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2013-03-26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08)—注意念头之间的精神状态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08)—注意念头之间的精神状态

简体字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08)

注意念头之间的精神状态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念头不是连续的,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之间有间隔。此方法就是要你注意念头之间的这种间隔——它什么都没有。这也是
“无为”法。真能注意这种间隔,杂念自然出不来。在此就是告诉你一个方法,牵着不让你起杂念。脑子里出个念头:“今天到哪去呢?到礼堂听课。听谁讲课?……”这是一句话一句话去想的。上句想完了,下句还没出,注意当中的间隔(什么都没有),抓住使其延续下去,就到了意识的空境。
古人把从精神、意识用功夫的法门称为心地法门。

智讷和尚把心地功夫分为十类。下面给同学们简单讲一讲(引文见教材56页)。


“从来诸师说……略明十种。”许多有功德的大法师说,做 “无为”功夫,种类各不相同,现把它大义总合到一起,简明分作十种说一说。


“一曰觉察……此是觉察息妄功夫也。”第一是觉察功夫。什么叫觉察功夫呢?做功夫的时候,平常不要念头,不要使念头起来。一个念头刚产生时,就要觉察到。一觉察。妄念就没有了,后念就起不来了。即使能够觉察到杂念的这种智能也不要用,这样觉悟的心和妄念的妄心都没有了,这个情况称为无心。真正的东西不用去求,它自然而然会来,唯一要做的是平息念头里边的东西。能把妄念平息,真的东西就自然而然来了。这就称为觉察息妄功夫。



“二曰休歇……此休歇息妄功夫也。”休歇功夫和前面的觉察功夫是连续的。觉察功夫是起了念头要觉察,休歇就不觉察了,一起念头就放,不管起什么念头都不要。可是有一个问题:一起念你觉察不到呀。所以还是“不怕念起,只恐觉迟”。念头自然而然产生,却不会自然而然消灭。所以要想达到一起念头就歇、一起念头就放,得把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才行。脑子里什么都不想,总保持灵明,内心总是个惺惺、明了的状态。一有念头——停——放下了。这是佛家到了一定层次才用的功夫。古代佛家禅宗大德们说的“一条白练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里香炉去”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你保持《意元体》的灵明状态。对脑子里那种单一的、独立的存在,古人没有语言表达,只好说了许多令人莫名其妙的话,让你去想去体会。自己脑子里一动,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如痴似兀”,就好像傻了一样(浑然不觉就是兀)。不过,如果完全走到这一点,也是不对的。因为那样里面就丢了灵觉,只是一种顽空断灭见。一起便休,那须有个明觉在里面,否则是做不到的。



“三曰泯心存境……此是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第三种是泯心存境。说做功夫的时候,一切妄念都不要,外面一切动静都不管,只管自己的念头。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为了锻炼意志力,也曾到人多嘈杂、车水马龙的地方去看书。外面乱外边的,自己只管集中精神看书。把这种精神集中到练功上来,任周围乱七八糟,只管息心。自己妄心没有了,外面不管有什么景象都没关系。这就是古人夺人不夺境法门。古时老师教徒弟,从哪儿给徒弟讲东西、加功夫?意识给徒弟往哪打?讲的就是这些东西。老师给徒弟开示的时候,根据徒弟谈话的内容了解他的情况,他的精神世界。徒弟的毛病出在哪儿就从哪儿给徒弟讲,去解决徒弟的具体问题。信息打到徒弟脑子里边,徒弟脑子一动,明了了,即开悟了,问题也解决了。



“四曰泯境存心……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和第三种正相反。说做功夫的时候把外面看空,只保存脑子里的一个精神,这样妄念也就没有了。“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什么方法、各种有名相的东西都不要;不和各种有形的东西作对,把它们看作无。我们的精神如果和外面景象结合在一起,就是妄念。外面的境空了,没有了,心就没地方着了,心就是真心。这是古人夺境不夺人法门。“上圆花已谢,车马尚骈阗。”外面的花已经没有了,可来看花的人还很多。这启示我们要领悟精神是存在着,而外面世界是空的。



“五曰泯心泯境……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就是做功夫时把外面看空,自己意念也不要。内外都空了,妄从何有呢?后边的引文就是告诉你什么都没有,内外均空,哪儿都不着。



“六曰存境存心……此是存境存心息妄功夫也”。把心、境都存起来,心、境同时存在。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意识在里面,周围的客观东西是客观的。你是你,我是我,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这样妄念也就没有了。法住在法位上,而世间的东西也还在。这就是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月生海”指周围的东西,“人上楼”指自己意识里的东西。这几句诗是让你从外面的事来领会意识里的变化。大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字面打开,不要光看字面,不要以词害意,要从精神上领会。



“七曰内外全体……此是内外全体息妄功夫也。”第七种是里面和外面都是体。这种情况跟第六种存境存心的情况有点相似,所不同的是第六种存境存心讲心和境都是一种存在,而这儿说里和外都是真正的体,跟虚无法门的内外空虚差不多,但这个空虚又不是什么都没有。这样功夫就到了高层次,内外湛然虚明,都一样了。《谭子化书》上说:“虚实相通,谓之大同。”虚的东西和实的东西部一样了(同即均匀、一样之意)。“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理论上讲人和万物来源于最原始的混元气,只要我们能体察到混元气,就会明了内外都是一个整体。



“八曰内外全用……此是内外全用息妄功夫也。”前面第七种讲了体,这儿讲用。做功夫的时候,把什么都看作是妙用。说一句话是妙用,骂一句人也是妙用。佛家狂禅就是从这个法门来的,他们认为呵佛骂祖也是妙用。我的一个朋友跟爱人吵架,我问他:“怎么吵架呢?”他说:“我不作是念!”“生气没有?”我反问。“我不作是念!”“不起念头?你脸都变青了,气得你都哆嗦了!”“我不作是念,我没想我哆嗦!”“你看看你哆嗦没有!”“我不作是念,连看也不看!”这种作法,似乎是内外全用,其实是身在错中不知错、不觉错,是
“无明”在作怪,是狂禅的一种表现。永嘉大师说的“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其实是对高层次的人说的。你没到那个层次,还得吃饭,不吃饭就饿死你。这个方法是到根本层次上用的根本息妄功夫,是
“无为”大用、真体大用。佛家平时是不用此法门的,只有高层次的人在破除根本 “无明”的时候才用。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刚刚剃了脑袋的小和尚就给老师瞪眼,以为这就是佛性。这样一来,师傅不管徒弟,徒弟也不尊重师傅。有的庙经济条件不好,冬天就把庙门、佛像劈了生火,认为这也是佛性。李卓吾评《水浒》,说鲁智深在五台山推了佛庙是真实佛性的表现,“凡人难于到此”。一般人都认为“
“无明”即佛性”,说糊里胡涂就是佛性,而忽略了 “无明”实性才是佛性。 “无明”是什么?佛家讲
“无明”就是不明真理。真理是有了超常智能并把参照系改变之后看到的东西。普通人不明白事物真正的实性,是 “无明”的。 “无明”附在佛性上,佛性被
“无明”所占据,只有把 “无明”去掉,显出净裸裸、赤洒洒、圆陀陀、光烁烁、一尘不染的性质才是佛性。佛性和
“无明”之性不是两个,而是一体的。比附来说,白布是佛性,染黑了的布就是 “无明”,离开这个染了的黑布哪找白布呢?把黑颜色漂了去,白布就显现出来了。“
“无明”实性即佛性”染黑了的布本身就是原来的那个白布。但我们不能说染黑了的布是白布,黑布只是染过了的白布。“幻化空身即法身”,具体有形的东西称为虚幻,实着的人是虚幻的,里边那个空身才是法身,而幻身不是法身。本来永嘉大师说的不错,后人理解的时候少了中间两个字,理解成了“
“无明”是佛性,幻身即法身”,这样就出现了狂禅。佛教徒都骂佛骂祖,别人还能不骂?这样佛教就走向衰落了。这就是内外全用。里边是佛法的用、真用、佛性大用;外边也是个用。一切都是真如,体用不分。



“九曰即体即用……此是即体即用灭妄功夫也。”真正做到了内外俱体、内外俱用,就应该是体用不分的。智讷为了讲述方便才分开讲,做功夫时则分不开。说做功夫的时候,自己要安安静静符合真正的本性。里边是空的,但不是什么都没有,里边有灵明。实际上做任何功夫的时候都要有灵觉。这就是即体即用。“灵明中内隐空寂,乃用即体也。”灵明是个用,里面是空的,体就显现出来了。“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里面很清楚、很明了、很安静,里边什么都没有,这是对的;而里面很清楚,却有很多妄想,这就错了。“寂寂惺惺是”,什么都没有而其中有灵明,这是对的;“无记寂寂非”,自己不清楚,不知道了,那样的安静就错了。寂寂中不能无记,如果无记就成为顽空断灭见;而惺惺中也不能有妄想。



“十曰透出体用……此乃透出体用息妄功夫也”。把体用透出来,不从体用来考虑事物了,里里外外就是这么一个整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整体呢?无形无象,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即《意元体》混元气把全身罩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混元气。“通身无缝罅,上下忒团圆”,说周身是一个整体。以上是十种用心功夫。虽然分十种说,实际练功的时候也就只能分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直接对念头:一有念便觉,一觉便放,放下就完了。再就是看空:把里面看空了,行,把外面看空了,也行,而只要空一个就能解决问题。空一个,另一个也就跟着空了。



练功夫时这十种情况是结合在一起的,不会有那么多的分别。练功时那种安安静静之中又有一个灵明的感觉,过去不容易讲出来,就只好从不同侧面来让人们领会。我们学习了《意元体》理论讲起来就方便了。其实就是保持《意元体》那种独立自在的感觉。


2013年3月26日 整理于 湖南 株州

繁體字

龐老師講的練功道理和故事(208)


注意念頭之間的精神狀態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念頭不是連續的,前一個念頭和後一個念頭之間有間隔。此方法就是要你注意念頭之間的這種間隔——它什麼都沒有。這也是
“無為”法。真能注意這種間隔,雜念自然出不來。在此就是告訴你一個方法,牽著不讓你起雜念。腦子裏出個念頭:“今天到哪去呢?到禮堂聽課。聽誰講課?……”這是一句話一句話去想的。上句想完了,下句還沒出,注意當中的間隔(什麼都沒有),抓住使其延續下去,就到了意識的空境。
古人把從精神、意識用功夫的法門稱為心地法門。

智訥和尚把心地功夫分為十類。下面給同學們簡單講一講(引文見教材56頁)。


“從來諸師說……略明十種。”許多有功德的大法師說,做 “無為”功夫,種類各不相同,現把它大義總合到一起,簡明分作十種說一說。


“一曰覺察……此是覺察息妄功夫也。”第一是覺察功夫。什麼叫覺察功夫呢?做功夫的時候,平常不要念頭,不要使念頭起來。一個念頭剛產生時,就要覺察到。一覺察。妄念就沒有了,後念就起不來了。即使能夠覺察到雜念的這種智慧也不要用,這樣覺悟的心和妄念的妄心都沒有了,這個情況稱為無心。真正的東西不用去求,它自然而然會來,唯一要做的是平息念頭裏邊的東西。能把妄念平息,真的東西就自然而然來了。這就稱為覺察息妄功夫。



“二曰休歇……此休歇息妄功夫也。”休歇功夫和前面的覺察功夫是連續的。覺察功夫是起了念頭要覺察,休歇就不覺察了,一起念頭就放,不管起什麼念頭都不要。可是有一個問題:一起念你覺察不到呀。所以還是“不怕念起,只恐覺遲”。念頭自然而然產生,卻不會自然而然消滅。所以要想達到一起念頭就歇、一起念頭就放,得把功夫練到一定程度才行。腦子裏什麼都不想,總保持靈明,內心總是個惺惺、明瞭的狀態。一有念頭——停——放下了。這是佛家到了一定層次才用的功夫。古代佛家禪宗大德們說的“一條白練去,冷湫湫地去,古廟裏香爐去”是什麼意思?就是讓你保持《意元體》的靈明狀態。對腦子裏那種單一的、獨立的存在,古人沒有語言表達,只好說了許多令人莫名其妙的話,讓你去想去體會。自己腦子裏一動,把這種狀態保持下去,“如癡似兀”,就好像傻了一樣(渾然不覺就是兀)。不過,如果完全走到這一點,也是不對的。因為那樣裏面就丟了靈覺,只是一種頑空斷滅見。一起便休,那須有個明覺在裏面,否則是做不到的。



“三曰泯心存境……此是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第三種是泯心存境。說做功夫的時候,一切妄念都不要,外面一切動靜都不管,只管自己的念頭。毛主席年輕的時候,為了鍛煉意志力,也曾到人多嘈雜、車水馬龍的地方去看書。外面亂外邊的,自己只管集中精神看書。把這種精神集中到練功上來,任周圍亂七八糟,只管息心。自己妄心沒有了,外面不管有什麼景象都沒關係。這就是古人奪人不奪境法門。古時老師教徒弟,從哪兒給徒弟講東西、加功夫?意識給徒弟往哪打?講的就是這些東西。老師給徒弟開示的時候,根據徒弟談話的內容瞭解他的情況,他的精神世界。徒弟的毛病出在哪兒就從哪兒給徒弟講,去解決徒弟的具體問題。資訊打到徒弟腦子裏邊,徒弟腦子一動,明瞭了,即開悟了,問題也解決了。



“四曰泯境存心……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和第三種正相反。說做功夫的時候把外面看空,只保存腦子裏的一個精神,這樣妄念也就沒有了。“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什麼方法、各種有名相的東西都不要;不和各種有形的東西作對,把它們看作無。我們的精神如果和外面景象結合在一起,就是妄念。外面的境空了,沒有了,心就沒地方著了,心就是真心。這是古人奪境不奪人法門。“上圓花已謝,車馬尚駢闐。”外面的花已經沒有了,可來看花的人還很多。這啟示我們要領悟精神是存在著,而外面世界是空的。



“五曰泯心泯境……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就是做功夫時把外面看空,自己意念也不要。內外都空了,妄從何有呢?後邊的引文就是告訴你什麼都沒有,內外均空,哪兒都不著。



“六曰存境存心……此是存境存心息妄功夫也”。把心、境都存起來,心、境同時存在。什麼意思呢?我們的意識在裏面,周圍的客觀東西是客觀的。你是你,我是我,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這樣妄念也就沒有了。法住在法位上,而世間的東西也還在。這就是祖師人境俱不奪法門。“月生海”指周圍的東西,“人上樓”指自己意識裏的東西。這幾句詩是讓你從外面的事來領會意識裏的變化。大家看書的時候一定要把字面打開,不要光看字面,不要以詞害意,要從精神上領會。



“七曰內外全體……此是內外全體息妄功夫也。”第七種是裏面和外面都是體。這種情況跟第六種存境存心的情況有點相似,所不同的是第六種存境存心講心和境都是一種存在,而這兒說裏和外都是真正的體,跟虛無法門的內外空虛差不多,但這個空虛又不是什麼都沒有。這樣功夫就到了高層次,內外湛然虛明,都一樣了。《譚子化書》上說:“虛實相通,謂之大同。”虛的東西和實的東西部一樣了(同即均勻、一樣之意)。“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理論上講人和萬物來源於最原始的混元氣,只要我們能體察到混元氣,就會明瞭內外都是一個整體。



“八曰內外全用……此是內外全用息妄功夫也。”前面第七種講了體,這兒講用。做功夫的時候,把什麼都看作是妙用。說一句話是妙用,罵一句人也是妙用。佛家狂禪就是從這個法門來的,他們認為呵佛罵祖也是妙用。我的一個朋友跟愛人吵架,我問他:“怎麼吵架呢?”他說:“我不作是念!”“生氣沒有?”我反問。“我不作是念!”“不起念頭?你臉都變青了,氣得你都哆嗦了!”“我不作是念,我沒想我哆嗦!”“你看看你哆嗦沒有!”“我不作是念,連看也不看!”這種作法,似乎是內外全用,其實是身在錯中不知錯、不覺錯,是
“無明”在作怪,是狂禪的一種表現。永嘉大師說的“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其實是對高層次的人說的。你沒到那個層次,還得吃飯,不吃飯就餓死你。這個方法是到根本層次上用的根本息妄功夫,是
“無為”大用、真體大用。佛家平時是不用此法門的,只有高層次的人在破除根本 “無明”的時候才用。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


剛剛剃了腦袋的小和尚就給老師瞪眼,以為這就是佛性。這樣一來,師傅不管徒弟,徒弟也不尊重師傅。有的廟經濟條件不好,冬天就把廟門、佛像劈了生火,認為這也是佛性。李卓吾評《水滸》,說魯智深在五臺山推了佛廟是真實佛性的表現,“凡人難於到此”。一般人都認為“
“無明”即佛性”,說糊裏糊塗就是佛性,而忽略了 “無明”實性才是佛性。 “無明”是什麼?佛家講
“無明”就是不明真理。真理是有了超常智慧並把參照系改變之後看到的東西。普通人不明白事物真正的實性,是 “無明”的。 “無明”附在佛性上,佛性被
“無明”所佔據,只有把 “無明”去掉,顯出淨裸裸、赤灑灑、圓陀陀、光爍爍、一塵不染的性質才是佛性。佛性和
“無明”之性不是兩個,而是一體的。比附來說,白布是佛性,染黑了的布就是 “無明”,離開這個染了的黑布哪找白布呢?把黑顏色漂了去,白布就顯現出來了。“
“無明”實性即佛性”染黑了的布本身就是原來的那個白布。但我們不能說染黑了的布是白布,黑布只是染過了的白布。“幻化空身即法身”,具體有形的東西稱為虛幻,實著的人是虛幻的,裏邊那個空身才是法身,而幻身不是法身。本來永嘉大師說的不錯,後人理解的時候少了中間兩個字,理解成了“
“無明”是佛性,幻身即法身”,這樣就出現了狂禪。佛教徒都罵佛罵祖,別人還能不罵?這樣佛教就走向衰落了。這就是內外全用。裏邊是佛法的用、真用、佛性大用;外邊也是個用。一切都是真如,體用不分。



“九曰即體即用……此是即體即用滅妄功夫也。”真正做到了內外俱體、內外俱用,就應該是體用不分的。智訥為了講述方便才分開講,做功夫時則分不開。說做功夫的時候,自己要安安靜靜符合真正的本性。裏邊是空的,但不是什麼都沒有,裏邊有靈明。實際上做任何功夫的時候都要有靈覺。這就是即體即用。“靈明中內隱空寂,乃用即體也。”靈明是個用,裏面是空的,體就顯現出來了。“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裏面很清楚、很明瞭、很安靜,裏邊什麼都沒有,這是對的;而裏面很清楚,卻有很多妄想,這就錯了。“寂寂惺惺是”,什麼都沒有而其中有靈明,這是對的;“無記寂寂非”,自己不清楚,不知道了,那樣的安靜就錯了。寂寂中不能無記,如果無記就成為頑空斷滅見;而惺惺中也不能有妄想。



“十曰透出體用……此乃透出體用息妄功夫也”。把體用透出來,不從體用來考慮事物了,裏裏外外就是這麼一個整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整體呢?無形無象,但又不是什麼都沒有。即《意元體》混元氣把全身罩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混元氣。“通身無縫罅,上下忒團圓”,說周身是一個整體。以上是十種用心功夫。雖然分十種說,實際練功的時候也就只能分以下幾方面。首先是直接對念頭:一有念便覺,一覺便放,放下就完了。再就是看空:把裏面看空了,行,把外面看空了,也行,而只要空一個就能解決問題。空一個,另一個也就跟著空了。



練功夫時這十種情況是結合在一起的,不會有那麼多的分別。練功時那種安安靜靜之中又有一個靈明的感覺,過去不容易講出來,就只好從不同側面來讓人們領會。我們學習了《意元體》理論講起來就方便了。其實就是保持《意元體》那種獨立自在的感覺。


2013年3月26日 整理於 湖南 株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