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22-01-2010 "人性"是什麼?“基礎”答疑 (115-88)

"人性"是什麼?“基礎”答疑 (115-88)

"人性"是什麼?

  余 洋

  (根據龐明教授講課錄音整理)


【871】怎樣理解,自然 “道德”講的自然萬物的本性,它的體和用?

    自然 “道德”講的自然萬物的本性,它的體和用。自然萬物一變化,這叫 “道德”。這叫 “道德”;佛家講:“風聲皆是廣長舌。”風一刮,是在給講佛法呢;看到春夏秋冬生物的變化,也在講佛法呢。從道家來講,它是 “道德”,自然 “道德”和人體 “道德”是相關的,有同-性,怎麼去領悟這些問題?關鍵在於整體觀:人和大自然有它的同一性,是一個整體,有它的變化性、規律性。如能真正體現它的整體性──同是一個道,那麼就得道了。佛學就說你得佛法了。譬如我們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般地我們只是來體會分析這些規律,如果是感覺到這些東西,那就是功夫了,就得道了。

    光會說是不行的。一個東西。一看,“真美”,你得到一個美了。你給一個生下來就瞎的人說這個東西怎麼怎麼美,可瞎的人就是得不到美,因為沒有感覺到它,你真是感覺到了。“外得於人,內得於己”,整體性了,那才叫得道。光會說“我就在混元氣裏邊呢”,沒感覺 着,就不是就不是你的。有人說:“我還活 着”,你活 着,還是個凡夫,跟死了有什麼不同?活 着,每天撒泡尿拉泡屎臟塊地,死了就徹底臟一塊地,沒有什麼區別。

    你沒有得到那個東西,你的意識──自然是自然世界,你的肉體是你的肉體,都沒歸於你自己。連那個 “自我”都沒得到,你還得什麼道?“ “自我””是什麼都不清楚,你還得什麼?講到這兒,覺得人真可憐:我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都得不 着。只有“內得於已”,自己得到自己了,才能得到別的東西。得不 着,就一天瞎胡鬧。我們現在人都在瞎胡鬧,還覺得挺美,那是醉生夢死。我們腦子雖然有活動,這種活動還不自覺,就和一個蟲會爬一爬,一個狗會吃泡屎、咬個骨,見人人就“汪汪”差不太多。因為我們自己不認識自己啊!還處在自然裏邊呢。

【872】什麽叫作“社會 “道德””?

    社會 “道德”就是現在的倫理學的內容,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社會 “道德”有一系列的人們的行為規範準則,通過善與惡、美與醜、真誠與虛偽等等概念來規範和衡量人們的行為。

    人生活在社會裏要跟大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去處理自然的關係。可是人和人的關係呢?就是人和“人自然”的關係。在社會領域裏面,遵循社會關係的規律,它的功能變化就是社會 “道德”。人與人之間要交往,互相作用、互相 “混化”,“混化”就發生變化,“混化”就是運動,運動就有規律,規律就是社會 “道德”。種子吸收水份、養料、陽光,生長、開花、結果、死亡,這是它的規律,它的自然 “道德”。人呢?病態的植物人會吸收營養,也會吸收能量,那是自然 “道德”。過去說要恢復自然,如果就恢復到那樣,誰願意幹啊?那和植物有什麼區別?

    人不僅有和自然物質的交換,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作用、互相 “混化”,而且這成了人的生命活動的必然內容,有其必然規律,即社會 “道德”;植物和自然界互相作用,生長、衰亡,這是自然 “道德”;人的生長、衰亡不僅有自然 “道德”的內容,還和人有關係。

    美國搞的那個隔離人的試驗,以為能證明人和人不聯繫也能行,為什麼不放一個人啊?放了兩個個人在一起還可以吵鬧。放幾個人與外界永世隔絕了,你試試看。其實西方就怕個人,怕孤獨。本來人是社會群體的,必然會有互相聯繫,硬要說人是個體的、孤立的?要發展個性,我們東方就發展群體性。一個家庭,有配偶,還有父母子女,是一個小群體。而西方只要一長大成人,就和家庭脫離,個個體自由。他們講社會就是隨便,真隨便嗎?也不讓真隨便。他們怕講社會的群體性,不敢講這些內容,因為一講,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而馬克思揭示的真理,他們最終非承認不行。他們的科學很發達了,一旦承認了馬克思主義,科學馬上會發展更快。他就是不承認,使好多問題前進不了。

【873】怎樣理解,社會 “道德”不是天經地義,是隨 着社會的演變一點一點來的?

      我們應該懂得社會 “道德”不是天經地義,是隨 着社會的演變一點一點來的。古代人類全世界都一樣,沒有現在什麼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這些差別。在人類還穿樹皮的時候,也沒現在什麼發展個性這些思想方法。那時候搞個個體搞不了,個性也發揮不出來,你要一個人生活,弄不到足夠的食物,碰上豺狼虎豹就把你吃了。古人牙不如狼牙利害,爪子不如猴爪子利害,可是人保存下下來了。怎麼保存下來的呢?就靠 着集體的力量,大家一塊兒幹活,一塊打野獸,一塊吃。靠的是群體的智能。群體結合起來,就得有個規則,大家遵守。那實際就是原始的社會 “道德”的雛形。

    人要保持一個集體的力量,就要維護集體,為了維護集體而形成的人與人的關係準則就是社會 “道德”。遵循這樣一個 “道德”有什麼意義呢?不那樣就活不下去。

那麼,社會 “道德”與自然 “道德”有什麼區別?自然 “道德”就是人和自然交換物質來維護人的生活。人在胎兒期間沒有意識,只有物質交換,人有了意識之後,還要進行物質交換,這部分我們仍把它歸於自然 “道德”的範疇。但是光有自然 “道德”還不行,人要活得更好,就需要在社會裏互相起作用。在這個意義上,維護人這個種的生存,自然 “道德”和社會 “道德”是一致的。而且可以說,社會 “道德”是自然 “道德”向人類社會演進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表現。社會 “道德”是混元氣的本性在社會這個層次上的反映,是《意元體》參照系中價值模式的體和用,是人的類本質、人的社會性的重要內容。我們作為社會的人,就必須從社會 “道德”入手,培養自身的混元氣。

    我們不能把社會 “道德”看作是超物質的東西,它是意識功能的表現,是《意元體》參照系中價值模式的體和用,西方講價值,但對價值研究還不深刻。中國好些人也講價值:你活得值嗎?你幹這事值嗎?值不值,就是價值夠不夠。拿什麼衡量呢?參照系裏價值模式。幹一件事你認為應該幹,必須幹,那是意識發的指令。是什麼產生的?參照系裏價值模式衡量整理出來的。是價值模式作用的結果。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社會本質要提高一個層次必須從社會入手。從社會的人入手,那就是從 “道德”入手。從 “道德”入手逐漸改變我們的價值模式,改變參照系,這樣你才能夠和混元氣更好地結合,才能更好地適應混元氣。這是人類到了現在還不懂得的道理,而氣功科學就是要把它揭示出來。小心眼的人愛鬧病,非常自私、自利的人愛鬧病,什麼道理呢?《意元體》參照系裏的價值模式把他孤立起來了,混元氣接收少了。這就是生命規律,我們要一點一點地認識它。

【874】什麽叫作“自然社會 “道德””?

    我們前面講的自然 “道德”是自然界的體和用,以及它的變化規律。當人還完全處於自然的狀態時,那樣的體和用就是人的自然 “道德”;社會 “道德”指的是人在社會活動當中的特殊規律,即人這個物質在社會環境當中相互作用表現出來的規律。

    當一個人生下來之後,從開始處在自然 “道德”,到了成年人進入了社會 “道德”,這當中有個過程,有一個從自然 “道德”轉化成社會 “道德”的轉化階段,它既不純是自然 “道德”,也不純是社會 “道德”,而是具備 着社會 “道德”處理人與人的關係(社會 “道德”關鍵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特徵,同時在處理人和人的關係的時候,它不是根據社會 “道德”的 “道德”動機、 “道德”意識來處理的,是根據人自身的自然生命活動的需要來處理的。這樣的 “道德”我們就叫作自然社會 “道德”,它是自然 “道德”和社會 “道德”的結合,也可以叫作社會自然 “道德”。

    書本上講,自然社會 “道德”就是指從自然 “道德”進入社會 “道德”的過程中,自然 “道德”向社會 “道德”轉化,而社會 “道德”還沒有完全形成時應該是自然生活參與到社會 “道德”之中,形成既不同于自然 “道德”,也不同于社會 “道德”的特殊 “道德”的狀態。我們稱這個階段為社會自然 “道德”。自然社會 “道德”和社會自然 “道德”這兩個名詞是一個內容,都是指的這一個東西。
 
    一個新生兒從自然 “道德”而慢慢建立起社會 “道德”這個過程中,社會自然 “道德”,或者說自然社會 “道德”,它有它的特殊表現。就是一個新生的個體,在自身的生命活動基礎上,要求得到必要的生存,而這種生存又不是自己能夠獨立進行的。一個小孩子剛生下來,他自己不能生活,靠周圍的人來照顧他,要和照顧他的這些人建立關係,這樣的關係建立起來,不同于成年人之間人與人的關係。成年人有自身的獨立生活能力,不完全依靠周圍環境。當然人離不開環境,環境是你生活的空間、施展你自身生命能力的場所。

    嬰幼兒只有最基本最簡單的生命活動的能力,因此要和周圍環境起作用,要借助于周圍的人。除了空氣、陽光、大自然混元氣之外,他還要攝取各種物質、獲得各種生活手段,這些都必須借助周圍的成年人和大自然界發生關係。所以在嬰幼兒的生活環境中最多的、最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是人。因此在這個時候,他的生活雖然不能獨立,雖然和外界事物接觸比較少,但是和人接觸得卻多了,所以說小孩子在他《意元體》裏邊打上更多的是人性的烙印,人的信息最多。正是由於嬰幼兒腦子裏人性最多,所以他的自然社會 “道德”表現出來的特徵就不同於一般人了,就表現出所謂人性了。

875】"人性"是什麼?

    從小孩子的 “道德”特徵當中可以體現出來,這裏我們從五個方面闡述:

    (1)、沒有公私之分,沒有你我之別。

    嬰幼兒時期的小孩子沒有公私的分別。我說的這個嬰幼兒時期,和前邊混元氣變化講的差不太多。一般來說它包括的時間比較長,從嬰兒生下來之後到五、六歲,邏輯思維形成以前,基本都屬於自然社會 “道德”,不過我們這麼分跟年齡不能直接劃等號。凡是屬於有這樣特徵的,就都叫自然社會 “道德”。

    在小孩子的心靈裏邊,還沒有私有概念。日常生活當中,接觸的一兩歲甚至二三歲的小孩子,你們家的,我們家的這個概念不明確。尤其是一歲左右的小孩子,在托兒所裏邊,看見哪家孩子的東西他都吃。小朋友玩玩具,張三拿 着玩,他說他也喜歡,他也搶,他也要。因為他喜歡,你玩他也喜歡。而且小孩子還有這麼個特殊性,你給他個玩具讓他自己玩,他不高興,大家一塊玩,你也玩,我也玩,他就高興了。你再給他個好的,他不一定要。小朋友都玩那個東西,他也去玩那個,把自己的放下,玩那個去。如果少,就要搶了,厲害的搶了自己玩。大人說:“這是人家的。”他不管什麼人家的不人家的。在小孩子那,你的我的沒分別,公的私的沒分別,都一樣。我要吃,我喜歡吃,我就吃,再小的孩子,不滿一歲的孩子,餓了有奶便是娘,誰給他奶都吃,大點的孩子高興就玩,拿起來就要,不玩了扔下就走。真有點象共產主義的各取所需,體現了共產主義特徵。對外界的東西,他認為好的不是拿起歸我,而是能吃就吃,能穿就穿,能玩就玩,玩完了就走,多好的東西,吃完了一抹嘴走了,各取所需。他這種行為是根據自己的生理需要產生的,我要它,就行了。將來共產主義就是這樣?你的東西我拿了就走?我們說的是共產主義的特徵,有共產主義的意思在裏邊,共產主義還要上升,一個螺旋。以後還要講這些問題。

    (2)、真誠坦白,純正無邪。

    小孩子光明磊落,真誠坦白,是高尚的人,有什麼說什麼,正直無私,不為自己辯護。看小孩子打架,把那個孩子打哭了,“我打他了”,一般的孩子都會這麼說。摔了個碗,誰摔的?我摔的!你怎麼摔的?我就摔了!真誠坦白、純潔,和玻璃瓶一樣,透明,有什麼就是什麼,不會說瞎話。記得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我們有些朋友到禮拜天就聊天,叫智力撞擊。家務話都留給女同志了,所以有的家裏人不願意讓我們老聊。一敲門“咚咚咚”,孩子出來了,來的人問小孩:“你爸爸在家嗎?”

    小孩回答說:“媽媽說了,要說爸爸不在家!”

    又問:“你爸爸真不在家?”

    小孩回答說:“爸爸在家哪!媽媽讓說爸爸不在家!”

    小孩子不會說瞎話。在這一點上小孩子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反映論,外界有什麼,他就反映什麼,跟鏡子一樣,連他媽媽說的話一塊反映出來了。這是《意元體》的反映,小孩子經常是這樣。媽媽告訴他:“什麼什麼事到外邊別去說呀。”到了托兒所跟阿姨說:“阿姨,我們家什麼什麼事不讓說。”反映論就是這樣,有什麼反映什麼。這就是小孩子的真誠坦白、純正無邪,不會虛妄,這就是人的本質,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3)、小孩子無憂愁,沒有恐懼,也沒有恩怨情緒,總是高高興興。

    有時小孩子哭就不掉眼淚,對他來說都不存在傷心問題。小孩子打完哭,一扭臉就忘了,還是好朋友,今天上午打了,下午還一塊玩,或者剛打完,馬上又玩,他腦子裏邊沒那麼多概念。這個東西,都想玩,你搶我的,我搶你的,搶急了倆人就打,也不會老打,打幾下就完了,不打死架,誰搶過來把它扔了就完了,腦子一分散幹了別的去了,忘了。

    小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高興,他願意要的時候就搶,不願意要的時候一推就走了。什麼“唉呀他把我的東西拿了走了”傷心了、丟了東西傷心了,沒有這種事情。 一個好玩的東西你藏起來,他找不 着就又玩別的去了,他不去聯想那麼多,他腦子需要的東西太多了什麼,他都需要,新鮮就行,就高興,你弄個大窩頭,大夥一塊搶 着吃,他沒吃過,他也搶。什麼好與壞,不那麼分別。

    說這孩子不知好歹,小孩就是不知道好壞,你好但不新鮮老重複它,他就不幹了,多不好的東西只要新鮮,他也高興。沒有憂愁,他不懂得憂愁,因為他生命力非常旺盛,《意元體》裏邊什麼都是生長。

    我記得前些年我一個親戚死了,他那個孩子都四、五歲了,他看 着爸爸在那躺 着,說“你幹什麼死呀?”因為他不知什麼叫死。說完了,看他爸爸也不言語,到外頭跳皮筋去了。所以對小孩子來說,什麼悲哀呀,死呀,都是自然規律,什麼都是自然的。看到送葬的死人,他就叫“死人嘍……”。喇叭一吹,挺高興,心想死人吹剌叭,娶媳婦也吹喇叭,他不管死人還是活人,一聽吹吹打打就高興,他不把它們連在一起,只要場面挺新鮮,對他是個刺激,有生機,有生命力,就高興。小孩子沒有憂愁(憂愁是成年人,憂國憂民哪,有人甚至杞人憂天),這也是自然社會 “道德”的一個特徵。
  ’
    (4)、同情心,平等心。

    成年人有“我的位置多高”“我怎麼怎麼 着”這種突出我的意識。小孩子都一樣,彼此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別,魯迅小說《閏土》中公子哥兒和傭人的孩子在一塊是好朋友,是平等的。大點的孩子就自稱老爺,那是大人教育的,外在自然社會 “道德”狀態沒有這種現象。有的栽跟頭了,人夥就喊“起起”;有的嗑破了,哭了,男了的就拿玩具“給給”以示安慰,互相幫助,富有同情心。

    這個孩子哭,那個也陪 着哭,是同情的心理。這種互相幫助、平等友愛,是人的本質、人性的表現。在這裏真是體現了‘西方:說的平等、博愛、自由。是體現人性的,西方沒做到,小孩子做到了。

    (5),喜歡群居,集體。

    不喜歡一個人離群索居,兩三歲的小娃娃絕大多數孩子們在一塊玩,一個孩子幹什麼大夥一塊幹什麼,這個跳、跑、打滾,那個也跟 着跳、跑、打滾,一個往身上抹泥部跟 着抹泥,你不讓他抹,他還不幹。他們就是集體的、群體的生活。他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別的邪心雜念,就在一塊吃吃喝喝,跑跑跳跳,集體主義,不知不覺的形成這麼一種狀態。我們說這一切都是赤子之心。

【876】小孩子這種 “道德”狀況,和共產主義所講的人類的理想、人類的 “道德”是不是一樣?

    實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小孩子是不自覺的。沒有公私的分別,真誠坦白,無憂無慮,同情、平等、友愛、集體主義,這都是共產主義的 “道德”品質,搞氣功講 “道德”,就要自覺地往這方向走。

    有人說“小孩子太高尚了”,小孩子他不知道高尚不高尚,他這種狀況是孩子的腦神經發育還不健全,對外界事物還不會分別的反映,是生命活動的本能需要接觸人類社會之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這不是說要我們將來到了共產主義都像小孩子那樣,到一塊打滾、玩泥、玩水,到處拉屎撒尿,那樣子行嗎?不行,實現共產主義還有很多新的內容。雖然小孩子的沒分別是由於腦子還沒有分辨力,但是從另外一方面反映出來的是人的本性。

    我們講,這種本性狀況是人從自然的人變化為社會的人的一個過程,他有了社會 “道德”了,而且這個社會 “道德”是純潔的、無邪的、無私的,人本來應該發育成這樣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因為人的全部生活都是在自然社會 “道德”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切行為 “道德”規範也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價值模式也是在這兒建立起來的。

    自然社會 “道德”是人們以後的各種價值模式建立的基礎。所以成年人無論變得多麼壞,嬰幼兒的 “道德”特點不會一點都沒有了,總還會有所表現,因為人總是社會的人。有的人幹壞事挺高興,殺了人可以不受 “良心”責備,但他幹了另外的事還會受 “良心”責備。只是他把 “良心”放偏了,放偏了也還是個 “良心”哪。我們認為這是人們建立各種價值模式的基礎,一般人身上都會有它。不過我們現在的人沒有弄清人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將來的社會 “道德”往哪里去建立?對這個問題沒搞清楚。現在人們只是看到了人對物質的依賴性,人要活 着就需要依賴物質。所以人們把人的生活價值都注重到物質上去了, “道德”也就建立在拜物主義的、追逐物質的、自私自利的這麼一個層次上去了。所以現在社會 “道德”是追逐“物的、私的、偏的”。如果將來氣功科學發展了,把這些道理真懂得了,慢慢人們就會拋棄、改變現有的這種 “道德”觀念、價值觀念。

【877】什麽叫作“社會自由 “道德””?

    自然社會 “道德”(也叫社會自然 “道德”)、社會自由 “道德”,這兩個詞都是智能功起的。

    社會自由 “道德”這個詞兒怎麼解釋?社會自由 “道德”是人們通過學練氣功,克除了私欲,克除了情緒干擾,克除了人我分別,開發了超常智能,克服了《意元體》偏執的缺欠,在處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時,能夠自覺地、客觀地遵從人天 “和諧”的整體原則,從而達到不守規矩而不越規矩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這是人類的本質的真正體現。

    為什麼把這個定義給大家念一念呢?因為這是練氣功的追求,是練氣功建立起來的人們的精神境界和處理事物的根本標準和標誌,或者是人們處理事務的一個規則,一個準則。我們講的社會自由 “道德”,包括了從高層次上處理人們的關係與人和大自然界的關係,而且把自然 “道德”、社會 “道德”、自然社會 “道德”三者統一了。這個統一不是一般的加在一起,而是上升到高級層次了。

    現在一般的社會 “道德”、行為規範還有輿論的約束,比如,辦個事,這個事該辦不該辦哪?可別辦,辦了大家該罵了。到了自由社會 “道德”就不然了,根本就沒想這些問題,什麼好與壞,根本就沒想,自己想我該這麼去幹去,致於好與壞,沒想就去做,一做就是好事,一做就符合規律,當你達到了高度覺悟之後,對周圍事物都有所認識了,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心裏怎麼想就怎麼做,一想就去幹,但是一干就不出規矩,這就叫“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人講,你心裏怎麼想規矩就擋住你了。那是因為你還沒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心動念,念頭一動都是正確的,從內心裏邊就偏了。如果內心放正了,一動就是正的,這就是真正的“化”了。把規矩、規律,把那些準則都化到《意元體》裏面去了,《意元體》參照系裏邊都是正確的,都是符合規律的,那兒一動,意念一發就是正確的,沒錯的。

    普通人腦子裏邊東西很多,好的壞的都有,碰到一個事一反映,可以反映出好,也可以反映出壞,這兩個還打架:“應該幹點事,幹不幹呢?這不好別幹了,有影響!不行,還得幹!”兩家打架,最後一家勝了。一開始可能讓壞的念頭占了上風,慢慢練氣功懂得這些道理了,壞念頭就不能占上風了,腦子轉了好多個回合,正確的占了上風,再慢慢念頭一起就戰勝了。

    文化大革命中,有英雄人物提出要“狠鬥私字一閃念”,這對練氣功來講也是非常有意義的。要狠鬥那些不符合生命規律的閃念。不符合生命規律的,不符合 “道德”要求的念頭,從腦子裏一出來就把它消滅掉,一閃就沒了就把他鬥掉了,要做到這樣才行。這就需要我們鍛煉,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我們的意識已經染偏了,從自然社會 “道德”就偏了,到《偏執意元體》裏邊去了。《偏執意元體》不僅是一般的常智能的偏,而且還有 “道德”規範的偏,我們應該把這個偏克服掉。

【878】我們智能功為什麼要講涵養 “道德”?

    同學們可以想,我們智能功為什麼要講涵養 “道德”,把涵養 “道德”(《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裏邊叫修養意識)、對意識的修養作為練功的一個要旨。你自然社會 “道德”到社會 “道德”就偏了,要變成將來的精神境界──社會自由 “道德”,、你不改變意識行嗎?這裏就絕不僅僅是練練功長點氣就能解決了的,要是不克服社會 “道德”的偏就到不了社會自由 “道德”。過去講“修命不修性,萬劫陰靈難人聖”,修命就是形、氣、精練得非常好,但是不修性,不修 “道德”,不修意識,就是活一萬年,也只是一個不死的普普通通的凡夫,難到聖人的境界。精神境界不提高,人類就進步不了。精神境界高不上去,不說一千年一萬年,幾百年也活不到。你看過去無論是氣功還是武林,他們練功練的真苦,氣也很足,也沒有活幾百歲幾千歲的呀。精神境界不變,高尚高不上去。

    練氣功關鍵在於人的本質往上升,要想改變人的本質,不改變 “道德”,你的本質變不了。我們講社會自由 “道德”,就這麼幾句話,可是要做到就非常困難,那是功夫。同學們練形體,一撐臂幾個鐘頭,“撐到什麼時候通啊?”練形還比較容易,而練這個社會自由 “道德”更難。但是既然練氣功,就得這樣練,練我們的本質嘛!所以這個問題希望同學們特別注意。大家要十分明確,我們練氣功到最後要達到社會自由 “道德”上去,這就必須克除私欲、克除情緒干擾、克除人我分別,開發超常智能,克服《意元體》的偏執。

    克服了之後,在處理人和大自然界的關係,處理人和人的關係時就能夠自覺地、客觀地遵從人天 “和諧”的整體原則,服從人和自然整體的原則,而達到不守規矩而不越規矩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這是人類本質的真正體現。我們練氣功就是要真達到人的本質,成為一個真正名符其實的人。我們現在的人,從人的類本質講,還是不完善的人,本質還沒顯現出來,或者說還只有一點兒顯現出來。

【879】“社會自由 “道德””和嬰幼兒時期的“社會自然 “道德””有什麼不一樣?

    社會自由 “道德”和嬰幼兒時期的社會自然 “道德”比就不一樣了,社會自由 “道德”是自覺的而且是人天 “和諧”的,不守規矩不越規矩的自覺境界。

    小孩子不是,雖然小孩子的自然社會 “道德”是有這樣的素質,有這樣的因素,但他不是自覺的,而且他不是從人天 “和諧”的這個角度搞起來的。另外小孩子雖然他自己沒什麼分別,但是意元休形成之後,已經有了一定的偏執打在裏邊了。父母遺傳的偏執打在裏邊了。

    到了社會自由 “道德”,遺傳的偏執都克服掉了,比社會自然 “道德”上升了一個螺旋。所以智能功講這些理論,修煉都不象過去一樣。過去講返還,返老還童。

    有的古人講:返還指的是返還到幼年那種生機勃勃,而且要讓你 “道德”高尚,返還到小孩子那種赤子之心,沒分別,沒人我的狀態。那時候,孔夫子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什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什麼“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那時候已經到了封建社會。在原始公社早期的氏族部落的時候,才有那種公,孔夫子說的“大道”、“公”是他的想像,是個憧憬。其實以前沒有過大道,沒有就想不真切,形容也形容不真切,所以就返還。

【880】怎樣理解,修煉也是螺旋式上升,不是返老還童,不是返還,而是上升。這就是我們和古人不同的地方?

    我們現在懂得社會發展史了,有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了,知道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螺旋式上升。修煉也是螺旋式上升,不是返老還童,不是返還,而是上升。這就是我們和古人不同的地方。我們是在老祖宗認識的基礎上慢慢發展起來的。那個時候他們沒材料,只能根據當時的社會現狀來想像,孔夫子如此,老子也是如此,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因為他們都是練功的,所以他們都說對了一部分。

    這就告訴大家,隨 着社會前進,認識事物更加準確,不是返還。那個時候他們講返還是受到歷史的影響,他對歷史不能進行考察,對歷史不瞭解,憑想像:“過去好”,練功就要返還,這是他們返還思想產生的原因。不過話又說回來,真正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以前是做不到的,誰要為公不為己就要天誅地滅。在私有制社會裏,你為公就活不了。只有將來真正到了把私滅除掉了,才能有大道之行。將來人類發展都一樣了,錢多了,物質生活提高了,加上練氣功之後人們吃的少了,穿的少了,東西用不光。到那個時候讓你往家拿也不拿了,拿到家去你還得保存它。衣服到夏天還得曬,怕長了蟲,還不如拿起來就穿,拿起來就吃,不穿放下就走。那時為公就來了。

    所以我講將來我們搞氣功城就按照這個模式搞,工作的地方有工作服,到那穿上幹工作。下班往那一放,臟了有工作人員來洗。吃飯有飯堂,家裏有住的、吃的、用的、新鮮的,看你吃哪個。只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維持那樣的生活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到那時誰也不為私了。將來到了生產力高度發達,科技高度發達,物質高度豐富,而且成為公有了,人的社會自由 “道德”就有了。那時練功就好練了,不需要想這個想那個亂七八糟這麼多念頭。今天想:哎喲!快放假了,明年下個學期的學費我爸爸媽媽給準備好沒有?你還得想是借錢還是去掙錢?就是家裏有錢,我都這麼大了,還花爸爸媽媽的錢。這也是個思想負擔,能好好練功嗎?到那時什麼都是自然的,孩子是自然的,成年人是自然的,練功不就好練了嗎?人也好練了,環境也好了,社會自由 “道德”是一體的。

    社會自然 “道德”、社會自由 “道德”,在目前整個社會當中還都沒有,但是社會自然 “道德”在整個人類當中又普遍存在。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一樣,亞洲人、歐洲人、非洲人、美洲人,不管是黑種、白種、黃種、紅種人,一歲的小孩子,或六七個月的都放在一起,一個人來照顧他們,在一塊玩,高高興興,你看是不是世界大同。五大洲孩子在一塊,都高高興興,和平共處,沒有人說:白種人高貴,黑種人低賤,人種都一樣,高高興興都沾樣。所以我講,現在的人類 “道德”也是存在的,整個人類的本質基本差不多。既然娃娃都能那個樣子,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再自覺上升一個層次,到了社會自由 “道德”,全世界都一樣的,這就是我們講的走向世界大同。

  (續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