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2013-04-10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23)—怎样理解“意守体内对象”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23)—怎样理解“意守体内对象”

简体字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23)

怎样理解“意守体内对象”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体内对象就是守身体里边,守身体里边什么地方都行。一般守三丹田的比较多。这三丹田怎么划分?由于功门不同,怎么划分的都有,谁和谁都不一样。



下丹田,有的说在肚脐里面一寸三,有的说在肚脐和命门联机的中点,有的说在肚脐和命门联机前七后三的地方,有的说在肚脐下一寸三,有的说在肚脐下二寸,有的说在肚脐下三寸,有的说在肚脐下四寸,有的说会阴是下丹田。这么一来,从肚脐到会阴都是下丹田了。



中丹田,有的说在脐上二寸,有的说在脐上二寸四分黄金鼎这个地方,有的说在脐上四寸中脘的地方——混元窍,有的还说再往上一点——绛宫,有的说在膻中,还有的说在膻中上面。一说中丹田,相当于从天突一直到下脘这一大块都叫中丹田。


上丹田,有鼻尖、山根、印堂、天目、天门等位置。从鼻尖到百会都叫上丹田。门派不一样,位置也不一样。我们这是作一般的介绍。


当然,也有的守穴位(哪个穴位都可以守),如会阴、尾闾、命门、印堂等等,一般开始练功守任督二脉上的穴位比较多。


也有个别门派开始守劳宫,也有个别的守大脚趾头,还有的守病灶……其实身体里边一开始守是个点,慢慢连成一体了,是个整的。所以守哪儿都行,没有一个地方不行。



守指甲盖行不行?真守指甲盖也行。守眉毛也行。说守眉毛守到外面来了,守眉毛的芯不就上里边了吗?只要集中意念守哪儿都行。像符篆派有一个门派守眼角玄关,就是守左眼角处的一个大圈圈。说守出红球来,里边站着一个人,拿着一把宝剑。当一看到北斗七星拿着宝剑上这儿来了,一念咒就行,雷法玄关就解决了。(还有中丹田的雷法玄关,比较特殊。)要用时,就掐诀念咒,如治病,一笔一画,有的代表脑袋,有的代表上丹田、下丹田、肠子、胃……都代表着不同的位置。意念一动,一个符就画出来了,自然而然就和病的部位相对应,病就好了。


其实,不画符也是一样。
守体内物件守哪儿都行。不过要提醒大家:守的部位不是点不是面,而是体腔里边的体,要守到里面去。像方才讲的贴个橡皮膏,那就不行。守体内对象,神光意守、纯意念意守和
“内视”意守都行。

不过用 “内视”意守时要注意:机能比较亢进的(高血压、心动过速、火气太重等)不能守上丹田;


阳气下陷的(经常拉肚子的、子宫脱垂、胃下垂、游走肾等)都不能守下丹田。

智能功不搞古人这一套东西,就都无所谓了。
书上这段引文把各个常见的意守部位,意守这些地方有什么好处,守不好有什么坏处,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把目前气功界搞意守的各个门派的主张基本上都囊括了。对这方面的论述,这是我所看过的书中写得最简单、最全面的。下面简单地解释一下。


“道宗观妙观窍,总是聚念之方,非存神之道。”说观妙观窍的就是聚念,不是存神。(按道理讲,存神即守窍。)


“然攀缘既熟,念虑难忘,只得从此用功,渐入佳境。”你只要这么去想那个地方,杂念没有了,集中了,从这用功,慢慢就会渐入佳境。


下面就讲具体位置了。“有存泥丸一窍者,谓神居最上顶,贯百脉,存之可以出有入无,神游八极。”过去修神通的,尤其是搞意念神游的,可以存泥丸。其实,存泥丸开发智能也很好。


但是守不好呢?“而失则使人善眩晕。”守不好就头晕了。(为什么头晕?有两个原因:


(1)、运用的是形动意守,意念往上看了;


(2)、纯意念意守“不纯”,不是知而不守,而是违背了意守原则。气血涌上来,产生头晕,甚至血压高了,有的人甚至可以脑出血。)


“有存眉间一窍者”,为什么存眉间呢?“谓无位真人在面门出入,存之可以收摄圆光”,神光在此出入,意念往这儿放,可以收神光。(收摄圆光,过去有几个内容:其一,神光就是圆光。另外,有的在练功坛上放一个镜子,收了圆光的人看镜子,里面本来没东西,他用意念一想,里面能出现所想的东西,甚至可以出现有人在教功法。功夫高的话,可以让别人也看到。实际是根据你自己的意念把气聚起来的结果,是你自己意识的反映。)



“失则使人火浮而面赤。”如果做得不对,火上涌,脸红红的,眼也红了,厉害的可出高血压。这也是违反了意守原则,不是“似守非守,若有若无”这样守的。



“有存上腭者”,存上腭就是守上腭。“谓齿缝元珠”,齿里边有精髓,有真气,管它叫元珠。“三关齐透”,这个地方很关键,一守这个地方前三关后三田就能通了。



“存之可以通贯鹊桥,任督飞渡。”传说牛郎织女七月七见面,那天,喜鹊都飞到天上为他们过河搭桥去了。练气功把舌头往上一贴,使任督二脉(阴阳二气)接到一起,叫鹊桥。经常用意念想着这个地方,也能够接通鹊桥。


“而失则使人精不归源。”做不好,老守着这个地方,唾液多了,也不知道往下咽,精气不能归于下丹田,不能归于肾。


“有存心中正穴者”,守心口这个地方。

“谓百骸万窍,总通于心”,身体各个部分、各个窍、各个穴都与心相通。


“存之可以养神摄念,须发常玄”,守它不光可以养神,还可以养血,使全身气血通调。


“而失则使人局而不畅”,做得不好,局部发闷发胀,这都是守得太死的缘故。


“有存心下寸许皮肉际者”,这相当于中脘那个地方,不过守的是皮肉之间,不是守里边。相当于少林功练膜揉中、守中的中。


“谓卫气起于上焦,行于脉外,生身所奉,莫贵于此,”由于卫气起于上焦,行于脉外,可以充斥到人体各个部分来养身体,所以非常贵重。


“存之可以倏忽圆连,祛痰去垢”,守这儿可以使气豁然变化,使身体里边的痰气、津液能够充分应用,不至于停留变成痰。


“而失则使卫胜荣弱,或生疮疖。”做不好会使得卫胜荣弱,生疥子,生疮。这也是火多了。


“有存心下脐上者,谓脾宫正位,四象相从,存之可以实中通理”,所守位置在中脘下面、建里穴里边,其后面相当于脊中穴。“实中通里”也称为“黄中通理”,是通黄中脾道祖气的很好的练功方法。


“而失则使人善食而易饥。”如果做不好,一守就饿,想吃东西,好像得糖尿病一样。其实是消化太快了。


“有存脐内者,谓命蒂所系、呼吸所通”,脐是命蒂,在胎儿期间真气在这个地方和母体相联系,呼吸也通这个地方。


“存之可以养元神,厚肠开窍。”存它可以养元神,还可以健脾开胃。

“而失则使人气沉滞。”要做不好呢,使气血停滞,肚子发胀。


“有存下丹田者,谓气归元海,药在坤乡”,下丹田属于真元所在地,药也在这个地方。


“存之可以鼓动元阳,回精入肾”,守这个地方,肾阴、肾阳都得到充足,容易出现性兴奋的活子时,出现药。


“而失则使人阳易兴而妄泄。”做得不好呢,阳气比较旺盛,容易出现遗精的现象。


“有存外肾一窍,以目观阳事者,谓心肾相交,其机在目”,男人注意阴茎头,女人守子宫颈口,因为意念属于心,生殖器官属于肾,所以,这样做就是心肾相交。“其机在目”,神的机关在眼睛,神意役使气的机能可以借助它来完成。


“存之取坎填离”,这么守就是坎离交媾,阴阳既济。

“而失则使人精液妄行。”可是做不好呢,让精液都流跑了。
守这么多的意守部位,都有它的益处。过去有些功门就会一个,就教这一个。说我这功怎么怎么好。而不会守这个窍的,就说守这个窍怎么怎么坏。


《摄生三要》里边讲的是综合性的。守哪儿,守好了,起什么作用;守不好,有什么坏处。都做了论述,写得很全面。所以《摄生三要》的作者懂的东西也很多。一开始守窍、守点,当守的时间长了,气足了,它就要环转流行,变成周天的动态意守了。各个窍连起来成为脉,变成守经脉了。功法不一样,守的脉也不一样。


2013年4月20日 整理于 河南 安阳


繁體字

龐老師講的練功道理和故事(223)

怎樣理解“意守體內物件”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體內物件就是守身體裏邊,守身體裏邊什麼地方都行。一般守三丹田的比較多。這三丹田怎麼劃分?由於功門不同,怎麼劃分的都有,誰和誰都不一樣。



下丹田,有的說在肚臍裏面一寸三,有的說在肚臍和命門聯機的中點,有的說在肚臍和命門聯機前七後三的地方,有的說在肚臍下一寸三,有的說在肚臍下二寸,有的說在肚臍下三寸,有的說在肚臍下四寸,有的說會陰是下丹田。這麼一來,從肚臍到會陰都是下丹田了。



中丹田,有的說在臍上二寸,有的說在臍上二寸四分黃金鼎這個地方,有的說在臍上四寸中脘的地方——混元竅,有的還說再往上一點——絳宮,有的說在膻中,還有的說在膻中上面。一說中丹田,相當於從天突一直到下脘這一大塊都叫中丹田。


上丹田,有鼻尖、山根、印堂、天目、天門等位置。從鼻尖到百會都叫上丹田。門派不一樣,位置也不一樣。我們這是作一般的介紹。


當然,也有的守穴位(哪個穴位都可以守),如會陰、尾閭、命門、印堂等等,一般開始練功守任督二脈上的穴位比較多。


也有個別門派開始守勞宮,也有個別的守大腳趾頭,還有的守病灶……其實身體裏邊一開始守是個點,慢慢連成一體了,是個整的。所以守哪兒都行,沒有一個地方不行。



守指甲蓋行不行?真守指甲蓋也行。守眉毛也行。說守眉毛守到外面來了,守眉毛的芯不就上裏邊了嗎?只要集中意念守哪兒都行。像符篆派有一個門派守眼角玄關,就是守左眼角處的一個大圈圈。說守出紅球來,裏邊站著一個人,拿著一把寶劍。當一看到北斗七星拿著寶劍上這兒來了,一念咒就行,雷法玄關就解決了。(還有中丹田的雷法玄關,比較特殊。)要用時,就掐訣念咒,如治病,一筆一畫,有的代表腦袋,有的代表上丹田、下丹田、腸子、胃……都代表著不同的位置。意念一動,一個符就畫出來了,自然而然就和病的部位相對應,病就好了。


其實,不畫符也是一樣。
守體內物件守哪兒都行。不過要提醒大家:守的部位不是點不是面,而是體腔裏邊的體,要守到裏面去。像方才講的貼個橡皮膏,那就不行。守體內對象,神光意守、純意念意守和
“內視”意守都行。

不過用 “內視”意守時要注意:機能比較亢進的(高血壓、心動過速、火氣太重等)不能守上丹田;


陽氣下陷的(經常拉肚子的、子宮脫垂、胃下垂、遊走腎等)都不能守下丹田。

智慧功不搞古人這一套東西,就都無所謂了。
書上這段引文把各個常見的意守部位,意守這些地方有什麼好處,守不好有什麼壞處,都作了精闢的論述,把目前氣功界搞意守的各個門派的主張基本上都囊括了。對這方面的論述,這是我所看過的書中寫得最簡單、最全面的。下面簡單地解釋一下。


“道宗觀妙觀竅,總是聚念之方,非存神之道。”說觀妙觀竅的就是聚念,不是存神。(按道理講,存神即守竅。)


“然攀緣既熟,念慮難忘,只得從此用功,漸入佳境。”你只要這麼去想那個地方,雜念沒有了,集中了,從這用功,慢慢就會漸入佳境。


下面就講具體位置了。“有存泥丸一竅者,謂神居最上頂,貫百脈,存之可以出有入無,神遊八極。”過去修神通的,尤其是搞意念神遊的,可以存泥丸。其實,存泥丸開發智慧也很好。


但是守不好呢?“而失則使人善眩暈。”守不好就頭暈了。(為什麼頭暈?有兩個原因:


(1)、運用的是形動意守,意念往上看了;


(2)、純意念意守“不純”,不是知而不守,而是違背了意守原則。氣血湧上來,產生頭暈,甚至血壓高了,有的人甚至可以腦出血。)


“有存眉間一竅者”,為什麼存眉間呢?“謂無位真人在面門出入,存之可以收攝圓光”,神光在此出入,意念往這兒放,可以收神光。(收攝圓光,過去有幾個內容:其一,神光就是圓光。另外,有的在練功壇上放一個鏡子,收了圓光的人看鏡子,裏面本來沒東西,他用意念一想,裏面能出現所想的東西,甚至可以出現有人在教功法。功夫高的話,可以讓別人也看到。實際是根據你自己的意念把氣聚起來的結果,是你自己意識的反映。)



“失則使人火浮而面赤。”如果做得不對,火上湧,臉紅紅的,眼也紅了,厲害的可出高血壓。這也是違反了意守原則,不是“似守非守,若有若無”這樣守的。



“有存上齶者”,存上齶就是守上齶。“謂齒縫元珠”,齒裏邊有精髓,有真氣,管它叫元珠。“三關齊透”,這個地方很關鍵,一守這個地方前三關後三田就能通了。



“存之可以通貫鵲橋,任督飛渡。”傳說牛郎織女七月七見面,那天,喜鵲都飛到天上為他們過河搭橋去了。練氣功把舌頭往上一貼,使任督二脈(陰陽二氣)接到一起,叫鵲橋。經常用意念想著這個地方,也能夠接通鵲橋。


“而失則使人精不歸源。”做不好,老守著這個地方,唾液多了,也不知道往下嚥,精氣不能歸於下丹田,不能歸於腎。


“有存心中正穴者”,守心口這個地方。

“謂百骸萬竅,總通於心”,身體各個部分、各個竅、各個穴都與心相通。


“存之可以養神攝念,鬚髮常玄”,守它不光可以養神,還可以養血,使全身氣血通調。


“而失則使人局而不暢”,做得不好,局部發悶發脹,這都是守得太死的緣故。


“有存心下寸許皮肉際者”,這相當於中脘那個地方,不過守的是皮肉之間,不是守裏邊。相當於少林功練膜揉中、守中的中。


“謂衛氣起于上焦,行於脈外,生身所奉,莫貴於此,”由於衛氣起于上焦,行於脈外,可以充斥到人體各個部分來養身體,所以非常貴重。


“存之可以倏忽圓連,祛痰去垢”,守這兒可以使氣豁然變化,使身體裏邊的痰氣、津液能夠充分應用,不至於停留變成痰。


“而失則使衛勝榮弱,或生瘡癤。”做不好會使得衛勝榮弱,生疥子,生瘡。這也是火多了。


“有存心下臍上者,謂脾宮正位,四象相從,存之可以實中通理”,所守位置在中脘下面、建裏穴裏邊,其後面相當於脊中穴。“實中通裏”也稱為“黃中通理”,是通黃中脾道祖氣的很好的練功方法。


“而失則使人善食而易饑。”如果做不好,一守就餓,想吃東西,好像得糖尿病一樣。其實是消化太快了。


“有存臍內者,謂命蒂所系、呼吸所通”,臍是命蒂,在胎兒期間真氣在這個地方和母體相聯繫,呼吸也通這個地方。


“存之可以養元神,厚腸開竅。”存它可以養元神,還可以健脾開胃。

“而失則使人氣沉滯。”要做不好呢,使氣血停滯,肚子發脹。


“有存下丹田者,謂氣歸元海,藥在坤鄉”,下丹田屬於真元所在地,藥也在這個地方。


“存之可以鼓動元陽,回精入腎”,守這個地方,腎陰、腎陽都得到充足,容易出現性興奮的活子時,出現藥。


“而失則使人陽易興而妄泄。”做得不好呢,陽氣比較旺盛,容易出現遺精的現象。


“有存外腎一竅,以目觀陽事者,謂心腎相交,其機在目”,男人注意陰莖頭,女人守子宮頸口,因為意念屬於心,生殖器官屬於腎,所以,這樣做就是心腎相交。“其機在目”,神的機關在眼睛,神意役使氣的機能可以借助它來完成。


“存之取坎填離”,這麼守就是坎離交媾,陰陽既濟。

“而失則使人精液妄行。”可是做不好呢,讓精液都流跑了。
守這麼多的意守部位,都有它的益處。過去有些功門就會一個,就教這一個。說我這功怎麼怎麼好。而不會守這個竅的,就說守這個竅怎麼怎麼壞。


《攝生三要》裏邊講的是綜合性的。守哪兒,守好了,起什麼作用;守不好,有什麼壞處。都做了論述,寫得很全面。所以《攝生三要》的作者懂的東西也很多。一開始守竅、守點,當守的時間長了,氣足了,它就要環轉流行,變成周天的動態意守了。各個竅連起來成為脈,變成守經脈了。功法不一樣,守的脈也不一樣。


2013年4月20日 整理于 河南 安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