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25-01-2010 智能氣功科學的"善惡觀"是什麽? " 基礎"答疑 (115-91)

智能氣功科學的"善惡觀"是什麽? " 基礎"答疑 (115-91)

智能氣功科學的"善惡觀"是什麽?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901】怎樣理解“善惡觀”?

      善、惡是對人們的行為而言,對人們行為的善惡評價本來是 “道德”研究的最根本的問題, “道德”本身就是關於人們行為善、惡研究的最一般的概念、最一般的內容。

      “道德”研究的一切內容都是基於善與惡這個最基層的東西。從倫理學來講,符合 “道德”規範的行為就是善的;不符合 “道德”規範的行為就是惡的。但倫理學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至今也說不清善與惡到底對人、對社會起什麼作用。現代西方心理學家對此同樣作不出個正確的定義。這是當今人們對人類生命活動研究不夠的必然結果。現在人們只是表面地看到了善與惡不是絕對的。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來講,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會都有不同的善惡是非觀;他們只從社會關係、社會地位上進行分析,這樣並沒解決善與惡這個基本概念以及它對人體生命活動的影響。這個問題只能從氣功道理來一層層地分析。傳統氣功裏也只是講了善與惡的表現、劃分,而善與惡的實質是什麼也沒有講清楚。唯獨智能氣功站在人體生命科學的高度把善與惡的實質作了闡述。

【902】傳統氣功中的“善惡觀”是什麽?

      為瞭解智能氣功,我們先講傳統氣功的善惡是非觀。傳統氣功主要是儒釋道三家,這三家提法差不太多,但是立論是不一樣的。儒家是站在所謂理性的高度來闡述善與惡的,佛家和道家是從事情上闡述善與惡的。
 
【903】儒家氣功的“善惡觀”是什麽?
   
      儒家認為:凡是符合儒家綱常的(三綱五常)行為都是善的,都是好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而更主要的是要符合禮學的倫理範疇。因為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社會 “道德”、倫理學不叫倫理學,就作“禮”,而“禮”裏邊,禮義又不是孤立的,包括了儒家一整套的思想,如仁、義、禮、智,有的就包括信;有的就不包括信,我們書本上寫仁義禮智,實際也應該有信(以前書上有的把信作為一般的思想基礎)。

【904】儒家氣功講的“仁”是什麼?

      什麼是仁?以前簡單講,仁就是能生的意思,能夠使它生長。“仁者愛人”,仁就是能夠愛別人,“泛愛眾,而親仁”,能廣泛的愛人就是孔夫子說的“仁”。他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加到別人身上去。過去講,好漢子怕翻個,你對別人怎麼樣?人家這樣對你行不行?怎麼樣使得你自己高興的,就應該怎麼、樣去對待人,將心比心。用自己願意樹立的東西,拿這個思想去樹立別人,自己願意達到的東西,幫助別人去做,這麼做就成為仁。

      我們不要把儒家思想都說得那麼不好,認為是封建階級的反動思想,其實在一定意義上,上面這些提法應該說是不錯的,只是在階級對立的社會裏,這種想法難以實現,做不到。因為在階級對立的社會裏,它們的利害衝突非常嚴重,一方想達到的事情,得通過損害對方的利益才能達到,在這樣的社會當中,要想實行孔夫子的仁政是做不到的。如果把階級對立的情況緩和了,或者消滅了,再看孔夫子這些思想,就是完全正確的了。

      正是由於仁有這麼一個規定性, 自己要做的事屬於自身的生命活動正常發展的需要,用這樣的思想支配你的生命活動能使你很好地生活;用這種思想去對待別人,這叫作仁。古人說“仁者能生”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好多種子叫仁,果仁、杏仁、桃仁……,仁是什麼?在種子最裏邊,有生命力,能夠生長,就叫仁,這個“仁”和古代講的仁有一點相通的意思。

      從中醫來講內臟的肝臟屬於仁,仁有生髮之意。通過這一點也可以看到古人已經把仁的倫理 “道德”和人的生命活動有了初步的結合。如果仁一變,不仁就是殺。所以在仁義禮智裏邊,古人把仁放在倫理學的首位。

【905】儒家氣功講的“仁”、“義”、 “禮”、 “智”、 “信”的相互關係是什麼?

      義,按照仁的規定性去做事情叫作“義”;做事時要注意的事情叫作“禮”;怎麼去做稱為“智”; 五常之思想基礎是“信”。仁義禮智信在儒家來講成為五常,“仁”成為五常之首、倫理最根本的立腳點,其他的,義禮智包括信都是要服從仁的。所以講孔學的社會倫理關鍵是“仁”。

【906】怎樣正確理解儒家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

      對於儒家講的仁、仁政、愛人這樣的倫理道理,孔孟認為是天生就有的,仁義禮智信這算五常,認為五常和五行結合到一起,在沒有人以前就有這些東西了。後來到了朱熹的時候稱為“理”,認為“理”早就有了,把它包括在太極裏邊去了。這樣,就把人類固有的、屬於人類這個“類”才有的社會 “道德”的倫理行為它固定死了,形而上學化了,那就錯了。法家的荀子認為:仁義禮智不是先天有的,是後天教育得到的,這個觀點是對的。但是他又說人先天生來是惡的,這個講法是不對的。

      苟子認為人生來就是惡的,要管制那些惡習,就需要進行教育,教育就要有方法,這就形成了一套所謂仁義禮智。其實這些東西不是為管教人的先天的惡,而是人們在日常行為當中適應於環境而逐漸形成的。這就是儒家的善惡觀。凡是符合仁義禮智規範的稱為善。

      這個善怎麼來的?孔孟認為是先天來的,荀子認為是後天教育來的。中國人現在所講的善,基本上還是按照孔夫子那時講的,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至於國外怎麼講,我們還沒有全面地研究。但是從一般的來說,人們都認為善是好的,在仁者愛人這一點上,應該整個人類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民族表述方法不一樣而已。

【907】道家氣功的“善惡觀”是什麽?

      道家認為:利人還要利物的自然行為叫作善,而儒家是有規範性的、強制性的,所以莊子就說,孔子是人之善人(或人之聖人),天之小人,天之惡人(天指的是自然),違犯自然規律了,不自然了。道家老子把善拿水作比喻(儒家還沒有這樣比喻的),把人類的社會原則通過水把它形容出來,把它具體化、人格化了。他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下面講了幾個善,什麼“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要善能、動善”時,講了這麼多,其實這一切同樣也還是指人們的社會行為原則。他雖然沒從理性的高度歸納成。仁、義、禮、智,但這個思想已經已經可以看出來了,如:“與善仁”,有個“仁”,“ 言善信”,有個“信”,“正善治”,治是治理之意。治理需要有智能;“要善能”,也包括智能在裏邊, “動善時”,依時而動,有義的意思在裏邊。他這裏邊已經包含 着儒家的東西,但是他沒象孔子那麼慨括地從理性高度總結出來。道家沿續了老子這麼一大套說法,後世的道家業沒從理性高度去提高,而是吸收了佛家一些說法,提出了所謂“十善”、“十惡”,從具體事情來規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佛家和老子是同時的,而道教比較靠後,是在佛教進中國時才興起來的。其實他好多是吸收了佛教教義的內容,結合中國儒家的思想而編出來的;所以有些名詞名稱和佛教有好些相同的東西,是把它改了。如:

      “孝敬父母,忠事上師”這和儒家不一樣了,儒家忠要忠於國君,它要忠他的老師,而還要侍奉老師。

      “善心萬物”象佛家的說法,對萬物都要慈。使各種東西都好,稱為慈。

      “忍性容人,諫諍蠲惡,損己救人,放生養物,種樹造橋”,現在全國都在搞綠化,修路鋪橋屬於善事,是“十善”之一。以前講人心不古,人心越來越壞。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做善事。所以我講。現在的人好多方面比過去的人應該是好。

      “為人興利”,現在整個國家搞的各種建設不都是為民興利嗎?

      “與眾除害”,教化未悟”,國家有公安部門I對不法分子進行打擊,人們有了覺悟對壞事進行檢舉;現在全國都搞教育、教學,就相當於教化開悟嘛。這都是好事情。現在我們很多事情都已經開始符合道教這些東西了。

      “恒奉香花”,拿香花供奉人去,為什麼奉個香花,也算個善啊,神仙還需要鮮花?因為花有個美,有旺盛的生機在裏邊,要用它來影響人的生命活動。

      “常誦聖賢規矩”,聖賢規矩要經常念,規矩到底是什麼情況也不知道,整天念是讓你安下心來。這就是十善。

      這十種善事,除了“恒奉香花、常誦聖賢規矩”之外,其他的東西實際都是把儒家的內容具體化。十惡,基本上是把佛家的十惡拿過來,以前中國古語都不用“十惡”來說。

      “綺語”:是戲謔、猥褻的語言;

      “妄說”:說瞎話;

      “惡語”:惡口傷人;

      “兩舌”:挑撥離間或兩面派;

      然後就是“貪、嗔、癡、殺、盜、淫”,這部指的具體事情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908】佛家氣功的“善惡觀”是什麽?

      佛家的善惡觀有點特殊,和儒家不一樣,和道家也不完全一樣。他對善有廣義的善和狹義的善之分。

      從廣義的善來說,只要符合佛教道理的都叫善。儒家則主張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符合這些的儒家叫善。佛家講只要你符合我佛家道理的行為叫善,不符合的就叫惡。儒家講,我出家當和尚。不要妻兒老小了,不孝敬父母、不侍奉皇上,這不叫善的行為。佛家不然,這符合佛理就是善。

      佛教一開始到中國時挨批判,說佛教不要君師父母,不講人情,不行孝道,不行忠道。佛學以後又找詞了,他說,我這不孝父母出家去,不奉國君出家去,這是最大的孝,最大的忠。為此,他講三世因果:你以前有老輩子、老老輩子有無數輩的父母,你光孝敬一輩父母這不算孝敬。我這一修佛,能把無數輩的父母都孝敬了,這是最大的孝,比你們還孝。 “順理為善,違理為惡”“順名為善,違名為惡”。孔夫子也講正名 (什麼事得叫什麼),實際名是按照“理”規定的,名是依附“理”的,兩處說的是一個東西。這是廣義的善。

      狹義的善比較狹隘。佛家法相宗又把善規定了一下,也規定為十善。法相宗從理論上講是唯識的,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從人的心識、人的精神複現出來的。善是指心,你的精神裏有什麼樣的狀態,就有什麼樣的行為,而精神裏又是不同的地方分管不同的行為。

      心裏邊有善心,善心就包括了“信”,幹事情有信用、信心。“慚”和“愧”古人講慚和愧是兩個意思。“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出、不放逸、行舍、不害。”管這些行為的精神叫作善心。在唯識論裏有善心所,有噁心所,還有不善不惡的心所;有五十一味心所法。《西遊記》裏有個妖怪把心挖出來,孫悟空也把心挖出來,黑心、紅心、忌妒心、嗔噁心……叫51味心所法,這是佛家的一個特殊貢獻,把人的精神活動做了一個分析。這是從法相宗唯識論來分析,善指的心。

      整個佛教當中,也講了十善十惡。十惡和道家差不多: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邪見就是一種癡,只要不符合佛理的見解都叫邪見。你不理解不認識佛教就叫癡,白癡。佛教說癡不是我們說的沒智能,傻子,他說不管你多聰明,只要不懂得佛教道理就叫癡。所以有些人一進了佛教就出不來,尤其那些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人,他一信佛教非常不容易出來,因為其中有一條:你只要信佛家道理,你就是有絕大的聰明,現在這些活 着的、不信佛的天子、宰相都不如你。正好符合狂妄自大,說你這是修了幾輩子好,修了幾輩子德,你有善根,有意根你能成佛,比他們都強。

      過去講:做宰相易做和尚難,做個真和尚比做宰相、大將軍還難得多。為什麼難?他說因為你要想修佛、信佛,你沒有多少輩子的善根、沒有多少輩子的智能做不到,到了這一輩子再修佛就晚了,你現在之所以能信佛就是因為你修了幾輩子了,打了多少輩子根基……到這輩子你能信了佛,這得有大智能的人才能信得了佛。信不了佛就是邪見,邪門歪道的,信了佛是正道。這麼一來,除非有些人一看這些東西,認為這是喪盡倫理了,不要它。你只要一想批它,看看看……慢慢就進去了,一進去了就出不來。

      佛教有一整套東西,使得古今很多文人墨客才子們都信佛了。原來是批判佛的,到後來信佛了,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澫益和尚,也叫澫益大師,成為淨土宗的十祖。他小時念孔孟之書,非常聰明,下決心了把佛教批判倒,要批就得看,批到14歲不批了,最後出家當和尚了,而且還成了一代大師,不僅 着了好多佛教書,還把《四書》注解了一下。越是不可一世的人越容易用佛教把他捆住,一捆住還捆得非常死,最關鍵的就是邪見,你不信佛就算邪見,就算白癡。

      十善就和十惡相對。不過佛教講的善與惡,尤其講善更細一點。善是指的兩個:一個是行善叫善;再一個止惡,把惡止了,也叫善。佛教給你一個改惡從善的機會,你把惡一改,不做了,也叫作行善,鼓勵鼓勵你。佛教裏有好多的思想方法非常具體,而且非常能夠讓人接受。如:因果報應,你幹了壞事,覺得別人該宰你、殺你了,沒出路了,可是還有句“放下屠萬立地成佛”,幹了壞事現在不幹了;能立地成佛,那就更不得了了。能做這樣善事的那不是一般人,那得是菩薩。佛家用這些東西保持了佛教幾千年,尤其在中國盛行不衰,因為中國的儒學思想被佛學給用上了,兩個一結合如虎添翼,力量強了,而印度的佛學比中國差多了。現在實際上中國的佛學已經不是印度的了,它和中國的儒學思想結合,成了中國的佛學,成為中國本身的東西了。

【909】智能氣功科學的"善惡觀"是什麽?

      智能氣功的善惡觀不是就事論事,那樣解釋善惡往往犯教條自然相統一、人和社會相統一這個整體上論述善惡的實質的。因為傳統各家的善惡又沒有把善惡說清楚,只是說:儒家符合了仁義禮智信的行為叫做善,不符合的叫做惡;道家時屬於利人利物的稱為善,害人害物的稱為惡。這有棵樹,你把它個伐了,你害了這個物了稱為惡。這樣現在搞建設的好多都是惡,這是不對的,它完全是自然主義的。佛家說符合我佛理的叫善,不符合我佛理的就叫作慫。他們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他們是聖人,到頂點了,世人慢慢在衰退,要拯救世人。這種把人和自然、人和社會分開,孤立起來的觀點,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

      智能氣功認為符合人和大自然整體規律的稱謂善,我們人的生命活動是在整個自然環境當中,人和大自然人互相 “混化”,使人類不斷發展進步。而且人的發展是越來越高級。現代科學已經證實自然發展有個自組織過程(自組織就是把簡單的事和物經過自身的重新組織,變得複雜了,越複雜就越高級),人類本身也是這個樣子,也在不斷自組織,使自身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向高級發展。因此,智能氣功的善惡觀認為,凡是符合人的生命活動,而且不斷經過自組織向高級發展,使人不斷完善,使人的生命活動逐漸健康的行為稱稱為善,否則就是惡的。

【910】為什麽說,不同的社會,不同的人類歷史階段,有不同的 “道德”規範?

      書上是這樣概括的:“以人的行為是否有利於人的生命活動、是否有利人這種的類本質的進步與發展為準則。人的類本質是在人和自然、人和社會當中完成的。所以我們談這個問題必須看到整體,而且這個整體是在不斷前進的。我們認識到這個道理,就能夠理解 “道德”在整個人類發展過程當中,不同的社會,不同的人類歷史階段,有不同的 “道德”規範。這是因為人類和自然事物一樣,在自身發展過程當中,有其自然的規律性和天然的合理性,在和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當中,人類就會逐步摸索出有利於自身在那種環境下生存的規律來,那就是人和大自然的統一,不符合這種規律就被淘汰了,如果不被淘汰,就要符合這些規律,人類歷史的 “道德”觀念的變化也就是這麼個過程。 馬克思主義講:人類的 “道德”是和社會相統一,和生產關係相一致的,由經濟基礎、社會地位來決定人的 “道德”觀念。為什麼這樣決定呢?這是關係到生命活動的問題,生命活動是它的本質。馬克思講的是社會現象,我們講的是生命的本質內容,我們正是由於站在了整體立場上來對待善與惡的,所以我們就能夠正確認識一個個體的人和社會的人的關係。

(續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