

介绍几个练通“中脉”的调息方法

余 洋

每当我在讲课中一提到“中脉”问题时,就会引起一些议论,好像闯入了智能气功的禁地一般。有人说,庞明老师都没有教“中脉混元”,你怎么敢讲“中脉”?我想,这些人如果不是对庞明老师说的一知半解,就是对智能气功的误解!


众所周知,打通“中脉”,对练智能功的人来说,只能算是达到了练气功的中级层次,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智能气功从1980年正式推出,至今己有30多个春秋,
我相信,我们的智能气功同道,有很多己经正在启开,或己经练通了“中脉”,只是没有人明确讲出来,或自己还不知道罢了。为了让更多的智能功同道快速打通自己的“中脉”,共同把智能功的整体水平向上提升,通向气功领域的高级层次,我在这里把庞明老师在《呼吸秘要》一文中介绍的几种可以练通中脉的呼吸方法明列出来,供大家参考练习。这些方法我都练习过,只要坚持练习,必有收获。


庞明老师在讲到练中脉混元时说:


……反复练混元窍开合,没事就练,慢慢它就不知不觉地打开了,窍一开里面就发生变化了。混元窍是中脉的一个重要部位,也为以后练中脉混元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中脉和密宗的中脉不相同,和道家练中脉的方法也不相同,是特殊的,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功是从古人功法蜕变过来的。道家功也好,佛家功也好,关键是用意念想;我们智能功的中脉,不是完全靠想出来的,而且路线跟他们也完全不一样。……中脉混元的功法非常简单,就几个动作。关键不是动作,关键是用理。用混元窍去开宫,开了以后把道理讲清楚了,自己发生变化。



﹝摘自庞明教授“关于功理功法问题的讲话”﹞


体内十字中点调息法:此功法未见诸其它书本。……过去练功一开始都练经脉,唯独这个功法不练任智二脉,而直接练中脉。这个方法很简单,同学们练练没坏处。你可以随时随地聚一聚,当你会这个以后,再练三心并就好练了。


一、“体内十字中点调息”法:


此功法未见诸其它书本。过去只有这么个口诀:“十字街前一座楼,楼上点灯不用油。”

体内有两个十字交叉点:


1、一个是身体正中线从百会到会阴与内眦联结水平向后的中线交叉点;


2、再一个是把两臂平神,两个中指尖往里边一缩,缩到里边和百会到会阴的联结有一个交叉点。

“体内十字调息”法练功注意事项:


1、一般练一个中点就够了。先想那个中点的位置,观想那个点空空的、虚虚的。


2、想着了,然后一吸气,从百会、会阴往中点聚,从两个中指尖往当中聚。一般地练体力功要求胳膊平伸。这是一种内功的练法,也是一种武功的练法。


有的老前辈讲,岷山派练功夫一开始就用这个“调息”法。一吸气微微往里一缩,连气带意一集中,然后呼出去,也是用意念想,稍稍加点动作也行。


练这个“体内十字调息”法有什么好处?


传统功法要“守中”,说这个“中”就是个“无”。怎么去守?把自身想成一个十字,十字正当中那个交叉点,空空荡荡的就是。想“空”,实际就是想那个“中”。真达到“中”上去,天地元气就结合到一起了。我练功以后一体会,发现这些都是内外二气合练的。一吸气进来了,一呼气出去了,人体里边的气和外面混元气一块练。据说岷山派的点穴术很强,我想可能跟这种呼吸有关系。有的时候还拿起剑诀这么一动,一吸气进来,一呼吸出去,对发放外气的作用比较强。



过去练功夫要集中发,把外气吸进来再放出去,加加工,把气流加大。智能功直接通过去就完了。如果练印堂里面的中点,怎么办?在彭定求编的一本书里曾提到“米光”,但他并不知道什么叫米光。实际米光就是在前面讲的“十”字基础上再加一个“十”字变成双十字(),成为八方。闭着眼睛注意八个角往中点集中,渗进去,聚到十字中点(头内十字中点),这么练精气神便集中了。



练这个“体内十字调息”法可以直接练中脉。练功时需“沉其意,浮其光”,意念往下沉,光要往外浮,看那个光。过去练功一开始都练经脉,唯独这个功法不练任督二脉,而直接练中脉。这个方法很简单,同学们练练没坏处。你可以随时随地聚一聚,当你会这以后,在练三心并站桩就好练了。三心并不也是聚吗?聚到丹田,聚到混元窍,聚到神机宫,不都行吗?其实这个功法不用中指,而用劳宫穴往里边收,不也是一样吗?这些都是活的。

二、“中道七门调息”法:


密宗和混元功门都有这种方法。“中道”,是指从百会到会阴这一段有个气柱,不练功的人感觉不到,不有意练,也感觉不到。如果按照胚胎发生学来说,相当于比较早的体腔留下的气场。这个气柱跟周身的气脉、气血连着,里边七个集中的地方,称为“七门”。
“七门”和好多脉络连着,身的气和这七个门连得好,身体就健康;连得不好,身体就不健康。

1、“七门”的具体位置:


第一个门,在会阴。练气功的会阴(虚危穴)可不是在皮肤上,而是皮肤向里一寸半,男人相当于前列腺射精管处,女人相当于子宫颈口的位置。


第二门,在脐下三寸。脐下三寸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当于关元到肚脐这里边的一个球球;再一种说法是肚脐后面三寸(在肚脐和命门联机上)。我们用的是从关元到肚脐这一段里的那个球球。


第三门,相当于混元窍,即中脘后面一个球。

第四个门,在膻中上边、第二肋骨到第四肋骨里边一个球球。


第五个门,是喉头里边的一个球球。

第六个门,是印堂里边一个球球。

第七门,是头顶百会里边一个球球。


我们的位置和密宗不完全相等,差一点点,大同小异。

2、练此法要用满吸,满吸后停气,意念从会阴逐门向上之头顶,再逐门向下回到中脘。


3、“调息”速度太快了不行,一般最少一个门停一秒
。停时可在里边稍稍转一下,也可以左右转。如果中途感到憋,就停在所到之处喘口气,满吸后闭气,再接着走。


4、这个吸吸法不是练功全过程用的,而是再练功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最多不超过18个呼吸。


5、如果我们练混元气功加“调息”就是“混元一气真灵通”。“混”在“会阴”;下丹田,“元”;混元窍,“一”;膻中里面,“气”;喉头,“真”;印堂里面,“灵”;百会里面,“通”。再“通”、“灵”、“气”、“一”这么下来。


6、一般开始练功用它,不能老用,老用就憋得慌,而且把神搞跑了。练三个也行,五个也行,七个也行。一般练七个呼吸就够了,不要练18个呼吸。


三、“天门出入调息”法:


这个“调息”法也是混元功门里边的。它和别的“调息”法不一样。别的“调息”法一般一周期是一个呼吸,这个“调息”一个周期是两个呼吸。


我们一般知道头顶叫“天门”,其实不光一个“天门”。智能功介绍两个“天门”:

1、鼻尖叫“中天门”;


2、头顶叫“南天门”。


《西游记》中讲,打出“南天门”,其实是讲意识出了头顶,出现法象了。古人常用这些东西作隐喻,如说泰山有个“中天门”,一过“中天门”到“南天门”整个直着上去非常陡。这是用山的形象暗喻人的形体。


好多庙里的建筑也都是让你来领悟人体有关部分。“天门出入调息”的具体做法:


1、鼻尖处一吸气,意念从“中天门”进到了鼻根,从鼻根到印堂平着进到和百会垂直下来相交点界面的那个球球。到这停一停,一呼气从天门出去;


2、然后再一吸从天门进来,在头里停一停,再从鼻尖出去。两个呼吸一个往返。


老师传这个方法的时候说它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我最近找到了点根据,应该差不多有九百多年了。有的老师讲:《黄庭经》中“呼吸出入在庐间”即指此法。一般解释“庐”都当鼻子讲,其实庐是指整个脑袋。这句话说呼吸在头里边出入。光练这个呼吸就可以出超常智能。


3、练该法时注意不要着相,千千万万不要死死地找那个球。意念大概往那里边进去,停住转一转,然后呼气出去。


4、出去可以感觉头上有个气柱升起老高。这个气柱不能歪,以前说歪了就着魔。气柱要直着往上升,能升多高算多高。一吸气从上边下来,到里边停一停,呼气从鼻尖出来。



过去称之为先天“性理”。(因为这个功法属混元功门,佛家、道家、儒家的内容都有。)如果这个柱出去后不收回,好多同门人老远能看着:头顶上有一个大气柱子,离着很远能看见气光。



练这个功一开始往上冲觉得头顶上方是空的,在往上冲,觉得上方好像有冰。那个“冰”有百丈,冲不动,慢慢把“冰”冲开之后,就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了。这需要练一千天。



以前练这个功法的时候,老师先给你把天门找准(因为从百会到囟门,每个人天门的位置不一样,有人靠前,有人靠后。需要老师给你点一点,一点天门那个点会跳,位置就有了),才能练,也是很保密的。


这个方法是从命功直接修性功的。因为修性功本来就不应该搞“调息”,可这个
“调息”法通过练“调息”而直走性功。“丹田翕张调息”法、“混元中田调息”法、“回风混合调息”法和“添油益精调息”法是从性功来调命功的,而这个方法是通过呼吸直接走神,用意念和息结合起来直修上田。


好像十字调息、天门出入调息、中道七门调息。这些内容看一看,将来练中脉混元时,还得用十字调息法、中道七门调息。


﹝摘自“调息秘要” ﹞

2012-11-12 写于 江苏
靖江


繁體字

介紹幾個練通“中脈”的調息方法

余 洋

每當我在講課中一提到“中脈”問題時,就會引起一些議論,好像闖入了智能氣功的禁地一般。有人說,龐明老師都沒有教“中脈混元”,你怎麼敢講“中脈”?我想,這些人如果不是對龐明老師說的一知半解,就是對智能氣功的誤解!


眾所周知,打通“中脈”,對練智能功的人來說,只能算是達到了練氣功的中級層次,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智能氣功從1980年正式推出,至今己有30多個春秋,
我相信,我們的智能氣功同道,有很多己經正在啟開,或己經練通了“中脈”,只是沒有人明確講出來,或自己還不知道罷了。為了讓更多的智能功同道快速打通自己的“中脈”,共同把智能功的整體水準向上提升,通向氣功領域的高級層次,我在這裏把龐明老師在《呼吸秘要》一文中介紹的幾種可以練通中脈的呼吸方法明列出來,供大家參考練習。這些方法我都練習過,只要堅持練習,必有收穫。


龐明老師在講到練中脈混元時說:


……反復練混元竅開合,沒事就練,慢慢它就不知不覺地打開了,竅一開裏面就發生變化了。混元竅是中脈的一個重要部位,也為以後練中脈混元奠定了基礎。我們的中脈和密宗的中脈不相同,和道家練中脈的方法也不相同,是特殊的,是我們自己的。……我們的功是從古人功法蛻變過來的。道家功也好,佛家功也好,關鍵是用意念想;我們智能功的中脈,不是完全靠想出來的,而且路線跟他們也完全不一樣。……中脈混元的功法非常簡單,就幾個動作。關鍵不是動作,關鍵是用理。用混元竅去開宮,開了以後把道理講清楚了,自己發生變化。



﹝摘自龐明教授“關於功理功法問題的講話”﹞


體內十字中點調息法:此功法未見諸其他書本。……過去練功一開始都練經脈,唯獨這個功法不練任智二脈,而直接練中脈。這個方法很簡單,同學們練練沒壞處。你可以隨時隨地聚一聚,當你會這個以後,再練三心並就好練了。


一、“體內十字中點調息”法:


此功法未見諸其他書本。過去只有這麼個口訣:“十字街前一座樓,樓上點燈不用油。”

體內有兩個十字交叉點:


1、一個是身體正中線從百會到會陰與內眥聯結水準向後的中線交叉點;


2、再一個是把兩臂平神,兩個中指尖往裏邊一縮,縮到裏邊和百會到會陰的聯結有一個交叉點。

“體內十字調息”法練功注意事項:


1、一般練一個中點就夠了。先想那個中點的位置,觀想那個點空空的、虛虛的。


2、想著了,然後一吸氣,從百會、會陰往中點聚,從兩個中指尖往當中聚。一般地練體力功要求胳膊平伸。這是一種內功的練法,也是一種武功的練法。


有的老前輩講,岷山派練功夫一開始就用這個“調息”法。一吸氣微微往裏一縮,連氣帶意一集中,然後呼出去,也是用意念想,稍稍加點動作也行。


練這個“體內十字調息”法有什麼好處?


傳統功法要“守中”,說這個“中”就是個“無”。怎麼去守?把自身想成一個十字,十字正當中那個交叉點,空空蕩蕩的就是。想“空”,實際就是想那個“中”。真達到“中”上去,天地元氣就結合到一起了。我練功以後一體會,發現這些都是內外二氣合練的。一吸氣進來了,一呼氣出去了,人體裏邊的氣和外面混元氣一塊練。據說岷山派的點穴術很強,我想可能跟這種呼吸有關係。有的時候還拿起劍訣這麼一動,一吸氣進來,一呼吸出去,對發放外氣的作用比較強。



過去練功夫要集中發,把外氣吸進來再放出去,加加工,把氣流加大。智能功直接通過去就完了。如果練印堂裏面的中點,怎麼辦?在彭定求編的一本書裏曾提到“米光”,但他並不知道什麼叫米光。實際米光就是在前面講的“十”字基礎上再加一個“十”字變成雙十字(),成為八方。閉著眼睛注意八個角往中點集中,滲進去,聚到十字中點(頭內十字中點),這麼練精氣神便集中了。



練這個“體內十字調息”法可以直接練中脈。練功時需“沉其意,浮其光”,意念往下沉,光要往外浮,看那個光。過去練功一開始都練經脈,唯獨這個功法不練任督二脈,而直接練中脈。這個方法很簡單,同學們練練沒壞處。你可以隨時隨地聚一聚,當你會這以後,在練三心並站樁就好練了。三心並不也是聚嗎?聚到丹田,聚到混元竅,聚到神機宮,不都行嗎?其實這個功法不用中指,而用勞宮穴往裏邊收,不也是一樣嗎?這些都是活的。

二、“中道七門調息”法:


密宗和混元功門都有這種方法。“中道”,是指從百會到會陰這一段有個氣柱,不練功的人感覺不到,不有意練,也感覺不到。如果按照胚胎發生學來說,相當於比較早的體腔留下的氣場。這個氣柱跟周身的氣脈、氣血連著,裏邊七個集中的地方,稱為“七門”。
“七門”和好多脈絡連著,身的氣和這七個門連得好,身體就健康;連得不好,身體就不健康。

1、“七門”的具體位置:


第一個門,在會陰。練氣功的會陰(虛危穴)可不是在皮膚上,而是皮膚向裏一寸半,男人相當於前列腺射精管處,女人相當於子宮頸口的位置。


第二門,在臍下三寸。臍下三寸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相當於關元到肚臍這裏邊的一個球球;再一種說法是肚臍後面三寸(在肚臍和命門聯機上)。我們用的是從關元到肚臍這一段裏的那個球球。


第三門,相當於混元竅,即中脘後面一個球。

第四個門,在膻中上邊、第二肋骨到第四肋骨裏邊一個球球。


第五個門,是喉頭裏邊的一個球球。

第六個門,是印堂裏邊一個球球。

第七門,是頭頂百會裏邊一個球球。


我們的位置和密宗不完全相等,差一點點,大同小異。

2、練此法要用滿吸,滿吸後停氣,意念從會陰逐門向上之頭頂,再逐門向下回到中脘。


3、“調息”速度太快了不行,一般最少一個門停一秒
。停時可在裏邊稍稍轉一下,也可以左右轉。如果中途感到憋,就停在所到之處喘口氣,滿吸後閉氣,再接著走。


4、這個吸吸法不是練功全過程用的,而是再練功開始的時候使用的,最多不超過18個呼吸。


5、如果我們練混元氣功加“調息”就是“混元一氣真靈通”。“混”在“會陰”;下丹田,“元”;混元竅,“一”;膻中裏面,“氣”;喉頭,“真”;印堂裏面,“靈”;百會裏面,“通”。再“通”、“靈”、“氣”、“一”這麼下來。


6、一般開始練功用它,不能老用,老用就憋得慌,而且把神搞跑了。練三個也行,五個也行,七個也行。一般練七個呼吸就夠了,不要練18個呼吸。


三、“天門出入調息”法:


這個“調息”法也是混元功門裏邊的。它和別的“調息”法不一樣。別的“調息”法一般一週期是一個呼吸,這個“調息”一個週期是兩個呼吸。


我們一般知道頭頂叫“天門”,其實不光一個“天門”。智能功介紹兩個“天門”:

1、鼻尖叫“中天門”;


2、頭頂叫“南天門”。


《西遊記》中講,打出“南天門”,其實是講意識出了頭頂,出現法象了。古人常用這些東西作隱喻,如說泰山有個“中天門”,一過“中天門”到“南天門”整個直著上去非常陡。這是用山的形象暗喻人的形體。


好多廟裏的建築也都是讓你來領悟人體有關部分。“天門出入調息”的具體做法:


1、鼻尖處一吸氣,意念從“中天門”進到了鼻根,從鼻根到印堂平著進到和百會垂直下來相交點介面的那個球球。到這停一停,一呼氣從天門出去;


2、然後再一吸從天門進來,在頭裏停一停,再從鼻尖出去。兩個呼吸一個往返。


老師傳這個方法的時候說它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我最近找到了點根據,應該差不多有九百多年了。有的老師講:《黃庭經》中“呼吸出入在廬間”即指此法。一般解釋“廬”都當鼻子講,其實廬是指整個腦袋。這句話說呼吸在頭裏邊出入。光練這個呼吸就可以出超常智能。


3、練該法時注意不要著相,千千萬萬不要死死地找那個球。意念大概往那裏邊進去,停住轉一轉,然後呼氣出去。


4、出去可以感覺頭上有個氣柱升起老高。這個氣柱不能歪,以前說歪了就著魔。氣柱要直著往上升,能升多高算多高。一吸氣從上邊下來,到裏邊停一停,呼氣從鼻尖出來。



過去稱之為先天“性理”。(因為這個功法屬混元功門,佛家、道家、儒家的內容都有。)如果這個柱出去後不收回,好多同門人老遠能看著:頭頂上有一個大氣柱子,離著很遠能看見氣光。



練這個功一開始往上沖覺得頭頂上方是空的,在往上沖,覺得上方好像有冰。那個“冰”有百丈,沖不動,慢慢把“冰”衝開之後,就見到“三千大千世界”了。這需要練一千天。



以前練這個功法的時候,老師先給你把天門找准(因為從百會到囟門,每個人天門的位置不一樣,有人靠前,有人靠後。需要老師給你點一點,一點天門那個點會跳,位置就有了),才能練,也是很保密的。


這個方法是從命功直接修性功的。因為修性功本來就不應該搞“調息”,可這個
“調息”法通過練“調息”而直走性功。“丹田翕張調息”法、“混元中田調息”法、“回風混合調息”法和“添油益精調息”法是從性功來調命功的,而這個方法是通過呼吸直接走神,用意念和息結合起來直修上田。


好像十字調息、天門出入調息、中道七門調息。這些內容看一看,將來練中脈混元時,還得用十字調息法、中道七門調息。


﹝摘自“調息秘要” ﹞

2012-11-12 寫於 江蘇
靖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