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12-02-2010 出現私有了,佔有欲了,思維就不是自由的了?“基礎”答疑 (115-101)

出現私有了,佔有欲了,思維就不是自由的了?“基礎”答疑 (115-101)

為什麽說,出現私有了,有了佔有欲了,思維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1001】為什麽說,一旦人的功能前進了,生產力提高了,就開始有私有了?

    有了私有,就有佔有財產的、有被佔有的,所以這時就開始變樣子了。怎麼變樣子?我們講混元氣,講整體觀時,說任何事物都包括整體,眼睛看到的信息能表現整體,耳朵聽到的也能表現整體。本來一開始時人的各種感覺功能還都沒有分化開,而隨着功能越來越專門化,具體感覺功能也非常專一了。你看有的動物,有的蛇能接收紅外線,蝙蝠能接收超聲波。人的感覺器官就不行了,人的眼睛只能接收可見光,耳朵.僅能聽到8赫茲以上至2萬5千赫茲聲波波段,分化的越細微功能越局限。通過發展一方面使得感覺功能具體了、精確了,但是它被局限了,而原來是個整的、都有,都可以發展。慢慢這種感覺器官只能接收相應的東西了:眼睛看光了,耳朵聽聲了……被單一了,這就使人的感覺比較貧乏了。

【1002】為什麽說,出現私有了,有了佔有欲了,思維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思維以前是想幹就幹了,幹完了回來就想玩就玩,想睡就睡,隨隨便便。一產生私有就不行了,活動就定向了,《意元體》自由之性就被局限了。這樣去勞動的指令就已經不是自己腦子發出的自覺的意識了,就不是自由的了,而是被迫的了。勞動本來是自己腦子裏發個命令,我形體活動去幹活,這是自由支配自己形體活動,而現在這個勞動本身是為着自己活着,為了謀生,有被動性了,有了私有之後,人的生命活動就開始為了謀生了,而謀生就得為他人去幹。這麼一來自由的類本質就受到扭曲了。當然這本身也是意識活動:因為我窮,我沒東西,我就得去幹,因為我不幹就死了。這也是意識活動,但已是被扭曲的意識了。為了求生的意識,人的生命活動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1003】為什麽說,有了佔有欲,生命活動不是自由的了?

      另外你要是有了佔有欲,這個東西好,你看着好,喜歡這個東西,你佔有了它,它也佔有了你,你的生命活動不是自由的了,被它佔有了。因為它的信息能和你生命的混元氣結合,一“混化”給你一個好的信息,本來一個“好”就行了,已經對你起好的作用,而到私有就變了:這東西很好,得歸我,就不是說光這個物的混元氣對人的混元氣起好的作用,就不是這樣的物與物之間的“混化”關係了,而是它好我得佔有,得歸我,我把它拿過來,掙錢換過來,或把它偷回來,歸我,要佔有它。所以這時的意識活動又不是從生命活動本身的需要發出的意識了,而又被扭曲了:我要佔有它。等佔有之後如果是自己掙來的,就十分愛惜,好好保護,本來這個好東西給你一個好信息,給你生命力,對你生命活動起了激發作用,使你好,可一佔有之後呢,卻成為一個累贅了。如果是偷來了,哎呀,可別讓人家發現了,意識活動就更多了。

【1004】為什麽說,一佔有,“自我”被扭曲了,人就變樣子了?

      所以我們人和事物的關係已經從最簡單的、普通的、互相起作用、互相有利的關係上變了,變成一個 佔有的關係了,所以這麼一來,人原來自有自覺的類特性就被物扭曲了,而且它能變異,意識開始變了。

      變到哪去了?把自身自由和物質起作用的性質落實到東西上來了,物化了。這是一個物質的異化,落實到物上去了:這個東西千方百計得到它,得到後又怕丟了,等等,這都能產生煩惱。因此人們在生活當中是不能滿足的,是不能成為圓滿的。在這時為了創造圓滿,在生活當中慢慢又產生神學觀念,就從精神裏邊造出一種境界,產生一個神,用神獲得精神的安慰和滿足。這麼一來又給神以無限的權威了。

      所以人原來有的意識,本來是自由自覺、純淨之體的“自我”,一方面被物質扭曲異化,一方面被神學物化、異化,人的類本質丟了,找不到了。我們現在的人,對這些就是因為不知道、不-瞭解,覺得資本主義提倡的平等博愛還挺不錯。對,是不錯,它與封建社會相比是一大進步,它的的確確是人類私有制當中最完善、最先進的一個社會,不過它這個“自由、平等、博愛”從一開始就是狹窄的,是有欺騙性的。因為它沒能把我們人本質的被扭曲、被異化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了,私有問題沒解決,因此人的本質得不到“復舊”。

      西方物質很豐富,但物欲橫流,精神空虛,從西方來的人總結三句活:西方是兒童的天堂,中年的戰場,老年的墳墓。老年人空虛沒辦法,找個人聊聊天得給錢。金錢至上,沒金錢辦不了事。再如同性戀,克林頓說同性戀不能參軍,同性戀者還上街遊行抗議。這是精神空虛的結果。再如美國有好多民間宗教,那些宗教和我們的宗教不一樣,非常頹廢。美國曾有一個人民聖毆教,美國政府要逮捕他們,幾百人跑到南美洲自殺去了。最近又有個集體自殺的。像這些宗教是因為精神空虛的結果。資本主義雖然物質比較發達了,但它不懂得人的本質有社會性,而且人的自由的本質關鍵在“私有”。這個私有可不是一個簡單的私有。它是一個比較更複雜的私有。人有個佔有欲望這都是把我們自由自覺的類本質扭曲了。而這個 佔有欲望是從生產資料私有制搞起來的,然後有私有觀念。

【1005】為什麽說,當今的人類對人的類本質特性尚不認識?
 
        人類的類本質本來應該是自由自覺的一種精神活動、意識活動。使人的生命活動成了完成意識活動的手段,這是人的個類本質。自由自覺的類本質被扭曲、被我們的物質異化、精神異化。被異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人們有了個佔有欲望。如果按照過去的理論講,它是一個壞事情,是個沒落的事情,把《意元體》本來面目掩蓋了。從人的類本質上來講,自由自覺的類本質被異化了,這是個不好的事情,但是從智能氣功科學的道理來講,我們認為這是在進化人的類本質。

      那種最早期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低層次的,還不是真正自己覺悟到了的自由自覺。現在的科學對人的類本質、對人的本質是什麼還不認識。人們對人的生命的本質、生命進行研究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整個人,因為人不僅僅是自然的人,而且還是社會的人。現在醫學、解剖學、生物分子學,方方面面都在研究人,但只是研究到了人的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活動過程,對於人的真正本質不瞭解。

【1006】為什麽說,物理、化學變化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而不是生命活動?

      現在的科學研究,發現了人身體裏面有很多的物理學的規律。人的呼吸的力量,血管的力量,心臟的力量,屬力學範疇,肌肉的、神經的、每個細胞的、細胞膜的生物電、人體裏邊的光、熱,這一切都屬於物理學的範疇。人體生命裏面有這麼多變化,所以現在有很多科學家就認為:人就是一架機器,人的生命活動就和物理裏邊的各種機能(機器的機能)差不太多,只不過這個人比機器複雜了一些,如果我們科學發展到了最後,就能用機器人代替人了。

      我曾經看過了本書(日本的)說,如果是搞一個比較複雜的電子電腦,搞這麼一個機器人,小的機器人可以在它沒電時到大機器人上吃奶(充電)去。我們人現在已經瞭解了的規律,輸進機器人,他可以按照那些指今去活動,但它搞不了發明創造,不能按一個獨立性來思考,更不能來個靈感,不能重新認識更多的世界內容(以前有的科學家們說,人就是生物物理的一個集合體,它的本性就是物理。現在好多科學家不這麼認為了。70年、80年代研究物理的科學家們就講了:人的生命活動和物理學的規律是不一樣的,不是一回事。人的生命活動最根本之處和物理學的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有生命。所以說對待人的本質,現在人們已經脫出了過去科學家們所想像的:“人就是個機器,就是物理學的內容”的結論。

      這些年來,物理學研究生命不行了。研究的目標集中到了化學上。人體裏邊無吋無刻不在進行 着化學變化。現在科學發展進一步認到,整個的化學變化實際上最根本的內容還是電的變化。不同的化學變化都是電子轉移的問題,而電子轉移,那又伸到物理學上去了。化學變化、分子的結合分解這只是一個物理變化的複雜化的外在表現形了。現在科學裏面建立了很多的生物化學、分子物理學的內容,也不能來說明人的生命本質。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這些,化學變化只是生命活動的各種能量的來源和其組織結構變化的必要內容。所以物理、化學對生命的研究應該說只是揭示了人的生命活動本質所依賴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的內在根據。

【1007】有的學者從心理角度是怎樣研究人的生命活動的?

      物理、化學變化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而不是生命活動。在這種思想支配下,有的學者從心理角度研究人的生命活動。心理學實際上也比較早了。對人們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最少有二、三百多年了。心理學的定義還不完全一樣。有的說心理學研究就是研究行為,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而這個行為不僅是一般的人體的肉體的活動,還包括精神的活動。

研究人的生理狀況,關鍵是研究內在的心理狀況。研究心理學,正確的來講是研究:人體內在的精神活動在行為當中的作用。現在心理學內容也比較多:

      有研究“生理心理學”的,叫生理心理模式,它研究人、精神活動和神經細胞之間的關係。神經生理學也就是生理心理學的,就是在生理基礎上的變化,主要是考慮腦神經的生理變化,腦神經生理變化對應 着心理變化有完全的具體對應性。

    還有“心理動力模式”,那就是心理分析模式了。行為主義模式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沒有內在的心理活動,就是受刺激的反應。他們不承認內在的心理。行為主義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刺激的反應。認知模式認為,心理活動就是認識世界、認知再認識,認知活動的過程就是記憶怎麼去浮現這些東西。再有人本主義的模式,認為人有個“自我”,人體的活動就是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實現“自我”需要。這五大門類的心理學都從不同的層次上來研究人的心理狀況。

      現在心理學家們也開始注意到動物也有心理,所以這麼一來心理學家就有了很多的不同門派了,有的就研究動物,用動物來比喻人。現在被承認的象生理心理學、行為主義模式心理學、認知模式心理學等這幾大類都可以通過動物搞實驗,研究動物心理。我們說人和動物是根本不同的,不能等同動物,雖然是高等動物、有相同的東西。分析心理學,雖然佛洛德講了,超我、本我、“自我”,人本心理學,主要講自由的意志、“自我”,但是它的根本本質是什麼東西,心理學也沒把它搞清楚。現在的心理學雖然都在研究人的生命活動,但是他們沒有把人的本質是什麼研究出來,因為現代心理學所研究的都是心理活動之後伴發 着的各種現象,而沒有研究這個心理現象是怎麼發生的。現在研究刺激,刺激就發生,怎麼發生?這是沒有解決了。

      在這我們可以根據前面的說法,心理有個“自我”,“自我”有個主體:主動的我和受動的我。現在心理學所研究的只是受動的我那一部分活動,而主動的我那一部分活動接觸不到,而真正人的本質就在於人那個“自我”是主動的,他自己能夠起反應,能夠起作用的那一部分東西,那一部分功能。這是當代心理學家所沒有解決的問題。

【1008】為什麽說,現在的科學研究無論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心理的,都還沒有接觸人的本質?

      現在的科學研究無論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心理的,都還沒有接觸人的本質。人本心理學拿人本有的內容講人的特性,這裏邊似乎是在注意人,不過人本心理學講:不要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就從人的行為怎麼對人有利,就怎麼去做就行了,至於現代科學研究什麼不要管它,,在這一點上,他們認為人的精神活動用現代科學手段是研究不了的。

      另外,人本心理學認為人認識世界,腦子裏有一個固定的東西,就相當於康得的先驗論,在這一點上就又錯了。所以人本心理學雖然有了一個自由意志,有個“自我”,有個“自我”實現,在這個意義上來講是比西方其他的心理學派要好了一些。人本心理學的觀點是直接受了佛家的影響,尤其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基本是受了小乘佛法的影響。他們的提法是要來改變人體“自我”實現,這一點是正確的。但是他們沒有能把人的本質那個根本的“自我”是什麼講清楚。

      馬克思把人的整體性講清了,但是馬克思只是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述,他沒能從生命科學的高度、從科學的高度來講它,也沒有講清楚,因為那時生命科學還沒有。從整體來講.,人類到現在為止,對人的本質還不認識,只有馬克思給我們提出了認識人本質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給人的本質做了正確的描述。人的本質從科學的高度總結出來就是自由自覺的(自己)類活動。人的這個自由自覺的類活動,怎麼形成的?是一切社會聯繫的總和,就講了這個問題,而怎麼形成的、怎麼體現它,就是生命科學的內容。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智能功既要從整體科學、整體世界觀、社會學,又要從生命科學來闡述,人的類本質是什麼?前面講了,人的類本質,就是那個“自我”。“自我”就是整個人的生命活動在意識裏的反應。“自我”意識,是《意元體》意識和《意元體》參照系的整體生命活動的綜合。  

[size=4]“道德”是人的類本質的內在根據


【1009】什麼是人的“類本質”?

    我們現在更進一步地來探討人的類本質問題。馬克思講:人的類活動是自由自覺的、是有意識的,人的類本質和其他的動物區別就在於是自由自覺的,類本質說自由自覺的活動是意識的自由自覺活動,而這個過程是一切社會聯繫的總和。

    我們現在更進一步地探討它,這個本質是什麼?意識活動包括了思維、記憶、情緒、認知、性格等等一些問題,動物有情緒、有記憶、有認知,所以這一切,光說一般的意識還不是人的本質。意識活動和動物的不同點是人能夠用辭彙來思維,那麼僅僅用辭彙思維(意識)來區別動物是可以的,但是說人的本質那就不行了。

    為什麼?人可以不借助概念來進行思維。有時腦子沒概念也在考慮。愛因斯坦就講過:人可以有不借助概念的思維活動。我們自己有時腦子空空蕩蕩的時候,沒有概念。難道說這時我們人就沒有什麼啦?就不區別於動物啦?光一般地說概念的意識活動還不行,那麼人的類本質如果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性的思維活動,那麼它本質是什麼?到底在哪?

    什麼是人的類本質?所以我們要通過智能氣功對意識活動進行分析,對於整個人體生命活動進行分析,我們找出來了人的類本質(那個自由自覺的活動)關鍵在於 “道德”。自由自覺的活動是意識活動的一種外在表現,我們來分析一個意識,它怎麼來決定做這個個事情,不做這個事情,怎麼去幹,實際上的這種活動最深層發韌處起着決定作用的,起着內在的根據作用的是 “道德”。

【1010】為什麼說“道德”是人的類本質的內在根據?

    為什麼說 “道德”是人的類本質的內在根據。我們儘量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但是這些問題關係到心理、 “道德”、人的整體觀,所以這些問題一下子我們還不容易領會,不容易理解。這是全新的內容,世界上沒有人論述過的東西,所以我們來講它,當然一下子想把它全領會了也不大容易,再就是我們第一次講它。想把它講的透徹,恐怕也未必能行,因為這個能力、才幹,要通過實踐才行。

    我們論述的這個東西,心理學沒有,佛經沒有,道經沒有,現在氣功界裏面也沒有,能找到的東西就是馬克思講的。我們現在能夠引用的東西只是馬克思的論述,沒第二家,好多地方弄不好就得引馬克思的話,有時沒有引原文,我只是論述當中,把它變成簡單的話講過來的。這麼一來,這個問題怎麼去結合《意元體》講就稍稍差了一點。所以我們在看這個書時,就希望同學們自己結合一下,因為一結合《意元體》,就篇幅太長,而且結合的過程中,如果方法沒注意,你要講《意元體》獨立性多了,講的稍微不注意就容易跑到“靈魂”上去;所以我們儘量既要劃清它,又要說清它,這是我們保證智能氣功科學性的一個根本問題。我們要分開幾個問题來談:

  (1)、 “道德”意識是意識活動中的較深層面的活動
 
  (2)、 “道德”在人的類本質進化中的作用

  (續102)
[/siz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