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2013-04-06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19)—为什么说,死守越容易出杂念?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19)—为什么说,死守越容易出杂念?

简体字

庞老师讲的练功道理和故事(219)

为什么说,死守越容易出杂念?

(摘自《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

余 洋
整编


越想死守越容易出杂念。什么道理呢?从医学上来讲,死守一个地方,脑子里边的神经就容易产生疲劳,一疲劳,控制力不够,就控制不住了。所以越是死守,越怕跑神,就越容易出杂念。


怎样理解搞意守的“若有若无”的原则?


“似守非守”是指我们的主观精神境界,“若有若无”是指我们守的那个对象。所谓若有若无,即要求守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东西都不能守成是具体的东西。守外面的东西,比如守一支圆珠笔,脑子想着圆珠笔,但不能想成实实在在的东西。想的东西不是像拿手一摸那样实在的。不管体内体外的,如果你非要把它想得非常非常具体,那非闹出毛病不行。想得非常具体,往往眼神就跟上了,倒是容易使人精神集中,但这就违背了意守原则。



我记得可能是1975年,还在药厂卫生科工作的时候,治过各种慢性病。我们厂子里一个工人患有高血压,高压240mmHg,他什么药吃了都不管事,血压降不下来。他找我学练气功,我就教他搞意守,告诉他意守身体里面可以,意守身体外面的也可以,只要精神集中就行。练练功,血压从原来的240mmHg一下降到160mmHg。我问:“你守的什么?”他说:“我家有个胖胖的小孙子,我挺喜欢他,每次练功我就闭着眼睛看着他。”



又过了一个半月,他来找我:“庞大夫,我怎么眼底出血了呢?”我说:“你还练功吗?”“练功呀。”“怎么练的?”“我练功时看我小孙子,觉得他比平时还漂亮,而且越看越漂亮。我越看越爱看,越看越细致,真想亲亲他。我就在孙子旁边练,虽然不睁开眼睛,有时我还扭头看看。”他这就不是若有若无了,精神都集中过来,变成真有了。他集中精神往孙子那一放,全部气血向眼睛集中而造成眼底出血。
当你意守的时候,守的有个具体部位,但不是具体的实体。


比如守丹田,丹田里边有这个具体部位,可里边又没有具体的东西。很多搞西医的问我,守丹田是守小肠,还是守膀胱。我说让你守膀胱里面的尿。他问这是什么意思。我说,你要是守膀胱,慢慢膀胱长瘤子怎么办?膀胱里边的尿是空的,守尿不就没事了吗。他听了哈哈大笑,当然这是玩笑话。其实你守里边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样。



“有气则成窍,无气则渺茫。”当有气以后它才能是个窍。我们都讲丹田,搞西医的摸摸肚子:哪有个丹田呢?没练功之前,丹田也有气,但气不多,你感觉不到它。我们只能感觉到有形的实体物,当然有的实体物我们也没感觉到(如内脏)。可是练功以后里面有气了,老守那个地方,气往那聚得多了,就感到有个气球。一般的球有球壁,这个气球则不然,它周围没那个壁,就这么一团,空空荡荡的。被你感觉着了,就成了窍。你还没把气凝聚起来,意识还没那么敏感,你上哪儿找窍去?只有当我们通过练功,那个地方的气多了,它和实体物兼容,我们感觉到具体气的存在,到那个时候,才有窍。平时你知道那个位置,意识往那一放就行了。这样才是若有若无。关键是守那个位置的无形的气,而不是那个形。



这句话同学们一定要明确。懂得这句话后似守非守也好,若有若无也好,都容易理解了。如果画龙不点睛,你怎么也不好理解这两句话。一开始守那个气,那儿没气,你不似守非守怎么办?你不知道气在哪儿,就找那个气,找、找、找,那就活动开了。有气也罢,无气也罢,那个地方是空空荡荡的,气也是无形无象的。你说它无,有气;你说它有,无形。这就是若有若无。古人虽然处处讲气,但不知道意守的目的就是要意念和气相结合,而没结合之前产生不了效应。



古人对此讲不清。我们现在把它讲清了,而且具体落实下来了。我记得也是七十年代,一个练功的问我:“庞大夫,我现在练功练得肚子胀。这是怎么回事?”他还不是练智能功,练的是过去老师的功法。我问:“你怎么练的?”“守丹田。”“你怎么守的?”“老也守不住。我想了一个辙:量了量,在脐下一寸三分贴了块橡皮膏。贴了近一个月也不换,肚子直痒痒,一痒位置就更明确了。一练功就想橡皮膏。”我说:“你再想橡皮膏,就成大肚弥勒佛了。”他问这是什么道理,我说:“你守丹田,丹田在肚皮里面,你一想橡皮膏,不就想到肚皮上了?没想到腹腔里边去,那你肚子还不胀?慢慢肚子大了,肉皮也厚了。把它揭了吧。想橡皮膏向里四寸半的位置。”他问:“庞大夫,那里是什么样?”“你别管什么样,想橡皮膏在里边痒痒就行了。”又练了不到一个月,肚子不胀了。他原来肚子真是有点鼓起来了。小肚子本来就容易聚脂肪,再用意念往那儿一聚,聚、聚……气往外一来,肚子就发胀,鼓起来了,这就违反了若有若无的原则了。


2013年4月09日 整理于 河南 安阳


繁體字

龐老師講的練功道理和故事(219)

為什麼說,死守越容易出雜念?

(摘自《智能氣功科學精義》輔導材料)

余 洋
整編


越想死守越容易出雜念。什麼道理呢?從醫學上來講,死守一個地方,腦子裏邊的神經就容易產生疲勞,一疲勞,控制力不夠,就控制不住了。所以越是死守,越怕跑神,就越容易出雜念。


怎樣理解搞意守的“若有若無”的原則?


“似守非守”是指我們的主觀精神境界,“若有若無”是指我們守的那個物件。所謂若有若無,即要求守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東西都不能守成是具體的東西。守外面的東西,比如守一支圓珠筆,腦子想著圓珠筆,但不能想成實實在在的東西。想的東西不是像拿手一摸那樣實在的。不管體內體外的,如果你非要把它想得非常非常具體,那非鬧出毛病不行。想得非常具體,往往眼神就跟上了,倒是容易使人精神集中,但這就違背了意守原則。



我記得可能是1975年,還在藥廠衛生科工作的時候,治過各種慢性病。我們廠子裏一個工人患有高血壓,高壓240mmHg,他什麼藥吃了都不管事,血壓降不下來。他找我學練氣功,我就教他搞意守,告訴他意守身體裏面可以,意守身體外面的也可以,只要精神集中就行。練練功,血壓從原來的240mmHg一下降到160mmHg。我問:“你守的什麼?”他說:“我家有個胖胖的小孫子,我挺喜歡他,每次練功我就閉著眼睛看著他。”



又過了一個半月,他來找我:“龐大夫,我怎麼眼底出血了呢?”我說:“你還練功嗎?”“練功呀。”“怎麼練的?”“我練功時看我小孫子,覺得他比平時還漂亮,而且越看越漂亮。我越看越愛看,越看越細緻,真想親親他。我就在孫子旁邊練,雖然不睜開眼睛,有時我還扭頭看看。”他這就不是若有若無了,精神都集中過來,變成真有了。他集中精神往孫子那一放,全部氣血向眼睛集中而造成眼底出血。
當你意守的時候,守的有個具體部位,但不是具體的實體。


比如守丹田,丹田裏邊有這個具體部位,可裏邊又沒有具體的東西。很多搞西醫的問我,守丹田是守小腸,還是守膀胱。我說讓你守膀胱裏面的尿。他問這是什麼意思。我說,你要是守膀胱,慢慢膀胱長瘤子怎麼辦?膀胱裏邊的尿是空的,守尿不就沒事了嗎。他聽了哈哈大笑,當然這是玩笑話。其實你守裏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樣。



“有氣則成竅,無氣則渺茫。”當有氣以後它才能是個竅。我們都講丹田,搞西醫的摸摸肚子:哪有個丹田呢?沒練功之前,丹田也有氣,但氣不多,你感覺不到它。我們只能感覺到有形的實體物,當然有的實體物我們也沒感覺到(如內臟)。可是練功以後裏面有氣了,老守那個地方,氣往那聚得多了,就感到有個氣球。一般的球有球壁,這個氣球則不然,它周圍沒那個壁,就這麼一團,空空蕩蕩的。被你感覺著了,就成了竅。你還沒把氣凝聚起來,意識還沒那麼敏感,你上哪兒找竅去?只有當我們通過練功,那個地方的氣多了,它和實體物相容,我們感覺到具體氣的存在,到那個時候,才有竅。平時你知道那個位置,意識往那一放就行了。這樣才是若有若無。關鍵是守那個位置的無形的氣,而不是那個形。



這句話同學們一定要明確。懂得這句話後似守非守也好,若有若無也好,都容易理解了。如果畫龍不點睛,你怎麼也不好理解這兩句話。一開始守那個氣,那兒沒氣,你不似守非守怎麼辦?你不知道氣在哪兒,就找那個氣,找、找、找,那就活動開了。有氣也罷,無氣也罷,那個地方是空空蕩蕩的,氣也是無形無象的。你說它無,有氣;你說它有,無形。這就是若有若無。古人雖然處處講氣,但不知道意守的目的就是要意念和氣相結合,而沒結合之前產生不了效應。



古人對此講不清。我們現在把它講清了,而且具體落實下來了。我記得也是七十年代,一個練功的問我:“龐大夫,我現在練功練得肚子脹。這是怎麼回事?”他還不是練智慧功,練的是過去老師的功法。我問:“你怎麼練的?”“守丹田。”“你怎麼守的?”“老也守不住。我想了一個轍:量了量,在臍下一寸三分貼了塊橡皮膏。貼了近一個月也不換,肚子直癢癢,一癢位置就更明確了。一練功就想橡皮膏。”我說:“你再想橡皮膏,就成大肚彌勒佛了。”他問這是什麼道理,我說:“你守丹田,丹田在肚皮裏面,你一想橡皮膏,不就想到肚皮上了?沒想到腹腔裏邊去,那你肚子還不脹?慢慢肚子大了,肉皮也厚了。把它揭了吧。想橡皮膏向裏四寸半的位置。”他問:“龐大夫,那裏是什麼樣?”“你別管什麼樣,想橡皮膏在裏邊癢癢就行了。”又練了不到一個月,肚子不脹了。他原來肚子真是有點鼓起來了。小肚子本來就容易聚脂肪,再用意念往那兒一聚,聚、聚……氣往外一來,肚子就發脹,鼓起來了,這就違反了若有若無的原則了。


2013年4月09日 整理于 河南 安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