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改变“吃”的浪费,也是在练功、长功!(2)

改变“吃”的浪费,也是在练功、长功!(2)

简体字

改变“吃”的浪费,也是在练功、长功!(2)

余 洋

由大学生吃饭奢侈浪费想到的……

孙玉海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吃饭奢侈浪费现象频频见诸报端:

今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的15名学生组成调查组,调查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结果一查吓一跳:该食堂一年倒掉的饭菜价值上百万元。(据《中国青年报》)

哈尔滨市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记者中午在某高校一楼食堂看到,仅仅半个小时,楼层内两个泔水桶就被装满。(据《光明日报》)

如今在呼和浩特市,许多在校大学生没有珍惜粮食的意识,好好的饭菜没吃几口就倒掉。据粗略估算,平均1天1个食堂就有480公斤饭菜被倒掉。(据《北方新报》)

……

可见,吃饭奢侈浪费在国内大学中已成普遍现象。对此,人们纷纷予以批评,并从多方面探讨奢侈浪费的原因。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学校食堂做的饭菜不合口味导致的;也有人认为,这是源于当今学校教育不力、管理不善造成的……依笔者之见,答案恐怕没这么直接、简单。若说学校教育不力,那可是有些冤枉——据悉,几乎每个大学食堂里都写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标语;至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箴言更是尽人皆知……实际上,孩子的成长是受周围各种环境综合影响的,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除学校负有一定责任外,恐怕还与家庭的溺爱、社会的浸染分不开。一方面,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生活在“蜜罐”中,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根本体会不到农民的辛苦;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奢靡风气对他们也潜在地产生不良影响:人们都在盲目攀比,讲排场,摆阔气,片面追求高消费,仿佛不铺张就不够档次,不浪费就没有面子。因而社会上“牛奶浴”、“啤酒喷泉”、“黄金宴”、“天价月饼”、“豪华校门”等现象“出笼”,绝非偶然。

在社会奢靡风气影响下,勤俭节俭作为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今竟成了“寒碜”的行为;奢华浪费作为一种陋习,而今竟成了光荣时尚;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发生了错位、颠倒,最终在某些群体中形成的是这样一种理念:以奢侈为荣,以节约为耻。在这部分人看来,节俭就是小气、吝啬,奢侈则是气派、潇洒。有这样的潜在观念作祟,无论你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口号喊得多么响,对他们来说总还是隔靴搔痒。无怪乎一些大学生说出“国家这么大,我浪费这点算什么”、“我花的是自己的钱,饭菜想倒就倒”等“理直气壮”的话来。

奢侈浪费、消费攀比风气与社会的进步、文明与和谐是背道而驰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先哲的谆谆教导当永远铭记在心。令人振奋的是,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落实创建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对于各种奢侈虚荣、铺张浪费现象,大家应群起挞伐,使其无地自容、无处藏身。同时,还应看到,建设和谐社会,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类社会群体的事,而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新的荣辱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也不应仅仅满足于写在纸上、挂在口上、一阵风般地走过场,而应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上并长期坚持下去。只有每位公民都从我做起,自觉树立时代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并加强自律,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清廉、崇实、节俭的风气,才能逐步消除奢侈浪费等不文明现象,才能最终创造出幸福、美好、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2012-07-10 写于 济南山东大厦


繁體字

改變“吃”的浪費,也是在練功、長功!(2)

余 洋

由大學生吃飯奢侈浪費想到的……

孫玉海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吃飯奢侈浪費現象頻頻見諸報端:

今年3月,武漢科技大學的15名學生組成調查組,調查學校食堂的浪費情況,結果一查嚇一跳:該食堂一年倒掉的飯菜價值上百萬元。(據《中國青年報》)

哈爾濱市高校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比比皆是:記者中午在某高校一樓食堂看到,僅僅半個小時,樓層內兩個泔水桶就被裝滿。(據《光明日報》)

如今在呼和浩特市,許多在校大學生沒有珍惜糧食的意識,好好的飯菜沒吃幾口就倒掉。據粗略估算,平均1天1個食堂就有480公斤飯菜被倒掉。(據《北方新報》)

……

可見,吃飯奢侈浪費在國內大學中已成普遍現象。對此,人們紛紛予以批評,並從多方面探討奢侈浪費的原因。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學校食堂做的飯菜不合口味導致的;也有人認為,這是源於當今學校教育不力、管理不善造成的……依筆者之見,答案恐怕沒這麼直接、簡單。若說學校教育不力,那可是有些冤枉——據悉,幾乎每個大學食堂裏都寫有“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標語;至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箴言更是盡人皆知……實際上,孩子的成長是受周圍各種環境綜合影響的,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除學校負有一定責任外,恐怕還與家庭的溺愛、社會的浸染分不開。一方面,現在的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生活在“蜜罐”中,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根本體會不到農民的辛苦;另一方面,社會上的奢靡風氣對他們也潛在地產生不良影響:人們都在盲目攀比,講排場,擺闊氣,片面追求高消費,仿佛不鋪張就不夠檔次,不浪費就沒有面子。因而社會上“牛奶浴”、“啤酒噴泉”、“黃金宴”、“天價月餅”、“豪華校門”等現象“出籠”,絕非偶然。

在社會奢靡風氣影響下,勤儉節儉作為民族的優良傳統,如今竟成了“寒磣”的行為;奢華浪費作為一種陋習,而今竟成了光榮時尚;人們的價值觀、榮辱觀發生了錯位、顛倒,最終在某些群體中形成的是這樣一種理念:以奢侈為榮,以節約為恥。在這部分人看來,節儉就是小氣、吝嗇,奢侈則是氣派、瀟灑。有這樣的潛在觀念作祟,無論你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口號喊得多麼響,對他們來說總還是隔靴搔癢。無怪乎一些大學生說出“國家這麼大,我浪費這點算什麼”、“我花的是自己的錢,飯菜想倒就倒”等“理直氣壯”的話來。

奢侈浪費、消費攀比風氣與社會的進步、文明與和諧是背道而馳的。“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先哲的諄諄教導當永遠銘記在心。令人振奮的是,當前全國上下正在積極落實創建節約型社會、在全社會宣導“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新風尚、建設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部署,因此,對於各種奢侈虛榮、鋪張浪費現象,大家應群起撻伐,使其無地自容、無處藏身。同時,還應看到,建設和諧社會,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類社會群體的事,而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樹立新的榮辱觀、建設節約型社會,也不應僅僅滿足於寫在紙上、掛在口上、一陣風般地走過場,而應落實到每個人的具體行動上並長期堅持下去。只有每位公民都從我做起,自覺樹立時代進步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並加強自律,才能在全社會形成清廉、崇實、節儉的風氣,才能逐步消除奢侈浪費等不文明現象,才能最終創造出幸福、美好、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生活。

2012-07-10 寫于 濟南山東大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