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药补、食补、气补、神补 (17)
简体字
论:药补、食补、气补、神补 (17)
余 洋
(以下內容摘自庞明教授的"智能气功科学概論")
2) 、中医治病的优缺点是什么?
中医是从气化立论不辨病,而是辨证论治。这个”证”是中医的特有名词,它是症状和体征加在一起的综合名词、综合概念。包括了病因和人体反应性,在分析这个”证”的时候就把人体功能加进去了。中医根据这个”证”来进行治疗。
比如:发烧发冷嗓子痛,西医检查是上感,是细菌感染,用杀菌药、抗菌素治疗。感冒还是这些症状,西医诊断是病毒感染,吃退烧药、维生素。还是同样症状的病人,西医经过检查,是胃炎,给吃消炎药、缓解肠胃药、禁食,治好了。同样症状的病人诊断不同的病,治疗方法也不同。
中医就不然了。”上感”的病人来了,一看发冷、发烧、嗓子痛,一摸脉,脉浮紧,问出汗不出汗,如果不出汗,是风寒束表,治疗还是辛温发汗,用葛根汤,一发汗就好。感冒病人来了,还是这些症状,治疗还是辛温发汗,还是葛根汤。胃炎病人来了?还是发热、发冷、嗓子痛但不严重,腹部有些胀满,脉浮紧,还是风寒束表,还是辛温发汗,也是用葛根汤。因为三个病人的”证”都是一样,说明人体内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一样的,治疗也就一样了。这么一来,就有综合性了。是”病毒”这么治,是”细菌”这么治,受外伤是这么治,受化学、物理刺激也是这么治,中医这就叫辨证论治。
中医把人体内因和外因所起变化结合起来,把人体抵抗力和疾病斗争的功能态抓住,加强人体功能,就把病解决了。中医治病好处好在于它是照顾了人体的整体,注意人体功能,内外结合,而且以功能为主。但也有不好的地方,诊断不客覌,有模糊性。给病人摸脉,-个医生一个样,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开药方也是一个大夫一个药方,同是一个病,药方很少有相同的。中医有随意性,这是它、的缺点和不是的地方。
但是随意性也有个好处,一个病人,十个医生开出十个不同的药方,都能治好病,这也是中医的特点,所以中医难学也在于此。而且一人一个样,不能普遍搞。可现在搞了很多”成药”。为什么有人说现在中医不管事了呢?就是”成药”搞的。
本来中医是辨证施治量体裁衣,搞了成药,不量体裁衣了,胖子穿上瘦衣,瘦子穿上胖衣,衣服胖点瘦点关系不大,吃药不行呀,一点不对,错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起副作用。现在消化不良、肝功失常这么多,好多都是吃中成药吃的。本来着凉感冒吃点辛温发汗药,一吃就好了。可现在动不动让你吃羚翘解毒、牛黄解毒,本来就寒,凉药一吃,当时烧不发了,肚子不胀了,过了一个月,转胺酶高了,肝炎了(这样的肝炎不能治肝)。这是中医的不确定性,是它的缺点。如果中西医结合,搞成一个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很可能克服他们当中的不足。
中医里面又有针灸,针灸和吃中药不一样。吃中药,哪味药用多少,都有变化;针灸就不那么严格了,来个病人给扎针灸(针是扎针,灸是艾火烤),这里面不需要输入物质了。就是一个针扎进去,用艾火烤烤穴位,血脉通了。更加强调内因了,这就和西医不一样了,所以一开始西医非常反对针灸治病。不过针灸现在有地位了,也可以有针灸主任医师等,这是斗争几十年的结果。针灸以前只能叫针灸士,针灸是护士们干的,大夫开个药方,护士去扎针。
中医里还有按摩。用手摸一摸,不用把针扎进去病也好了,它调动人的积极性,更是靠内因了。按摩在以前也是得不到应有的待遇,搞按摩、正骨的,现在也有了官衔,也可以当主任医师,也可以当教授了。但是现在气功还不行。
人家说,针灸扎个针,按摩拿手摸,你们气功又不扎,又不摸,就那么比划,这个与体操差不多。我们要懂得练气功是通过姿势的运动来调节气血的平衡,它更靠内因了。中医中药是靠药物调节气血平衡,针灸是通过针灸调节气血平衡,按摩是通过按摩调节气了气血平衡。针灸、按摩都没有直接向体内输入物质,所以气功和针灸、按摩有很大的相同性,都不是向病人体内输入有形物质,主要是调整气血平衡,只是手段不一样而已。
3)、气功治病的优缺点是什么?
气功在调整体内平衡方面,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双向调整”,这是气功治病和其它治病的根本区别。其实,治病都是调整,高血压吃药把血压降下来,调整到不高了,低血压的吃点药,血压高起来,不低了;心动过速,吃点药不快了,心速太慢吃点药快起来,不慢了,也是调整。药物调整是单向的。气功不是,高血压的人练练功,血压低下来了;低血压的,练练功,高上去了,都调整到了正常水平线,血压就稳定不变了,这就是气功的特殊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得了病,练气功不停药,就是练一辈子,可能病也好不了。
比如高血压,原来高血压180mmHg,一天吃二片药降到130mmHg,如果你练气功了,每天还吃药,不减药,你练的时间再多、再长,把药一停,血压还一样会高。
这是什么道理呢?本来血压180mmHg,练气功可以把血压降平,但你用药来平它。本来身体里面有个往上冲的力量,用三片药把它压下来了,再练功的时候,因为血压正常了,一练功就不调节它了,所以当药一停,血压马上就又高起了,练气功同时把药一点一地停掉,慢慢调整,那才行。不这么搞,能好也非常困难。
最典型的是糖尿病,糖尿病西医得打腱胰岛素,你练气功只要不减胰岛素,糖尿病就好不了。你又吃药又练功又打针,开始几天血糖会很快下来,变成低血糖了,你若不减药,血糖马上就上去。什么道理呢?原来有病,胰脏不会分泌胰岛素,一练功。会分泌了,还打胰岛素,胰岛素一下太多,血糖就低了,血糖一低,身体就会自动调整,让胰岛素别分泌,胰岛素不分泌了,血糖就又高起来了,所以气功治病必须要停药(当然有些病不能下子都停,要一点一点地停)。
如果我们不懂得气功治病是双向调整这个道理,将来我们治好多病就麻烦了。别的医疗方法都是单向调整的,医学界不承认气功治病也是在这一点上。他们拿正常人来作实验,看练功降不降血压。正常人当然不降,他就说你没有效果。他拿他那个方法来作外气实验,方法论不一样,得不了正确结果。
(续18)
2013年7月22日 写于
香港
繁體字
論:藥補、食補、氣補、神補 (17)
余 洋
(以下內容摘自龐明教授的"智能氣功科學概論")
2) 、中醫治病的優缺點是什麼?
中醫是從氣化立論不辨病,而是辨證論治。這個”證”是中醫的特有名詞,它是症狀和體征加在一起的綜合名詞、綜合概念。包括了病因和人體反應性,在分析這個”證”的時候就把人體功能加進去了。中醫根據這個”證”來進行治療。
比如:發燒發冷嗓子痛,西醫檢查是上感,是細菌感染,用殺菌藥、抗菌素治療。感冒還是這些症狀,西醫診斷是病毒感染,吃退燒藥、維生素。還是同樣症狀的病人,西醫經過檢查,是胃炎,給吃消炎藥、緩解腸胃藥、禁食,治好了。同樣症狀的病人診斷不同的病,治療方法也不同。
中醫就不然了。”上感”的病人來了,一看發冷、發燒、嗓子痛,一摸脈,脈浮緊,問出汗不出汗,如果不出汗,是風寒束表,治療還是辛溫發汗,用葛根湯,一發汗就好。感冒病人來了,還是這些症狀,治療還是辛溫發汗,還是葛根湯。胃炎病人來了?還是發熱、發冷、嗓子痛但不嚴重,腹部有些脹滿,脈浮緊,還是風寒束表,還是辛溫發汗,也是用葛根湯。因為三個病人的”證”都是一樣,說明人體內在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一樣的,治療也就一樣了。這麼一來,就有綜合性了。是”病毒”這麼治,是”細菌”這麼治,受外傷是這麼治,受化學、物理刺激也是這麼治,中醫這就叫辨證論治。
中醫把人體內因和外因所起變化結合起來,把人體抵抗力和疾病鬥爭的功能態抓住,加強人體功能,就把病解決了。中醫治病好處好在於它是照顧了人體的整體,注意人體功能,內外結合,而且以功能為主。但也有不好的地方,診斷不客覌,有模糊性。給病人摸脈,-個醫生一個樣,沒有一個統一標準;開藥方也是一個大夫一個藥方,同是一個病,藥方很少有相同的。中醫有隨意性,這是它、的缺點和不是的地方。
但是隨意性也有個好處,一個病人,十個醫生開出十個不同的藥方,都能治好病,這也是中醫的特點,所以中醫難學也在於此。而且一人一個樣,不能普遍搞。可現在搞了很多”成藥”。為什麼有人說現在中醫不管事了呢?就是”成藥”搞的。
本來中醫是辨證施治量體裁衣,搞了成藥,不量體裁衣了,胖子穿上瘦衣,瘦子穿上胖衣,衣服胖點瘦點關係不大,吃藥不行呀,一點不對,錯了,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起副作用。現在消化不良、肝功失常這麼多,好多都是吃中成藥吃的。本來著涼感冒吃點辛溫發汗藥,一吃就好了。可現在動不動讓你吃羚翹解毒、牛黃解毒,本來就寒,涼藥一吃,當時燒不發了,肚子不脹了,過了一個月,轉胺酶高了,肝炎了(這樣的肝炎不能治肝)。這是中醫的不確定性,是它的缺點。如果中西醫結合,搞成一個西醫辨病和中醫辨證相結合,很可能克服他們當中的不足。
中醫裏面又有針灸,針灸和吃中藥不一樣。吃中藥,哪味藥用多少,都有變化;針灸就不那麼嚴格了,來個病人給紮針灸(針是扎針,灸是艾火烤),這裏面不需要輸入物質了。就是一個針紮進去,用艾火烤烤穴位,血脈通了。更加強調內因了,這就和西醫不一樣了,所以一開始西醫非常反對針灸治病。不過針灸現在有地位了,也可以有針灸主任醫師等,這是鬥爭幾十年的結果。針灸以前只能叫針灸士,針灸是護士們幹的,大夫開個藥方,護士去扎針。
中醫裏還有按摩。用手摸一摸,不用把針紮進去病也好了,它調動人的積極性,更是靠內因了。按摩在以前也是得不到應有的待遇,搞按摩、正骨的,現在也有了官銜,也可以當主任醫師,也可以當教授了。但是現在氣功還不行。
人家說,針灸紮個針,按摩拿手摸,你們氣功又不紮,又不摸,就那麼比劃,這個與體操差不多。我們要懂得練氣功是通過姿勢的運動來調節氣血的平衡,它更靠內因了。中醫中藥是靠藥物調節氣血平衡,針灸是通過針灸調節氣血平衡,按摩是通過按摩調節氣了氣血平衡。針灸、按摩都沒有直接向體內輸入物質,所以氣功和針灸、按摩有很大的相同性,都不是向病人體內輸入有形物質,主要是調整氣血平衡,只是手段不一樣而已。
3)、氣功治病的優缺點是什麼?
氣功在調整體內平衡方面,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雙向調整”,這是氣功治病和其他治病的根本區別。其實,治病都是調整,高血壓吃藥把血壓降下來,調整到不高了,低血壓的吃點藥,血壓高起來,不低了;心動過速,吃點藥不快了,心速太慢吃點藥快起來,不慢了,也是調整。藥物調整是單向的。氣功不是,高血壓的人練練功,血壓低下來了;低血壓的,練練功,高上去了,都調整到了正常水平線,血壓就穩定不變了,這就是氣功的特殊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得了病,練氣功不停藥,就是練一輩子,可能病也好不了。
比如高血壓,原來高血壓180mmHg,一天吃二片藥降到130mmHg,如果你練氣功了,每天還吃藥,不減藥,你練的時間再多、再長,把藥一停,血壓還一樣會高。
這是什麼道理呢?本來血壓180mmHg,練氣功可以把血壓降平,但你用藥來平它。本來身體裏面有個往上沖的力量,用三片藥把它壓下來了,再練功的時候,因為血壓正常了,一練功就不調節它了,所以當藥一停,血壓馬上就又高起了,練氣功同時把藥一點一地停掉,慢慢調整,那才行。不這麼搞,能好也非常困難。
最典型的是糖尿病,糖尿病西醫得打腱胰島素,你練氣功只要不減胰島素,糖尿病就好不了。你又吃藥又練功又打針,開始幾天血糖會很快下來,變成低血糖了,你若不減藥,血糖馬上就上去。什麼道理呢?原來有病,胰臟不會分泌胰島素,一練功。會分泌了,還打胰島素,胰島素一下太多,血糖就低了,血糖一低,身體就會自動調整,讓胰島素別分泌,胰島素不分泌了,血糖就又高起來了,所以氣功治病必須要停藥(當然有些病不能下子都停,要一點一點地停)。
如果我們不懂得氣功治病是雙向調整這個道理,將來我們治好多病就麻煩了。別的醫療方法都是單向調整的,醫學界不承認氣功治病也是在這一點上。他們拿正常人來作實驗,看練功降不降血壓。正常人當然不降,他就說你沒有效果。他拿他那個方法來作外氣實驗,方法論不一樣,得不了正確結果。
(續18)
2013年7月22日 寫於
香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