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2013-05-11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30)—什么叫作“神与形合,以形引气”?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30)—什么叫作“神与形合,以形引气”?

简体字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30)

什么叫作“神与形合,以形引气”的运用意识的模式?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什么叫作“神与形合,以形引气”的运用意识的模式?就是把精神和形体结合起来。这属于练形神桩的内容了。


精神和形体相结合,就把精神集中到形体上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精神和形体相结合,这是为了通过形体动作来引动气,连着气动,你可不能死死地想着形体。形一动,气就动。经络里边有气,那个气也会动。



例如立掌分指,发出意念指令做动作的时候。你要认真地体察一下里面的感觉,这样才能做到以形引气。如果你光注意动作,只有运动思维,没有体察思维,那就不行了。只有体察思维才能真正做到神与形合。为什么练功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求动作做慢点呢?就是让你一边做一边体会。而体会也不是让你去瞎想,要体会里边有什么感觉。这样精神就更加集中地注意到形体上来,动作也会更加自然,不勉强了,牵动气的作用也会更明显。



形神桩这么多动作。怎么专一呀?”其实同学们把这个问题仔细想一想就明白了。比如做动作,“曲、伸,曲、伸……”脑子里面并不是要有曲伸的概念,而是一发出指令就曲、就伸。精神很集中地做这个动作,意识就和生命活动、和形相结合了。再做另外一个动作,又体会它了。而精神始终是非常清静、非常寂静的。做某个动作,脑子并没有“我要动”这个概念,意识一动形体就动起来了。身体在动弹,脑子里并没概念,脑子总是直接发命令,直接变成行动的指令。同时一边行动一边体察,但心里面又总是安安静静的。这样就使神与形合到一起了。



所以形神桩这么多动作,看起来好像很复杂,实际上是更专一了,比做单一的动作效果还要好。可是现在很多人还离不开发口令。总这样不行。应该是做每一个动作心里都知道,但是没概念。如一做通臂,总全神贯注地在通。形神桩里面就唯独通臂这个动作难发概念,别的都易发。你可以多做通臂,慢慢体会,看不跑神能做多少。你要想体会做动作时直接发出的运动思维还要体察它,就反复练通臂。通臂需诸多动作同时协调进行,有一些动作还是对抗的,多组肌肉同时运动。你脑子就不容易发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只好直接变成形动。再做慢点,体会这个关节动连带着那个关节动有什么感觉。这样做慢慢就容易体会神与形合,体会里边气的变化了。而且还要注意别绷着劲,放松了,自自然然、舒舒服服地练。快了也不行,要慢一点,这样反复体会,就把精神集中起来了。当杂念多的时候,反复使劲做通臂,体会体会里面什么感觉。当你一旦对臂里边的气有感觉了,杂念也没有了。你再放开去做,气感就明显了,对里边的气的体会就深刻了。


什么叫作“神合音声,音声导气”的运用意识的模式?


这儿对发音不多讲。声和乐(发声和音乐)不等同,乐音里面有谐音振动的问题,而普通发声中的谐音振动就少一点。再有,人们发的声音和情绪、心情都有关系。同是一个声音、一个字,可以用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感情把它发出来。如一个“啊”字,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发出来,可以反映出许多种情况,如询问、回答、惊叹、害怕、喜、怒、哀、乐等。心情不同,情志不同,发出的音是不同的。



练五元桩,为什么发音的时候要带着表情、带着情感呢?就是因为不同的情感联系着不同的精神活动和不同的内脏,而且还可以影响人体里边的内分泌素。现在医学也已经认识到,每个内脏都有内分泌的功能。另外有些音声,你无论怎么发,它也还会带有它本质的特色。智能功懂得这些道理以后,就用一些合适的音声来导引气机的升降开合。在五元桩功法里也讲了这些问题,这里就不多讲。



五元桩用的发音法已经和古人有了不同。古人只讲到五脏、情志,而五元桩指出了神、气、形不同的音有其不同的影响。实际上智能功已把发音法的引动气机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倒不敢说超过了古人,但起码在古人的基础之上把它细致了、系统化了。



前述的以形引气、以意引气也如此,也是把古人的东西具体化了,发展了。如古人只是笼统地讲“神注桩中,气随桩动”,而我们已深入地讲怎么去做,讲神与形合,讲运动思维、体察思维这些内容了。这些具体方法,古人有,但是都没讲这么细,这么深刻。


2013年05月11日 整理于 湖南 株洲


繁體字

龐老師講的練功道理和故事(230)

什麼叫作“神與形合,以形引氣”的運用意識的模式?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什麼叫作“神與形合,以形引氣”的運用意識的模式?就是把精神和形體結合起來。這屬於練形神樁的內容了。


精神和形體相結合,就把精神集中到形體上來了。但是要注意一點,精神和形體相結合,這是為了通過形體動作來引動氣,連著氣動,你可不能死死地想著形體。形一動,氣就動。經絡裏邊有氣,那個氣也會動。



例如立掌分指,發出意念指令做動作的時候。你要認真地體察一下裏面的感覺,這樣才能做到以形引氣。如果你光注意動作,只有運動思維,沒有體察思維,那就不行了。只有體察思維才能真正做到神與形合。為什麼練功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要求動作做慢點呢?就是讓你一邊做一邊體會。而體會也不是讓你去瞎想,要體會裏邊有什麼感覺。這樣精神就更加集中地注意到形體上來,動作也會更加自然,不勉強了,牽動氣的作用也會更明顯。



形神樁這麼多動作。怎麼專一呀?”其實同學們把這個問題仔細想一想就明白了。比如做動作,“曲、伸,曲、伸……”腦子裏面並不是要有曲伸的概念,而是一發出指令就曲、就伸。精神很集中地做這個動作,意識就和生命活動、和形相結合了。再做另外一個動作,又體會它了。而精神始終是非常清靜、非常寂靜的。做某個動作,腦子並沒有“我要動”這個概念,意識一動形體就動起來了。身體在動彈,腦子裏並沒概念,腦子總是直接發命令,直接變成行動的指令。同時一邊行動一邊體察,但心裏面又總是安安靜靜的。這樣就使神與形合到一起了。



所以形神樁這麼多動作,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實際上是更專一了,比做單一的動作效果還要好。可是現在很多人還離不開發口令。總這樣不行。應該是做每一個動作心裏都知道,但是沒概念。如一做通臂,總全神貫注地在通。形神樁裏面就唯獨通臂這個動作難發概念,別的都易發。你可以多做通臂,慢慢體會,看不跑神能做多少。你要想體會做動作時直接發出的運動思維還要體察它,就反復練通臂。通臂需諸多動作同時協調進行,有一些動作還是對抗的,多組肌肉同時運動。你腦子就不容易發出一個統一的概念來,只好直接變成形動。再做慢點,體會這個關節動連帶著那個關節動有什麼感覺。這樣做慢慢就容易體會神與形合,體會裏邊氣的變化了。而且還要注意別繃著勁,放鬆了,自自然然、舒舒服服地練。快了也不行,要慢一點,這樣反復體會,就把精神集中起來了。當雜念多的時候,反復使勁做通臂,體會體會裏面什麼感覺。當你一旦對臂裏邊的氣有感覺了,雜念也沒有了。你再放開去做,氣感就明顯了,對裏邊的氣的體會就深刻了。


什麼叫作“神合音聲,音聲導氣”的運用意識的模式?


這兒對發音不多講。聲和樂(發聲和音樂)不等同,樂音裏面有諧音振動的問題,而普通發聲中的諧音振動就少一點。再有,人們發的聲音和情緒、心情都有關係。同是一個聲音、一個字,可以用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感情把它發出來。如一個“啊”字,用不同的語氣和表情發出來,可以反映出許多種情況,如詢問、回答、驚歎、害怕、喜、怒、哀、樂等。心情不同,情志不同,發出的音是不同的。



練五元樁,為什麼發音的時候要帶著表情、帶著情感呢?就是因為不同的情感聯繫著不同的精神活動和不同的內臟,而且還可以影響人體裏邊的內分泌素。現在醫學也已經認識到,每個內臟都有內分泌的功能。另外有些音聲,你無論怎麼發,它也還會帶有它本質的特色。智慧功懂得這些道理以後,就用一些合適的音聲來導引氣機的升降開合。在五元樁功法裏也講了這些問題,這裏就不多講。



五元樁用的發音法已經和古人有了不同。古人只講到五臟、情志,而五元樁指出了神、氣、形不同的音有其不同的影響。實際上智慧功已把發音法的引動氣機向前推進了一步。我們倒不敢說超過了古人,但起碼在古人的基礎之上把它細緻了、系統化了。



前述的以形引氣、以意引氣也如此,也是把古人的東西具體化了,發展了。如古人只是籠統地講“神注樁中,氣隨樁動”,而我們已深入地講怎麼去做,講神與形合,講運動思維、體察思維這些內容了。這些具體方法,古人有,但是都沒講這麼細,這麼深刻。


2013年05月11日 整理於 湖南 株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